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区别在于:1、保护客体不同: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2、保护期限不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都是从申请日起算的。3、创造性要求不同:发明专利需要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而实用新型专利只需要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创造性水平要求比发明低很多。4、审批程序不同:实用新型只进行形式审查,而对发明专利除了形式审查之外,还需要进行实质审查,因此,授权的时间也更长。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三条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一 保护内容的区别发明专利保护的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技术。(新技术)实用新型保护的是一种特定领域、新工艺的应用和应用的结构。(新工艺+应用结构)外观专利保护的是一种外观。(特定外观)二 关于选择实用新型专利还是外观专利的问题①实用新型保护的是特定工艺+特定结构,提交申请时两者缺一不可。※结构可以延伸出多种外观。②外观专利保护的是特定外观下的所有元素,包括外型、颜色、图案。提交申请时可以任意选择保护范围。申请上,两者的区分只在于产品是否使用了新工艺。如果有新工艺可以申请实用新型,如果没有那就申请外观专利。
有效的专利是指获得授权并在20年有效期内。申请已经受理、还没有通过实质审查、还没授权,当然不算“有效的专利”。
发明专利指的是普通的专利。发明专利是受专利法保护的一种专利。而实用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这是所提出使用的新的技术方案。进步不同。专利在创造审查过程当中,发明专利是具有实质性的特点,而实用型专利实质性和创造性会更高些,还有就是审批程序是不一样的。
佰腾专利检索。在检索框直接输入号码就行,很方便。
法律分析:受理专利和授权专利,是专利申请过程中不同的状态,专利想要申请授权,必须先通过受理,不是说收到了受理通知书,意味着课题就审查成功了。专利受理指的是专利申请被受理,只是获得专利授权的第一步。一般来说,自申请人递交专利申请文件后,专利局对申请文件及发明内容做一个初步的判断,看有没有缺少什么必备文件,看看发明的内容有没有对应申请的专利类型等等。如果一切符合要求,专利局就会下发受理通知书,上面记录了专利申请日和申请号。这时仅仅表明,专利申请获得受理,准备进入下一步审核。专利授权则是专利申请已经审核通过并授予专利权,是指专利申请通过受理、审核后,才会办法专利授权通知书,由专利申请人办理登记和缴费的手续,手续办完后,专利局制证下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第三十九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第四十条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专利的专利号和申请号是一样的呀,其实就是你递交了专利资料然后他就出来了一个申请号,那个申请号和之后证书的专利号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说成是专利号,希望可以帮到你望你采纳
法律分析:专利和非专利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权利化程度不同,专利技术具有排他的权利,即任何人不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将专利技术用于生产、销售,而非专利技术则不具有排他的权利;2、公开程度不同,专利技术必须将有关技术内容公开,而非专利技术则属于种商业秘密, 一般以不公开为主;3、保护手段不同,专利技术的保护有专门法律规定,而非专利技术的保护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主要是依靠合同来进行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什么证书都可以造假,一个专利动辄达到数万甚至上千万的价值,专利证书的真伪辨认还是很重要的。 建议根据专利号,到知识产权局的官网上进行查验。
1、申请时递交主体资格证明文件的不同,个人名义申请需要递交身份证复印件,公司名义申请需要递交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申请时,如果是个人名义申请,部分需要递交非职务创作证明。3、授权后的权利人不同,个人申请,则专利权利归个人所有。公司申请,则专利权利归公司所有。4、申请费用不用,个人名义申请可以办理减缓,并且前三年享有减缓费用,费用上相对优惠。公司名义申请办理减缓比较复杂,如无减缓,则费用相对比较高。
可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专利证书。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在国家专利局网站查询,在查询系统输入专利号或申请人名称就可以了
基本的材料没有特别大的不同,首先提交的材料当中申请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一般个人申请到最后所有权归个人,但是企业申请的最后归公司,而且需要准备的手续比个人的多一些,而且需要缴纳的费用也比较多。
很多人或者企业在申请专利时由于对专利申请不熟悉,就会委托专利代理人来申请专利,那么专利代理人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能做些什么呢?一起往下看。专利代理人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能做些什么?专利代理人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能做些什么?专利代理人都是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的,都是具有理工科学位的人员,具有文科类文凭的人员不能从事专利代理人的行业。专利代理人能够:①代为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提炼需要被保护的技术特征;在撰写申请文件时,专利代理人要做到:第一,熟读申请人的技书交底书,并且要去了解所申请的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的相关资料,完全地理解技术方案的全部。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说得上撰写申请文件。第二,确定现有技术,进而确定申请人的创新点,完成申请文件的撰写。申请人提交的资料很多都是自以为的创新点,或者太多宣传性的语言,本来已经不是新技术的内容可能因为申请人资料的缺乏而写入了创新点。确定哪些可以受到保护,哪些不能受到保护,这是专利代理人的重要作用之一。②代为办理申请专利中的一切程序性事务;③代为办理侵权诉讼和无效宣告的一切事物;④为企业提供保护知识产权和规避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⑤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著作权、软件版权登记等。
申请专利当然有费用,包括代理费、申请费、实质查询费、公布印刷费等。
前两个字母不一致,后面的数字是一致的,申请号是以CN开头,证书是ZL开头,证书上的专利号是ZL开头的,我们到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查专利,一般都把前两位去掉查专利号
对,需要用IE下载,如果反复让你输入验证数字,就得重新去原始页面下载。
法律分析:受理专利和授权专利,是专利申请过程中不同的状态,专利想要申请授权,必须先通过受理,不是说收到了受理通知书,意味着课题就审查成功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从专利申请文件提交到专利局的那一天(申请日),专利局分配一个专利申请号;发明专利在初审合格被公开时,专利局提供专利公开号;专利在授权公告时,专利局提供专利公告号(与专利公开号相似;专利授权时,专利局提供专利号(与专利申请号相似)。
专利号是在授予专利权时给出的编号,是文献号的一种。文献号是各工业产权局在公布专利文献包括公开出版和仅提供阅览复制时编制的序号。专利号的特征如下:1、排他性,意思很简单,即是指在一定时间,专利权有效期内和区域法律管辖区内,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2、区域性,区域性是指专利权是一种有区域范围限制的权利,它只有在法律管辖区域内有效 ;3、时间性,时间性是指专利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才有效。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期限结束以后,专利权人所享有的专利权便自动丧失,一般不能续展。专利号的作用如下:1、区别作用。可以使其它企业的同类产品与自己的产品区别开来,从而避免消费者混淆;2、警示作用。因为专利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仿制和销售;3、广告宣传作用。使消费者通常认为标注有专利标记或专利号的产品在技术性能和使用功能等方面要优于同类传统产品,所以会信任产品质量,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九条 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第十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