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拉丁美洲文学的崛起》,《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4期,8千字[ 2] 《古印第安文学述评》,《国外文学》,1985年第4期,1万2千字[ 3] 《魔幻现实主义与古印第安文学》,《外国文学研究集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0期(总),3万字[ 4] 《魔幻现实主义与〈堂吉诃德〉》,《读书》,1986年第2期,7千字[ 5] 《科塔萨尔创作初探》,《外国文学报道》,1986年第3期,1万4千字[ 6] 《魔幻现实主义的民族渊源》,《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2万4千字[ 7] 《〈百年孤独〉及其艺术形态》,《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9千字[ 8] 《拉丁美洲小说的自然主义倾向》,《自然主义》,《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万5千字[ 9] 《拉美意识流小说及其结构形态》,《意识流》,《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万字;[10] 《拉美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管窥》,《二十世纪现实主义》,《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万6千字[11] 《管窥蠡测:拉美当代小说新观念新技巧述评》,《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2万2千字[12] 《胡利奥·科塔萨尔》,《第十四届青年文学奖集》,香港青文书屋,1989年,2万8千字[13] 《拉美当代小说结构形态管窥》,《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1万字[14] 《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文艺报》,1991年1月5日第6版,8千字[15] 《亦真亦幻的感觉 形而上学的超越》,《世界文学》,1991第4期,1万字[16] Mutra(1952), Revista Canadiense de Estudios Hispánicos, V XVI,Primavera 1992 P188~200[17] 《加西亚·马尔克斯 — 热带丛林的魔幻》,《二十世纪艺术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2万1千字[18] 《塞万提斯新探》,《外国文学研究集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5期(总),1万字[19] 《拉美心理小说发展的一个轮廓》,《世界心理小说名著·拉美部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1万8千字[20] 《拉美文学的自省式回归》,《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9千字[21] 《〈世界诗库·西葡拉美卷〉序》,花城出版社,1994年,2万字[22]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选〉编选者序》,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年,1万字[23] 《博尔赫斯与幻想美学》,《博尔赫斯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1万5千字[24] 《民族性与世界性 — 崛起前的争鸣》,《外国文学》,1997年第2期,5千字[25] 《文学·道德·爱情 — 从迪尼斯和盖罗斯笔下的两个神甫说起》,《中国首届葡萄牙文学研讨会论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5千字[26] 《心灵的罗盘》,《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1万字[27] 《西班牙、葡萄牙文学经典丛书·总序》,昆仑出版社,2000年,2万3千 字[28] 《浪漫·现实·古典·现代 — 评〈庭长夫人〉》,《庭长夫人》,唐民权等译,昆仑出版社2000年,6千字[29] 《借镜观形 洋为中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0年12月19日第3版,6千字[30] 《童心剖诗》,《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1万6千字[31] 《童心:回归的愉悦》,《文景》,2003年第1期,9千字[32] 《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文景》,2003年第9期,1万字[33] 《全球化?本土化?——20世纪拉美文学的二重选择》,《外国文学研究》2003第1期,9千字[34] 《普伊格的无主题小说》,《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1万字[35] 《〈百年孤独〉与全球化》,《永远的乌托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万字[36] 《回到情节:新世纪西班牙语小说管窥》,《世界文学》,2005年第4期,1万字[37] 《变形珍珠:巴罗克与17世纪西班牙文学》,《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9千字[38] 《永远的堂吉诃德》,《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千字[39] 《武侠小说:是耶?非耶?》,《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6期,8千字[40] 《方法与方向—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9千字[41] 《情节+主题“文学方程式”》,《文景》,2005年11/6期,9千字[42] 《多元文化的并存与交流》,《世界文学论坛·新名著主义丛书序》,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1 万字[43] 《〈愁容童子〉·〈堂吉诃德〉·童心》,《博览群书》,2006年第9期,8000字;[44] 《“陌生化”与经典之路》,《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9000字(《新华文摘》2007年第2期“论点摘编”);[45] 《阿连德的本色与杂色》,《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6月22日,7千字;[46] 《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学观》,《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1万字;[47] 《文学的黄金定律》,《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1万字;[48] 《帕慕克在十字路口——兼说怀旧》,《文景》,2008年第5期(总45期),8千字;[49] 《经典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1万字;[50]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美洲的魔幻与真实》,《新编外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千字;[51] 《来自拉美文学的启示》,《文明的对话与梦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