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日本福冈大学地球圈科学系客座研究员),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基金,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现为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石炭系地层委员会选举委员(2005始)、国际二叠系地层委员会选举委员(2005始)、国际化石刺丝胞协会理事 (1999始)、《国际化石刺丝胞和海绵协会通讯 (Fossil Cnidaria and Porifera) 》主编、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1997始)、《地层学杂志》副主编等职务。在“中国石炭纪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四射珊瑚分类学、古生态学”、“滇西及东南亚泛冈瓦纳相地层学和古地理学”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运用珊瑚的内生长线确定沉积速率及天文日期,根据珊瑚的群体发育特征恢复古环境等;将滇西保山地区长期争论的含砾丁家寨组的时代据牙形刺化石确定为早二叠世晚期,对泛冈瓦纳相含砾地层进行了精确的可信的时代确定,可作为泛冈瓦纳区同期地层研究的参考;在滇西保山地区及昌宁-孟连带晚古生代珊瑚化石的研究中,运用演化生物地理学模式划分冈瓦纳区与特提斯区;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石炭纪生物地层学(英文),为国内外学者全面了解中国的石炭纪动植物群研究动态及研究历史提供了参考资料;以广西来宾剖面为基础,详细研究了华南中二叠世珊瑚动物群,着重在个体发育及种内变异方面,对若干珊瑚进行了修订,并建立了若干新类群;石炭-二叠纪珊瑚化石生物多样性及灭绝式样的研究,证实了晚二叠世的二次集群灭绝现象等。目前的研究重点 滇西昌宁—孟连带的海山型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以玄武岩为基底的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连续的灰岩沉积厚达1200米左右,缺乏陆源碎屑,保存有丰富的特提斯型蜓类和珊瑚化石。对其详细的生物和地球化学环境研究,有望揭示近100百万年的长周期的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关系。 在一个较为完整的从晚泥盆世到二叠纪未中国珊瑚化石数据库的基础上,与华南晚古生代地球化学变化曲线相对比,试图揭示珊瑚生物多样性演变、古环境与古地理变迁、集群灭绝等的动态模式。系统古生物学的工作是基础,目前正在进行的有:(1)滇西石炭—二叠纪四射珊瑚;(2)泰国西部的二叠纪珊瑚化石;(3)伊朗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珊瑚化石等。国际合作 中国—泰国二叠系对比研究(泰国地质调查局,P Chaodumrong博士);中国、日本及东南亚的晚古生代地层和生物群(日本福冈大学T Sugiyama博士,K Ueno博士);伊朗的石炭—二叠纪珊瑚化石(M Gorgij博士);华南的石炭—二叠系地球化学特征(台湾师范大学米泓生博士;University of Erlangan, W Buggisch博士);华南的石炭纪刺毛类及珊瑚化石(美国Kansas State University, R West博士;波兰 Mickiewicz University, J Fedorowski博士);华南奥陶纪横板珊瑚(韩国Andong National University, Lee Dongjin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