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女人与男人 小时候,我是个疯狂的女权主义者(比现在疯狂一点点),就连“男女平等”也要说成女男平等。在那个时候,我喜欢上了武则天,只因她是女儿身。后来,逐渐长大。虽然,她的“狠”令我怕,但我仍敬她的勇。。。也许,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儿,欲登九五,这个男性专利的位置,也唯有如此?不论如何,“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但他的统治,历来为不少自居正人君子之人不容。语文课上,老师说道骆宾王“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时,有人(男)问,“那怎么没把他杀了?”骆宾王的结局,又很多种说法。的确有与徐敬业一同被杀的说法,但杀一个造反者,对封建统治者而言,也无可厚非。况且,更多的说法,并不是被杀。而“维民所止”在雍正朝的遭遇,貌似不影响雍正占据明君之位。当武姐姐见到那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时,她竟能“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而如果写一篇文章,“讨伐”一下某个男子,比如骆宾王,不知是什么反应?在男权社会,她是昏主,逆后。《隋唐演义》里,她是李密转世,乱李唐天下之人。她任用酷吏,百官上朝,担心能否回家。但我不认为,一个诸如“木匠皇帝”的于国于民都毫无贡献的男皇帝,强过她。甚至,她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亦不过是伯仲之间。可。。。只因为她是女儿身?女儿们,在历史上承担了更多她们之外的罪过。西施是夫差亡吴之因?玉环当承玄宗亡国之责?一国之君,如果能为美色所控,亡国,是偶然事件吗?乾,天,男;坤,地,女。女儿似乎真如土。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默默撑起了天,同时,也被踩在了脚下。一粒砂土飞上了天,人们疾呼:“压下去,沙尘暴。“女权,似乎总在男性之下。1908年,内忧外患。一篇《闺训千字文》依然讲“牝鸡司晨”,那个时候,有司晨的就是好事,管它公鸡母鸡还是手机呢。但女儿的能力智慧有岂在男儿之下?女儿当如水。水,有涓涓细流,默默滋养大地。有一泻千里,豪情万丈。英雄情一国之君,一般貌似冷血无情,包括他。玄武门弑兄杀弟,纵使贞观一曲,千载无双,后人也总以为他貌善心狠,认为他不堪入目。甚至怀疑他,说他篡改史书。但,每一个看过《隋唐英雄传》的人,都不会忘记,大运河边,他对幼弟说的:“引其孤魂回,复其白骨归。 我真的很希望,我真的很希望给他们带来快乐的生活。”还有那一串泪,那一串英雄泪。。。这样一个心怀苍生之人,有谁信他心狠手辣?他,是大唐开国元勋,堂堂天策上将,沙场上风里来雨里去的人物,有什么能让他落泪的?可是,他的泪,仿佛很多很多。。。那次家宴,父皇怀抱佳人。而他,看到这些佳人,却想起的亡故的母后。西府秦王,政场上的风雨人物,岂会不知,日夜在父王身边的佳人,是最适合打小报告的,也是兄弟对他最有力的武器,有岂会不明,此时怀念母亲的泪,会让她们加大火力?可是,他的泪,依然落下,滑过了千载。。。是的,无论是西府秦王,天策上将,京兆尹,此刻,也只是个丧母的孩子。未完成的《女则》在手,想起亡妻,他不禁潸然泪下。这之后,虽有徐惠,虽有武媚,但有谁能登上后位?他的心里,除了苍生,也许,只有她。。。 泪,是情的标志,泪多的人。情,怎会少? 史书对玄武门的记载,很不详细。史学家们高谈阔论,认定他在掩饰,又费劲心机,猜测什么被掩饰了。 我只知道,武德七年,那匹烈马,本可质人于死地,但他,却降服了它。他的骑术是精湛的,然而,那天,在马上的他,竟会被树杈困住,险些丧命。我想,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分神了。箭,带着风声,冲向他的大哥,那时,感情如此丰富的他,心一定在痛,泪,大概也溢出了眼眶;除非,在兄弟给他毒酒的那一瞬,他的心,已经碎了。。。 也许,他所掩饰的,只是内心的伤痛。。。 我不知到,是什么。使人们认为,他篡改史书?难道有人在古迹中发现了斑驳的泪痕和洇开的墨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