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金著:《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赵可金著:《治理美国:国会的角色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主编:《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红旗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著:《当代中国外交制度的转型与定位》,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著:《外交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赵可金著:《软战时代的中美公共外交》,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韩方明主编、赵可金、柯银斌副主编:《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赵可金著:《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赵可金、孙鸿著:《政治营销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5 月版。赵可金著:《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倪世雄著:《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孙哲主编、赵可金副主编,《美国国会研究》(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孙哲主编、赵可金副主编,《美国国会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版;参著:《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黄仁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6 、 7 章);参著:《 21 世纪全球政治范式研究》, 2005 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 3 章)合著:《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时事出版社 2004 年版;(撰写第 5 、 9 章)。参著,《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撰写第 12 章)。合译:《全国人大制度研究》(与何俊志合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出版,合译:《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任晓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翻译 13 - 14 章) 2008 年,“美国总统竞选传播对中国政治宣传的启示”。2007 年,“美国对香港选举的介入及其对策”。2007 年,“美国国会对华经贸政策采取立法行动及其对策”。2007 年,“美国对北京奥运会的抵制阴谋及其对策”。2007 年,“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及其对策建议”。2006 年,“台湾政局的变化及其政策建议”,2005 年,“以色列对美外交工作及其对中国启示”。 Kejin Zhao, China`s Internal Debates on Strategic Cho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Korea Oberserver, V 43, N2, (SSCI期刊)赵可金,“中国崛起方略中的公共外交”,《当代世界》2012年第5期;赵可金,“中国崛起与周边战略依托”,《当代世界》2012年第10期;赵可金,“立体外交: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供给”,《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6期;赵可金,“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国际观察》2012年第5期;赵可金,“建设性领导与中国外交转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5期;赵可金/彭萍萍,“中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赵可金:“人文外交:全球化时代外交的新形态”,《外交评论》2011年第6期;赵可金,“统筹外交:对中国外交能力的一项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3期;赵可金,“网络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5期;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赵可金:“美国学界对美国总统政治的研究:历史与理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赵可金:“美国学界对美国政治的研究”,载《美国研究》,2010年第1期,第93—115页。赵可金,刘明智:“结构刚性与制度约束——试论美国社会主义的“生命力”问题”,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第47—51页。赵可金:“东北亚合作中的中国公共外交 ”,载《当代世界》,2010年第7期。涂怡超,赵可金:“宗教外交及其运行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2期。赵可金:“西方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偏见”载《红旗文稿》,2009年第9期,第18—21页。赵可金:“奥巴马新政府的东亚战略及其对朝核问题的影响”,载《和平与发展》,2009年第3期。倪世雄,赵可金:“美国政治的逻辑:一项研究议程”,载《美国研究》,2009年第3期。赵可金、曾庆峰:“政治营销:后工业社会的政党政治”,《美国问题研究》 2009 年季刊;孙哲、赵可金著:“美国国会对腐败问题的治理研究”,《清华大学学报》 2009 年第 2 期;赵可金著:“美国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国际政治研究》 2009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美国学界对国会政治研究的范式变迁”,《国际政治研究》 2008 年第 4 期;赵可金著:“美国政治营销的兴起”,《美国研究》 2008 年第 2 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要转载;赵可金著:“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理论”,《清华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5 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赵可金著:“试论现代外交制度的民主化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印度围绕《美印核协议》对美国的游说”,《南亚研究》 2007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转载》;赵可金著:“首脑外交及其未来趋势”,《教学与研究》, 2007 年第 12 期;赵可金著:“论世界反美主义现象及其走向”,《国际政治研究》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中国大陆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四十年”,《东亚研究》(台北)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全球化时代外交制度的挑战与转型”,《外交评论》 2006 年第 6 期;赵可金著: “ 从旧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年第 7 期;赵可金、倪世雄著: “ 自由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 ” ,《复旦学报》 2006 年第 2 期;赵可金、倪世雄著: “ 主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未来重构 ” 《教学与研究》 2005 年第 10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 际政治》 2006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 “ 硬外交、软着陆:中国外交新思维形成与影响论文 ” 《国际观察》 2005 年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 2006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 “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其批判 ” ,《复旦学报》 2004 第 5 期;赵可金著: “ 美国军工集团与中美关系 ” ,《和平与发展》 2004 年第 3 期;赵可金著: “ 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 《国际政治》 2004 年第 7 期转载;赵可金著: “ 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 ,《复旦学报》 2003 年第 3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 2003 年第 9 期转载;赵可金著: “ 美国国会委员会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 ,《国际观察》 2003 年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 2004 年第 3 期转载;赵可金、朱锦屏: “ 美国竞选财政中的软钱革命 ” ,《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1 期;任晓、赵可金等: “ 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年第 1 期;孙哲、王义桅、赵可金: “ 美国国会:美国研究的新支点 ” ,《复旦学报》 2002 年第 5 期。赵可金著: “ 美国宪政民主与国会游说 ” ,《国际观察》 2002 年第 5 期章伟、赵可金: “ 全球化及其政治后果 ” ,《国际观察》 2002 年第 4 期;王义桅、赵可金: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问题及台港澳问题片)主任会议综述 ” ,发表于《教学与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赵可金著:“美国中期选举与美国政治的走向”,《美国问题研究》(第六辑,倪世雄,刘永涛主编),时事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 21 世纪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 ”,《学术月刊》 2007 年第 11 期;赵可金著:“台湾政局的变化及对两岸关 系的影响”,《学习月刊》 2007 年第 19 期;赵可金著:“论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全球化与和谐世界》(梁守德等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媒体外交背离美国精神”《世界知识》, 2007 年第 7 期;赵可金著:“为台湾作嫁女的卡西迪公司”,《社会观察》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中期选举后美国的政治走向”,《学习月刊》,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智库”,《社会观察》 2006 年第 8 期;赵可金著:“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智库”,《社会观察》 2006 年第 8 期;赵可金著:“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变化”,《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13 期;赵可金著:“美国转型外交走向何方”,《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7 期;赵可金著:“理性解读中国威胁论”,《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5 期;赵可金著:“美日同盟还能走多远”,《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3 期;赵可金著:“解析美国的伊朗棋局”,《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1 期;倪世雄、赵可金 :“和谐世界:一种新的国际政治文明观”,《全球化与和谐世界》(梁守德等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从老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潘忠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赵可金著:“试论台湾当局对美国国会的游说活动”,《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孙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赵可金著:“新时期中国对美国国会外交工作的思考”,《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孙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赵可金著:“中国外交新思维的形成及其影响”,《全球化与中国和平发展》(程伟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赵可金著: “ 新帝国主义与全球共和秩序 ” ,发表于《超越威斯特伐利亚》(陈玉刚主编)时事出版社;赵可金著: “ 一种人文视野的全球化理论 ” ,发表于《国际关系理论新视野》,文汇出版社 2002 年版; 2001 年以来,先后在《经济观察报》、《联合早报》、《科学时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周刊》、《厦门日报》、《先驱论坛报》、《了望东方周刊》、《东方早报》、《浦江同舟》、《广交镜》、《 21 世纪经济报道》、《世界知识》、《环球》等报纸和杂志发表国际时事评论 300 多篇,详细篇目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