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成立于1987年,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支以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梯队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和科研队伍。电子工程系在编教职员工44名,现任系主任为黄君凯教授,系党总支书记为朱家明老师,系主任助理为郑力明副教授。目前,在校本科生275人,研究生150人。近年来,电子工程系围绕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大学科领域,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在光通信与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测控技术与生物医学信息系统等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团队、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近两年,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被SCI、EI和ISTP收录50篇;近三年来,教师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粤港招标项目30多项,纵向科研经费近千万元。目前,电子工程系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层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硕士点,同时具有“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点。在本科教育层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招生专业,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布局,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01年底被评为广东省首批12个省级名牌专业之一。在实践教学和科研硬件条件建设层面,已经建成了暨南大学广东省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暨南大学广东省教育厅现代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暨南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所等涵盖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的多层次系统化实验和科研基地,有力支撑和促进了电子工程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科研平台的构建和发展。5年来,电子工程系着力凝练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提高为目标,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多维结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依托所承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在教育模式的设计定位,课程体系的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的综合更新,教育技术的开发应用,实验基地的改造建设,实验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人才培养的激励孵化等新世纪专业建设和教育改革核心问题上,取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以及全国和广东省多媒体网络课程奖3项。电气信息类专业的2门基础主干课程“电子电路基础”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获批为广东省的省级精品课程,出版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近10部。电子工程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效突出,近年来本系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4项国家级奖项,以及40多项省级奖项;此外,在读学生申报国家专利6项,并有2项创新成果被列为广东省“六个一”科技成果展示会参展项目,以及中国国际贸促会招商引资扶助促进工程项目。建系20年来,电子工程系培养了以研发“WPS2000智能集成办公系统”获得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金山软件研究院副院长董波,以及澳门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系主任苇孟宇等一批创新型的杰出毕业生。 暨南大学数学系创办于1929年。七十几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学系通过不断深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在研究生和本科不同层次的教育中,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强化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从原来仅有的单一数学专业发展为有培养理学硕士、工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理学学士和管理学学士条件和资格的大系。数学系现有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与管理学院、珠海学院共建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与经济学院共建一个硕士学位点: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系现设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数学系于1993年在广东率先创办的本科专业。数学系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全系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3人,讲师8人 。专职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含博士后6人),硕士6人。系资料室藏书7万册,中外文期刊460余种。系计算机实验室有微机100多台, SUM小型机服务器1台。系计算机实验室、系资料室、系办公室、系主任室和教师工作室都设立了校园网微机工作站,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的藏书和网络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科研需求。数学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我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都取得了优秀成绩,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并有多篇建模竞赛优秀论文在学报上发表。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源于数学系的计算机教研室。本系1990年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华南地区较早成立的计算机软件硕士点之一,目前拥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二个工学硕士点,同时拥有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点;设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以及电脑与资讯科技(境外)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系在为海外、港澳台地区和广东省培养信息产业及高新技术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进一步做出重大贡献。长期以来,我系一直在努力探索计算机类学科的教育改革方案,力求使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归纳起来,教改工作由浅至深,由 局部至全面,由小规模至大规模,在某些方面的研究水平在省内已初具规模。其过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1996年在这期间,计算机软件专业确立了专业发展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提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有较强自适应能力的、能与国际接轨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的通识模式教学体系,制定了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新的教改方案,实现了从较窄的专业口径向较宽的专业口径的转化,其教改成绩被学校所肯定。在新的教改模式中,进一步压缩学时,并把课程结构分成三个层次:即公共基础课程,五大模块的核心课程,四大方向的专业课程。强调外语与计算机教学4年不断线。同时,为了加强工程训练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大力改革实验方法,在基础课程中引入CAI教学,并设立专题研究课程,让学生尽早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因而,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创能力,多次在科技比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第二阶段:1996-2005年经过多年的教改实践与对国内外最新教改动向的了解、研究,根据教 育部 普通高校专业调整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遵循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整体优化的原则,计算机软件专业进一步变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为此,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是重新整合原有计算机类核心课程结构与内容,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长期作用与可持续发展,改革了部分课程,并在98级的教学计划中试行。同时,在部分核心课程中引进美国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调整原有的基础类实验室布局,组成4~5门彼此融合,相互渗透的计算机类基础实验课程。并建成一个具有共用、开放、教学提高型特点,并且技术与管理先进、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设为探索如何建立新型实验室建设模式、如何馈进面向21世纪高新技术的实验内容,以及采用现代化的实验方法与手段,提供了一个颇为成功的典范,并产生了一 定的社会影响。同时,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力求构建与21世纪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相吻合的,与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现代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至今,已初步形成基于全面发展的通式教育模式,由系统化多层次实验室提供硬件支撑,完成模块化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在现代计算机科学的知识平台上,实现智力因素素质与非智力因素素质相互渗透和融合,铸造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交叉型、通用型的21世纪人才。在这一改革思路指导下,结合我校侨字特色和本系自身特点,本学科专业进行了部分教改项目。此外,我系还主持一些省级和校级的教改项目,出版了多部教材。同时,自行研制了多个CAI课件。并且,本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具有的多维知识结构,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以及开拓型新能力,在就业竞争、继续深造、以及实际工作过程中得到体现,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良好评价。因此,我系计算机科学与专业的教改力度,从广阔性、先进性,以及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自身特色上看,都已经走在广东省的前列。2011年9月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珠海学院正式搬迁至广州校区,至此,暨大外部校区已全部回到广州校区,完成历时3年的学院搬迁计划。2012级新生暂时在华文学院学习和生活,一年后回迁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