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超先,陈宁等,L-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3[2]赵丽丽,陈宁,张克旭代谢工程D-核糖生产中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工业微生物,2002,32(4):42~45[3]谭青乔,陈宁逆代谢工程—基于有用表型的定向遗传工程策略[J]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1):87~89[4]陈宁,赵丽丽,等L—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的选育[J]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2):154[5]赵丽丽,陈宁等,原生质体诱变选育L-缬氨酸生产菌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10) : 22~24[6]谭青乔,陈宁等,代谢工程的发展及其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1, 12(2):123-126[7]陈宁等,L-鸟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1):32~36[8]陈宁,常高峰,张克旭 L-异亮氨酸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法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2),33~37[9] 张蓓,张克旭,陈宁,徐咏全《肌苷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分批发酵的代谢流分析》[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6(3):116~122[10]张克旭,赵丽丽,张蓓,陈宁《L-缬氨酸生物合成中的代谢流量分析》[J],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5):49~52[11]常高峰,陈宁《L-异亮氨酸发酵代谢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03 14(6):502~505[12]王健,陈宁,谭青乔,张克旭《L-色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25(3):41~43[13]姚志湘,伍时华,陈宁,张克旭《L-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J] 广西工学院学报,2003,14(3): 5~7,11[14]王健,张蓓,张克旭,杨海军,陈宁《L-色氨酸产生菌TQ2223的途径分析》[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3,22(5):15~18[15]宋文军,张克旭,陈宁,熊明勇 《基于遗传算法在L—异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中的应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003):30~33[16]王健,陈宁,杨海军,谭青乔,刘淑云,张克旭《基于BP神经网络的L-色氨酸发酵过程建模》[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3):1~4[17]徐咏全,张蓓,刘淑云,陈宁,张克旭《采用模式识别法优化肌苷发酵条件》[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3):5~9[18]王健,陈宁,张蓓,谭青乔,张克旭《L-色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流量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3,43(4):473~180[19]宋文军,陈宁,魏春,张克旭《L-异亮氨酸高产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J]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3,24(3):45~49[20]宋文军,陈宁,魏春,张克旭《基于代谢流导向与分析的L—异亮氨酸发酵条件优化》[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2):15~19[21]魏春,宋文军,陈宁,蒲凌龙,张克旭《利用均匀设计和MATLAB软件优化L-异亮氨酸发酵条件》[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1):17~20[22]陈宁,张克旭《谷氨酸温度敏感型菌株CN1021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J] 发酵科技通讯,2003,32(3):11~13,36[23]宋文军,陈宁,魏春,刘淑云,张克旭《L-异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3):34~37[24]宋文军,陈宁,熊明勇,魏春,张克旭《L-异亮氨酸发酵培养基的遗传算法优化及发酵过程的神经网络建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23(1),46~50[25]熊明勇,陈宁,张克旭《L-缬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培养基的模式识别优化》[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3,25(1):52~54[26]赵丽丽,陈宁,熊明勇,张克旭《L—缬氨酸发酵生产的育种思路及发酵条件优化策略》[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1):17~21[27]赵丽丽,陈宁,熊明勇,张克旭《利用神经网络对L—缬氨酸发酵建模》[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3,22(2):44~47[28]伍时华,李军生,余炜,陈宁,张克旭《发酵液L-亮氨酸的定量测定方法研究——纸色谱-薄层扫描测定法》[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3,14(3):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