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学术堂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写作的一些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刘南平博士说: 简单地讲,它(命题)应该是贯穿整个博士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你试图在论文中探讨或论证的一个基本问题或基本观点 在初步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可以拟一个提纲,提纲可以澄清思路,也可以使作者一目了然地看出自己的思路是否前后一致;还可以列一个参考文献目录,使自己明白要看和要找的资料;与人讨论自己的论文构思,也是一个好办法 问题是否成熟不完全在于这个主题下已经有多少篇论文了,而在于问题是否被人看到了、解决了 如果你仅仅检索、参考和引用论文,你只能在一个狭隘的圈子里说话,而且往往还无甚新意 如果你要梳理一个制度的来龙去脉、一个概念的生发演变,那些故纸堆里的东西可能正好是你要找的,那些变化的细节也许正是值得你关注的 可以这么说,一手资料是金,二手资料是铜,三手资料是垃圾 一个初入门者,可能会借助作者身份、期刊或者出版社、发表 或者出版 的时间 版次 、被引用乃至下载次数等外在因素去判断,这些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一个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假定比一个三流刊物上同主题的文章要靠谱; 一篇被频繁引用或者大量下载的文章,总比一篇没人引用的同主题文章要好一些; 一本几次再版或者多次印刷的教科书,大体上是品质的保证; 你所了解的一位名声在外而素来严谨的学者写的东西,永远值得重视; 在我看来,文献质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思想的原创性或者出处的原生性; 二是论证的严谨性或者报道的准确性; 三是影响力; 思想的原创性,指一个学术概念或者观点最早是谁、在哪里提出的,或者一个事件最早是谁报道的,通常只有阅读了大量文献,理清思想的脉络以后,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以美国为例,主流的 Law Review 差不多每个法学院都有,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哈佛法律评论」「耶鲁法律杂志」「哥伦比亚法律评论」 互联网上的信息,必须查到它原始的出处;没有找到原始出处,都属于道听途说 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了各种官方统计数据或者数据链接, 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也 查找文献有两种方法: 一是确定范围、全面排查,即确定检索范围、检索方式和检索词,进行地毯式的检索; 二是顺藤摸瓜、延伸阅读,即根据已有文献提供的线索做进一步检索; 这两种方法应当交替并用,只用一种还不行 四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即现场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 描述状况的具体方法有好多种,比较常用的有举例说明、统计数据和类比说明三种方法 要注意的是,用于类比的事物与类比对象不一定有实质上的同源性,其类比也不见得精确合理 属性分析在教科书中是相当常见的,每讲到一个重要概念,教科书都会给出一个定义,指出它的属性 如果大家都是从自己定义的概念或者自己奉行的教条出发,以不具有共识的观点作为论证的前提,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学术讨论;要真正解决前面所说的行政合同一类的问题,恐怕需要回到原点,把它放在现实情景中重新探讨它的属性 理想类型则是在对纷繁芜杂的现象进行整理、提炼所得的典型;它不完全对应于经验事实,不是对现实的精确描绘,但又基于经验事实,抓住了现实的一些基本特征 法律条文作为论据也不是所向披靡的,它作为论据的有效性取决于几个因素: 一是法条含义的明确性; 二是法条自身的有效性; 三是法律条文与论证主题的相关性; 体系解释,指根据相关条款在法律文本章、节、款、项中的位置来解释该条款的含义;这是文意解释的延伸,但仍然是在法律文本 运用学说作为论证根据,要注意分析其内在理路,避免简单地"耍大牌"或者"数人头":你搬出梁慧星,我抬出王泽鉴;支持你观点的只有两位学者,支持我观点的有五位学者······这都不是理性讨论的态度 标题的功能有两种:一是表明论题,二是表明命题梁慧星教授曾提出,标题"必须是动宾结构的短语,不能是句子;只确定研究对象,不表达作者观点" "考",多用于事实问题的考证;"批判",则火药味较浓,宜慎用;"论纲",多指问题很大,现在只能说个纲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应当是:与你的研究主题相关的重要的学术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