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期刊和数据库提供知识交流和传播的平台,研究者通过这些平台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peers交流互动,最终的结果是名利双收,这绝不仅仅是贡献,中外皆是如此,这不是什么不正之风,也不必看成功利,无数学者都是依靠高平台的期刊发表了他们的成果而声名远扬甚至流芳百世的。研究者有课题经费来支撑这些工作,但期刊和数据库呢?没有基本的资金支持甚至利益趋势,靠什么来经营这些浩瀚无边的知识?好点的杂志的审稿人,可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凭什么费时间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写那么多审稿意见?你可能觉得该换种方式,比如财政拨款给期刊社和数据库,后者通过稿费的形式来犒劳投稿者。这种模式放在宣传刊物可以,但是在学术界却本末倒置了——论文不是为投稿而写,杂志不是为发行而办,冷门领域的一个期刊可能平均一篇文章只有几百人看,但仍然要办,因为有这么个领域在这儿,有人需要一个专门的地儿讨论专门的事情,但很明显,这不便宜。我不赞同拿“国内”说事,纵然“国内”的学术刊物质量较低,但这更多是国内学术水平本身就不高造成的,以及语言问题造成的——高质量的论文都投给英文的国际性的期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