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本身对于审稿人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目前绝大多数的审稿是无偿审稿,研究者出于学术职责,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社区,而接受editor/area chair的审稿邀请,在审阅一篇跟我研究方向一致的论文的时候,大概会前前后后花4-5个小时。而当幸幸苦苦誊写完r审阅意见的时候,还是匿名提交(double blind or single blind),所以作为论文审稿人,在审稿过程中并没有任何物质回报,还出于义务花费了自己的大量时间。
双向匿名审稿制是国际上高水平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一个通例。 就是由期刊编辑部将稿件隐去作者姓名、职任、服务机构、通讯地址等个人资讯,行文中亦尽量注意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词语。然后送交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审稿、评价、修订。 在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下,审稿人不知作者的真实身份,作者也不会知道审稿人是谁。这样将有助于对论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术质量、保证学术公平。
182 浏览 2 回答
243 浏览 2 回答
141 浏览 2 回答
81 浏览 1 回答
336 浏览 3 回答
107 浏览 2 回答
290 浏览 3 回答
214 浏览 3 回答
310 浏览 2 回答
342 浏览 2 回答
315 浏览 7 回答
256 浏览 4 回答
99 浏览 11 回答
246 浏览 5 回答
234 浏览 8 回答
162 浏览 5 回答
103 浏览 6 回答
233 浏览 12 回答
190 浏览 12 回答
350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