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整个教育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获得了难得的良好发展机遇,受到了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概括起来,这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都初步建立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无专人管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那种自发状态;第二,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法规和文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第三,改变了中小学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中小学音乐课开课率稳步上升,特别是1994年高中开设艺术欣赏必修课,更是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不开设音乐课程的历史;第四,涌现了一大批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第五,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六,编写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中小学音乐教材,音乐教学器材配备在部分地区也已初具规模。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尽管取得了上述这样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这些问题包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仍不健全;音乐课开课率不平衡,有的还很低,音乐师资缺额大,教师素质以及学历达标率和岗位合格率低,外流情况严重;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真正的投入少,整体上教学设备奇缺;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科学全面;教学水平及教材质量不高等等。显然,这些问题中的大多数是只有依靠政府行为才有可能得以逐步解决的,而不是科研工作者和一个或几个科研课题所能驾驭和解决得了的。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更多的还是一种量的壮大和硬件上的加强。当然,没有这些量上和硬件上的发展,就根本谈不上音乐教育的质的发展和飞跃。但音乐教育的质的提高,或者说要想使音乐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得到量和硬件这些外在条件的保证之外,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中小学音乐教育本身即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在的问题。因此,在20世纪行将结束,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认认真真地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实实在在地回答中小学音乐教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上模糊的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我们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迫切的和不可回避的。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本身存在着两个较为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一个是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另一个是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中小学生的特点,以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变成了非中小学的、非音乐的教育。上述问题可以说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内容与形式、原则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明显地表露出来。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着下面几种片面偏颇的观点,这些观点或者把专业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理解为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或者把其他非音乐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当作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来理解。一些人往往把教会学生掌握音乐教材上的知识技能看作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本身,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一级专业音乐学院输送专业后备人才,因而培养音乐特长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些人则习惯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饭后的甜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是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还有一些人则喜欢把整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移植成音乐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在目前大家都在谈论素质教育的时候,很多人更是喜欢人为地、空洞地拔高音乐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把音乐教育当作了医治百病的良方。我们认为,上述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种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本质特征认识不足所至。一方面,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面向个别尖子的专业音乐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另一方面,音乐教育是一种艺术的教育、美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真的教育甚至善的教育,而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的主旨就是美化生活,提高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以及了解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目的。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比较严重。这首先表现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的、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在理论上,虽然近年来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音乐教学原则,但其中的一些原则也同样没有突出艺术的特点,因而很难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总之,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参与体验,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轻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好。以至于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我们认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非艺术性,必然地使音乐教育中掺杂了一些非音乐、非艺术的成分,其存在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作为音乐欣赏、音乐表现和创作主体的那种主体地位。因此,音乐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归根到底就是要真正确立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音乐课是活动性、实践性课程,音乐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因此,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也就必然不同于其他知识性、学术性的学科。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音乐教学,即音乐实践活动的主人。如果音乐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照样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得到保证,音乐教学就不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就不可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和成功的满足。因此,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音乐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人。在内容及要求方面,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总体上讲,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无论在内容上、体例上,还是在要求上,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相关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难度偏大,既超出中小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中小学生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许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非专业音乐工作者所无需掌握和不可能运用的;而在体例安排上,各类音乐知识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没能够很好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使它们以完整的音乐形象而不是以相互分离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致使学生接触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音乐。同时,教材编排过分强调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封闭单一,死板不活泼,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多少创造的余地,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格严重相悖。我们认为,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充分尊重音乐课程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也必须充分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特点。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也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水平不高,理论探讨不深入,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也相当落后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可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有统一标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制度,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合符中小学音乐教育规律的行为往往被人们认为是错误的,而一些违背中小学音乐教育规律、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大目标相背离的行为,则往往被人们加以肯定并推广。因此,认真探讨并建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评价标准,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说,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问题只是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而已,还有如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家庭音乐教育的脱节,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分离,学习国外音乐教育理论不能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等等问题也较为严重。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根本地解决,关键就看音乐教育的改革是否适应21世纪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