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的人力资本。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的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问题是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进行怎样的机制设计将人力资本与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特殊人才竭力为企业奉献才能。2、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包括虽然公开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以及一系列技术秘密。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关键是拥有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3、企业声誉。声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方对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方的一种承诺。在产品市场上,声誉是卖者对买者作出的不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承诺;在资本市场上,声誉是企业家、经营者对投资者(股东、债权人)作出的不滥用资金的承诺。这种承诺通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但如果卖者、企业家不履行这种承诺,就要失去买者的光顾和投资者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应该把声誉理解成一个道德问题,而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制度。对于生产复杂产品以致于买者或投资者一时无法判定质量如汽车、房地产以及买者靠承诺购买未来产品或服务的服务业和资本市场,声誉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甚至生存的根本和生命线。4、营销技术。营销技术即企业通过高效的产品、价格、促销和营销渠道整合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劳务。营销技术既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本和经验的积累,技术手段和营销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起到基础性作用。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技术的网络营销技术和实现营销技术的标准化有利于企业在更大的范围拓展销售空间。先进的营销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消费者主权的时代,营销技术甚至是比制造技术更重要的竞争力因素。5、营销网络。营销网点是企业推销产品和服务的前沿阵地,其主要功能是产品销售、市场调查、营销宣传、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营销网络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技术将配送中心、营销网点、信息体系和信息系统等联系在一起,形成覆盖较大区域市场的营销网络。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企业一旦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营销网络,将成为后来者进入该市场的壁垒,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而后来者只有花费大量的投入与先入企业进行广告和销售网的争夺战,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6、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推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迅速执行决策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企业核心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企业的管理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支特殊组织才能和企业家才能的经理队伍。由于管理能力至少在高管理层次上并不局限于某种产品,因此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产,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7、研究开发能力。原创性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开发能力可由企业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研发投入经费总额及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等指标来表示。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获得持久制造技术或专利技术从而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8、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经营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从概念上看,企业文化非常简单,而通常的难度在于找到适合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和具体落实。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利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获利能力、市场份额、企业形象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不同企业由于在某个方面较为突出,在其他方面比较薄弱,但整体竞争力较强,表现出强烈的企业竞争力特色。这也正好可以理解为什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特有的和不易模仿的。 我国企业可从内外两条途径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1、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首先,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 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其次,要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中,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第三、加强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国有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如不十分清楚或把握不准,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分解和整合,也就是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弄清哪些是一般技术、哪些是通用技术、哪些是专有技术、哪些是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公司良好的土壤之中的,国有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第五,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有一著名的企业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我们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了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无形中就形成了对员工的激励,使他们为此而奋斗,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2、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外部途径首先,可通过知识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联盟的各方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知识联盟的参与者广泛;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等等。因此,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次,可通过企业兼并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兼并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的一条捷径。第三,努力培育更多的更忠诚的稳定顾客群。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因此,我们的企业都应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公关宣传等营销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有动态意识。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核心竞争力有可能因疏忽而贬值,导致其竞争力下降乃至消失。造成核心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员可能会渐渐游离出去。而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不到大规模扩张的最后关头,往往不为人所察觉。对此引入人力资本管理概念是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企业应通过机制设计?如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将人才吸引过来并持久留住,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科技、文化、经济交流制度,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二是如果很多员工和业务经理能够改变独立的组织因素(如招聘措施、薪酬、升迁),核心竞争力也会下降。如果高层管理者不进行监督,保证这些单独的变化与总的核竞争力项目方向一致,久而久之,核心竞争力就会被侵蚀殆尽。如果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大到无可匹敌的地步,那么只要保持核心竞争力不每况愈下,即是保证它的可持续性。但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仅仅维持是远远不够的。竞争对手一直在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地准备取而代之。这样,可持续性则意味着要持续改进,否则就无以保持现有地位。同时,不要闭门造车地衡量自己绝对的改进程度,而是要相对地和竞争对手的努力比较。不断进行竞争战略分析。具体来讲,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立足国际竞争,突出主营行业优势,明确企业的规模、产业边界;分析企业在各产业中的竞争优势,明确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和手段;明确集团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及战略协作关系,提高企业集团的协调力和资源整合力;加强企业竞争力的开发和运用,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同时要有资源规划和经营计划。进行企业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的规划,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落实企业可以快速反应的企业经营计划。
后来朱江洪回忆说:“我们科研人员没有辜负期望,我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研发出来了。5年过后,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先后有3家日本企业来到格力,恳请并购合作。2008年8月代表中日两国空调行业最高水平的巨头终于走在了一起,共同成立了“格力大金”。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概况的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以下从七个方面进行阐述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创新的作用。 第一部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企业竟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企业生产产品及控制其质量的能力、企业的服务能力、 成本控制的能力、 营销的能力、 技术发展能力( 所有这些属于产品层) 第二层面是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 外人、事、物、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 企业规模、 品牌、 企业产权制度( 所有这些属于制度层) ; 第三层面是以 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 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 标 ( 所有这些属于核心层) 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撑平台的竟争力,第三层面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竞争力。 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竟争力,必须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下工夫。技术、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全体员工内 在的追求这样一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以企业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 任何企业( 包括高新技术企业) , 产品竟争力是企业竟争力的最直接体现, 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而产品竟争力是由 技术竟争力所决定的,所以说技术是第一竞争力。 而技术竟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制度是第一竞争力。认识到此还远未结束,这是因为,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竟争力。 先进的企业在于导入先进的理念, 海尔的张瑞敏在1 9 8 4 年企业亏损1 4 7 万的创业年代首先提出的就是企业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平台的表层竞争转向深层次的理念平台的竟争。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元气” , 是企业核心竟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现在,管理已从“ 经验管理” 、 “ 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了“ 文化管理即 阶段。与体现在物质层面、行为层面的制度层面的企业文化相比,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更能展示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精健,它在管理层体现的是企业家精神,在员工层体现的是士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文化也日渐表现出人本文化、创新文化、虚拟文化、融合文化、团队文化、学习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特征。未来企业竟争的根本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学院教怜成廉· 大内在 ( Z理论— 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 日本的挑战》一书中特别强调“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其核心竟争力的作用,其主要论 点是:①现代企业竞争的重点正从产品竞争上升到企业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是绝对没有 竞争力的:②管理“ 人”的不是制度,而是以人为本的健康企业文化环境。美国维娜· 艾 莉则更明确地指出: “ 企业价值链其实是一条知识链。 传统观念认为人只是填充固定工作岗位的可替换工人 而新的管理理念则把人作为具有独特竟争力的知识节点。 ” 只有激活通常情况下企业知识链的每一个节点。 善于开发人的智惫与潜力, 练好“ 内功” , 企业核心竟争力才可能持续提高。从管理角度看,企业应首先把员工群体意识与企业的管理哲学、管理行为联系起来,建立一种从企业文化角度出发的管理体系,把握好知识创新的机会,提供激化知识创新的氛围。因为,知识创新往往具有偶然性、非连续性特征。它往往突发于某个人或一些人的想象、创意。也就是说,创新有可能完全在例行公事之外发生,不一定与企业所期望的具有连续性、协作性的创新目 标相一致。因而,企业应警于发现创意,抓住时机,给予支持、鼓励。甚至打破常规为激化创意提供良 好的环境与条件。这就是现代管 理所提出的企业环境培养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又反过来影响、改善企业环境,不断提高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部分 诚信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基石 第三部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文化既是一定的生产力、生产组织方式的反映,又与一定 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相适应。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对经济有着反作用力。从一定意义上 讲, 它比生产力的硬件, 例如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等, 对生产力的进步所起的作用还要大。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经验事实: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创造不同的社会生产力,不同 的企业文化,也可以 给企业创造不同的经济效益。文化作为生产力是通过生产力中最活跃 的因素— 人去发挥作用的,不同的文化可以塑造不同品味的人,不同品味的人则可以创 造出 有 着 质的 差 别的 其 他 生 产力 要 素。 这是 由 于: ( 1 ) 文 化 包 涵 着 价 值 判 断 , 标志 着社 会 赞 赏什么和反对什么。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人们会近似于条件反射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 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 } z ) 文化作为生产力, 其核心在于对人的创造性潜能的解放和弘扬。 1 、 企业文化— 企业经营战略的指南针。 企业经营战略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 前提与信念的基础之上。许多公司往往难以实施其制定的战略,在企业基本假设正确的前提 下,企业文化与经营战略不协调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战略有着重要 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核心引导着经营战略的定位。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在企业价 值观、经营观等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所规范、营造的总体经营思想、路线和方针的指导下产 生的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氛围引导着经营战略的实施。 企业经营战略需要企业全体员 工共同自 觉地去贯彻执行,否则再完美的战略都只是纸上谈兵。企业文化正是以其所营造 的企业整体价值取向、经营观念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企业全体成员去贯彻、执行企 业既定的战略,保证战略目 标的实行。 2 、 企业文化— 企业组织力的灵魂。 企业组织以往被认为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系统, 企 业在运行中追求和谐的构造,以求产生组织效率,但是面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种制 度刚性,就会抵制变革,失去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对于稳定的组织 结构, 企业文化的沟通、 协调功能可以积极地、 有效地防止减弱企业组织行为僵化的倾向, 促成从协调一致到创新张力的转变;对于相对松散的网络化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的导向、 凝聚功能,可以使松散的结构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庞大的机构和快速反应能力之间实 现平衡。由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独特的组织能力, 不仅反应出静态的制度,更主要地体现 组织过程和功能,从而与竞争力产生了一种更为直接和动态的联系,这种不具有模仿性的 联系,正是独特企业文化整合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3 、 企业文化— 企业创新力的源动力。 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企 业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精通创新之道,敢于创新竞争,鼓 励尝试风险的企业文化环境。良 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仅有助于新思想的产生,而且也能使 这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转变成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特征是,团队创新,企业 文化就内化为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将个体团队分力,整合为团队创新合力,如果没有 团队精神的整合,“ 明星队”永远打不过 “ 冠军队”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创 新能力的源动力。 4 、 企业文化— 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 海尔用文化注入方式改变企业的成功, 在于海 尔不仅学习了西方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适合中国国情,创造了适合中 国的管理文化 海尔企业倡导的“ 敬业报国, 追求卓越” ,以 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海尔文化 使海尔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创国际品牌这个共同的目 标奋斗。这种文化不仅使它成功 地跨地区兼并了合肥“ 黄山”电 子有限公司、 顺德“ 爱德” 洗衣机公司, 还获得社会认同, 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榜样效应,引起其他企业的效仿。用文化注入代替资金 注入大大地降低了经营风险,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甚至出 现了零成本) 。同时,也为优势 企业迅速壮大探索出一条捷径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在兼并、 改造企业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竟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当代经 济的竞争表面看来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 深一层是经营管理的竞争,再深一层就是文化的 竞争。 第四部分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功能的体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 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个企 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成功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企业文化存在的理由: 企业本身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 人治向 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内公司,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 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管理制度的需要。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度中 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的大小完 全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稳定因素。 人才竞争的需要 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 住人 才。 市场竞争的需要。良 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 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经营业绩的需要。自 从约翰· 科特和詹姆斯· 赫斯克特在 《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提 出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以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己得到 大家的公认。在2 1 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管理创新的需要。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 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的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 阔的天地。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研究、 运用和实践, 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 没有企业文化,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源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 于 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人才,而管理和人才靠的是企业文化。 第五部分 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联系的桥梁 随着以智力和知识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的来临 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势 已由 金融资本转变为掌握新知识和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 价值的资源。 谁拥有最雄厚最广泛的人力资源, 谁就会在2 1 世纪世界经济竞争中稳操胜券。 1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理论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 见物不见人”的理 性主义管理思想。 它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管理的主导环节。 企业文化理论所构建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重要的价值不仅在于阐明了一套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的独特的文化方式,丰富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人 力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时代变了,决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未来学家约翰· 奈 斯比 特指出:“ 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时期,对社会改革具有决定性的两个因素,即新的价值观和折的经济需要已 经出现。”他所讲的新的价值观,即指人本主义价值观 他认为,在关键的战略资源转变为信息、知识的信息社会的今天,“ 公司可以开发的有价 值的新资源是人力资源”在2 0 世纪9 0 年代的企业再造过程中,企业战略资源从工业社 会的金融资本转向信息社会的人力资本。公司再造的根本任务在于重新认识企业发展的动 力源,重新建立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这个动力源是人不是物,这个动力机制就是以 人为本,全力开发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自 觉性。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 趋势,充分说明现代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可分性这种趋势要求现代经济必须注愈文 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如此才能将抽象的企 业文化的核心内 容一一价值观通过与具体的管理行为相结合,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并由 员工的行为传达到外界形成企业内外部获得广泛认同的企业文化和形象。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能仅仅把员工招聘吸引优势人才就看作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 要做到‘ 招得来,留得住, 用得好‘ ,除了人力资源的常用技术手段外,还要把人力资源管 理活动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贯输到员工的思想之中,表现在其行为 上,这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 2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 企业核心竟争力的根基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离开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 核心竞争力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人力资源是企业首要的能动性生产要素。虽然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资金、 技术等一 样都是企业的生产要素, 在整个企业正常运营中缺一不可。 但是, 诸要素的作用却不相同, 其中,唯有人力资源是起决定性主导作用的第一要素,是能动性要紊。企业人力资源与企 业核心竟争力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也正是这种主导与辅助、能动与被动的关系,企业科 技人员的竟争力与水平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的强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竟争力和 水平决定了企业反应竞争力、市场营销竟争力和组织管理竟争力的强弱,企业生产工人的 竞争力和水平决定了企业生产制造和连带服务竟争力的强弱,企业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和 竟争力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正是从这个愈义上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决定了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第六部分 品牌是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品牌是企业综合优势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取得竟争成功的主要支推点: 品牌根植于企业文化并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 企业创品牌的内在滋励机制,可以保证品牌战略实施的成果。良 好的企业文化是实施品牌 战略的坚强后盾。倡导新的企业价值观,强化品牌愈识是实施品牌战略的根本保证。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影响最大,两者之间是紧密联 系、不可分创的。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品牌战略是一种竟争战略创立一种或几种品牌商品,这就需要企业从产品的性能、规格、献式、技术含t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能与竞争对手抗衡,直得消费者的信核。 在企业与同行的竞争中,竞争的残酷性、 艰苦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企业领导人的竞 争惫识、 拼搏精神以 及企业职工的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对实施品牌战略至关重要。品牌的 后面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念,是企业全体职工乃至整个地区、整个社会的力t汇合,而 这些正是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 第二,品牌战略是一种形象故略。驰名商标、国际品牌,这些品牌商品的实体已不再 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产品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如今,企业在公关设计、广告宜传、仓 后服务、营销策划、人才培训等诸多方面的行为都向外界昭示了企业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形 象, 这种形象塑造是否与品牌内 涵相一致也决定了品牌能否保持和发展,而形象设计的关 键是由企业文化所显示、 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所决定的。 第三,品牌战略的支雄点是企业的全体员工。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生产出合格商品 之前,先培养出合格的人。若企业员工对企业不忠诚、不热爱、缺乏职业道德、缺乏敬业 精神、 工作不负贵任, 那企业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产品, 更不可能生产出品牌商品。 因此, 企业在创立品牌产品之前先塑造出合格员工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只有将品牌战略、 品牌意识变成全体职工的自 觉行动,才能使品牌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品牌战略是一种文化战略。品牌创立既是物质的生产过程,也是精神的生产过 程。品牌追求丰畜的技术含f,它也包含深邃的文化含成功的品牌里面包含该民族的 优秀文化传统,包括企业自 身的文化特色,反映企业的文化地位和价值观念。品牌是文化 和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 注重品牌就是注重文化,创 造品牌就是发展文化。除此而外,品牌故略还包括科技观、 市场观、发展观、改革观。但 笔者认为,这里面的关键还是文化观、价值观。一个没有相应的文化观念、精神和经曹理 念支持的企业,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品牌战略,也不可能开创出品牌商品,更不能保持品 牌和发展品牌。实践和理论从正反两面表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两者密切 联系、 不可分割。从某种惫义可以 认为: 没有与品牌战略相配套的企业文化网络,没有相 应的企业精神与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就不可能开创出品牌商品。 即便一时创立了一种品牌, 也不可能长期保持和发展下去。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战略的支推和基础,品牌则是企业文 化的集中表现与结晶。 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来源于产品的差异性, 当 产品的功能和质t难以 体现产品的差异,品牌文化鱿成为企业创造产品差异的主要手段。 第七部分 企业形象是企业竞争力的外观表现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外在表现,它在本质上可理解为大众对企业实态的能动反映。 企业竞争要素己由过去的“ 商品力, 、 “ 梢也力”发展为今天的“ 形象力” ,集N i l s i , v i为一体的c i s 系统已 成为现代企业形象管理的有效工具。良 好的形象除了知名度外还有奖誉度和忠诚度,它是企业信誉、经营哲学、 管理思想、价值取向的综合反映,更是企业整体实力的体现。企业形象是消费者、社会公众对企业、企业行为、企业的各种活动成果所给予的整体评价与一般认定。就整体来说,他还包合处于生产者地位的内部职工的 某些评价加与认可。 综上所述,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展示和表现,是企业文化在 社会或市场上的认知和评价。它必须受企业文化的指导,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精 神支柱和先决条件,因此,塑造企业形象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离开企业文化,企业形象 就成了一盘散沙,没有主题、没有目 标、没有核心,所以企业形象塑造必须在企业文化的 指导下来展开。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文化的外部特征和综合表现, 是社会对企业整体的印象和看法, 这种印象和看法是指人们对企业的一种态度和心理活动, 它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为荃础的。 由于企业与人们的需求之间关系不同, 因而对企业形象有着不同的好恶态度。因此, 树立企业形象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尽快使人们了 解企业, 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赖。 企业形象所包涵的内容很广泛, 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企业外表形象、 企业产品形象、 企业职工形象、企业目 标形象、企业经营服务形象、企业公共关系形象等几个方面。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外在体现, 企业形象所包涵的内容无一不在企业文化所涵盖的范围之内。我们要塑造良 好的企业形象, 就必然要建设良 好的企业文化, 没有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形象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