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根本,与社会连接杂志过去是,现在也是精准反应时代变化、生活变化的最佳媒介。我们看到,在这个时代,可以称得上“时代精神”的,是一种意识及生活上的回归。不少都市人,在经历了物质极度饱和/消费主义的时期后,更多地开始了向内的探索,去思考,究竟何为人,什么才是生活的根本。他们是环保主义者,是都市农夫,是另类的保健实践者,是共识社区的一员;他们重拾人和土地的关系,重视人和人的关系,重新思考生产和消费的方式……越来越多人不再把关注点放在“小我”的喂养上,而是以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将自身、将自己所做的事情,与周围连接。这样的一种在意识上的回归,可看作下一个十年、整个地球的主题前奏。来自荷兰的《Flow》杂志将创意内容与正念学习相结合,主编Irene Smit曾如此分享了她对当下社会变化的观察:“人们强加于自身的所有需求,希望拥有的东西,因新兴移动技术而出现的事物,以及它带给我们必须时时可联系、每天在线的压力,让我们再也不会发发呆、做白日梦,甚至享受片刻安静的机会也失去了。新的社会促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在一天之中做出更多的决定……这一切都变得很复杂,正念能帮助我们以良好的方式来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杂志人的转变,决定杂志的转变小众杂志所选择的内容面向,所要传达的杂志态度,常常和杂志创办人其本身的人生经历有较大关系。不论是香港的《Magazine P》、英国的《Hole&Corner》杂志,还是荷兰的《Flow》杂志,资深的主创们都经历了杂志业的黄金时期,乃至媒体的巨大转变。他们走到了人生的中间点,开始主动去思考在当下这个时代,生活里真正宝贵的是什么?这样的思考不仅引领着他们自身在意识上的转变,也引领了他们去创造新的刊物,去捕捉甚至主动去创造,这一个时期的“时代精神”。英国《Hole& Corner》前杂志编辑Mark Hooper ,离开伦敦,迁居到英国的乡野,他曾在采访中说到,“杂志试图去捕捉被过往媒体忽略的一种生活方式:强调诚实的手工、传统技艺与传承,不沉迷于网络的生活,慢步调,对于自然的欣赏,以正确方式来对待事物。 ”香港《Magazine P》杂志总编Peter Wong,则希望通过他的杂志,“唤起每个人关注自己入口的食物、使用的东西的品质,找到自己生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