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存在着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业资源紧约束,现代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鉴于中国农业的现状,政府必须要把农业提到现代基础产业的高度,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农业,要有先进的发展理念以及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制度。从宏观上保障对农业的支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梳理,简要概括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自提出以来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我国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以期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为农业增产、农民富裕、农村繁荣注入新的活力。1、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2、传统思想的束缚: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3、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4、决策失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退5、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6、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简单讲就是,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生活自给自足;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受到传统重农抑商等思想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