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体对“逆境”的关注张承志一生多磨难,特别是折磨他30余年的“三个通常”。在他独自完成三个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未果的国家级课题后,产生轰动效应,这使嫉贤妒能者恼羞成怒、坐卧不宁,于是挥舞“三通常个”的大棒封堵。“所谓‘三个通常’是指当年我的(重大)研究成果单位通常不上报、上报我的(重大)成果时通常不属我的姓名、评职称时通常让我绝对评不上…评助研时使用诱术,逼我去外单位参评;评副研时使用调包术,将我的成果转曾他人,让我两手空空无法参评;评正研时深夜告黑状,让上级评委“合理”取缔我。此乃‘君子’之为也”。《科学中国人》(2011,6)。 完成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是申报院士的条件,而张承志仅仅申报助理研究员都不够格。正可谓“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嫉贤妒能者应知“真正的天分受之于‘天’,奸恶之人断难封杀”。“三个通常”为何要频频下毒手呢?《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杂志给出的答案是:“三个通常”“害怕羊群里会跑出头驴来,抢占自然博物馆的至高点,所以采用‘三个通常’的方式来未雨绸缪”。“张承志因成功而招来了磨难…张承志由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成绩斐然的科学家的人生经历,验证了逆境对于人才成长的正面作用,…张承志的研究经历在科研史上相当奇特,他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野草,应逆境而生,应逆境而长。使‘三个通常’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磨难使这位古希老人四次因祸得福,在逆境中抢占了世界理论保藏学的制髙点。(求仁得仁又何怨?)”——中国科协《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2010,10)。逆境对成才的影响,古人有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肋骨…增益其所不能”。 天分是人们与生具来的某种优势,“毋庸讳言,‘天分’常遇‘地煞’。对那些一向嫉贤妒能、惯于封诸才华的人来说,你把门关死,才气会从窗户里透出来…真正的天分受之于‘天’,奸恶之人断难封杀,更难一辈子封杀”。——《文汇报》詹克明。媒体关注“逆境”是为了营造和谐。“三个通常”是个别人虐杀同行的绝招,文人应专心治学,不应为争一日而治人于死地。 “理性和良知制定了人类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竞赛不使用暗器”。《科学中国人》(2011,6)。古人云“盗亦有道”,大盗行盗素有道德底线,君子出手似乎也应顾及底线!“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国家领导人对张承志的关注李瑞环主席对张承志的关注:“李瑞环主席在天津仼职时,我曾用自己的技术帮助天津蔡村8个农民,集资八千元办了个小厂,当年就有十几种产品出口。李主席得知后非常髙兴,招开会议批评了滞后的老厂,髙度赞赏了八个农民的新业绩,张承志也荣幸地分享到了这一至尊的赞赏。”政协常委张新时院士对张承志的关注:“我的室主任陈绍煋研究员以‘奇才怪才’的名誉将我举荐给张院士,院士接受了举荐,将我这个基层单位的副研,破格聘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并把动物园内极好的实验室给我专用。随后决定将我调至植物研究所工作,还亲自带我到香山看了为我准备的工作室——‘地主庄园’,这是香山植物园内最髙雅的庭院。我实在没有胆量入住此庭院,只好不辞而别”。——《科技促进发展》(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