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争予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首先,可以看看英文排版的典型情况。较优的每行字符数(CPL, character per line),通常是一个范围值,而且这个范围的区间并不小。在 The 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 中,Robert Bringhurst 认为:如果是单栏布局,较优的 CPL 通常是 45–75(计数包括空格);但在多栏布局时,缩减到 40–50 更佳。以中间值 60 为基准,45–75 的浮动范围达到了 ±25%。有意思的是,Bringhurst 还真提到了一个「最优值」—— 66。ETS 的相关段落在网上经常被引用:Anything from 45 to 75 characters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satisfactory length of line for a single-column page set in a serifed text face in a text The 66-character line (counting both letters and spaces) is widely regarded as For multiple-column work, a better average is 40 to 50 66 个字符究竟有多长——即便只考虑「平均长度」——这件事情也很没准。不同的字号(font size),不同的字体(typeface),甚至同一字体因样式的不同(italic、roman、bold),都会造成这个平均长度有较大幅度的变化。简而言之,这跟「字符平均大小」有关。所以在手工排版的年代里,英文排字匠需要一张 copyfitting table,用来快速估算「字符平均大小—CPL—栏宽」之间的关系;就是 Lawrence Li 给出的那张表()。此表最左栏的数值是「小写字母表长度」,单位是 point (pt);最顶栏是「栏宽」,单位 pica;中间的数值是 CPL。小写字母表长度,指的是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依次排一行的长度。这个长度由字号、字体及其样式共同决定。可以想象,在金属活字的排版实践中,这是一种相对高效的「平均字宽」度量方式。栏宽(一行的长度)单位是 pica,通常 1 pica = 12 pt。因此,这张表中的数值跟最优 CPL 并无直接联系。但这类表格通常会有一些额外记号——比如部分数值会加粗,甚至标红——用于圈出最常用的部分。ETS 加粗了 CPL 为 40–85 的数值,并将 60–69 标红。可以认为,这就是 Bringhurst 给出的答案。然后回到中文排版,尝试换算一下神秘的 66。根据 ETS 所述,用常见的 roman 体在 10 pt 的字号下排小写字母表(26 个字符)长度是 120–140 pt。故而,66 个字符对应的栏宽大概是 305–355 pt。中文排版常用的「五号字」通常约为 5 pt,折合得 29–34 字;取中值、四舍五入(也恰好凑成偶数),得 32 字。对于「五号字」的中文(宋体)排版,「32」这个数值有参考价值。当然前提是对 10 pt 英文排版中「66」这个数值的认可。「10 pt」和「66」当然不是神话。在英文排版中,10 pt 和 66 是基于阅读媒介(纸书)和字体(roman (serif) body typeface)而得到的一组经验数值,主要跟阅读距离以及人眼的视角范围有关。「10 pt」在纸书上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考验。基于它也可以逆推出一套有灵活度的文字网格:行高 > 栏宽 > 分栏数量 > 栏间距和页边距 > 页面尺寸。如果在不同的媒介上(比如手机屏幕),「10 pt」这个物理数值(注意不是像素个数)放大或缩小了,那么同样可以继续逆推出一套新的网格来。「五号字」和「32」的参考价值,可以同上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