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昂贵和不昂贵——但并不廉价的时代,我讨厌廉价这个字眼——可以很好共存的时代,这在时尚界还是首次发生。”——卡尔·拉格菲尔德短短数十年间,国内时尚消费的市场格局已是翻天覆地。十多年前的那些本土时装品牌很多已经难觅其踪。现今的中国一、二线城市完全被纳入了国际时尚消费圈的生态语系,市场布局日益固化且毫无悬念,在我看来这一切正体现出由葫芦形向梨形发展的业态特征。 葫芦还是梨,依据其形状的特点无非是上、中、下三段所占的容积比例不同。目前国内时尚消费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快时尚、轻奢品和奢侈品。无论葫芦或梨最庞大的都是基底部分,这部分就是目前所谓的快时尚品牌,比如H&M、ZARA、Uniqulo和C&A等。 快时尚 快时尚在中国赶上了好时机,伴随着中国商业地产的大肆扩张和零售空间的迅速增长,从06年Zara在上海南京西路开出首店被追捧,快速复制的快时尚品牌店迅速成为同样被快速复制的中国商业地产项目们的宠儿。尤其从12年开始,这些快时尚品牌愈发扎堆比赛一般,加快了开店的步伐。从一线城市深入二、三、四线城市、从一线城市的核心商业圈到非核心商业圈,截至到13年6月,短短一年半时间,UNIQLO、ZARA、H&M和C&A以旋风式的速度开出新增门店共计207家。除此以外,核心商业圈的旗舰店是越开越大,优衣库于 9月30日登陆上海淮海路的全球旗舰店,被戏称为“优衣库宇宙旗舰店”,因为一至五层的卖场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气势之磅礴令人咂舌。 不过与这种打了鸡血般的膨胀相比较,盲目扩张的商业空间早已呈现出过剩的趋势,而品牌同质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尤其对于很多二、三线城市而言。快时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尴尬。从初始的追捧到负面消息不断,比如从低价促销到ZAra从来不质检等传闻。国内某位曾经视Zara模式为梦想的企业家参观Zara总部后也发出:不要迷信Zara,这只是个传说。由此快时尚经历了一系列被打回原形的空前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