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发明以前,记录文字用竹木,在竹子上称简。木者,称牍。连编简牍则称为策。古人大事书写在策上,小事则记录在简、牍上。 隋以前,其形式基本为卷轴。史料记载:“宋以前之书籍均系若干卷,并无若干本……”刻印技术,始于隋。唐朝时宰相冯道、李愚等奏请刊印九经,从此,重要经书均要刻印。刻书风气,由此转入鼎盛。 造纸术的发明,尤其是植物纤维出现以后,人们便开始利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同时,宋朝的书籍刊印水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宋代雕版印刷盛行,从而刻本取代抄本成为图书流传的主要形式,线装书以宋刻为最佳,也最古老。其书多出自名匠之手,肥细有度,宋版刊刻的书也是后世书籍的典范。北宋刊本的特点是:单边,白口,大字,行款,墨色浓厚,疏朗悦目。版心口刻字数,中刻书名,下刻刊工姓名。字体接近手写。早年用欧阳询的书法,后流行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纸质匀称,纸张光洁坚韧,黄白两色。 南宋,风格稍有变化,双边,细字,密行,黑口开始流行。坊刻书出现秀劲圆括而字形狭长字体。这种形式据说是创自福建的书坊,影响到各地。纸以黄色居多。南宋后期,各地方的官刻本,又往往用旧公文纸翻转过来刷印,形成自己的风格。宋版书有“纸香墨润,秀雅古劲”的美誉。今天,宋版书已很稀有,而且价值不菲。拍卖会上动辄上百万,2001年,北京翰海曾经以159万元的价格拍出一册宋版《春秋经传》,成为收藏界的宠儿。 元代,黑口本盛行,大黑口多。装帧通行包背装,字体圆润。多用赵体字,版心黑口,双鱼尾,中缝多半有刻工姓名、字数。纸张多半是黄纸,质地较粗,有时发黑褐色。 明以后,其字均为匠人雕刻,不古不今,字体奇异,与宋元均不相同。字小,墨色亦浅。明嘉靖以前,盛行黑口。字体款式都继承元代,和元版极其近似。嘉靖年间,刻书风气骤变。北宋的白口本又在社会上东山再起。黑口本几乎绝迹。版式和北宋本相差无几。字体也采用欧体、颜体,但是刻功欠佳,给人以呆滞的感觉。纸张是上等白棉纸,洁白细腻,墨色鲜亮。这种变化,与当时文化上追求复古运动密不可分。另外,明后期,许多书籍用手写体刻版,还有用行、草书刻版的,可谓独树一帜。 明万历后,黑口本又渐多。字体发展为方正字体,笔画古板。明后期盛行朱、黑套印书籍。这类书多为白口,左右双栏,中无界行。正文字体是宋体,白纸,黑字,彩色评点,令读者赏心悦目。 书籍插图是晚明时期的一大特色。主要涉及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刻画精美,线条生动,具有很高的美学品位,并且发展出几大流派,争奇斗艳,各有特色。在我国的书籍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清鸦片战争前,仍在沿用明末的风格。清初的刻本,字体分为软、硬两体。硬体是明末的方笔体,软体为手写体。康熙后,又恢复了呆板平庸的“宋体字”。 清代,黑、白口本都有。乾隆前,白口多。嘉庆后,黑口多。乾隆前,官刻多用开化纸,洁白光鲜。私家刻书多用上等黄纸。乾隆后,黄纸通行,纸质较差。道光以后,除了为数不多的私家刻本,其他的已乏善可陈。 古代书籍的版式风格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继承、再创新、又回归的轮回过程。一种风格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趋向,它所传达出的文化、精神、民族传统,是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