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少年文艺》步入而立之年 -------------------------------------------------------------------------------- 【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顾小萍) 昨日,江苏文艺出版社《少年文艺》迎来了30岁生日。该刊创始人顾宪谟和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梅子涵等在庆祝该期刊步入而立之年时,也纷纷对如今的儿童阅读表示担忧—— 顾宪谟:纯文学儿童刊物太少 江苏文艺出版社的《少年文艺》曾经是很多人小时候最喜欢的读物。最辉煌的时候,它的全国发行量高达60万册。 1976年,在江苏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文学编辑的顾宪谟做了一份关于儿童阅读的市场调查,结果令他非常吃惊:市面上的读物要么是思想陈旧的旧小说,要么就是《少女之心》这样的毒害人心的色情读物。顾宪谟说,创刊《少年文艺》没有考虑市场利益,纯粹是处于一种“人文关怀和责任心”。《少年文艺》后来越走越辉煌。顾宪谟为自己的“孩子”骄傲的同时,也不无担忧:如今中国有9000多种期刊,为什么纯文学的少年儿童刊物这么少? 黄蓓佳:如今阅读氛围太浮躁 在昨日的《少年文艺》创刊30周年研讨会上,黄蓓佳说:“如果没有它,我就不会创作儿童文学。”黄蓓佳在北大中文系读一年级时,顾宪谟翻到了她高中时代的作文《星空下》并刊登到了《少年文艺》上。这篇表达内心感受的才气佳作在读者间引起不小震动,从而鼓动黄蓓佳开始创作儿童文学。她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最多的时候有3篇佳作刊登在同一期《少年文艺》上。虽然这些年来她不像以前那样关注《少年文艺》,但每看一期都会很惊讶,“在出版商如此功利的时代下,它还能坚持这么‘纯文学’且如此受欢迎,实在太意外了。”黄蓓佳觉得,如今阅读氛围太浮躁,一些孩子只盯着打打杀杀的暴力漫画寻找刺激。她昨日透露,接下来要主攻低幼儿童的创作,还孩子一份纯净的天空。 梅子涵:中国孩子阅读太盲目 《少年文艺》如今每期的发行量约为8万册,这个数字在全国儿童期刊中还处于领先地位。从60万册降到8万册,众多作家觉得并不是因为《少年文艺》的质量下降,而是“期刊竞争太厉害、儿童阅读太盲目”。靠《少年文艺》奠定写作方向的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感叹说,现在影响儿童视线的东西太多了,“以前我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比较喜欢用深情的东西去感动人,但我现在只能写些幽默的东西,现在的小孩喜欢轻松活泼的,感动离他们似乎有点远。” 记者昨日在翻阅《少年文艺》30年文集时还意外发现,韩寒的处女作也是通过这个期刊面世的。(编辑晨光)[江苏《少年文艺》步入而立之年 - 第一特区新闻网]出自:-12-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