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的天才设计者及其悲剧”,《人物》1995年第6期“端纳── 一个澳大利亚人在近代中国的悲剧”,《人物》1997年第1期“澳大利亚新闻自由:阳光与阴影”,《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5期“走进7号电视台—澳大利亚的电视记者”,《中国记者》1998年第7期“新闻文体的两分法及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4期“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方法》1998年第8期“阶级性、客观性和宣传:中澳新闻观点比较研究”,《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5期“1949年以来的澳大利亚—中国关系”,《当代世界》,1999年第1期“澳大利亚新闻主持人的命运”,《 当代世界》1999年第2期10“比较的新闻: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11“历史选择了1972年:中澳关系重大转折的若干历史因素”,《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记者与新闻自由:对澳大利亚传媒的观察”,《当代世界》,1999年第2期“调查性新闻报道:对中国和西方的观察”,《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2期“世纪之交的审视:西方“中国传媒研究”的某些新视点”,《国际新闻界》,1999第6期“以激动人心的方式来反映世界——澳大利亚新闻照片中的煽情主义”,《国际新闻界》, 2000年第1期“中国的端纳”,《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1期“北京的莫理逊”,《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斯诺的另一精神世界”,《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3期“爱泼斯坦同志”,《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澳大利亚报刊溯源”(上),《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澳大利亚报刊溯源”(中),《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5期“澳大利亚报刊溯源”(下),《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不屈的白修德”,《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5期“中国,你迷倒了多少澳大利亚人”,《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版,2000年5月8日“索尔兹伯里与中国的长征”,《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文化误读与比较新闻学”,《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25.“比较与交流:中国的两次革命”,《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比较新闻学:历史、现状与难题”,《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6期“当代澳大利亚报业研究(1920-1999)”,《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1期“比较新闻学:方法与界定”,《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4期“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2期“澳大利亚:谁在教授新闻学?”,《当代传播》,2001年4期(第一作者)“博士论文写作”,《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02年2月23日“全球化背景下的澳大利亚广告业”,《国际新闻界》,2002年2期(第一作者)“新闻主持人的风骨”,《新闻记者》,2002年2期“澳大利亚杂志研究”,《国际新闻界》,2002年5期(第一作者)“大冒险家哈同与他的中国妻子罗迦陵”,《纵横》,2002年10期“英语硬导语写作的10 大要义”,《新闻记者》,2003年7期“格拉斯戈学派的意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2期“比较新闻学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第一作者),《新闻知识》,2003年9-10期合刊39.“唤醒公众环保意识的群体,《世界环境》,2004年第4期。40.“当代澳大利亚环境保护的三个著名实例”,《世界环境》,2004年第6期。41.“美国环境新闻的崛起及其先锋人物”,《国际新闻界》,2004年3期“环境新闻学概念初探”,《新闻记者》,2004年第9期43.“拷问慈善机构:中美调查性报道趋同性研究”,《新闻记者》,2005年5期1936:斯诺赴西北采访的台前幕后”,《新闻记者》,2005年第9期 “IRE、调查性报道与中国观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4期 《帕克传媒帝国:传奇与重建》,《新闻记者》,2006年3期 《独立新闻人的演进: ——兼谈《新语丝》对主流媒体的冲击》, 《新闻记者》,2006年7期《媒体的尴尬——花园口决堤虚假报道68周年回顾》,《国际新闻界》,2006年7期 《光荣与梦想的终结:美国中国通记者的命运及麦卡锡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4期50 《绿色新闻与中国环境记者群之崛起》,《新闻记者》,2007年5期《绿色的呼唤:悉尼晨锋报与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研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环境报道的宣传色彩与新闻的客观性》,《国际新闻界》,2007年10期 《旧中国留美新闻人的抉择与命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