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报无端的钻出一个发稿人,(晨报还真有创意)从而减少了编辑的工作量,但是无形中增加成本支出,发稿人所从事的是编辑的职能,而责任编辑成了一个美编,就是排版,而不是有很大选择稿件的能力,全部依赖于发稿人的决断,也就是说编辑现在已经不在是编辑,而是一个傀儡。现在的情况是两个人分担一个人工作量,增加了一倍的编辑成本,相对于记者编辑的工资是高不可攀的,那么再有一个人加入,那么整体的版面运营成本就大幅飙升。而版面的运营费用经营的主管会有控制,那么记者的稿费就减少了,收入当然就下滑。 而且,发稿人的个人片好,决定了记者的稿件是否刊发。而发稿人自认为自己不是编辑,那么他对于策划就很淡然,每周的会议仅仅限于上报选题,是否罚款,草草了事,反正这又不会影响他的收入,他肯定不关心。相反他还可以;牢牢的控制一些资源,比如新闻线索等。 主持人说:国内的一些记者他的范围之内职责是什么,国内编辑的职责是什么?国内媒体这两个职位各自工作范围是什么? 李学凌说:很简单一个说法,记者是打鱼的,撒网的,编辑是开船的。编辑把这个船开到海域,这个记者就在这个海域撒网打鱼。如果编辑把船开到另一个地方,记者就到另一个地方打鱼。 李学凌说:如果编辑把船开到另一个地方,记者就到另一个地方打鱼。记者打上来的鱼多少跟编辑选的地域有关系。编辑主要是杂志整体负责,记者为文章负责。 李学凌说:国内我感觉包括我们出版的书其他方面都能够看出来,国内没有特别成熟的周报、日报、月刊,他们到底是怎么管理的,确实是没有很成熟的模型,我也工作过很多家报纸,或者是很多朋友在很多报纸我也比较深入的参与过,日报很多也是编辑和记者是合一的,很多名片上都是编辑、记者,两个都有。日报专刊是编辑、记者合一的,日常新闻又是编辑和记者分不开的。目前国内这一块媒体管理的人人才比较少,也没有做这方面比较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