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论文评价的科学性,现在很多大学实行一种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这似乎是一套严格的制度,十分科学、合理。但是,知情人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猫腻”:盲审,首先需要有人将文章盲起来,而将文章盲起来的人也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由此也就孕育着新的腐败机会,出现“假盲”事件。接着,人们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大学里有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针对学生的论文答辩,还有答辩委员会,每个学生的论文答辩都要请若干专家作为答辩委员。有这样严密的体制,怎么就不能保证论文质量呢,怎么可能让不达要求的论文过关呢?如果对他们的工作成效存在质疑,那么他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在他们之外,再设立一个盲审制度,是不是对资源的浪费呢?我们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那就是教授的学术声誉在下降,教授的诚信被打上了问号。甚至有人断言,怎么想就怎么说、保持个性独立的学者或教授,已经“绝种”。
就是第三方不具名的审核这样有一定的公正性
盲审是把论文上面的姓名,专业班级,指导导师都抹除掉,进行不知名审核。不用太担心,你的查重率那些合格了,没有太偏离中心,该有的成果都展现了,老师也不会为难你的~
202 浏览 3 回答
167 浏览 4 回答
283 浏览 1 回答
137 浏览 3 回答
303 浏览 3 回答
120 浏览 5 回答
234 浏览 3 回答
128 浏览 4 回答
253 浏览 2 回答
149 浏览 3 回答
218 浏览 4 回答
212 浏览 10 回答
360 浏览 11 回答
146 浏览 8 回答
353 浏览 12 回答
129 浏览 8 回答
223 浏览 9 回答
317 浏览 4 回答
269 浏览 7 回答
213 浏览 9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