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马丁路德一改传统天主教因行称义的传统,主张因信称义,即不依靠神职人员及圣功,诚心悔过就能赎罪。这就动摇了教皇的绝对权威、对人的掌握,把行为的自主权交到了教徒手上,体现了人文主义。中国的王阳明则一改传统儒家以“天理”为本源的思想,不同于二程、朱熹等人坚持的理是万物准则的观点,认为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正好同“因信称义”相似,是主观唯心主义而非前人的客观唯心,肯定了人的自主地位,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人文主义。因此王阳明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这种对个体发展的意义性的论文应该有很多,你直接去百度百科上面查阅就可以了
“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颇有点“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你遇到一个问题,一定是由一种特定的、你自己不知道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找到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只是表象,背后的思维方式才是根本,而这个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你的认知水平。如何让自己提升认知呢?由浅入深,有三个步骤。说来简单,做起来需要时间。首先是增加自己的知识,知识越多,你所能理解的也就越多。这是打好基础的第一步。但光有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能把你所学的知识能够相互联系和组合起来。也就是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第三就是不断有新的行动,在行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知真正落到实处。增加自己的知识,学习前人的智慧增加自己知识的方式很简单,看书、上课、看纪录片、看访谈等等。在一期许知远和许倬云老先生的对话里,许倬云无奈感叹,当代的问题是“人找不着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那在这种大环境下,该如何走出困局呢?许倬云的回答让我热泪盈眶。他说,“要人心之自由,胸襟开放,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要有一个远见,能超越你未见,设想我没见到的地方,那个世界还有可能什么样。”“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我们很多时候的痛苦、焦虑、迷茫、难过,都是因为懂得太少。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你遇到的问题早就被人遇到过也研究过。所以有问题时及时借助前人的智慧,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才有可能提高认知。但是借智也有一些技巧。拿看书来说,要读那些经典的、经过时间认可的、关于人类世界基础知识和底层逻辑的书。比如关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的经典书籍,关于生物、地理、科学的书籍。看这些书,对人类文化历史、对物质世界有一定的了解。再结合现实来思考,受益无穷。拿我自己来说,我真正进步最大的时候,往往是我阅读了经典书籍的时候。比如我一直希望自己的抗压能力可以强一点儿,但没想到,是《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一句话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书里,长老对前来教堂的女士说:“恐惧是一切作假的后果。” 恐惧来自作假。所以不要对自己说谎。因为对自己说谎,就会在内心美化和提升自己,不能诚实认识自己,继而产生许多不真实的期待,有了不真实的期待,就会害怕那些期待落空,因此有恐惧。可如果诚实的看待自己现有的能力,知道外在的结果就是现有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那恐惧就会一扫而空。那天我与一个客户谈合作,原本我担心自己能否谈成功,但想到这句话后,意识到是我现有的综合水平决定我是否能谈成功,如果不成功,那也是由我目前的状况决定的。这么一想,也就不再担心了。一旦我能诚实地面对自己,不给自己加上那些“我很厉害”的人设,我也就能诚实地面对可能出现的结果。所以,遇到问题时学会少一些“冥思苦想”,而是去学习,去吸收新知识。你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你的思考上限,既然现在这个问题让你痛苦,说明它超过了你的认知水平。因此,不如趁早寻求他处的智慧,而不是困在自己的层次打转。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认知不是知识,认知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在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把它们相互联系和组合起来,也就是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这需要去刻意练习。首先是要了解一些各个学科的基础思维模型,比如“第一性原理”的哲科思维方式,由复杂性科学而发展出的“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进化生物学里“物竞天择”的基本思维方式,等等。查理芒格曾这样建议:“如果你想成为理性的思想者,必须培养出跨越常规学科疆域的头脑。而这需要大量阅读数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等各学科中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著述,了解并熟悉书中介绍的核心理念,能够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并融会贯通。”如果看那么多著述困难的话,看教科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它能最快帮你认识一个领域,并搭建该领域思维框架的书。张一鸣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教科书是人类知识最浓缩提炼的书。如果以浓度而言,最提纲挈领的肯定是教科书。”我记得我是在看了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后才搭建了关于市场营销的工作体系,在看了《社会心理学》后才对社会心理学有了一个入门的了解和认识。有了基础的思维模型以后,跨学科的知识如何融会贯通呢?这就需要刻意练习自己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框架”。我们通常遇到问题就想要一个答案和解释,但其实问题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背后解决问题的那个思维框架才重要。我们可以多与高手聊天,并有意识地思考他们话语背后的思维框架。用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有次我和一位前辈聊天,十几年前他在深圳香港就有了十几套房,并且全球各地都有投资,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我请教他该如何选择工作的问题,他说,其实选择一份工作背后,首先你要看行业。也就是工作所依托的那个经济体。行业是在发展的,那就错不了。接着你要看行业内的公司,是不是前几名的公司,是的话那就是在这个面上。然后才是看你要做的岗位。他这么一分析我就豁然开朗,之前我考虑的点都在“薪资待遇、发展路径、团队规模、领导能力”这些方面,而他的思考方式却是直接对我降维打击了。前辈说的这点,其实也是曾鸣教授的“点线面体”的理论,只能说高手的逻辑都是相通的。他又说到房价:“以前深圳的房价5000块钱一平,现在10万一平,涨了20倍。你说未来会不会涨到20万一平呢,这也有可能,但是它也就涨了2倍。”这个思维方式也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当我考虑要不要买房时,我考虑的都是它是不是还会再涨,却没有从时间维度来考虑房子增值的倍数问题。所以,在这样的交流中,能明显地感知到人与人之间思考方式的差异如此巨大。而带着这份觉知去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自己肯定受益匪浅。躬身入局,多闯多行动知道和行动之间往往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要让行动和知识同步起来,唯有不断去行动,去做你没有做过的事情,接受新的挑战。躬身入局者,方能成事。我曾经学过一门课,教员工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中的格局,不要总是执行视角,而是能站在老板和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本认为我都掌握了。没想到一实践起来根本理解不了。有次与人谈合作,对方的意思是希望我能将整个运营工作都包下来,做不了的可以找人做。我却一直无法理解这一点,和他强调因为我不会写代码,所以我无法全部承担,只能做一部分,谈来谈去谈不拢,最后这事儿也就黄了。事后我回想起来,才知道,“哦原来当时我应该提高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唯有行动才能破局。以前我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发个朋友圈都很在意别人会怎么想我。直到有次参加一个社群活动,需要自己建一个群。一开始私信给人发邀请语时我很忐忑,担心影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我的朋友们会怎么看我呀”,但是,当一条条信息发出去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别人是怎么想我的,全都是“如梦幻泡影”啊。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发动起来,就是行。我们要让自己的念头不断动起来,在行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知真正落到实处。
本人品行端正,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的素质较好,交际沟通能力较强,拥有创新思维,有团队精神而且具有北方人的热情和豪爽学习能力较强,求知欲强,爱好看书有很强的自信心 性格开朗,爱笑,待人温和不会经常发脾气,具有一定的隐忍性,会和认识的人保持较好的关系是那种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的人,对我好的人我会加倍的对他好 我兴趣广泛和不同的人聊天时不会有无话可说的情况发生我爱交朋友,喜欢见到各种各样的陌生人,不是为了和他们交朋友,只是喜欢观察陌生人 但是我缺乏较好的耐心,和自制能力
96 浏览 3 回答
227 浏览 1 回答
331 浏览 5 回答
207 浏览 3 回答
281 浏览 2 回答
334 浏览 4 回答
327 浏览 2 回答
236 浏览 2 回答
289 浏览 5 回答
307 浏览 1 回答
90 浏览 10 回答
250 浏览 3 回答
337 浏览 12 回答
327 浏览 9 回答
181 浏览 12 回答
279 浏览 4 回答
272 浏览 8 回答
360 浏览 4 回答
292 浏览 3 回答
249 浏览 8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