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朝花夕拾》 冰心-----《寄小读者》《南归》《平绥沿线旅行记》 张爱玲——《流言》梁实秋——《雅舍小品》
曾经在德国包豪斯学院任教的瑞士画家伊顿曾说过:“色彩就是力量”,色彩在所有艺术行为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书籍装帧设计也不例外。书籍封面设计属于创作,它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贵在创新,展现出书籍封面设计的艺术风格,而封面设计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面色彩的个性。色彩是人类生活中美的表现元素,随着物质生活现代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对书籍色彩的审美品位越来越高。因此,设计者应该掌握书籍封面色彩个性,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风格的书籍封面。书籍封面设计风格有很多种类型,如有简约型、古朴型、自由飘逸型、艳丽型、端庄典雅型、民族传统型等。下面就色彩个性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加以阐述:一、色彩个性对简约、雅致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歌德曾说过:“简洁和天才是孪生姊妹。”的确,简洁要求设计师具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和视觉语言表现力,简洁、雅致的设计语言相当于文学中的“一语惊人”,是装帧设计理念的最高境界。这一类型的设计风格主要运用在文学类书籍上,在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色彩应单纯、简洁,少用色彩种类或用色相、明度、纯度都比较接近的色彩搭配,能够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品位,如用一些白色、灰色、绿色与金黄、白色搭配。法国的布封有一句名言:“风格即人。”我国历来有“文如其人”、“诗如其人”等说法。陆智昌正是这样一位有个性风格的书装家,他有自己独到的语言,独特的表现手法,简约雅致的风格。如他装帧设计的小说《洛丽塔》(20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在色彩的运用上独具匠心。该书的主体色即底色为鹅黄色,花和英文签名为白色,吸管和可乐瓶为橙色,其余文字部分为黑色宋体。书名以白色英文字母连笔的书写,显得飘逸,鹅黄色表现出了年轻的朝气蓬勃、活跃和俏皮,橙色则突出了吸管和可乐瓶,也体现着年轻的活力,白色的花朵象征了纯洁无瑕。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是一本中国新文化运动初兴年代的九位诗人的合集,设计者曹辛之先生用一棵大树九片茁实的叶子比喻九位诗人,寓意深邃,启人遥想。全书构图平稳,树叶错落有致,设色单纯、雅致,把该书的内涵,含蓄而诗意般地呈现给读者,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功力。古代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风格一般比较简单典雅,封面常用花青、国槐绿、宝蓝、玉脂白、胭脂红等有中国味道的颜色。近现代文学书籍的封面常用古代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而表达出时期的特殊性。比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在其封面设计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图腾纹样元素和淡宝蓝色,配合现代的印刷仿宋体文字,来表达这一过渡时期。有些反映近代中国人们苦难生活与反叛的思想抗争的文学,在书籍的设计上色彩比较暗淡,封面图案较少。比如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鲁迅著作《夜秋�6�1两地书》,该书的封面以灰蓝色为主色调,仅用一张很小的鲁迅肖像作为装饰,白色的文字在灰色的色彩背景下更显突出,表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制度抗争的迫切精神。当代文学书籍的封面在当代多元化文化并存下,设计元素也倾向多元化,设计的风格趋向简洁明快而大气。比如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黄永林著作《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这本书的封面以白色为底色,给人感觉整体比较明快,配合少量的民间剪纸图案与脸谱彩图来提示书籍的内容。小说类书籍装帧大多精良考究,古典小说更注重“文人气质”,设计格调清雅,素而不俗。比如2009年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珍藏精装版》(四本),四本书封面以灰白色为主色,用红、蓝、绿、黄四种辅色分别代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二、色彩个性对古朴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类型的书籍主要有历史、社会科学类。色彩多用黑、白、灰。书籍不是静止的装饰之物。读者在翻阅过程中,与书沟通并产生互动。书成为一个驾驭时空的能动的生命体。读者从中领悟深邃的思考、生命的脉动、智慧的启示、幻想的诱发,体会情感的流露、视觉传达的规则、图像文字的美感,从而享受到阅读的愉悦。书籍设计师在完成内容传达的同时,仍不忘营造书籍设计中从整体到细节,从无序到有序,从空间到时间,从抽象到物化,从逻辑思考到幻觉遐想,从书籍形态到传达语境。在《马克思手稿影真》一书的设计中,吕敬人通过纸张、木板、牛皮、金属以及印刷雕刻等工艺演绎出一本全新的书籍形态,尤其在封面不同质感的木板和皮带上雕出细腻的文字和图像,更是别出心裁,趣味盎然,古朴雅拙。《朱熹榜书千字文》是他的得意之作。在构思这一书籍的形态时,吕敬人认为朱熹的大字遒丽洒脱,以原大复制既可保持原汁原味,又可创造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形态。在内文设计中,他用文武线为框架将传统格式加以强化,注入大小、粗细不同的文字符号,以及粗细截然不同的线条,上下的粗线稳定了狂散的墨迹,左右的细线与奔放的书法字形成对比,在扩张与内敛、动与静中取得平衡和谐。封面的设计则以中国书法的基本笔画点、撇、捺作为上、中、下三册书的基本符号特征,既统一格式又具个性。封函将一千字反雕在桐木板上,仿宋代印刷的木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联,如意木扣合,构成了造型别致的书籍形态,形成一种古朴的设计风格。再如吕敬人的作品《梅兰芳》《共产党宣言》,亦俱是成功之作。三、色彩个性对自由飘逸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类型的书籍主要有艺术类书籍,其色彩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有深度,切忌轻浮、媚俗(女性书刊的色调可以根据女性的特征,选择温柔、妩媚、典雅的色彩系列;体育杂志的色彩则强调刺激、对比,追求色彩的冲击力);色彩配置上除了协调外,还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关系,包括色相、纯度、明度对比。封面上没有色相冷暖对比,就会感到缺少赌气;封面上没有明度深浅对比,就会感到烦闷而透不过气来;封面上没有纯度光鲜对比,就会感到古旧和平俗。我们要在封面色彩设计中控制住明度、纯度、色相的关系,同时用这三者关系去认识和寻觅封面上产生弊病的缘由,以便提高色彩涵养。这种类型风格的书籍封面色彩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读者进入书店浏览图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色彩。色彩中红、黄、蓝、灰、黑、金、银等各种不同的色彩构成了艺术类书籍封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例如用灰色作为背景,可以衬托严厉的文字、图形,既协调又显亮丽,纯度高的色彩排列在一起,特别刺激和活跃,和谐统一的色调让人感到温馨、安逸,利用纸张的原色为色调,给人的感觉自然、清新,等等。四、色彩个性对艳丽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设计风格类型的书籍主要是一些儿童读物,色彩在儿童的成长启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本成功的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离不开色彩的装饰,没有色彩,孩子就无法识别和感受五彩缤纷的世界。一般说来,设计儿童类书籍的色彩,要针对孩子单纯、天真、可爱的特点,色调选择高调,减弱对比力度,强调柔和感觉。这是因为,儿童认识世界往往是从色彩开始,先入为主,对色彩的喜好是孩子的天性,长期生活在绚烂的色彩世界中,使他们对色彩具有一定的感知力。儿童时期好奇心强,喜欢艳丽绚烂的色彩,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色彩的感知不尽相同。幼儿时期的儿童能认识红、黄、蓝等基本颜色,但不能区别色度,不能把颜色和颜色的名称进行一一对应;中班儿童能认识紫、橙、黑、白等多种颜色,逐渐能区分颜色的明度和纯度,并偏爱各种色系;大班儿童色彩辨别能力强,具备了比较丰富的运用色彩的表现能力,对混合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比较喜欢鲜艳的对比强的色彩。儿童对色彩的感受力很强,丰富绚丽的色彩将有助于儿童愉快的感受。儿童都喜欢强烈、张扬、鲜艳的色彩,偏爱那些描绘熟悉的物体、色彩明快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色彩是他们判断作品好坏的两个主要的标准。由上述阐述可知,儿童类书籍封面设计应以鲜艳的色彩为主。由于儿童类书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故此类书籍封面设计的色彩表现形式追求生动,优秀的儿童书籍封面装帧色彩设计不仅使他们感受到美的享受,同时能够培养他们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由于儿童类书籍封面设计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无论运用抽象、夸张的绘画手法,还是细致精美的装饰画,其共同之处在于色彩的运用上大多以红、黄、蓝等鲜艳夺目的色彩为主,画面整体明亮、鲜艳,给人以活泼、跳跃、分外醒目之感。这是由孩子们的天性所决定,也是儿童书籍封面设计与成人书籍封面设计的不同之处。儿童的喜好成为设计的关键。研究认为,多色彩、高亮度对儿童的视觉吸引力最大。因此,在设计中,大胆使用红、橙、黄、蓝、绿等强烈色彩,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儿童书籍封面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色彩的取舍,不同明度、纯度的搭配,色彩层次的变化,会更加受到儿童与家长的喜爱。五、色彩个性对端庄典雅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类型风格的书籍主要是科技类和经济管理类书籍,色彩要端庄、严肃、高雅,体现权威感,不宜强调高纯度的色相对比,如红色、黑色等。科技类书籍的色调要强调科技感、神秘感,如蓝色、绿色等。由于色彩不仅对读者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心理的暗示作用影响读者在心理上对于该图书的认可及内容的认知,因此正确地使用颜色非常重要。这种书籍的封面通过形式、颜色的单一来形成一个视觉整体。该类书籍读者的群体年龄较轻,有良好的数理学科背景,逻辑思维较强,比较理性,对抽象的艺术形式有较好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因此该类书籍设计风格形式要简约、抽象、典雅,图案和色彩要力求单纯、鲜明并具有标志性特征。如“精通”系列书设计:底色为单一的淡黄色,封面顶部绘制数条较粗的、黑色平行装饰线,经封面、书脊至封底,在前后两端书口处出血,系列书名采用勾边的大黑体字嵌入装饰线中,形成了典型的标志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管理类图书是直接面对和研究经济问题的,似乎更应责无旁贷地首先在装帧设计中体现出“经济改革大潮”的汹涌澎湃和波澜壮阔。再加上现代电脑设计的运用,为装帧设计打开了一扇新奇广阔的桌面创意空间,使经济管理类图书的封面设计成为一个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封面群体。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的“经典教材系列丛书”,封面上以黑、白、灰三色加一单色,通过几个高低错落排列的不规则形状的色块,加上一些弧线、直线,构成点、线、面相互穿插的一幅抽象图案,比较符合时下讲究通过点线面的丰富变异来形成新异的图案之风尚,讲究时尚语言,颇具现代感。对经济管理类书籍而言,要做到构思新奇而不怪诞,画面引入时尚而不过于浮躁,面向大众而不哗众取宠。做到这些,也就是提高了设计的格调、档次。在这一点上,近几年的图书设计整体水平较10年前又有了进一步提高。“噪音式”的设计日见减少。一大批构思新颖、画面精巧、颇具品位的设计纷纷涌现出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大学出版社,以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在封面设计上,为把握好教材、专著自身科学性、学术性强的特点,必须注意从书的内容出发,注重体现其庄重、典雅的一面。一般而言,要有“书卷气”之美,通过含蓄而有寓意、有联想的画面去提示内容和书的个性气质。例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一套“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这套丛书多由一流专家、教授撰写。为体现其权威性,封面采用了黑底色;为体现其内容的丰富性,在黑色纸上加上了几条彩色条纹,打破了大面积黑色容易造成的沉闷感;书名字用大黑体,反白字,显得庄重、突出。整个画面庄重大方,很有分量,充分体现了丛书的性质和内涵。同时,简洁的构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亦体现出了一定的端庄典雅的风格。六、色彩个性对民族传统型书籍封面设计风格的影响在民族传统书籍封面设计中色彩的配色素材的来源非常广阔,色彩个性也很独特,可从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中,从一些原始、古典、传统、民间、少数民族的艺术中寻找灵感,如原始岩画中单纯、拙朴、强烈的色彩,工笔重彩中浓烈、华丽的色彩,宫廷及上层社会使用的器物中象征权利与富贵的富丽、浓艳的色彩;或者象征了中国文人出世超脱的精神境界的含蓄、淡雅、清新的色彩古朴而典雅的“青铜色”色等,虽然色彩本身难以构成独立的形象,但它所营造的氛围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具体而言,民族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中国绘画、汉字、书法、篆刻、印章、图腾、祥云图案、中国结、秦矶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化竹简、文房四宝、风筝、如意纹、中国刺绣、凤眼、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石狮、唐装、筷子、金元宝、如意、八卦等能成为现代书籍设计的运用素材。书籍设计中的承传、应用以及创新这种方法后,在设计领域的体现以及在设计审美上所追求的自然、意境和神韵的书卷气设计风格就是中国这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其实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就不难看到在传统水墨艺术运用时,也重视将古典情感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的和谐对话。书籍封面设计的民族传统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因素在于笔(毛笔)、墨(水、墨),这二者是最符合民族美学“空”与“灵”的精神的。一个民族的气质总是最内在又是最表层的。内在是一种素有的内涵,表层则洋溢着炫目的光华。陶元庆夙擅中国画,他固有的东方情调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他的作品中;孙福熙水墨尤擅,他设计的初版《小约翰》就是一例;司徒乔不仅构图新颖大胆,而且笔墨奔放不羁,有毛笔速写的味道,《饥饿》是一例;丰子恺虽然表现手法大抵是漫画,但笔法则重在水墨;钱君精通金石书法,他为万叶书店设计的封面作品蔚为大观;郑慎斋、庞熏琴,国画和图案均极有修养;何佩珠也深谙书法,《家》是一例。这些装帧艺术家使我们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美学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与发扬。这都是我国书籍装帧民族传统风格的本质而又朴素的流露。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其受制于所属的民族文化,无论是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要素、设计要素以及文字要素等无不被包容于文化之中,也就决定了其设计必然要被烙上民族文化的印痕。所以我们现在无论做什么设计都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东西,它是我们设计的最神秘的灵感。当读者第一次接触书籍时,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往往是书籍封面的颜色。
一、 现实主义概念的源起 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历史地看,现实主义发端于与浪漫主义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 R·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追溯了现实主义术语在欧美各国的发生史:这个概念在文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1826年。法国一作家撰文宣称忠实地摹仿自然提供的范本的现实主义信条日益增涨,它将是19世纪的写实文学。而这个术语的流行与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的积极应用有关,库尔贝将自己被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引发了一场论战,尚弗勒里1857年出版题为《现实主义》的文集,捍卫现实主义信条。同时其友人迪朗蒂又推出文学评论杂志《现实主义》,虽然昙花一现只出了六期,但其文风具论战性而产生广泛影响。被20世纪的现代主义先锋派视为保守的现实主义,在19世纪诞生之时也具有挑战文学成规的前卫品格。迪朗蒂曾明确地说:"这个可怕的术语'现实主义'是它所代表的流派的颠覆者。说'现实主义'派是荒谬的,因为现实主义表示关于个人性的坦率而完美的表达;成规、模仿以及任何流派正是它所反对的东西"。准确地说,现实主义挑战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成规,卫姆塞特和布鲁克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就把现实主义理解为19世纪中叶的一种逆动,它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迪朗蒂和尚弗勒里继承了30年代普朗什抵制浪漫主义的思想,尖锐地攻击雨果、缪塞、维尼等浪漫派作家,指责他们"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现实主义者则拒绝这种诗的谎言。因此现实主义是作为浪漫主义的对立面和论辩敌手出现的,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 二、现实主义的理论涵义 现实主义经过泰纳、恩格斯、别林斯基直至20世纪卢卡契等理论家的发展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文学实践达到高潮。现实主义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话语成规。它包括以下层面的涵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R·韦勒克从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文学史背景来诠释这层涵义:"它排斥虚无飘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这个意义上,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作为浪漫主义的论辩敌手,作为社会边缘贫困小人物的代言,现实主义理论强调披露真实,戳穿伪饰现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抵制作为布尔乔亚知识分子话语形态的浪漫主义,转而追求客观性,为那些堕入贫困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发声。显然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 现实主义"客观再现当代社会现实"的理论涵义在卢卡契的论述里得到了最深入的阐释。这位现实主义最忠诚的信仰者和最后的辩护师撰写了大量论著,总结现实主义艺术经验,回应现实主义在20世纪遭受的挑战:《现实主义历史》(1939)、《巴尔扎克,司汤达和左拉》(1945)、《伟大的俄国现实主义者》(1946)、《欧洲现实主义研究》(1948)、《当代现实主义的意义》(1958)等等。首先、他从认识论的高度重新阐释了现实主义客观性的涵义:"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卢卡契提出了对现实进行整体描写的现实主义艺术要求,所谓整体描写就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追求文学描写的广度,从整体的各个方面掌握社会生活;向深处突进探索隐藏在现象背面的本质因素,发现事物内在的整体关系。其次,卢卡契并没有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理解为排除任何主观因素的纯客观性,他不是把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视为一面静止的镜子。卢卡契肯定了主观认识的重要性,强调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统一。卢卡契两面作战,一面为现实主义的纯洁而与自然主义战斗,把福楼拜和左拉那种缺乏整体性的琐碎客观性排除出现实主义阵营;另一面又要回应现代主义的挑战,批评乔依斯、普罗斯特和其他现代派作家,认为他们使所有内容和所有形式都解体了。因此,现代主义达不到对现实整体的真实反映。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论的流播奠定了美学基础,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一个性格之所以引人兴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则"是由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会在一起,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据韦勒克的历史追溯,典型术语的最初使用者是谢林,意指一种象神话一样具有巨大普遍性的人物。浪漫派首先广泛使用这个概念,典型概念从浪漫主义转移到现实主义,与巴尔扎克和泰纳的转用相关。在《人间喜剧》的序言里,巴尔扎克自称为社会典型的研究者,泰纳则频繁使用此术语讨论社会阶层人物的性格,逐渐演变成现实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概念。典型也是别林斯基论俄国小说时常用工具,他甚至认为:"典型性是创造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它就没有创造……必须使人物一方面成为一个特殊世界人们的代表,同时还是一个完整的、个别的人。"果戈理笔下的科瓦辽夫少校不是一个科瓦辽夫少校,而是科瓦辽夫少校们,即使是描写挑水人也不是仅仅写某一个人,而是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这就是别林斯基所说的典型的本质。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让许多人不安,总以为写的是自己,独特的这一个阿Q拥有了巨大的共性,甚至成为国民性的代名词。现实主义把这种个性和共性的完美结合的文学形象称为典型形象。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在韦勒克看来,历史性是现实主义理论中比较可行的一个准则,他援引奥尔巴赫对《红与黑》的评述说明这一点:"主人公'植根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总体现实中,这个现实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韦勒克的看法是对的,现实主义确有历史性的维度。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义"的高度。而且,这个具体的总体现实还是不断发展的,就象卢卡契所阐述的现实主义要塑造那些生动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质转化为现象并在现象中显示自己;它还塑造着这过程的那个侧面,即现象在过程运动时揭示着自己的本质。另一方面,这些个别的因素不仅包含着辩证的运动,互相转化,而且彼此间不断相互影响;它们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的诸因素。真正的艺术从而总是通过塑造这些因素的运动、发展、展开来表述人类生活的整体的。"简单地说,现实主义的历史性维度即是要求真实摹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且反映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现实主义确认:对社会现实观察得越仔细研究得越深入,对事件及细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获得真实的力量。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Realism)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泥和创作方法的名称广则首先出现于法国文坛.法语中的Realism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alistas(现实,实际)。现实主义名称的出现和这种文艺思潮的存在完全是两码事。在法国,现实主义之称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最初,由法国小说家商弗洛利(1821--1599)用现实主义当作表现艺术新样式的名词,他于1850年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初次用这个术语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志。其 后,法国画家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在绘画上提倡现实主义。 一八五五年,库尔贝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引起一场大辩论,文艺史上称为"现实主义大论战"。就在这次沦战中,库尔贝创办了一种定期性的刊物,命名为《现实主义》。一八五七年,库尔贝的热心支持者商弗洛利又把他的文集定名为《现实主义者》,从此在欧洲文坛上正式树立起一面现实主义的旗帜,这一术语也就在法国流行起来了。众所周知,巴尔扎克 (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 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巴尔扎克正如这一流派的伙伴们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一样,都不曾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他们的新型的文学流派。在俄国,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文艺理论家皮萨列夫(见他的(现实主义者》),不过,那已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 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韵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义基本一致。如果我们不把现实主义简单地理解为各种真正艺术所固有的现实性,而是理解为单独具有一整套性格描写的原则和艺术方法的话,那么,在西欧来说,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其中又有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著称它表现出人类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纯洁,而且富有诗意。但在分析社会关系方面又不及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后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相思想教育作用。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它又从文艺复兴文学中接受了性格描绘的具体性从古典主义和启蒙时代文学中接受了社会分析因素,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一些激情,但它逐渐丧失了前代文学中特有的乐观主义,却沾染了无法摆脱的悲观主义。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