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的精神实质是“以我为主,靠自己创新”,是开放创新,而不是封闭创新、关门创新、孤立创新。不能画地为牢搞创新,不能事事从头来,样样自己干,更不是要搞“百分之百国产化”。“自顾自”的闭门造车,背离了自主创新的本意。借助他国技术的创新也属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三种实现途径中,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是在他国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 原始创新只是自主创新实现形式之一。站在人类优秀文明的基石上,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积极整合现有技术的集成创新,以及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属自主创新的题中要义。核心技术可以来自原创,也可能来自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需要开放——开放的心态和胸襟,开放的眼界和胆识,开放的制度和政策,开放的社会人文环境。 自主创新主要实现形式的阶段性选择事关重大。我们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最佳组合、联动推进。必须从国情、具体省情、地情出发,对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作出阶段性合理选择。我们认为,就全国大多数地区而言,当前应以消化创新、集成创新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有限目标、适当部署原始创新。为实现重点目标、局部跨越,在资源配置上也可向某些原创项目倾斜,但主辅关系还是要遵循规律并加以明确。 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有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在这条“生态链”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各有分工。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直接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角。光纤检测设备、心脏起搏器、个人计算机等都是美国小企业发明的。苹果、微软等公司,最初都是依靠在中小企业阶段的技术创新获得崛起和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相对而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而且由于相对简易的决策程序,轻量化的企业结构等,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更具活力与效率。进入21世纪以来,以知识化、信息化、技术化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 大企业并不太适合直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大企业在技术创新“链条”上的定位应当是适时对正在进行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实施高价收购,并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力量进行完善补漏或改进,然后依靠自身强大的营销网络和企业优势迅速推出技术创新产品去占领市场。事实上,松下、西门子等企业成为大企业后,直接进行技术创新的并不多,他们更多的是盯着中小企业,适时对技术创新进行到一定程度的中小企业实施高价收购。有人说:想让大企业直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有点如同要牛羊直接吃土生长。 企业无疑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应当促使广大的中小企业唱主角。“扶大扶强”不太符合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律。国有企业的垄断和对所谓“龙头企业”的偏袒于技术创新弊多利寡。只有当我们把技术创新的关注重点放在创业型的中小企业时,才真正找对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