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经济学概念的酝酿和产生阶段(1950—1969)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6年最早提出,并首次明确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全球生态经济问题的大辩论阶段(1970—1987)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涌现出了大批关于全球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的论著,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大辩论。1968年,以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罗马俱乐部”成立。3、生态经济学价值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1988年国际生态经济学学会的成立,以及次年EcologicalEconomics刊物的创办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扩展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充分证明了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逐渐增强。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其严重程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资源问题已经从地方性到全球性,从区域性到全球性。世界人口的突然增加、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而且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科学家探究上述问题的历史原因,发展趋势,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从一开始,他们发现,仅仅从生态学或解释和研究这些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很难找到答案,只有生态学和经济学有机地进行分析,寻求解决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此时,生态经济学应运而生,它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态经济学(学术期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态经济学(经济学分支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态经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