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量度位图图像内数据量多少的一个参数。通常表示成ppi(每英寸像素)。包含的数据越多,图形文件的长度就越大,也能表现更丰富的细节。但更大的文件也需要耗用更多的计算机资源,更多的ram,更大的硬盘空间等等。在另一方面,假如图像包含的数据不够充分(图形分辨率较低),就会显得相当粗糙,特别是把图像放大为一个较大尺寸观看的时候。所以在图片创建期间,我们必须根据图像最终的用途决定正确的分辨率。这里的技巧是要首先保证图像包含足够多的数据,能满足最终输出的需要。同时也要适量,尽量少占用一些计算机资源。在photoshop的界面上,点击图象,再点图象大小,会出现一个框,上面有象素大小(即象素尺寸)、打印尺寸(即图片输出的尺寸)、分辨率等 首先明确几个含义 (1)象素尺寸是图象高度和宽度的象素数目。图象的文件大小与其象素尺寸成正比 (2)分辨率是图象中每单位打印长度显示的象素数目,通常用象素/英寸 (ppi) 表示。 (3)象素大小=分辨率的平方*图片的面积 高分辨率的图象比相同打印尺寸的低分辨率图象包含较多的象素,因而象素点更密集。例如,72 ppi 分辨率的 1 × 1 英寸图象包含总共 5,184 象素(72 象素宽 × 72 象素高=5184);同样 1 × 1 英寸而分辨率为 300 ppi 的图象则包含总共 90,000 象素。因为较高分辨率的图象使用更多的象素表示每单位区域,它们通常比较低分辨率的图象重现更详细和更精细的颜色转变。但是,对以较低分辨率扫描或创建的图象增加分辨率只将原始象素信息扩展为更大数量的象素,而几乎不提高图象的品质。要确定使用的图象分辨率,应考虑图象最终发布的媒介。如果制作的图象用于网上显示,图象分辨率只需满足典型的显示器分辨率(72 或 96 ppi)。但是,使用太低的分辨率打印图象会导致象素化——输出较大、显示粗糙的象素。 综合以上的概念,再结合你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片尺寸和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