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在微信中挤地铁,在微信中工作,在微信中吃饭,在微信中旅行。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每一个社会话题或者明星八卦。微信原本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到头来却无情地撕碎了我们的生活。为朋友圈而活2014年微信应用产业峰会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接近4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刘瑞生看来,微信热并不奇怪。微信是完全基于移动网络的社交工具,而它的用户基础又来自数量庞大的qq用户以及手机通讯录,高黏度是它的特性。因此,用户也更容易形成圈子性的交往。相较而言,微博主要是一个被意见领袖所主导的传播形态,它更像是一个舆情热点的发布平台。“正是因为微信是一种强关系的链接,人们在微信上发布消息,往往希望获得一些反馈,无论是点赞还是评价。”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副研究员祝卓宏说,“响应的人越多,刺激的强度越大,就会逐渐形成所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从而强化这种行为。”典型的例子:无论饭前饭后都必须照相的,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的,看到名牌就要合影的……如果这还不算什么,那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记忆中的一段旅行经历,则让人不得不感叹朋友圈里的“本末倒置”。当一群朋友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从进门起,同行的一个伙伴便连连抱怨Wi-Fi问题,一路都在“整治”,当Wi-Fi终于连上,他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不是在“为朋友圈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