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新闻学(Precision Journalism),是运用数学语言来报道、分析新闻事件的一种方法(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p165)。在西方,精确新闻学诞生于60年代,1973年菲利普梅耶的《精确新闻学――种社会科学报道的理论》的出版,标志着精确新闻学的定型。它在中国的发展,是伴随着90年代新闻改革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青年报》第二版的《调查 观察》,《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栏目,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等。 为了加深对精确新闻学的学习与理解,我有针对性的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中国青年报》《调查 观察》栏目和《北京青年报》《精确新闻》栏目的报道。1996年元月3日,《北京青年报》将《1995年,北京人你过得还好吗?》的公众调查以“精确新闻”栏目的名称,刊登在“公众调查”的专版上,这是国内报纸中最早明确使用“精确新闻”一词的报纸。其编辑人语为:“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社会”。《中国青年报》于1993年成立了旨在“准确了解读者需求”的社会调查中心,开始尝试“精确新闻”的报道模式。该社会调查中心成立时的一则宣言写道:通过“开展广泛的读者调查、舆论调查、青年调查、市场调查,进行科学的而不是随意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真正有说服力的而不是牵强穿凿的、客观的而不是赞美诗式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我对精确性新闻学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对《中国青年报》与《北京青年报》在精确新闻方面的报道方面的各自鲜明的特色有了初步了解。 首先,作为精确性新闻报道,两家报纸在报道中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而这也正是精确性新闻的一些根本特征。一,在报道题材的选择上,因为精确新闻报道要利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采集、加工和报道事实,需要进行社会调查,这种操作层面的特殊性,决定了精确新闻以实效性要求不高的非突发性事实或非单一概括事实为报道对象。《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4日的《调查 观察》版有这样几篇报道《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民意2003》,还有一份《一月调查――今天你收到短信了吗?》,2000年5月10日《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栏目有一篇题为《北京人的期望是什么?》的报道。上述这些报道,都没有特别强的新闻时效性,但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时效性不强,并不意味着读者不喜欢,以上这些选题很多都是与读者联系密切的,或者说是读者比较关注的。二,两家报纸上出现的精确性新闻报道,都是以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来获取数据信息,用数据说话。比如2004年3月10日《中国青年报》的《数字解读职场女性》中,记者用严谨的数字来说明问题:“77.11%:升职时处于绝对劣势;40.89%:沟通能力是最大优势;1.25%:30岁后辞职回家。”通过数字,力求全面客观的反映报道对象――职场女性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北京青年报》2000年5月3日《见义勇为也该付酬》的报道中这样写到:“全票通过保护见义勇为 ■被访问的所有人都认为有必要推出保护“见义勇为”的法规 ■七成以上的人认为应该设立全国性法规 :从调查结果看,所有接受访问的人都认为有必要建立保护“见义勇为”的法规。并且,73%的人认为应该把这项法规纳入全国性的法律制度中。■68%的人认为应为在见义勇为中受伤、致残的人建立“见义勇为”基金。” 在内容上,以精确的数据来反映新闻事实,也正是精确新闻的特点之一。三,报道中,不仅呈现调查的结果,而且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述。这也正是一般性的精确新闻与精确性深度报道的区别,是“深”的一个体现。例如《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28日的精确性深度报道《外来农民在北京》中,记者不仅用数字说明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忧虑,他们的希望,记者还用饱含深情的笔写到“北京的春天,早上四点钟,天还没亮,32岁的女清洁工钟万枝,便骑着自行车直奔清洁大队。”通过这种描述,立刻拉进了读者与记者的距离。后面的段落中,记者还写到“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对于社会并没有什么敌意。……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在北京继续呆下去,他们就有希望。”同样的,在《北京青年报》的《见义勇为也该付酬》中有这样一段“俗话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见,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今天总是会听到见义勇为者是‘光荣一阵子,痛苦一辈子’的说法。说到底就 是没有能够切实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