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是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 1947 年)一书中率先使用的概念。他们特别强调:“文化产业必须和大众文化严格区分开来。文化产业把旧的面熟悉的东西熔铸成一种新的特质。在其各个分支中,那些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特性的产品,或多或少地是按计划生产的。某些分支具有相同的结构,或者至少说是彼此互通,它们被置于一个几乎没有差别的系统之中。正是通过技术手段以及经济的和管理的集中化,这一切才有可能实现”。应该说,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使审美的商品属性昭然若揭,并使审美生产与消费呈现出规模化的效应。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次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扩展资料:为进一步向国内外全面客观展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就,充分发挥统计数据客观性、简洁性、权威性特点,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预期目标为4万亿元左右,约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为达到此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9%,高于GDP年均增长率(10%)9个百分点,因此各省市均在大力上马文化产业项目。《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文化系统所属及管理的文化单位共有74万个,比上年末减少55万个;从业人员02万人,比上年减少47万人。公共图书馆3117个,比上年末增加5个;人均藏书量58册,比上年增加03册;全年总流通人次53036万,比上年增长7%。群众文化机构44423个,比上年末增加163个;全年组织各类活动20万场次,比上年增长8%;服务人次50668万,增长7%。艺术表演团体8769个,比上年末增加589个;全年演出91万场,比上年增长3%;国内观众91020万人次,增长1%;赴农村演出04万场,增长5%,赴农村演出场次占总演出场次的6%,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文物机构8418个,比上年末增加681个;年末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58万件,比上年末增加77万件,增长8%;全年接待观众842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截至2014年末,国务院共公布了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共认定了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44亿元,比上年增加95亿元,增长0%,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为38%,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65元,比上年增加66元,增长4%。北京一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早在2014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就实现增加值3亿元,占地区经济比重达到2%,是首都经济中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标杆效应。2015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场挂牌的文创企业中,北京辖区达到16家,占全国同行业挂牌企业总数的43%,位列全国第一。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细分领域来看,北京在全国也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2013年,北京图书出版种类达到2万种,占全国的52%;2014年,北京期刊出版种类为3053种,占全国的6%;2015年,北京电影票房收入5亿,名列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按常住人口计算,北京人均年观影次数达到3人次,为全国最高;平均1万人拥有一块银幕,人均银幕居全国第一;北京生产影片291部,占全国总数的42%;在票房前20名的国产影片中,北京出品13部,占65%;票房超过10亿的5部国产影片中,北京出品4部。此外,北京的文艺演出、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广告会展等细分领域也均处于全国前列。 分类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参考资料:文化产业-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