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智慧渔业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智慧渔业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海权紧密的联系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具体如下:“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地球财富和地球本身”。全球化发轫于近代航海地理大发现,海权从一诞生就打上了全球化烙印。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在创立海权论时就强调世界正处于今天我们称之为“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审视海权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深刻意义。1政治方面:实际上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而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深水良港、关键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当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此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2经济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3安全方面:“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可以说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都表明,海权对陆权具有特殊的优势,掌握制海权的一方可在世界范围调动各种资源来压制坚持陆权战略的一方。海权能够凝聚分散的陆权势力从而形成合力,因而是陆权的“倍增器”,因此,获得强大海权的陆权帝国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没有海权的陆权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何英国与德国在北非发生激烈争夺?因为德国一旦占领北非控制中东后,就会把英国本土同它的庞大殖民区域拦腰截断,英国就难以调动雄厚的海外力量投入战争。趋势与历史上最好的防御是进攻不同,全球化时代最好的防御是合作与预防。。自近代以来中国海防的悲剧一演再演,其根源首先在于海防观的落后和不切实际。1874年,大清王朝为应对第一次海洋浪潮的冲击,开展了一场影响百年的《海防大筹议》,其结果却是出于对工业革命的恐惧,自我封闭的战略思想做出了“以守为战”的决策,结果作茧自缚,不仅导致北洋水师覆没在自己的家门口,而且造成中国海防的一蹶不振。今天,经济全球化正带来第二次世界性的海洋发展浪潮,中国需要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精神的海防观。与第一次海洋发展浪潮相比,历史条件和发展内涵有了很大差异,前者是海洋国家霸占海上通道去掠夺陆地资源,建立海外殖民地,海防的第一要务就是击退海上入侵者;而今新的海洋发展浪潮则是全球性地开发海洋资源,海防的重心转移到塑造和维护海洋开发的和平环境,海防观需要因应新的矛盾做新的历史定位。从总体上说,海洋经济与海洋开发处于一个充满局部冲突的共同利益体中,具有鲜明的地缘政治特征,维护海洋环境、海上通道和海洋经济体的共同安全与处理海洋权益冲突的历史责任决定了中国的海防使命将是开拓合作、预防危机。一方面,从周边安全合作、地区安全合作,到全球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海上防务都面临着同一个发展命题。另一方面,在防御性政策框架下预防双边海上危机,防范地区性海上冲突,遏制海洋安全秩序的崩溃,并应对非传统威胁挑战。从一定程度上说,走合作与预防的海防之路也是对中国古典海防思想的回归。海军与海军决斗的时代走向终结,海战进入远程联合防卫作战的新时代。去年,我在美国访问时,不少人问我同一个问题,就海战能力而言,假如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甚至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来一场对抗赛,会不会又是一场甲午之战。我告诉他们,这个前提很难成立,因为随着联合作战和远程精确武器的发展,从舰与舰的决斗到海军单军种较量的海战将走向终结,未来的海战将不再是海军唱独角戏,而是舰艇在一线、空中为二线、陆基为三线、天基为支撑的远程联合作战。伴随海战从近战体系向远战体系转变,国土面积大、战略纵深广的国家将获得占据优势地位的自然条件。对此,我们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握海上力量的发展趋势。方法全球利益需要一支蓝水海军海权是一个国家运用军事力量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海上力量(海军)的强弱,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需要锻造一支强大的、确保随时有效执行任务的海军队伍”,是实施中国海权战略的号令。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已使这种令国人尴尬的情况有所改变,但与大国掌控海权的要求,与真正的蓝水海军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武器发展的选择应立足体系配套,航母留给未来的最大启示是体系化建设思想。历史经验表明,武器发展的目标不是追求最强大的武器,而是追求符合使命任务需要的最优化武器体系。历史经验还表明,高技术武器中最强大的武器也有最娇嫩、最脆弱的一面,要想发展大型武器平台需要有与打击能力相配套的预警、通信、指挥、机动、防护和保障能力。吨位增加一倍,风险可能要提高三倍。这个问题在美军中也是热门话题,我走访美海军战争学院时,一些教授就站到了航母的对立面,而将军们则坚守继续发展航母的阵线。我想,航母的价值不仅是作为战略长臂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它区别与同时代其他海战武器的特质,这就是它是一个作战体系,而其他武器只能称作是作战系统。因此,吸取航母的思想,体系化改造海上作战平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少的成本、较成熟的国有技术,将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改造成具有远程侦察打击能力、立体防御能力、持久续航能力的轻型“航母”、微型“航母”和水下“航母”,将有望从整体上实现海战武器的跨越发展。中国的海权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和什么时候解决和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呢?中国的海权问题,可分为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解决的性质可分军事解决和政治、外交解决;解决的策略又可分为被动解决和主动解决等。东海问题,基本上只有日本问题。而钓鱼台是个关键的、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岛屿。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更大的压力逼迫日本让步,同意于东海共同开发,即使在台湾问题解决之前,中国大陆无意进一步显示自己在钓鱼台附近的存在,但也绝对不允许日本变本加厉的升级行为。如果日本变本加厉该区域的主权显示,中国应该有比严正声明更加切实的行动:比如把钓鱼台列入中国导弹试验场:日本不登岛、不设置建筑,就不试验,如果有新的设置,就定期用导弹清除;布雷封锁钓鱼台等。至少要做到,近期谁也别想在钓鱼台有进一步的行动。东海问题,容易激发成难以控制的冲突,台湾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解决和管理钓鱼台的成本都将是最大的。钓鱼台等东海问题,应该是中国真正强大之、台湾问题解决之后(具有航空母舰不是强大的指标,航空母舰基本不会用来进行日本和美国之类对等势力国家的军事对抗)。南海问题牵涉到的国家比较多,相关国家也是见缝插针找点麻烦、制造点事端。针对南海问题,中国不能够只有抗议没有行动。特别是对特别连中国退让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都要挑战的国家,选择一个合适的,适时狠狠教训一下,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否则,一些国家看到中国雷声大雨点小,就会有样学样。如果说,东海问题我们现阶段我们可以适时强硬的被动解决方式的话,南海问题,我们就应该在一些国家挑衅启动争端后,采取更多的主动策略。比如对那些企图通过法律来侵占中国领海的,要限期让其搬迁出其侵占的岛屿,否则就用导弹清除。以退为进。让已经被侵占的岛屿回归为零。在南海要软硬兼施,政治、外交优先,划定红线,软的更弱,硬的要有行动;东海问题,要和台湾相互呼应,软有底线,硬有表现,避开其转移国内矛盾的表演等。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但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强大的指标,也是考验我们的信心和国之骨气的指标,更是展现我们解决这些包含经济军事外交多种复杂因素智慧最好场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提防有人故意利用这些问题转移国内矛盾,我们不应该配合其表演,但绝不允许逾越红线。更不能惧怕这些问题带来的国际甚至是军事麻烦,更不能迷信将来我们的军力更强大。我们发展,别人也在发展,无论何时解决,我们都要面对同样的麻烦和挑战。如果我们面对挑衅不能够有相应的反应,不但会措施解决问题的良机,也会被历史定位真正的软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渔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渔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渔业生产不断调整养殖模式和推广新的养殖技术和养殖品种,发展以垂钓、休闲、美食、观赏、旅游运动为内容的都市休闲渔业,是一条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镇居民生活的重要渠道。

所以,我认为休闲渔业是有前景的,原因有下: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消费的要求也就高了。消费者不希望一块钱只是买到物品,更要买到其他外延价值。比如鱼,消费者可以垂钓,然后购买,这样既有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也达到了买鱼的目的。也就是说,这种消费方式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2、反过来说,传统的渔业养殖,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如今,不能仅仅只是提供食物了,也要适宜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扩展渔业养殖内涵。这也是趋势坐在。

3、休闲渔业,就是要带动起渔业养殖的周边消费、跨行业消费。那么,只要来消费休闲渔业了,也就有赚钱的机会。比如,我们这的“稻渔节”,消费者可以捉鱼,可演出,可以看风景,买鱼,买稻米,买旅游纪念品,品尝美食等。能帮你赚钱的,不仅仅是鱼了。

4、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看看近些年节假日旅游的“盛况”,那家伙,那真是人山人海啊,没那么多人,就是最大的消费需求。旅游产业的兴盛,也会带动休闲渔业发展,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5、休闲渔业,如垂钓等,可以帮助分流景观区、旅游区等的消费人群。

所以,前景是好的,但是具体怎么经营好,那又是市场的事儿了。

未来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很有前景。自己现在就是这个行业,并且每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到3万元,在未来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收益,真的特别苦特别累。

2020年,全国渔业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国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立足新形势、新职能、新要求,坚持“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中目标,推进。

淡水养殖构成渔业主要产值

按当年价格计算,2019年全年全社会渔业精子总产值达到26406.5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2934.49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899.17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 产值7572.83亿元。

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2116.02亿元,海水养殖产值3575.29亿元,淡水捕捞产值398.09亿元,淡水养殖产值6186.60亿元,水产苗种产值658.49亿元。

渔民收入有所增长

根据农业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近1万户渔民家庭2019年收支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21108.29元,比2018年增加1223.29元,同比增长了6.15%。

2019年,渔业人口1828.20万人,比2018年年少50.47万人,下降2.69%。渔业人口中传统渔民为600.50万人,比2018年减少17.79万人,同比下降2.88%。

2019年,渔业从业人员1291.70万人,比2018年减少34.03万人,同比下降2.57%。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慧办公室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办公系统网络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优雅的格调与全新的理念,将精致和舒适置于整个方案的首位,让办公区不再是紧张的工作,更是随心所欲的掌控与全面的安全保障。6108方案的智能化办公为您提供的是节能、环保、温馨、便捷的工作空间。全面整合的照明、窗帘、安防、电器、温控、无线覆盖、门禁、监控、可视对讲等控制,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办公环境空间。只需要的是一部手机或是一台ipad一个遥控器,就可以享受属于您特有的办公环境。逐渐人们可以利用Internet向办公室内的设备发出指令,要求它们按照他的要求完成任务,从而缩小了工作的时间,提供了工作的效率。舒适的办公环境能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忠诚度,同时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化形象,在同行企业竞争中,助企业一臂之力。

“智慧办公就是企业利用移动oa系统进行办公,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下,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越来越希望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企业办公趋向自动化,即移动办公。移动办公也可称为“3A办公”,也叫移动OA, 即办公人员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

我觉得我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领先技术的集结,正在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办公模式。由此催生的“智慧办公”市场成为一片新蓝海,吸引着相关行业和资本的目光。智慧办公是一种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办公业务所需的软硬件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企业应用软件统一部署与交付的新型办公模式。

人工智慧社区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人工智能在当代社会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拦的发展大趋势,而且人工智能的影响和运用也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对人类的衣食住行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或者现代的产业结构和人员配置。人类生活的各个行业例如农业、体育、医疗卫生、制造业、律师行业、记者和编辑行业等领域都已经在或者将会在未来深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这对于未来世界的改变是巨大而且无法想象的。在未来几年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个人计算和互联网在过去三十年间已经对世界所造成的改变。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10年内的产业新风口,像200I安钱电力彻底颠覆人类世界一样,人工智能也必将掀起一场新的而且持续深入的产业革命。但是事情的发展总是两面性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百年前的工业革命一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劳动力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成为阻碍人工智能继续发展的巨大阻力。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对科技变化的促进作用可能会以两种基本的方式搅乱我们的劳动市场。首先,大部分自动化作业都会代替工人,从而减少工作的机会,这就意味着血药人工作的地方变得更少,这种威胁显而易见,也很容易度量;另外,很多科技进步会通过让商家重组和重建运营的方式来改变游戏规则,这样的组织精华和流程不仅经常会淘汰工作岗位,也会淘汰技能。但从总体上来说,人工智能所带给未来人类世界的好处是要大于其弊端的,而且在未来人类生活的理想蓝图中,人工智能也会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和推动力,这是一个必然也无法阻止的趋势。

人工智能是一项前瞻性科学研究,已经成为ICT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以下是我整理的科技人工智能论文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我国ICT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摘 要】人工智能是一项前瞻性科学研究,已经成为ICT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比较国内外ICT产业中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现状, 总结 我国相关技术和产业的优劣势,有针对性的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我国ICT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政策引导;发展模式

0 引言

工信部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重点部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产业排在首位。当前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车联网等构成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应用为代表的新一代ICT产业不断创新,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关产业布局如图1所示。2013年前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启动的人脑研究计划,促进人工智能、神经形态计算和机器人系统的发展。而人工智能就是机器模拟人脑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云计算、深度学习、智能搜索等一系列新技术在大规模联网上的应用,已经成为ICT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1-2]。面对人工智能在ICT产业上的迅猛发展,急需对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模式进行梳理。

1 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ICT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发展脉络看,人工智能研究始终位于技术创新的高地,近年来成果斐然,在智能搜索、人工交互、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产业界力夺的前沿领域。目前国际ICT产业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发展重心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1 搜索引擎方向的发展

信息搜索是互联网流量的关键入口,也是实现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匹配的关键手段,人工智能的引入打开了搜索引擎发展的新空间。融合了深度学习技术的搜索引擎正大幅度提升图像搜索的准确率,同时吸纳了自然语言处理和云操作处理技术的搜索引擎,可将语音指令转化为实时搜索结果,另外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可能添加意识情感元素,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神经心理学搜索引擎[3]。

从搜索引擎的发展上来看,国内企业起步稍晚,搜索领域较窄,但也有新浪、搜狐、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等纷纷运用独特的技术与 商业模式 进行中国式的创新与超越,以及科大讯飞等企事业研究单位在部分方向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发展态势较好。

1.2 人脑科学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都是通过机器来模拟人脑进行复杂、高级运算的人脑研究活动。目前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建立的研究平台,使用计算机模拟法来绘制详细的人脑模型,推动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神经形态计算系统的发展,预计将引发人工智能由低级人脑模拟向高级人脑模拟的飞跃。

谷歌公司早就通过自主研发以及收购等方式来获取人工智能的必要技术,包括使用一万六千个处理器建立的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具备学习功能的谷歌大脑。国内该方面的研究发展起步偏重于医学单位,在中华人类脑计划和神经信息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在某些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新一轮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中国至今处于观望和模仿阶段。直至2013年初,百度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提出百度大脑计划,如图2所示,拥有了超越天河二号的超级计算能力,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拥有200亿个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作为国内技术最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百度此次争得人工智能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在硅谷布局人工智能研究,被视为与美国科技巨头直接展开了技术和人才竞争。

1.3 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引起产业变革

移动终端通过嵌入人工智能技术破除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机高频互动,穿戴式智能联网设备正在引领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化应用发展的新方向。

我国在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芯片的研发方面,还处于探索的阶段,特别是大型芯片企业未进行有力的支持。目前只有君正发布了可穿戴的芯片,制造工艺与国际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说国内芯片现在还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比市场对可穿戴设备概念的热捧,用户真正能体验到的可穿戴设备屈指可数,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

1.4 物联网部分领域发展

全球物联网应用在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下正在加速发展,所产生的新型信息化正在与传统领域深入融合。总的来看,在公共市场方面发展较快,其中智能电网、车联网、机器与机器通信(Machine-To-Machine, M2M)是近年来发展较为突出的应用领域[4]。

物联网涉及领域众多,各国均上升至国家战略层次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研发,我国也在主动推进物联网共性基础能力研究和建立自主技术标准。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M2M、工业控制、标识解析等领域已经获得部分知识产权,其中中高频RFID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超高频(800/900MHz)和微波(2.45GHz)RFID空中接口物理层和MAC层均有重要技术突破。在标准方面,已建立传感网标准体系的初步框架,其中多项标准提案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作为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四大主导国(美国、德国、韩国、中国)之一,我国在制定国际标准时已享有重要话语权。

2 我国ICT产业的政策引导

目前ICT产业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延伸,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跨行业的需要,加速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和成熟。我国ICT企业正紧跟变革、激励创新、发掘内需,再通过突破瓶颈的ICT政策必将迎来新的机遇和发展。

2.1 国家政策方面的引导

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制定ICT产业发展计划,并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急需在国家政策方面进行引导,试图抢占下一程竞争制高点。政策应呈现如下趋势,破除行业间壁垒,加快制定ICT跨行业标准和产业相关政策。

2.1.1 加强政策顶层设计

成立国家级ICT产业发展机构,尽快确立国家ICT中长期发展战略,落实国家级监管机制、产业协同等各方面的工作,促进ICT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2.1.2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围绕其需求部署创新链,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应用。

2.1.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将企业主体地位予以强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新体系要确保企业为产业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决策、成果转化的主导地位,要促进人才、资源、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要主动与产学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要扶植和壮大创新型企业。

2.2 知识产权方面的引导

2.2.1 专利方面

国际专利纠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内企业的专利危机意识,但是由于在国内专利长期并未得到重视及专利技术研发周期长,企业对是否有能力实现布局认识不清[5]。初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国内企业应该紧抓全球重大的专利收购机遇,快速提升整体竞争力。针对新技术涉及专利问题应加快系统研究,重视前瞻性专利布局。积极探索统一专利池的构建,增强全产业专利授权及谈判能力,探索构建国内企业面临知识产权危机时的商业保护伞机制。一方面强化自身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仍需加强产学研结合、实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对企业转移。

2.2.2 著作权方面

目前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与我国国家版权局的合作调研时发现,2013年我国著作权作品登记共845064件,其中软件著作权登记164349件,同比增长超过18%。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 热点 领域软件均呈现出了加速增长态势,如物联网软件著作权共4388件,同比增长70.54%,云计算软件著作权共3017件,同比增长55.04%,明显高于软件登记整体增速。虽然我国软件技术正处在一个高速增长期,但存在着低水平重复、起点较低的问题,仍需坚持不懈的进行引导、创新和保护。

3 ICT相关企业实现方式探讨

经过多年的努力积累,在人工智能究领域我国在不再仅是国外技术的跟随者,已经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重大问题的创新性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我国相关企业应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在ICT产业的应用,并加快构建ICT产业生态系统。我国ICT相关企业在整个产业上应该逐步完成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学、研、产、用全面推进

政府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我国已经在制定多个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计划,目的是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国家工业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大力资助具有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促进大学与产业界联合申请项目,同时对由企业参与投资开发的项目实行重点关注。企业参与高校的科研项目。鼓励实力雄厚的公司通过向高校提供资金、转让科研设备等形式建立合作关系。高校积极参加企业研发项目。提供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如高校教师充当企业顾问、举办学术讲座或参加企业课题研究,公司科研人员到高校进修并取得学位等。随着高校与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合作的不断深入,努力消除校企之间的空间和物理层面的隔阂。探索建立学校、地方、企业、研发机构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尽快形成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3.2 加强合作、推进新技术的产业化与商用

通信设备企业可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搭建新型试验网络,验证基于融合技术的网络架构在各场景的运行状况,排查可能出现的问题,推进相关技术、设备以及解决方案的成熟与商用化。加大与科研院所、专利中介、行业协会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企业应着重关注和影响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协助其加强研发的实用性,提高研发质量。可以采取与校企合作开发、企业牵头申报课题,高校参与、企业设立课题由高校认领、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合作培育应用生态。企业在推进网络控制平台面向标准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吸纳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的网络应用创新需求,为网络应用生态体系的形成与繁荣创建良好的技术基础与商业环境。

3.3 全力抢占大数据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大数据在改善公共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意义。2014年《政府 工作 报告 》明确提出,“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ICT企业在发展大数据的总体思路应该是:首先,明确国家关于大数据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电信、互联网、金融等拥有海量数据的企业与其他行业进行大数据融合,扩展大数据应用领域;其次,在技术方面需要提高研发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近期重点发展实时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海量数据存储管理、交互式数据可视化和应用相关的分析技术等[6];第三,集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统筹规划大数据应用,避免盲目发展;最后,解决个人信息的数据安全性需求。

3.4 重点发展云计算

2014年3月,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透露我国云计算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草案已形成。在政府建立标准化的同时,ICT企业应以企业的角度积极参与到云计算领域研究中,服务国家云产业发展战略。建议向用户充分开放企业平台资源,推进社会云产业发展;加强技术应用深度,将云计算技术着重应用于信息搜索、数据挖掘等领域,逐渐形成社会资源利用方面高效可行的 方法 技术;广泛展开与社会各界合作,推动社会各类数据资源与企业云计算技术的整合应用。云计算企业拥有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技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并且服务政府信息化建设意愿强烈。应通过与政府社会资源应用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云计算资源在服务政府信息化建设、社会资源应用方面的潜力。

4 小结

发达国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ICT产业应用的研究开展较早,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ICT产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已经提出并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积累了一定的 经验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在人工智能技术重点方向发展现状,借鉴他国政策与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及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提出符合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现状,适合我国的可借鉴的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ICT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科技人工智能论文

智慧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

旅游景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旅游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张家界(000430)、华侨城A(000069)、黄山旅游(600054)、天目湖(603136)、 西藏旅游(600749)等。

本文核心数据: 旅游消费金额结构

旅游景区损失超50%

新冠疫情对旅游景区的经营提出巨大挑战。根据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初步统计,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景区收入损失额度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90%以上。在降价营销、入境游大幅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国景区企业的收入损失程度会达到2019年同期收入水平的40%-50%以上。景区行业整体收入损失程度将会显著高于旅游行业整体平均水平。

疫情后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1-2千元

根据中国旅游院和马蜂窝数据,2021年,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占比为48.5%。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疫情过后,景区企业应打造新场景、新活动、新体验,从而提升二次消费,全面推动景区创新发展,合作共赢,实现内容升级、业态升级、产品开发、业务复苏、收入结构转型等一体化升级。

推广微信营销

截至2021年6月,微信月活跃用户达12.51亿人,在庞大的用户群体支撑下,微信可作为游客游园的APP,为游客提供便利,为景区降低运营成本,助力景区进行产业升级。

发展智慧旅游

疫情过后,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助力旅游行业发展,其中,发展智慧旅游为主旋律,具体内容如下:

综上所述,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内企业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慧旅游。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慧旅游超市,以高铁智慧商旅服务为核心,专注于科技与高铁的智慧化融合,通过人工智能、AR/VR 虚拟现实等技术结合大数据应用,为乘客提供智慧化商旅服务。乌鲁木齐铁路局战略合作,在乌鲁木齐铁路局所辖列车开展共享WIFI、共享 VR 等列车共享服务,为乘客提供应景式旅行服务,为旅客提供足不出站的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智慧旅游服务,满足旅客车上、车下全方位立体式商旅服务。

腾讯、高德进军旅游业,智慧旅游未来该如何发展?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智慧旅游理念的深入,智慧旅游由一个点向四处不断扩散,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但归纳来说,智慧旅游所有的分支都体现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纵深发展。无论是腾讯、高德还是飞猪,都在围绕游客,从不同的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比如,“长隆一键智慧游”的动态排队功能,让游客可以实时了解到各个游玩项目的排队时间,合理安排游玩顺序。“长隆欢乐世界一键智慧游”还可以直接查看表演时间、时长、演出介绍,距离演出开始前15分钟,游客可通过高德地图展示的演出提醒,及时前往,避免错过演出。在智慧服务方面,VR、AR、5G等技术的渗透更能满足游客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通过3D、4D、虚拟现实、仿真技术、轨道的动感交通技术等,颠覆现有体验模式。如深圳欢乐谷最近在国内开启5G+主题乐园的模式,今后将逐渐实施园内自动驾驶,随车智能导览播报、智能机器人、体验式导览等。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技术也便捷了涉旅企业的管理者,实现智慧管理。如梦旅程票务系统开通线上渠道购票,线下闸机检票,不再需要纸质票和人工售检票;数据自动生成、财务数据自动统计,不再需要花费人、财去管理;游客画像生成更是为管理者提供营销决策依据,避免出现“费力不讨好”的供需不对称的现象。至于智慧营销,其实早已涵盖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之中,三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智慧旅游。智慧营销包括旅游资源展示、游客资源分析、互动营销、精准营销、品牌推广、智能优惠券等方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票务系统还是导览系统,都分为前端和后台,前端为游客提供服务,后台则为管理者服务。相似的是,这些智慧软件都很好利用了大数据技术,将涉旅企业的经营状况用数据、图表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直击痛点,针对性地作出营销策略。除开数据驱动营销,旅游+技术、旅游+社交平台的方式也为涉旅企业吸了不少粉。比如,腾讯与故宫合作举办“Next Idea × 故宫” 腾讯创新大赛,推出《穿越故宫来看你》的H5邀请函,仅上线一天访问量就突破300万。2016年,徐州汉文化旅游节采用名人IP+创意新媒体营销,以H5为载体,衍生帝王刘邦系列表情包,在腾讯新闻、朋友圈等平台上定向传播,整个旅游节获得了2亿人次的曝光量。可以说,在智慧旅游理念的支撑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依托下,在用户品质旅游不断强化的需求下,旅游行业的智慧化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最初的智慧旅游可能更具体,主要表现为智慧景区,追求景区业务的智能化,如无人售检票、景区导览导航等。但是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和成熟,智慧+旅游涵盖的内涵更多,比如旅游+文化、旅游+技术、旅游+其它行业等。目前,梦旅程已经提出全域智慧旅游的概念,在智慧旅游的基础上整合区域资源,为职能管理部门、景区、 旅游企业建设“多位一体”的智慧旅游体系。所以说,我们很难预测智慧旅游未来发展的具象,但想必会更加包罗万象。

信息技术的创新,是现代 社会 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每一次信息技术、信息模式、信息传播和信息应用的进步和改革,都会对 社会 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4G改变生活,5G改变 社会 ,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会推动文旅行业的发展。智慧文旅行业也应运而生。 近期,文化和 旅游 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 旅游 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完善现代 旅游 业体系,深化 旅游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大众 旅游 ,深入发展智慧 旅游 ,大力发展红色 旅游 ,奉化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完善 旅游 公共服务设施,提升 旅游 服务质量,智慧 旅游 ,将会是“十四五时期 旅游 业发展的重点。 那么接下来,智慧文旅行业将会如何发展呢?行业又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又会有哪些机会呢? 当下消费者对文化和 旅游 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为适应这种文化和 旅游 供给主要矛盾的变化,行业也必须从数量追求,转到质量和品质的提升。随着研学 旅游 、 科技 旅游 、休闲 旅游 、养老 旅游 、定制 旅游 等新需求的提出, 旅游 产业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而与此同时,伴随着大众 旅游 的时代到来,节假日及高峰期出行难、停车难、赏景难等问题依然突出,游客不满意的现象在很多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而智慧技术崛起,为文化和 旅游 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一方面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战略方向,另一方面,智慧技术地应用可以提升行业的服务能力,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深度体验需求。 而5G时代的来临,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将产生更大的协同作用,一方面可以助力文化和 旅游 供给侧的全面数字化升级,包括用户洞察,产品设计,服务体验,综合管理,智慧大脑建设等。同时在服务侧智慧 科技 将创造更惊艳的文化和 旅游 产品体验,VR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全息等技术突破原有 旅游 体验局限,带来全新 旅游 产品和实施设备。而在智慧 旅游 中,沉浸式 旅游 作为一种全新的情境体验式 旅游 形式,通过强调游客参与性和互动性,将为游客带来更多新颖、智能、尖叫体验,同时更好满足游客游中游前游后的全流程智能服务。 接下来,在智慧文旅行业,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首先,5G等技术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智慧服务体验,诸如云VR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沉浸式体验、5G融合全息投影提供虚实难分的感官体验等。 其次,智慧文旅将会结合用户喜好推荐最佳游览路线,推荐停车场,也为景区实现游客预分流功能。另外,通过5G应用和支付技术结合,也将在景区实现无人值守、智慧零售等智能化服务。 最后,对大数据的聚合和应用是智慧文旅行业的重要内容。实际上,积累和打通行业数据方面,有时很难推进,是行业的一大难点。以景区为例,景区与景区、相关企业之间的数据很难打通和共享,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未来,数据的聚合,将会加快智慧文旅行业的发展,对于智慧文旅的未来,仍旧长期期待。

论文中国机床研究发展趋势

行业处于中高端产品国产化阶段

长期以来,国产数控机床始终处于低档迅速膨胀,中档进展缓慢,高档依靠进口的局面,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需要的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技术受制于人。行业成长需要缓慢“量变”,行业处于中高端产品国产化阶段,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中高端数控国产化不会很快到来。

2020年市场规模骤降近1/4

2017-2019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波动较大。2018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为3347亿元,同比增速10.50%,较2017年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为3270亿元,同比下降2.30%。主要系数控机床行业整体需求结构调整及升级,下游领域并不景气所致。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达2473亿元,同比下降24.37%。

磨料磨具相关企业数量最多

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机床工具协会统计数据均显示,2019年机床工具市场呈现出需求总量波动性收缩及需求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主的特征,与此相伴随的是行业结构和平衡被打破。在这一变化发展的调整过程中,行业企业为适应市场的剧烈变化做了不懈的努力,有些企业聚焦主业,深耕市场需求,适应市场能力进一步提升,但也有相当多的企业陷入了越来越严重的经营困难,亏损严重,资金紧张,甚至有的不得不进行重整或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行业格局出现重大分化。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协会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构成如下:企业总数共5720家,涉及八个分行业:金属切削机床833家(占14.56%)、金属成形机床529家(占9.25%)、工量具及量仪747家(占13.06%)、磨料磨具2025家(占35.4%)、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356家(占6.22%)、铸造机械467家(占8.16%)、木竹材加工机械127家(占2.22%)和其它金属加工机械636家(占11.12%)。

汽车是数控机场下游最主要需求

从数控机床行业下游消费需求比重来看,汽车是主要的下游需求领域,消费占比约为40%;其次是航空航天,消费比重约为17%;模具和工程机械分别为数控机械第三和第四消费领域,占比分别在13%和10%左右。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超5400亿元

就市场销售规模前景来看,2021-2026年,我国数控机床主要需求领域汽车进入调整期,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数控机床的销量,在下游领域经过调整期后会大量增加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使数控机床销售额增速加快。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游应用市场在短期内对机床的需求有一定缩减,但长期来看,由于数控机床的便利性,2021年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会恢复正增长,经初步测算,2026年将超5400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数控机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论述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过程与现状,对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数拉机床发展的对策。关键词:数控机床;发展加工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的工作母机的总称,由主机、数控系统和相关配套件组成。其最大优点是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了操作人员对正在加工中的零件的干扰。许多数控机床可以在没人照顾的情况下完成整个加工过程,这样既节省了人力资源又同时带来了诸如减轻操作人员的疲劳度,减少人为错误以及准确的对每个加工件的加工时间进行预侧等优点。因为数控机床在运行的过程中是由程序控制的,所以数控机床对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对要低得多。第二大优点是其加工的一致性和精确性。因为一且控制机床的程序得到验证以后,成千上万个-模一样的加工件就可以被准确无误地加工出来。所以由数控机床生产出来的加工件规格都特别精确。第三大优点是其灵活性。要加工不同的加工件,只要通过简单的加载不同的控制程序就可以实现,只要某个加工件的控制程序被脸证过,而且被用来加工过该加工件,那么下次要再加工此加工件时,只要再把该控制程序加载就行了,这样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数控机床可以很快的从加工一个加工件转到加工另外一个加工件。我国数据机床历史回顾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经济状况、数控技术发展水平与国家扶持政策的制定等三大因素的影响,自1958年以来,中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l、初始阶段。中国的数控机床发展起步于1958年,经历了20余年的初始阶段。到1979年,中国的数控机床发展仍十分缓慢,特别是受到电子技术发展的限制,国产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差,使中国的数控机床在20年内难于打开局面,未能形成产业。2、稳步发展阶段一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与自行开发阶段。自从1980年以来,中国执行了‘六五”、‘七五”、‘,/又丑,三个五年计划。在这个期间,在改革开发的政策指导下,国家大力支持机床行业,通过引进技术发展数控机床产业。自‘六五”以来,中国有80余家企业通过许可证贸易、合作生产、购进样机、来料加工或合资生产等方式,先后从日本、西德、美国等10多个国家引进与数控机床生产及应用有关的技术,其中引进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20项、数控机床109项、机床电器18项、机床附件U项、数控刀具系统巧项、测量技术10项,总用汇额已超过亿美元。3.曲折发展阶段。1994年至1998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经济软着陆及国内消费市场疲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国内机床市场容量呈下降趋势,而且国产机床的市场占有早有所下降,机床工具行业连续五年负增长。1999年3月份,全行业开始恢复性增长,1999年至6月份开始出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数控产品增长占主导地位.到2000年一年全行业总产值将已经到320亿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值达到120亿元,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值达到20亿元,出口刨汇达7亿美元。2001年比2000年销舍产值增长2o%,全行业的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重点联系企业的产值数控化率从2000年的21.1%提高到2001年的26.2%。2.数据机床发展方向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数控机床技术更快的更新换代‘世界上许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利用PC机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开发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新一代数控系统,开放式体系结构使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并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大大发。近几年许多国家纷纷研究开发这种系统,如美国科学制造中心(NeMs)与空军共同领导的‘下一代工作站/机床控制器体系结构”ONGC。欧共体的/自动化系统中开放式体系结构00SAC-A,日本的OSEC计划等。开发研究成果已得到应用。如Cincinnati一Mn二ron公司从1995年开始在其生产的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等产品中采用了开放式体系结构的A2100系统。新一代数控系统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促进了数控机床性能向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方向发展,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离速、离效、高精度、商可靠性机床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可充分发挥现代刀具材料的性能。不但可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还可提高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和精度;要提高加工效率。首先必须提高切削和进给速度,同时,还要缩短加工时间;要确保加工质量,必须提高机床部件运动轨迹的精度.对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而言,一般要高于被控设备的可靠性在一个数量级以上,它是高速、高效、高精度的基本保证。但也不是可靠性.越高越好,仍然是适度可靠,因为是商品,受性能价格比的约束。2‘2模块化、钾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机床结构模块化,数控功能专门化,机床性价比显著提高并加快优化,个性化是近几年来特别明显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体现在加工效率、加工质量、驱动性能、编程与操作、监控、诊断与维修等。2.3开放性为适应数控进线、联网、普及型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及数控迅速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体系结构的开放性,设计生产开放式的数控系统,例如美国!欧共体及日本发展开放式数控的计划等。当前。国产数控4机床与工业国家的机床产品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所在,便是其努力方向及发展动力所在。这也将促使我们在学习掌握和运用高速、高精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现代制造技术。使国产数控机床得到更大发展。从而相应进一步加大对出口市场的开拓力度。参考文献:「l]郝安林,吕安相,中国数控机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阳大学学报.2004(5)[2]胡娟.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7)[s]赵华蓉.我国数控机床的状况与发展[J].科技与经济.200叹19)

同性能越来越便宜,向高精度发展,向加工中心发展,向高效率发展

设计题目:数控机床的发展及应用 学生姓名:xx  专    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指导教师:xx  填表 时间:201x 年xx月xx日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了解数控机床的出现到现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历史;以及数 控机床未来发展的趋势。    (2)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控机床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中,是工业制造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我国的数控机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探究其寻求发展的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我国的制造业高速发展,数控机床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造业中,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机床在制造业占有不可缺少的位置。但我国数控机床的生产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盛伯浩在《我国数控机床现状与发展策略》一文中指出:我国数控机床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工具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应重点推进高效、精密为核心的数控机床“μm”级工程,加强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数控功能部件,积极开展复合加工机床、超精密机床和可重构造系统工程化研究等相应的关键技术。  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只重要指标。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随着制造业的转移,我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我国机床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控   化率稳步提高,但机床消费和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目前,国内对中高档机床的需求量逐渐超过低档机床。但国产数控机床以低档为主,高档数控机床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控机床处于数量多,而高精度机床少的现状,发展高技术数控机床迫在眉睫。  3.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所选的论文题目展开,查阅相关资料,与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难点相比较,我主要是浅谈数控机床的发展、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4.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及预期目标     重点:数控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    难点:数控机床系统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     预期目标:通过调查深入了解数控机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从而提高自己对数控机床的认知!     5.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201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开题报告 201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论文初稿 201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论文终稿   201x年xx月xx日                         汇报PPT、打印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xx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专业负责人:                院部审查意见:                                     院部负责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