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氯化聚氯乙烯的工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氯化聚氯乙烯的工艺研究论文

一、高氯化聚乙烯树脂的特性高氯化聚乙烯树脂是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它优异的化学、物理性能是其他材料所不可比拟的,它是生产新一代具有多种功能的带锈防腐、高光泽、有装饰性能的涂料的最佳原料。从而取代环氧树脂、氯化橡胶、氯磺化聚乙烯、过氯乙烯等材料,其主要特性表现在:1、优异的化学学稳定性,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腐蚀性物质对其都不起腐蚀作用,其耐腐蚀性比过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高1—2倍。2、优良的耐侯性。在制成漆成膜后,对水、气和氧气渗透率极低,长年在大气中暴露,其各项性能指标保持不变。3、因其含有高氯成份,可以有效的防毒、防霉,难燃、阻燃性能极佳。二、应用范围高氯化聚乙烯树脂的应用主要在涂料方面:1、防腐涂料:桥梁、钢结构架、化工设备、盐场、渔场设备重要防腐涂料,带锈防腐底漆,管道涂料。2、船舶涂料(包括船体外面涂料和船舱内部涂料)一一船舱底漆及轮船全装饰面漆和维护涂料。3、防火涂料(阻燃涂料)——包括木结构外层防火涂料和钢结构外防火涂料。4、建筑涂料——包括建筑物外墙(装饰)涂料,混凝土用的底漆等。5、集装箱涂料6、机杨、道路、标志物及路标涂料(道路划线漆)高氯化聚乙烯树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可以用作纸张,纤维的防火剂(阻燃性)、氯丁胶、丁晴胶等橡胶系列的粘合剂的耐热改性剂,以及纸张、铝箔用油墨的改性剂。三、技术指标型号项目hcpe-65lhcpe-65mhcpe-65h外观白色细粉状白色细粉状白色细粉状氯含量(wt%)≥656565挥发份(wt%)≤0.50.50.5热分解温度(℃)≥120120120粘度(涂-4#杯)≤15秒25-32秒≥60秒用途重防腐涂料、防火涂料防腐涂料、防火涂料粘合剂高氯化聚乙烯树脂可溶于芳香烃、氯化烃、酮类、酯类且可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cdbp,环氯化植物油、氯化石醋、植物油进行改性,从而获得强韧而柔软的涂膜,为防止制成的涂料及涂料使用过程中因少量的分解产物——hcl析出而影响涂料稳定性,要加入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紫外线吸收剂,环氯化植物油进行改善涂料的稳定性。本厂产品已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四、产品包装本产品采用塑料纺织袋,内衬聚乙烯薄膜,双层包装。hcpe-65l为20公斤/袋、hcpe-65m、hcpe-65h均为10公斤/袋。 3回答者:persona1986

产品名称 氯化聚乙烯 产品英文名 Polyethylene, chlorinated 产品别名 CPE 产品用途 用作聚氯乙烯,ABS及其它聚烯烃的改性剂 CAS号 63231-66-3 廖会长:加快我国氯化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制品的发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你们好,我很荣欣参加东营·河口塑胶产品推介会暨投资政策说明会的召开,我代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我还要代表中国塑协向张小文、刘旭思发明创造:《氯化聚氯乙烯注塑用树脂及其制品》和张小文《氯化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表示祝贺。 近年来,在我国,氯化聚氯乙烯(CPVC)、氯化聚乙烯(CPE)发展很快,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塑料制品行业多种塑料制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东营旭业塑胶材料有限公司正是抓住了该行业发展处于上升势头的机遇,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之路,已为我国塑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将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我就我国CPE、CPVC制品的发展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首先,我国氯化聚乙烯(CPE)制品现有生产能力和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据《中国氯碱》2004年第八期报道,氯化聚合物作为重要的合成材料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对氯化聚合物研究和开发较为深入的国家之一,在氯化聚合物的某些品种的生产和开发上已居世界前列,如氯化聚乙烯,已是第一生产大国。随着CPE产品推广力度的加大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促进,CPE制品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容量迅速增大,客观上具备了使CPE生产向集约化发展的可能。 CPE树脂优良综合性能和加工性能使之应用大有可为。CPE是由高密度聚乙烯氯化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低温性能及电气性能;耐臭氧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阻燃性;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和与其他塑料和橡胶良好的相容性。主要用途有(1)塑料改性剂,(2)橡胶改性剂, (3)弹性橡胶制品, (4) 涂料及其它制品。如PVC改性剂;PP、PE、PS、ABS等的增韧剂和阻燃剂;产品有电冰箱磁性胶条、耐寒电线电缆护套、防水卷材、阻燃输送带、塑料异型材、彩色自行车带等。 CPE产品的系列化问题是目前我国与国外CPE厂商的最主要的差距。虽然我国现有生产能力和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产品品种仍显单一,除CPE在化学建材领域中发展较快外,与国外相比在以下领域进展不大,亟待开发。 (1) 电线电缆用低门尼值CPE橡胶和特种CPE树脂; (2) 汽车工业用CPE(用于耐热、耐油用输油管、密封件的制造); (3) 改性ABS用特种CPE; (4) 以CPE为基材的热塑性弹性体开发,用于减震材料、体育用品、汽车配件等。 目前美国杜邦-道化学公司、日本大曹公司和昭和电工公司等国外公司均有相应的CPE品种生产,以上品种的CPE消耗量约占国外CPE总消耗量的40%—50%,国内应加紧以上领域的研发和推广,在原料选择、生产技术及市场推广方面多下功夫。 总之,CPE是由PE经氯化制得的,它与许多塑料有良好的混溶性。广泛用作其他塑料的改性剂,尤其适用于PVC的改性。CPE与PVC共混可提高PVC的冲击强度,用于管材,建材(塑料门、窗、波纹板等)的生产,还可用于电线包覆。CPE与ABS或PE共混可改善后者的耐燃性和加工性能。 第二、我国氯化聚氯乙烯(CPVC)发展迅速 1、CPVC制品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开发较早,20世纪70年代即进行水相法生产工艺的开发并取得了一批成果,已开发出几个牌号的生产技术。 CPVC是重要的塑料原料,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腐蚀、高阻燃性能,主要用于管材、板材、注塑件、泡沫材料、防腐涂料产品。CPVC树脂是一个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新颖塑料材料,而提高CPVC树脂的性能已成为其产品开发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CPVC成型加工企业的迫切需要。 高性能CPVC塑料用于生产各种挤出产品,包括管材、板材、型材、片材等。应用领域为化学工业、具有消防要求的场所及有耐温要求的场所等,目前市场上主要产品为: (1)、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管材,可应用于化工行业中输送带有一定温度的腐蚀性介质。主要性能符合国际标准ISO/DIS15493-1,维卡软化点温度≥110℃; (2)、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管件,配套工业用CPVC管材,主要性能符合国际标准ISO/DIS15493-1,维卡软化点温度≥103℃; (3)、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管材,可应用于建筑行业中输送生活用冷热水,采暖等。主要性能符合国际标准ISO/DIS15877-2.2,维卡软化点温度≥110℃; (4)、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管件,配套冷热水用CPVC管材,主要性能符合国际标准ISO/DIS15877-2.2,维卡软化点温度为≥103℃; (5)、埋地式高压电力电缆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套管,可应用于电力工业中埋地高压电力电缆的保护管,主要性能符合国家标准QB/T2479-2000,维卡软化点温度为≥93℃。 上述品种的生产与应用有较好的效果,但就质量问题参差不齐,有的质量问题与PPR管类似不以合格的树脂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低下应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2、高性能氯化聚氯乙烯(CPVC)塑料产品的生产设备 混和设备、双螺杆挤出机、真空定径冷却水箱、牵引机、锯割机、扩口机等。 3、CPVC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在我国要发展CPVC制品,必须重视CPVC的加工技术问题。目前国内CPVC树脂较少,且未能提供CPVC树脂专用牌号,国产CPVC的性能还达不到现有高氯含量(70~75%)又适合加工要求品位。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造成国内氯化聚氯乙烯生产发展较慢, CPVC产品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市场导向还未到位,对这一具有强大市场活力的产品的认识还不够,市场推广进展不大。但是可以预见,一旦市场启动前景看好。我国业内专家认为亟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加强对加工配套助剂的研发和应用 CPVC在加工配套的耐热抗冲改性剂、耐热流动改性剂、CPVC专用稳定剂的开发十分重要。国外CPVC专业生产企业如Goodrich B. F. 公司、日本钟渊化学、积水化学、日本碳化物公司等多年来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各自的配套加工体系,并不断予以完善,较好地解决了CPVC的加工问题。目前国内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人员和机构较薄弱,有待予以提升,使之促进我国CPVC制品的发展。 (2) 加强对加工工艺研究和市场推广 由于CPVC加工的特殊性,对加工设备、配合技术、加工工艺条件均有相应的要求,CPVC加工技术与工艺的研究对其推广十分重要。我国进行过一些研究,但由于受配套助剂和加工设备的影响,难以进行深入工作,直接影响到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3) 加强对原辅材料的质量与检测 目前我国CPVC生产企业多为非CPVC专业生产企业,应注意加强PVC与CPVC生产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PVC与CPVC虽然在加工、应用领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产品的性能要求上其着眼点又有较大差异。在国外,由PVC生产企业来生产CPVC在原料的配套开发上有优势,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4) 加强对产品的系列化和标准化工作 加快CPVC的推广,应尽快提高CPVC产品的品种系列化水平,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的标准组织生产,以适应市场对CPVC的不断增长需求。 为了能使CPVC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品健康发展,我认为还应重视以下几个现实问题:一是市场竞争规范化;有市场就有竞争但市场不能混乱。在国内,用国产CPVC树脂生产“高压埋地电力电缆管”的市场开发已有几年了,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及大中城市的电网改造,市场用量很大。但低价位的竞争,迫使几乎所有生产CPVC电力管的企业在使用高填充的PVC管替代CPVC管,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二是标准的科学性及执行的标准的严肃性;对新材料的认识还不全面或深刻的情况下,拟套用已经实施的国际标准,不宜匆忙制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尤其是CPVC制品的标准。还有不但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标准,质量检验单位、用户单位也应具有执行标准的严肃性。

1、 塑料管应用现状研究 摘要:主要介绍了塑料管应用现状和生产现状。本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石油深加工技术日趋完善,塑料制品种类多样化,产量迅速增长,使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塑料管和传统管材相... 类别:材料工程学 作者::佚名 日期:2008-02-07 [查看详细] 2、 试论各种塑料管道的特点及应用 摘要:简明介绍硬聚氯乙烯管(UPVC)、芯层发泡管(PSP)、硬聚氯乙烯消音管、塑料波纹管、氯化聚氯乙烯管(CPVC)、高密度取乙烯管(HDPE)、交联聚乙烯管(PEX)、钢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PA... 类别:材料工程学 作者::王乐农 日期:2008-02-07 [查看详细] 3、 塑料光纤传光原理 摘要:塑料光纤POF之所以能传光是因为光纤具有芯皮结构,光在POF中传输是按全反射原理进行的,光在SIPOF中的传输方式为全反射式锯齿型,光在GIPOF中的传输方式为正弦曲线型;子午线就是光线的传播路...

聚氯乙烯论文参考文献

我先声明一点:因为这也是我们今年的研究性报告的主题,所以这些资料供你参考一下,希望最好你是有选择性的参考一下,不要太一样了,但更详细的你还可以去网上查一下,很好查的。 白色垃圾主要是废弃的难降解塑料制品,因颜色多为白色所以统称为白色垃圾.塑料制品的成分大多为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依靠自然分解很困难,燃烧处理又产生大量的有毒致癌、致畸物质,如苯\甲烷\硫化氢\甲苯等,吸如人体后会积聚在人体内,长期吸如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先说危害: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 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 第四、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袋影响城市、校园景观,塑料袋漫天飞舞,给人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视力及心情。二、造成危害:(1) 塑料长期在突然、水体残留,造成土壤硬化、沙漠化,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导致减产以及水体恶化。(2) 抛弃在水陆中的废弃物、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3) 生活垃圾被运往郊外,堆积成山占用建筑用地、生活用地,而且焚烧成为一些城市、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间接造成空气污染。(4) 部分塑料含有毒性,若有将热食物装进去会发生部分化学反应,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的生产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空气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有飞舞塑料袋,使人们出门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市政府和校园清洁工日夜与“白色污染”在搏斗,但都改变不了现状,而且光靠环卫工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环、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环境。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1、不随地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2、不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3、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的生活用品,减少白色污染4、发现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及时提醒和制止,上街购物时,尽量自己携带环保购物袋。5、要爱护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6、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应组织同学们到社会宣传,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彼此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人类在享受了工业革命带来物质以及高神上的便利后,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也被打破;每天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当中,人类也时常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为了更好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共存,我们小组对身边的白色污染进行调查,从而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并决定从自身做起,加大宣传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我们对白色污染进行调查,提出什么是白色污染的问题。经过我们查阅资料和询问有相关知识人员,得到“白色污染”主要指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们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种高分子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动时声音发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则较柔软,抖动时无发脆声音;发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白色污染”主要成分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树脂等。 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的现状 第一、侵略土地过多。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可达100—2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第三、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第四、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第六、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白色污染”物主要含有有毒化学成分,那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原因呢? 围绕这个话题,我们小组访问了一些学生、老师及领导,也得到他们的说法。 有些同学说:“造成污染主要来源是平常不自觉,没有很好地重复使用塑料袋,自己约束自己能力不强,受到他人的影响,认为自己一个人环保在世上也没多大作用。” 有些同学说:“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快感,造成白色污染那是必然结果,否则社会经济就会止步不前,人类也不会进步”。 当到这里时老师也有话要说:“白色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现象,要想杜绝则是不可能,只有从思想上教育,让自己的学生意识到污染的危害及影响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社会才会改变现状,污染也会减少甚至无污染。” 而当我们访问相关领导时,他们说:“国家虽有相关法律文件,但在县级以下的地方难以实施,更没垃圾回收以及利用,只是采用焚烧或堆积,严重影响当地的水源、土壤及人们生活状况”。 我们小组根据同学、老师、领导的答复,经过讨论和相关的资料,总结了以下几点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和管理,垃圾没有分类回收,能回收没有回收利用而采取焚烧、填埋等不科学方式处理。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白色污染没有科学处理,放任直流。3、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虽有对使用塑料袋规定,但没有对塑料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4、我国虽响应世界宣传保护环境的口号,但总的来讲中国人受到的教育水平不如西方,人们的保护意识也较单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相当普遍。 现在我们小组更充分了解我们日常生活废弃物产生原因,我们会更好约束自己,告诫朋友、同伴合理使用塑料制品。我们小组的一个成员提出既然生活中有那么多白色污染,那它到底影响到我们生活及环境的哪些方面?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为此我们小组开始到附近池塘、乡村做些访问及调查。 有的农民说:“今年来池塘养鱼收入不是那么理想,有时捕捉的鱼还发生变异,鱼类逐渐减少,水体开始发臭,现在养鱼已经负利了。” 当我们从池塘里打捞时,发现了许多塑料制品,这就是节省脚步,顺便把生活废弃物扔入池塘中造成的后果。现在水源被污染,养水产品已成为不可成的事实,这又给我们上了一课。 我们又去田野调查,发现有几块地已经长满荒草被丢弃。土地是农民命根子,这时我们询问村支书,正如他所说:“这块土地的土壤硬化,出现土地沙漠化,导致粮食年年减产,这是迫不得已的事”。经过一番调查,我们总结“白色污染”的危害如下:

[1] Yu,M.-F.,Files,B. S.,Arepalli,S.,Ruoff,R. S. Tensile loading of ropes of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Phys. Rev. Lett. 2000, 84 :5552~5555 . [2] J. Hone,B. Batlogg,Z. Benes,A. T. Johnson,J. E. Fischer. Quantized Phonon Spectrum of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Science, 2000, 289 (5485) :1730 - 1733 . [3] Li Wenzhen, Liang Changhai, Qiu Jieshan. Carbon Nanotubes as Support for Cathode Catalyst of a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Carbon, 2002, 40(7) :787 . [4] N. M. Rodriguez M. S. Kim F. Fortin I. Mochida and R. T. K. Baker. Carbon deposition on iron-nickel alloy particles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1997, 148 (2) :265-282 . [5] R. Gao, C. D. Tan and R. T. K. Baker. Ethylene hydroformylation on graphite nanofiber supported rhodium catalysts .Catalysis Today, 2001, 65 (1) :19-29 . [6] Cuong Pham-Huua,Nicolas Keller a,Gabrielle Ehret c,et al. Carbon nanofiber supported palladium catalyst for liquid-phase re-actions:An active and selective catalyst for hydrogenation of cin-namaldehyde into hydrocinnamaldehyde[J] .Journal of MolecularCatalysis A:Chemical. 2001, 170 :155-163 . [7] P. A. Simonov, A. V. Romanenko, I. R. Prosvirin et al. On the nature of the interaction of H_2PdCl_4 with the surface of graphite-like carbon materials .Carbon, 1997, 35 :73-82 . [8] Rodriguez N M. Review of Catalyst of a catalytically growncarbon nanofibers[J] .Mater Res, 1993, 8 (12) :29-33 . [9] Chamber A,Nemes T,Rodriguez N M,et al. Catalytic be-havior of Graphite nanofiber supported nickel parti-cles.1.Comparison with other support media[J] .Phys ChemB, 1998, 102 (12) :2251-2258 . [10] Park C,Baker R T K. Catalytic behavior of graphite nanofibersupported nickel particles.2.The influence of the nanofiberstructure[J] .Phys Chem B, 1998, 102 (26) :5168-5177 . [11] Park C,Baker R T K. Catalytic behavior of graphite nanofibersupported nickel particles.3.The effect of chemical blocking on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J] .Phys Chem B, 1999, 103 (13) :2454-2460 . [12] Mestl G,Maksimova N I,Schlogl R. Catalytic activity ofcarbon nanotubes and other carbon materials for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to styrene[J] .Stud Sur SciCatal, 2001, 40 :2066-2072 . [13] Keller N,Maksimova N I,Roddatis V V,et al. The cata-lytic use of onion-like carbon materials for styrene synthesisby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J] .AngewChem Int Ed, 2002, 41 (11) :1885-1888 . [1] 李权龙,袁东星,林庆梅. 多壁碳纳米管的纯化[J]. 化学学报, 2003,(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1] 项丽. 应用纳米碳管固相萃取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21) . [2] 张晓明,王洪艳,李俊锋. 改性MWNTs/纳米HA/PLA骨修复材料的制备[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4)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 韩素芳.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1] 张娟玲,崔屾.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J]. 化学进展, 2006,(10) . [2] 温轶,施利毅,方建慧,曹为民. 压缩集结碳纳米管电极对活性艳红染料的电催化降解研究[J]. 化学学报, 2006,(05) . [3] 张新荣,姚成漳,王路存,曹勇,戴维林,范康年,吴东,孙予罕.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高效碳纳米管改性Cu/ZnO/Al_2O_3催化剂[J]. 化学学报, 2004,(21) . [4] 唐文华,邹洪涛,张艾飞,刘吉平. 碳纳米管纯化技术评价与研究进展[J]. 炭素, 2005,(03) . [5] 陈灿辉,李红,朱伟,张全新. 二茂铁及其与DNA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J]. 物理化学学报, 2005,(10) . [6] 方建慧,温轶,施利毅,曹为民. 碳纳米管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染料溶液的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06,(06) . [7] 赵弘韬,张丽芳,张玉宝. 碳纳米管纯化工艺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6) . [8] 李权龙,袁东星. 多壁碳纳米管用于富集水样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1] 王哲. 多壁碳纳米管的形态控制及场发射性能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 [2] 邓春锋.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 [3] 胡长员. 碳纳米管功能化及其负载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研究[D]. 南昌大学, 2006 . [4] 米万良. 多孔陶瓷负载碳纳米管膜的制备及其气体渗透性能[D]. 天津大学, 2005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1] 张仲荣. 气相色谱应用于尾气排放的分析技术研究[D]. 天津大学, 2006 . [2] 张娟玲. 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复合材料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天津大学, 2006 . [3] 王翔. 催化裂解无水乙醇制备纳米碳管研究[D]. 西北工业大学, 2007 . [4] 张麟. 碳纳米管改性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研究[D]. 西北工业大学, 2007 . [5] 李柳斌. 聚氯乙烯的熔融共混改性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 [6] 高远. 碳纳米管/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7 . [7] 华丽. 大孔径CNTs功能化处理及NiB/CNTs合金催化性能研究[D]. 南昌大学, 2006 . [8] 仪海霞. 碳纳米管球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07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1] 李权龙,袁东星. 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A]. 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 2004 . [2] 徐雪梅,黄碧纯. 碳纳米管负载V_2O_5脱氮催化剂的研究[A]. 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

有两篇,你看着修改吧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钢筋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1]: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二、 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1.干缩裂缝及预防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二是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四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三是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四是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五是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3.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二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三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四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五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4.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 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二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三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四是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五是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六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七是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九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十是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十一是预留温度收缩缝。十二是减小约束,浇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岩和老混凝土上铺设5mm左右的砂垫层或使用沥青等材料涂刷。十三是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十四是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入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出现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旦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主要的预防措施:一是选用碱活性小的砂石骨料。二是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三是选用合适的掺和料抑制碱骨料反应。 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不良或者是钢筋保护层较薄,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使钢筋产生锈蚀,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胀裂,此种类型的裂缝多为纵向裂缝,沿钢筋的位置出现。通常的预防措施有:一是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二是混凝土级配要良好。三是混凝土浇注要振捣密实。四是钢筋表层涂刷防腐涂料。 三、裂缝处理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5.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6.仿生自愈合法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组分(如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泌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4]。 四、结 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生产聚氯乙烯的毕业论文

这是用电石法生产氯乙烯分厂主要生产工艺为氯乙烯(VCM)工段,并以保全、冷冻等工段作为辅助生产工段。 氯乙烯(VCM)工段包括100单元、200单元和300单元。其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2-5。 图2-5 氯乙烯分厂工序流程图 100单元的主要目的是用乙烯(C2H4)在低温的环境下直接被氯气(Cl2)氯化完成二氯乙烷的合成,并且通过精制为裂解炉单元提供合格纯净的二氯乙烷,以及为保护环境进行相应的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200单元生产主要目的是以气相二氯乙烷(EDC)在500C左右的终端温度下裂解,脱去HCl,生成氯乙烯(VCM),而后经HCl塔和VCM塔精镏,分离出纯净的HCl和VCM,VCM即聚氯乙烯车间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而分离出的HCL还可以继续循环使用,参与300单元的生产,从而实现生产的循环性。 300单元的生产目的是利用乙烯、氧气和裂解的中间产物氯化氢为原料,经过乙烯的氧氯化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并且将所生产的二氯乙烷用到200单元中去,使整个生产过程形成环状,以完成整个装置的生产平衡。 (4)聚氯乙烯(PVC)分厂 聚氯乙烯分厂生产工段包括乙炔工段、合成工段、老聚合工段、干燥工段、新聚合工段、五线聚合工段、冷冻工段。生产任务包括电石法单体的生产及PVC树脂的聚合,聚合生产能力70万吨/年。 天津大沽化工厂的PVC生产是由VCM单体经聚合反应后生成。聚氯乙烯分厂的VCM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本厂自制,即由乙炔转化生产为VCM;另一种是由氯乙烯分厂供给。主要工艺流程见图2-6。 图2-6 聚氯乙烯工艺流程图 乙炔工段利用外购的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生成乙炔气体,乙炔气体经过压缩、清静、干燥后得到纯净的乙炔气体。 合成工段利用电解分厂生产的副产品氯气和氢气反应合成HCL,或者是由废盐酸和蒸汽通过脱析、脱水工序生成干燥HCL,进一步净化后供给VCM转化,部分HCL由氯乙烯分厂提供。 纯净的乙炔气体和HCL经过混合预热后发生反应转化为VCM单体,VCM再经过水洗碱洗、压缩、精馏后就送进VCM储罐等待参加聚合反应。 聚合工段使VCM和其他的各种辅剂发生聚合反应,反应产物经过汽提、干燥后成为产品包装出厂。图的没有,有图你自己也生产不了。 参考资料:

1. 年产10万吨苯乙烯工艺初步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3923,页数:46) 2. 亚硫酸生产工艺设计(1万吨年) 简介:(论文字数:12614,页数:43) 3. 乙醛生产工艺设计(8万吨/年) 简介:(论文字数:15666,页数:49) 4. 膜法除硝中淡盐水的预处理 简介:(论文字数:13025,页数:38) 5. 硫铁矿制硫酸工艺初步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5149,页数:62) 6. 年产十万吨PVC中HCl工序的工艺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4873,页数:34) 7. 年产10万吨乙炔洁净工艺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3187,页数:34) 8. 年产10万吨乙炔工艺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3024,页数:33) 9. 2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简介:(论文字数:19390,页数:44) 10. 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非晶态BZN薄膜的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17096,页数:40) 11. 恒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安全评价报告 简介:(论文字数:13199,页数:31) 12. 克酮酸的合成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8603,页数:23 ) 13. 全膜法工艺在热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中的应用及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13367,页数:26) 14. 100Kt/a硝基氯苯装置TPS系统工程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21679,页数:57) 15. 0.9Mt/a新井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34465,页数:78) 16. 五龙矿1.20Mt/a 新井采区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20446,页数:42) 17. 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初步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0346,页数:37) 18. 高聚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简介:(论文字数:6289,页数:16 ) 19. 木粉含量对PVC/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简介:(论文字数:5040,页数:11 ) 20. 喜树发根培养及培养基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14476,页数:29) 21. 虾下脚料制备多功能叶面肥的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12168,页数:25) 22. 缩合型有机硅电子灌封材料交联体系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20114,页数:40) 23. 棉籽蛋白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合成与性能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19997,页数:35) 24. 酶法双甘酯的制备 简介:(论文字数:19829,页数:36) 25. 硅酸锆的提纯毕业论文 简介:(论文字数:12630,页数:27) 26. 腐植酸钾/凹凸棒/聚丙烯酸复合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31673,页数:49) 27.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对4-硝基苯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20776 页数:43) 28. 铝合金阳极氧化及封闭处理 简介:(论文字数:25561,页数:51) 29. 贝氏体白口耐磨铸铁磨球的研究 简介:(正文字数:16247,页数:39) 30. 80KW等离子喷涂设备的调试与工艺试验 简介:(正文字数:18733,页数:37) 31. 2800NM3/h高温旋风除尘器开发设计 简介:(正文字数:14802,页数:58) 32. 玻纤增强材料注塑成型工艺特点的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6984,页数:13 ) 33. 年处理30万吨铜选矿厂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4063,页数:50) 34. 年处理60万吨铁选厂毕业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3536,页数:54) 35. 广东省韶关市大宝山铜铁矿井下开采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53605页数:140) 36. 日处理1750吨铅锌选矿厂设计 简介:(字数:37308,页数:89) 37. 6000t/a聚氯乙烯乙炔工段初步工艺设计 简介:(字数:26743,页数:61) 38. 年产50万吨焦炉鼓冷工段工艺设计 简介:(字数:33226,页数:49) 39. 年产25万吨合成氨铜洗工段工艺设计 简介:(字数:23904,页数:55) 40. PX装置异构化单元反应器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简介:(字数:17463,页数:53) 41. PX装置异构化单元脱庚烷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简介:(字数:22340,页数:54) 42. 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环己烷氧化性能的影响 简介:(字数:三万,页数:66 ) 43. 高温高压条件下浆态鼓泡床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 简介:(字数:25168.页数:60) 44. 新型纳米电子材料的特性、发展及应用 简介:(字数:8679.页数:10 ) 45. 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的研究 简介:(字数:17272,页数:22) 46. 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 简介:(字数:15867,页数:20) 47. 氯气生产与储存过程中危险性分析及其预防 简介:(字数:13643,页数:23) 48. 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与检测 简介:(字数:9767,页数:16 ) 49. 环氧乙烷工业设计 简介:(字数:20472,页数:67) 50. 年产21000吨乙醇水精馏装置工艺设计 简介:(字数:13464.页数:56) 51. 年产26000吨乙醇精馏装置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0089,页数:55) 52. 高层大厦首层至屋面消防给水工程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4582,页数:38) 53. 某市航空发动机组试车车间噪声控制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11156,页数:36) 54. 一株源于厌氧除磷反应器NL菌的鉴定及活性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12064,页数:28) 55. 一株新的短程反硝化聚磷菌的鉴定及活性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10316,页数:30) 56. 广州地区酸雨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简介:(论文字数:9031,页数:19 ) 57. 超声协同硝酸提取城市污泥重金属的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10981,页数:27) 58. 脱氨剂和铁碳法处理稀土废水氨氮的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8209.页数:21 ) 59.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扬声器研制 简介:(论文字数:19332,页数:29) 60. 纳米氧化铋的发展 简介:(论文字数:18508,页数:39) 61. 海泡石TiO2光敏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研究 简介:(论文字数:15350,页数:35) 62. 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制备 简介:(论文字数:22379,页数:35) 63. 钙钛矿型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毕业论文 简介:(论文字数:35682,页数:58) 64. APCVD法在硅基板上制备硅化钛纳米线 简介:(论文字数:18638,页数:36) 65. 浅层地热能在热水系统中的利用初探及其工程设计 简介:(论文字数:34502,页数:58) 66. 输配管网的软件开发 简介:(论文字数:24729,页数:59) 67.乙二醇乙醚乙酸酯的合成及分析 (字数:17018,页数:35) 68.四(m-氯苯基)卟啉及其锰络合物的合成 (字数:15464,页数:36)

中文摘要论述了PVC的结构性能。PVC可分为软PVC和硬PVC。其中硬PVC大约占市场的2/3,软PVC占1/3。软PVC一般用于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层,但由于软PVC中含有柔软剂(这也是软PVC与硬PVC的区别),容易变脆,不易保存,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局限。硬PVC不含柔软剂,因此柔韧性好,易成型,不易脆,无毒无污染,保存时间长,因此具有很大的 开发应用价值。PVC的本质是一种真空吸塑膜,用于各类面板的表层包装,所以又被称为装饰膜、附胶膜,应用于建材、包装、医药等诸多行业。其中建材行业占的比重最大,为60%,其次是包装行业,还有其他若干小范围应用的行业。由于PVC树脂具有耐氧化、耐火等特性,易成型,价格合理,现在也广泛用于电缆外护套的生产,在电缆电线行业应用广泛。我公司用的PVC树脂型号是H-70和ZH-70(阻燃型),由于PVC的结构比较稳定、在生产中和应用中没有任何污染,所以在生产中应用广泛。在电缆中还有很多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电缆线芯中间我们用的一种填充材料是网状聚丙烯,用于衬托电缆的圆整性。绕包时用的是一种聚酯带,它具有强度高,耐火等特性。所以说高分子材料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 关键词: 应用广泛、耐老化、耐氧化、耐火、结构稳定、易成型、柔韧性好、无污染、价格合理、

氯乙烯的合成毕业论文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论文题目:1. 中国的石油中化工产业现状与竞争力分析2. 中国的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3.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4.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及节能技术5.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6. 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及对策7. 聚乙烯纳米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8. 纳米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9. 世界聚乙烯烃工业的发展前景10. 氯碱工业的发展及应用 11. 聚氯化-2-羟丙基-1,1-N-二甲胺的合成及性质测定12. 矿渣MTC固井技术的应用研究13.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14. 21世纪中国炼油工业发展问题探讨15. 氯乙烯的合成与制备16.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17. 乙炳橡胶生产工艺及其经济分析18. 我国氯碱工业现状及发展研究19. 丁苯橡胶的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20. 面向21世纪的炼油工业21. .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研究22. 催化裂化化学反应原理及催化剂的选用23. 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与选用24. 大庆与胜利油田原油的特点并设计适合的加工方案25. 纳米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26. 永磁材料的发展27. 炼油用泵的现状研究28.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29.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绘制30. 浅析燃料电池技术31. 21世纪涂料工业的现状和前景32. 石化企业废水处理研究33. 大王热电厂煤渣综合处理研究34. 大王镇橡塑企业发展现状及远景35. 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应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36. 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

石油化工的范畴以石油及天然气生产的化学品品种极多、范围极广。石油化工原料主要为来自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以及油田气、天然气等。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裂解气分离可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从烯烃出发,可生产各种醇、酮、醛、酸类及环氧化合物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烯烃、芳烃经加工可生产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产品及一系列制品,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因此石油化工的范畴已扩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大部分领域。石油化工生产,一般与石油炼制或天然气加工结合,相互提供原料、副产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经济效益(见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编辑本段石油化工的作用1.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石油化工,主要指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 石油者。我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我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2.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1996年,我国已超过800万吨。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3.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4.各工业部门离不开石化产品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 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产品。全世界润滑油脂产量约2千万吨,我国约180万吨。建材工业是石化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关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轻工、纺织工业是石化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石化产品的身影。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以及诸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石化产品, 尤其是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发展石化工业是个巨大的促进。5.石化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行的支持石油化工国内外的石化企业都是集中建设一批生产装置,形成大型石化工业区。在区内,炼油装置为“龙头”,为石化装置提供裂解原料,如轻油、柴油,并生产石化产品;裂解装置生产乙烯、丙烯、苯、二甲苯等石化基本原料;根据需求建设以上述原料为主生产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的系列生产装置,其产品、原料有一定比例关系。如要求年产30万吨乙烯,粗略计算,约需裂解原料120万吨, 对应炼油厂加工能力约250万吨,可配套生产合成材料和基本有机原料80 ~ 90万吨。由此可见, 建设石化工业区要投入大量资金,厂区选址适当,不但要保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而且要有充分的电力、水供应及其他配套的基础工程设施。各生产装置需要大量标准、定性的机械、设备、仪表、管道和非定型专用设备。 制造机械设备涉及材料品种多,要求各异,有些重点设备高速超过50米,单件重几百吨;有的要求耐热1000°C,有的要求耐冷 - 150°C。有些关键设备需在国际市场采购。所有这些都需要冶金、电力、机械、仪表、建筑、环保各行业支持。 石化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的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选用、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都要求由专有或独特的技术标准所规定, 如从国外引进,要支付专利或技术诀窍使用费。因此,只有加强基础学科,尤其是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化学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之掌握和采用先进科研成果,再配合相关的工程技术,石化工业才有可能不断发展,登上新台阶。编辑本段石油化工的发展石油化工的发展与石油炼制工业、以煤为基本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有关。石油炼制起 石油炼制源于19 世纪20年代。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动了汽油生产。为扩大汽油产量,以生产汽油为目的热裂化工艺开发成功,随后,40年代催化裂化工艺开发成功,加上其他加工工艺的开发,形成了现代石油炼制工艺。为了利用石油炼制副产品的气体,1920年开始以丙烯生产异丙醇,这被认为是第一个石油化工产品。20世纪50年代,在裂化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以制取乙烯为主要目的的烃类水蒸汽高温裂解 简称裂解)技术,裂解工艺的发展为发展石油化工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一些原来以煤为基本原料(通过电石、煤焦油)生产的产品陆续改由石油为基本原料,如氯乙烯等。在20世纪30年代,高分子合成材料大量问世。按工业生产时间排序为:1931年为氯丁橡胶和聚氯乙烯,1933年为高压法聚乙烯,1935年为丁腈橡胶和聚苯乙烯,1937年为丁苯橡胶,1939年为尼龙6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化工技术继续快速发展,1950年开发了腈纶, 1953年开发了涤纶,1957年开发了聚丙烯。编辑本段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有大量廉价的原料供应(50 ~ 60年代,原油每吨约15美元);有可靠的、有发展潜力的生产技术;产品应用广泛,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原料、技术、应用三个因素的综合,实现了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换,完成了化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20世纪70年代以后,原油价格上涨(1996年每吨约170美元),石油化工发展速度下降,新工艺开发趋缓, 并向着采用新技术,节能,优化生产操作,综合利用原料,向下游产品延伸等方向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力建立石化工业,使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下降。1996年,全世界原油加工能力为38亿吨,生产化工产品用油约占总量的10%。编辑本段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石油化工是近代发达国家的重要基干工业由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中间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料、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80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化学工业的产值,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 6%~7%,占工业总产值7%~10%;而石油化工产品销售额约占全部化工产品的45%,其比例是很大的。 石油化工2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者。我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我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1996年,我国已超过800万吨。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 石油化工可创造较高经济效益。以美国为例,以50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原料,可生产100亿美元的烯烃、苯等基础石油化学品,进一步加工得240亿美元的有机中间产品(包括聚合物),最后转化为400亿美元的最终产品。当然,原料加工深度越深,产品越精细,一般来说成本也相应增加。编辑本段世界石油化工1970年,美国石油化学工业产品,已有约3000种。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生产厂已约1000个。国际上常用乙烯和几种重要产品的产量来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的生产,大多采用烃类高温裂解方法。一套典型乙烯装置,年产乙烯一般为300~450kt,并联产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乙烯及联产品收率因裂解原料而异。目前,这类装置已是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核心。 70年代以前,世界石油化工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国。1973年后世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1983年以来又趋下跌,价格大起大落,使石油化工企业者对原料稳定、持久供应产生忧虑。发达国家改革生产结构,调整设备开工率,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产油国近年则在大力发展石油化工。80年代,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分布已发生变化,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如将东欧国家的乙烯生产能力计算在内,则这些新兴石油化工生产地区的乙烯生产能力,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一。 1958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9Mt(不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3.3Mt,约1/3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1/3建在拉美和东欧;传统石油化工生产地区,只新增生产能力800kt,且今后五年内,计划也很少新建乙烯装置,主要是进行现有装置的技术改造。编辑本段中国石油化工起始于50年代,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建立了一系列大型石油化工厂及一批大型氮肥厂等,乙烯及三大合成材料有了较大增长。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20%,因而对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石油化工行业包括石油石化和化工两个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在2006年都保持了较快地增长。如果把这两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2006年石油化工累计实现的利润达到了4345亿,增长达到了17.9%,增量达到了658亿元,在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中占到17%左右。 石油化工32007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8211亿元,同比增长20.2%。重点跟踪的65种大宗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产量较2006年同期增长的有62种,占95.4%,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有47种,占72.3%,天然气、电石、纯苯、甲醇、轮胎外胎等产品产量呈较快增长态势。 原油及加工制品平稳增长。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原油生产较为平缓,天然气产量则增长较快。2007年1~9月累计生产原油13992.6万吨,同比增长1.4%;天然气累计产量为50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8%。原油加工量24289.1万吨,同比增长7.0%。汽、煤、柴油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累计生产汽油4475.9万吨,同比增长8.5%;生产煤油867万吨,同比增长17.4%;生产柴油9175.1万吨,同比增长6.1%。 农化产品生产供应正常。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农用化学品生产也呈现比较强的季节性。化肥(折纯)2007年1~9月累计产量为4310.5万吨,同比增长13.8%,其中氮肥3144.7万吨,同比增长12.2%。2007年前三季度,农药原药累计产量为127.4万吨,同比增长20.6%,杀虫剂、除草剂产量增幅分别为10.7%和33.3%,农药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杀虫剂占农药的比例已下降到37.1%。 展望 以石油和天然气原料为基础的石油化学工业,虽然在70年代经历两次价格上涨的冲击,但由于石油化工已建立起整套技术体系,产品应用已深入国防、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各领域,市场需要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正在迅速扩大,所以今后石油化工仍将得到继续发展。8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所耗石油量仅为世界原油总产量的8.4%,所耗天然气为天然气总产量10%,更由于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化工品可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故石油化工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为了适应近年原料价格波动,石油化工企业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例如,生产乙烯的原料多样化,使烃类裂解装置具有适应多种原料的灵活性;石油化工和炼油的整体化结合更为密切,以便于利用各种原料;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新催化剂的采用,提高产品收率,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及原料消耗;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精细化工,开发具有特殊性能、技术密集型新产品、新材料,以提高经济效益,并对石油化工生产环境污染进行防治等。编辑本段石油化工专业石油化工专业是伴随着中国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同时产生的化工学习专业课程,目的是培养石油化工人才,石油化工专业技术专业人才,一般各大理工科院校都设有此专业,该专业主要课程涉及:计算机应用、英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分析、 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程系、化工节能、化工设备、化工安全与环保、精细化工,质量管理。 就业方向: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企业生产操作与管理。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英语、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分析、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 、常规仪器分析、化工安全与环保。 就业方向: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医药、食品企业和环保部门从事化验分析操作与管理。编辑本段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聚乙烯论文文献

聚乙烯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及现状。这个,您的,任务书可以给我,/吧

聚氯乙烯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 简称PV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 聚氯乙烯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PVC很坚硬,溶解性也很差,只能溶于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少数溶剂中,对有机和无机酸、碱、盐均稳定,化学稳定性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VC溶解在丙酮-二硫化碳或丙酮-苯混合溶剂中,用于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而成纤维,称氯纶。具有难燃、耐酸碱、抗微生物、耐磨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弹性。百度一下,知道

刘学鹏1,2 张明昌1 张林海1 丁士东1 刘 伟1

(1.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01;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摘 要 目前,对油井水泥降失水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认识多是推测,没有详细的数据支撑。本文从失水量、滤液黏度和滤饼结构等试验数据出发,解释了聚乙烯醇降失水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醇降低失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其对水泥浆液的增黏作用,而是其对滤饼渗透率的降低,即在滤饼和过滤介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聚合物膜。

关键词 油井水泥 降失水剂 聚乙烯醇 作用机理

Mechanisms Involved in Fluid Loss Control of Oil-well

Cement Slurries by Polyvinyl Alcohol

LIU Xuepeng1,2 ZHANG Mingchang1,ZHANG Linhai1,DING Shidong1,LIU Wei1

(1.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SINOPEC,Beijing 100101,China;

2.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Beijing 102249,China)

Abstract Nowadays,mos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function mechanisms of fluid loss control agent is a conjecture without the support of laboratory date.In this paper,the function mechanisms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was first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by determining the quantity of fluid-loss,filtrate viscosity and the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of filter cake fines.The results show that main factors in FL reduction by PVA is not viscosifying effect but reduction in filter cake permeability:a tough,monolithic and compact polymer film is formed on the filter membrane surface under the filter cake so that the FL is not increased notably meanwhile the film formed with PVA starts to destroy and this results in abrpt increase of FL.

Key words Oil-well cement;fluid-loss additive;polyvinyl alcohol;functioning mechanisms

油井水泥降失水剂是一种能控制水泥浆中液相向渗透性地层滤失,从而保持水泥浆适当水灰比的材料,其对保证固井质量和保护油气层起着重要的作用[1,2]。聚乙烯醇(PVA)油井水泥降失水剂具有价格适中、对水泥浆缓凝时间和抗压强度影响小且有一定的成膜防气窜作用等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4]。

本文以自合成的耐温120℃的非离子聚合物降失水剂聚乙烯醇PVA-120为对象,同时以耐温160℃的阴离子型(AMPS/AM/AA)共聚物降失水剂JHW-160为参照,结合陈涓等[3]的研究思路方法,进一步阐明聚乙烯醇类降失水剂的作用机理,尝试为深入探讨降失水剂作用机理提供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思路。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1)常压稠化仪,沈阳航天工业研究院生产。

2)高温高压降失水仪,沈阳航天工业研究院生产。

3)Zeta电位仪,上海中晨公司生产,JS94H型。

1.2 样品

JHW-160,工业产品,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钠(AMPS)聚合而成三元共聚物;PVA-120,工业产品,以聚乙烯醇17-88经醛交联得到。

2 结果与讨论

2.1 失水量与加剂量及滤液黏度的关系

表1是降失水剂加量对水泥浆失水量和滤液黏度影响的测量数据。

表1 降失水剂加量对水泥浆失水量和滤液黏度的影响

注:“-” 表示没有进行数据测量。

从表1中可以看出,JHW-160随着剂量的增加,失水量逐渐减小。而PVA-120在加量小于0.4% BWOC时,失水量很大,随着加量进一步增大,失水量从951mL·30min-1急剧降至34mL·30min-1,这种现象称作“门限效应”。当进一步增加降失水剂量时,失水量不再明显降低。由此可见,PVA-120与JHW-160二者的失水规律不同,降失水机理也不相同。数据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3]。

从表1中可以看出PVA-120的滤液黏度随加量变化不明显,而JHW-160的滤液黏度随着加量增大逐渐增加,表现出相关性。当PVA-120的加量从0.3%BWOC增加到0.4%BWOC时失水量从951mL·30min-1急剧降至34mL·30min-1,而滤液黏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这说明滤液黏度不是聚乙烯醇降失水剂PVA-120能够控制水泥浆失水的原因;相反,对于离子聚合物类降失水剂JHW-160来说,聚合物黏度或浓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随着加量的增加,加有JHW-160的水泥浆滤液黏度逐渐增加,失水量逐渐减小。

2.2 失水量与吸附量的关系

当PVA-120加量在0.4%BWOC时,75℃的失水量为34mL·30min-1;而加量在0.3%BWOC时,却不能控制失水。因此选用这两个加量点,考察二者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PVA-120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

试验结果表明,PVA-120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极低,远远小于降失水剂的加量。同时,当PVA-120加量在0.4%BWOC和0.3% BWOC时,二者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没有太大差别,而二者的失水分别为34mL·30min-1和951mL·30min-1。说明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的聚乙烯醇,不是PVA-120起降失水作用的主要原因。

2.3 失水量与滤饼电性质的关系

将滤饼重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测定滤饼颗粒的电泳迁移率,得到表3所示数据。

表3 失水量与滤饼颗粒的电泳迁移率的关系

研究PVA-120和JHW-160的滤饼可知,当PVA-120能控制住失水时,在滤饼与过滤介质的交界处形成一层厚度小于1mm的具有一定韧性的致密聚合物薄膜;同时在薄膜上层有一层较薄的滤饼,滤饼内部可见明显的不完整的薄膜夹层;而JHW-160只形成滤饼,且加剂量越大,失水量就越小,滤饼也会更薄。

分别将加有两种聚合物水泥浆失水试验得到的滤饼重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测定滤饼颗粒的电泳迁移率。发现加有PVA-120的水泥滤饼的电泳迁移率随加剂量增加变化不大,且与净浆滤饼的数值基本一致,说明滤饼的电性质没有改变,其降失水作用与此无关。这主要是由于PVA-120是非离子聚合物,不是以静电力作用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而对于JHW-160随着加量增大,滤饼的电泳迁移率会由净浆的正值变为负值,同时当加量逐渐增大时,电泳迁移率的绝对值会更大,说明随着JHW-160的加入,水泥颗粒表面的电性质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势必会对滤饼结构、润湿性等产生影响,进而对控制失水产生作用。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3]。

2.4 失水量与滤膜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在滤饼与滤网处形成的致密聚合物薄膜是聚乙烯醇类降失水剂控水的关键,只要达到形成薄膜所需的聚合物浓度,失水量就不会有明显变化。要想进一步降低失水,就必须要了解这层薄膜的结构组成和形成过程。

从电子显微镜下(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滤膜的全貌结构图,进行局部放大可以看到滤膜是由许多粒径小于100μm的颗粒相互堆积而成的,在颗粒间有粘连结构。推测滤膜的形成是由PVA分子和水泥颗粒共同组成的整体,其中水泥颗粒相互堆积,并以PVA分子相互粘连。同时,水相法激光粒度仪测量水泥颗粒粒径分布的结果(D50=17.4μm)显示水泥颗粒的粒径确实是主要分布在100μm以下,这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粒径大小基本吻合。

图1 聚乙烯醇降失水剂滤膜结构电镜显微照片

当滤膜形成后,水泥浆的失水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失水量会瞬间减少,但是依然会有少量流出。这可能是由于滤膜结构是由水泥颗粒堆积而成,而水泥颗粒的直径分布显示其中粒径小于1μm的颗粒很少,这样滤膜上颗粒堆积会留有一些小的空隙不能被有效封堵(在电镜图中表现为黑色空洞),它们一旦串通就会表现为失水量的不断增加。推测,如果加入小粒径的材料封堵住这部分空隙,失水量将减小。

固定PVA-120加量为0.8%BWOC,采用0.5%缓凝剂DZH -2、水灰比0.44、嘉华G级水泥的基浆配方,在100℃测定其失水量为17.2mL,见表4。由于水泥的粒径主要分布在1~100μm,所以分别选用中等粒径的材料超细硅粉(D50=8.3μm)和小粒径材料纳米锰粉(D50=0.9μm),考察其对失水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见表4。

表4是100℃时3次试验的平均值。从数据结果看,随着加入材料粒径的减小,失水量逐渐减少。这也证明了改善滤膜堆积空隙结构能够提高其控失水效果的推测。

表4 加入小粒径材料后的失水数据

2.5 降失水剂的作用机理

油井水泥浆降失水剂作为油井水泥外加剂中最重要的一类外加剂,其使用直接关系到固井施工的成败和油井寿命、产能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阴离子聚合物体系(以AMPS为主要单体)和非离子聚合物体系(含胶乳体系和聚乙烯醇体系)。通过上文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两类降失水剂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阴离子聚合物体系是通过改变滤饼电性、增加游离液黏度实现控水的;在滤饼与滤网处形成致密聚合物薄膜是聚乙烯醇类降失水剂控水的关键。

3 结论

1)阴离子聚合物JHW-160是通过改变滤饼电性、增加游离液黏度实现控水的。

2)在滤饼与滤网处形成致密聚合物薄膜是聚乙烯醇类降失水剂PVA -120控水的关键。

3)增强聚乙烯醇类降失水剂滤膜的耐温性、改善滤膜的结构才是提高其抗温性能、增加其降失水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Plank J,Dugonjić-Bilić F,et al.Working mechanism of poly(vinyl alcohol)cement fluid loss additive[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0,117(4):2290~2298.

[2]张明昌.固井工艺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3]陈涓.固井水泥降失水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D].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2002.

[4]彭雷,房恩楼,张敬涛,等.交联聚乙烯醇的防窜机理及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7,24(3):39~44.

[5]谢惠波.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伯、仲醇[J].四川化工,1996,2:32~33.

[6]陈涓,彭朴,汪燮卿.化学交联聚乙烯醇的降滤失机理[J].油田化学,2002,19(2),101~10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