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高质量亲子关系沟通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高质量亲子关系沟通研究论文

一、沟通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那么长久下去,孩子将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

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和孩子间的沟通,也就人为地形成了代沟了。

二、和孩子交流时要多倾听

“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这也促进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并不需要自己说,父母只需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关注、尊重和时间,那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缺乏人生经验,更加需要向父母倾诉,从父母那里得到指导。

同时家长也应善待孩子的错误,既算是孩子真的犯了错误,父母也要静下心来,以同情与认同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让他倾诉,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批评。这样做不但可增进亲子沟通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当遇到任何烦恼时,回到家里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

三、帮孩子分析问题

孩子社会经历少,见识少,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时作为父母就应该适当地给予孩子指导,当然方案越具体越好,过于笼统的方法孩子有时并不能理解,更不会付诸于实际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以长者的身份对孩子进行开导引导,相信一定能帮助孩子圆满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加强了亲子间的感情。

四、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沟通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理解,同时还应该选择易于被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像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只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沟通方式,才更加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更能够达沟通的预期效果。

1、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现在父母亲在照顾其健康成长,但孩子总有一天要脱离父母亲保护的羽翼,走向自己独立的生活。那么让孩子逐渐地学会进行合理分析并选择自己的喜好、意愿就是家长很明智的做法了。当然,出于一种保护的心理,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孩子真正理解自己的经验之谈,并把自己的意见当作一种参考。如此一来,孩子就能逐渐养成一种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决定负责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2要调动孩子的兴趣

与孩子交谈,如果家长有一种良好的愿望,想要孩子能接受的话,不要只是单纯地下达死命令,试试用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新颖的方式来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孩子会难过上好半天,如果家长认为:小孩嘛,很快就会忘记的。或者就只会一味和孩子说:“没关系的,要坚强点。类似这样硬邦邦的安慰,孩子会觉得你根本体会不到他的难过,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和你说,而是一个人憋在心里了。如果父母改成说:“我也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嘛?”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4和孩子密切相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沟通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妈妈们要腾出时间和孩子相处,密切观察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了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恼的问题,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寻找话题进行交流,这样会激发孩子和父母交谈的兴趣,促进亲子关系。

5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父母应该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话,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有代沟的产生。

6回答时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孩子都是具有好奇心的,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是他们细想火花的一次闪现,如果家长随意对待,敷衍了事或者信口雌黄,那么你可能扼杀了孩子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把孩子引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上。

7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语气

所谓的负面比如家长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怎么那么笨...”、“我不允许...”、等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也许你一时控制不住自己说出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

浅谈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沟通内容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其中,做好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新时期家园共育工作是非常的重要。要提供幼儿的素质,单靠幼儿园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做到家园共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关键词:技巧 家长 幼儿教师 交流沟通 家园共育一、幼儿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现状幼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是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与这么多的幼儿家长相处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幼儿教师比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接触频率要高得多,幼儿教师每天至少与幼儿家长见两次面,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幼儿接受的教育是立体化的,其中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之前,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包括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面貌以及家长的文化、品德修养、对子女的教育要求等。这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与幼儿家长相处过程中容易发生哪些分歧?又应如何对待这些分歧呢?一)、正视分歧(一)对幼儿评价的分歧一种情况是,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这些家长看自己的孩子是一朵花,碧玉无瑕;而幼儿教师看他们的孩子则不甚完美,也不出众。这里不排除幼儿教师对幼儿某些优点的忽视,但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过高,却是教师反映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还可以,但是父母却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恨铁不成钢”,整天批评训斥孩子。(二)对幼儿期望值的分歧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一般比较笼统而客观,他们期望每个幼儿都能有所进步,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具体的、带有明显的定向性质,有时难免有主观臆想的成分。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期望值的分歧,会造成培养目标、教育实施上的分歧。(三)对幼儿关怀照顾上的分歧家长对幼儿的关怀照顾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个体指向性,二是细致入微。家长对幼儿的照顾指向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这种关怀照顾是非常细致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全班数十名幼儿,他们要关心照顾的不是一个孩子,也不是几个孩子,而是几十个孩子,这就难免顾此失彼。(四)对幼儿成长不顺利时归因的分歧在幼儿成长顺利时,幼儿园和家长的关系往往比较融洽,然而一旦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某些问题,教育工作遇到困难、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时,双方就可能会互相指责,产生分歧。家长埋怨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好,幼儿教师则埋怨家长不配合工作,彼此都有怨气。这种怨气以各种形态有声或无声地表现出来,造成心理上的隔阂。(五)对幼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方法的分歧这种分歧大量存在于日常教育工作中。一方对孩子管理严格,严中有爱,另一方则放纵、溺爱;一方侧重能力发展、智力,另一方则要求识字写字、多长知识;一方注重性、劳动观念和能力的培养,另一方则害怕孩子累着、碰着,单纯而过分地对孩子进行保护;一方注重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另一方则强行对幼儿进行正规的学习训练……二)、分歧的原因(一)与孩子的关系不同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教师是教育者,幼儿是受教育者,教师出于责任感去关心爱护幼儿,这种关系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家长与幼儿的关系,既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又有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与幼儿的师生关系是暂时的,一旦幼儿升班、升学,这种师生关系在实际上就已结束,留下的是师生情谊,而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师生关系。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则是终生的。子女的成长牵动着父母的心,影响家庭的和睦与幸福。这种长久的、利害相关的密切关系,使得父母不得不加倍地关心自己的孩子,有时到了“过火”的地步。(二)观察孩子的时空条件不同家长多是在家庭中观察孩子。在家庭中成员少,孩子处于被照顾的地位。教师主要是在幼儿园里观察孩子,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许多幼儿在一起生活、游戏和学习,幼儿既处于教师的照顾之下,又处于同龄孩子的相互作用之中。孩子在幼儿园里遇到了很多家里遇不到的矛盾。在幼儿园里,这些聪明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要受限制的,因而他们比较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就出现了父母看孩子不懂事、不听话,而幼儿园教师看孩子还不错的情况。 (三)教育素养不同幼儿教师一般受过专业训练,有一定教育素养。家长的教育素养因人而异,有的高,有的低,而且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差距。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养不同,因而观察幼儿的角度和了解幼儿的程度就会存在差异,对幼儿的评价也会出现分歧,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更会产生极大的差别。(四)缺乏及时的和沟通当前幼儿园普遍重视家长工作,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关系。但是有些幼儿教师家长工作趋于一般化,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这就使教师与家长对有关孩子教育的一些不同看法不能及时交换意见。如果能够及时、交换意见,这种分歧就会逐渐消除,使看法和教育趋于一致,或基本一致。但是如果教师与家长缺乏,尤其是缺少开诚布公的交谈,就会使分歧加深,心理隔阂越来越大。三)、分歧的解决(一)易位而思,互相体谅人世间需要理解,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融洽与信任。幼儿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够互相站在对方的位置来看一看、想一想,就会对对方多一分理解与体谅。(二)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的威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教育目标,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论,同时也要懂得相应的家庭知识。教师是有家庭教育的知识,会更好地向家长汇报分折幼儿的成长发展与不足,回答家长对孩子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有的放矢地为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进行指点,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三)全面公正地评价孩子从幼儿教师来说,要克服偏见,防止出现对班级中发展较好并善于表现的幼儿评价过高,对较为内向、发展较为迟缓或不守纪律的幼儿评价过低的倾向。为了全面而公正地评价孩子,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很好地学习与掌握幼儿发展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从体、智、德、美等各个方面全面地评价幼儿。克服只从认知方面,甚至于只从知识掌握方面去评价孩子的片面做法。(四)深切合理地热爱孩子幼儿教师加深对幼儿的热爱和关怀,是幼儿教师教育好幼儿的根本,也是搞好与家长心理沟通的根本。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幼儿,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鼓励。教师每天面对数十名幼儿,他们都有优点和缺点,只不过有的优点多一点,缺点少一些,有的优点少一些,缺点多一些;有的优点显露,缺点隐蔽,有的缺点显露,优点隐蔽。仔细地观察和每一个幼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事实证明,只有幼儿园教师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孩子,才能打开家长心灵的大门,才能搞好与家长的心理沟通。(五)加强,坦诚相见幼儿教师要经常到幼儿家中进行访问,与家长面对面地直接沟通交流,互相通报幼儿在家与在幼儿园的情况,充分交换意见,增进教师与家长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幼儿教师在家访时,态度一定要诚恳友好,要充分为幼儿的优点,与人为善地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积极地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沟通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与家长相互交谈、相互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育儿水平普通提高,教师也要放下架子,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多肯定家长好的教育方法,积极采纳家长合理化建议。这样做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使家长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利用,产生成功感和自尊感,有利于形成家园共育、教育合力,使幼儿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合作,密切家园关系。二、家园共育在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中的重要性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更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指导不再唯马是瞻,他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中双方交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反馈教学。有的家长育儿观念会与教师冲突,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因而导致双方合作不愉快。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相互沟通交流、注重方式,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一)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家园共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幼儿。只有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样家长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由于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导致家长在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各不相同,从而其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自然不同,甚至有些极端。有些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些家长则主张哄。此时,幼儿教师有责任通过不懈的沟通工作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家长观念转变了,那么家长的家教水平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地也会自觉配合幼儿教师的工作。要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幼儿教师仅仅是转变家长的观念还是不够的,应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的同时,还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只有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家长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真正做到“家园共育”。(二)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作为幼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事实上,幼儿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得多,家长肯定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验,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总会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和家长进行必要的经验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并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幼儿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交流建立和谐关系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三、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强调家园共育的现在,教师进行家长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家长学校、家教讲座、家长开放日等等。但是因为教育幼儿不同于其它工作,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着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另外,幼儿的家庭状况、家长的教育观点与教养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幼儿和家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沟通。只要充分的利用家长资源做到家园同步,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的发展。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一)、和新入园家长的沟通有人常说幼儿有入园焦虑,实际上新生家长也会有入园焦虑。因为要将自己的心爱的小宝贝交给陌生人看管,既使是自己精心挑选的幼儿园、挑选的老师,也会不放心,不适应。他们会不断的询问教师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感受教师对自己的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程度。此时,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慢慢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渐渐接纳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助手。教师则可以利用这种良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交流、反思、学习,积累进行家长工作的经验,获得专业成长,提升自己的幸福感。那么,教师如何与新生家长沟通?通过多年的带班经验,对此总结如下:1、首先,教师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与陌生人打交道一样,和新生家长初次接触,教师给他们的印象很重要,这时如果你拥有热情友好、亲切温和的态度,将会给家长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会通过你传达出的友好信息,揣测教师将来会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些都会成为今后教师、家长长时间的相处、交流的感情基础。那么这种热情友好的态度怎么营造呢?第一,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传递友好情感的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和家长交流时,一个友好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时时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第二,教师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礼仪。比如说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对话;当年长的家长与你交谈时,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喊“奶奶”或“爷爷”;在迎接小朋友或是和小朋友告别时,主动回应孩子和家长……等等。第三,教师要学会观察,主动的给予家长一些帮助和关怀。现在小朋友的父母很忙,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来接送,教师可以用帮忙孩子穿外套和整理衣裤、叮嘱孩子听爷爷奶奶的话、把通知写成小纸条让他们带回去等方式,向长辈们传递自己的关心。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热情、友好的情感氛围,才能有利于教师和家长之间理解和信任的建立。2、教师要本着积极、耐心的原则与各种类型的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想法也会不同。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类型。比如我们班佳佳的妈妈,非常细心,一有问题就会打给老师,至少要说上半个小时。一天,她又打来问:“昨天中午,我们家佳佳吃饭怎么样呀?”我说:“还可以,不过鸡蛋她好像不愿意吃,自己拨掉了。”“哈哈,我就是说嘛,我回家问她吃得怎么样,她说,老师把饭倒掉了。我就是不相信,所以就打扰老师问问。”听到这里,我心想:原来是考我们呀!信好自己对她够关注。在这个案例中,能发现教师对孩子的观察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越是常来与教师交流的家长,越能磨炼教师的耐心和责任心,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接着,教师要学会从多种角度判断问题,减少对家长的误解。例如,我们班新插班的乐乐,参加节目排练,我请她们一人带一辆纸风车来做道具用。第二天,她没有带来,在排练的过程中,由于她反应慢,不会听音乐,我把她撤了。由于怕乐乐的妈妈误解是因为她没带风车才不让她排练,所以,我和乐乐的妈妈通把事情进行说明。在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乐乐为何没有带风车来的原因,原来是他回家对爸爸说:“老师叫风车,不,老师会打娃娃的。”爸爸不相信乐乐的话,就没有给她。其中,乐乐叫爸爸风车是真,她对爸爸说:“不,老师会打娃娃。”这是乐乐的谎话,那爸爸,不相信孩子也是对老师的信任,他不相信幼儿园的老师会打孩子。但就在乐乐没带风车的那天碰巧就把乐乐给撤下来了,如果我没有及时和乐乐妈妈沟通,那么给家长的误解一定会是这样:因为乐乐没带风车来,老师虽然没打孩子,但却用另外的方法进行惩罚了。可见,遇到疑惑时,光靠主观判断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多角度的问题,才能产生对问题的认识,进行有价值的判断。家长其实也像孩子一样,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我们教师要学会主动的与他们进行交流,谈论的内容,不仅可以包括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还可以是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让大家通过谈话,分享轻松和快乐。3、教师要通过“换位思考”来建构理解的平台,体验理解的幸福。理解就是用自己的体会来感受到对方提出问题的想法,也是一种诠释。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感受,这就是理解体会的不同。每个人对一种事物的诠释都不一定相同,那是因为大家对这个事物的感受体会有所不同,理解就是因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决定的。理解不等同于体会,两个词是有明显的差别的。理解是个体对事件的逻辑表示赞同,也不排除有个人体验,但主要是承认事件的逻辑关系。从“理解”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理解是双方的,是需要构建一个平台。只有双方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才能便于相互理解。在幼儿园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是需要平台的,它的建立是以幼儿的幸福成长为目的,需要教师、家长双方的努力和维护。在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初期,建立这种和谐、友好、能相互理解的平台,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班的曦曦身体不好,吃饭又特别慢,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平时也由爷爷奶奶接送,几乎没有与其父母交流的机会。在小班上学期,曦曦常常请假,小班下学期,我们三个老师好不容易交会他自己进餐,但一个暑假结束,他又不会吃饭了,爷爷奶奶随时借送药的机会来园看孩子,有时还在后窗悄悄听老师组织活动,有时借口说要带孩子去看病把他提前接走。就因为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和对老师的不放心,曦曦在班上动手能力特差,而且脾气也特大,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他的动手能力,首先得找他的爸爸妈妈交谈,让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在班上的发展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让他们在家里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和爷爷奶奶达成共识,让他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经过反复的沟通,曦曦的爸爸妈妈亲自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了,还随时主动和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孩子身体好了,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生病时间也少了。他的爷爷奶奶也就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了老师,中途很少来幼儿园“探望”了;同时也把接送的任务尽可能的转让给了孩子的爸爸妈妈接。教师在遇到这种两代教育观点不一致的类似问题时,要学会理解家长的焦虑,通过“换位思考”,来帮助家长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学会以一颗“平和心”与家长进行交谈,做好两代家长的中间磨合纽带。(二)、交谈沟通中三点比较有效措施。1、充分发挥语言艺术魅力。我班呈呈小朋友交往能力特差,模仿性和攻击性特强,常常因为与小朋友争抢玩具发生了矛盾,还没有掌握友好与人交往的方法,常常伤到同伴,同时也伤到自己。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饿有故障,判断是非的能力欠缺,别人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我们决定跟他的家长沟通一下,这时的沟通就需要教师巧妙使用语言,针对家长心态说话,使家长容易理解,千万不能仅停留在告状的层面。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的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随时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地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不住代替孩子向教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沟通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运用这一措施进行沟通,呈呈小朋友的妈妈非常愿意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年下来来,呈呈小朋友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攻击性行为也明显有了减少。2、学会肯定孩子、赏识孩子。幼儿自淫症是指孩子摩擦自己的外生殖器,伴有面红、眼神凝视等表现,这种现象多在入睡前或刚睡时出现,持续数分钟,女孩有时两叉上下移擦,所以又称为情感叉。吮吸指甲癖是指幼儿喜欢咬指甲,如果受到父母责骂,吮吸得就越勤,这种孩子不喜欢剪指甲,有的孩子甚至把手指吮吸得变形,同时患有各种病茵引起的各种消化道疾病,导致孩子身体素质较差,面黄肌瘦。我教过的幼儿,以上两种现象的孩子都有,如艳艳和丽丽有自淫症,往那一坐脚手手不得闲,悦悦小朋友爱吮吸手指,两个大拇指手指被被吮吸得变了形。但这三个家庭都向老师隐瞒了孩子的这种特殊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面对孩子的这种现象进行冷处理,一面侧面引导孩子逐步改正其行为,另外积极、平静、委婉地与家长沟通、交谈,尽量减轻家长的压力和不自信。首先在家长面前要站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特点说话,使家长相信,学会肯定孩子、赏识孩子,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这种肯定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这时再轻描淡写地谈及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会愿意主动向教师提及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得到了延伸,就更能有效地促进家园互动。在三个孩子的问题上我就是这样去处理的,让家长明白老师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取教育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最后艳艳的奶奶说:“老师,我不好意思说呀,在家我们都专门有一个人看着她,怕她有这样的行为,如果真能把她的这种习惯改掉,你说怎么配合我们都愿意呀。”通过一学期的家园教育。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在上课或玩时明显忘记了不良习惯。3、注重多角度的相互沟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编织摇篮的父母们都在为孩子们创造着优良的家庭环境,这些都可称之为个体资源,对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家长能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环境;有的家长有很强的教育意识;有的家长能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等。这些都是家长在实践中成功有效的经验,如果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其他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因此家园沟通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家庭之间的单向交流,而应该是一种“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多角度的沟通。如我以前教过的宇宇小朋友从不敢独自在集体面前发言,但特别顽皮。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家长开放日时,我们邀请他妈妈来园为孩子们上课,在选择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及设计教学思路上我们共同参与、策划、准备。在活动中,宇宇小朋友第一次大胆地举手发言,整个活动他都很开心,很自信。活动过后,他妈妈说:“真没想到,幼儿园上一节课这么麻烦,老师们真辛苦,这种活动以后我还要参加,我儿子今天的进步很大。”很多家长看到她的成功都争着要来尝试:讲故事、猜谜语、玩游戏,家长开放日的气氛很活跃。家长有着不同的知识、职业背景,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利用家长的特长开展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为教师、家长、幼儿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家长的参与,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激发了幼儿的热情。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老师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就会十分融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思想、育儿之方、知识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个别家长沟交谈的工作,会让老师受益非浅。

亲子沟通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

如何改善当代初中生与父母沟通的现状1 问题提出近年来,由于初中生压力逐渐升高,随之出现的心理冲突和矛盾也逐渐增多。而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20年来,亲子关系研究中也把亲子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国内外也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外的亲子沟通研究已经从宏观的型式学角度研究深入到微观的沟通过程研究,目前探讨最多的是父母与子女就某话题的沟通与青少年在该方面行为发展的关系。2 方法2.1 被试:本次调查对象为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初二54名学生,初三44名学生;第四十九中学初二67名学生,初三70名学生,共235名学生,有效问卷213份。2.2 工具: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初中生与家长沟通状况调查问卷》。问卷共16题,分为沟通次数、沟通质量、沟通主动性、沟通对象、沟通困难的因素五个纬度。五方面都有相应的题目,并随机编排。第16题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写出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3 调查结果3.1 初中生与父母沟通次数初中生与家长沟通总体较低。只有12.2%的学生表示经常与父母沟通,25.8%的学生不与父母进行沟通,61.9%的学生偶尔与父母沟通。从年级差异来看,初二学生中只有9.1%的人和父母经常进行沟通,初三则上升到了16.0%。同时初二学生有20.2%表示不能与家长沟通。3.2 初中生与父母沟通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有22.0%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沟通较深刻,仅有3.0%的人认为与父母沟通还不深刻。绝大多数(75%)与父母沟通的深度只停留在一般水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双方谈论的话题在不断加深,如17.1%的初二学生和26.3%的初三学生 表示与父母谈论的话题是深刻的。3.3 沟通主动性调查显示:总体来说,双方以聊天作为沟通手段时,27.7%的学生认为是父母主动的,26.3%的学生认为是自己主动的。从年级上看,认为聊天时父母主动的,初二有19.0%、初三有37.1%;而31.0%的初二学生和22.0%的初三学生在与父母聊天时自己主动。相差9个百分点。其余则认为各占一半。从性别角度看,25.2%的男生和30.2%的女生与父母进行聊天时家长更主动些。3.4 沟通对象调查显示,22.1%的学生更愿意和父母聊天,60.6%的学生更愿意和朋友聊,2.3%的学生更愿意和陌生人聊天,其他为4.2%。在与父母的聊天中有6.1%的学生喜欢与父亲聊天,16.0%的学生喜欢和母亲聊天。另一组数据显示:27.7%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首先会求助于父母,而29.1%的学生表示不会找父母商量,这两个数据相当接近。43.2%的学生表示,在一些自己实在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才会求助于父母。大部分学生还是会把父母作为求助的第一对象。37.1%的学生很想与父母谈心,有17.4%的学生表示根本不想和父母谈心。有45.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这其中有22.4%男生和12.3%的女生表示根本不想和父母聊天。但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初二的女生有49.1%表示很想与父母谈心。3.5 沟通困难的因素3.5.1观点冲突调查显示:37.1%的学生与父母的观点经常发生冲突,只有19.7%的学生表示与父母的观点有较高的一致性。43.2%的学生表示有时候会与父母的观点发生冲突。44.9%的男生于29.2%的女生的观点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3.5.2 压力调查显示,11.3%的学生仍然经常被父母逼迫做一些事情,41.3%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会逼自己做事情。其余则有时候会被“逼”。而在男女性别上有一定的差异,有15.9%的男生和6.6%的女生的父母会经常逼迫他们做他们不喜欢的事。其中男生的比例较高。3.5.3 父母的干涉处于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中逐渐有了自己的隐私,调查中,16.4%的学生表示父母总想知道自己的隐私,49.3%的学生表示父母从不打听他们自己认为属于隐私的事情。其余的则表示偶尔父母也会打听他们的隐私。4 讨论4.1 初中生与父母沟通数量分析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沟通次数普遍较少,由于沟通交流的少,双方互不理解,代沟的出现埋下了隐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初二到初三这一年,学生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但随着个体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也使一部分学生更不愿意同父母交流,这使沟通次数呈两极分化的趋势,即随年龄的增长经常与父母沟通的人数与不沟通的人数都在增加。4.2 初中生与父母沟通主动性分析学生与父母在沟通主动性上呈平衡状态,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初中阶段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重要发展期,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乃至整个世界持有一种怀疑与探索的态度,而他们想得到经验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父母那里得知,这种情况同样会随年龄的增长、朋友之间交往过程增多,他们交流的方式也会变得多样。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略一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学业成绩对初三的学生有着重要意义,父母对此会投入更大的关注,会主动和学生交谈,这也许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压力,当其不想承受或不能承受时,会采取一种逃避的方式来应对,这也是为什么初三学生的家长会采取主动的方式与孩子交谈。4.3 沟通困难因素的分析4.3.1观点冲突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初中生的智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一个突出表现为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增强,且已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并对逻辑法则如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及掌握,且他们的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在思维批判性上,一方面表现在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经常要做一番审查,甚至有时持过分怀疑和批判的态度。4.3.2父母的说教与责备对于这一方面的调查,我们的数据显示父母的说教,父母的指责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接受。大多数学生对父母的说教是可以接受的,且父母也较少无故的责备自己的子女,孩子因被父母误会而遭责备的也越来越少。随着社会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父母的素质及教子方法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4.3.3压力分析据过去的一些调查显示,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可经过一系列“高压政策”之后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如自己所愿。相反,很多孩子产生了心理问题。近些年,关于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压力的调查研究显示,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趋于理智化、合理化,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孩子在家里所承受的压力并没有我们想象的不可承受。家长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盲目地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和特长技能而逼孩子了。而是希望孩子经过努力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水平。孩子承受的家庭压力相对减小。5 建议本次调查,反映出当代初中生与父母沟通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初中生认为在家中自由受到限制,与家长沟通不够,并表现出对父母沟通的冷漠,家长不理解子女。因此我们建议父母应该重视与子女的思想交流。子女也应该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两方面着手,改善初中生与父母沟通现状。5.1 父母需要真正尊重、理解孩子父母必须把孩子真正放在这个年龄群体的背景上去认知他们的行为,不能用父母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更不应该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家长应更多的关注自家孩子的闪光点,这样会使孩子充满自信。5.2 父母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自由父母应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做自己的事情。初中生已经有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如果家长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很有可能一个伟大的人物将由此“诞生”。但度的把握很重要。在调查中有同学希望父母能给自己更多一点的关注与约束。因此适当的空间与正确的指导就相当的重要。5.3 父母应提高自身素质这里所说的素质不单指文化素质,有些家长文化素质、社会地位都很高,但他们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却知之甚少。家长的素质除了文化素质外还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状态、健康状况、思维模式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孩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 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任老师,也是历时最长、陪伴最久的老师。家庭环境、亲子关系沟通状况对于大学生及父母都至关重要。为了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现状,文章通过对某学院本科生与父母的沟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的特点分析了学生和父母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最后从父母、学生和学校3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这次调查问卷真的就这么重要吗?说实话我闺女从刚上学到现在老师从没家访过,也没和家长沟通过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当然我孩子学习挺好的 从没让人操心过)就因为这次填表填的不太满意,老师进行了家访,挨个把标准答案说了一遍,老师是不是太用心了![捂脸]这不今天又开家长会,把答案发下来又千叮咛万嘱咐家长千万不要填错了,但是有些家长还是填错了。[笑哭]这样的做法算什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亲子关系的研究论文刮痧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在家庭中接受人生的第一个教育历程,许多人格、观念的养成皆是在家庭中奠定基础。家庭也是人类发展互动关系的第一个社会世界,人生早期在与父母的人际互动中,承受了来自父母的教导,就在这教导的过程中,价值观有意与无意地被传递着,而个人也主动或被动地接收了一些价值观,这些来自家庭的价值观,将会影响着个体日后的观念、态度与行为。虽然在历史的脉络里显示出家庭价值观是常变的,但也显示有些家庭价值观是不变的,例如沉清松(1989)对台北及高雄两地的问卷调查发现,受访者大部分认为家庭平安居是最主要的家庭价值,而追问十年内他们的价值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大部分人仍然认为不会有很大的变化。然而谢秀芬(1997)研究发现,台湾地区受科技发展影响,社会和经济结构急速变迁,现代人外在生活方式与传统社会已有差异,但是深层的家庭观念、家人关系等传统的价值观仍受到相当的肯定,这必然导致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在现实上有实践的困难。就在这种一方面不愿意放弃传统的家庭价值观,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环境的考验之情境下,到底21世纪的现代家庭需要哪些家庭价值观呢?传统的家庭价值观有哪些已经不复存在了?有哪些是需要发扬并传承下去的?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家庭是一个集政治、经济、保护、教育、宗教、娱乐、情爱、生育等功能于一身的独立体,而这些功能均围绕着一个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为何?我们除了知道它的应然,是透过家中父母及群落的族长传递外,至于它的所以然为何?我们无法清楚地掌握。21世纪的家庭教育在面对家庭价值观的议题时,重要的任务之一,不外乎协助传递这些价值观的现代父母,使其清楚地自我觉察:到底我在做什么?我传递的是什么价值?这些价值有意义吗? 自由与开放一直是人类追求的进步方向,而事实上人类社会随着政经环境的民主与繁荣,着实达到了应有尺度的进步。然而,随着政经环境的民主与繁荣,许多社会的结构逐渐转型、改变,家庭的组成、结构也随之产生变化,家庭价值观因此而产生重大变革。尤其对华人家庭的冲击更为严重,我们的家庭不仅要面对传统价值体系的束缚,还要适应西方文化的开放,再加上近来家庭快速核心化后,家庭已无法全方位承担所有的价值传承了,这是无奈,抑或是推诿,是不得而知的。但可确知的,家庭终究已被家庭外的机构或团体介入了,这些机构或团体承担了家庭原有的部分任务,而使得家庭的价值体系产生五千年来空前的变化。尤其学校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大,家庭、学校如何既合作又竞争,成了当今重要议题。 未来我们的家庭究竟会如何?家庭制度会消失抑或继续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就是,家庭教育已不再是家庭内的人际关系而已了,而是家庭与社会的功能平衡事件,家庭原先的价值与功能几乎大半均可以由其它机构来取代。这种现象给了我们二个思考方向: 1.家庭还能传递哪些必要的价值?有所变,亦有所不变,家庭价值中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变的?如何强化不变家庭价值观?又如何调适改变的家庭价值观? 2.在台湾家庭教育法即将立法通过,显示家庭门户即将大开,这说明家务事已渐渐“人人可管”,家庭教育的重点已不再只是亲职或夫妻,且教子也已不能再照自己意思为所欲为了。从此,家庭教育在台湾地区即将进入公领域的时代,到底教育责任谁要来负责呢?如何立法?目标何在?课程如何设计?怎样实施?……种种情况显现,现况中的家庭教育工作人员,所面临的挑战及责任之重大。 本文试从了解家庭教育中的价值观及其本质切入,进而探究家庭价值观是如何传递的,有哪些理论支持着家庭价值观的传递,并针对价值提出几点迷思与澄清,最后以家庭教育工作人员立场试着建构出21世纪家庭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做法。 家庭教育中价值观的本质 当家庭教育在20世纪初于北美地区开始发展时,根据Kerckhoff的说法,家庭教育之兴起乃是因为当时的家庭在面对社会变迁时,产生了不适当的反应,而家庭教育早期的努力即试图改正此不好的情况(引自Arcus & Daniels,1993,第77页)。据此说法,早期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去协助家庭或说服人们去做正确的事,以让家庭及家人得以能适当地反应,而这“正确的事”就是我们所要谈的家庭价值观。所以当家庭教育于20世纪初开始萌芽时期,价值观就已经是属于这领域的一部分了。长久以来人们普遍对家庭教育中价值观的议题,有着多样性的论证及思辩,甚至对于其定义、范围或可教育性等的讨论,常是充满着分歧性。为了要厘清家庭教育中价值观的属性及重要性,对于价值观本质及基本概念的认识是重要的。 什么是价值观?对于价值观大力的研究首推美国社会心理大师只Rokeach,他将价值观定义为“一项价值以是一种持久的信念,此一信念认为:某一特定的行为模式(mode of conduct)或存在的终极状态(end-state of existence),较其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为个人或社会所偏好”(引自李柏英,2002,第80页)。李柏英(2002)也指出,价值观被认为是代表着个人及社会某些方面的渴望,这些渴望模糊地与人类的欲求、赞许、值得感、美丽及良善有关,而价值观与需求(needs)最大的不同乃在于:需求是否会被否认,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通过个人及社会的详查;而价值观则是从不需否认,因为价值观的内容是个人及社会所认可的需求,因此当个人将他的需求在认知上转成各种价值观时,人们就可以体面地公开谈论他的需求。因此价值观是个人行为的指引,也是人类对某种目标的喜好倾向。价值观甚至被用来当作任何事件的标准,用它来决定未来的方向,以及合理化过去的行动(Braithwaite & Scott,1991)。但是,正如李柏英(2002)所言:“价值观的研究结果是不容易整合的”,各家理论及实征研究对于价值观应有的准则及范畴也都相当分歧,在此我们并无法对价值观提供完整的叙述,我们只能偏重于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特别的价值观,试着从概念的区分、价值观的种类及不同层级价值观的分析来了解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的本质。 一、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指引个人行为的心理思维,人类依此而行动,因此它是一种信念。它也是一种理想,因为依此个体才能思考他认为重要的事。Daniels(1975)指出,价值观概念是一种“心理规范”(Psycho-normative)的概念。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被用来“型塑人类某些心理持质或状态,并指出人类标准化的态度(如何评价这个世界)的一种概念”(Daniels,1975,第21页)。价值观包含了两个要素,即评价与经验,所谓评价是指,知道事件的某些状态是好的、值得做的(或不好的、不值得的);而经验是指,体验到事件,并了解事物的状态,将有助于区辨人我之间的差异(Arcus & Daniels,1993)。例如: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件有用的事,因为它可以促进家人和谐相处或者避免家庭暴力事件。前半段是评价,后半段则是自己所经验到的。 另外价值观常会与其它概念相混淆,嫁与态度、看法及偏爱之间的混淆,必须加以厘清。依据Daniels(1975)的看法,态度是“总结性的”评价,例如说:“我对A的态度是B”,事实上是告诉人家,我对所有事件已经深思熟虑了,我已提出了总结性的评价了;而价值观却是来自某一特别的观点(如道德、法律或实用的),它是从总体思考中抽出其中之一的角度(例如道德角度)来表达。因此它是有特殊观点的考量的,而态度则是个体总结全体观点的最终评价。 看法则是可以不需要有充足的证据的。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有质疑且没有支持性的证据时,通常典型的回答是“是呀!那就是我的看法”。一个人具有的看法可以是经验性的,也可以是价值性的。如果有充足的证据,就代表这是经验性的;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就表示那是价值性的。因此价值观在此即代表着没有充足证据且非经验性的,但它却是个人及社会所认可的(李柏英,2002)。 偏爱是指,如果有人说:“我喜欢这个计划”或“我不喜欢这个执行者”,其实和计划或执行者都无关,因为这个人已经经验过这方案。相反的却和说话者有关,因为这是他个人已经经验到的宣告。另一种说法:“这个家庭教育计画是成功的”或“这个家庭教育执行者是无效能的”,那么,这个人是分别对计画及执行者,做了一个价值观的宣告。两者是相关的,但它们却常常显现不一致。例如,一个人相信喝咖啡对身体健康不利(提出喝咖啡的负面价值),但是他仍然偏爱喝咖啡。 Arcus和Daniels(1993)将以上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归纳如下: 1.对事物正向或负向的看法就是“价值观”宣告。 2.一个人对某一特别事件的总结性看法,就是“态度”。 3.将个人对某事喜爱的讯息表现出来,就是“偏爱”。 Rokeach(1973)认为,价值观会推着我们去主张并要求我们去思考及去行动,对个体具有主导性。持有某价值观就代表致力于某一目标或某一行为。例如,我们抱持诚实和平等的价值观,就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及行为将反映出这些价值观。价值观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它更积极引导我们的思想及行为。从以上分析,价值观已经远远超越了态度及偏爱,它可以帮忙我们做选择及下判断,它已经成了人类决策层级的重要角色,在个人及家庭生活中的影响更是巨大。 二、价值观的种类 价值观是一种被用来型塑人类某些心理特质或状态,并指出人类标准化的态度的一种概念(Arcus & Daniels,1993),也就是说人类依此来评价这个世界。因此,每个人所持有的观点及其所处的立场各不相同,当然建构出来的价值观就不尽相同。这里我们所关心的价值观种类必须是关系于家庭教育的,是与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主体有关的。以下谨讨论道德、文化、宗教及个人等四种价值观。 (一)道德价值观 所谓道德,是指在一个处境下,能超越个人的私利,并对周遭全部的权利及利益做公平的考量(Arcus & Daniels,1993),其主要目的在排除任何一个团体或个人的偏袒或优待。因此道德价值观乃在于考量到行为有否影响到他人的权利或安危。一向标榜自由开放的美国社会,在面临日益恶化的社会犯罪及校园安全忧虑后,也开始认真地检讨已被封存许久的道德价值议题了,他们希望透过大力地提倡道德知识,以唤起自制、怜悯、责任、勇气、诚实、忠诚、信心等道德的价值观(李振清,1994)。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注重道德价值的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家庭教育典籍,像民间流传的书籍《课子随笔钞》,就辑录了上百篇的庭训、诫子、家戒等家庭道德价值观,洋洋洒洒地传递着人类美好的、善良的行为典范。而这些道德价值观正成为美国小心翼翼地规划21世纪的教育目标(李振清,1994)。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到,以现今处于急速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家庭教育将会有许多机会讨论到道德危机的议题,例如:对妇女及儿童的暴力、私德与公德的冲突、对同性恋的排斥,以及原住民的待遇,全包含在道德危机之中,这些道德价值议题明显地与家庭教育有关联。 (二)文化价值观 文化是人类活动所留下来的东西,可能是具体的东西,也可能是种意识形态的哲学(邓志平,1996)。在此我们所讨论的文化价值观是属于后者,也就是说,文化价值观是指影响个人思考、行为及认知现实世界的文化假设。不过在现实世界中,文化假设并没有一定的模式,只有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才成为个人的文化价值观。 Arcuss和Daniels(1993)指出,在家庭教育中,有两个有关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看法,第一是,所有的文化都和主要的理想及巨大的恐惧有关:一般而言,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道德原则的意义与目的是在帮助主要理想的达成(例如,获得平等或家族的延续),以及避免巨大的恐惧(例如,避免剥削或自主权的丧失);第二,因为文化不是停滞不动的,在文化内部,理想及恐惧之间可能存有冲突,这些冲突中的某些部分将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议题。现今的家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注意到文化的差异,更必须敏锐觉察到这些差异性所反映出来不同文化的特质及其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意义。 文化价值观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最明显之处乃在于人际沟通上。文化价值观就像是个人戴着的一副特有的眼镜,来看待身旁的所有人事物。因为这副眼镜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打造的,所以每个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式当然就有所差异,个人或家庭生活中,如果少了对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觉察,首当其冲的就是人际间的沟通问题。 (三)宗教价值观 John Naisbitt在他的《二千年大趋势》一书中,强调在未来数年里,宗教信仰活动将会持续吸引全球世人的注意。在台湾,傅佩荣(1993)指出,根据1993年的统计,台湾的宗教场所,包括寺庙、教堂、神坛等,多达一万七千余处,足见宗教现象在台湾十分蓬勃。而瞿海源(1985)亦指出,全世界目前无宗教信仰者及无神论者只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在台湾二十岁以上的人口中亦只有百分之九的人不信任何宗教。也就是说,宗教信仰的人口,远多于没有宗教信仰者。 世界各地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宗教信仰,这些宗教信仰的确对家庭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犹太教家庭中,仍保存着每周一次以特别餐点及点蜡烛仪式,来表示对神的景仰;而印度移民更以家庭式的宗教活动充分表现家庭的重视宗教。宗教机构和价值在过去的社会中,对家庭生活有显著的影响,而在今天也是家庭结构和关系的重要因素。Garrett(1989)更指出,宗教及家庭已被视为是维持及强化基本社会价值的正面角色,它们的份量是同等重要的。 宗教信仰在家庭教育中的确占有一席之地,例如西方基督徒家庭及东方的佛化家庭,均自有一套完善的治家之价值观。基督徒的家庭礼拜,或是佛化家庭的应对进退,均充分表现出慈爱、忍耐、诚实、勤劳、节俭、知足等家庭教育的核心标的。当然,各种宗教均有其特有的信仰,家庭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敏感地去觉察出这些不同的宗教价值及其带给家庭不同的影响。 (四)个人价值观 有个人价值观,当然就有所谓的公众价值观,例如利他、爱人、仁慈、富同情心、毫不自私及帮助别人。就正如小我对大我一样,个人价值观实际上只对个人做探讨,强调做了那些事是对我个人好,而不强调它是对大众有利的,所以整体而言,个人道德观是“尊重自己”。 但是,在华人传统礼教社会里,我们的老祖宗清楚地告诉我们,一旦大我与小我有所冲突时,自应以大我为优先考量,而这个大我在华人社会中最基本的机制就是家庭。 然而,从东西方的相关实证研究可以看到,一般人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观的重要性了(黄光国,1995;Lawler,1995;Garner & Stein,1998),这是极度工业化之后必然的现象,是挡不住的潮流。我们不能因为要捍卫公众价值而防堵个人价值观的高涨;相反的,我们该当思考公众价值与个人价值共存及共荣的发展方向。 现今的家庭教育重点,应出了解价值观的所以然为主,而不应只局限于传统“家教”的应然之推广而已,应该从协助个人了解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开始,并学习尊重别人的价值观,进而分辨公众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及其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三、价值观的层级 如前所述,因为观点、角度或立场的不同,所建构出的价值观也不同。在我们生活的整个生态环境中,包含着各式各样不同层级的组织或机构,这些组织或机构因为现代化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大系统,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特质。 Bronfenbrenner(1979)的生态学观点认为,影响人性发展的因素不仅包括直接性接触的家庭互动及家庭环境,尚包括了广大的社会及文化。生态学观点所指的“环境”,是指个体以外的每一件事情,包括家庭(人)、朋友、邻里、职业、学校、社会态度、文化背景等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事件。我们型塑了环境,环境也将型塑我们,个体是与其环境互动的,彼此在互动过程中,环境因个体影响变了,而人亦受到环境作用也改了,彼此会渐渐趋于平衡状态,Rudolph Moss称此原则为“渐进式的统整”(Progressive conformity)(引自Garbarino & Abramowitz,1992,页12)。在我们生活的整个生态中,除了家庭具有价值观之外,其它组织包括所有的文化团体、宗教、社区、事业机构、政府机关和家庭教育研究与实务的领域,等等,不管是潜在的或是显著的,也当然具有其特定的价值观。 很明显地,各种层级间的价值观也必然存有冲突,这些冲突可能是个人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家庭、教会或社会机构的价值观相冲突,也可能是家庭教育领域的价值观与某些宗教的价值观相冲突,也可能是组织之间的冲突等等。面对这些层级的价值冲突,我们该当思考两件事:第一,如何透过家庭教育协助个体、家庭或其它组织面对这些冲突,并促使个体、家庭或其它组织学会平衡与调适。第二,如何能在兼容并包,顾全大局下,对于大众有利的价值观投入更多的关心与努力。 四、家庭教育中价值观的角色 家庭生活教育于廿世纪初,在北美地区开始发展开来,当时是为了因应社会的需求,因为家庭在面对社会变迁时,产生不适当的反应,致使社会明显地失去对家庭成员的控制,尤其是小孩及青少年(Arcus & Daniels,1993)。而当初的人们想法极尽单纯,他们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很简单地说服人们去做些“正确事情”而避免做错误的事情,然后“家庭问题就会减少、离婚率将会下降、孩子将受到较好的照护,如此一来家庭机制就得以保存”。而价值观——正确事情,就在家庭生活教育一起步的当下,就成了这领域的一部分了。 但是,纵览美国家庭生活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价值观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议题,甚至长久以来家庭生活教育者一直无法确定价值观是否属于家庭教育,他们也一直无法厘清一些问题:要教什么?何时教?如何教(Arcus & Daniels,1993)?直到1968年家庭生活教育国家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Family Life Education)指出,家庭生活教育应该可以协助社会态度及价值观的建构,进而帮助青少年厘清他们自己的观点并扩展隐藏于价值结构背后的思想,价值观在家庭教育的角色终于有了清楚的立场(Arcus & Daniels,1993)。之后,美国家人关系会议(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简称NCFR),在197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应强调个人主体性及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且课程方案的设计,应该能够敏感觉察出这领域既有的不同道德观点。八十至九十年代NCFR更发展且修定出“生命全程家庭生活教育架构”(Framework for Life-Span Family Educations),将伦理议题订成为家庭生活教育的九大主题之一(Arcus,1987;1992;Arcuss,Schyaneveldt,& Moss,1993;Bredehoft,1997;2001),至此终于让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台湾地区,根据黄光国(1995b;1997)针对台湾地区的大学生和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要求受事者分别评定自己与父亲对各项价值观的重要性。其研究结果显示:与家庭相关的价值观中,受试者虽然对某些项目例如贤妻良母、长幼有序、香火传承及成才成器等,已经不如父执辈外,其它如重视幸福、和谐的家庭价值观包括家庭幸福、平安、婚姻美满、和谐、礼貌、礼仪等观念,均不亚于父执辈。而大陆学者肖平(1999)对大陆地区家庭观念及关系变化做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他发现九十年代社会转型的确对传统家庭观念产生重大冲击,虽然婚恋观念加剧改变中,传统孝悌观念也逐渐淡化,但是研究也显示大多数子女并未忘记对家庭和长辈的基本义务,新一代年轻人仍然保持着明确的家庭责任的意识。 也就是说,华人家庭价值观在当代文化变迁当中仍是有所变也有所不变的,而这些变与不变是需要透过家庭教育来了解并以教育方式介入的,正如肖平(1999)所指出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文化变迁带来的动荡中产生的价值错位和天所适从的盲目性,是需要社会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来加以调整。Guefield从社会价值变迁的角度来看,他认为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并非截然二元对立(引自陈舜文,1999,第206页)。陈舜文(1999)更认为,工业化及西化的时代潮流,虽然会在华人的生活世界中建构出许多的新制度和新观念,但是传统价值观念仍然可以透过华人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和互动行为,与新的制度和观念同时并存的,揉合成新的价值观。归纳台湾及大陆地区学者(王丛桂,2002;肖平,1999;吕丽丝,1992;周丽端,1998;寇或,2002;陈舜文,1999;谢秀芬,1997;莫藜藜、王行,1996)的研究或论点,可以发现儒家思想的“家教”,似乎依然存在于家庭教育之中,透过家庭的运作,我们应然地传递着固有的儒家思想。 尽管价值观在东西方的家庭教育中也许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家庭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需要鲜明可见的。显现的课程背后通常隐藏着许多潜在的课程,这些看不到的潜在课程所建构出来的价值观,是我们不易觉察到的,然而它们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因此,当我们在此讨论种种家庭价值观议题的同时,我们应放多一点心思在那些看不到的潜在价值观。 家庭如何传递价值观 传统华人的社会中,可以看出家庭是个人成长和学习社会关系的起点,个人的家庭价值会影响日后他与其它社群的关系(陈舜文,1999)。可见家庭价值观对于个人及社会国家的影响是既深且远的,身为现代父母,因为是家庭的中心,您的言行举止必将影响着家庭的其它成员,尤其是可塑性极大的小孩。就在亲子的日常互动之间,家庭价值观已经渐渐地从父母传输到小孩子的身上去了,您知道您是如何在家庭中传承您家庭的价值观吗?您又如何将您既有的家庭价值观传递给您的下一代?您为何要承受上一代的价值观呢?您又为何要教下一代如此的价值观呢?种种我们习以为常的有形及无形教育,它们存在的道理为何?也许这些习以为常的价值观里面,隐藏着许多的禁忌与迷思,且它们的参照标准又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加以觉察并理解出来,让我们的家庭教育能更贴近家庭的核心价值。 一、我们依然传递着哪些家庭价值观 Lawler(1995)指出,传统的家庭是定义在血统及法律上,但是当他对一般的美国民众进行家庭价值的研究,结果发现一般民众认为家庭具有的价值分别是:提供情感的支持有85%,促使个人负责任的行为有81%及尊敬他人(特别是父母与小孩)80%。而较低比率的则是照顾年老双亲占77%,留给下一代较好的世界70%及对上帝的信仰69%。Garner和Stein于1998年进行家庭价值观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影响的研究,该研究中将青少年家庭价值观的项目透过因素分析而得到两个主要的因素:一个是传统的/成就的及人性的/平等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比起其母亲们,明显重视人性的/平等的价值观。 在台湾地区,黄光国(1995)指出,年轻人对家庭幸福、婚姻美满等价值的重视程度和上一代相差无几;但对孝顺、有礼貌等价值的重视程度不如上一代;对于含有压抑个人欲望的价值观,如贤妻良母、贞洁、节俭、长幼有序等,重视程度更远不如上一代。显示新一代依然重视家庭的价值,但不再强调压抑自己以屈从家庭的权力结构。谢秀芬(1997)研究指出,家庭的婚姻与情感价值,仍为当代台湾民众极为重视的价值,妇女对于子女的价值与生命的延续非常重视,仍持传统观念,认为子女是夫妻生活的调剂品且是家庭的目标,而对于养儿防老及传宗接代已较不重视,但对于奉养父母仍认为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丘奕娴(1999)将家庭价值观分为家庭、婚姻、家庭内两性关系与家庭伦理四个面向加以探讨,以探知高中生的家庭价值观。研究结果显示,高中学生在家庭面向上的观点逐渐呈现多元化,但仍有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婚姻面向的家庭价值观,在性观念方面有逐渐开放的趋势,其余则仍受到传统观点所影响;在家庭内两性关系面向上,有关性别角色的部分观念传承传统价值,而夫妻平权的观念则正逐渐普及中;在家庭伦理面向方面,孝道观念与过去较不相同,而家人关系愈来愈重视民主沟通。 综合以上美国及台湾地区最近的研究发现,不管是美国或台湾地区的家庭,传递的价值观内涵均包括了传统与现代,依陈舜文(1999)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现代家庭依然传递着属于个人层面的情感价值及属于团体层面的规范价值,其内容包括: (一)个人层面的情感价值观 情感价值代表着人们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但是个人需求在华人地区的社会中,一直是被压抑及被忽略的。随着社会变迁及西方思潮的影响,家庭的功能或结构正在急速转变之中,在这转变历程中也许是因为对安全感需求的提升,个人对家庭的情感价值观在相关研究中,呈现出提升的趋势(周丽端,1998;黄光国,1995;陈舜文,1999;谢秀芬,1997)。其内容包括家人好感情、教导好子女、父母感情好、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家庭帮助个人的成长、奉养父母使其生活舒适、尽量维持住一个婚姻及赚足够的钱养家。

中外法律文化制度的差异以以上关键词到中国知网里面找,要1000篇都有

从《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电影《刮痧》讲述的是一个在美国生活了八年的中国家庭,因为孩子的一次意外发烧,刚来美国,不懂英文的爷爷用了中国传统的刮痧治疗方法为小孙子治病,但在医院里被护士发现了因刮痧而留下的血痕,怀疑是其家人虐待孩子所致。于是,儿童福利院便把孩子的父亲许大同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许大同因为无法解析刮痧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治疗法,又因为律师的曲意刁难,许大同最终被判决与孩子隔离,并且搞得失去了工作、朋友和与妻子分居,幸亏许大同的朋友去了一趟中国,知道了刮痧是一种治疗方法,为其作证,故事也就有了完满结局。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华人在外国生活的种种不适,而这些不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随之而来的必然有隔阂,对立与冲突。首先是医学领域的认识差异。刮痧是故事冲突引发的导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很常见,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确实能够治愈一些常见病。但是,这种疗法搬到美国,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二是法律观念的不同。在西方社会里,法律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每一种纠纷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每一件事实都是要讲求证据的。如美国的法庭及儿童福利院虽被大同的满腔激情,真挚而忘情的诉说所震慑,却仍要求有“爱的证据”,以供法庭判决。而中国人比较看重的是人情冷暖,尤其是对于亲情特别看重。三是对尊重的理解不同。在故事开头,许大同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向老板的儿子道歉,便用手打了自己儿子一下,老板看了觉得不可思议,许大同对约翰解释这一举动说:“我为什么打我儿子,那是出于我对你的尊重,那是我给你面子。”这样的解释让这个典型的西方人迷惑不已,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个东方小伙子的这一耳光竟然是出于这样的逻辑,作为西方人的约翰,他是无法理解这个东方爸爸打他儿子时的那种复杂心情的,他只知道,打人是违法的,这是对人权的不尊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由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形成的观念上的差异,在相互交织、碰撞中必然发生尖锐的冲突。四是对爱,对家庭的理解的差别。这也是《刮痧》中冲突的本质所在。许大同对付美国社会的生活和工作都游刃有余,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成长中濡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就已经烟消云散。在许大同的心里,家庭也是他的精神支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的幸福与团圆。三世同堂,其乐融融,是他奋斗的动力和意义所在。为了爷爷能在美国拿到绿卡,他还把给孩子刮痧这事称是自己刮的;为了儿子能回家宁愿分居;为了爷爷能看一眼孙子,偷偷把儿子从福利院了带出来;在法庭上,许大同爱子心切,甚至和对方辩护打了起来;为了给孩子送圣诞礼物,不顾危险爬到九层,完全有可能“坠楼而亡”…… 爱就是付出和负责任,可能会表现为严厉,表现为分居,甚至表现为欺,表现为劫持……正是这种爱把孩子和父亲以及这个家和二为一体,这种爱超越了其自己的尊严,平等,自由和选择自身幸福的权利。 而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犯法的!这部《刮痧》,让我们意识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如此之大,若不在了解双方的文化前提下,引出的问题确实令人头疼。看来世界的大同文化要经历长时间的碰撞,相互交织,尖锐的冲突,磨合,才能融合与发展的。

亲子沟通的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亲子沟通的技巧

亲子沟通的技巧?无论在什么时候做好沟通都是很重要的,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下面分享亲子沟通的技巧?

1、关心的眼神

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着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以适时给予辅导与协助,这也能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

2、多使用短句

和孩子说话时,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让孩子能听明白。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并且要重复自己所说的话,直到孩子了解为止。

3、语调有变化

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话的语调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更能吸引孩子来注意倾听。

4、内容要具体

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是说现在的事,否则孩子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来交流。

5、语气要温柔

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不然,你说说看……”“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样一来沟通的气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

6、要面带微笑

当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时,请您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这样孩子才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千万不要边做其他事边听孩子说话,那样孩子今后可能就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了。

7、能发现优点

父母应该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要知道,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而且亲子关系也不至于太紧张。

8、会换位思考

要将心比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

亲子沟通中语气的应用技巧

一、用中等平和语速来引导孩子

随机举例:一个四岁的女孩子,妈妈平时说话时,惯用命令式的语言。孩子正在看动画片,很入神,不知不觉间已经超时了,这时妈妈用短促而有力的声音对女儿说:“把电视关掉!快点!到时间了!”再看孩子,没有任何反应。妈妈再次重复刚才的话,孩子仍没有反应。这时妈妈就忍不住发火了,“我给你说了几遍了?为什么不把电视关掉?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说这番话时,妈妈声音很大,并且完全用指责的口吻。

例子分析:这位妈妈与孩子交流时,完全没有注意自己说话声音是很刺耳的,第一句话尽管是在提醒孩子到时间了,但是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因为孩子当时已经被动画片深深地吸引住了,注意力根本没有放在听妈妈讲话上。几次重复后,妈妈看到孩子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去做,便陷入愤怒情绪中,其结果是孩子被惹烦了,反抗情绪开始表现出来,我偏就不关电视,我偏就看。

正确的表达:妈妈提前五分钟,走到女儿身边,弯下腰,看着告诉女儿:“宝贝,你还有五分钟就到结束时间了,请做好准备哟?继续看吧,妈妈不打扰你,时间到时,妈妈会通知你的。”(这是一种陈述式的表达,话语平和,很容易让孩子接受)

时间到后,妈妈再次走到女儿面前,用身体挡住女儿看电视的视线,弯下腰对儿女说:“宝贝,你想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吗?如果不让眼睛休息的'话,就会伤害到眼睛的,来吧,宝贝,我们离开电视,让眼睛休息一下。”(出于对孩子视力保护角度去引导孩子结束本次看动画片)妈妈说完伸出手,牵起女儿的手离开电视前。

或者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宝贝,到结束的时间了,你来关电视,还是妈妈关电视呢?”(用平和而有选择性的话语,让孩子参与到结束关电视这件事中来)

温馨提示:像上述表达,妈妈就显得非常从容,完全没有用过度重复命令的语言,在保持有节奏的话语同时,还配合以肢体动作,既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又让孩子从妈妈的话中做出选择。这样的亲子沟通,显得特别简洁,把引导变得相对简单很多,而孩子也特别容易接受。

二、用简洁有力度的语速引导孩子

随机举例:一个六岁的男孩子,爸爸平时说话时惯用生硬的命令。孩子在吃饭时,边吃边玩儿手里的玩具,看到孩子不夹菜,奶奶时不时给孙子夹上菜送到嘴边。爸爸看到这种情形,就大声指责孩子:“把你的玩具的扔掉,赶快吃饭,听到没有?”孩子仍旧在自顾自边吃边玩儿。爸爸又说了一遍,孩子照旧。爸爸火了,一把抢过孩子的玩具,摔在地上。再看孩子哇地大哭起来,饭也不吃了。

例子分析:这是一个没有就餐规则的家庭,爸爸只把注意力放在阻止孩子吃饭时不允许玩儿玩具上,而没有在饭前强调就餐规则,让孩子清楚在就餐时应该遵守什么样的秩序。这种随机下命令的方式,语气很生硬,动作比较粗鲁,根本起不到教育和引导作用,孩子自然无法认真吃饭。

正确表达:“儿子,请把你的玩具送到玩具箱里,现在就去!然后回来坐下,认真吃饭。”(中等声音,简洁而有力度,且目标指向很明确)当孩子听到爸爸的话时,正常情况下,都会按着要求把玩具送到玩具箱,或者指定的地点。

或者说:“儿子,现在是吃饭时间,请把玩具放下,吃完饭再玩儿。”(用目光看着孩子,直到他把玩具放下吃饭)当孩子吃饭的时候,爸爸可以顺手把玩具从桌上拿开,这样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同时又不影响吃饭。

温馨提示:对于没有制定家庭规则的家庭,孩子生活秩序是很凌乱的。如果想让孩子做任何事都有条有理,必须要排除影响孩子做事的因素,而规则就是把影响到孩子做事的因素提前以文字形式做出描述,这样就能让孩子清楚,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有哪些无关的事不允许做。就拿上面就餐这件事,事前要明确规定,吃饭时不得把玩具带到餐桌上,要保持好坐姿,按时吃饭,到截止时间就收拾碗筷,不认真吃饭者,饭后没有零食等。这样一来,孩子就非常清楚吃饭的具体规定,自然不会边吃边玩耍了,如果不认真吃饭,到了截止时间就收拾碗筷,吃不饱,饭后没有零食会挨饿。

三、用讲故事的口吻来引导孩子

随机举例:一个12岁的男孩儿,妈妈平时惯用喋喋不休的话来要求儿子做事,可是动不动就会遭到孩子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比如儿子经常说:“我偏不,我就不,你能把我怎么着?”或者有时儿子会干脆捂住耳朵不听妈妈的话,气得妈妈只能挥起巴掌。就拿儿子经常到学校门口的小商店去买零食来说,妈妈经常强调不要去那里买一些质量不可靠的东西,但儿子就是不听。

例子分析:为什么这个男孩子总是和妈妈对着干呢?这里最关键一点,就是妈妈完全不顾儿子的感受,一厢情愿在唠叨个不停,这种单向交流完全失去了意义,就像妈妈在自言自语一样。如果妈妈想让儿子尽量少去小商店买没有质量保证的小食品,必须要先理解儿子对小食品的渴望,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给儿子解决到哪购买小食品的途径,最后再通过事后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学会吃零售的自我控制。

正确表达:“儿子,妈妈经常看到你在学校门口买小食品,我知道你喜欢吃,我不反对你,今天我给你讲一件事吧,或者对你有启发呢。想听吗?”(妈妈不反对,自然儿子就心情不错,同时要讲一件事,会引起儿子的好奇)

“儿子啊,最近妈妈了解了有关于学校周围商店卖食品的情况,我发现那些小食品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小手工作坊,或者不正规的食品公司生产的。甚至还有一些黑心的厂家,把地沟油提炼过滤后,用来炸制小食品。这些地沟油里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如果经常吃,很容易让身体受到伤害。曾经有一些孩子因为经常吃这些垃圾食品,得各种各样的疾病,甚至还有得癌症的呢。你说可怕不可怕?我不知道你在吃那些小食品时,如果想到是地沟油炸制出来的,你恶心不恶心,你还有勇气继续吃没有?如果你因吃这些东西而得了病,你说妈妈多心疼啊,且不说花多少钱来治病。”(妈妈用紧张和担心的语气来描述,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妈妈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儿子清楚小食品的来历,以及危害,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儿子对小食品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你想吃零食,也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到的超市或者商场去购买,早晨可以带上放在书包里,利用课间或者放学以后的时间去吃,但是我建议你最好少吃零食,因为零食吃多了,到吃饭时间你就不饿了。这样一来,你的饮食规律就人为破坏了,最直接的后果,因为营养不均衡,影响你的生长发育。”(这样的口吻很容易让孩子接受,既不人为拒绝,同时又给孩子提供了解决他想吃零食的方法。)

温馨提示: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者少年,如果只用命令、要求的口吻去和孩子交流,基本上不会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因为孩子们不喜欢这种方式。同时还要看到,孩子内心有想法,有需求,有渴望,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只一味地拒绝、阻止和强迫,不要说想让孩子明白事理了,连最起码让孩子倾听的意愿都达不到。

四、用家庭规则来引导孩子

随机举例:一个六岁的女孩儿,平时在做事时,总会和妈妈讲条件,而妈妈也会拿条件做交换,来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让孩子完整地做好一件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发现孩子做什么事都不愿意多付出努力,比如拿学琴这件事来说,孩子会随着情绪来练,情绪好了,会练的非常专注,情绪不好时,则会选择逃避。

例子分析:孩子经常和父母讲条件,这是家庭里没有规则造成的,因为孩子讲条件透出的是想逃避做事,或者想着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内心想法的外在体现。同时家长随着孩子的思路走,试图用自己的条件让孩子得到满意后再做事,这本身就会强化孩子搅尽脑汁去想更多的办法,拿出更多的条件来对付大人。时间久了,会让孩子养成凡事找借口,甚至会撒谎的坏习惯。

正确表达:“宝贝,你喜欢学琴吗?如果你喜欢,现在和妈妈一起制定学琴时的规则吧?这样妈妈就不用每天和你说说讲讲了,因为学琴是你自己的事,有了规则,你就可以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做了,如果你违反了规则,你遵照惩罚约定,妈妈来监督实施就可以了,对不对啊?”(妈妈把平时孩子存在的问题,直接陈述出来,语速不紧不慢,没有让孩子找到讲条件的空子)

或者反问:“宝贝,你愿意天天听妈妈唠叨吗?愿意被妈妈强迫着学琴吗?如果不愿意,到时你就遵守约定就行了。”(这种语气和口吻,恰好能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因为可以少听一些唠叨,少受一些强迫了)

温馨提示:面对规则时,孩子可能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比如用不想学做为借口来威胁大人。如果孩子说这样的话,家长就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规则有约定,做不到,做不好,最后的结果不是你想不想学的问题,而是你是否还有机会摸到琴的问题了。这样一来,孩子就清楚,耍赖或者找借口是没有用的,威胁不会吓倒任何人。当孩子清楚规则的底细后,自然会在违反规则受到惩罚后,慢慢适应并遵守规则了。

一、沟通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那么长久下去,孩子将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

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和孩子间的沟通,也就人为地形成了代沟了。

二、和孩子交流时要多倾听

“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这也促进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并不需要自己说,父母只需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关注、尊重和时间,那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缺乏人生经验,更加需要向父母倾诉,从父母那里得到指导。

同时家长也应善待孩子的错误,既算是孩子真的犯了错误,父母也要静下心来,以同情与认同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让他倾诉,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批评。这样做不但可增进亲子沟通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当遇到任何烦恼时,回到家里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

三、帮孩子分析问题

孩子社会经历少,见识少,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时作为父母就应该适当地给予孩子指导,当然方案越具体越好,过于笼统的方法孩子有时并不能理解,更不会付诸于实际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以长者的身份对孩子进行开导引导,相信一定能帮助孩子圆满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加强了亲子间的感情。

四、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沟通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理解,同时还应该选择易于被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像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只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沟通方式,才更加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更能够达沟通的预期效果。

1、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现在父母亲在照顾其健康成长,但孩子总有一天要脱离父母亲保护的羽翼,走向自己独立的生活。那么让孩子逐渐地学会进行合理分析并选择自己的喜好、意愿就是家长很明智的做法了。当然,出于一种保护的心理,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孩子真正理解自己的经验之谈,并把自己的意见当作一种参考。如此一来,孩子就能逐渐养成一种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决定负责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2要调动孩子的兴趣

与孩子交谈,如果家长有一种良好的愿望,想要孩子能接受的话,不要只是单纯地下达死命令,试试用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新颖的方式来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孩子会难过上好半天,如果家长认为:小孩嘛,很快就会忘记的。或者就只会一味和孩子说:“没关系的,要坚强点。类似这样硬邦邦的安慰,孩子会觉得你根本体会不到他的难过,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和你说,而是一个人憋在心里了。如果父母改成说:“我也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嘛?”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4和孩子密切相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沟通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妈妈们要腾出时间和孩子相处,密切观察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了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恼的问题,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寻找话题进行交流,这样会激发孩子和父母交谈的兴趣,促进亲子关系。

5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父母应该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话,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有代沟的产生。

6回答时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孩子都是具有好奇心的,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是他们细想火花的一次闪现,如果家长随意对待,敷衍了事或者信口雌黄,那么你可能扼杀了孩子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把孩子引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上。

7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语气

所谓的负面比如家长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怎么那么笨...”、“我不允许...”、等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也许你一时控制不住自己说出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

亲子关系论文文献

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已经尽力去和孩子“沟通”,但亲子关系还是不太融洽。那么,家长怎样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呢?一、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朋友,平等地对待孩子,这是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基本要求,如果父母高高在上,摆尽做家长的威风,板着面孔说话,那么,还怎能要求孩子向你说心理话。把孩子当作朋友,和他谈心。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问他,他一天经历了哪些事。如果他告诉你,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那么,不要训斥也不要生气,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和孩子做朋友,还要学习他的“语言”,而不是要求他学习你的“语言”。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不接触新的思想观念,知识匮乏,思想陈旧,你就不能理解现在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长应该尽量多接触点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以减小代沟,创造彼此信任的沟通渠道。二、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孩子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那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以表扬,家长不妨感谢孩子的进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享受,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自重感和责任感,他会更加再接再厉。对于孩子的错误家长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的批评孩子。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三、与孩子一起做事。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实现沟通,这点也很重要。比如说,父亲和孩子一起玩玩球,母亲和孩子一起布置布置房间,一块给家里做一个梯子搭一个架子什么的,家长一定要充分利用跟孩子一起做事的机会。

2.2家训宜早,始自婴孩 颜之推认为,人生的奠基阶段在幼年时期,因为幼年可塑性较大,因此他十分强调及早施教,甚至应该从胎教开始。在《教子》篇中说道:“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孩提,师保固明,仁孝礼义,导习之矣。”可见《颜氏家训》中对早教的重视程度之高。而之所以早教效果比较好,是因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也就是说,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以后心思容易分散。2.3勉子自立,读书致用颜之推在《勉学》篇中反复的告诫子孙,学习是人生的大事,切不可荒废学业,任何人都要努力的学习,其言道:“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颜之推还强调读书是立身之本,他经历了乱世沉浮,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告诫子孙要立足于社会,就要把书读好,读书是求取名利的正道和大道。“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耳身。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同‘技’)在身。’伎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对于学习的内容,颜之推认为首先要读儒家经典,当然对于佛学也不要忽视;然后要学习书法、数学、医术、绘画、琴瑟、下棋、 射箭 、投壶等“杂艺”,这些要兼习却不专精。颜之推还劝诫子孙年幼要读书,但年纪大了也不能不读书,人的一辈子都要努力读书。 3颜氏家训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颜氏家训》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涵盖了多个领域,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主张,这些内容都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具有时效性,对当代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3.1及早施教,勿失良机 在上一节介绍《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已经提到,颜之推认为“家训宜早,始于婴孩”,重视早教,甚至从胎教开始。之所以重视早教,是因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这对我们当家时代的家庭教育的启示是,对孩子的教育要尽早开始,按照孩子发展的阶段。早教的第一个阶段是胎教。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胎儿有接受教育的潜在可能因此在孩子没有出生之前就可以开始教育,母亲在怀孕期间就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等对胎儿进行熏陶。早教的第二个阶段是学前教育。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要给予各种感官刺激来发挥潜能,同时要抓好婴儿发育的关键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2寓爱于教,严慈相融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颜之推主张爱教结合,反对只爱不教,“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并指出了溺爱对子女的危害,认为溺爱会毁掉孩子的一生。然而当今很多家庭,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溺爱有加,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孩子。因此颜之推认为对待孩子要严慈相融。首先对孩子要慈爱,同时该严格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这样孩子才会尊重和信服自己的父母。如果只严格,那么孩子就会害怕父母,在此环境下孩子只会变得胆小懦弱;如果只爱而不教,父母对其听之任之,那么会使孩子变得非常肆无忌惮,这两种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3.3均爱诸子,平等对待 颜之推在《教子》一篇中特别强调做父母的对待子女不能偏爱,要平等对待。父母一旦有了偏爱的情况,就可能会造成子女之间的不和谐,甚至是仇视,不管是受宠和被冷落,都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当今的多子女家庭中也依旧存父母偏心的情况,有的父母偏爱幼子、有的父母偏爱男孩儿……均爱原则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多启示,面对不同的孩子,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不同的发展舞台,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身为家长要尽力去发现孩子的长处,为孩子创造一种机会,一种成长的机会,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对待孩子一视同仁,和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董晓捷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长金.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67.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4:8,135,287. [3]武海燕.《颜氏家训》对于当代家庭教育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2(12):49. 家庭家教家风论文篇三: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摘要: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亲帮助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性别角色的同一性,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以及幼儿的社会交往等能力,父亲角色应当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其独特价值,然而现实却是中国幼儿家庭教育中面临着父亲角色在功能实现上的“缺失”,认知观念上的“误区”,行为扮演上的“极端”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家庭以及父亲本身有着必然的联系,确立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正确位置,不仅需要社会建立健全亲职教育的体系,家庭建立和谐良好的氛围,还需要父亲自身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促进角色成长。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角色定位;策略研究 家庭是幼儿出生以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微系统”,父母是家庭中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的两个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温情滋养与细心呵护,同样也不能缺少父亲的参与。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父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字经》中曰:“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中国的 传统文化 当中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便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纵观历史长河,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发生着些微变化,从最初作为一家之主的“严父”,到权威逐步瓦解的“慈父”,亲子之间由“上下级的权威”关系慢慢走向“民主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父亲的职能也由单纯的“精神领袖”或者“养家糊口”走向了全方位、多功能对子女和伴侣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角色。如何正确确立父亲这一角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是目前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父亲角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教育的起始阶段,尤其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早期的家庭教育对未来 儿童 人格塑造、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亲能够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处在幼儿阶段的儿童会产生“恋父情节”和“恋母情节”,基于对父母权威的崇拜,他们逐渐从与自己相同性别的父母身上获得性别的认同,而模仿是幼儿性别认同的主要方式。男孩子可以在父亲身上学习到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男孩子坚强刚毅、进取和拼搏之心,女孩子则可以从父亲身上了解到异性的特征,获得与异性交往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父亲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力量的源泉,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父亲的广阔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父亲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含蓄地传递着对子女的关爱和影响。”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显示,由男性带大的孩子在智商水平上会更高,在学校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父亲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一项研究显示,父亲跟子女接触的时间越多,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越强。五个月大的婴儿跟父亲接触和互动较多,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有更多的语音回应。此外,还有研究显示,跟父亲接触比较多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在成人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而这些都有利于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父亲在幼儿的成长教育当中具有独特的贡献,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当代现实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在角色功能的实现上存在“缺失” 在当代社会的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缺失”以及“心理上的缺失”两种情况,前者主要是指由于离婚分居或者死亡而导致的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位,而后者主要是由于父亲工作繁忙或是个人意识的欠缺而未尽到父亲在家庭中应当尽到的职责。无论是哪种情况,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孩子会较少或者无法感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会表现出不参与或者较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照料。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幼儿家庭中父亲参与幼儿的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母亲的参与程度,其中有22.2%的家庭,是父亲作为家庭中教育幼儿的主体,而47.5%的家庭是母亲担任教育幼儿的重任,而在生活照料上,父母之间的参与程度悬殊更大,有46.5%的家庭是主要有母亲来照顾,只有6.6%的家庭,孩子主要由父亲照顾。可见无论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还是在生活照料方面,父亲所承担的比重都比母亲要低很多。在健全的家庭结构中,父亲的家庭教育职能和养育职能存在“缺失”,对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而言,这种“缺失”就更为明显。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欧美国家的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如今亚洲的离婚率也有接近欧美国家的趋势,中国的离婚率连续七年递增,另一个数据显示,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权,只有10%交由父亲抚养,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单亲家庭的幼儿面临着父亲“缺位”的现实。 (二)在角色观念的认知上存在“误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对家庭角色的分工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一,很多男性家长始终认为教育和抚养子女是母亲应当做的事情,而父亲更应当扮演“养家糊口”“在外挣钱”的角色,这种传统角色分工的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尤为突出,因此不少留守儿童只能常年在母亲或者隔代长辈的陪伴下成长。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男女分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当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步 入职 场,也就同时意味着家庭内部的职责包括抚养子女和料理家务应当成为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其二,大多数的男性家长对于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缺乏认识,认为父亲的职责就是为家庭提供经济基础,父亲对子女的关爱更多的应当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而不是教育和陪伴。2004年,天津的一项关于父亲角色认知的调查显示,仅有28.3%的父亲知道“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加聪明”,25%的父亲完全不知道自身对于儿童教育的作用,只有23%父亲能够说出自己的言行是儿童的榜样。 (三)在角色行为的扮演上存在“极端”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独断专制”,前一类型的父亲更多的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之中,奔波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关心子女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也缺乏必要的要求,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专制型的父亲则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命令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子女,态度冷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期望高,宽容少,限制多,温情少。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增多,其子女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且由于经常遭到拒绝,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减低,易产生自卑、无助、不安全感。相反,在情感温暖的家庭中,如果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情多的子女,成长后会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情绪、有较高的安全感、适应能力强,相应的自信心以及自尊感也会比较强,容易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可见父亲极端的角色定位和教养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日后的人格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温情民主的父亲形象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普遍,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的外部经济和文化大环境有关,同样也与父亲自身的个人素质和教育观以及儿童观息息相关。 三、父亲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根源探析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颠覆,父亲角色的定位存在着功能实现上的“缺位”,认识观念上的“误区”,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极端”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呢?笔者试图从社会因素方面,家庭因素方面以及个人因素方面寻找原因。 (一)社会因素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两地家庭、外地务工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产生。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上涨,高昂的教育成本和生活压力让父亲这一角色不得不背负着经济的重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当中,此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民改变了以往在家种田的生产模式,进城打工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获得经济入手的重要来源,进城务工这部分人群,在城市虽然拥有了一份工作,但相应的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解决,巨大的生活压力常常使一家人分居两地,养育子女的责任便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父亲”已然成为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成为了电话那头一个遥远的“问候者”,成为了一年偶尔回来几次的“远方客人”。然而留守在家中的母亲或者隔代长辈,受文化素质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也无法很好的意识到自身是父亲和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由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家庭模式也由亲子关系为轴心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转变,也这就意味着,她们在婚姻上更加注重夫妻双方的感情和个人的感受而不再为了孩子或者生存而迁就,因此离婚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缺位也日益普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让父亲难以尽到应有的职责,对于完整的家庭而言,社会大众的传统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认为父亲应当更多地投入到家庭生计当中,而对于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家庭因素 费孝通教授曾经说过亲子关系与夫妇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短缺的[1]”,另有相关研究发现,母亲对父亲的支持,会影响到父亲家庭教育的实现,那些受到妻子鼓励的父亲会觉得自己更能够当一名好父亲,因此,一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直接会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夫妻关系的质量会影响父亲与孩子直接互动。[2]有研究显示,从儿童出生6个月到18个月,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母亲的婚姻满意度也从怀孕到产后两年存在下滑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夫妻间的关系在幼儿刚出生到幼儿出生没多久这段时间处在比较紧张的时期,这与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亲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照料孩子的压力、新的家庭责任以及父母亲双方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和角色分工相关。中国目前的幼儿家庭,在角色分工方面,很多母亲喜欢大包大揽,主动承担起家庭教养的责任,对父亲参与幼儿照料和教育子女缺乏信心,,对父亲的育儿行为不能够有耐心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鼓励,这种默认的角色分工让父亲不自觉地成为了家里的“甩手掌柜”;另有一部分的家庭,母亲除了担任照顾家庭的责任以外,还忙于 职场 ,奔波于职场和家庭的妇女对父亲在家庭中照料和教育子女方面便有了更高的期待,她们希望无论是在外工作还是在家养育子女都应当是两人所共同承担的事情,如果父亲在家庭职责上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 (三)个人因素 在幼儿家庭中,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妻双方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问题,女性除了当好妻子之外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好母亲,对男性而言同样面临着要学习如何从一个丈夫的角色转化成一个父亲。如果说十月怀胎和婴幼儿的哺育能够让女性顺利的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那么对于男性而言,如何当好父亲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在很多的幼儿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父亲并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对幼儿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养观和亲子观。即使有些父亲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教育方式不得法等问题,很多父亲采用专制甚至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子女,结果使得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遭受的挫折之后的父亲很难能够继续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并默认自己并不擅长照料子女,因此父亲面临着难以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即便确定的自己的位置也难以实现。 四、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策略 (一)建立社会父职教育体系 绝大多数的父母在成为父亲母亲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亲职教育的培训,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父职教育已经较为成熟并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的全国父亲网络从1985年就逐渐发展起“父方支持方案”,通过“父职课程”的有效实施,来提升父职教育的目标。台湾地区的“爸爸学校”也旨在通过课程的传授教导父亲如何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使命。我国父亲缺失现象非常普遍,但是相应的父职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父亲角色缺失现象,政府首先应当在社区街道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建立父职教育培训机构,由专业的亲职教育专家和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如何处理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社区街道和农村村委会还可以联合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多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定期开展父亲或者母亲交流大会,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尤其对于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面临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困境,政府要给予帮助。在法律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明确父亲的职责维护父亲的权益,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亲职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整个社会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重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观念,呼吁全社会参与到亲职教育中。 (二)发展和谐良好的家庭关系 “父亲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家庭是建立在父亲、母亲和子女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父亲的缺失对母亲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父亲长期在外的家庭,母亲会相应的承担更多照料子女的责任,对于母亲而言,她不仅要学会如何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应当学会如何在父亲缺失的状态下满足子女对父爱的渴望,正确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并协调子女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做好两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离异的家庭而言,母亲要帮助子女正确面对离异问题,不要因为夫妻之间的感情而影响到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要帮助子女学习如何与父亲和谐相处。在父亲意识薄弱的家庭中,母亲要从怀孕开始就鼓励父亲参与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帮助父亲增强教养子女的自信心,帮助父亲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夫妻双方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家庭分工,相互协助,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父亲角色的自我成长 “所有角色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方式所赋予的”,[3]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这也就意味着父亲这一角色也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从不胜任到胜任,从不成熟到成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父亲角色是自我成长“为人父”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对于父亲而言,他们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在观念上首先要解构原有的守旧思想,对自我的角色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赚钱养家,还要意识到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父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父亲的教育职能,父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儿观,在子女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子女形式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父亲要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自由”而不“放纵”,“威严”而不“专制”,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满足幼儿对父爱的渴望,给予儿童发表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意愿并科学的加以引导。即使工作繁忙或是无法与子女一起生活,父亲也要尽自己所能,抽出时间积极投入到亲子活动和亲子互动中,无论是否在子女身边都要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充足的关爱。 作者:刘艳珍 宋晓晓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生育制度.费孝通文集.第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60. [2]李燕.父亲参与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18—20.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孙元升.父亲缺失类型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5]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1. 家风家教的征文1500字 2. 家训家风家教心得体会6篇 3. 家风伴我成长演讲稿 4. 家风家教的励志日志 5. 有关家风的经典散文随笔 6.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