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编委

发布时间: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编委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历任激光研究所固体激光研究室主任,激光教研室副主任,激光研究所支部书记,华中理工大学激光设备厂厂长,华中科技大学激光研究院院长,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兼任湖北省政府科技顾问和武汉市科技顾问团成员,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评审专家。担任湖北省暨武汉市激光学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科协委员,激光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编委会常委,国家光辐射与激光设备标准委员会委员等。

谢树森,男,1940年10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共党员,2003年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激光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生物医学光子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与医学光子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基于道路照明的LED阵列光照度分布研究,《照明工程学报》2009年 第1期α-(8-喹啉氧基)单取代酞菁锌的单态氧量子产率,《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年 第4期聚焦光声鲜红斑痣诊断技术的模拟实验研究,《光电子.激光》2008年 第11期三种卟啉类光敏剂的荧光量子产率,《光电子.激光》2008年 第9期解Klein-Gordon方程的基于光滑分片Lagrange型插值的Galerkin方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 第3期乳腺组织温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3期激光和照明白光共轴传输的鼻咽镜成像系统,《光电子.激光》2008年 第5期热作用致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对KTP/Nd:YAG激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变化,《激光生物学报》2008年 第2期如何正确诊治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河南农业》2007年 第21期夏季新母鸡病的探讨与防治,《河南农业》2007年 第15期白癜风皮肤的光学模型,《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6年 第1期外科手术中激光的消融效应,《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年 第5期解Burgers方程的迎风加权交替分块显-隐方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 第1期用去卷积法提高超声调制光学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激光生物学报》2008年 第1期双层组织模型中漫反射光与内层光学参数关系,《光电子.激光》2008年 第2期人体组织拉曼光谱研究进展,《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期手臂三维热传递的有限元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6期Determination of human skin optical properties in vivo from reflectance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7年 第3期正常青年体表温度分布的红外热像分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 第4期功能型光敏剂的研究进展,《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年 第3期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经络现象及其时间相关性,《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7年 第5期蒙特卡罗方法确定生物组织体内温度分布,《光电子.激光》2007年 第10期Burgers方程的Wavelet-Galerkin方法,《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 第4期乳腺组织温度分布的有限元分析,《生命科学仪器》2007年 第8期人体鼻咽组织的三维自体荧光光谱特性研究,《光电子.激光》2007年 第4期脉冲CO2激光的离体猪颞骨组织消融,《光电子.激光》2007年 第4期人体鼻咽组织的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4期正常乳腺温度分布的有限元分析,《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4期人体鼻咽组织的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4期正常乳腺温度分布的有限元分析,《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4期红外热成像新技术及其乳腺疾病评估的初步研究,《生命科学仪器》2007年 第7期合理改善猪舍结构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河南科技:乡村版》2007年 第8期633nm激光辐射沿心包经脉线传输特性的实验测量,《光电子.激光》2007年 第9期基于OCT技术的鼠皮肤激光热损伤修复过程的监测,《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2期Wavelength dependence of soft tissue ablation by using pulsed lasers,《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7年 第4期Raman spectroscopy of Chinese human skin in vivo,《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7年 第2期Theoretical analysis of backscattered polarization patterns of turbid media containing glucose,《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7年 第2期皮肤组织血液含量对皮肤光谱的影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 第1期白癜风皮肤的反射光谱及其Monte Carlo模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 第1期图像处理技术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年 第10期利用“挣得值法”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吉林水利》2006年 第12期块状生物组织体准直透射率的直接测量,《光电子.激光》2006年 第12期热凝固致人肝组织光衰减和光穿透深度的变化,《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 第9期人血液荧光的光谱特性及其物质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 第7期光动力学诊断肿瘤中光敏剂光漂白特性的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3期IPL作用下鼠皮形态改变的显微观察与初步分析,《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3期生物组织光热响应及其实验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3期一维Burgers方程的一类交替分段并行算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 第B05期一维Burgers方程的一类交替分段并行算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 第B05期鼻咽癌定位分光系统光电信号处理技术初步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2期Steady state and time-resolved autofluorescence studies of human colonic tissues,《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6年 第6期量子点在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2期荧光法成像系统信噪比的实验研究,《激光技术》2006年 第2期生物组织激光消融阈值的光谱特性,《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1期

网上搜索知:康梦奎,女,主任医师,原武警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生于1941年2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年,有丰富的耳鼻喉科临床理论知识及诊治疑难病的经验,擅长耳科显微手术、鼓室成型术、传导性耳聋听骨链重建、内耳手术-蹬骨底板切除术、面神经减压术等;各类内窥镜的检查、应用。其中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及副鼻窦疾病获满意疗效,并对眩晕、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治疗有一定的造诣。于1986年率先应用激光医学将耳鼻喉科的治疗拓宽,在此领域有所创新。在内窥镜下熟练应用微创治疗鼻部、喉部、气管病变,如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喉、气管的淀粉样变、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微创治疗鼾症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熟练掌握支撑喉镜下声带种物切除。同时在喉癌的各种术式切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激光生物特性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任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激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学杂志特约编委。在国家级刊物上刊登论文30余篇,合著书3部国外杂志刊登论文4篇(英文)获全军及武警系统科技进步成果奖7项。(二等奖一项)如:鼓室成型术移植物的探讨《激光照射动物实验的能量密度探讨》《ND:YAG激光治疗声带病的体会》CO2激光镫骨底板开窗术后内耳超微结构研究等激光照射中耳黏膜及内耳超微结构的观察。至于“康梦奎大夫能否治好鼻窦炎”的问题,只有等治疗结果来作结论了。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

《中医体质养生》(傅杰英)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中医体质养生

作者:傅杰英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年

页数:195 页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人高大威猛有人短小精悍?为什么有人喝水也增膘,而有人油浸都不肥?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实际是不同的体质差异现象。什么是体质?一个人的体质又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如何呵护自己的体质,保证生命的航船安全行驶?

《中医体质养生》系列讲座告诉大家人群中体质的基本类型、每种体质的表现、形成原因、易感疾病、养生保健原则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通过简单的方药、饮食、精神、起居、季节转换等养生保健不生病或少生病,或者把疾病消灭在亚健康状态。

作者简介:

傅杰英: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针炙专业临床、针炙美容方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炙推拿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研究领域:中医美容学、临床针炙美容、针药结合治疗生活方式、中医体质学的思路分析。个人专著:《实用中医美容》、《中医美容》、《皮肤病调养与护理》、《实用经络美容七讲》、《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1996年~1998年曾赴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近十余年来主要从事皮肤美容、化妆品不良反应以及化妆品功效研究。曾参加编制有关化妆品皮肤病的七项国家标准,负责编写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人体试验部分,负责编制《防晒化妆品SPF值人体测定方法》国家标准。目前承担卫生部化妆品标准委员会科研课题7项,主要涉及中国九大类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功效研究,建立标准的功效评价程序和方法,为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光生物学及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全国化妆品卫生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及美容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皮肤美容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化妆品皮肤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分会治疗学组副组长国际皮肤科学会(ISD)会员目前任《中华皮肤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编委,《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委,《中国麻风与皮肤病杂志》编委,《皮肤科时讯》编委,《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编委,《中国化妆品杂志》编委,东莞美立方整形美容医院医学顾问等。担任专家评委情况:国家卫生部化妆品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委,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化妆品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委。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7项,参加编写国家标准7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8部,代表作为:刘玮、张怀亮主编:《皮肤科学与化妆品功效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全书77万余字。

李新华 师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修复外科,从1985年起从事医疗美容整形到至今。现任桂林新华医疗美容整形负责人。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三甲医院)美容整形科主任,第一军医大学客座副教授,北海市银光整形医院院长、桂林空军医院美容整形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广西分会委员、国际医学美容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国际美容协会产业会会员、大韩整形美容产业协会荣誉会员、中国科联教科文发展研究中心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是我国最早从事美容整形外科的专家之一。曾为《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担任编委。自198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举办和协办20余次国际整容学习班,曾带教学员及进修医师数百名。李新华独具特色的手术技法和审美理念享誉国际,被《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国当代名医名药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权威辞典录入。《中国报道》及军内外媒体曾多次报道李新华优秀手术技法。20余年来李新华多次受邀参加港。澳、台、日、韩、英、法等国际知名学术研讨会,并不断受邀参与国际整形美容学术进修。并获得多项证书与荣誉称号。他的手术技法以自然、和谐、而享誉国际,成为广西首个开创精细化手术高品质时代的领军人物。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编委

巴德年,1938年10月27日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1949年,四平解放后巴德年开始上学,11岁的他直插二年级,用四年半读完小学。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保送进四平重点高中。高中一年级时,他自修了几门高考必学的课程,被哈尔滨医科大学破格录取。1957年,巴德年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1962年毕业。学习期间曾获得卫生部全国医学院校俄语统考第二名。1964年,巴德年考取北京医科大学(原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很快适应了俄语改为英语的转换。196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1978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学岗位的巴德年,被学校推荐参加中国第一次出国选拔考试,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遂前往日本北海道大学癌症研究所深造。1982年毕业获博士学位,成为该校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个外籍留学生,中国驻日大使馆特意为他举行庆功宴。 巴德年学成回中国后,把先进的思维带回哈尔滨医科大学,逐步从普通教授走上领导岗位,担任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二十世纪80年代初,因其免疫学的研究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成为中国癌生物疗法的学术带头人之一。1990年至1992年,巴德年被派驻日本,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参赞。他在留学生中大力开展“将爱国主义思想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的活动,被当时中国驻其他国使馆的教育参赞们广为借鉴。 1992年9月,巴德年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至2002年卸任。巴德年在从事医学教育管理、培养高层次医学精英人才的过程中,致力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并取得显著成绩。卸任前,他被院职工一致投票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4年,巴德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工程院成立后的第一批院士。至此,巴德年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广范围的全国医疗体制,致力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的探讨与研究,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 1999年,巴德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部外籍院士。 2003年,巴德年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他全身心投入肿瘤免疫及机制研究、医疗体制改革方案探讨、医学教育管理等工作,启动了国际教育项目,加快了教育国际化进程。其科研和教改成果在中国处于领先水平 。 2000年至2008年,巴德年任《中华医学杂志》第24、25届编委会总编。在担任总编的8年里,每年通过“总编寄语”、“编者的话”撰写评论,为《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国医学科学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尽力。 2009年,巴德年卸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被聘为名誉院长。同时卸任《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而任第26届编委会名誉总编。 卸任实职后,巴德年仍担任着一系列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免疫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至晚年,还躬身笔耕不断写出主题论文,并经常应邀请前往各大院校讲学或演讲。 2000年至2014年间,巴德年先后应邀参加“中国细胞治疗研究进展与临床前沿研讨会” 、“国际健康论坛” 、“海峡两岸医院院长论坛” 等重要峰会,与同仁分享他的学术思想;同时应邀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做了《关于当代医学与医学生》的讲座,为年轻人传递他的现代医学观,继续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年轻人走向成功架桥铺路。

女,1956年9月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中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教育部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专家,高等学校护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医师能力评价》编辑部主任,中国保健杂志社理事,《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西北医学教育》杂志编委,现任辽宁省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院长,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教研室主任。

巴德年,满族,1938年10月出生于吉林四平,籍贯辽宁,中国共产党党员,免疫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

中国激光杂志社期刊

中国激光不是水刊。中国激光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74年。中国激光期刊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性期刊。《中国激光》主要栏目有:激光物理、激光制造、材料与薄膜、测量与计量、光束传输与控制、光纤光学与光通信、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激光医学、非线性光学、全息与信息处理、遥感与传感器、光谱学、量子光学、微纳光学、量子光学和简讯等。

首先说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没有对期刊的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一般都是各大院校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根据主管主办单位进行级别的分类。 由国家部级单位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一级期刊;A由国家学会或协会等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二级期刊。B省厅主管或主办为省一级期刊;C省协会或学会等主管或主办为省二级期刊。D 中国激光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中国光学学会,属于国家学会主办的期刊,所以是国家二级期刊。也就是你所说的B级。

山东中医杂志编委会

山东中医杂志是省级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杂志社系由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1981年10月创刊。1994年前为双月刊,64页码。1994年1月起改为月刊,48页码。2000年扩大开本至A4幅面,64页码。自2006年页码增加至72页,至今。月刊,每月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采用国际标准A4开本,彩色封面,年发行量15万册。

《山东中医杂志》杂志社以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为读者对象,以坚持“寓医理于临床”为编辑方针,不断提高办刊质量,逐年增加宣传力度,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主要栏目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名医经验、中药园地、医案医话、综述等。

杂志坚决执行新闻出版总署和新闻出版局有关期刊管理的规定,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办刊要求,始终坚持稿件质量第一的原则,突出实用性、指导性,重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大力推广临床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被国内多家数据库长期收录(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维普资讯等)。

侯玉芬,女,1949年1月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1974年8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中医系,同年分配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从事中医外科及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至今。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周围血管病科副主任。现任济南周围血管病医院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栓止血与血管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和《山东中医杂志》编审。

山东省中医药还是不错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