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油田设备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油田设备研究论文

接转站输油设备改造效果论文分析

摘 要:伴随着我国油田的不断勘察和开采进程,原有的采油厂接转站输油设备出现原油产量不断下降而能耗不断升高的矛盾,这种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采油接转站输油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冲突现状,油田企业的接转站要以输油设备为重点,进行现有的集输系统设备的调整和改造,大力开发节能降耗技术,使输油设备与油田生产实际相结合,达到提高系统效率、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油田企业;接转站;输油设备;改造;节能降耗

油气集输是油田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油气集输与各钻井相连,牵涉范围较广,存在诸多难题,油田企业中油气的集输环节与整个油田的整体开发密切相连,直接影响决定了油田的整体水平。本文从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入手,在分析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探讨接转站的输油工艺,并以节能降耗为工作目标,对接转站的输油设备进行调整和改造,以满足油田企业集输系统的高效率要求。

1 油田企业中的油气集输的功能及操作任务阐述

在整个油田系统中,油气集输有四个功能:

①收集各个油田分散的油井抽出物;

②分离提取物,并将其分离成原油、天然气和采出水;

③将采出的原油加工炼制成人们所需的成品油,如:汽油、柴油等;

④可以辅助进行地下油藏动态分析,如:油气水产量、油气比例、气液比例、油井油压等参数,它们表面上与集输系统没有关系,实际上它与后续的油田油藏储量有重大的意义,可以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开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油藏开采效率。

油气集输的主要操作任务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该系统要将开采出的石油气、液的混合物传送到接转处理站,将油气进行脱水分离,生成合格的原油;其次,由管道分别输送原油和天然气,将合格的原油至储存库,并将天然气送至再加工车间进行脱水、脱酸、脱氢处理;最后,将再加工处理过的油气输送给各售点。

2 油气集输流程分类及原则把握

2.1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分类

通过一定的泵制设备将油井中的产物进行采集,收集而成的油气水混合物要按照顺序由管道负责输送至各种设备和装置之中,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合格的成品油气产品,最后输送至指定地点。这即为油气集输系统的工艺流程。根据油田的具体不同情况,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加以分类:

①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分为不加热集油流程、井场加热集油流程、热水伴随流程、蒸汽伴随流程等。

②根据管线的数目多少,分为单管流程、双管流程和三管流程。

③根据管网的形态分布,分为米字型、树枝型、辐射状、环状以及串联式集油流程。

④根据系统的步站级数,分为一级步站流程、二级步站流程和三级步站流程,而接转站一般为三级步站流程。

⑤根据系统的密闭性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集油流程。

2.2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原则把握

由于油气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影响,油气集输系统设计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其一,要采用全程封闭的流程,以减少油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其二,要将采集出的油气资源进行最大可能的再加工和处理,以生成更多的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气产品。其三,要适当扩大油气输出半径,控制流程系统内部的压力,尽可能地避免油气损耗。其四,对油气集输流程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科学利用热能并减少热耗。

3 接转站的输油工艺流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接转站的输油工艺流程主要采用两种,一种工艺流程是“旁接罐”式,其原理是将上站来的油在油罐中处理后再运送进输油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由于油罐是中间的缓冲带,因而它在上下管段之间的油输送量不相等的情况下,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上下各管段自成一体,可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参数调节的相互影响。另一种工艺流程是“密闭输送”式,其原理的关键是去除了油罐这个中间缓冲环节,而是将上站进来的油全部直接进泵。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减少由于中间缓冲环节的存在而产生的挥发损耗;同时,上下各管道形成了一个连体,就可以充分利用上站的余压,减少节流的损耗。

目前,在我们的'油田企业中的接转站输送设备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和更新改造,其主要表现为:

①输送设备陈旧,大修费用较高。目前接转站使用的输油泵使用年限已久,各零件与现在厂家生产的配件都不匹配,致使在使用过程中零部件损耗严重,同时,也使这些设备的维修费用日益增高,带来较大的成本费用负担。

②老化设备耗电量较大。由于输送设备老化现象严重,在运行过程中运行缓慢而迟滞,导致耗电量加大。

③接转站输送的原油含水率居高不下,经过分离后的效果也都不尽如人意。

④使用的离心泵与当前的输送介质不符。由于离心泵的输送介质与效率密切相连,一旦介质粘度增加,则会导致离心泵的运行效率下降。其原理是:当介质的粘度增大时,各参数指标如:流量、扬程等都会下降,离心泵的轴功率增大。同时,由于介质粘度的增大,离心泵的吸入条件变差易产生汽蚀,影响效率。

4 接转站输油设备更新改造分析

4.1 改造原有的离心泵为螺杆泵输油,提升效率。新型的螺杆泵输油具有离心泵不可比拟的优点,螺杆泵的流量呈现稳定的线性流动状态,而且自吸能力强、吸入高度也较强。同时,螺杆泵还可以输送各种混合杂质、高粘度物质以及腐蚀性物质。

4.2 改造优化输油工艺流程,降低局部水头损耗。在油气液流输送至管路进口时,由于半径截面的扩充或缩小,导致油气液流的方向和大小发生改变,产生旋涡,在粘滞力的作用下液流发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产生局部阻力,而油气液流在这一局部阻力下会出现局部水头损失。为了减少油气液流的局部水头损耗,可以进行相关设备的优化改造,将工艺流程改造放在首要位置,取消多余的弯头等局部装置,就可以极大地降低局部水头损耗,提高效率。

4.3 尽可能地减少接转站的动力费用支出。在将接转站的输油设备进行优化改造之后,输油工艺流程由原先的“旁接罐”式改为“密闭输送”式,极大地减少了原油热量的损失,也同时降低了轻质油的蒸发损耗。

综上所述,接转站的输油设备在针对其内部输油设备的问题下,进行更新改造,优化输油工艺流程,保证了平稳输油,提升了输油效率。

参考文献:

阎志.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5).

采油气工程的论文

采油气工程是一个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与装备高效地钻探地下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并经济有效地将地层中的油气开采到地面,安全地将油气分离、计量与输运的工程技术领域。我整理的关于采油气工程的论文,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

摘要 :纵观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发展的整个历程,从其最初的探索试验阶段发展到分层开采阶段,再发展到如今的多种油藏类型采油工艺技术、采油工程智能技术等,期间走过的道路是非常曲折和艰难的,同时,这也体现了石油人的勇于奉献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随着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工艺配套技术也不断完善,这使得油田的产量也不断的提高,但与此同时,要想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油田产量,则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我们的采油技术,这才能够让我国的石油工程处于良好的发展之中,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油田已经处于高含水,高产出阶段,产量呈递减的速度,水油比上升造成的油气田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因此,研究采油技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这对我国的经济带来的帮助也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 :采油技术;工艺;产量;创新

采油是油田开采的过程中,根据开采的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的总称。众所周知,油田的产量高低取决于采油技术的好与坏,因此,采油技术就成为我国实现油田开采技术的重要途径,另外,采油技术还影响采油速度的快慢、最终采收率的大小、经济效益的优劣等油田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一采油技术的分类

近年来,国内外的采油新技术发展很迅速,有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以及各种综合的方法等,但其本质都是在努力提高原油采收率。从技术的应用时间顺序和技术原理上来看,可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顾名思义一次采油,就是依靠油藏天然能量进行油田开采的一种方法,常见的一次采油方法有溶解气驱、弹性水驱和气顶驱等;经过一次采油之后,地层压力明显变小,需要为油井注水以平衡地下能量的减弱,这被称为二次采油。通过二次采油之后,采取注水,并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改变流体的性质、相态等,扩大注水的波及范围以便提高驱油效率,从而再一次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主要是依靠化学方法,辅助开采最艰难的层面油藏,一般包括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复合驱等。与二次采油相比,三次采油的特点是高投入、高技术和高效益,在二次采油水驱的基础上向油层注入排驱剂来采油,不同的排驱剂有不同的排驱机理。三次采油增油的效果非常好,近年来已经被国内外广泛重视和研究。

二 我国采油技术的现状

1. 完井工程技术 。

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的,但又与其相对独立的工程,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到投产的一个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直井、定向斜井、丛式井、水平井的技术上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技术高度,并且掌握了多种完井的方法,比如裸眼井补管完井、下套管射孔完井、套管内外绕丝筛管等完井方法。根据油田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油藏情况等来确定并采用不同种类的方法,比如象华北迷雾山油藏,由于它的地质条件为碳酸盐岩裂缝油田,因此采用了裸眼完井方法,这样不但保护了生产阶段,且也取得了油井的高产,大大提高了采油率。另外,由于大庆油田属于老油田,所以采用了注水开发的方法,对加密井采用高密度钻井液完井并进行油层保护,这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在实践中发展配套了采油和钻井联合协作的技术,以保护油层、达到高产为目标。目前,我国的钻井技术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发展,下套管射

孔完井、裸眼完井、各种衬管完井技术被一些油田采用,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

2. 人工举升工艺技术 。

根据各类油田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需要,在最近的五十多年中,我国发展配套和应用了多种人工举升工艺技术,比如:抽油机有杆泵采油技术、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水力活塞泵采油技术、地面驱动螺杆采油技术、气举采油技术等等。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又研发了井下诊断和机杆泵优化等技术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采油效率。

3. 分层注水技术 。

分层注水技术已经在多层油藏注水开发中被广泛应用,它的关键技术就是要提高注入水在地下的波及效率。早在多年前,克拉玛依油田就在调整中应用了分层注水技术,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研究成功的管式活动配水器和支撑式封隔器,在油田的分注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业,并且取得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90年代河南油田、大庆油田进一步研究成功了液压投捞式分层注水管柱、并且达到了一次可测试、调整多层的细分注水的目的。

4. 热超导技术 。

热超导技术是控制物质的热阻,并且使它趋近于零,它主要是利用化学技术,在封闭的管体内加入复合的化学介质,利用物质受热不均产生的相变,激活气状分子,使其在巨大的气化潜热中以声速传递热量。热超导技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能耗自平衡稠油技术,它主要是利用超导液,在地下注入超导液之后,利用其导热的性能,把地下的热能传递到井口,从而提高井口产出液的温度。在不经过任何加热装置辅助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清蜡降粘、减少抽油机悬点载荷、提高泵效的节能目标。另外一种是超导加热热洗技术,它是将应用超导技术加热之后的产出液注入到油套内,通过循环升高井筒内的温度,从而实现清蜡降粘的目的。采用这种技术的好处是环保,并且成本低、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是油田普遍应用的一种技术。

另外,我国的采油技术还有压裂、酸化工艺技术,堵水、调剖工艺技术,稠油及超稠油开采技术,多层砂岩油藏“控水稳油”配套技术等。

三 目前采油技术遇到的问题

常规采油工艺难以满足目前开发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一是大泵提液技术越来越大,目前应用的大抽液泵主要有0.70mm泵和0.583mm泵两种。二是有杆泵加深泵挂受到限制。三是斜井采油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由于需要加深的泵挂,部分油井的杆、管等抽油设备进入斜井段。四是高温限制了电潜泵的应用范围。另外就是开发后期的垢、绣现象日益严重;重复堵水的措施的效果日益变差了等。

四 采油技术的前景展望

未来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复合驱油法、混相法、热力采油法、微生物法等等。并且在未来油田的生产中,生物工程技术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生物技术在其他行业的广泛应用,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便使其成为采油技术的一种新的研究。随着老油田注水开采的延续,石油的综合含水的不断上升,污水处理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而生物工程技术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的特点,这使得它将成为油田采油技术中的一项新的技术,而且会不断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另外,碳纳米管在油井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密度小,但强度却是钢的100倍。未来的油田开采中将会利用其轻、柔软、结实等特点,制作油管或抽油杆,其性能会比现在的钢管更强,这将为油田的开发和挖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战略,针对西部油区的油井深度大、产量变化范围广、地质矿藏多样以及复杂、气候恶劣、天然气充足等特点,应该采用较先进的采油技术,从而提高开采的效率,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磊.本源菌采油矿场应用先导技术研究[J].油田化学,2010(04)

[2] 谷艳容.柔性金属抽油泵排砂采油工艺,2005

[3] 孙志前.生产一线大排量螺杆泵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2003

[4] 邬光辉,朱海燕.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类型再认识及其意义[J].天然气工业,2011(07)

石油设备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摘要: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系中,石油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其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中石油设备管理工作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石油企业设备的管理质量,有效地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频率,最大限度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石油企业;设备管理;服务质量

1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石油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日益强烈,我国的石油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重大挑战,使得石油企业的工业生产压力不断加大。为了保障石油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石油企业既要保证石油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性能质量,同时也对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新设备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石油设备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石油企业的建设发展。

1.2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油行业本身属于垄断行业,具有好利润、高补贴和低效率的显著特点。在石油企业中,设备管理工作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在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中,企业管理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缺陷,没有制定严格的`石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对设备的相关资料整理入档。这就使得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很难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现实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使得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使得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低下,设备的使用率也不高。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设备的人员经常受到调动,更加不利于企业设备管理。企业的管理班子的管理意识还存在一定的进步空进,工作人员素质整体性不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石油设备没有设立专门部门进行专人看管,相关人员没有受到责任制约,遇到问题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石油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

1.2.2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脱节。在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中,长期的使用设备后,并没有对石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另外,企业没有建立责任制,设备保养没有落实到个人。容易造成故障发生时,不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设备的保养没有与设备使用相结合,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需要注重对设备进行防护性的保养,最大限度的保障设备的质量,要求在保养石油设备的过程中,注重卫生和润滑,需要重视清洗校正工作,目前的保养工作不能有效保持设备的使用性能。

1.2.3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较弱。在石油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检测出的故障进行分析解决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较多,对设备故障检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石油行业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比较弱,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除此之外,在我国石油企业中,检测故障的设备相对较少,往往在石油企业中当一些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引起重视,才开始进行故障的检测,日常的检测维修等工作开展较少。

2提高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2.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机制

在石油企业中,需要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设立专门部门施行责任到人的设备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中的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落实石油企业的责任问责制,对石油企业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每个员工对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视程度。企业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企业还要建立档案资料制度,确保各种设备的记录资料准确详细,方便管理人员的资料获取,加快设备故障问题的分析解决。

2.2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

在石油企业中,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开展的好坏,能够直接的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当石油企业中的使用设备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保养,避免石油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本来石油企业设备在长期使用之后就容易产生故障、出现问题,所以石油企业要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制定严格的执行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提高石油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2.3提高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石油企业设备产生故障,有效的保证石油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对设备进行诊断的技术应该采纳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定期的对设备故障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和机修部门进行合理的合作,对设备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保障设备的总体质量,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措施来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营。

2.4加强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石油企业中,不断涌现出新的设备和新兴技术,这就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石油行业的发展阶段,我国石油企业中的设备管理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不能单纯的只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定期的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修养,将他们培养成为技术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骨干人员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企业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切实解决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同石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相结合,从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入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从而切实有效地解决新时期的石油设备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雯.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问题[J].新疆化工,2010(02).

[2]龙瑞文.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02).

论文大庆油田数字化研究

可以更科学,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油气资源。

1. 无线数据网络中基于斯塔克尔博格博弈的功率控制 2.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3. 宽带网络中业务模型的仿真分析 4. 基于H.264 AVC码率控制算法的研究 5. 基于GRF-3100射频系统的混频器的设计与制作 6. VOIP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7. 基于Labview的实验数据处理的研究 8. 基于NS2的路由算法研究与仿真 9. 图像处理工具箱的VC实现 10. 嵌入式实时系统设计模式的应用 11. 基于VC的UDP的实现 12. 基于TCP/IP协议嵌入式数字语音传输系统终端硬件设计 13. 基于MPLS的VPN技术原理及其实现 14. 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数字硬件设计研究 15. 多路信号复用的基带发信系统模型 16. 数字音频水印研究 17. 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城市数字电视平移 18. 虚拟演播室应用研究与设计 19. 电视节目制作系统设计 20. KM3知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21. 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分配算法设计 22. 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23. 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分析 24. 基于OPNET的网络规划设计 25. 基于NS2的路由算法仿真 26. 基于GPRS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 27. 搅拌混合器微分先行控制系统设计 28. 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 29. 基于CPLD器件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30. 大容量汉字显示系统的设计 31. 数控直流电压源的设计 32. 基于s6700电子标签阅读器设计 33. 嵌入式网络连接设计 34. Java手机网络游戏的实现和程序设计 35. 简频率特性测试仪设计 36. DDS及其在声学多普勒流速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37. AVR 8位嵌入式单片机在车载全球定位系统显示终端中的应用 38. 基于单片机的考勤系统设计 39. 基于单片机的寻呼机编码器 40. 基于MF RC632射频识别读写器芯片的专用读卡器 41. 具有SPI接口的数字式同步发送器设计 42. 小区停车场计费系统设计 43. 村村通无线接入系统中的CDMA技术 44. 语音校检报文的程序设计 45. 基于轧制扰动负荷观测器的轧机传动机电振动控制系统设计 46. 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47. 基于VHDL的乒乓游戏机的设计 48. 语音信号的滤波设计 49. 基于DSPTMS320F206的高炉自动进料控制系统 50. 基于VHDL语言的基带线路码产生电路仿真设计 51. 智能天线的研究 52. 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单元 53. 混合动力汽车 54.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55. 双馈电机直接转矩DSP控制 56. 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57. 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58.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59.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0. 锁相频率合成器的设计与仿真 61. 动态链接库进阶 62. 电话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63. 弹性分组环RPR的公平算法研究 64.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模型研究 65. 大数计算的算法探讨及其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中的应用 66. HY防火墙管理软件开发过程及ACL模块功能实现 67. EPON的原理分析 68. DCS通讯与软测量技术的研究 69. 3G的AKA协议中F1至F5的UE端的实现 70. 《信号与系统》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71. 《电路与电子学》电子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72. RSA公钥算法研究与实现 73. p2p通信模型的java实现 74. 搜索引擎的开发与实现 75. 图书馆管理系统及原代码毕业设计 76. 网络安全专题学习网站设计 77. 网络教育应用网站设计 78. 校园网组建、开发与管理 79. 最优化软件设计实现 80. 租赁网的设计和实现 81. 远程控制终端数据接口设计 82. 遗传算法及其在网络计划中的应用 83. 研华PCI-1753板卡Linux驱动程序的开发 84. 软测量技术在造纸打浆过程的应用研究 85. 嵌入式系统研制AD数模转换器 86. 劳动生产率增长条件的研究 87. 基于XML帮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8. 基于MPT-1327的集群系统智能基站的研究与设计 89. 基于J2ME的手机部分功能实现 90. 购销存财务软件的应用比较 91. 高清视频多媒体播放器 92. 基于CORBA网络管理技术及其安全性的研究和应用 93. 基本asp.net开发的网上商场的设计与实现 94. 桂林大广电子公司网站设计 95. 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实现 96. 企业办公局域网的建设 97. 第三代移动通信承载业务和QoS处理机制无线资源管 98. 计算机病毒动态防御系统毕业论文 99. 3G标准化进程及其演进策略 100. 鲁棒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和比较 101. 基于SPCE061A的语音遥控小车设计——?硬件电路设计

噶声音大嘎哈是按时打算打算的撒打算打算大飒飒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12日电(贾超时 张浩然)大庆千亿级信息技术产业又添劲旅,大庆与华为共建“石油云”。近日,大庆油田高性能计算云数据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大庆举行,大庆油田与华为签约成立大庆油田高性能计算云数据中心。

地企领导韩立华、孙龙德、王广昀、曹宪双、王建新、王玉华、韩雪松,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华为公司副总裁杨瑞凯等企业高管出席仪式。孙龙德、鲁勇共同为“大庆油田高性能计算云数据中心”揭牌。大庆油田高性能计算云数据中心将以大庆华为云数据中心为资源中心,推动大庆油田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石油行业的应用标杆,同时也将有力助推大庆市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依托于大庆华为云数据中心的产业集群。

孙龙德在讲话中说,这次大庆油田高性能计算云数据中心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庆油田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与华为紧密携手、密切协作,稳步推进大庆“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建设步伐,全力推动油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全力推进大庆油田新时代振兴新发展。

韩雪松说,近年来,大庆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撑转型振兴的十大雁阵式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大庆油田与华为公司依托大庆华为云数据中心联合共建“石油云”,标志着大庆油田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迈入崭新阶段,同时也掀开了大庆云计算产业发展新的一页。大庆高新区将一如既往支持服务好大庆油田和大庆华为,为加快打造东北地区重要节点云提供坚强保障。

鲁勇说,华为与大庆油田联合打造的高性能计算云数据中心采用了华为最新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助力油田核心业务上云。未来,华为公司仍将持续构建安全、高效的全场景云生态,并与大庆油田保持充分互信,定期沟通。以业务需求为驱动,从顶层设计抓手,打造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石油行业的应用标杆,携手实现智慧油田的目标。

桂花油田研究论文怎么写

一、论文研究结论写作的内容 论文研究结论既然不能简单重复研究结果,就必须对研究结果有进一步的认识。结论的内容应着重反映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及其适用范围,井可提出建议或展望。也可指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设想。因此,在结论中一般应阐述; 1、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 2、在实际应用上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 3、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 4、本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和展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写作都要具备上述内容。作者可根据研究结果的具体情况而定,但第一点应是必不可少的。 二、论文研究结论写作内容和类型 1、分析综合:对正文内容重点进行分析、概括,突出作者的观点。 2、预示展望:在正文论证的理论、观点基础上对其价值、意义、作用推至未来,预见其生命力。 3、事实对比:对正文阐述的理论、观点以事实做比较形成结论。 4、解释说明:对正文阐述的理论、观点做进一步说明,使理论、观点更加明朗。 5、提出问题:在对正文论证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三、论文研究结论的常用句型 1、以“阐明了……机制”、“研究了……”,或者“为了……的目的”讲述研究目的。注意写出最适合表达目的的动词。 2、“开展了……”写研究内容和方法。 3、“结果表明……”讲述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 4、“本研究的结果意味着……”讲述得出的结论。 论文研究结论是每篇论文的重要组成,将它们完整的表述清楚却不那么容易。在了解了研究论文怎么写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毕业论文

论文主要内容:

一、论文的标题部分

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完成了哪些工作

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

三、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四、引言

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

1、研究的理由

2、研究目的

3、背景

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5、作用和意义

五、正文部分

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试验的描述、结果及分析这部分要将你做试验的重要的内容概况出来,也就是试验的描述。因为中文期刊论文一般情况下的版面都不多(10个左右),况且版面太多的话,版面费就会很高的,我的同门发表一篇有十几个版面的论文,版面费将近一万,幸好导师给报销。这种情况下,只能将重点的部分描述一下,让同行专家能够知道你做的方法,以及在关键方面你是怎么处理的就行了,切记像写记叙文似的,写那么多。试验得到的数据会用图片展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论文图片的制作了,制作图片的软件很多,像excel,origin,matlab等,不同专业的可能使用的也不同。我们专业使用origin和matlab较多,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到网上搜索教程。图片尽量要做到美观准确,即使不要求美观,也不要和论文中描述的内容不一致。由图片就可以得到一些试验结果,论文中一定要将你的试验结论说清楚,说完试验结果后好多人以为就行了,实则不然。如果你的论文仅限于试验结果层面,也就决定了你很难在很高级别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原因就是你的研究深度不够,只限于试验现象的描述,而没有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理,切记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最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出来,那么你的论文就上了一个层次。自然而然的论文很容易被录用。概括一句话就是试验内容叙述要简要,结论要详实,结果分析要深入浅出。

油气水对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论文

分析了开采过程中的产气和产水规律、压差变化规律以及压差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影响;研究了降压幅度和初始开采温度...而且,随着我国油气资源的枯竭,寻求储量巨大的新型接替能源已是迫在眉睫。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的东海冲绳海槽、...www.wsdxs.cn/html/Designs/20090913/135727.html

接转站输油设备改造效果论文分析

摘 要:伴随着我国油田的不断勘察和开采进程,原有的采油厂接转站输油设备出现原油产量不断下降而能耗不断升高的矛盾,这种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采油接转站输油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冲突现状,油田企业的接转站要以输油设备为重点,进行现有的集输系统设备的调整和改造,大力开发节能降耗技术,使输油设备与油田生产实际相结合,达到提高系统效率、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油田企业;接转站;输油设备;改造;节能降耗

油气集输是油田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油气集输与各钻井相连,牵涉范围较广,存在诸多难题,油田企业中油气的集输环节与整个油田的整体开发密切相连,直接影响决定了油田的整体水平。本文从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入手,在分析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探讨接转站的输油工艺,并以节能降耗为工作目标,对接转站的输油设备进行调整和改造,以满足油田企业集输系统的高效率要求。

1 油田企业中的油气集输的功能及操作任务阐述

在整个油田系统中,油气集输有四个功能:

①收集各个油田分散的油井抽出物;

②分离提取物,并将其分离成原油、天然气和采出水;

③将采出的原油加工炼制成人们所需的成品油,如:汽油、柴油等;

④可以辅助进行地下油藏动态分析,如:油气水产量、油气比例、气液比例、油井油压等参数,它们表面上与集输系统没有关系,实际上它与后续的油田油藏储量有重大的意义,可以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开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油藏开采效率。

油气集输的主要操作任务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该系统要将开采出的石油气、液的混合物传送到接转处理站,将油气进行脱水分离,生成合格的原油;其次,由管道分别输送原油和天然气,将合格的原油至储存库,并将天然气送至再加工车间进行脱水、脱酸、脱氢处理;最后,将再加工处理过的油气输送给各售点。

2 油气集输流程分类及原则把握

2.1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分类

通过一定的泵制设备将油井中的产物进行采集,收集而成的油气水混合物要按照顺序由管道负责输送至各种设备和装置之中,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合格的成品油气产品,最后输送至指定地点。这即为油气集输系统的工艺流程。根据油田的具体不同情况,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加以分类:

①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分为不加热集油流程、井场加热集油流程、热水伴随流程、蒸汽伴随流程等。

②根据管线的数目多少,分为单管流程、双管流程和三管流程。

③根据管网的形态分布,分为米字型、树枝型、辐射状、环状以及串联式集油流程。

④根据系统的步站级数,分为一级步站流程、二级步站流程和三级步站流程,而接转站一般为三级步站流程。

⑤根据系统的密闭性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集油流程。

2.2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原则把握

由于油气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影响,油气集输系统设计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其一,要采用全程封闭的流程,以减少油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其二,要将采集出的油气资源进行最大可能的再加工和处理,以生成更多的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气产品。其三,要适当扩大油气输出半径,控制流程系统内部的压力,尽可能地避免油气损耗。其四,对油气集输流程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科学利用热能并减少热耗。

3 接转站的输油工艺流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接转站的输油工艺流程主要采用两种,一种工艺流程是“旁接罐”式,其原理是将上站来的油在油罐中处理后再运送进输油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由于油罐是中间的缓冲带,因而它在上下管段之间的油输送量不相等的情况下,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上下各管段自成一体,可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参数调节的相互影响。另一种工艺流程是“密闭输送”式,其原理的关键是去除了油罐这个中间缓冲环节,而是将上站进来的油全部直接进泵。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减少由于中间缓冲环节的存在而产生的挥发损耗;同时,上下各管道形成了一个连体,就可以充分利用上站的余压,减少节流的损耗。

目前,在我们的'油田企业中的接转站输送设备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和更新改造,其主要表现为:

①输送设备陈旧,大修费用较高。目前接转站使用的输油泵使用年限已久,各零件与现在厂家生产的配件都不匹配,致使在使用过程中零部件损耗严重,同时,也使这些设备的维修费用日益增高,带来较大的成本费用负担。

②老化设备耗电量较大。由于输送设备老化现象严重,在运行过程中运行缓慢而迟滞,导致耗电量加大。

③接转站输送的原油含水率居高不下,经过分离后的效果也都不尽如人意。

④使用的离心泵与当前的输送介质不符。由于离心泵的输送介质与效率密切相连,一旦介质粘度增加,则会导致离心泵的运行效率下降。其原理是:当介质的粘度增大时,各参数指标如:流量、扬程等都会下降,离心泵的轴功率增大。同时,由于介质粘度的增大,离心泵的吸入条件变差易产生汽蚀,影响效率。

4 接转站输油设备更新改造分析

4.1 改造原有的离心泵为螺杆泵输油,提升效率。新型的螺杆泵输油具有离心泵不可比拟的优点,螺杆泵的流量呈现稳定的线性流动状态,而且自吸能力强、吸入高度也较强。同时,螺杆泵还可以输送各种混合杂质、高粘度物质以及腐蚀性物质。

4.2 改造优化输油工艺流程,降低局部水头损耗。在油气液流输送至管路进口时,由于半径截面的扩充或缩小,导致油气液流的方向和大小发生改变,产生旋涡,在粘滞力的作用下液流发生剧烈的摩擦和碰撞,产生局部阻力,而油气液流在这一局部阻力下会出现局部水头损失。为了减少油气液流的局部水头损耗,可以进行相关设备的优化改造,将工艺流程改造放在首要位置,取消多余的弯头等局部装置,就可以极大地降低局部水头损耗,提高效率。

4.3 尽可能地减少接转站的动力费用支出。在将接转站的输油设备进行优化改造之后,输油工艺流程由原先的“旁接罐”式改为“密闭输送”式,极大地减少了原油热量的损失,也同时降低了轻质油的蒸发损耗。

综上所述,接转站的输油设备在针对其内部输油设备的问题下,进行更新改造,优化输油工艺流程,保证了平稳输油,提升了输油效率。

参考文献:

阎志.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5).

油田开发方式研究论文范文

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我国所遭受的倾销越来越严重,运用反倾销 措施 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国内企业的合法利益、保证产业安全已刻不容缓。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化工论文,供大家参考。

化工论文 范文 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1]是利用化学、化工的理论与技术来解决能量的转换、储存及传输等问题,通过生产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服务于人类生活的一门学科。无机化学是本专业所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培养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质量。而目前无机化学的教学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大一新生刚从高中迈入大学,面临如此信息量大的课程感到迷茫;教师面对课时量日趋减少的趋势,而传递的信息量大的困扰,不知如何把握日常教学;另外,加上教师科研压力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其未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因此,无机化学教学的改革与探讨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例如:

(1)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从优化课程内容入手,对无机化学的 教学 方法 进行了改革[2];

(2)钦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从无机化学的重要地位出发,结合无机化学的教学目的,对无机化学多媒体课件进行了构建和探讨[3]。菏泽学院是一个应用型的地方性教学型本科院校,于2012年成功申请了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能源化工专业。我系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无机化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

根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结合无机化学课程特点,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于2012年制定了能源化工无机化学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基础及实验实践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化工专业技能人才做好准备;同时,也为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此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1知识目标

主要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方面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气体的扩散定律,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理论;强电解质解离、离子氛、活度系数的概念;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路易斯结构式,等电子体原理,分子轨道理论;化学电源与电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金属卤化物、拟卤素和拟卤化物、互卤化物和多卤化物;硫和硫化物、单质硫、硫化氢和氢硫酸的物理性质;硅的单质、硅烷、硅的卤化物、硅的含氧化合物。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气体的状态方程及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生成热的概念及应用,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方法;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缓冲溶液的原理及应用;沉淀溶解平衡及移动;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及基本性质的周期性;价键理论,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及杂化轨道理论;基本概念:原电池、电极电势和电动势及能斯特方程;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卤化氢和氢卤酸的化学性质;氧、氧化物、臭氧、过氧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硫的含氧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掌握氮的氢化物、氮的含氧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2专业能力与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谦虚的品格、勤奋好学的习惯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创作、做事严谨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唯物主义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工程质量意识和规范意识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目标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存在、制法、用途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化学计算和利用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绘制出特性曲线,能够写出规范实验 报告 并加以 总结 概括的能力。素质目标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勤苦奋斗、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2丰富合理的教学内容

2.1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在教学过程,教师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入教学内容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教学的同时展开科研,而科研课题也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这样会更能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并能深入把握,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深度、广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4]。另外教师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分析中,将科研成果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最新知识与信息传递给学生,科研推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发展情况,充分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及时补充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建设。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案例教学”,对具体科研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及产生原因,选择合理方案。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可以自主查阅资料并开展项目的研究性学习。

2.2建设开放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环境,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充分利用我系基础实验室和化学工程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结合我系化学能源工程专业及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试图探索出一套完善的开放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实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系内实验技能竞赛及无机化学创新实验设计竞赛等项目,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培养今后创新实践的能力。开展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在大三下学期进入教师的科研室进行锻炼,参与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大二学生参加无机化学实验技能竞赛,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另外聘请国内外无机化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我系作学术报告,增加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全面了解无机化学的前沿动态,为今后的科研之路做好准备。

3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针对目前无机化学课时缩减而传递信息量大的情况,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此多媒体技术已广泛使用在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方面将节省下的板书的时间能够用于重点难点的讲解,另一方面多媒体中引入一些无机化学演示实验、实物图像,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表现的更加生动直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仅利用多媒体也有一定的缺陷,如对一些公式的推导,仅利用多媒体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多媒体跟板书结合会更加有利于公式的推导。另外,还会避免仅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进度过快,学生不能融会贯通的缺点。总之,鼓励学生 课前预习 ,采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既能考虑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掌握程度,又能兼顾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无机化学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迈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及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本系以上结合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特点对无机化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初探具有一定的意义。今后会继续探索无机化学其他方面的改革。

化工论文范文二:油藏化学工程研究发展趋势

推动我国油藏化学工程研究与我国社会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赶上发达国家对油藏化学工程研究的脚步,我国必须大幅度提升在这一方面的开发技术,更好地促进化学工程研究大步向前发展。

1油藏化学工程研究的发展背景

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就是能源问题,世界各国都在担忧石油问题。迄今为止,人类只开采了大约总储藏量1/3的原油,因此,油藏开发及提高效率是每一个科技工作人员的头等任务。半世纪以前,世界对石油的总需求量日益增长,工人们利用油藏工程的原理提高采收率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油藏工程原理的发展。作为石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藏工程主要负责各类研究,在掌握动态规律与原理的同时,也辅助了钻井与采油工程的开展。

2三次采油技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石油界的精英们一直努力提高石油的采收率。一次和二次采油主要是靠自身压力和注气注水等方法,三次采油是采用之前的任何工业技术[2]。因而提高油藏采收率并没有局限在某一阶段或手段,它主要是靠原来油藏中没有的物料开采。它的定义与分类是不矛盾的。油藏化学工程是在三次采油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和化学工程学科共同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不断引进新技术,取得新成就。这一阶段也让人们认识到发展的多样性,开始探究多方面技术,涉及各种学科,主要有胶体与界面科学、化学工程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渗流力学、热力学、计算数学等多种高等学科。

3化学复合驱技术

我国油田多数是陆相沉积,分布相当不均匀,原油中的蜡含量和芳烃含量比例较大,且黏度大,导致水驱采收率只在33%左右。三次采油的研究技术表明,化学复合驱能够有效提高采收率,它是在单一化学剂驱的基础上组合两种不同的化学剂,形成多种复合体系。通过实验证明,复合驱的相互作用比单一化学驱剂效果显著的多。随着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复合驱逐渐成为我国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导技术。复合驱配方体系主要是由高浓度小段塞和低浓度大段塞2种体系组成。高浓度小段塞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使油水形成中相微乳液体系,增强原油的乳化。典型的代表有胶束.聚合物驱体系,它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在2.5%~5.0%,段塞小于0.4pv,若形成微乳液,效率更大,能达到80%以上。低浓度大段塞是后期才引进的策略,它的驱油原理主要是毛管准数理论,利用碱和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这种体系应用相对广泛,高酸值和低酸值都适用。近年来,随着研究力度加强,新型产品不断出现,如梳形聚合物KYPAM,星形聚合物STARPAM,疏水缔合聚合物A.DH。这些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有利于节约淡水资源,保护环境。也扩展了油藏水的矿化度和文档范围。

4油田堵水调剖技术

开发油田主要采用水驱开发在在这一过程中,因储存分布不均,导致注水过程中出现沿高渗透带窜流,水波效果差,油井含水快速上升,尤其当进入高含水阶段,会出现水短路的现象,加深开采工作难度。为改变这一现状,专家们提出采用“堵水调剖”这一方法。堵水调剖具有颇多优势,操作简洁、规模较小、周期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油田堵水调剖技术历经磨难,从单井油井堵水油井堵水到单井水井调剖,目前主要发展到调整深部调驱。直到2006年底,才开始着手整体堵水调剖示范工程,在采油研究院的带领下,全面开展现工作,有条理的分析堵水调剖工艺技术,给予独特的评价以及实地示范。为改善注水开发的现状,应做如下调整目标:将单井措施向区块整体转变;将近井剖面转向深部液流;阶段上实施一体化转变;评价上从单井向整体转变;应用上改用多种复杂油藏,不再局限在常规水驱油藏据调查,仍有多个区块可以进行整体调堵,由此看来,堵水调剖技术发展趋势将奋力往前。

5评价与改进

综上所述,虽然油藏采收率明显提高,技术也不断突破,但仍然要看清形势。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要擅于总结 经验 ,找出不足,精心解析。例如耐温抗盐聚合物产品的溶解性和长期热稳定性都还不是很乐观,在现场实施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达到施工要求,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同样地,化学驱技术需要改进解决的问题也是各方面的,需要研究者在过程中分层次去进行。只有抱着永不止步的态度去钻研,去创新,去探索,才能攻克这些技术上遇到的“疑难杂症”,才能进一步将化学驱油技术往特色道路上发展,不断为油藏化学工程研究的发展做贡献。

6结束语

为推动我国油藏化学工程持续发展,还需加强工作。不停探索实验技术,顺应环境变化。掌握化学驱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还要继续研究物理化学模型,对敏感参数进行验证。油藏化学工程研究的全方位发展,有利于解决能源紧缺问题,有利于稳定我国石油市场,有利于世界和平。

袁庆付艳李德庆

摘要胜坨油田沙三段下亚段—沙二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生储盖条件非常优越,易形成岩性油藏。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区产能的建设也将面向中深层岩性油藏或一些特殊岩性体油藏,并从沉积模式的确定、滚动跟踪、测井约束反演以及多手段方案优化等方面,对油气田地下地质及开发方案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开发阶段的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的应用,使中深层岩性油藏的开发成为可能。该文以坨142块滚动开发为例,对滚动跟踪、测井约束反演和相控储集层描述等技术的成功运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并针对中深层隐蔽油气藏的复杂性,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滚动开发技术。

关键词中深层隐蔽油气藏滚动跟踪测井约束反演相控储集层描述

一、概况

目前,胜坨油田主体已进入特高含水期,正处于产量递减阶段。通过几轮的精细油藏描述发现,主力油组的剩余油分布零散,开采工艺要求高,仅靠挖潜稳产的难度很大。胜坨油田处于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多种油气藏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沙三段—沙二段下亚段沉积时期,来自北部陈家庄凸起和东部东营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沉积以及滑塌沉积的洪积扇、水下扇和浊积扇,形成了各类砂岩岩性油气藏。随着探区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勘探技术的进步,寻找该类隐蔽油气藏已成为增储稳产的重要目标。新区产能的建设也将面向中深层岩性油藏或一些特殊岩性体油藏。中深层隐蔽油气藏在胜坨油田开发初期个别井就已经钻遇,但由于勘探程度以及开发技术的制约,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开发阶段的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的应用,使中深层岩性油藏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

“八五”以来,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发展较快,应用成果也比较显著。其中,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代表了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发展的趋势。近几年,开发地震界以优化复杂岩性油藏开发部署,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开展了高精度的地震储集层预测研究,对于浅层(深度小于2000m)岩性油藏,地震储集层预测精度较高,在1口约束井/km2的情况下,地震储集层预测的深度误差一般小于5m,厚度误差一般小于3m。对于中深层油藏,地震储集层预测精度相对较差,但通过及时跟踪,滚动布井,对复杂岩性油藏的开发仍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胜坨油田胜三区沙二段15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河口坝沉积。1999年在解释该地区三维资料时发现了沙二段15砂组,从沙二段1~7油组加密井中,挑选了处于砂体有利部位的第一口关键井3-4-216井进行加深钻探,于沙二段151层钻遇油层1层10.2m,在沙二段152层钻遇油层1层14.3m,并获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该油藏。之后,利用该井的资料进行了第一次测井约束反演,并部署了第二批关键井坨142-1(取心)、坨142-2井,全部钻遇沙二段15砂组并获得工业油流,从而揭开了坨142块滚动开发的序幕。

坨142沙二段15砂组地层厚约150m,储集层发育于其上部,坨142井区构造简单,东北为胜北大断层,向西、向南为岩性尖灭,是一个倾向东南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较陡,约8°,油层埋深2580~2800m,构造高差220m。该块经滚动开发,已探明含油面积2.3km2,地质储量560×104t。

二、精细地质综合研究建立地质概念模型

1.沉积相确定

坨142砂体夹于暗色泥岩中,经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及区域沉积资料,认为该砂体属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砂坝,物源来自于东北部。砂体平面呈指状,向湖心方向加厚分叉。

(1)岩石特征

由坨142-1井的粒度资料分析,其岩石类型应属于含粉砂细砂岩,平均粒度中值0.13mmm,最大粒度中值0.245mm,最小粒度中值0.062mm;泥质含量6.2%,分选系数1.67,分选中等。

铸体薄片分析表明,砂岩中石英含量平均43%,长石含量27%,岩屑含量25%,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分选中—好,磨圆度为次棱角状,点—线胶结,反映了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

(2)沉积构造及生物化石

该砂体岩心中水平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和泥岩互层反映了三角洲前缘远砂坝的沉积特点;碳质夹层反映了静水的分支间湾沉积,螺化石的出现则印证了三角洲平原的分支间湾的存在。

(3)概率曲线与C-M图

该砂体S型的C-M图以及其中RS段的发育,表明了不随深度变化的完全悬浮的搬运方式(图1);图2反映的是牵引流的概率分布。

2.地震相模式

地震相系指有一定分布范围的地震反射单元。其地震反射参数如反射结构、几何外形、振幅、频率、连续性和层速度,皆与相邻单元不同。对于沉积体而论,地震相可以理解为沉积相在地震反射剖面主要特征的总和。对沉积相进行精细研究之后,将之与地震反射剖面上的主要特征反复对比分析,认为坨142块的楔状的地震反射特征符合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砂坝。

3.电相模式

沙二段15砂组1砂体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岩,岩性组合为反韵律,自然电位曲线以漏斗形为主,少数为箱形。沙二段15砂组2砂体储集层顶部的自然电位为钟形,岩性组合为正韵律;中下部以漏斗—箱形为主,岩性以夹细砂的粉细砂岩为主,岩性组合应为反韵律为主的复合韵律。

图1坨142-1井沙二段15砂组样品 C-M图

图2坨142-1井沙二段15砂组样品粒度概率分布图

综合以上特征相标志,可以确定沉积相类型;结合沉积相模式,在测井约束反演的解释过程中加以运用,保证了解释结果的合理性和可信性。

三、利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处理三维地震资料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波阻抗反演技术。这种方法利用测井资料,以地震解释的层位为控制,从井点出发进行外推内插,形成初始波阻抗模型;然后利用共轭梯度法,对初始波阻抗模型不断更新,使模型的合成记录最接近于实际地震记录,所得的波阻抗模型便是反演结果。

1.测井约束反演的可行性分析

坨142砂体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沉积的储集体,储集层的速度为3550m/s,密度2.26g/m3,泥岩的速度为2990m/s,密度2.42g/m3,二者阻抗之差为787g/(m2·s)。坨142砂体埋藏深度2700m左右,平均单砂体厚度大于12m,在围岩足够厚的条件下,该地区地震资料在2700m深度可分辨砂体的最小厚度只有12m,进行测井约束反演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深层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有效地指导该地区的开发部署,特别是为了证实测井约束反演的可行性,通过正演模型验证地震同相轴的反射为砂体的反射,证实了坨142砂体的存在。

2.合理选取参数,滚动跟踪测井约束反演

坨142砂体自上而下精细划分为沙二段15砂组1~5砂体共5个独立的砂体,151、152砂体厚度和分布规模相对大一些,对应地震剖面有较好的响应,而153、154、155砂体的厚度和分布范围都比较小,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它们在地震剖面上均无响应。通过反演处理,仅对151、152砂体的边界、形态和厚度变化进行了预测。

在预测过程中,从实际资料出发,精心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并且以实际井抽稀的方式优选各个参数,力求反演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由于该块储集层预测的地震地质条件相对较差,所以预测精度不高。为了有效地指导井位部署,对坨142块进行了6次滚动跟踪反演。根据第一次反演结果,部署了第一批关键井,完钻后发现砂体厚度和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差别,便增加新井进行第二次反演,同样的原因,增加新井进行第三次反演。根据第三次储集层预测结果,结合地质和油藏工作,编制了年建产能10.2×104t的方案并获通过。

方案实施过程中,边打井边跟踪,不仅利用反演剖面指导打井,同时还利用钻井资料对反演情况进行调整,以期下一次反演更切合实际。方案井实施完毕,钻井成功率为100%。其中,沙二段15砂组1砂体有9口井钻遇,平均有效厚度4m,沙二段15砂组2砂体有16口井钻遇,平均有效厚度12.7m。

利用方案实施后钻井资料,对坨142块进行了第四次反演,扩大了砂体面积,并重新编制了图件,结合地质以及油藏工程的新认识,增加了石油地质储量193×104t。

第五、六次反演,再一次扩大砂体面积,又新增石油地质储量442×104t,编制了年建产能14.1×104t的扩边方案。

3.测井约束反演的精度分析

四次约束反演在中深层储集层的应用,结果虽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纵向上层较厚、横向上相变快、速度变化明显的储集层,反演以后没有显示,但其上、下的储集层均有显示,怎样正确建立其反映地层变化的初始波阻抗模型,如何给出合适的约束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胜北大断层附近的储集层在反演剖面上呈现空白,说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受断层的影响较大。

表1测井约束反演预测精度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储集层厚度小于12m、大于8m的储集层反演结果为顶面界面较清晰,但厚度的确定不理想,说明中深层的纵向分辨率为12m以上。实践证明,测井约束反演在胜坨中深层储集层预测应用中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在中深层降低的问题。

四、相控储集层解释技术在中深层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中深层隐蔽油气藏的相控储集层解释技术是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利用建立的该油气藏的沉积模式、地震相模式,完成地震相与沉积相的相互转换、相互印证,再利用测井约束反演处理后的地震剖面对储集层进行描述、预测。因为地震相与沉积相的相互转换和相互印证的过程是个近似抽象的过程,由于地震相的多解性,特别是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及构造假象和地震速度陷阱等因素影响,它的成功取决于地质家的经验、以及各种资料的可信程度。因此,结合钻井、测井、地层、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确定各隐蔽油气藏的沉积相基础之上,建立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的对应关系,克服地震相的多解性,提高隐蔽油气藏预测、描述的精度。遵循这一原则,相控储集层解释技术应做到地震与地质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应用前人建立的沉积相模式对相同(相似)成因的油气藏建立相同(相似)的地震相模式,利用测井约束反演处理后的剖面对其加以描述与预测。

1.相控储集层解释技术的提出

胜北大断层附近的储集层在反演剖面上呈现空白,最早解释其为一个孤立的、向断层一侧很厚的一个楔状的砂体,和断层之间有200~300m的空白带,这和地质家头脑中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河口砂坝的相模式有一定的差距。确定沉积相之后,在河口坝的物缘方向、断层附近的空白带部署了一口滚动井,完钻后钻遇沙二段15砂组90余m。

图3相控储集层预测技术流程

2.相控储集层解释技术的流程

结合钻井、测井、地层、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确定各隐蔽油气藏的沉积相基础之上,建立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的对应关系,克服单纯使用地震相的多解性,以提高隐蔽油气藏预测、描述的精度。之后,经过正演的验证,才能将反演的结果应用于储集层的定量描述之中(图3)。

五、精选各项参数优化方案设计

油藏工程参数的优选直接关系到开发方案的合理编制和实施,因此,应采用多方法对其进行优化,通过对同类油藏的类比、经验公式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同一油藏工程参数进行合理的确定,以保障油藏的合理开发利用。

1.开发动态分析及认识

坨142块目前完钻井数共37口,投产29口井,初期平均单井产油31.3t/d,截至2000年5月1日,平均单井产油25.7t/d,平均动液面为1049.0m,累积采油22.93×104t,不含水,采出程度2.54%。依据对29口试采井的动态资料分析,对油藏有以下认识:①油井初期产量较高,但递减较快;②油藏边底水能量不充足;③该块将有较长的无水采油期。

2.开发方式及开采方式

由于油藏边底水能量不足,天然能量主要是油藏弹性能量。利用数模方法计算坨142块弹性采收率仅为6.1%,依靠天然能量开采,采收率低;而注水开发与之相比,采收率可提高30%,因此,从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注水开发是此块较为合适的开发方式。

3.注水时机的优选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层能量开采,选择合理的注水时机非常关键。应用数模优化并结合生产压差和相邻区块进行分析,油井含水后须放大生产压差保持稳产,地层压力保持不宜太低。借鉴相邻区块坨7块11、12砂体转注前地层总压降为7MPa,故坨142块初步选定坨142块地层总压降为7MPa时转注,即地层压力保持在20MPa左右作为注水开发地层压力的保持水平。

目前,坨142块地层压力已接近其应保持的水平,而油井产量都有较大程度的递减,区块内油井的平均动液面低于1000m,说明边水能量供给不足,应该按原方案设计及时转注补充地层能量。

4.开发层系

根据层系划分与组合的一般原则,要保证层系有一定的油层厚度、地质储量和产能,层系内油层物性和油性差别较小,层系间有稳定的隔、夹层等,并以主力层为主要对象,兼顾次要层。坨142块主力砂体为沙二段的152砂体,沙二段151、153、154+5砂体都有一定的储量,但规模较小。根据油藏地质及油藏工程综合研究,该油藏具有以下特点:①砂体间有稳定的隔层;②各砂体均有较高的产能;③各砂体都具有独立的油水系统;④砂体间原油性质有一定的差异;⑤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沙二段151砂体储量为49×104t,沙二段152砂体储量为584×104t,沙二段153砂体储量为195×104t,沙二段154+5砂体储量为74×104t,分别占总储量的5.43%、64.74%、21.62%和8.21%。

因此该块具有分层开采的条件,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将此块划分为3套层系进行开采:分别是沙二段151-2砂体、沙二段153砂体、沙二段154+5砂体。

5.井网井距

随着井网的加密,油田最终采收率和可采储量增加,而在井网加密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密井网,因可采储量的增加而产生的新增产值将小于增加的投资额。因此,合理井网密度就是加密井网增加后的新增产值与投资额相等时的井网密度。

依据以上思路,坨142块三套层系的合理井网密度计算结果为:沙二段151~2砂体,井网密度7.68口/m2,总井数44口,井距315m;沙二段153砂体,井网密度5.65口/m2,总井数12口,井距360m;沙二段154+5,井网密度3.27口/m2,总井数8口,井距490m。

6.产能的确定

(1)直井产能确定

依据试采井的资料测算,油井的生产压差为3.7~7.7MPa,参考相邻坨7块的实际生产压差为2.7~2.8MPa,由于该块渗透率等物性较坨7块差,综合考虑,坨142块生产压差取值4MPa。由试采资料分析,采油指数为1.97~18.34t/(d·MPa),每米采油指数应为0.179~1.22t/(d·MPa),平均采油指数为6.447t/(d·MPa),平均每米采油指数为0.55t/(d·MPa)。

考虑油藏要细分层系开采,因此每米采油指数应分层系进行测算,则沙二段151、152、153砂体采油指数分别为0.75、0.52、0.47、0.56t/(d·MPa)。

根据确定的生产压差和米采油指数分别计算了四个砂体的初期单井产能;沙二段151砂体10t/d,沙二段152砂体20t/d,沙二段153砂体20t/d,沙二段154+5砂体10t/d。

(2)水平井产能确定

由于该块沙二段153、155砂体有底水,若采用水平井开采可有效的抑制底水锥进,控制含水上升,提高经济效益。按目前水平井筛选标准,该块沙二段151、152、153、154+5砂体均符合水平井开采标准,由于沙二段152砂体井网基本完善、沙二段154+5砂体有利部位已为直井开发,因此选择沙二段151、153砂体有利部位部署水平井开发。

水平井初期产能确定应依据静态参数,并利用水平井单井产能经验计算公式,经计算采油指数为33t/(d·MPa),考虑边底水影响,生产压差不宜过高,取值1.5MPa,则水平井产能为49.5t/d,取值40.0t/d。

7.方案部署及指标汇总

依据实际情况,应用胜坨油田常用的七点法井网,对该块进行了整体部署开发。部署总井数为65口,油井47口,其中利用老井19口,新井28口(水平井4口)。前三年年建产能23.5×104t,10年后采出程度为20.12%,含水85.2%。

六、结束语

隐蔽油气藏的滚动开发技术是笔者针对胜坨油田中深层隐蔽油气藏开发方案编制的总结。坨142块沙二段15砂层岩性油藏滚动开发的研究,为类似的油气藏的滚动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对于中深层隐蔽油气藏的滚动开发,测井约束反演预测精度相对较差,必须通过及时跟踪,滚动布井,才能对复杂岩性油藏的开发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