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书品杂志

发布时间:

书品杂志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元月,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由陆费逵(伯鸿)先生在上海创办。建局之初,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以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为主,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行新式教育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建局不久,中华书局的出版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国内出版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华书局云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及社会名流,如梁启超、于右任、范源濂、马君武、田汉、张闻天、潘汉年、徐志摩、钱歌川、陈伯吹、张相、舒新城等,并陆续出版了《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颇有影响的书籍,编辑出版了《大中华》、《新中华》、《学衡》、《中华学生界》、《中华小说界》、《小朋友》、《中华故事》等2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从建局到1949年,中华书局共出书5800余种,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重要古籍、少儿读物等多种门类。在全国各地设立了50多个分支局,1000多家分销处还在,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相继设立分局,业务遍及全国并海外发展。是当时中国仅有的几家大型综合出版企业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公司迁至北京,同时在上海留有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1958年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同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华书局被指定为该小组的办事机构,成为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图书及相关的学术著作、通俗读物的专业出版社,承担着国家级古籍整理的基本项目。历经20年时间,组织整理、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相继编辑出版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全唐诗》、《全宋词》、《古本小说丛刊》、《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资治通鉴》、《文苑英华》、《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册府元龟》、《清实录》、《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大藏经》等一大批古代文史哲经典文献。陆续推出的重点丛书如“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中华史学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新编诸子集成”、“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道教典籍选刊”、“理学丛书”、“学术笔记丛刊”、“古逸丛书三编”、“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本典籍。中华书局还出版了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陈垣、王力、钱钟书等著名学者的学术著作;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文史类期刊《文史》、《文学遗产》、《书品》等,在学术界、读书界、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方面,中华书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出版了《左传译文》、《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庄子今注今译》、白话《资治通鉴》、白话《续资治通鉴》、《通鉴故事百篇》、《新编千家诗》、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简体横排增订本《全唐诗》、《全宋词》,以及1981年创刊的《文史知识》、1998年复刊《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高中版、初中版、小学版)等,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尽一份力。 在传统学术和古籍整理方面,中华书局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已故著名专家学者如陈乃乾、徐调孚、宋云彬、杨伯峻、马宗霍、金灿然、赵守俨等,在中华书局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现有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占27%,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人,绝大多数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其中周振甫、李侃、傅璇琮、程毅中等先生在古籍整理及学术研究上均卓有建树。中华书局以她一流的作者、一流的编辑出版人才和高质量的出版物享誉海内外,是最能代表中国古籍、学术著作出版水准的出版社。 21世纪,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在汉语的世界化方面,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方面,中华书局将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中华书局 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的出版机构之一。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创立,创办人为陆费逵。初系合资经营,资本二万五千元,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1913年设编辑所,陆续编辑出版《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童子界》等杂志和大型汉语工具书《中华大字典》。1915年改为股份有限公司,自办印刷所,增设发行所;翌年资本增至一百六十万元,职工达千余人,继商务印书馆之后成为国内第二家集编辑、印刷、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1917年,因资金周转不灵,几至停业。经多方设法,营业重获发展。此后,除编印出版教科书和各种图书杂志外,还于1929年创办中华教育用具制造厂,制造教学文具仪器;1932年扩充印刷所,1933年在九龙新建印刷分厂,1935年在上海澳门路建成印刷总厂,购置先进印刷设备,既印本版图书,也承印地图、邮票、香烟壳子以及政府的有价证券、钞票、公债券等。到1937年春,资本扩充至四百万元,在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开设四十余个分局,年营业额约一千万元,进入全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陆费逵赴香港,成立驻港办事处,掌握全局重要事务;上海方面由常务董事舒新城等主持日常事务,设在公共租界的印刷总厂以“美商永宁公司”的名义维持营业。1941年7月9日,陆费逵在九龙病逝。随后太平洋战争爆发,领导核心内迁,在重庆设立总管理处。此间,仍然印制教科书,编辑出版各种图书杂志。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迁回上海,印制教科书的业务虽迅速恢复,但图书杂志出版业务逐渐陷入困境。从创立至1949年的三十七年间,先后编印出版了《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辞海》、《饮冰室合集》等重要书籍,卢梭《社会契约论》、达尔文《物种原始》等重要译著,以及几十种杂志,在学术界颇有声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公司迁至北京,同时在上海留有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1958年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同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中华书局被指定为该小组的办事机构,成为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图书及相关的学术著作、通俗读物的专业出版社,承担着国家级古籍整理的基本项目。历经20年时间,组织整理、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相继编辑出版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全唐诗》、《全宋词》、《古本小说丛刊》、《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资治通鉴》、《文苑英华》、《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册府元龟》、《清实录》、《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大藏经》等一大批古代文史哲经典文献。陆续推出的重点丛书如“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中华史学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新编诸子集成”、“中国佛教典籍选刊”、“道教典籍选刊”、“理学丛书”、“学术笔记丛刊”、“古逸丛书三编”、“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本典籍。中华书局还出版了梁启超、王国维、顾颉刚、陈垣、王力、钱钟书等著名学者的学术著作;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文史类期刊《文史》、《文学遗产》、《书品》等,在学术界、读书界、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方面,中华书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出版了《左传译文》、《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庄子今注今译》、白话《资治通鉴》、白话《续资治通鉴》、《通鉴故事百篇》、《新编千家诗》、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简体横排增订本《全唐诗》、《全宋词》,以及1981年创刊的《文史知识》、1998年复刊《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高中版、初中版、小学版)等,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尽一份力。在传统学术和古籍整理方面,中华书局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已故著名专家学者如陈乃乾、徐调孚、宋云彬、杨伯峻、马宗霍、金灿然、赵守俨等,在中华书局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现有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占27%,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人,绝大多数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其中周振甫、李侃、傅璇琮、程毅中等先生在古籍整理及学术研究上均卓有建树。中华书局以她一流的作者、一流的编辑出版人才和高质量的出版物享誉海内外,是最能代表中国古籍、学术著作出版水准的出版社。

品逸杂志

<艺术品市场>《收藏》《品逸》艺术双月刊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凤凰汉服社, 中国传媒大学--子衿汉服社。中国地质大学--华裳汉服社 中国农业大学--堇秀华服社 中国人民大学--文渊汉服社 中国政法大学--舞月汉服社 中央民族大学--惊鸿汉服社 北京城市学院--华夏霓裳汉韵社 北京大学--服饰文化交流协会 北京大学医学部---百里汉服文化交流协会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元章汉服社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陌樱汉服社 北京科技大学--尺素汉服社 北京师范大学--华章汉服社,北京语言大学--霓衿汉服社 北京中医药大学--蝉衣汉服社 防灾科技学院--与子同袍汉服社 国际关系学院--鸿胪汉服社华北电力大学--汉服社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紫泪凝裳汉服社 天津农学院--华胤汉服社 天津师范大学--子期国学社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溪山琴况汉服社 山西: 太原师范学院--华章夏彩汉学社 辽宁 :大连海事大学--云裳汉服社 大连理工--华韵汉服社 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华轩汉服社 吉林 :延边大学--华裳汉服社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汉学协会宁夏大学--雅寒国学社 新疆大学--兰亭国学社新疆石河子大学--子瑄汉韵学社 海南大学--有衣云裳汉服社重庆大学--汉服社 重庆理工大学--国学社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华采未央汉服协会四川美术学院--式微汉服社 四川外国语大学--青衿汉服社西南大学传统文化协会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汉韵社 成都中医药大学--疏帘淡月汉服社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日晞汉服社乐山师范学院--嘉韵汉风社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华韵霓裳汉服社四川师范大学--汉家衣裳汉服社四川西华师范大学--华裳汉文化学会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古韵汉服社西南科技大学--汉文化协会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汉邦汉服社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汉韵社 云南财经大学--汉尚汉服社云南师范大学--汉服礼乐文化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悦未央汉文化团 华东师范大学--洛瑛汉服社上海大学--重华汉服社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雅仪华韵汉文化社上海财经大学--汉服社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瑾瑜汉服社上海海洋大学--汉文化社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仁雅汉服社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华韵堂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长歌汉文化社 上海杉达学院鹿鸣汉服社 上海商学院风乎舞兮汉服社 上海师范大学猗兰汉服社上海同济大学辟雍汉服社 江苏 东南大学华风汉韵文化社 河海大学与子同裳汉服社 南京大学生汉服交流会 南京大学国学社@南京大学国学社南京理工大学麻衣如雪汉服社 南京林业大学明远国学社 南京审计学院华夏传统文化社 南京师范大学国学社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汉文化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裳思汉服社 南京晓庄学院汉文化发展研究性协会 南京艺术学院子衿汉服社 南通大学汉服社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汉服社 苏州科技学院汉风唐韵汉服社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汉风社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华韵汉服社 中国药科大学国学社 浙江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汉歌行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子佩汉服社衢州学院子规汉服社 绍兴文理学院灼华汉服社 浙江财经大学仪裳社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崇正雅集华服社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子衿汉服社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品逸社浙江工业大学十二章汉服社 浙江理工大学汉未央协会浙江农林大学华夏有衣汉文化协会 中国计量学院国学社 安徽 安徽大学汉服社 安徽师范大学汉语桥协会 安徽外国语学院的古韵汉文化协会安庆师范学院华夏文礼汉服社合肥工业大学致和华韵汉服社 合肥学院汉宣社阜阳师范学院雅韵子集汉服社 福建 闽南师范大学九龙韵汉服社闽江学院汉服社 福建江夏学院翰林学社厦门大学国学社 山东山东大学季棠汉服社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龙韵华章汉服社 泰山学院汉仪华章汉服组 烟台大学华夏有衣汉服社潍坊学院鸢飞汉服社 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汉服社 景德镇汉韵文化传播协会 华东交通大学钩沉汉服协会 河南 安阳工学院华夏之子汉服社 安阳师范学院汉服协会河南大学汉服社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有狐汉服社河南汉服高联谊会 河南农业大学华夏之风汉服社河南师范大学华夏未央汉服社 开封大学岂曰无衣汉服文化社洛阳师范学院霓裳汉服社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华夏汉服社 湖北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沧浪汉服湖北文理学院楚韵汉文化社 华中师范大学桂棹国学社 江汉大学楚韵汉服社武汉大学汉服协会武汉大学珞源国学社武汉纺织大学楚风汉服社 湖南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汉韵雅墨协会 湖南工业大学楚韵汉服社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心阁文学社礼韵汉服部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惟楚经年汉文化社中南大学楚天汉服社 广东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嘉汉服社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致和汉服社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斯汀紫雅汉服文化部华南农业大学华农汉服社华南师范大学华韵汉服社南方医科大学致臻汉服文化社中山大学铜雀汉服文化协会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南芳汉服协会 广西广西外国语学院青竹汉服社桂林医学院杏林汉服社 陕西陕西安康学院华韵汉服社 渭南师范学院汉服社 西安翻译学院国学社西安高校汉服联盟 西安工程大学汉文化协会西安欧亚学院国学社西安外国语大学九洲汉服社西安文理学院青青子衿汉学社

国画方面比较权威得有,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画研究,《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画》、《国画家》。希望有您喜欢的。

那要看你收藏的名画真迹的档次了,档次高的,杂志社会求你发表的,档次低的,你不掏钱是不会给你发表的。国内影响大的书画杂志有《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画》、《美术》、《书法研究》、《书法之友》、《收藏》、《美术之友》,《国画家》等很多。

杂志图书

价值是不一样的,相对于来说图书的价值会更高一些,杂志只是生活当中的一个调味品而已。

不一样,杂志具有时效性,而图书具有收藏价值,所以不是同等价值

是有同样的价值的,可以看到杂志和图书都可以方便人的生活,而且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有文化,而且也很聪明,所以是很不错的。

【国际著名杂志】所列表包括所有的有代表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杂志。(该表暂不包括网络或其他电子杂志。)1,英国《经济学人》《GQ》《新科学家》《FHM》《自然》2,美国《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远东经济评论》《福布斯》《财富》《读者文摘》《旗帜周刊》《国家地理》《Wired》《花花公子》《科学美国人》《发现》《科学》《纽约客》3,中国大陆《应用写作》《新发现》《半月谈》《求是》《南风窗》《新民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中国企业家》《城市画报》《新闻周刊》《了望东方》《中国青年》《凤凰周刊》《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米老鼠》《科幻世界》《漫友》《童话大王》《少年漫画》《看电影》《艺术与设计》《时尚》《瑞丽》《中国医学》4,香港《亚洲周刊》《一本便利》《壹周刊》5,台湾《新新闻》《商业周刊》《天下杂志》《世界腕表杂志》[编辑本段]【国内热销杂志排行榜:】145图书杂志导航:http://www.145.com/tushu_zazhi.htm1. 《爱人》半月刊 1000000 份2. 《女友校园CUTE》月刊 820000 份3. 《女友家园LOVE》月刊 780000 份4. 《都市丽人》月刊 762700 份5. 《瑞丽.服饰美容》月刊 680000 份6. 《都市文萃》月刊 620000 份7. 《瑞丽.伊人风尚》月刊 600000 份8. 《卫视周刊》半月 600000 份9. 《健康之友》月刊 584537 份10. 《家庭医学.新健康》月刊 560000 份6,日本日本以时尚杂志闻名世界,大概120种时尚杂志,以下为热门杂志.GAL系1.《ViVi》2.《PINKY》3.《Sweet》4.《Scawaii》5.《Glamorous》6.《JELLY》 7.《Glitter》8.《WoofinGirl》9.《BOAO》10.《Blenda》11.《ElleGirl》12.《HappieNuts》少女街头系1.《nonno》2.《mina》3.《seventeen》4.《soup》5.《PS》6.《popteen》7.《zipper》 8.《mini》9.《ranzuki》10.《kera》11.《spring》12.《seda》13.《cutie》14.《egg》15.《cawaii》16.《nicola》17.《street》 18.《anan》19.《jille》20.《fruits》21.《looks》22.《love berry》23.《fine》24.《spy girl》25.《steady》26.《hanachu》27.《nadesico》28.《honey girl》29.《haco》欧美田园系1.《装苑》2.《smart》3.《vogue》4.《spur》5.《ginza》6.《figaro》 7.《elle》8.《fudge》9.《high fashion》10.《luire》11.《nikita》12.《意大利原版》13.《bazaar》优雅OL派1.《cancam》2.《ray》3.《more》4.《with》5.《oggi》6.《style》 7.《miss》8.《anecan》9.《classy》10.《baila》11.《voi》12.《luci》13.《grazia》14.《very》15.《saita》16.《voi prink》 17.《25ans》18.《lee》19.《in red》20.《domani》21.《image》22.《precious》23.《grace》24.《ミセス》25.《story》26.《rapty》 27.《ryuryu》男装系列杂志1.《smart》2.《mens nonno》3.《street》4.《ollie》5.《popeye》6.《fine boys》 7.《huge》8.《boon》9.《cool trans》10.《bidan》11.《invitation》12.《fine》13.《mens voi》14.《gq japan》15.《tune》16.《street jack》 17.《411》18.《mens ex》19.《begin》20.《warp》21.《uomo》22.《samurai》23.《mens club》24.《egg》25.《joker》26.《cazicazi》27.《cover》28.《mens brands》29.《mens digger》败金共和国1.《发型》2.《smart》3.《voce》4.《maquia》5.《bargain》6.《joy》 7.《美的》8.《anan》9.《ageha》10.《beas up》11.《nail max》12.《uresta》13.《hair mode》14.《chouchou》15.《chokichoki》16.《jewelry》 17.《brands off》18.《wedding》19.《裁剪》20.《纹身》21.《tattoo burst》22.《oz magazine》23.《tomotomo》24.《preppy》25.《monomax》26.《家庭画报》27.《fytte》28.《body》29.《婚纱》30.《nail up》31.《美人百花》32.《nailvenus》33.《美甲》34.《af imp》35.《时计begin》36.《cure》37.《style book》38.《内衣》39.《美容》

图书杂志

核心期刊有:国内七大核心期刊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义方图书杂志是正版的,但有的也会盗用,会有盗版。义方图书杂志也是正规的杂志是正规的公司

书籍比较系统稳定而永恒杂志相当的杂乱有时间烙印

根据《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本规定所称图书,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以及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内容载体形式。”根据《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本规定所称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 ”

杂志书名

《意林》《青年文摘》《海外文摘》不是英语的哈,貌似都是4元,报亭都有,和读者类似……时评的:人民日报社出版的《半月谈》,《南方周末》,里面的评论很有深度《凤凰周刊》,多少可以感受到香港的言论自由。加分啊!Thank you!

《新蕾story100》有些孩子气,我期期必看的哦!也比较全面的,有漫画,文,电影好书介绍,星座,测试。不如试试看吧,哦。《糖》也很好,是对爱情的诠释。我很多朋友喜欢看《纯韩时尚》还有《easy》,是明星杂志。追星族可以看看,后一本也比较全面,各地明星都有介绍,还有很多化妆品,服装的介绍哦。

车世界,里面画图很好的一种。

我是电视编导专业的,艺考的内容基本与杂志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想提高关于电视艺术的素养,推荐你看《中国电视》,可以开阔眼界,了解最新的观点。书籍方面可以看看《视听语言》,有很多版本都还不错,做电影电视的入门书。艺考编导类主要看语文功底。建议多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载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具有初步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 其中以下3点(1)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2)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3)文艺理论知识包括各种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文学鉴赏等。例如,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有题材、主题、情节和结构、文学语言、表现手法(描写、叙述、抒情和议论)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