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后进生对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后进生对策研究论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直都有后进生这个学习群体的存在,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当关心和帮助后进生,引导他们向优等生的学习方向转化.下面就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谈点体会.

一、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

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指后进生本身的原因.

(1)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是门晦涩难懂的学科,学起来枯燥无味,往往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数学成绩一定不好,慢慢就被归为数学后进生的队伍中.

(2)对数学认知的偏差.少数初中生认为数学知识学习之后没有什么用,不需要学好.

(3)学习数学的方法不恰当.有些初中生花了时间学习数学,但数学成绩就是不好,这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他们花了好多时间在数学学习上,却收不到多少成效,打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4)学习数学的态度有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学不学好都没关系,对外界的感知也不加理睬,对数学作业和课堂学习都不认真.这种不良的学习数学的态度就容易导致后进生的形成.也就是说,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学生自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表现引起的.

二、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涉及许多方面,其中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占主要部分.

(1)教学方式不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学习数学知识上相当吃力,导致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

(2)对学生关心不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不管学生跟不跟得上,有没有什么数学问题,与学生的沟通甚少.

(3)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问题,有些教师特别喜欢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对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不理不睬,甚至常常予以批评.

(4)家庭社会的影响.有些家庭的气氛,不利于学生专心学习.学生受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论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学习上产生怠惰和厌倦的心理.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理想.

三、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

1.学生自身认知的转变.这是针对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来说的.它在于后进生自己的省悟,自己对待数学学习态度的改变,有了自己学习数学的目标和动力,并为此而奋斗.这是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有效途径.当然,还需要教师的指引和点拨,使后进生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知和态度.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使后进生转化的首要途径.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能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就能培养学习数学的意识.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探索三角形的全等条件”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沉闷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一起探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师可以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探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这对促进后进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质的飞跃.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进生的形成大多是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步演化开始的.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预先和复习,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做笔记和完成数学练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引学生的学习,及时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

4.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后进生.后进生的数学成绩相对来说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知这一点,对后进生投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而不应当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后进生.例如,在讲“二次函数”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教师讲后仍是一头雾水,这时教师不应当批评他们,而是应当耐心地再给他们讲解,并用言语来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后进生的引导,指引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总之,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后进生需要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促使他们向优等生的行列转化.对于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差生”常被人歧视,甚至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快之。近几年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但“差生”似乎有决堤之势,尤其是当班主任,大言其苦:“差生”多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老师上课也越来越没劲,可谓苦不堪言。究竟怎样去做差生工作?怎样才能使他们转化呢?我认为:一、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良医用药:要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差“的病根。因此,首先要着手于“诊断”,对差生进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从中找到差生的根源及主要因素,了解差生的性格爱好,主要优缺点及落后的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如何?然后有的放矢,帮助他改正。如81班有一个学生上课就走神,打瞌睡,中午、晚上经常外出,从来不交作业,成绩倒数第几。找他谈话,他却闭口无言,从同学、家长、好友中了解到,他在家表现一般,经常向家里要钱,要不到就偷,乐于和社会上的“伙伴”去玩。自己也多次观察证实之后,不急于批评他,惩处他,而是摸索他的心理特点,发现他具有逆反心理并且胆小。寻找机会和他心平气和地谈,一次不够,二次,三次……通过几番交往之后,知他起初是欠某商店几十块零食钱,店主总是追问,无奈,只得向家里要,由于经常想这件事,因而不想学习了……后来就喜欢到处游荡,交了几个校外“伙伴”针对这些,我连续找他谈话,帮他认识错误,还了钱。在班里有意识的表扬他,结果他逐渐变好了。二、晓之以理,施之以情。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差生更需要集体的温暖与师生的爱和信任。因此师生关系融洽是转化差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要正确地对待差生,做到“四不”,“三会”。即不歧视,不排斥,不粗暴,不揭旧病。要与优生一视同仁;会批评,会谈心,会表扬。然后晓之以理,施之以情,利用全班同学及家庭、好友巧妙地使之密切与老师们结合,达到交流、融洽感情的目的。如84班有一差生喜欢看小说,根据他的这些特点。我有意约人去打球并叫上他,并多次传球给他,不知不觉一到课余活动时,他就等我去打球,接触多了就把一些好的小说借给他看,彼此之间,话也多了,他心中的“秘密”也全告诉我了,我趁此多给他教育,改掉他经常旷课的毛病。成绩也迅速赶上来了。所以师生之间感情加深了,信任也就更高了。三、选取优点,因势导之。差生的缺点很多,暴露的比较充分!但绝不能有缺点而觉察不到他们的优点,要善于选准他们身上的优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更好地发扬下去并因势导之,促使其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全部教育思想的立足点之一。使他一方面成功,使他受到鼓舞,树立信心,看到自己的长处。例如谭洪,人们的印象是有他的班,班上必大乱,无他耳根清静,但通过我的细心观察和了解,发现他的两个长处。喜欢体育运动和看小说,并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于是,我在班上办了一个“故事角“让他来负责,学校搞体育活动由他全面负责,结果“故事角”办得有声有色,参加学校里的体育比赛次次榜上有名,慢慢地他热心工作和学习,绝少和社会上的“伙伴“交往了。四、趁热打铁,持这以恒。“差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围绕这一点,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夸美细斯认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一旦激发起来,就要防止逆向转化,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对于出现的漏洞给予坚决的堵死,毫不松懈,长期以来,差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成绩就不断提高,例如谭洪到第四学期时成绩排名到第5名了。另一差生李丽上升了10名。五、树立信心,把握成功。在差生转化过程中,深知成功是差生最感喜悦的事,因此在差生的转化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差生的“成功”。在班上,每一次班会,我都要把差生的事迹向全体同学介绍,尽量使有进步或有进步倾向的差生评为进步生,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他们的意识,树立成功的信心,同时经常督促、激励其前进,如差生李丽善唱歌,在一次歌咏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在班会上表扬她而且表扬她的学习也有进步,结果期末考试前进了10名,试想,她多高兴啊,并向她的家长报喜,现在她已是班上前10名优秀生了。总之,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有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后进生研究论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直都有后进生这个学习群体的存在,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当关心和帮助后进生,引导他们向优等生的学习方向转化.下面就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谈点体会.

一、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

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指后进生本身的原因.

(1)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是门晦涩难懂的学科,学起来枯燥无味,往往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数学成绩一定不好,慢慢就被归为数学后进生的队伍中.

(2)对数学认知的偏差.少数初中生认为数学知识学习之后没有什么用,不需要学好.

(3)学习数学的方法不恰当.有些初中生花了时间学习数学,但数学成绩就是不好,这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他们花了好多时间在数学学习上,却收不到多少成效,打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4)学习数学的态度有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学不学好都没关系,对外界的感知也不加理睬,对数学作业和课堂学习都不认真.这种不良的学习数学的态度就容易导致后进生的形成.也就是说,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学生自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表现引起的.

二、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客观原因涉及许多方面,其中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占主要部分.

(1)教学方式不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学习数学知识上相当吃力,导致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

(2)对学生关心不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不管学生跟不跟得上,有没有什么数学问题,与学生的沟通甚少.

(3)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问题,有些教师特别喜欢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对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不理不睬,甚至常常予以批评.

(4)家庭社会的影响.有些家庭的气氛,不利于学生专心学习.学生受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论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学习上产生怠惰和厌倦的心理.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理想.

三、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

1.学生自身认知的转变.这是针对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来说的.它在于后进生自己的省悟,自己对待数学学习态度的改变,有了自己学习数学的目标和动力,并为此而奋斗.这是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有效途径.当然,还需要教师的指引和点拨,使后进生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知和态度.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使后进生转化的首要途径.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能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就能培养学习数学的意识.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探索三角形的全等条件”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沉闷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一起探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师可以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探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这对促进后进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质的飞跃.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进生的形成大多是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步演化开始的.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预先和复习,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做笔记和完成数学练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引学生的学习,及时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

4.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后进生.后进生的数学成绩相对来说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知这一点,对后进生投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而不应当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后进生.例如,在讲“二次函数”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教师讲后仍是一头雾水,这时教师不应当批评他们,而是应当耐心地再给他们讲解,并用言语来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后进生的引导,指引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总之,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后进生需要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促使他们向优等生的行列转化.对于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谈如何提高后进生的英语成绩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谈如何提高后进生的英语成绩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如果忽视、抛弃后进生,则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成为一句空话。

要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我个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端正教育态度,帮助后进生树立“我能赶上去”的信心,使他们想学,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前提。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后进生处于十分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一方面,他们的自尊心强,当受到教育和启发的时候,时常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决心下功夫把学习赶上去;另一方面,他们的持久性差,几堂课听不懂,题目做不好,马上就会心灰意冷了。他们感叹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材料,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果这时得不到恰当的帮助,就会发展成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可见,信心不足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最大障碍。

怎样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首先树立教师的自信心

调查表明,几乎有一半的差生是由于过去教师在教学中的失误造成的,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就一定能使后进生的成绩获得提高,使他们达到正常的水平。通过调查,我们要坚定信心——我们能教好这些学生。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差生的自信心

教师对后进生的满腔热情,可以点燃他们自信心的火种;走进教室,要用亲切的、充满信任的眼睛扫视全体学生;当后进生回答问题不畅时,可再提出几个辅助性的问题加以启发,不要换人作答或立即纠正;不要打断学生有错误的答问,要让他们把话讲完;永远不要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注意分层布置作业,同时,注意后进生作业的选择性;不要在后进生作业上面作有刺激性的记号和批语;要用放大镜去看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不要怕差生成绩出现反复,要反复抓,抓反复。

作为英语教师,首先我们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后进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威望。“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3)千方百计培养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巩固和发展自信心。

要巩固和发展后进生的自信心,必须培养后进生对英语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

培养后进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后进生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英语学习领域,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使后进生能学,并学有所得,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基础。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从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教材内容,使他们能学,并学有所得。

(1)降低难度,循序渐进。

教学实践证明,按照现行的常规教学,后进生是难以听懂、学好英语的。面对这一客观现实,教师必须要结合后进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他们要降低教学难度,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和重点辅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安排他们的智力活动内容,尽可能让他们有“抛头露面”的机会,使其练有所求,练有所获,使他们感到自己有所提高,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从而在成功的欢乐中学好英语。

(2)减少内容,少中求精。

现行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材共有8个模块40个单元,高一年级就要上1-4必修模块。这对于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来讲,份量很重,对于后进生来说,根本没法掌握全部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对教材作部分的删减,但一是保留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常用词汇(从词汇表中选出70%作为最常用词汇);二是保留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在对话和课文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泛读内容,精讲句型,注重应用;三是保留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如:通过学习EnglishAroundtheWorld使学生了解一些西方文化;学习EnglishIsWidelyUsed让学生懂得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3)增加阅读量,提高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用教材进行了适当增减,有减也有增。我们认为英语学习只用一本教科书是很难打开学生学习英语思路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大量地去泛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一定量的输入,才能形成一些语感,才能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来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后进生也应重视课外阅读,教师要加强正确指导。首先要让学生觉得课外阅读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然后选择一些生词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又有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当后进生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看懂一两篇文章,读完一两本简易读物时,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而这点滴的成功会促使他们继续去阅读,一篇篇阅读会增强他们学英语的兴趣,扩大英语的接触面,提高单词的复习效率,为英语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教学策略,使后进生渐渐会学,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关键。

其实后进生只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知应该怎么去学。因此我们应一手抓后进生基本词汇和句型的记忆和运用这两个英语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一手抓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并指导其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教会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些策略,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关键。

另外,在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新型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对于一所农村高中而言,后进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我们学校的升学率要有所突破,学生的素质要有所提高,关键在后进生的转化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后进生转化上。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也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大家都来关心后进生,爱护后进生,后进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就能实现。

几年来,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我摸索出一种办法,就是分组进行教学,提高了差生的英语成绩,较好地解决了两极分化问题。XX年我在初三年级两个教学班中使用分组教学,112名学生中考及格率达95。3%,优秀率达49%,平均分80。1分,三项指标名列全县前茅。XX年,我又接初三两个班的英语课,仍然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通过一年的努力,使这两个基础较差的班级中考及格率达到89.7%,比刚接课时提高38个百分点。

一、在调查了解摸清底细的基础上分组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墨守陈规,这就往往会适成许多学生“初一劲头十足”,“初二情绪低落”,“初三放弃不学”的局面。到了初三,英语教师面对众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对英语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真是弃之不忍,教之无策。只好课上教好生,课下抓差生,加班加点,辛苦之极却事倍功半。

如何摆脱这样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我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上进行探索。既然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只采用面对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主渠道,如果把大多数中差学生排除在外,势必造成课上损失课下补的恶性循环。

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面对这种形式教学可使各组学生在45分钟内各有所获,逐步达到人人达纲、整体提高的目的。

(1)先摸底,后分组。

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要了解他们英语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何?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看学习档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

1994年10月,我接了初三、二班后,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逐一做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从上学期期末成绩看,该班56名学生,英语总分与及格率均为全年级之末。?各分数段情况如下:81分以上3人;70-79分12人,60-69分17人,60分以下24人。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没打好,提高英语成绩无望,不如从其他几门学科上弥补英语的不足,已开始放弃英语学习。摸清底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组教学计划。我把56名学生按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分为A、B、C三组。A组由69分以下的24名学生组成,B组由17名中等学生组成,C组由l5名70分以上的学生组成。为什么把学习最差的编为A组?我的想法是,评定成绩A为最高等,A是26个字母之首,A又是最常见的重要符号。在我的心目中,A组最差又是最重要的,在他人眼里,A组不易想到差生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弱他们的逆反心理,在感情上容易接受。

(2)实行组间互帮互学。

我把该班分成三组后,继而建立了C组帮A、B组的个人承包责任制,即由C组或B组的一个学生帮助A组或B组的两个学生,看谁能尽快将自己所负责的两个成员拉入C组和B组中。

建立这种承包制的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这种做法的优点有二,一是便于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优生带差生,差生促优生的良好学风,利于增加班内凝聚力,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二是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

(3)实行动态组合。

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每隔一段时间,经过达标检测分析后,?各组成员间个别调整。如将A组个别学生调到B组,将B组学生调到C组。由于调整是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进行的,增强了差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针对差生实际实行目标激励

在实施分组教学的同时,通过搞活动,开座谈会等形式,给差生以充分展示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工作,要变信心为行动则需要有追求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追求目标愈高则行动的内驱力愈大,但是面对心理素质还不稳定的中学生,如果教师所提的目标过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那么所定目标也就成了空谈。所以在分组以后,我总是先由学生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长远目标,然后在分析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修订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在教学过程当中,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当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时,我就用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使他们重新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向着目标努力。

三、分组教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实施分组教学,教师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在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容易,但教室只有一个,教师只有一人,如何处理好分组讲解、分组练习与重点讲解、具体练习的关系就不容易了。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课堂失控,产生新的分化。

我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先向学生讲清学习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练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训练等。通常我的做法是:先为A组讲练,在A组听讲的同时,安排B组与C组做练习。B组练习内容是我课前设计好的,学生练什么,练多少都做好时间和数量上的规定。C组学生以自练为主,允许他们超前做题,也允许他们选择多种练习册自练,对C组学生的练习内容我只做一点规定,就是每个学生必须练习阅读与理解。采取这种安排的好处是,A组与B组同学的练习量与内容完全控制在教师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查讲练内容,直至学生练会为止。而对C组学生则采取开放式、自学式与问答式的练习方法。因为C组是由班上英语学习相对好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较强,他们对自己做练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能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讨论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老师询问。

当为A组同学讲练完毕后,就安排A组学生做达标练习,下课后收上来批阅。在A组学生做练习的同时,我就为B组学生订正他们刚刚做完的练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为B组学生讲练。?我把这种分组讲练的教学形式概括为“A组先讲后练、B组先练后讲、C组自练解答”的模式。如此教学,就会使虽是坐在同一教室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达到既照顾到不同学生,分类指导,又能省时高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的目的。实践证明的分组教学,提高了差生的学习成绩,扭转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英语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同时英语在高考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因此高中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高三英语学困生而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英语教学缺乏兴趣,也不积极主动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高三英语学困生的英语成绩成为每一个高三英语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三学困生英语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1.缺乏信心和学习兴趣

一般情况下,学困生对英语的求知欲较低,缺乏一定的爱好,更加不愿意记忆英语词汇。部分学困生在看到题目较长的英语阅读题时就会出现一定的恐惧心理和厌恶情绪,进而更加不喜欢英语。

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战胜自我的信息、坚韧意志和克服困难等,不能让自己坚持学习,当遇到困难或是成绩下降的时候就会出现自暴自弃现象。

2.学习方法不当

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主要因素为学习方法和策略,学困生自主学习性较差,一般他们是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就万事大吉了。他们不主动理解英语,而是机械的背记课本上的知识点,同时也没有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最后出现英语学习发展停滞现象。

3.注意力不集中

学困生在英语课堂上,他们集中精力听讲的时间只能保持在10—10min之间,其余时间经常开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部分学困生在上英语课时,手边放着杂志、小说或是其他门课的作业等,进而影响英语学习。

二、提高高三学困生英语高考成绩的有效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保证学生能真正的喜欢教师讲的课,就需要保证保证学生喜欢教师这个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特别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教师了解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真实看法,全面掌握班级中喜欢英语和不喜欢英语学生的数量,并用平等的姿态和不喜欢英语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不喜欢英语的原因,这样教师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在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内在兴趣,教师要在课堂设计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环节,这样一方面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喜欢上英语,有利于高三英语学困生高考成绩的提高。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英语知识时,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并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此时,要是英语教师强迫学生学习,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

相对的,此时英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创新,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每节课上课前3min,让学生自愿演讲,有效锻炼学生胆量,提高口语能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增强学生自信心。

同时,教师在上课中指引学生敢于展现自己,大胆模仿外国人,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课本乏味的知识点,活跃课堂气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保障他们英语学习兴趣。

3.提高学习效率

对学困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要想保证高三英语学生困生能持续的进行学习,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来对其进行鞭策,从当前的高三英语学困生实际情况看,他们感觉英语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英语单词难以记忆,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困生采用趣味化的手段进行单词记忆,并在每天为学困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英语阅读资料,来丰富其词汇量,为了更好的督促这部分学生记忆单词,教师可以不定期要求他们进行单词背诵、默写,并设置一些趣味化惩罚措施,从而激发他们的单词记忆热情。

4.树立信心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在对学生上课时应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对于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因此,教师应关注差困生,并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并尽可能挖掘差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例如部分差困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较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应该让他带领全班同学读英语课文,或是让他范读。部分差困生的书写较为规范,教师就可以让他在黑板上给大家抄题等等,进而帮助差困生树立信心,最后提升他们的英语成绩。

三、总结

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三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科学习成绩,对英语学困生来说,如何提高其的英语成绩,不仅是高三学生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英语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高中英语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有效的提高高三学困生英语成绩,促进高三学困生的健康发展。

研究生论文对策研究方法

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一、规范研究法标准化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分析前确定相应的标准,然后根据这些标准分析研究对象的当前状态是否符合这些标准。如果不符合,则偏差程度如何,如何调整等。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了解客观现象,为人们提供真实、有用、确定、准确的知识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是什么。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拒绝价值判断,只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因素和因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总结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三、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系统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它也是一种实证分析。研究人员通过个人接触和广泛调查,有计划地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教育的实际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科学结论,指导教育实践。调查方法一般在自然过程中进行,通过访问、调查会议、问卷发送、测试等方式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

研究生论文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下面是我整理的研究生论文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科技(学术)论文的基本知识

(一)学术论文的种类

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其写作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学术论文可有多种分类,按出版(发表)的形式分有:期刊论文(0.3~0.6万字),学位论文(硕士 3~5万字,博士5~15万字),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按内容及研究性质分有:a)研究报告型,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实验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观察研究报告和对策研究报告等;b)开发发明型;c)议论(论证)型;d)综述评论;e)研究简报。

上述分类在实践中不是绝对的,一篇论文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二)科技(学术)论文的基本性质与要求

科技(学术)论文经过专家鉴定和(或)发表,便成为人类知识的载体――文献。一篇篇文献犹如点点知识的源泉,最终汇成知识的海洋,造福于人类。作为人类知识载体,论文必须满足以下一些要求。

1.科学性要求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使人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真理。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科技论文就必须根据科学研究的这一总任务,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客观地揭示其内部规律。因此,论文撰写者首先应该具有科学、负责和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数据翔实,分析深刻,结论可靠。千万不能弄虚作假、主观臆造,或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偏见。

2.创新性要求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是科技(学术)论文的灵魂。在科学研究的竞赛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它要求文章所揭示事物的现象、属性、特点及运动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有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对于硕士论文创新性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是新的见解、新的方法、新的局部或阶段的成果,包括对已有成果新的改进等。据我们的调查,研究生论文的创新性指标得分比较低。研究生完成的研究大多只能是局部性的、阶段性的成果。因此,研究生必须对课题的来龙去脉有全面的了解,牢牢抓住研究中的创新点来撰写论文,不能模仿或重复已有的研究。本校学报编辑部曾通知一研究生论文退稿,作者觉得迷惑,表示“论文是模仿国外期刊上的论文写的,人家这样的文章可以发表,我的为什么就不行呢?”这也许是不注意创新性要求,重复研究的典型实例了。

3.逻辑性要求

它要求论说有据、思路严密、脉络清楚、结构严谨、推断合理、自成系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浅显地讲,学术论文是一个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交流平台,要充分显示和科学地组织素材,通过科学的分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并提高到学术理论的高度。

4.其他要求

对于科技论文还要求具有重现性和有效性。所谓重现性就要使读者可以根据论文提供的方法、材料去实施同样的研究步骤,并重现论文的结果。其结果应具有理论价值和(或)实用价值。为了满足文献能提供交流和学习的要求,论文必须具有可读性,并符合规范化要求。

(三)学术论文的评价(审)指标

论文必须经过专家评审,因此了解论文的评价指标对于构思和撰写论文具有指导意义。

1.学术期刊对论文的评价指标

不同期刊在审稿中采用的评价指标略有不同,但主要精神还是基本相同。例如,《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审稿采用的评价指标有:选题意义(每一指标均设置 a优、b良、c及、d较差4个等级);创新性;先进性;正确性;可读性。一般来说,审稿中论文的每项评价指标的评级都不能低于c级,否则审稿难以通过。

2.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指标

其评议指标设置为一级指标有5项:选题与综述(25%)、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20%)、研究与设计能力(10%)、创新性(35%)、写作能力(10%)。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评价体系略有不同,期刊论文侧重评价研究结果,学位论文不仅重视结果,也考察研究过程和作者的知识、能力。然而,都较注重对创新性的要求。

二、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和要领

(一)关于选题

选题的重要性是不待说明的。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大多由导师选定,但也有学生自己选定的。具体的选题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学术问题,在此只能强调一些原则性的问题:a)选题最好选择自己的强项或熟悉的领域;b)就研究生的情况,硕士论文的选题宜小,不宜大,这有利于对一个问题作深入细致的研究;c)研究涉及面不宜太宽,以避免需应付错综复杂方方面面的问题而顾此失彼,例如尽量不要选择类似“战略研究”、“对策研究”这样的综合性很强的课题;d)选题不要太生僻,以致于鲜有参考文献作参考,而造成一开始无从下手的局面。e)除了选题意义,研究生的课题最好选择新的视角、应用新方法来研究,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学术论文的`选题与研究的课题不一定一致,在此可能有3种情况:1)重合,论文选题与课题基本一致;2)收缩,论文选题只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一般是选取最具发表价值的那部分;3)变通,有的研究课题(如某些应用研究)不宜直接作为论文的选题,需要作些变通。

学位论文改写成学术期刊投稿论文其议题可以不同,后者由于篇幅的限制议题范围可以收缩,精选有创新内容的素材。

(二)撰写前的准备

学术(学位)论文的写作标志着研究生学习阶段和学习方法的转变:由广泛、分散地摄取知识转变为集中、专一地对特定领域进行深入钻研;由单向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以应用知识为主;由接受已有知识转变为独立地开展创新性思维和工作,开发新的知识信息。因此,必须在心理上、知识和能力上作好充分的准备。

1.思想准备

撰写论文也强调正确的指导思想与理念,这是笔者受理编辑上百件研究生论文后得出的结论。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论文撰写都是非常艰辛、细致的工作,都不能太浮 躁 ,不能太急功近利(为了文凭),富有科学精神、刻苦钻研和创新意识,有“极端认真、极端负责任”以及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才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前提条件。

2.调研准备

牛顿把他的成就归功于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明做好前期调研、文献利用及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要广泛、系统地进行文献检索,把能够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尽量收集全(对我校艺术类学生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并加以阅读、分析、疏理和利用,做到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了如指掌。阅读一般从专著开始,然后是综述类文章,最后是原始论文。

科技类学术论文应尽量引用国际上权威专业期刊的论文,这样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研究和论文起点高,一开始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涉及该研究的前沿领域,避免重复研究。需要强调的是,文献调研和利用不能局限于导师提供的资料和手头的一些中文书刊,不仅开题前必须系统检索、系统收集,整个研究过程都是一个不断跟踪、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吸收知识的过程。若需要深入社会作实地、实物考察的也不能轻易放弃。有些研究生论文的素材老是离不开学校的圈子,离不开书本,从而影响论文质量。

3.构思与提纲

构思酝酿论文需要较长的过程,它贯穿整个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全过程。首先根据选题来确定研究的预期的目标,将课题解剖和分析,然后构思(或实验设计)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来得到相关的论据或预期的研究结果,采用什么方法来分析、归纳得到的结果,以致得出相应的结论。有不少研究生论文都在这一环节上 “翻船”。例如,研制得出了实验室试样,并对试样进行了性能测试,然而没有设置参照样(对比样)的性能测试(或没有参照样的引用数据),从而难以比较和证明新研制试样的优越性,前功尽弃;探讨了某一事物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或数学模型,但文章最后没有对模型加以验证,专家审稿未被通过。 因此构思要尽可能地系统性,严密性。有时要考虑论文的要求来设计科学研究,有时根据科研的情况的变化调整论文构思,当科研基本完成时,论文构思也基本形成。

写提纲前,应了解一下该学科、该种论文类型通常的论文格式,它可能已原则规定最高一级的论文提纲。根据论文的中心议题,疏理一下论文的素材,根据素材的逻辑关系,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列出提纲。要注意提纲的系统性,同一级的提纲应具有并列逻辑关系,上一级提纲与它所有的下一级提纲应具有属与分的逻辑关系。

(三)写作方法与技巧

1.内容素材如何组织

在文章的内容安排上主要以下有3种方法。a)递进式,根据各部分内容的逻辑关系,采用步步深入、层层展开、循序论述,如某文章为某事物建立数学模型,内容安排:引言—理论依据-各因素分析-初拟模型-各因子、系数取值-验证和修正模型—结论。其中后一步都是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b)并列式,把论题分解成几个从属的、并列的子论点,分别论述,最后综合出相应的结论。c) 复合式,将递进式和并列式根据需要复合应用,实践中用得较多,如材纺、化学化工等实验研究报告大多采用这种安排。

许多学科的实验研究报告(计算机、信息科学等有例外),除引言及综述部分外,一般研究会涉及n个子实验,需介绍n组子实验方法与条件,n组子实验数据和结果,n项分析和结论,其素材是一个平面结构,而论文的叙述是线性的。实际撰写时,往往先将素材切成3块:第一块逐一介绍n组实验方法与条件(包括实验所用的材料、仪器,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等);第二块逐一显示实验数据、图片等,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图片进行介绍和分析,得出各组相关结果或结论,然后综合与分析各组实验的结果,得出并讨论总的结论;第三块显示结论作为结语(见图1)。

2.论文取材

论文取材其实是有讲究的,研究生论文中问题还真不少。

1)不要模拟教科书的模式写作,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心目中的读者,用较大篇幅交代基本概念,复述基本理论和专业人员已知的内容等,都是不可取的。写论文的目的是与同行交流,“说服”审稿专家认可你的研究成果,就要让他们看新的、有吸引力的东西。要扭住文章的创新点,正确、明了、简洁而滴水不漏地表述、论证自己的成果。

2)论文既要顾及系统性又不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处理好重点(深入论述)与非重点(概括简述)的关系。例如论题的某一方面的问题必须涉及到,但不是本文的创新点,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原则性地描述一下,例如“对于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已作了深入的研究,一般认为……,本文不再赘述。”然后引出参考文献即可。

3)在许多情况下,显示的数据并非原始数据而是经过组织和处理加工的、计算只列出关键公式与步骤,运算过程、一般的实验过程往往被省略,以尽可能地节省篇幅。

学位论文的取材与期刊论文有所不同。学位论文篇幅长,可以叙述得宽泛些、详细些。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可以介绍得全面、详细些;可以比较详细地介绍一些重要的研究工作及过程(以表明研究工作量),如较详细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工作,计算过程、调查研究工作等;研究得到的数据、图片等也可显示得较为充分、原始。撰写期刊论文往往只能精选素材的精华部分,紧紧围绕具有创新性研究结果这一部分来组织素材。

3.如何强化论述

论文以“论”为主,在“论”这方面,不少理工类、艺术类研究生尚不擅长是很正常的。首先需要了解那些内容必须展开“论”,深入地“论”,什么时候避开或简化“论”。为便于理解举一例:某文章对高校改革提出相关建议时,对几点建议每一点都是平均用力,没有强调重点,而且每一点都只顾提出建议而缺乏分析探讨:要怎么怎么做,应该如何如何做。读者看不出哪些建议是作者自己的主张,是作者新提出的,哪些是复述前人的主张,提出建议的理由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就像一篇工作报告,不像论文。因此,所谓“论”,作者不仅仅要表明自己的主张,报告自己的研究结果,还必须对作者自己提(得)出的新的观点、主张、新的结果和结论作深刻的解释、论证;复述前人的可以简化和(或)引出相关参考文献。

刚才谈到的是论什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论”。不同学科(问题)或不同类型论文的“论”法是不同的。论述要有系统性,对于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 (或)对策,首先必须对该领域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探讨,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主张。就自己提出的主张应作深刻的解说: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好处,与以往的做法有哪些改进;在解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可从现有理论的高度来论证其合理性,从实践的角度列举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实例来论证其可行性或有效性等等,总的目的是努力使读者接受自己的主张。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类论文的“论”思路相仿,但论述方法不同。在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讨论研究 (实验或调研)方法,对实验(调查)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分析与综合,得出相应的、符合逻辑的结论,对于得出的结论与已有成果相比有何新的进展,都属于“论”的范畴。但是,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以为“论”可以到此结束,对研究得出的结果结论要从理论上加以解释和讨论,并将此提升到一般的、规律性的认识,反过来丰富该领域的理论和知识,“论”到此可以完美谢幕。

4.如何表述本研究的先进性、创新性

学术论文不能像商业广告那样直接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或具有哪些创新,恰如其分地论证和表述其先进性、创新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必须根据自己研究的结果认准创新的亮点是什么,围绕创新亮点从论文的引言、研究结果及讨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三部曲)进行论证和表述。引言部分,在对该领域目前最前沿研究情况的简要综述的基础上(引出国内外参考文献),指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表明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达到的目的,期望得到新的结果。暗示没有重复前人的研究,或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起点而展开新的研究,有所不同和改进,或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这从表述形式上看,以国际前沿研究为起点,您的研究可能达到国际先进,瞄准国内的可能达到国内先进,为以后的创新论述作铺垫。正文部分,围绕创新点,通过一系列方案的实施,研究结果或论据的显示,重点论证如何达到预期的结果并得出相关结论,并与已有成果相比较展现优势。对于其中的创新点要进行必要的理论解说和讨论。第三部分“结论”简要总结和点明文章新得出的结论,即创新点。

结论中表述创新性的语句可以是:“首次进行×××研究并得到×××预期的结果”;“首次证明了×××”;“成功地将×××并得到实验(践)验证;” “研究得到的×××结果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更×××”;“本文得到的结果(结论)据文献检索尚未见文献报道”,等等。当然,说这些话是要有依据的。

“三部曲”中,第二部分正文是关键,但笔者提倡“三部曲”前后呼应共同来表述论文的创新性。为数不少的研究生论文由于忽略第一、第三部分的铺垫和点睛作用,使得其创新性的判断变得模糊。

在此列举一则文章审稿失败的实例,以供借鉴。一篇题为“基于批量定制的产品网上销售接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专家审稿意见如下:无论是系统设计或程序开发都是应用研究。该文对网上接单系统进行了设计、编排与开发,但既无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的现状作对比,也缺少系统实际应用的实例加以论证,其可行性和价值无法判断,发表意义不大。

(四)语言文字的表达

研究生论文的文字表达情况总体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各学科都有自己专业术语和特有的表达方式,初学者只有多阅读一些专业文献,多查阅工具书,勤学好问来弥补该方面不足。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建议同学们在文章的勤修改上狠下工夫,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研究后进生的毕业论文

要花点时间和功夫,不过一般的学校都要求不高,质量都一般,比较水。

好一点的大学要求稍高,可能要花很长时间完成,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的,极少数人会因为各种奇葩问题才通不过。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的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从心理学角度谈后进生教育管理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学后进生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从“后进生”的由来,“后进生”的界定,“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分析以及“后进生”的有效转化进行研究。旨在帮助某大学大外部留学班“后进生”突破心理困惑,实现出国深造的既定目标。 某大学大外部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留学志向组办国际合作项目,为广大有留学意向的高中毕业生们提供了绿色通道。其中大部分是学业成绩较差,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这里有些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留学深造的愿望和家长的期盼,研究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本文主要从“后进生”的由来,“后进生”的界定,“后进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分析以及“后进生”的有效转化进行研究。 一、“后进生”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使用这一概念。约在1905年前后,美国心家桑戴克等人研究中小学辍学情况,运用各种量表对若干美国城市中小学生进行测验,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大大低于其他城市学生的水平,他们用了“Laggards in Our Schools”一词来描述这群学生。“Laggards”可以直译成“落伍者”,还可意译为“后进生”。这大概是最早的“后进生”概念,意指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 美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学习困难,也称“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1983年,现代的先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Edward Gardner)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一般传统智慧理论所信奉的两个基本假设:(1)人类的认知是一元化的;(2)只要用单一、可量化的智力就可适切地描述每个人。多元智能理论最大优点是能够根据孩子不同的天赋智力类型而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更能激发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多元智能理论也为解决后进生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作思路。 二、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提高留学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使他们不仅在学业水平方面、也在人格方面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需要、适应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第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后进生”与教师的关系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业水平的提高。本研究希望能够找到特定,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改变“后进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关系。 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第一,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后进生”教育的著作、期刊及互联网上的、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得本文的研究更为全面。 第二,法。对研究对象南京大学大外部留学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第三,个案访谈法。从留学班中抽出10人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包括全部个人性格特征、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建立个案。通过访谈并书面记录学生回答内容和心理感受,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表现及成因方面的分析。 三、研究成果 (一)“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多疑心理。“后进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处于失败和落后的境地,在家常受到父母的训斥或责骂,中学阶段,因成绩不好在学校受到批评较多,甚至还有来自同学的讽刺、挖苦。留学班的学生大部分中学阶段的学业成绩就比较差,经常会受到父母的责怪,再者留学班的学生费用较高,家长对学生的回报需求也就越大。连续的挫折使自尊心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产生自卑心理。同样是出于自卑心理,总觉得周围的人是在对他们另眼看待,也总在猜度着别人是怎样看待或对待自己的`。 2.抑郁逆反心理。有些“后进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和老师和家人交流时感觉到了代沟的存在。而且,这个年龄段他们也增加了不少心事。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宁愿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永远埋在心里。有些“后进生”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虽然他们在内心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因为心里的烦 躁 ,却故意地或不自觉地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 3.焦虑恐惧心理。当“后进生”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要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焦虑心理会引起对学习的抑制,如在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上课爱走神,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个别“后进生”对考试充满焦虑,产生考试焦虑症,对比较严厉的老师、父母充满恐惧,甚至对班集体也充满着恐惧。 4.厌学无助心理。“后进生”在学习中背负着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一方面在学习上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不足要面对更大的困难,一方面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几经努力仍不能让自己站起来的“后进生”,就会失去勇气。在他们的眼里,学习的前途十分黯淡。 (二)“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究其根本,“后进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家庭的水平、威信水平、人际关系对孩子的人格及性格特征形成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家庭的教养水平(教育观念、规律、方法,抚养方式)、智力环境(家长自身的求知态度、求知表现,家庭的氛围、智能活动水平等)对孩子的智育水平、知识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2.社会方面的原因。价值观多元化——非集体主义价值观、成人社会不良道德现状、不良生活方式、不良文化、不良玩伴、不良娱乐场所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很大影响。 另外,留学班的学生大多家庭实力雄厚,上结交的一些朋友的“潇洒”生活,特别是到一些不良场所消费,会使他们陷入深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3.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学习动机缺失,意志不坚强,纪律、认识不明确使学生成为“后进生”。留学班中的大部分学生衣食无忧,有一些是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没有生活的压力,同样也就谈不上学习的动力。父母的教养态度,并没有给孩子提出明确的目标,学生的自我约束性差,自我意识强,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 (三)“后进生”的策略 1.了解,找准症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或不了解产生“后进”的原因,就不可能制定有效的转化方案。我国古代的《学记》中曾指出:“知其心,然后救其失也。”这说明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2.用沟通方法感化后进生。了解、尊重、关心、相信学生是我们与学生沟通的常用方法。发现“后进生”犯错误时,要深入了解其犯错误的原因及思想动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消除学生疑惧心理及对立情绪,真正关心、帮助他们,对他们循循善诱,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使之乐于接受教育。 3.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学会赏识激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工作中,每个辅导员都应当充满爱心,耐心地去发现、发掘“后进生”的闪光之处,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因势利导;另一方面,当“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稍微取得一些进步时,辅导员或是任课教师应看到他们的变化并加以鼓励,不能只和别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我们要善于运用心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坚信“后进生”也能成材,热情地期待他们,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加倍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4.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对于成绩“后进”的学生,在教学或辅导中应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特色教学。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个别辅导和出考试题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注意难度和深度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尤其是照顾到“后进生”。 5.教育“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教是为了不教”,转化后“后进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实现自我管理,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能善于自我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通过早期的赏识和激励,让“后进生”找到自信,并通过对自己能力或品格的重新定位,使自信成为他们永久的心理品质。 6.做好心理辅导,将管理范围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对于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后进生”进行沟通,让他们把当面说不出口的问题倾吐出来,解决他们心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影响“后进生”的因素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还包括“后进生”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向不同或是配合不利,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方式方法要一致,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总之,通过调查、访谈研究,旨在促进“后进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从而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公平的倡导由来已久,通过对“后进生”问题的研究,发现适合他们的教育策略,有利于“后进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最后成为学业进步、人格健全的发展的人。从心理学角度对某大学大外部留学班“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后进生”教育管理的策略,旨在帮助“后进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改革研究报告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 [3]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180.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6]范才生,钟志贤著.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 [7]李如密著.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8]谭顶良著.学习风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9]陆小娅.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无所不在.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版),2002年. [10]钟玉泉.情通理达.班主任,2000年,第11期.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方向是招生时就有的啊,不同的导师在不同的方向招生。研究生写毕业论文方向就按照所跟随导师的原定研究方向写就行,而且不能任意改动。

研究生论文问题与对策

问题、原因、对策不必有明确的使用关系,近期保证对策应对问题可以复盖提出的所有问题。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结论是该论文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结论可采“结论”等字样,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其目的:

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并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

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格式是毕业论文外在形式,但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格式五花八门。一是标题序号不一致,多种序号混用;二是图表不编号或编号混乱,甚至为扫描或截图;三是数据不一致,使用不同的单位;四是全角、半角混用等。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bylw。。com)。

一、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把握不准

选题是确定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即使教学学院给提供了一些参考选题,但学生在选题时仍有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追求热点,对药品现代物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药妆等兴趣浓厚,选此类热点课题的多,能够创新的少;二是游离在所学专业或毕业实习之外,如在苏州礼来公司实习的医药贸易专业学生选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的公路建设与发展”,在药品经营企业仓库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税收政策与促进就业的思考”,在山东步长制药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目前我国发展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分析”等;三是理论性太强,选题难度太大,超出了本科生能够把握的范围,如在药品检验所实习的同学选题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二)拼凑现象严重

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比较普遍,网络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打开了惰性的方便之门。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他人的文章当然是严令禁止的,但拼凑却是屡禁不止。一是拼凑法,从网络上下载几篇同类型的论文,通过剪接拼凑成一篇论文,往往结构混乱,内容不完整,甚至自相矛盾;二是雷同法,几个同学的论文题目略有差异但内容雷同,甚至仅是顺序安排上略有差异;三是穿越法,为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核查,把不同专业师兄师姐或不同年度的毕业论文,稍作修改或拼凑,没有创新。

(三)文献使用不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学会检索和使用参考文献,但难如人意。一是在正文中不注明资料来源,特别是数据资料,对从互联网取得的资料往往不注明网址;二是不了解参考文献标注的格式,同一篇论文中标注方式各不相同,不了解对报纸、网站、会议的标注格式;三是不熟悉参考资料引用的要求,出现正文标注的与文后的参考文献无对应;四是引用文献过于陈旧;五是引用文献过长,甚至涉嫌了抄袭。

(四)行文不严谨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展现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有时差强人意。一是思路不清晰,缺乏基本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二是基本概念解释不清楚,下定义的'能力不够;三是凑字数,为达到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可有可无的材料大量引用,如“某某药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在绪论中把该种药品的说明书一字不落地抄下来;四是文章内容前后关联性不强,在原因分析、对策建议等方面,没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五)摘要撰写混乱

毕业论文摘要撰写混乱主要表现有:一是没掌握毕业论文摘要撰写规则,目的不明确,方法交待不清,结果、结论模糊;二是摘要内容与正文关联性不强。特别是正文在导师指导后有了重大修改,在摘要里没有体现;三是英文摘要质量不高,有的甚至从网络上下载翻译软件“写作”英文摘要,以致出现语病、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格式不规范

论文格式是毕业论文外在形式,但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格式五花八门。一是标题序号不一致,多种序号混用;二是图表不编号或编号混乱,甚至为扫描或截图;三是数据不一致,使用不同的单位;四是全角、半角混用等。

二、对策

(一)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一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教学学院要高度重视,在教学安排,指导教师遴选,建立、完善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等方面多做工作,形成工作制度;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业务指导,重点抓好论文选题、研究方案、文献检索等;毕业生要高度重视,处理好毕业论文写作与完成实习工作的关系,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撰写,反复修改,展现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成果。

(二)引导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

指导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影响大,一是指导和训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文献检索、方案编写等;二是审查学生论文的规范性、真实性,审查参考文献、论文格式、英文摘要等的规范性;三是把握学生毕业论文合格性,凡没有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一律不能参加答辩。学生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有利于提高指导效果。教师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导师双选前,要公示指导教师的学识特长,方便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选题方向选择学生。

(三)明确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编制好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一是明确学生论文格式基本规范,制定统一的格式标准;二是明确参考文献的时效性,一般以近三年内的资料为好;三是适当放宽对毕业论文字数的要求,对本科生以不少于5000字为宜,要求学生观点表达清楚、问题分析透彻,结构完整,避免为凑字数而将无关紧要的内容大量地放入论文中,致使主题被淡化。

(四)设立学生科研课题

毕业论文应依托科研课题,一方面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或者参加实习单位的科研,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有利于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一方面针对本科生参加科研课题机会少的困难,设立若干学生科研专项,结合实习岗位,确定与企业关联度高的选题,组织毕业生分组中报,以毕业论文为结题成果。立项课题以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和指导教师都有一定的压力,也保证了论文的创新性。有了科研课题的依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得到激发,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能力得到锻炼,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研究方法、研究经验和奠定选题的方向,有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强化学术道德教育

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规范引用参考文献,防止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加强毕业生学术道德教育非常必要,一方面要将学术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大学生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对出现有违学术道德的,坚决不允许参加答辩或取消其答辩资格。引入论文检索比较相关软件,杜绝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

(六)认真组织评阅答辩

在论文评阅和答辩时,指导教师都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能一次通过,担心影响教学评价结果;学生更希望自己的论文能一次性通过,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毕业。毕业论文评阅是重要环节,评阅分组的关键是将指导教师与学生毕业论文按选题分类,采取分类评阅的办法,避免评阅中出现不公平。答辩是对毕业论文质量把关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重点是防止形式化。在组织答辩活动中,要确定答辩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采取答辩前确定重点提问教师,避免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