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新少年杂志2004

发布时间:

新少年杂志2004

中国大陆地区发行 知音漫客(周刊) 特别优漫(月刊) 漫友 (旬刊) 漫画show(旬刊) 漫仔漫妞(月刊) 龙漫少年星期天(半月刊) 飒漫画(半月刊) 公主志(小说跟漫画合在一起的杂志,但小说比漫画占的比重大)(月刊)(总名:飞霞·公主志) 少女漫画志【《飞霞.公主志》的姊妹篇,与《飞霞.公主志》合成‘上,下’两刊】(月刊)(总名:飞霞·漫画志) 漫仔漫妞 最漫画(月刊) 漫画party(漫画派对) 漫画世界(周刊) 漫画bar(半月刊) 中国卡通(半月刊) 卡通王 少年漫画 北京卡通 卡通先锋(1995年创刊) 科普画王 画书大王 (已停刊) 科幻世界画刊 快乐龙 新少年 EXAM 快乐漫画 淘漫画(半月刊) 绘心(月刊) 漫天下(月刊) 幽默大师连环炮(半月刊) 中国香港地区发行 Speed Up(线上杂志) COMIC FANS 中国台湾地区发行 周刊杂志 新少年快报(东立) 宝岛少年(东立) 半月刊杂志 元气少年(青文,每月5、20日出刊) 玛格丽特(东立,半月刊) 花样(东立,半月刊) 月刊杂志 Alice少女漫画流行志(青文,每月25日出刊) Candy(长鸿) GO漫画创意志(台北市漫画从业人员职业工会,2003/10-2007/01,每月25日出刊) 高达 ACE(台湾角川) Lamon(长鸿) 快乐快乐(青文,每月15日出刊) 挑战者月刊(全力,2004/05-,每月1日出刊) 美少女月刊(长鸿) 甜芯少女(尖端,2007/08/-) 梦梦少女漫画月刊(尖端) 乐透漫画月刊(博海文化,2007/01-) 龙少年(东立,2003/10-,每月5日出刊) 隔月刊杂志 星少女(东立,双月出刊,2006/08-) 季刊杂志 漫乐ComixHappy(推守文化,2006/12-2007/06)

故事作文,东方少年,读者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的确,五年级见识日渐丰富,情感细腻,学业压力加重,需要有精神寄托。【文学类】我推荐《创新作文》,对语言组织和写作很有帮助。【科学类】如楼上推荐的《博物》,是很好的杂志,可以帮助他了解世间万物。对上初中之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社科类】我强烈推荐《南方周末》。中国教育缺乏对社会阴暗面的比较,在这份报纸可以读懂中国。对初中的地理很有帮助。最后我想说,希望家长给孩子自主选择权。

《新少年》。

《新少年》作为共青团辽宁省委主办的少先队队刊,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以“反映少年儿童生活,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向上、丰富精美的精神食量,培养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合格接班人”为宗旨,赢得了读者的信赖。

在社会各界及历代办刊人的关爱和努力下,如今,《新少年》已成长为享誉省内外、拥有近百万读者、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处于领军地位的优秀期刊。

扩展资料:

《新少年》所获荣誉:

杂志社的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多次表彰。1989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被省政府少儿工作协调委员会授予“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 2004年,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五一奖状”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集体”。

2008-2011年度,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党支部”。《新少年》、《好孩子画报》多年来一直被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还双双被评为“中国优秀少儿期刊金奖”;2000年,《新少年》杂志在全国“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和“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称号。

2008、2009、2010年,《新少年》连续被评为“北方优秀报刊”;2011年,《好孩子画报》再次被授予全国连环画“金环奖”。2009、2010、2011年,《新少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刊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少年

2010年新少年杂志

幸好我还记得全部,现在可以告诉你。教授其实是个机器人,是一个叫公爵的与世隔绝,有点反社会人格的科学家制作出来的,教授和大个子、淘淘开潜艇离开了公爵,公爵大概是因为绝望和孤独,自杀了。可是潜艇却驶入了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海域,遇见了公爵的孪生弟弟,公爵二号,公爵二号得知唯一的亲人哥哥已经去世,心脏病突发,倒下前握住了潜艇的操纵杆,将潜艇带入了大西洲沉没遗址,使主角们困入了绝境。但最后也是公爵二号为主角们提供了水下火箭,让他们逃脱。最后主角们漂流到一处孤岛,断水断粮,教授机器人的生命力太差,先死了,大个子胸口伤处感染,肌肉腐烂见骨,淘淘发现了天上的飞机,用指南针反射阳光求救,二人被搭救回国,但大个子感染得太严重,只能被冷冻起来,等待未来医学发达后救治。结局了。

我推荐《博物》,很有趣,也长见识。

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二校四年四班赵晓君同学来电话问:《新少年》杂志的哪些栏目,小学生可以投稿? 答:如果宽泛地说,《新少年》中什么栏目,你们都可以投稿。具体点说,往一些小学生易于参与的,如“校园生活”、“学习方法”、“小制作”等栏目投稿,对同学们来说更合适、更有把握些。投稿时,还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①先要仔细阅读、研究自己拟投稿的那些栏目中已发表的类似文章,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写的是什么,有什么精彩之处,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②内容要鲜活、具体、典型,要写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东西;③文字表达要准确、生动并较具文采,还要写进自己的真情实感;④字迹要工整,用带格的稿纸抄写清楚(或打印清楚)。卜至于作文栏目,那本来就是由小学生自己来写的,当然可以投稿。 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二校四年四班赵晓君同学来电话问:《新少年》杂志的哪些栏目,小学生可以投稿?具体点说,往一些小学生易于参与的,如“校园生活”、“学习方法”、“小制作”等栏目投稿,对同学们来说更 (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 赞

新少年和中国少年儿童杂志两者不宜比较,都很好。1、《中国少年儿童》以小学生和初中生为读者对象,内容丰富,版面活泼,充分体现了知识多、故事多、趣味多、竞赛多、获奖机会多的特点。2、《新少年》作为共青团辽宁省委主办的少先队队刊,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以反映少年儿童生活,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向上、丰富精美的精神食量,培养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合格接班人为宗旨,以质量和信誉赢得了读者的信赖。

新少年杂志图片

出版单位:辽宁新少年杂志社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语种:中文中文开本:16开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2-6231国内统一刊号:CN21-1005/C邮发代号:8-48曾用刊名:好孩子总编辑:孙万臣副总编辑:田春晖、李绍金

新少年杂志社投稿步骤:1、投稿。2、审核。3、审稿结果。4、交费。5、安排发表。6、寄送样刊。青少年杂志投稿格式都采用打印稿,文稿必须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的确,五年级见识日渐丰富,情感细腻,学业压力加重,需要有精神寄托。【文学类】我推荐《创新作文》,对语言组织和写作很有帮助。【科学类】如楼上推荐的《博物》,是很好的杂志,可以帮助他了解世间万物。对上初中之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社科类】我强烈推荐《南方周末》。中国教育缺乏对社会阴暗面的比较,在这份报纸可以读懂中国。对初中的地理很有帮助。最后我想说,希望家长给孩子自主选择权。

周刊少年Magazine

《周刊少年Magazine》是日本讲谈社出版的少年漫画杂志,也是日本发行量第二大的漫画杂志(仅次于《周刊少年JUMP》)。创刊于1959年3月,是讲谈社的老牌漫画期刊,每周三(同周刊少年Sunday)发售,每期平均销售量为100多万份。刊载作品多是体育或动作冒险题材,兼有推理、青春、美食、魔幻等各类漫画,整体风格比较硬朗。由于创刊较早,许多知名漫画家都曾在《少年MAGAZINE》上发表过作品,如手冢治虫、永井豪、石森章太郎等。台湾的《新少年快报》和香港的《新少年周刊》乃此漫画杂志的中文版,两者均由东立出版社出版。

新少年杂志主编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是一本由叶圣陶著作,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16,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读后感(一):好的读书是读出味来

这本书腰封上写道,“文章的好坏,未经训练,是不能被轻易看出的。”而对文学鉴赏的训练,最适宜于从人的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培养。所以这本集子起名为“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原名《文章例话》。1936年,《新少年》杂志创刊,叶圣陶先生在其中开设“文章展览”专栏,按期选一篇文章,并加以点评。后汇编成书,才取名《文章例话》。

本书除了结尾选入的两篇外国译作外,其余均为现代作者的作品,体裁与题材都很丰富,其中也不乏大家名作。读完后,给我留下一种印象,这堂文学课就像一位和蔼可亲而术业专攻的中学老师为学生们讲授的学期课文,与中学课本的不同则在于选读讲习的文章。也就是说,这本集子最适于中学生阅读。它之所以能够扩及至青年人群(广义的青年)中来,我认为有两个理由,一是阅读与写作两种技能须是每个人都该学习并掌握的,它们是生活工作的部分,二是其实大部分青年人缺乏阅读与写作的基本能力。

所以,本堂文学课最初虽是为少年传讲鉴赏文学的技巧而设,却也值得如今广大青年朋友认真一读。原因就在于以上两个事实,尤其是第二点。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每篇文章可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选入现代文学中的一篇文章或全篇的部分内容;后半部分是作者针对前者的鉴赏分析。读罢全书,所选文章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鲁迅的《社戏》节选与契诃夫的《苦恼》。《差不多先生传》有趣也值得思考,《社戏》节选铿锵、富于文采,契诃夫的《苦恼》情感深沉、饱含悲悯。

谈到叶圣陶先生的用心,有很多地方可以说说,针对本书,我就谈以下几点吧。

某个时期甚而现在,在某些群体和地域还流传着“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阅读与写作两项作为读书的从属,地位便更不值一提。并且,直到如今,人们普遍并不认为阅读与写作是值得留心和用心学习的事情。客观说来,它们被遗忘于生活的帐篷外。

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且不说,不了解自己民族历史的人缺乏活力和使命感;也不论排斥阅读与写作的人的精神世界是如何的荒芜。就单从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唯钱至上的视角来谈,如果不习阅读和写作两项技能,怕是在工作上也要常常落后于人。一个民族落后是要挨打的,一个人落后同样也要遭到生活的压迫。

有人要说,在如今这个信息充塞、互联便捷的社会,哪还需要阅读与写作来对自己指指点点呢。没有它们照样可以纵横社会,取得成功。亲爱的朋友,若是这样,这悲哀就是添了一层,还要绵延不尽了。对这样的朋友,我必须友好地提醒一句:请睁大眼睛看看今天这个世界吧,认真地想一想。

叶圣陶先生在书中说道,写作的急迫,在于人对生活有一种经验、一个意思,它们与平常的情况不同。这就迫使人必须思考、记录,向内不得不深入探求,向外不得不广泛追寻。为了使这些经验和意思以更清晰的面孔展示出来,摸清它们的脉络,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道路,就不得不记录下来。记录的经验与意思,无论供给日后回忆,还是查考、增续,都是极为方便的。

近几年,阅读与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许多人也投身于对它们的实践中,不得不说是件深可欣慰的事。当然,除却叶先生这番见解,对于写作的缘由,广大作者必定有许多不同见解和初衷。对我来说,最重要一点是记录思想、探求未知及表达观点。

实际上,大多数读者缺乏文字鉴赏力,每人胸中自以为豪的那点鉴赏视力,远不足以透视纸背、深入文本内里,尤其是文学作品。这就造成阅读不畅、消化不良。《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基本初衷就在于此,不过,本书只可算得入门,但它称得上是个“驾驶老手”。

书中选入解析文章风格不一、各有特色。作者力图在更加辽阔的图景上,为读者展示阅读与写作的奥妙。所以,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报告文;选文也着力于不同体裁文本的不同鉴赏,如随笔、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等。

叶先生针对本书每篇文章,尽力做到了从不同角度去鉴赏。虽然略有些浅尝辄止,但为读者们揭示了许多不同的鉴赏视角,足以引领门外汉入园观景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古之如曹丕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今天,虽然已不足多论,然而,文章(也可引申为文学、文艺等)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与精神依托,却是万世也不可磨灭的。它需要每个人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对待。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读后感(二):大师课堂,重温那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写作原则与初衷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是叶圣陶叶老向青少年介绍阅读和写作技巧的一系列文章,最初刊登于《新少年》杂志上。叶老精心挑选了27篇不同文体的大家之作(包括3篇译文),采取前部分刊登原文,后部分解析点评的方法,一方面可让青少年读者阅读到优美得体的好文章,一边又可以从他的说明中了解到原作为什么能被称为好文章。他的剖析十分到位,从介绍文章是什么文体,剖析作者为什么选用这种文体,用这种文体来表达作者意图和其它文体相比有何区别与优势,作者的写作方法又有什么独道之处,读者诸君想要学习这种文体又该如何入手,等等,叶老用一种非常平和的口吻娓娓道来,夹杂着一些面对面交流似的自问自答的语句,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仿佛又置身在了中学学校课堂,侧耳聆听最喜爱的语文老师耐心讲解那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写作原则与初衷,文字间满满的画面感,生动而有效。下面我只挑感触最深的几篇略作说明。

一是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感动我的是原文。徐志摩我是一直耳闻大名,却从未翻过作品,究其原因我自己也不知道。但这次叶老所选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却让我懊悔之前的远离。“星月的光阴,草地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这不正是我一直试图捕捉的么?“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这不正是我一直所追求的么?不止是他,二十七篇文章,二十七位作者,有许多是我不曾关注过的,或者所选取的文章也是自己之前未曾读过的,读完叶老课程之后第一感受就是待读书单上又多了几位作者名和书名。

二是蔡元培先生的《杜威博士生日演说词》,这是篇应用文,也就是叶老所说仪式的文章。选择这篇,是因为我日常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写这种东西,各种会议用稿,而叶老所列举的当时这类文章的通病,如“大多堆砌一些套话,浮浅空乏,使人感觉那绝不是”由衷之言“,而是从作者的嘴唇边、笔尖上滚下来的,徒然使听众和读者发生厌倦”,这恰恰也是我常犯的错误和竭力避免的问题。叶老在点评中分析了蔡先生如何将这样一篇仪式的文章写得有意思有感情,对作文字工作的人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最后要讲一篇尤炳圻的《杨柳风序》,把这篇放在最后是因为我并不太赞同这篇里面叶老的一些观点。叶老认为,序文如果讲了书的大概,或者点明了它的意义,或者指出了它的好处,读了序文,对书就有了大体的认识,然后阅读征文,就见的头绪俄清楚,容易理解,所以必须养成先看序文的好习惯。这个观点,我却认为该从两方面来看,如果序文里说的是一些对阅读文章有影响的解释说明,不看就读不懂,那就确实需要先看,但如果序文透露了太多关键内容,就如尤先生这篇,将文章里每个角色都剖析了一遍,打上了好人坏人的标签,倘若读者先看了序文,对每个角色都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就非常影响阅读带给自己的喜悦感了。当然,叶老的初衷是担心,文章如果描述太含蓄,不善于读书的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但我认为,初次读一本书,必须是要用自己的理解去得出结论,如果之后发现和作者的意图有差别,可以在充分了解了作者本意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通读,看自己这次是否能发觉那些文字背后的深意,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读书能力,而不是因为怕理解偏差而提前告诉你。所以,如果是这种剧透式的序言,我个人认为还是放在文章最后当作后记更适当。

不知道我这篇点评算不算剧透啊,希望不会影响大家的阅读感受。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读后感(三):源头活水,生活中来

语文老师总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课主要就是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阅读的积累到最后也是为写作服务的。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这似乎与学生时期命题作文有一点出入,其实叶老是想要说明,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或者是高分的作文,说不难也不难。“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把材料选得精当一点,话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就能写出好文章。

叶老又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就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凡是经过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写出来的也往往就是好文章。” 叶老总结说:“文学创作本身就来自生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这两段话读上几遍,细细揣摩,越来越觉得精妙,更加佩服叶圣陶老先生的伟大之处。

叶老基于这样的理念思想,对练习写作,培养阅读和写作习惯,也提出了好的方法。 1936年的时候,《新少年》杂志创刊,叶老做了一个专栏,每期选取好的文章介绍给少年读者们,并附上点评,当时的栏目叫做“文章展览”,非常受欢迎。后来,他又将这个栏目的内容汇编成书,叫做《文章例话》。1983年,叶老的儿子叶至善再版重印这本书时做了一些修改,并强调了“阅读与写作并重”。最新版的这本书,因为书中一共挑选了二十七篇名家作品,所以书名改作《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

在这本书里,叶圣陶先生开篇选择了朱自清的《背影》,还有夏衍《包身工》,鲁迅的《看戏》等都曾入选过我们当时的中学课本,所以非常熟悉。而叶老选取名家名作时也考虑到了文章的体裁,要包含写人的,记事的,要有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还要有科普说明文,等等。比如,老舍的《北平的洋车夫》,巴金的《朋友》,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丰子恺的《现代建筑的形式美》,周作人的《小河》,还有蔡元培的《杜威博士生日演说词》等等,都收录在这本书里。 可贵的是,最新版的本书,还增加了三篇附录,收进了两篇外国作家的文章,比如契科夫的《苦恼》。

诚然,名家名作固然是好,值得反复品读。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每一篇名家名作后面,叶老都亲自写了更多页的导读。有的指出文章的好,好在哪里;有的说明该类文章的特点和作法;有的甚至也对文章中不妥当的地方或者不合法度的地方也有提及。所有的点评指南都旨在帮助读者思考揣摩,怎样的文章更好,怎样的方法可以写出更好的文章,怎样在写作中避免不妥。 总之读完叶老的点评,再回过头重新读一下名作原文,方知道自己的阅读太“蜻蜓点水”,或者说应为水平不够而不足以消化吸收。 读完这二十七篇文章,即读完每一篇名家原文和品评导文,果然犹如上了二十七堂文学课,文学鉴赏能力有提高,写作方法更加了然。

孟郊说“搜心思有效, 抽策期称最。”关于写作,文学课的补益固然重要,而最好的方法,正如叶老所说,还要回到生活里,要注重于“养成习惯”。源头活水在生活里,阅读和写作的知识技法便在生活的习惯里。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读后感(四):补上了中学语文的一课!

刚刚读完了叶圣淘先生之子叶至善先生的回忆父亲的传记《父亲长长的一生》,在此之前,又一口气读了叶圣淘先生的《文心》(与夏丏尊先生合作)、《落花水面皆文章》等几本书,《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反而是这套开明国文丛书中最后读完的。但无论在至善先生的传记中,或是在叶圣淘先生前面的文集中,都提到过这本《文章例话》(现在出版时的名称就是《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读来就感觉如同再翻开一本已经读过的好书了。

如果你从前面的几本书里了解到,叶圣淘先生不仅是我们曾经语文课上了解到的那个词条上的内容,而且读了叶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那么多的真知灼见,再看《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可能就会明白该怎么读这本书了。

犹记中学时代学语文,每节课老师会带读,分析段落,提炼中心思想,几年学下来,现在回想,那些文章好在哪里,让你现在说,恐怕你可能说不出来。因为不知所然,所以也很难想象,那些曾经的好文章会化为你的东西,让你在提笔写作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受到它的影响。

时隔多年,读《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就像一个好老师带着你,指点你重新上一期语文课。

先说所选范文的作者吧,几乎全是暌违多年的名家,但在叶先生选编此书的时代,这些人却无疑是当时的名作家,其影响无异于现在的十万加公号了。半个多世纪后,读这些文章,语气与描述的人或事物对于现在的读者,有着不可避免的隔膜感,但从这些文章中,无意间可以窥见民国时的风貌,也算一个读书偶得了。

事易时移,但对于写作的指导原则,却是不变的。这本书,补上了曾经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缺憾。

读矛盾先生的《浴池速写》,讲在一个日本浴池中洗澡所碰见的一组人物。叶先生分析这篇文章时候讲到,作者写的一定是其感兴趣、觉得有意思的光景,至于平常的光景,虽看在眼里,却不会高兴地提起笔来写。但读完叶先生的指点,以后阅读和写作时遇到类似的情境,你就能明白其妙了。

学摄影的朋友一定会了解光圈大小的原理,叶先生在分析中就借鉴了这个原理。他说,“写这类文章,必须在种种光圈里化一圈界线,把要写的都圈在界线里面,用不着的都搁在界线外面。矛盾先生写这篇文章就先画这么一圈界线。”就这样,他带着读者按照矛盾先生所描摹的这组人物群像,仔细还原现场。这样读完分析,返回头来再重读一遍选文,读者会恍然大悟,原来好文章为何好,是有迹可循的啊。

所以,一个小建议,就是读完赏析后再回头读遍原文,会更真切地体会作者写作的妙处。

古人云,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话虽如此,如果有一位名师指点,一定会少走很多弯路的。

药物分析杂志2004年06期

投稿介绍信范文7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介绍信,介绍信是机关团体必备的具有介绍、证明作用的书信。如何写一份恰当的介绍信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投稿介绍信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药物分析杂志》编辑部: 我单位 撰写的文章“ (论 文 题 目) ” , 稿件编号: ,经我单位审核,符合投稿要求。论文内容真实,数据可靠,不涉及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未曾公开发表,不存在一稿多投。作者及我单位同意你刊出版权声明,并接受编委会对稿件的审核修改。

现推荐投稿你刊,请审核刊用。

此致

敬礼作者工作单位名称

(加盖公章)

年月日

论文题目

作者:

作者单位:

以上论文的版权所有人(以下简称论文作者)自愿将该论文的版权转让给《有机化学》编辑部(以下简称编辑部),并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1.论文作者保证该论文为原创作品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论文作者承担。

2.论文作者保证该论文没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和一稿两投或多投等不符合科研论文公开发表的基本要求的行为。若编辑部发现论文作者有上述行为,编辑部有权追补论文作者由此给编辑部造成的损失。

3.论文作者保证该论文的署名权无争议。若发生署名权争议问题,一切责任由论文作者承担。

版权所有人签字:

作者指定的代表人签字:

签字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投稿介绍信

《* * * * * *》杂志编辑部:

我单位 *** 科室 等同志撰写的题为:《 》一文,现投予贵刊,此稿件作者署名无争议,内容真实,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内容,请予以审阅,录用为盼!

此致

敬礼!

单位名称(公章):

20xx 年8月21 日

xxxx编辑部:

我单位 (稿件中的所有作者姓名 按稿件中顺序排列) 撰写的'文章“ (论 文 题 目) ” , 稿件编号: ,经我单位审核,符合投稿要求。论文内容真实,数据可靠,不涉及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未曾公开发表,不存在一稿多投。作者及我单位同意你刊出版权声明,并接受编委会对稿件的审核修改。现推荐投稿你刊,请审核刊用。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时间:

编辑部:

我校药学院xx教研室(中心) xxx等撰写的题为:xx。一文现预投贵刊, 此稿件作者署名无争议,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内容,请予以审阅,录用为盼!

此致

敬礼!

xx药学院

xx年x月x日

《药物分析杂志》编辑部:

我单位 撰写的文章“ (论 文 题 目) ” , 稿件编号: ,经我

单位审核,符合投稿要求。论文内容真实,数据可靠,不涉及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未曾公开发表,不存在一稿多投。作者及我单位同意你刊出版权声明,并接受编委会对稿件的审核修改。现推荐投稿你刊,请审核刊用。

此致

敬礼

作者工作单位名称

(加盖公章)

年月日

《xxxxx》编辑部:

我单位 (稿件中的所有作者姓名 按稿件中顺序排列) 撰写的文章 (论 文 题 目) ,稿件编号: ,经我单位审核,符合投稿要求。论文内容真实,数据可靠,不涉及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未曾公开发表,不存在一稿多投。作者及我单位同意你刊出版权声明,并接受编委会对稿件的审核修改。现推荐投稿你刊,请审核刊用。

此致

敬礼!

作者工作单位名称:XX

(加盖公章)

XXXX年 XX月XX日

工作十余年来共主持纵向和横向课题近百项,累计到账经费200余万元。成果鉴定:2002年《人体生物利用度数据处理通用程序》通过省级鉴定,排名第一,鉴定结论为国内先进水平。该软件目前在全国销售达50余套,为学校赢得了一定的声誉。软件使用单位包括: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天津医工院、天津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卫生部北京医院、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吉林大学、沈阳军区总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江西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上海华山医院、上海市药检所、安徽省医工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浙江省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发表论文:1. 黄圣凯 杨劲《格列吡嗪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新药与临床 1995年5月第14卷第三期:139~1412. 丁黎; 杨劲; 闫花丽; 张正行; 安登魁 人血浆中奥美拉唑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分析杂志 1999年05期3. 丁黎; 杨劲; 华雅萍; 周炜; 张正行; 安登魁; 《人血浆中辅酶Q10的HPLC测定法及其动态研究》药学学报 1999,34(3):218~2114. 刘晓东 杨劲 生物等效性评价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0,5(3):248-2525. 杨劲, 丁黎, 李王番, 华雅萍, 王广基 辅酶Q10软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32(2):117-1216. Tu J, Wang L, Yang J, Fei H, Li X Formul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of Acyclovir Controlled-release Capsules 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 27(7),687-692(2001)7. Din L, Li L, Tao P, Yang J, Zhang Z. Quantitation of tamsulosion in human plasm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767(2002)75-818. 钱薇 杨劲 在EXCEL中实现标准曲线权重线性回归 药学进展,2002(6) p3659. 郑传奇 杨劲 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非房室线性药动学模型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1年03期10. 杨劲 柳晓泉 刘晓东 王广基 开发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数据处理通用程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3年 第19卷第2期 Vol.19 No.211. 杨劲 柳晓泉 刘晓东 陈西敬 药物动力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实践 药学教育 2003年19卷3期12. 杨劲,丁黎,涂家生,王广基 阿昔洛韦缓释胶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2004年第五卷第7期 p1~313. 姜红; 丁黎; 杨劲; 黄鑫; 刘广余; 张正行; 曲美布汀分散片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学学报 2004年39(3):208-21114. 杜春波 郁健 杨劲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那格列奈的含量 药物分析杂志 2004,24(2) 164~16715. Yanwei Wu, Bingren Xiang , Jin Yang Determination of nifuratel in human plasma by hplc and study on its pharmacokinetic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 vol 43 ,April 2005 p179~182s16. 丁黎 杨劲 李荣珊 周梅 福多司坦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药学学报 2005,40(10):945-94917. 谭文明 丁黎 杨劲 人血浆中醋酸环丙孕酮的LC-MS法测定及其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物分析杂志 2005,25(6) 621-62518. 杨劲 丁黎 等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5年第14卷第6期 339-34219. 王诚 杨劲(通讯作者) 饮食对健康者口服头孢拉啶缓释胶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5,36(6):556-55820. 周梅 杨劲(通讯作者) 福多司坦片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6,37(1):54-5821. Li Ding, Xin Huang, Jin Yang, Xiaojie Bian. Determination of glycyrrhetic acid in human plasma by lc-esi-ms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40(2006) 758~76222. 陈磊 杨劲(通讯作者) 等 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在健康志愿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 11(7)771-77523. 严方,杨劲, 赵陆华, 吴孟华, 谭喜莹, 潘娟 罗红霉素胶囊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6年10月第23卷第5期 374-37724. 钱薇,杨劲(通讯作者)等,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的伦理思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Mar:12(3) 349-35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