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葡萄酒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

葡萄酒论文答辩

葡萄酒的文化论文

葡萄酒是西方的重要酒精饮品,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葡萄酒的文化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法国被认为是顶级葡萄酒的代表国,法国人的浪漫气息和得天独厚的多样化气候和土壤,以及2000多年的悠久酿酒工艺、严格的法定产区(原产地控制命名)管理法规,使得法国能够提供风格各异的上好葡萄酒。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法国的酿酒技术,还是法定产区(Bordeux Nice Dijon……)管理法规,都早已被世界其他葡萄酒生产国接受与仿效,并成为范本。

在法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已融入了法国老百姓的生活和文化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早在罗马时期开始酿制葡萄酒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一些稀有的葡萄品种呢,只有在法国才能生长良好,达到其最佳状态。法国的葡萄园几乎覆盖了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

17世纪,法国人开始将葡萄酒种植与生产制度化。1855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当时正值拿破仑三世执政,他想借世界博览会之机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的葡萄酒,同时也有将全国的葡萄酒都参展其中的想法。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一个展览会以此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波尔多酒庄进行分级,波尔多商会责成葡萄酒经纪人公会制定分级表,将所有酒庄分为五级。在此之后,格拉夫地区和圣埃米利永地区在上世纪中叶也进行了酒庄分级,只不过没有像梅多克地区那样分成五个等级。所有进入分级的酒庄都称为列级酒庄,在酒标上能够看到GrandCruClasse的字样。

早在1855年法国就有了成熟的葡萄酒分级制度。共有四个级别:法定,优良,地区,和日常。其中法定产区的酒级别最高,简称"AOC",占全部产量的35%,这一等级的酒十分昂贵。关于1855年分级的争论很多,然而1855年分级不仅表现了波尔多葡萄酒产区的等级划分,还反映出了该地区的历史渊源、葡萄酒贸易及酒庄情况,其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当时分级后的格局显示,几乎所有的等级园均来自梅多克产区,并且所有评出的酒庄全部集中在波尔多左岸地区,因此这次分级制度有着相当的局限性,当然这也与波尔多左岸产区拥有临近基隆多河而通往大西洋彼岸其他地区的交通地理优势有着很大关联。

通常,我们想波尔多产的葡萄酒在法国最为出名,其实勃艮第和隆河谷地也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到了勃艮第靠北的村庄还出产顶级的白葡萄酒。在众多的葡萄品种中,黑皮诺是法国主要的葡萄品种,如今有些地区推广了机器采摘,但是一级葡萄园还是以人工为主。通常采摘下来的葡萄会有去梗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要恰到火候,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了酒的酸度。还有下一步就是要挤破葡萄了,在村庄里,如果葡萄大丰收,人们还会特别庆祝一下,就会把葡萄放在特制的木桶里,人们不分男女,跳进桶里,合着音乐欢快的在葡萄上跳着舞,下面的葡萄不知不觉就被挤出汁来了。在挤破后和榨汁前会有第一次发酵,然后把葡萄渣送去压榨,以提取更多的汁液。下一步该在低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了,使葡萄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之后进行的酿藏,要在大桶中储藏6—24个月,最后才进行瓶装。大家在酒庄或超市买到了有着宝石般色泽的葡萄酒就是这样一道一道工序完成的。

专家介绍说葡萄酒盛产地区之一的第戎,位于法国中部,城市弥漫着高贵的味道,第戎是法国人公认的'贵族城市,不但富人居多而且也是葡萄酒盛产的地方,法国人不在第戎工作但一定会在第戎置房,因为他们夏天要来度假,可以想象的是因为富人多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大而产量与日俱增还是因为多出产优质葡萄酒才吸引了这么多的富人前来,其实都不是,只是地理条件适宜葡萄的生长,让他们有更优质的葡萄出产,也就理所当然的有更优质的葡萄酒产生。除了葡萄酒的美味,还有姜味面包和芥末酱也是这个城市的特色,想想品上一口甘醇的葡萄酒加上一口沾满芥末酱的面包,你会马上爱上这座城市。

光着脚丫在大木桶里踩压葡萄是法国人制造葡萄酒的第一步流程,当然还有更之前的一步就是把他们从葡萄藤上摘下来,每年夏天第戎都会迎来国内和国外友人到葡萄酒庄打工,买个草帽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尝一口刚制作出来的葡萄酒,有点涩涩的,但之后是爽滑的甘甜,闭上眼睛说一句,tresbon!我已经深深陶醉于葡萄酒香中。

在法国除了第戎同样有很多制造葡萄酒的地方,葡萄酒的种类分为干邑、香槟、红葡萄酒、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在法国甚至整个欧洲,干邑也被很多人所喜爱,干邑地区的性格如同所独有的白玉葡萄一样独一无二。温和的大西洋海洋性气候成就了完美的干邑产区,该产区包括滨海夏朗德省,多尔多涅生和德塞夫勒省的一小部分。在这里它们被分为6个产区,分别是大香槟区、小香槟区、边林区、优质林区、良知林区、和普通林区。

现今干邑中最有名气的几大酒庄轩尼诗、人头马、卡穆、奥德和马爹利所用来酿造白兰地的葡萄都来自这6个产区,将白兰地酿制成干邑的过程中一般都会蒸发一半的酒精,起初干邑的酿造者认为这部分丢失的酒被天使喝了,我们叫做送给天使的礼物,据说这个自然蒸发的过程中,干邑地区统计的数字可以具体到每年超过2000万瓶酒消失在大自然中,而这也是酿造者毫不犹豫奉上的贡品,以此换取不可替代的完美品质。

世界上只有两种餐桌上的美味需要等待100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个是西班牙的陈醋,一个便是干邑白兰地。法国人爱酒,其实更爱酒文化,想想桌上摆着一瓶100年的好酒,不想细细品味都难,这片未知的国土已经让我们充满了幻想和期待。

葡萄酒等级之分

刚接触法国葡萄酒的朋友总会认为葡萄酒有酸度,就是不好的酒。其实并不是这样:葡萄酒的酸味其中一部分来源于葡萄浆果,如酒石酸、苹果酸和少量柠檬酸,一部分来源于发酵,如琥珀酸、乳酸和醋酸。这些酸度是不可避免的,它促进唾液的分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对健康来说必不可少。法国葡萄酒相比其他国家的酒来说比较复杂,并不是只要是AOC级,就是好酒。好酒必定出自好年份。因为葡萄酒的质量关键在于葡萄原料的质量,而葡萄的质量,却因为产地和当年的气候还有对葡萄的管理所决定。自2000年以来的好年份有2000,2003,2004,2005,所以当你看着法文酒标发蒙的时候,看年份选酒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酒标上年份2005,表示瓶中酒的原料葡萄是在2005年采摘的。

与欧洲相比,美国是一个更富于动感和更务实的国家。有更多的活跃的、探索性的,不受约束的风格。直白、简约、急迫、带着点强悍的自信,算得上美国的国家风格和不少美国人的个人风格。这就是美国移民生活深度大体验。也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被欧洲大陆人和英国人喜欢的优雅的、需要长时间陈酿、需要一颗安静从容的心去品味的葡萄酒,不会受到美国大众消费者的欢迎。美国人是务实的,尽管在葡萄酒上他们仰视法国,但如同在政治、建筑、艺术和文化领域一样,决不会对法国的体系照搬照抄。走自己的路的态度和勇气,在中美两个大国身上表达得并无二致。

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学着法国开始搞DOC和DOCG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行走在以品种标示葡萄酒的道路上。美国移民人是简单而直接的,要让普通消费者记住那些复杂的产区和标签基本上是给自己添乱,所以美国的葡萄酒标签更多的是简洁,特点明显,便于被记住的风格。

葡萄酒左灯右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边是标志性的巴黎盲品会,鹿跃酒庄的1973赤霞珠和Chateau Montelena1973霞多丽分别名列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第一名。另一边是加州的酒厂门口拉白金粉黛酒的汽车排成了长队。美国投资移民的本土大众喜欢的还是一些价格便宜的、直率的、张扬的,涌动着活力的葡萄酒。

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了相当一批大款小款,买了不少的名酒,中产阶级号称也在形成。水平基本还是踟蹰在向法国酒抛媚眼的阶段,追捧拉菲、龙船和白马等,更低层次就是唯法国酒是举。喝什么酒常常是照顾着自己的身份,没照顾着自己的口味。投资移民美国在我们那么多的美食作家和无比兴旺的美食博客的作者中间,相信有一天会出一个帕克那样的人物。

也许因为是个移民国家,也许因为加州生产的葡萄酒差不多占了总产量的90%,在美国的葡萄酒市场上可以看到来自各个国家的葡萄酒,投资移民至少在我参观和短期生活过的几个东部州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是这样情况。移民美国这和我在欧洲的感觉挺不一样。欧洲的国家一个地区的本地酒占着绝对优势的比例,然后有些来自本国其他地区的酒,和更少的外国酒。

葡萄酒文化鉴赏的论文

葡萄酒是一种有生命的躯体,它具有最为丰富、平衡的精神,飞翔而沉着,连接着天地,与所有其它植物相比。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葡萄酒文化鉴赏论文,欢迎参考!

摘要 :

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杯酒人生,酒已经涉及我们的生活,已经贯穿我们的人生。品味红酒如同品味人生,其中的滋味只有尝试了才会明白红酒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情调,还有高贵、浪漫和健康。葡萄酒发展至今,品种繁多,文化博大精深。学习西式食品鉴赏—葡萄酒,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了解葡萄酒,知道葡萄酒所蕴含怎么样的文化,如何看葡萄酒的品质和鉴赏葡萄酒优劣呢?

关键字: 葡萄酒,酒文化,酒品质,酒鉴赏

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度(体积分数)大于等于7%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种类

葡萄酒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以酿造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葡萄酒历史传说

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功效

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葡萄酒的营养价值由此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据专家介绍:树龄在25岁以上的葡萄树树根在地下土壤里扎根很深,相对摄取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多,以这种果实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最具营养价值。

葡萄酒营养作用

葡萄酒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高级饮料。适度饮用葡萄酒能直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张度。除此之外,葡萄酒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因此葡萄酒能对维持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对身体虚弱、患有睡眠障碍者及老年人的效果更好。

葡萄酒内含有多种无机盐,其中,钾能保护心肌,维持心脏跳动;钙能镇定神经;镁是心血管病的保护因子,缺镁易引起冠状动脉硬化。这三种元素是构成人体骨骼、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锰有凝血和合成胆固醇、胰岛素的作用。

酒文化

1.酒杯的选择。理想的酒杯应该是杯身薄、无色透明且杯口内缩的郁金香杯。而且一定要有四至五公分长的杯脚,这样才能避免用手持拿杯身时,手的温度间接影响到酒温,而且也方便观察酒的颜色。

2.酒的选择。如果在没有欣赏到酒的色泽和芳香之前就把酒喝下去就是放弃对喝酒最基本的享受。此外,喝酒也是有步骤的:在拿起酒杯前,必须停止说话。品尝前,向上举起酒杯,用眼观赏美酒饱满、清澈、亮丽的色泽,轻轻晃动酒杯,让酒香散溢开;再用鼻子嗅一嗅,然后开始品尝。

3.食物与酒。食物与酒的搭配也是一门学问,有人重视和谐统一,也有人强调对比。对于缺少食物与酒搭配知识的人来说,把同一地区的酒和当地的食物搭配在一起一般不会出错。低度的红酒常被用来佐餐鱼,大部分的奶酪和葡萄酒都得平和搭配,甜点若是配香槟则会认为是致命的搭配,但是阿尔萨斯的穆斯卡酒和芦笋配在一起却被视作是绝配!

4.摘葡萄文化。谈论葡萄酒文化,就不能不提及采摘葡萄的文化。收获葡萄是法国农业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烈日下采葡萄很辛苦,但充满欢乐。到处可见快乐的人群,随处可闻愉快的歌声。每年新酒上市时,法国餐馆都会忙乎一阵。全国大大小小的餐馆开始出售各种牌子的新酒,而亲朋好友、同事、恋人们则会去餐馆相聚,品尝新酒。空气中到处飘扬着丰收的节日气氛。

葡萄酒的品质糖、酸、单宁、色素和芳香物质是构成酿酒葡萄品质优劣的要素。

水和糖是葡萄的`最主要成分,这是葡萄能在酵母作用下发酵成葡萄酒的物质基础。酒精是葡萄果实中的糖发酵后的产物。在目前的发酵工艺下,约17克左右的糖,会使每1升的葡萄汁发酵后升高1%的酒精含量。因此,葡萄果实中糖的成份多少,是制约发酵后葡萄酒的酒精度的要素。

葡萄中酸的含量,对葡萄酒的影响也很大。在葡萄酒中,酸除了平衡口感外,还具有抗氧化,保持葡萄酒鲜美的作用。在味觉感受方面,适度的酸会使葡萄酒甜而不腻,并在口感上平衡酒精,甜度,葡萄的水果风味,从而增加味觉的舒适性。

单宁和色素对红葡萄酒的特色和风味作用也是显著的。单宁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质。同时,它的涩味和收敛感又造就了葡萄酒丰富的厚重品质。适度而优秀的单宁给人的感受是美妙的。 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于葡萄中的色素。葡萄的色素则决定着红葡萄酒的颜色气质。

芳香物质是造就葡萄酒风味的物质之一,芳香物质越多,葡萄酒的风味就浓厚。

尽管单宁、色素和芳香物质在整个葡萄的物质构成中所占比例非常的小。但它们对葡萄酒的特色和风味有着非常显著的贡献。单宁、芳香物质和色素更多地存在于葡萄皮中,因此,有时人们会认为葡萄皮的厚薄会影响葡萄酒的颜色和风味。

其实,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除酿造技术外,葡萄果中的五大要素物质的含量及构成比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葡萄果中的糖、酸、单宁、芳香物质和色素是判断酿酒葡萄品质的指标性物质。

葡萄酒的鉴赏 鉴赏葡萄酒步骤如下:

1.看。摇晃酒杯,观察其缓缓流下的酒脚;再将杯子倾斜45度,观察酒的颜色及液面边缘(以在自然光线的状态下最理想),这个步骤可判断出酒的成熟度。一般而言,白葡萄酒在它年轻时是无色的,但随着陈年时间的增长,颜色会逐渐由浅黄并略带绿色反光;到成熟的麦杆色、金黄色,最后变成金铜色。若变成金铜色时,则表示已经太老不适合饮用了。红葡萄酒则相反,它的颜色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变淡,年轻时是深红带紫,然后会渐渐转为正红或樱桃红,再转为红色偏橙红或砖红色,最后呈红褐色。

2.闻。将酒摇晃过后,再将鼻子深深置入杯中深吸至少2秒,重复此动作可分辨多种气味,尽可能从三方面来分析酒的香味。强度:弱、适中、明显、强、特强。质地:简单,复杂或愉悦,反感。闻是鉴别葡萄酒的方法之一,特征:果味、骚味、植物味、矿物味、香料味。具体操作分为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杯中的酒面静止状态下,把鼻子探到杯内,闻到的香气比较幽雅清淡,是葡萄酒中扩散最强的那一部分香气。第二步是手捏玻璃杯柱,不停地顺时针摇晃品酒杯,使葡萄酒在杯里做圆周旋转,酒液挂在玻璃杯壁上。这时,葡萄酒中的芳香物质,大都能挥发出来。停止摇晃后,第二次闻香,这时闻到的香气更饱满、更充沛、更浓郁,能够比较真实、比较准确地反应葡萄酒的内在质量。

3.尝。小酌一口,并以半漱口的方式,让酒在嘴中充分与空气混合且接触到口中的所有部位;当你捕捉到红葡萄酒的迷人香气时,酒液在你口腔中是如珍珠般的圆滑紧密,如丝绸般的滑润缠绵,让你不忍弃之。此时可归纳、分析出单宁、甜度、酸度、圆润度、成熟度。也可以将酒吞下,以感觉酒的终感及余韵。

4.吐。好酒是需要知己的欣赏。如果想完美地了解她、欣赏她,有时就不得不舍弃一些,这就是鉴赏过程的最后一步:吐。当酒液在口腔中充分与味蕾接触,舌头感觉到她的酸、甜、苦味后,再将酒液吐出,此时要感受的就是酒在你口腔中的余香和舌根余味。余香绵长、丰富,余味悠长,就说明这是一款不错的红葡萄酒。 文化历史悠久绵长,美食佳酿乐趣繁多。俗话说:“葡萄美酒夜光杯”,为了衬托美好的事物必须用美好的东西展现。学习葡萄酒,了解其文化精髓,知晓其品质特征,明白其鉴赏道理。学无止境,学习各种文化,拓展自己的社会视野。

参考文献

[1]葡萄酒 .百度知道.

[2] 郭永亮 张利中 李新榜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 第4期

[3] 李华 王华 袁春龙等 《葡萄酒化学》 科学出版社,2005 第1期

[4] 杰里米·奥利弗 《和杰里米一起乐享葡萄酒》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年4月第1版

[5] 叶福成 张怡 《红酒养生》 青岛出版社 2009年7月第2版

[6]吴书仙 《葡萄酒佐餐艺术》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2版

[7]池田书店 《漫话葡萄酒》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3月第1版 P67-P96

种类

葡萄酒的品种很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风格各不相同。

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按酒的颜色

1.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分离发酵制成。酒的颜色微黄带绿,近似无色或浅黄、禾秆黄、金黄。凡深黄、土黄、棕黄或褐黄等色,均不符合白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2.红葡萄酒:采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经葡萄皮和汁混合发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凡黄褐、棕褐或土褐颜色,均不符合红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3.桃红葡萄酒:用带色的红葡萄带皮发酵或分离发酵制成。酒色为淡红、桃红、橘红或玫瑰色。凡色泽过深或过浅均不符合桃红葡萄酒的要求。这一类葡萄酒在风味上具有新鲜感和明显的果香,含单宁不宜太高。玫瑰香葡萄、黑比诺、佳利酿、法国蓝等品种都适合酿制桃红葡萄酒。另红、白葡萄酒按一定比例勾兑也可算是桃红葡萄酒。

按含糖量

1.干葡萄酒:含糖量低于4g/L,品尝不出甜味,具有洁净、幽雅、香气和谐的果香和酒香。

2.半干葡萄酒:含糖量在4~12g/L,微具甜感,酒的口味洁净、幽雅、味觉圆润,具有和谐愉悦的果香和酒香。

3.半甜葡萄酒:含糖量在12~45g/L,具有甘甜、爽顺、舒愉的果香和酒香。

4.甜葡萄酒:含糖量大于45g/L,具有甘甜、醇厚、舒适、爽顺的口味,具有和谐的果香和酒香。

按二氧化碳含否

1.静酒不含有自身发酵或人工添加CO2的葡萄酒叫静酒,即静态葡萄酒。

2.起泡酒和汽酒含有一定量CO2气体的葡萄酒,又分为两类:

①起泡酒:所含CO2是用葡萄酒加糖再发酵产生的。在法国香槟地区生产的起泡酒叫香槟酒,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其他地区生产的同类型产品按国际惯例不得叫香槟酒,一般叫起泡酒。

②汽酒:用人工的方法将CO2添加到葡萄酒中叫汽酒,因CO2作用使酒更具有清新、愉快、爽怡的味感。

按酿造方法

1.天然葡萄酒:完全采用葡萄原料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不添加糖分和酒精,选用提高原料含糖量的方法来提高成品酒精含量及控制残余糖量。

2.加强葡萄酒:发酵成原酒后用添加白兰地或脱臭酒精的方法来提高酒精含量,叫加强干葡萄酒。既加白兰地或酒精,又加糖以提高酒精含量和糖度的叫加强甜葡萄酒,我国叫浓甜葡萄酒。

3.加香葡萄酒:采用葡萄原酒浸泡芳香植物,再经调配制成,属于开胃型葡萄酒,如味美思、丁香葡萄酒、桂花陈酒;或采用葡萄原酒浸泡药材,精心调配而成,属于滋补型葡萄酒,如人参葡萄酒。

4.葡萄蒸馏酒:采用优良品种葡萄原酒蒸馏,或发酵后经压榨的葡萄皮渣蒸馏,或由葡萄浆经葡萄汁分离机分离得的皮渣加糖水发酵后蒸馏而得。一般再经细心调配的叫白兰地,不经调配的叫葡萄烧酒。

按酒精含量

1.软饮料葡萄酒(或无泡酒):分红、白二色。这类酒被称为桌酒(TABLE WINE),酒精含量为14度以下。

2.起泡葡萄酒(SPARKING):产地有香槟(CHAMPAGNE)、布根地/勃艮第(BURGUNDY)、英塞儿(MOSELLE)、美国等,酒精含量不超过14度。

3.加强葡萄酒/加度葡萄酒(FORTIFIED):种类有些厘/雪莉(SHERRY)、钵堤/波特(PORT)、马得拉(MADEIRA)、马沙拉(MARSALA)、马拉加(MALAGA)等,酒精含量14~24度。

4.加香料葡萄酒(AROMATIZED):有意大利和法国产的红、白威末酒(VERMOUTH),以及有奎宁味的葡萄酒等,酒精含量15.5~20度。

按葡萄汁含量分

1.全汁葡萄酒,是100%葡萄汁酿制而成,以干红和干白为代表。

2.半汁葡萄酒,半汁葡萄酒在国内虽然有一定的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却无容身之地。

按葡萄来源

1.家葡萄酒:以人工培植的酿酒品种葡萄为原料酿成的葡萄酒,产品直接以葡萄酒命名。国内葡萄酒生产厂家大都以生产家葡萄酒为主。

2.山葡萄酒:以野生葡萄为原料酿成的葡萄酒,产品以山葡萄酒或葡萄酒命名。

香气

按香气来源分类

一类香气:来自于葡萄浆果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香气物质,也称品种香。尽管大多数酿酒葡萄品种总体上的组成成分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它们之间香气成分和风味的差别却是十分显著的。这些差别大部分是由于不同葡萄浆果组成成分之间比例的相对微小变化。

一类香气主要包括萜烯类物质、醇类物质、羰基类物质等化学物质,其中萜烯类物质被广泛研究。研究表明萜烯类物质在酿酒葡萄中大量存在,其中结合态的萜烯类物质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这类物质在葡萄酒酿制的发酵和陈酿过程中会逐渐转变成具有香气的物质。

根据不同酿酒葡萄成熟时含有的香气成分的种类来区分,酿酒葡萄可分为三个品种:玫瑰香型、非玫瑰香型和非芳香型。玫瑰香型酿酒葡萄的萜烯类化合物主要包含二十多种单萜物质,从中发现了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这一特有的香气物质。而非玫瑰香芳香型的葡萄品种所含萜烯类物质的种类虽也很多,但含量很少。

二类香气:由酿酒葡萄在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所产生,也称发酵香气,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醛类和有机酸等。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代谢过程。酿酒酵母通过代谢作用将未发酵葡萄汁中的糖分生成乙醇、二氧化碳和其它副产物,也将含硫物质和含氮物质转化为葡萄酒的香气物质。氨基酸和糖在酿酒酵母代谢作用下可产生异戊醇、异丁醇和苯乙醇等高级醇。酰基CoA在酯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与高级醇合成高级醇酯或与乙醇合成脂肪酸酯。葡萄酒中的高级脂肪酸经裂解反应或醇类、醛类等物质氧化反应可产生酸类物质。通过酶或酸解作用,结合态的萜烯类化合物可向游离态转化问,而且硫醇类物质也会被水解成硫醇,这些都是葡萄酒二类香气的组成部分。

二类香气的种类和含量主要受葡萄的含糖量、发酵所用的酵母菌种类和发酵条件等影响。二类香气能够赋予葡萄酒干面包、酵母或发酵味,部分二类香气在葡萄酒的陈酿和贮存过程中急速下降甚至消失,因此,具有浓厚二类香气的葡萄酒大多数是新酒。

三类香气:又称作葡萄酒的陈酿香气。葡萄酒香气和风味通过各种各样芳香物质和多变的环境、生物学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然而,在橡木桶中或瓶中的陈酿过程中,葡萄酒是一个动态的产物。通常,陈酿过程导致葡萄酒中的化合物发生氧化或酯化等化学反应,而使一类香气和二类香气逐渐消失,形成陈酿酒特有的香气物质或由于葡萄酒变质而产生的香气物质。特别是在陈酿过程中支链脂肪酸乙酯的浓度发生改变,而且葡萄酒残渣的陈化可以降低代表葡萄果香的芳香物质含量而增加高级醇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当用橡木桶陈酿葡萄酒时,橡木中的香气物质和单宁会溶解于酒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葡萄酒香气的丰富性。

活性气味分类

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分类采用Spurrier方法,将香气主要分为以下8种类型:

(1)动物气味:麝香味及老酒的脂肪味和肉味等。

(2)香脂气味:主要是各种树脂的气味。

(3)烧焦气味:各种焦和烟熏等气味,还有由于葡萄酒陈酿所发生的丹宁的变化或橡木桶中的物质溶解于酒中所形成的香气。

(4)化学气味:葡萄酒中较为常见的硫味、醋味、氧化味等不良气味,这些气味均会不同程度地降低葡萄酒的品质。

(5)香料气味:主要有月桂、胡椒、甘草和薄荷等气味,香料气味多见于陈酿时间较久的优质的葡萄酒中。

(6)花香:所有花香,多见的有山楂、玫瑰、茉莉、莺尾、天竺葵、锻树及葡萄花等花香。

(7)果香:所有果香,最普遍的是覆盆子、樱桃、石榴、醋栗、杏、梨、香蕉、核桃和无花果等果香。

(8)植物与矿物气味:主要包括青草、落叶、块根、湿禾秆及泥土等气味。

有关葡萄酒加工的研究 答辩问题 有什么

葡萄酒论文答辩问题汇总

答辩的内容一般会围绕你所研究的课题展开,一般情况下以下几个问题可能会被问及:

1 、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 、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3 、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4 、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5 、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6 、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 、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 、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除此之外,如果有相关专业老师在,肯定也会问一些与专业有关的问题,就得需要好好准备了。

1 论文题目范围太广了,你的研究和题目联系不强,为什么定这个题目?

在研究时,我是提供以....(广)作为背景,来作为基础,再对....(小)进行深入细化研究,认为这样能更好的理解。但通过老师的提问,我也认识到了论文题目的重要性,应该更为具体和深入挖掘,把研究内容与题目联系起来,提炼核心。

2 论文的目录、框架、章节为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联系?逻辑是怎么样的?

论文的框架是我自己先思考,再与导师沟通后形成的。但可能因为我理解不够,没有表述清楚,逻辑没有足够清晰,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建议给我,下去之后我会进行改正。

3 某个结论是不是不准确,或者理解不对,你有什么数据,文献支撑?

我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通过某案例进行分析,得出来...结论。数据是从....获得的,文献是从...了解到,根据前人研究,进行借鉴。

有关葡萄酒加工的研究 答辩问题 有什么

这篇文章我们来介绍一下答辩的主要问题,方便同学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上台的时候一问三不知。论文提问主要是以下几个,随小编一起来阅读1、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目?在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一般会选择自己平时研究的方向,如果并没有明确研究方向,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想通过毕业论文的方式来研究探讨,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去翻阅一些相关学术资料以及实验的论证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可行性。2、论文价值是什么?有关这个问题主要考察的我们同学思考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方面的关注。在做论文阐述的时候可以针对于论文中的观点以及论证做详细的解答。3、论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个是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有技术掌握的情况。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逻辑清晰,并且要突出自身的专业性和知识点。可以采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释论文的内容,不要太过口语化。4、论文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研究也方法也是在答辩的时候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论文所提出来的观点是否熟悉,以及对于论文中的一些研究方法是否了解,想要流畅的回答得到导师的认可,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功课。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1.论文打印成纸质的这样方便我们阅读,熟悉自己的论文,做到心中有数,答辩老师现场提问的时候就不至于一问三不知能做到对答如流那就会加分了;2.在答辩之前,我们熟悉好自己的论文以及老师常问的几个问题可以找几个同学进行模拟答辩,熟悉答辩的流程上台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慌张应对自如了;3.在模拟和正式答辩都要控制好答辩的时间,每个同学答辩的时间浮动不能太大要不然会影响到下一个同学的答辩时间;4.常见的答辩问题自己可以先用小本子做好回答,同学间模拟答辩的时候就可以用上;5.答辩的PPT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借鉴知道老师平时的ppt样式和风格,不要做得花里胡哨的逼近我们是做的学术研究要简单明了,能美观就更能加分了。更多资讯敬请关注papertime官网,方便论文查重和在线改重降重,感谢与你相遇!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生论文

摘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优质葡萄酒酿造工艺、鉴赏艺术和营销理念的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理、工、农交叉性综合学科。除传统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外,还扩展到鉴赏艺术、管理营销、文化推广、食品营养、医药保健、质量控制、工程设计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葡萄酒,葡萄酒工程,葡萄酒的相关知识

为期一周的小学期已经结束了,通过这一周的学习与参观,我对食品学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也对各专业课程有了些许了解。其中我对葡萄酒专业最感兴趣。下面是一些我的收获与个人感想。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专业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优质葡萄酒酿造工艺、鉴赏艺术和营销理念的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理、工、农交叉性综合学科。它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及感官鉴评艺术的重要组成和综合体现,其基本任务是以优质酿酒葡萄为原料,利用现代食品生物工程的先进理论和高新技术,酿造具特定文化内涵和典型感官质量的系列优质葡萄酒产品;并通过先进营销理念和高雅鉴赏艺术的有机结合,促进葡萄酒的健康消费。本专业除传统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外,还扩展到鉴赏艺术、管理营销、文化推广、食品营养、医药保健、质量控制、工程设计等诸多领域,在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营养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学、化学、发酵工程以及葡萄酒产业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践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熟悉葡萄酒的原料生产、酿造工艺、分析检测、设备维护,以及市场开发的基本技能。同时学习所设置的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按照市场需要开展有益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数不能低于8.5°;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

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分离发酵制成。酒的颜色微黄带绿,近似无色或浅黄、禾秆黄、金黄。凡深黄、土黄、棕黄或褐黄等色,均不符合白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红葡萄酒:采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经葡萄皮和汁混合发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凡黄褐、棕褐或土褐颜色,均不符合红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一,去梗

也就是把葡萄果粒从梳子状的枝梗上取下来。因枝梗含有特别多的单宁酸,在酒液中有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二,压榨果粒。

酿制红酒的时候,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时压榨的,红酒中所含的红色色素,就是在压榨葡萄皮的时候释放出的。就因为这样,所有红酒的色泽才是红的。

三,榨汁和发酵。

经过榨汁后,就可得到酿酒的原料——葡萄汁。有了酒汁就可酿制好酒。葡萄酒是透过发酵作用而得的产物。经过发酵,葡萄中所含的糖份会逐渐转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糖分越来越少,而酒精度则越来越高。通过缓慢的发酵过程,可酿出口味芳香细致的红葡萄酒。

四,添加二氧化硫。

要想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鲜度,就必须在发酵过程后立刻添加二氧化硫处理。二氧化硫可以阻止由空气中的氧使葡萄酒所引起的氧化作用。新酒在发酵后大约3周左右,必须进行第一次沉淀与换桶。第二次沉淀要4至6周。沉淀的次数和时间上的顺序,完全就是所要达到的口味

葡萄酒的好处有:

1:佐餐性:独特的葡萄酒风味和成份决定了它最适于佐餐,它不但能开胃、消食提高用餐质量,又使人兴奋、放松心情。

2:营养性:葡萄酒中的天然原料及酿制过程,使它蕴藏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都是人体必需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

3:保健性:葡萄酒独有的含聚酚等有机化合物,使葡萄酒具有降低血脂、抑制坏的胆固醇、软化血管、增强心血管功能和心脏活动。又有美容、防衰老的功效。

4:享受性:好的葡萄酒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好的风味。饮用后令人愉悦欢快、给人以温暖的情感享受。有人说,葡萄酒是艺术和产品的结合,具有较高品尝价值。

当然了,毕竟葡萄酒也是含有酒精的,过量饮用肯定会对身体有影响。所以一定要适量。

那么葡萄酒要怎么喝呢?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步骤。

观酒:倒入杯中,通过评价酒的色泽和质感,对这支酒的产地、年份和可能的口味进行推测。

闻酒:通过闻,弄清酒中含有的不同的味道层次。

品酒:让酒液在口腔中流淌, 流过舌头的各个部位去体会各种感觉。

总的来说,这个专业从学习乐趣和发展前途上看都是非常不错的。该专业培养方案体现了葡萄酒从原料到消费者餐桌的全程知识,教学活动紧扣生产环节,使学生具备复合型知识和操作技能,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充分肯定。毕业后可到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质量技术检测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产品策划和设计、商贸公司、文化交流等部门从事酒类企业管理、葡萄酒生产、营销贸易、文化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机械和工程生产及设计等领域的工作。毕业后主要从事葡萄与葡萄酒、果露酒的新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商品检验、贸易及学校、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了解一点葡萄酒》、《葡萄酒与健康》、《品酒人生》

酿制红酒的葡萄种类 葡萄种类方面,酿制红酒的葡萄种类有Shiraz,Cabernet,Sauvignon,Merlot等等。红酒的标签上常出现这些名称,就是指采用的葡萄的品种。有些红酒是由单一种葡萄酿制,有些还是由2~3种葡萄酿制,酿出来的红酒口味也就有所不同。单一或混合葡萄品种酿制的红酒都是一样的好,只是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而已。 红酒的来源地--“旧世界红酒”和“新世界红酒”世界上生产红酒的国家不少,红酒的来源地的其中一个划分方法,分作“旧世界红酒”和“新世界红酒”。 旧世界红酒一般指欧洲(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出产的红酒,他们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略昂贵。“新世界红酒”红酒是指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出产的红酒。法国的红酒以往用牛血所提炼出来的色素进行调色,在疯牛症的担忧之下,曾一度影响法国红酒的销量。澳大利亚和智利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葡萄产区都在几乎没有环境污染的地方,因此澳大利亚和智利的红酒在国际市场很具知名度。澳大利亚的红酒采用从葡萄皮本身提炼的纯植物色素进行调色,是红酒行业用天然物质调色的创举。 红酒和干红的概念和区别 所谓干型葡萄酒(干白、干红)仅指葡萄酒中含糖量的多少,并没有其他的含义。按照标准的规定,干型葡萄酒的含糖量在4.0g/L以下。由于这种类型的酒含糖量低,没有甜味,所以更多地表现出葡萄的果香、发酵产生的酒香和陈酿留下的醇香。传统意义上的葡萄酒都是甜型葡萄酒,含糖量都在50.0g/L以上。 干红葡萄酒的“干”是从香槟酒酿造中借用的一个词,即不添加任何水、香料、酒精等添加剂,直接用纯葡萄汁酿造的酒。红葡萄榨汁后,不过滤葡萄皮核,葡萄汁酿成酒后再过滤,酿酒过程中,葡萄皮的颜色溶解到酒中,为干红酒。干红酒有两种,一种是单纯过滤;另一种将滤渣继续压榨。压榨的干红酒含单宁较多,味道更厚。 也就是说,干红喝起来是不甜的。在中国,有人喝干红的时候喜欢混合雪碧来喝,这说明饮用者其实不适合喝干红、而是正统的红酒。

我国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大致分为老工艺和新工艺。山东张裕葡萄酒是老工艺的代表,天津王朝葡萄酒是新工节的代表。两种工艺的酿造方法差别很大。葡萄酒酿造方法的研究是个很大很大的题目,建议再细化下。

从近期市场来看,葡萄酒“平民化”趋势明显,而低端葡萄酒销量也确实增长明显,市场需求可挖掘空间较大。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进口葡萄酒商考虑中低端葡萄酒将是把握市场趋势的明智之举。国内中高端葡萄酒主要进口自法国。2012年法国进口葡萄酒进口总量达137767千升,从主要口岸进口情况来看:经深圳口岸自欧盟进口葡萄酒占同期口岸葡萄酒进口总量的80%,而自法国进口占自欧盟进口总量的79.9%;广东口岸自法国进口葡萄酒占同期广东口岸葡萄酒进口总量的52.6%;上海海关关区自法国进口葡萄酒占同期关区葡萄酒进口总量的56.4%。然而,《2013-2017年进口葡萄酒流通与投资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模式分析报告》显示,法国葡萄酒价格相对较高,而且,2012年,法国由于气象灾害而使酿酒葡萄产量大跌,是过去十年中产量最低的一年;2013年,法国波尔多春季气候不利,夏季遭遇冰雹、风暴,今年葡萄产量继续下滑。一般的葡萄酒从采摘葡萄到葡萄酒上市大概要2-3年,因此,未来几年法国葡萄酒将因为供货短缺和库存不足而价格继续攀升,明显将难以打破当前市场低迷的困局。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西班牙葡萄酒将乘机打开市场局面,铺平进口葡萄酒“平民化”的道路。今年的上半年,中国从西班牙进口的葡萄酒量上涨40.3%,达到了近159万公升,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葡萄酒进口国。西班牙葡萄酒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当前国内需求趋势。而且,今年西班牙葡萄迎来大丰收,因此,可以推测未来两三年内葡萄酒产量将继续上升,价格预期比较稳定。加上西班牙对中国的葡萄酒出口占其葡萄酒出口总量的比重还不到5%,面对这么大的市场,西班牙葡萄酒商也希望能更多地关注中国市场。因此,中国迎来“平民”葡萄酒的时代,为了获得稳定的供货和低廉的价格,从西班牙进口葡萄酒不失为进口葡萄酒商峰回路转的良机。

关于葡萄酒的论文答辩问题

题目就写:葡萄酒的发展历程 上网找下就OK了

1.葡萄酒的历史2.葡萄酒的酿造工艺3.葡萄酒的营养价值4.葡萄品种分析5.各大葡萄酒产区分析6.品酒师、侍酒师职业分析7.葡萄酒的行销、收藏8.本国葡萄酒的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那你就写个葡萄酒的药用价值完事了呗

有关葡萄酒加工的研究 答辩问题 有什么

葡萄酒论文文献

给你几个地址自己去看看

嗯。、好的额。找。、。帮你 。。是的 嗯 。

冰葡萄酒,又称为冰酒,在英文中称为“ICEWINE”, 德文称为“EISWEIN”。冰酒属于高档的甜酒类,因其酿 造工艺独特而被长期保密,充满神秘感,而且风味、口 感奇佳,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葡萄酒中一只 奇葩,被誉为葡萄酒中的极品。关于文献;可以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找[1] 刘莲. 干红葡萄酒酿造与贮藏实验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 2007,(28) . 1] 黄卫东,李景明,王秀芹. 冰葡萄酒生产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05,(Z2) . [2] 张莉,王华,张艳芳. 浸渍工艺对红葡萄酒质量的影响[J]. 酿酒科技 , 2006,(06) . [3] 李记明. 中国冰葡萄酒标准制定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07,(04) . [4]昂贵的德国冰葡萄酒[J]. 中国酒 , 1998,(01) . [5] 恩如. 爱上冰酒[J]. 温州了望 , 2007,(Z1) . [6]龙域冰酒引领优雅生活[J]. 商务周刊 , 2007,(02) . [7] 芜茗. 葡萄冰酒全新时尚[J]. 中国食品 , 1999,(22) . [8] 陈长武,彭欣莉,张利财,张培刚. 山葡萄冰酒的开发研究[J]. 食品科学 , 2007,(06) . [9] 宋于洋,塔依尔. MC法酿造佳美葡萄酒工艺技术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 2005,(12) . [10] 李景明 ,梁学军 ,倪元颖 ,蔡同一. 发酵工艺条件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 2004,(04) .

‍1.葡萄酒的历史2.葡萄酒的酿造工艺3.葡萄酒的营养价值4.葡萄品种分析5.各大葡萄酒产区分析6.品酒师、侍酒师职业分析7.葡萄酒的行销、收藏8.本国葡萄酒的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制作方法 1.破碎。将成熟的红葡萄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经过消毒容器(小缸)里,用手挤碎或捣碎,但操作前须将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锰酸钾水洗一次,再用清水冲一次,然后再去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同时要注意不要使用铁、铜等金属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净铝勺在杯中经消毒)将葡萄捣碎。 2.发酵。发酵是将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经酵母的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红葡萄酒的前发酵过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时已接入汁中,因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制葡萄酒在发酵时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发酵的温度最好在15~25℃,不应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发酵,散热较容易,一般可以达到不超过32℃。当皮汁装入容器后,一般经过一天即可开始发酵。液面开始是平静,这时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气泡产生,表示酵母已开始繁殖,经过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结成一层帽盖,口尝果汁,甜味渐减,酒味渐增。发酵时每天应将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压到汁内两次,这样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变酸,同时可将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CO2,使酵母得到氧气,发酵更旺盛。高潮后,发酵势头开始减弱,此时可以进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来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后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后,继续在容器中进行发酵,最后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静,酒精味很浓、糖分减少至1%以下,汁液开始清晰,即为发酵结束,进行压榨,将皮汁分离。 3.压榨。压榨的方法是用洁净的布袋或纱布,进行挤压或扭压,红葡萄酒液即流出来,称为元酒。 4.加鸡蛋清澄清。30毫升葡萄原酒约加鸡蛋清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清打成泡沫状,用少量酒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加入酒中,再充分搅拌和静置,至酒液清透明,将沉淀物弃掉。 5.葡萄酒的加糖。大多数人的习惯是觉得葡萄酒应该是甜的,因此,需将葡萄酒进行加糖调配,加糖量约12~14%,溶解糖时要用原酒搅拌溶解。这样,具有浓厚的“玫瑰”香味,酸甜适口的红葡萄酒制成了,但如果在容器中密闭贮存2个月,则酒的风味更加醇厚。葡萄酒的酿制 1.第一道是所谓的去梗,也就是把葡萄果粒从梳子状的枝梗上取下来。因枝梗含有特别多的单宁酸,在酒液中会造成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2.不管有无经过去梗的手续,接下来的步骤是压榨果粒。如果酿制白酒,则榨汁的过程要迅速一点,因酿制白酒所用的葡萄浆若放置太久,即使葡萄已经去梗,余下的果皮和果核仍然释放出大量的单宁酸。反之如打算酿制红酒,则葡萄浆发酵的过程就绝对必要。因果酸中所含的红色色素就是在这段时间释放出的。就因为这样,所有红酒的色泽才是红的。 3.接下来是榨汁和发酵。经过榨汁后,就可得到酿酒的原料——葡萄汁。有了酒汁就可酿制好酒。葡萄酒是透过发酵作用而得的产物。由此可见发酵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发酵是一种化学过程,透过酵母而起作用。经过此化学作用,葡萄中所含的糖分会逐渐转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糖分越来越少,而酒精度则越来越高。通过缓慢的发酵过程,可酿出口味芳香细致的葡萄酒。 4.虽然已做到此,但酿酒师的工作仍未完成。要想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鲜度,就必须在发酵过程后立刻添加SO2处理。二氧化硫可以阻止由空气中的氧使葡萄酒所引起的氧化作用。新酒在发酵后大约3周左右,必须进行第一次沉淀与换桶。第二次沉淀要4至6周。沉淀的次数和时间上的顺序,完全就是所要达到的口味。 5.葡萄酒在桶中存了3至9个月以后,就要装瓶了。葡萄酒瓶以软木塞来封口,因葡萄酒是有生命的东西。 自制葡萄酒做法非常简单,具体如下: ●第一步:买葡萄 选购葡萄时,可以挑选一些熟透的葡萄,哪怕是一颗颗散落的葡萄也不要紧。这些葡萄一是容易发酵,二是价位相对较低。常见的葡萄、提子、马奶子等,都是可以用来制作葡萄酒的。 ●第二步:洗葡萄 由于葡萄表皮很可能残留农药,清洗葡萄的环节就相当重要,最好能够逐颗清洗,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同时剔除烂葡萄。一些爱干净的人,喜欢把葡萄去皮后酿酒,这也未尝不可,但是少了一些葡萄皮特有的营养。 ●第三步:晾干葡萄 把葡萄盛在能漏水的容器当中,等葡萄表面没有水珠就可以加白糖了。 ●第四步:选择容器 酒坛子可以是陶瓷罐子,也可以是玻璃瓶,但不主张用塑料容器,因为塑料很可能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第五步:捏好葡萄放进容器 双手洗净后,将白糖倒入葡萄内,用手捏葡萄,操作办法是抓起一把葡萄使劲一握,捏破葡萄,使白糖充分浸入葡萄。然后放入酒坛(那种用于泡药酒的酒瓶也行)中。葡萄和糖的比例是10∶3,即10斤葡萄放3斤糖(不喜欢吃甜的朋友,可以放2斤糖,但是不能不放糖,因为糖是葡萄发酵的重要因素)。 ●第六步:加封保存 将酒坛子密封,如果是陶瓷罐的话,可以到买黄酒的小店要点酒泥,加水后糊住封口。如果是泡药酒的酒瓶注意把瓶盖盖紧,再在瓶盖处加盖紧塑料簿膜。加封后,酒坛(瓶)子需放在阴凉处保存,平时不要随意去翻动或打开盖子。 ●第七步:启封 天热时,葡萄发酵时间需要20天至一个月左右,现在这个季节做葡萄酒,发酵时间需要40天左右。启封后,用两层纱布过滤浮在上面的葡萄皮,就可以直接喝葡萄酒了。注意,如果喜欢酒劲足一点,只需延迟启封时间就行了。启封后,每一次舀出葡萄酒后,别忘盖好酒坛的盖子,以免酒味挥发。 还有一些不同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葡萄要买好的,葡萄的颜色越紫越好,而且颗粒要大。洗干净葡萄后,可用纱布或干净的毛巾擦干葡萄,在晾干的玻璃瓶底放一层白糖,然后再是一层白糖一层葡萄,装满后密封,封口处再用白糖浇一圈,然后把瓶子放在太阳下,一个月后就能享用美味葡萄酒了。 ●酒坛子要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放置3个月以上,这样酒味比较醇厚。另外,用红葡萄做葡萄酒,这样酒的颜色会很好看。 ●只要看到瓶子里的葡萄浮起来,就说明葡萄酒做好了。 ●葡萄发酵3天后,将葡萄拿出来捣烂,再放进瓶子里发酵,瓶盖不需盖紧,5天后即可食用葡萄酒。 ●把每一颗葡萄切成两半放入酒坛,加糖后密封,经历半个月发酵的葡萄酒吃起来很不错的 ●在葡萄酒制作过程当中,可将白糖换成红糖或冰糖。也可以将葡萄换成苹果或橘子,参照上述“工艺”制作“苹果酒”或“橘子酒”。 葡萄酒的种类非常多,而且有许多种不同的分法。 最常见的是以颜色来分,主要分为: 红葡萄酒red wine ( 法vin rouge ) 白葡萄酒white wine ( 法vin blanc ) 桃红葡萄酒rosé wine ( 法vin rosé ) 也有以是否有气泡分成: 不起泡葡萄酒 still wine ( 法 vin tranquille ) 起泡葡萄酒sparkling wine ( 法 vin effervescent ) 也有以葡萄酒的甜度分成: 干型葡萄酒dry wine( 法vin sec ) 半干型葡萄酒semi-dry wine( 法vin demi-sec ) 甜型葡萄酒sweet wine ( 法 vin doux ) 在葡萄酒中以人工的方式添加酒精则成为: 强化葡萄酒 fortified wine ( 法 vin fortifié ) 采用单葡萄品种酿成称为: 单一葡萄品种葡萄酒 varietal wine ( vin de cépage )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进行简要说明。结论切记草草收兵,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的参考文献是指在论文中使用过的,包括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如果是非正式出版物则不必列出。所列的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不能以文献的重要程度或作者知名度为排列的顺序标准。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一是表示言之有据;二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真正尊重;四是方便他人查找、使用。 2、内容结构安排的其他问题 (l)段落和层次 段落和层次是毕业论文结构的核心。 ①段落。段落是文章结构的单位标志,一段一个意思。段落还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如过渡。转折或强调等各分论点等。层次以1做“意义段”,段落叫做“自然段”。 段落表示行文的停顿。论文的段落一般应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一般来说,每段都有自己的“段意”,正如全文有一个中心思想(主题)一样。全段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这个论点一定要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我们称它为段中主句。为了突出重点,段中主句通常放在段首;也有的放在段尾,起归纳总结的作用。 段落划分的长短,没有一定的标准。段落的长短同文章篇幅长短有关。长文章的段落可以相对长些;短文章,节奏快,段落可以相对短些,总之,段落的长短要适度。一般说来,论文的段落,相对其他文体要长一些。如果段落过短,会影响对某一论点论证的展开。但若段落过长,议论分散,势必造成论文结构失衡,同时,也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有些大学生的论文,在结构方面很明显的缺点是段落过长,一个自然段占了几页稿纸,读起来一大段,不仅费力,有时还不知所云。从技巧上说,这是不善于划分段落,该另起一段的时候,没有另起一段;从思路上说,是说理层次不够清楚,几个意思纠缠在一起,理不清头绪。 ②毕业论文的层次是指论文内容安排上的先后次序,也是毕业论文展开的步骤。它是作者写作思路的直接反映。它表现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或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或 某一论断所包含的几个方面,或人们表达思想的先后步骤。 在毕业论文中,最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层进式,即论文的各层意思之间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各个分论点作为中心论点的论据,呈现出一种纵向联系的层次关系。二是总分式,即采用“总题分述”的方式,先总括起来说,然后分开说;或者先分开说,最后再总结。三是并列式,即论文各层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各分论点的段落相互平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呈现出一种横向的内在联系。 正文中的各个层次如果用数字表示,一般要用不同类型或种类的数字。第一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二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三层次为:l、2、3、4……;第四层次为:(l)(2)(3)(4)……;第五层次一般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序列词,以标明几层意思、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或者用词语的重复来表示思路的层次。 层次和段落有着密切的关系。层次,着眼于文章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它们之间,有时是一致的关系,即文章段落的划分正好反映内容的层次;有时,层次大于段落,即几个自然段表达同一个层次的内容;有时,段落大于层次,在一个大的自然段里,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层次。 (2)过渡和照应 文章是一层一层递进,一段一段展开的。为了使它脉络贯通,线索分明,上下前后浑然一体,经常需要在某些部位安排“过渡”和“照应”。过渡,是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移。没有必要的过渡,文章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可能脱节以至于松散。一般地,在论文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开合关键处,或者论文内容一层意思到另一层意思的转移处,需要过渡,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的形式有过渡段、过渡句或联接词语等。照应,是前后文之间的相互关照、呼应。前有交代,后有照应,或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