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我的毕业论文红楼梦的爱情悲剧

发布时间:

我的毕业论文红楼梦的爱情悲剧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在清代文学中,《红楼梦》的地位无法撼动,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峰,作者曹雪芹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小说的优势的创作经验,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在书中描写的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谱写了一曲关于爱情和理想的动人乐章。

具体分析如下:

一、时代背景造成宝黛悲剧

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社会正在走向没落,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并没有出现松动的迹象,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时代的悲剧,封建婚姻观严重束缚着两人追求真正自由爱情的步伐,在讲究三纲五常封建社会,青年的爱情、婚姻都不能自己做主,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意愿。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宝黛的结合不取决于他们的意志,而是由代表封建阶级利益的贾府决定的。

二、家庭背景不相称造成的悲剧

“门当户对”是封建贵族家长为子女选择配偶的基本原则,贾宝玉和林黛玉则是门不当户不对,这决定了他们不会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其一,林黛玉虽曾是娇生惯养的小姐,可在父母死后家道败落,孤身一人,又体弱多病,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家族可以依靠,哪一个封建家族都不会娶这样一个孑然一身的弱女子,他们需要的是能巩固家庭地位的筹码,而不是在他们看来时刻需要人照顾的累赘。

其二,封建社会青年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为己任,贾宝玉是贾府的唯一继承人,贾府的掌权者们赋予了贾宝玉更多的承担振兴家业的重任。而在这方面,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表现与观念完全不同,宝钗和这个家族所有的人一样,总是劝宝玉多读书,以考取功名。而只有黛玉从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所以“宝玉深敬黛玉”。

其三,贾府的家长们考虑到了薛宝钗的出身与个人性格,薛宝钗出身高贵,家境殷实,性格稳重端庄,是他们所喜欢的理想结婚对象,反观林黛玉,家境中落,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一人,根本不能胜任贾家的媳妇。

三、独特的性格特征造成的悲剧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与两人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贾宝玉多情、软弱,不喜欢仕途道路却有着贵族气息的公子哥儿,他注重人性平等,尊重大观园的每一个丫鬟,喜欢逗丫头们开心。

贾宝玉无视封建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以及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他只愿意与社会下层被统治阶级瞧不起的人做好朋友,向往美好纯真的爱情,然而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决定了他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反搞贾府家长的安排,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贾宝玉与林黛玉人物性格分析: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一样,憎恨繁文缛节,从不逼宝玉做不愿意做的事。她蔑视功名权贵。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林黛玉泪尽而逝。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

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辩证的看爱情 ——宝黛钗的悲剧“悲”在哪?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大致上了解了《红楼梦》中的基础人物、环境。在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我们先来辩证的为这个悲剧搜集证据。 首先,在故事的背后。是一段离奇的姻缘——即“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但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下,对于前世今生我们先不去研究,并不是排除命运的因果。 见微知著的看看细节。宝黛二人,一见钟情,每日打情骂俏,共读西厢。两人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宛如仙侣一般。这也是许多同学喜爱这一部分的原因。但是,我们忽略了,面前这一对苦命鸳鸯不过是十几岁的孩子而已,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或许会是另一般景象。生活生活,生容易,活不容易。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许他们的家中并不缺少,但是作为家族的继承人,长大后便会明白生活不是每一天浑浑噩噩,金迷酒醉——而是一种承担。而现在的他们,没有责任,没有经历,没有世故,哪里来的“悲”呢?我想只是“悲”在年轻吧!作者要描述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更是一种年轻懵懂的青春年华。我想与作者的童年也有关系吧。 在年轻之外,我们来看看家庭的牵绊。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认为家庭的期待是致命的毒药。在过去何尝不是呢?若宝玉不是家门的独子,黛玉不是爱女的遗孀,或者宝钗不是名门的旺后,或许结局不会这么悲惨,三人仿佛是站在三坐山峰的顶端,仿佛是咫尺相邻,可向前一步便是万丈深渊。在一个家族之中,相互的羁绊,曾经的夙愿,自以为是的关怀……让真情离现实越来越远,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悲”就悲在各自的家族地位吧!作者不断构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让这样一个悲剧既让人唏嘘,又貌似合情合理,如同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样的家族之中,也就只有顺应现实,或者逃避现实的份了。想想作者的一生,也同样是家族的掌中宝,一开始他接受了现实,扛起家业大旗,后来又黯然神伤,才写出这般耐人寻味的红楼一梦啊。 最后把眼界放开,看看这个社会的各种定式吧。崇尚豪门,对于感情的忽视,以及对于人性的压制。这是一个美丽的“温柔富贵乡”,更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时代。对于这样的爱情与婚姻、感情与现实、私定终身与父母包办的戏码早就层出不穷,甚至读者都会出现审美疲劳。但是,大部分的作品停留在第三人称的叙述,却很少去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出来。仔细想想吧,你的婚姻作为一个政治的棋子,自己最亲近的人不惜一切代价凐灭你的爱情……这样的感受,还会简单吗?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如此没有自由的爱情,即使是门当户对,又哪里来的幸福呢?这“悲”就悲在婚姻背负了政治,性质出现了改变。 总而言之,辩证的看待下,我认为爱情不是两情相悦那么简单,也不是性情相合那么方便。一段悲剧,“悲”就悲在它是在不可能的情况下,想寻找可能的人,明白了它的不可能。正如渴望爱情的宝黛钗三人,做出了他们不愿意,但是不得不愿意的决定,迎来了不应该,但是应该“不应该”的结局。

浅谈《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红楼梦》主要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展示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盛衰,呈现了封建社会没落时期多种多样的生活画面和复杂的矛盾冲突;在深刻典型地反映封建社会丑恶的同时,强烈地表现了对被压迫者、被损害者的同情;反映了一代青年,尤其是广大青年妇女的不幸命运;讴歌和赞美了叛逆者和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精神;也表现了朦胧的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宝黛的爱情是纯真的、无瑕的,但其结果,作者却以悲剧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细细品味,其中原因,我认为有三:一、宝黛二人的原因《红楼梦》中对宝黛的爱情描述,突破了以往作品中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花前月下,密约幽期,以及悲欢离合,金榜题名,夫贵妻荣的窠臼,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他俩相知相爱,达到思想感情上的默契的曲折过程,表现了他俩纯真的爱情。就林黛玉来说,书中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和追求。读者仿佛听到了林黛玉的悲吟,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清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从她对菊花的低吟,似乎看到她所期望于宝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相当的“如意郎君”,而且是在茫茫尘俗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贾宝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胎儿,他的爱有一个全新的性质,这就是鲁迅深刻地指出的“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贾宝玉这个典型形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情”,这种“多情”就是“爱博而心劳”,但是在大观园这么多女子当中,贾宝玉最敬林黛玉,但林黛玉从不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但是宝玉是常常不得不参加“峨冠博带”的场合,见惯了那些讲“仕途经济”的人,厌恶他们。而林黛玉则是一个深闺少女,不可能有那样的阅历,对于“仕途经济”不可能达到宝玉同样的认识水平,而这一点认识水平上的差距,就使林黛玉不可能估计自己在贾宝玉心中的价值和地位。一个是多愁善感,一个是多情爱博。贾宝玉是喜聚不喜散,而林黛玉以为终有一散,不如不聚。正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和情感以及社会阅历的不同,注定他们的爱情婚姻是悲剧的结果。二、家庭原因贾宝玉生长在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中,其一切听从父母之命,从他生长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切生活起居,全在父母的安排之中。在他父母看来,父母生他养他便是恩德,就应一切听从父母,唯父母之命而不从。就在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方面,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究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作宝玉的妻子,这是一个问题。在平日生活中,宝玉越来越发现黛玉是自己唯一的知己,宝钗也可爱可敬,心头上总有一层隔膜。贾府的当权者们即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则是越来越发现宝钗符合贤慧儿媳的标准,黛玉的性格气质都隐隐含有某种叛逆性。宝钗能把对宝玉的爱尽量克制在礼法的范围之内,黛玉却往往作了执着的表露。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要谁作妻子,宝玉自己是一点权利也没有,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于是悲剧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三、社会原因《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除了宝黛二人及家庭原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时的社会原因。宝黛处在封建社会的大潮中,封建社会对女人特别残酷。我们今天当然知道,压迫妇女的根本是制度,而不是男性,但是这样的制度下,没有一个男性不是夫权主义者,大男子主义者,没有一个男性不是自以为高出妇女一等,把妇女视为花鸟、玩物和工具,当她们是贱人。他们受封建族权、神权、夫权的控制,遵守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像史湘云,李纨、贾迎春、探春、惜春、金钏儿、秦可卿和鸳鸯、司棋、晴雯、妙玉等的命运,这里有封建婢妾制度的悲剧,有赤裸裸的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剧……处在社会显贵上层的女子的命运如此,下层女子的命运更是可想而知。总之可见,宝黛爱情悲剧不仅仅是某一个女性某一个问题的悲剧,而是那个社会青年女性的普遍悲剧。从宝黛二人的思想来看。贾宝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胎,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都是他作为“新人”的表现。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实质上是对人的尊重,但他这种认识,同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同他所处的阶层,格格不入。严格的讲,他全面的叛逆了旧世界,结果便被旧世界淘汰。林黛玉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她的敏感、多疑、自尊、小性,常常带有更多的个人性质,时时处处看重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我,似乎把“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训诫放在了脑后,总想展露才智,争强斗胜,她很少像薛宝钗那样,以抑制个人的才能来适应封建文明的模式,也不像薛宝钗那样刻意求工地把自己修养成封建文明的典范,也不像探春那样小心翼翼地维持宗法家庭的主子威信,“我为的是我的心”,何等单纯、执著,这才是林黛玉的自尊,是不屈就社会规范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真正的自我意愿。正因为如此,她比大观园中任何一个女性都要更加珍惜自身的价值,并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竭尽整个生命。虽然,就那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而言,林黛玉是无能为力的,然而她自有一种超越的力量。从春尽到花落,从花事到人事,从今年到明年,从当下到永恒,林黛玉的思绪早已出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拘束,她想望“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环境制约人物;在精神生活中,人物超越了环境。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础就是他俩共同具有的反封建的叛逆性,共同的叛逆思想产生了纯真的爱情,纯真爱情加强了共同的叛逆精神,这种爱情当然要受到封建大家庭的阻挠和破坏,他俩采取了所能采取的一切方式,奋力反抗,其意志是坚决的,感情是强烈的。宝黛爱情所表现出来的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伦理道德,生活道路,仕途经济等许多方面,是与封建正统无法调和的,他必将受到封建势力的压制、迫害,因此,宝黛的爱情悲剧是封建社会一手造成的,是叛逆者与旧世界斗争初期的必然结果。纵观宝黛爱情始末,其悲剧的产生,是集二人的情感、性格、家庭、社会等同为一体,其主要原因还是封建社会的礼教,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制度所产生的结果,他们爱情的叛逆只是萌芽状态,势必要遭到封建制度冷酷的摧残,以致摧毁,但宝黛爱情所产生的历史意义却是极其深刻、深远的。

毕业论文红楼梦的悲剧美学

西谚有曰:“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千个中国人,就有一千个《红楼梦》。迄今从文学上谈论《红楼梦》最为深刻的,依我看还是鲁迅、王国维和余英时三人。鲁迅称此书“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又说:“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王国维将《红楼梦》看成是一部存在的悲剧,这悲剧不是政治的、民族的,历史的,而是哲学的、宇宙的、文学的,是由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悲剧,人人皆无所逃于其间。余英时将《红楼梦》的世界划分成两个世界,而大观园纯粹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与混浊现实的冲突构成了小说的主题,并最终被现实世界的黑暗所吞没。即使今天,如何看待这部小说,仍然是见仁见智。“不敢妄谈《红楼梦》,只怕难解其中味。”我认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与希腊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蒲斯王》具有同样震撼人心的力量。 《红楼梦》的主题,描写的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描写的虽然是一个贵族世家的日常生活场景,这里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发生在刹那间的生死毁灭。但是却有着经常不断的、十分隐秘的折磨。一切都发生在极其平常的生活琐事之中。你的心在哭,人们却以为你在快活的笑;你坐立不安,寻寻觅觅,人们却以为你是无事瞎忙;你稍稍越出了常轨,人们就忙不迭的过来规劝你、劝导你,把你重新纳入正轨。这是一种缓慢的被风化、被锈蚀的毁灭,这是一种因其平常,有时连受害者本人也不觉察的毁灭。所以,林黛玉感叹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一时代的“风刀霜剑”,“一年三百六十日”毫不间断的摧残着人生的精英,思想的花蕾。然而,人们却看惯了,习以为常了,并不觉得悲剧正每时每刻地在身边发生。在那个“游丝软系飘春榭”的大观园里,有谁能象宝黛那样,为这些可怜的“落花”抛洒同情的眼泪呢?面对这样的社会情势,黛玉只能作“无声之泣”,有泪往心里流;宝玉只好着了魔似的把自己的“怪僻”形之于外,来宣泄胸中的阵阵狂澜;而探春则有感于那些乌眼鸡似的亲骨肉,满腔悲愤地诉说:“我们这样的人家,人都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何等快乐,殊不知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厉害!”的确,笼罩着整个贾府的,正是这种“说不出来的烦难”,这种挥之不去的,人们几乎呼吸惯了的悲凉之雾。鲁迅曾经说过:“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确多。”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着力表现的就是那些“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 《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贾、薛等家族由兴到衰的发展历史,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中的爱情的独特性,首先是由其男女主人公的独特性而决定的。其次具有同以往所有的爱情故事不同的内涵。宝黛爱情悲剧是必然的。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一方面反映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与衰朽的封建主义的矛盾,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泪控诉,也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然而,在曹雪芹的笔下,宝、黛刻骨铭心的绵绵爱恋之情,不仅毫不涉及风月,更无郎才女貌的俗套。即使那复杂细微的感情纠葛,也显示了一种真情至性的境界,在读者心中升出情之美感。黑格尔称“悲剧是艺术的桂冠。” 打开《红楼梦》长卷,我们可以看出其悲剧性具有三重意义。即从写作题材的表层意义看,全书是通过贾府兴衰过程及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来写时代悲剧;从写作题材的深层意义看,是通过几个女子的毁灭过程来写文化悲剧;从写作题材的象征意义看,是通过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变迁过程来写人生悲剧。一、《红楼梦》的时代悲剧如果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王朝思想钳制造成的精神悲剧的话,那么,曹雪芹通过封建贵族世家盛衰的描写,则较全面地表现了清王朝腐朽没落造成的时代悲剧。 荒淫,是贾府这个贵族世家衰败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贾府上下的男人大都生活腐败,道德沦丧,荒淫在这个贵族世家被视为平常之事。贾珍的公媳乱伦,贾琏的“包二奶”,贾赦对鸳鸯的企图,甚至连王煦凤与侄辈贾蓉也有染,等等这些,正应证了老仆人焦大的那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的话。另一方面,由荒淫所引起的人事纠纷、甚至恶毒的残杀,更是不断地动摇着这座封建大厦。虽然也有不少清白的女儿家门努力地在这罪恶的泥潭里挣扎反抗,但最终也都与这腐朽的家族同归于尽,几乎没能有一个落得好下场的。 奢侈,是这个贵族之家衰败的原因之二。且不说那些名目繁多的美器珍玩如何填满这个家族的每个角落,也不说那些精心烹调的美味珍馐如何充塞这个家庭的每个盛筵,单就秦可卿之丧事与贾元春之省亲,那奢华靡费程度就够惊人的了。虽然凤姐、探春等人在最后已感到家庭经济危机的来临,但这时谁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了。 “一代不如一代”,更是这个贵族之家的致命伤。贾敬访道,贾赦淫乐,贾政的迂腐无能、头脑古板,贾珍、贾琏、贾蓉等纨绔子弟个个沉湎酒色,毫无廉耻,诸如此类,大观园中比比皆是。家族的种种腐朽已无可救药,唯一较有灵性的贾宝玉也只能痛苦地呼吸着这令人窒息的悲凉之雾。而他与封建传统的不相容必然导致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在这个时代不容纳他们,他们也不屈从时代的悲剧冲突中,随着腐朽力量的由盛转衰,新生力量也落了个由萌芽到夭折的结局。这是《红楼梦》告诉我们的那个时代的悲剧,人人概莫能外。 宝黛俩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于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由于他们和封建势力的尖锐冲突导致了这一悲剧,从而写出了这一悲剧的时代深刻性和必然性。宝黛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不是悲剧,因为在宝黛那个时代,假如两人的生活前途是光明的话,就必须不仅找到一块能够容纳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的国土,还要找到能够容纳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的国土,找到一块能够容纳他们叛逆的地方。可是,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就揭示了宝黛爱情悲剧发展的必然性,揭示出这不是一般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那么大的贾府,上到贾母,下到丫鬟,没有人支持他们的爱情,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并不是由于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并不是简单地由于自由恋爱触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这一爱情本身所包蕴的反封建色彩为社会所不容造成了悲剧,这是曹雪芹高出于他的前辈的地方,也是写得更深刻的地方。 爱情这个题材,到了曹雪芹手里,被空前地用社会性的、政治性的内容充实起来、提高起来,从而全面而深刻地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有力的批判,这是《红楼梦》不同于才子佳人小说的地方,不同于以前的言情小说的地方,也就是《红楼梦》为什么如此富于影响和震撼人心的地方。 由此看来,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腐朽”有可能萌发“新生”,却不可能催化“新生”,相反,当“腐朽”势力还相当强大时,还会扼杀“新生”。可以说,《红楼梦》的家庭婚姻生活正是从这一角度折射出时代的悲剧。纵观中国历史,正是在上层社会蔓延的种种腐败现象,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当时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至导致国力的衰微、王朝的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府的悲剧正是时代悲剧的一面镜子。 二、《红楼梦》的文化悲剧 通过作品的深层意义,可以看到《红楼梦》中并非所有悲剧都是恶人作梗或对前途的迷惘。而归根结底是几千年积淀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如“天人合一”,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并非西方文艺复兴时提出的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强调个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这种缺乏个性意识的“人学”就难免造成了逆来顺受、自我压缩的人格,造成了不冷不热、不生不死的生存状态。 “木石前盟”与“金玉因缘”的悲剧。《红楼梦》所提供的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故事框架,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故事本身。而且,其思辨内容的丰富和深邃,它伸向中国历史,文化、哲思、美感的深处,结晶了几乎全部的精华和缺憾,囊括了几乎全部的欲望和冲突。近年来有的研究者力图透过小说故事情节的表层进入到精神象征的深层,注目于设置在人物之间的抽象而隐秘的关系。如说薛宝钗的“金”是草“木”之人林黛玉的克星而贾宝玉的“石”有两重性,既可化为土而生木,又可采炼而成金,所以有“木石前盟”和“金玉因缘”两种潜在可能性。在林黛玉代表的“木”字和薛宝钗代表的“金”字上,可以检索出中国文化一连串相关的意象及概念:木近水,金近火,阴柔与阳刚,寂寥与活溢,虚无与实有,悲观精神与乐观精神等等,正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宇宙人生两种不同的本质认识的体现。薛林二人是作为两种对立的审美规范、人格理想和宇宙精神的化身而呈现的,贾宝玉这个人物的意义便是尝试某种取舍的可能性。作为巨大的精神矛盾的负担者,贾宝玉的秉赋虽倾向于林黛玉,实际上是无从选择的。在封建的“礼”教面前,他是渺小的,以他个人的能力是无法与整个封建社会抗衡,也无法与封建的婚姻制度抗衡。 摔不碎的通灵玉,像是隔膜,用“金玉良缘”来芥蒂两颗寻求共同的心灵,却更象是纽带,让二人在激烈的矛盾之后清楚的探测到对方的心意:金玉固然般配,但是真正与玉琢契合一体的,却是那一根穿玉的丝绦。词叹葬花,暮春伤时的眼泪便隐有相思之意;诗会重阳,中秋抒情的吟咏更暗寓离恨别愁。直到宝玉“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的告白,如山雨欲来风满楼,兆示着大观园的灾祸变迁,也兆示这段玫瑰色情感的横生变故。这一对在暗夜中相互依偎着的恋人,终于因惊世骇俗的一吻而面临被逐出乐园的惩罚。我们无法知道在永诀之前究竟有没有一次重大的误解而导致的心灵的挫折,但是命运那一把赌气的剪刀,却毫无疑问的将穿玉的穗带剪作了几截。“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命薄?”这泣血的控诉,便是他们最终的咏叹。贾宝玉是人所共知的小说主人公,可以说处于全书形象体系的中心地位。金陵十二钗是小说着力描写的十二个女子,应当说在这个形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还有为数不少虽则身分低微然而品性不凡的女儿形象令人瞩目。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它将这些可敬可爱、美丽纯洁的女性,囚于那异常黑暗污浊的世界,在给了她们时间、空间、程度上极为有限的自由独立之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些反抗粗暴和亵渎的美蹂躏毁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女性总悲剧也由此拉开帷幕,公开上演。绛珠仙子终于在“风刀霜剑严相逼”之下“泪尽天亡”,“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黛玉纯美的灵魂如水晶一样透明素丽,如冰山雪莲一样净洁孤傲,在那黑暗的世间哪里找得到天尽头的芳丘?只能是饮恨而去之时,发出那柔肠寸断之声:“宝玉、宝玉、你好意在言外,岂是一个“愁”字、“恨”字了得!黛玉的毁灭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女性总悲剧中的最强音,它震撼了千万读者的心灵,赢得了世世代代读者们同情的眼泪。史湘云、李纨青春寡居、独守凄凉;善良软弱的迎春被“作践得公府千金似下流”,出嫁一年便香魂一缕含恨而去;妙玉欲洁不曾洁,想空未能空,沦落污泥浊淖;心比天高的晴雯被斥逐羞愤而死,金钏儿跳井而死;惜春、紫鹃落发为尼,自此长伴青灯古佛“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些钟灵毓秀、姹紫嫣红的众女子,一如风流云散、雨打残红,霎时间全都玉殒香消,化作寒烟冷雾。 迎春,很善良,但也很懦弱。从乳母偷她的螺金凤这件事及她的态度就可见出她逆来顺受的性格,这种性格往往使自己对让别人占便宜的容忍度增加,对受别人摆布、控制和欺负的敏感度降低。而且,还往往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结果是迎春成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沦为其父贾赦偿还债务的替罪羊,自己的不幸,至死也不觉悟。可见,迎春之不幸,多由于性格。 再看黛玉的悲剧,难道完全是外力与环境造成的?其实不然,人们往往看到她秉承优秀传统而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她深具传统文化性格而死的一面。由于传统文化个性意识的缺乏,在传统文学中往往表现为人的依附性,即一个弱者的主体性往往必须依附在家庭、父母或一个强者身上。在灵魂深处,她已被这种依附性折腾得精疲力竭,她时刻感到失去依附的痛苦、离家的凄凉甚至生的绝望。于是她的病日益加重,以致心力交瘁,在爱情尚未毁灭之前,她的生命却已走到尽头。所以说,黛玉爱情的毁灭,既是无情世道的他毁,也是悲剧性格的自毁。 另一方面,贾宝玉性格中存在软弱的一面。《红楼梦》中睛雯、金钏、黛玉的死,他除了恨的要死怜惜的要死之外,没有真正为避免她们的死而抗争过。正是他的软弱,所以他才能够爱晴雯却不能拒绝袭人的诱惑,爱黛玉却又贪恋宝钗的冰雪肌肤,大家都说曹雪芹以隐语说宝玉,说他的草莽愚顽、不肖无能,在对待爱情这一方面来说,其实也是不无道理。贾宝玉本身所存在的弱点,也成为他们爱情更加难以逃避悲剧结局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关于薛宝钗的悲剧,一般认为是一个努力迎合时代的人竟也不为世道所容,所以是社会悲剧。但从文化角度看,她也是封建文化之树上一颗必然的苦果。封建文化要求每个“个体”去做的事最好不要去符合心中的欲望,这样才会获得社会的好评。薛宝钗就是这种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着这种做人理想的其中一个。爱情上、才学上、生活上,宝钗已被封建文化磨去了自己应有的个性锋芒;自己对所爱的人与物不敢有太强烈的追求,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与事也不敢断然决裂,生命处于一种不生不死的浑沌状态。这种自我压缩使她的生命过早地枯萎了。我们从这一形象的毁灭过程,可以看到封建文化深层意识是如何蚕食人的灵魂与消磨人的个性。曹雪芹这种历史沉郁中的文学的思考,的确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觉醒。 三、《红楼梦》的人生悲剧 时代悲剧侧重从横断面去解剖当时社会,文化悲剧侧重从纵深处去反思民族的文化,而人生悲剧则是从哲学上去思考生命的本质。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打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几乎不思考有关个人的存在等基本哲学问题,这也是《红楼梦》能跨越时空的思想魅力。 “人之生也,与忧俱在。”生命的欢乐往往是在痛苦的追求之中才实现。这种痛苦的程度与知识同步增长。以宝玉为例,开始宝玉并不惧怕生活,而是正视生活,对生活以及自身在生活中具体的存在价值、存在目的还抱着一种较为积极的态度。然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现世中,他总是深深感到:不但事物无常,人生易老,就是感情也不能永久保存。于是陷于失望之深渊,遂悟宇宙人生之真相,终于抛下一切远离尘嚣,这是他对生命的个体价值与人生理想的沉思后的毅然抉择。人生总是这样,总是不美满,总是有所欠缺,而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复原,这是人人概莫能外的悲剧。 宝玉是情痴,黛玉是情种,她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对宝玉的爱是她生命所维系。“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宝玉。正是他秉菩提心,具金刚胆,在那黑暗愚昧、野蛮残忍的时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石破天惊地宣布并践行他的“女清男浊”的人生哲学。至于宝、黛、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实质上是“追求自由爱情”和“封建婚姻制度”这两股力量的斗争。当人的主观意愿和他的行动所造成的后果不相符合甚或背道而驰时,他往往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和牺牲,这就是悲剧的生活基础。宝玉的自由选择和被迫接受不一致,最终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悲惨结局。从整部作品看,《红楼梦》也笼罩着一层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这侧重表现在许多曲、词的咏叹之中。如“多情公子空牵连”,“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风流灵巧招人怨”,“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等等,都体现为美的毁灭。人生有如此多的缺陷,当我们超越题材的表层意义来体会时,便会感到这种缺陷的揭示能激发人们更加珍惜时光,执着现世,具有强烈的劝世作用,当然,倘若消极对待的话,就会走向丧失意志,悲观厌世的另一端。作品似乎在告诉人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话又说回来,在那样一个悲剧的大时代里,作为凡夫俗子的大观园里的儿女们,无论怎样选择,又能有什么好的结局呢?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也是作者着力最多、写得较为成功的人物。在他身上既有作者的影子,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和现实的反思。 关于他的形象,作者在第三回有过概括而形象的说明;“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在这两首《西江月》词中,作者所赋予贾宝玉最鲜明的性格,就是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的叛逆精神。而在这以后的描写,都无非是这两首词的深化和形象说明。 贾宝玉性格的特点,首先是对于锦衣玉食、安富尊荣生活的不满、厌恶,乃至愤懑。第七回他感慨地说:“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绫罗纱锦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木朽株。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第七十一回,贾宝玉更是愤慨地说:“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拉,就是那个劝,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9)封建贵族的沉闷生活,使他心中充满了孤独、寂寞和哀愁,也刺激了贾宝玉要求摆脱束缚的性格发展,并导致了他在思想和行动上对一系列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教义的怀疑否定。他对八股文深恶痛绝,认为那只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诓功名混饭吃的”。贾政督逼他必须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他读了几年,仍大半夹生,“断不能背”。但却对当时的“淫词小说”《牡丹亭》、《西厢记》非常喜爱。他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为宦”的道路,更不愿同官场人物交际,骂那些热衷功名的人都是些“国贼禄鬼”、“沽名钓誉之徒”;却对封建社会最低层的艺人和奴婢怀着深深的同情和友谊,与出身平民的秦钟、家道贫寒的柳湘莲及艺人蒋玉函称兄道弟,对备受凌辱的丫环们温柔体贴,百般呵护。他对于男尊女卑的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把他的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纯洁的女孩儿身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具有发展上的一贯性、连续性,以及思想上的严肃性和不妥协性。他同姐妹们的亲疏远近,是以思想上的亲疏远近为标准的。第三十二回,他当众宣布:“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要是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宝玉和湘云、宝钗在思想上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同宝玉真正接近的只有黛玉。所以“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正是由于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经过长期了解,是稳固地建立在思想同一的基础上的,宝黛之间的爱情才有了近代情爱色彩,而与封建的婚姻格格不入。 就红楼梦而言,作者所要传达的是一种漩涡般的无可逃避也无可挽回的巨大的虚无——对于人生来说虚无意味着渺茫的前途,对于社会国家而言,虚无更意味着终极的塌陷与毁灭。可以说大观园的花团锦簇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暗灰色的大背景之上,她的辉煌的存在是为了反证她凄凉的湮灭。这样的深刻洞察往往被浅薄的人斥为消极悲观——殊不知人类精神世界中最鲜艳的花朵,往往在这样最荒凉的土地上盛开,因为这无边无垠的萧索与惨淡,又反而是不屈的人格精神最有力的衬托。宝黛的精神恋爱何以能让无数人伤心泣下——那纤细的生活剪影、日常的吵吵闹闹、平凡的唏嘘切问,那所有的最简单最朴素的关怀和爱恋,为什么能在我们的心扉上敲击出如此沉重的曲调,让眼睛变成不竭的清泉,正是因为雪芹先生在这一幅绚丽画卷的最深处已经设置了空洞而且悲凉的人生底色。 见者真故知者深,由于曹雪芹深刻体验到人世的痛苦和人生之“大哀”,故能将这种痛苦提升到一种人类痛苦的高度加以艺术概括和表现。必须指出,这种悲剧感是不同于儒家的忧患意识的,儒家的忧患意识来源于群体意识中产生出来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而曹雪芹更直接的是与庄子的思想相通,他对人生之忧远胜于对家国之忧。因此,这种人生悲剧感也远比屈原、杜甫的“离忧”更具深沉特质、更具普遍的人生内涵。结 论综上所述,《红楼梦》是一部空前的也可能会是绝后的伟大悲剧作品。正如大学者王国维所说:“《红楼梦》乃彻头彻尾之悲剧也,悲剧中之悲剧也!”从《红楼梦》的三重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对现实、文化、人生的批判、反思与探索精神。然而他毕竟是生活在封建社会中,与旧的、传统的、落后的东西也还是有丝丝缕缕的联系,于是批判现实与希望中兴,意识中反传统与潜意识中维护传统,出世与入世,便成了对应着三重悲剧的三对矛盾。

悲剧是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去揭露丑恶。这是我们对悲剧最直接的一个了解。 但悲剧在美学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本质?悲剧是美学基本范畴之一,是与喜剧美相对的特殊表现形态。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反映中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肯定性社会力量,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遭到不应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从而引发悲痛、同情和奋发感受的一种审美形态及其特性。 悲剧从两个方面揭示矛盾冲突:一方面正面的事物在毁灭中显示其价值,在暂时失败中预示着未来的胜利;另一方面反面事物在其暂时胜利中暴露了它的虚弱和必然灭亡。如果说真正的喜剧接近悲剧,那么真正的悲剧则同时预言着旧事物最后喜剧的到来。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美。悲剧是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他经常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暂时的压倒,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失败和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困苦……等等,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它是对社会力量的实践斗争的积极肯定。它与悲观、悲惨、消沉等完全是不同的。 《红楼梦》是通过爱情的悲剧来表现一个家族的悲剧,从一个家族的悲剧来展现一个时代社会的悲剧,又以一个时代社会的悲剧来揭示人生永恒的悲剧——人生永恒的悲剧却是爱、欲、悲、欢、散、毁、败、老、死……等无法回避的结局——抒发对美的事物在某种原始动力下不可回避的命运的叹息。归结起来,就是用主观的“情”来看待客观的自然规律。这种“情”是宝玉“情不情”的“情”,他用个人的“情”去对待别人乃至社会、自然的“不情”,最终只能给我们展示个体生命的局限,告诉我们一切悲剧的不可避免。 《红楼梦》的时代悲剧性、文化悲剧性、人生悲剧性都说明了封建社会发展的没落与败亡,体现出崇高性,属于美学的范畴。

《红楼梦》的思想内涵与矛盾冲突

问题一: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古今中外许多美学家对悲剧的论述,总是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特征:从幸福到苦难,从追求到幻灭,从有价值到毁灭。根据悲剧的这一基本特征,一部《红楼梦》,我们可以看出其悲剧性具有三重意义。即从写作题材的表层意义看,全书是通过贾府兴衰过程及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来写时代悲剧;从写作题材的深层意义看,是通过几个女子的毁灭过程来写文化悲剧;从写作题材的象征意义看,是通过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变迁过程来写人生悲剧。下面具体谈谈悲剧的三重意义。一、时代悲剧:如果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王朝思想钳制造成的精神悲剧的话,那么,曹雪芹通过封建贵族世家盛衰的描写,则较全面地表现了清王朝腐朽没落造成的时代悲剧。纵观《红楼梦》全书,我们可以得出几点认识――荒淫,是贾府这个贵族世家衰败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贾府上下的男人大都生活腐败,道德沦丧,荒淫在这个贵族世家被视为平常之事。贾珍的公媳 *** ,贾琏的“ *** ”,贾赦对鸳鸯的企图,甚至连王煦凤与侄辈贾蓉也有染,等等这些,正应证了老仆人焦大的那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的话。另一方面,由荒淫所引起的人事纠纷、甚至恶毒的残杀,更是不断地动摇着这座封建大厦。虽然也有不少清白的女儿家门努力地在这罪恶的泥潭里挣扎反抗,但最终也都与这腐朽的家族同归于尽,几乎没能有一个落得好下场的。奢侈,是这个贵族之家衰败的原因之二。且不说那些名目繁多的美器珍玩如何填满这个家族的每个角落,也不说那些精心烹调的美味珍馐如何充塞这个家庭的每个盛筵,单就秦可卿之丧事与贾元春之省亲,那奢华靡费程度就够惊人的了。虽然凤姐、探春等人在最后已感到家庭经济危机的来临,但这时谁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了。“一代不如一代”,更是这个贵族之家的致命伤。贾敬访道,贾赦淫乐,贾政的迂腐无能、头脑古板,贾珍、贾琏、贾蓉等纨绔子弟个个沉湎酒色,毫无廉耻,诸如此类,大观园中比比皆是。家族的种种腐朽已无可救药,唯一较有灵性的贾宝玉也只能痛苦地呼吸着这令人窒息的悲凉之雾。而他与封建传统的不相容必然导致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在这个时代不容纳他们,他们也不屈从时代的悲剧冲突中,随着腐朽力量的由盛转衰,新生力量也落了个由萌芽到夭折的结局。这是《红楼梦》告诉我们的那个时代的悲剧,人人概莫能外。由此看来,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腐朽”有可能萌发“新生”,却不可能催化“新生”,相反,当“腐朽”势力还相当强大时,还会扼杀“新生”。可以说,《红楼梦》的家庭婚姻生活正是从这一角度折射出时代的悲剧。纵观中国历史,正是在上层社会蔓延的种种腐败现象,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当时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至导致国力的衰微、王朝的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府的悲剧正是时代悲剧的一面镜。二、文化悲剧:通过作品的深层意义,可以看到《红楼梦》中并非所有悲剧都是恶人作梗或对前途的迷惘。而归根结底是几千年积淀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如“天人合一”,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并非西方文艺复兴时提出的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强调个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这种缺乏个性意识的“人学”就难免造成了逆来顺受、自我压缩的人格,造成了不冷不热、不生不死的生存状态。我们从书中几个女子的毁灭看到了这一点。迎春,很善良,但也很懦弱。从乳母偷她的螺金凤这件事及她的态度就可见出她逆来顺受的性格,这种性格往往使自己对让别人占便宜的容忍度增加,对受别人摆布、控制和欺负的敏感度降低。而且,还往往会纵容与姑息不合理的事情。......>> 问题二:分析红楼梦的悲剧内涵 主讲嘉宾:饶M子,曾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专著:《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艺术的心镜》等。 “说不尽的奇书” 我并非红学家,今天我只是以一个《红楼梦》爱好者的身份,来和大家分享自己阅读这部作品的心得。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谈一谈《红楼梦》这部“说不尽的奇书”,以此作为演讲的前言。 大家知道,《红楼梦》问世至今已有200多年,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叫做“红学”,有不少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都有影响很大的《红楼梦》研究成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对《红楼梦》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近二十多年,国内研究、言说《红楼梦》的论文和著作,更是多不胜数,一些著名的作家如王蒙、刘心武、李国文等,也加入研读《红楼梦》的行列。一部《红楼梦》说了200多年,还有那么多人在说,学术界、文学界对它还那么“热”,为什么?这是因为《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成就很高、极具艺术魅力和美学意蕴的古典小说。英国人说莎士比亚时,经常会说“哟!真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回顾历史上如此众多的红学著作,我们也会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哟!真是说不尽的《红楼梦》!” 《红楼梦》之所以“说不尽”,是因为它的意蕴极其丰富,有巨大的艺术感发力。说不尽的“说”,就是阐释;“说不尽”,就是面对这样一部作品,我们可以不断去言说它、解读它。20世纪末以来,影视界、艺术界把它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也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去表现、演绎这个文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有无限可能的阐释空间,并非一人一说就能说清楚,一种阐释只能从一个点上去照亮它的某一个方面,不可能穷尽它。所以就不断有人来“说”。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说话,不像理论的著作,一个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要靠读者在阅读中去领悟。因为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审美旨趣和视角,所以每个人对作品的领悟和言说并不完全一样。举个例子,拿《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来说,有人说是“围棋式”的结构,有人说是“圆形”的结构,有人说是“网状”的结构,还有人说是“循环”的结构……这种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对我们研究《红楼梦》的结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启发。 《红楼梦》的三层悲剧 现在我就开始讲《红楼梦》的悲剧意蕴。大家都说《红楼梦》的意蕴非常丰富,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和体会,我认为,它的文学、美学的意蕴,主要是在于它的悲剧性,而且这种悲剧意蕴是多层次的,下面我从三个层面来解读。 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悲剧 第一层,《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和他所在的贾府,以及贾府内外的政治、经济、人际关系,展现了一个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悲剧;并围绕这个贵族家庭的兴衰史,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具体、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封建末世的“形象史”,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罕见的。这个层面,过去的学者,包括各种古典文学史都说得比较多,如20世纪50~70年代出现的“红学”著作说的多是这个层面,尽管其中有些比较绝对化的观点,但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这个贵族家庭的兴衰线索确实是十分明显的,现在播放的36集电视连续剧也是突出这个层面。 我个人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贾府的由盛而衰,有两个特点:一是以重大事件来写贾府之盛;二是在日常叙事和人物对话中来写贾府的衰。......>> 问题三:《红楼梦》反映了社会悲剧 人物的悲剧性决定于人物所处的悲剧性的冲突。悲剧是一个冲突过程,一部作品的悲剧性 总是蕴藏在作为情节基础的冲突之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红楼梦》是摆脱了大团圆传统格局的彻底的悲剧。过去有人把它的悲剧根源归结为命运,归结为福善祸淫,因果报应, ⑴那是回避社会矛盾,企图用超社会超自然的神秘的命运来解释悲剧;还有人认为人生本来就是悲剧,要避免悲剧,世界最好是回到混沌状态里去,没有欲望,没有生活,也就没有苦痛了⑵。这当然更是一种悲观主义的议论了。这些解释与《红楼梦》作品的实际是相去甚远的。《红楼梦》悲剧的根源在于社会冲突。这个社会冲突不但表现为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而且渗透在矛盾着的人物的性格之中。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贾宝玉及其周围的一群女子的悲剧。曹雪芹在小说的第一回里说,这些悲剧人物“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并不是什么盖世英才、绝代佳人。而她们的悲剧遭遇也是生活中实际的样子,“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精神,才使作品得以冲破“瞒和”这个中国封建传统文艺思想的网罗,在平常生活的描写中揭示出社会矛盾的真相,在矛盾冲突中完成了各种人物的悲剧历程。这些悲剧人物主要的可分为三类:一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是封建叛逆者;二是晴雯、鸳鸯这类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奴;三是属于封建正统方面的贵族妇女,如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等,所有这些人物的悲剧,都是发端于社会冲突,完成于社会冲突,他们的悲剧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 剧。 问题四:红楼梦 的悲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红楼梦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迎春嫁了中山狼,面对自己亲生父亲的出卖,惜春,甚至是史太君,都只能无能为力 探春远嫁海外。探春曾对赵姨娘说,但凡我是男儿,又何若困在这四方天地,终于她是走出了这四方天地,但是却永远的离开的自己的亲人 晴雯之死,妙玉高洁却被 污,凤姐的贪婪,导至荣国府最后惨况的导火索,宝玉面对母亲的压力却无所作为,黛玉的一片深情最终落得个赤条条来去。巧姐被亲奶奶和亲叔叔出卖,惜春家为尼,史太君面对儿孙的胡作非为而无能为力,等等这一切都是可悲可叹的 楼主若有兴趣不妨百度百科一下,可以很详尽的了解 ――来自写意天下团队 问题五:红楼梦的悲剧性 20分 红楼梦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迎春嫁了中山狼,面对自己亲生父亲的出卖,惜春,甚至是史太君,都只能无能为力探春远嫁海外。探春曾对赵姨娘说,但凡我是男儿,又何若困在这四方天地,终于她是走出了这四方天地,但是却永远的离开的自己的亲人晴雯之死,妙玉高洁却被 污,凤姐的贪婪,导至荣国府最后惨况的导火索,宝玉面对母亲的压力却无所作为,黛玉的一片深情最终落得个赤条条来去。巧姐被亲奶奶和亲叔叔出卖,惜春家为尼,史太君面对儿孙的胡作非为而无能为力,等等这一切都是可悲可叹的楼主若有兴趣不妨百度百科一下,可以很详尽的了解――来自写意天下团队 问题六:求有关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悲剧意义 抄检大观园指的就是由于傻大姐见到了绣春囊且交给了邢夫人,引起王夫人震惊,引发大观园内部抄检和惩办。捡到者如果是别人,自然会意识到其中厉害,可傻大姐不会;若碰到的是凤姐,也会被掩盖过去;正是这些所有的 抄检大观园指的就是由于傻大姐见到了绣春囊且交给了邢夫人,引起王夫人震惊,引发大观园内部抄检和惩办。捡到者如果是别人,自然会意识到其中厉害,可傻大姐不会;若碰到的是凤姐,也会被掩盖过去;正是这些所有的巧合促成了事情的发生。 此外,抄检大观园之所以能发展成大规模的事件,有着深刻的内部原因:邢夫人对王夫人与凤姐早已不满,她借此事件找难题,向大观园的管理者发起攻击;王夫人因为一直怕宝玉“被挑唆坏了”,对此类事件非常敏感,且早就对大观园中的丫鬟心存怀疑;王善保家的进谗言,让这场抄检从原本查找绣春囊所有者发展到累及众人,从而使晴雯、四儿、芳官一概受牵连。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重大事件,其寓意是相当深刻的。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虚构的一座人间仙境,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及社会理想,它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主子与丫鬟之间几乎忽略了等级差别。里面没有功名利禄等世俗愿望的干扰,也没有外面世界的污浊恶臭。在宝玉看来,只有在园子里才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女儿们才能永葆青春与清净。他希望这座花园能常驻人间,女儿们也永远不要离开这里。但是,大观园毕竟只是理想的存在,它依托于现实世界的外在形式,自然不能避免世俗的袭扰。大观园的最终命运,是归于毁灭,这是《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核心所在。抄检大观园,是毁灭的开始,所以惊心动魄。 在这次事件中,邢夫人未出场,却扮演了一个可耻的角色。王夫人一来就怀疑绣春囊是凤姐所遗,显系邢夫人暗示的结果。邢夫人与王夫人面和心不和,妯娌间本有矛盾;与凤姐更是介蒂很深,常常互相拆台。邢夫人借机一石二鸟,是想让王夫人与凤姐姑侄俩难堪。她还派王善保家的推波助澜,惟恐天下不乱,最终导致了抄检。所以说,此情节反映了妯娌、婆媳间的矛盾。 王熙凤在此间扮演的角色值得注意。当她被冤枉时,侃侃而谈,以五条理由辩白,终获王夫人信任,反映出她的机敏。当她知道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用心时,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所以此后的言谈举止就特别讲究分寸,渐渐变被动为主动,最后把难堪又还给了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一方。凤姐管家有年,深明利害,有此翻云覆雨手段,是合乎情理的。从抄检过程看,凤姐只是奉命行事,并无故意加害于园中人的用心。她为晴雯、紫鹃、入画等说情,更可看出她的心是向着大观园的。由于后四十回掉包计的影响,凤姐与黛玉的关系常被误解,这是应当分辨明白的。 对于抄检事件本身,园中主人的表现,作者主要写了探春、惜春两姐妹的反应。探春反应激烈,持坚决对抗的态度,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她从家族的全局利益着眼,义正辞严,眼光敏锐,头脑清楚。她无所畏惧,不但顶撞凤姐,拂逆王夫人之意,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惜春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撵入画,与探春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丫鬟,主要写了晴雯、入画、司棋等的反应。晴雯最无辜,却先遭谗陷,被王夫人痛骂,所以抄检之夜她的态度也最激烈。她兜箱底倒物的举动,突出表现了她内心的愤怒与火爆性情。然而,结果对她十分不利,在七十八回,她成了抄检的最大受害者。晴雯的命运,集中反映了宗法社会中大家庭家长们的刻薄无情。入画被撵事出有因,衬托出惜春冷面冷心的特点。司棋完全是邢王两派家庭矛盾的牺牲品,但她无所畏惧,且毫无羞愧之意,可见她与表弟盯又安的相爱是出于......>> 问题七:论《红楼梦》悲剧性之体现? 简单来说吧! 我看过《红楼梦》很多遍,不用网上的那些理论,说一些简单可以理解的。 贾府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我想不能这样说,贾宝玉的思想真的就是不对的吗? 其实在那个年代,主要是 *** 就很腐败,国家一样腐败! 在元春吃香的时候,贾家是蒸蒸日上,元春不吃香了,甚至刚刚身亡,贾府就落难,这难道不是这个原因吗? 是那个年代的悲哀。 当然贾府的很多人也确实很作孽! 如果一个人一家人作孽做多了,会有报应的! 原因很多,只有多看多体会! 问题八: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80分 ki/...22 blog.sina/...q blog.163/...42310/ 悲剧是人类所追求的美好和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大凡一部永垂不朽的文学作品,必有精神境界的审美贯穿于其中。作者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个流于琐碎的故事,而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在里面,让人读后对人生有着深沉的思索,并有一种诉说的冲动。李泽厚先生说过一句话:“关于《红楼梦》,人们已经说了千言万语,大概还有万语千言要说……”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入世者的悲哀和出世者的无奈。由此观之《红楼梦》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一部真正的悲剧作品,一部完整的悲剧作品。它的悲剧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自觉强烈的悲剧意识。 这种悲剧意识主要体现为作者悲剧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作者对悲剧人生有着痛切地感受和透彻的了悟,从而凝结出令人心酸的人生箴言,这便是第一回的“好了歌”。人的一生主要围绕金钱,功名,妻室,儿女拼搏奋斗的。但人们为此拼搏一生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1)”不过绝大部分人却是蒙昧的,麻木不仁的,他们上演着悲剧又不明就里,所以作者之将这种悲剧人生观赋予两个人,那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的悲剧意识伴随着他短暂的一生,她终日以泪洗面,身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尤其她的诗词,无疑不闪动着悲剧人生的泪光。而贾宝玉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可谓贾府之中第一安富尊贵的人。岂料他“富贵不知乐业,无故寻愁觅恨”(2),内心充满着不尽的烦恼,忧愤,焦虑与无奈。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观念不融于当时社会,他除林黛玉这个同盟者外再无其他外援,因而毁灭已是看得到的结局。 从人生观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扩而广之,深化出悲剧的世界观。书中第二十二回有这样一句话“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方是干净(3)”前面几句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便进入了佛性的自由王国,最后两句说,追求佛理的天国这一过程也是空的,一切皆空方是大彻大悟。最后贾宝玉遁入空门便是这种悲剧世界观最好的诠释。或者现实中作者看到社会上的丑恶太多了吧。他被这一切包围压迫着,美好的东西被摧残,被毁灭致使他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因而产生了虚无厌世的悲剧思想,也是因为有了这种悲剧的世界观,才创作出这样一部真正的悲剧。 二, 规模宏大的悲剧框架。 《红楼梦》这部作品仿佛一座摩天大楼,高大严谨,丝丝入扣。作者用前五回的序幕奠定了整部书的悲剧基调,营造了......>>

红楼梦悲剧论文开题报告

浅谈贾宝玉与西门庆的悲剧性

1 课题论证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两大世情小说《红楼梦》、《金瓶梅》。对他们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学术热点。被称为中国第1奇书的《金瓶梅》从106世纪末问世后,研究者1开始不是很多,但是随着中国学术的从古典向现代转型,随着小说价值观念的变革与更新。对《金瓶梅》的研究渐渐的由微入深,被学术界称为“金学”。并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如今的外文译本有英、法、德、意、拉丁、芬兰、俄、日、朝、越、蒙等10几多种文种。对其做出了各方面的重大研究,并称其为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1个伟大的创新。国内外的众多评论者并对其的创作时代、作者,及其所要暴露的社会矛盾和小说中所剖视扭曲的人性、悲剧性,性的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语言的运用,并对其形成的网状结构做出了大量的归纳和探究。《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有着10分明显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红楼梦》是《金瓶梅》的1个重大的突破。引起了众多的人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并形成了1种专门的学问——红学。《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红楼梦》在国外有多种的译本:英、法、日等10几种语种的译本。并且国内外众多的评论者对其版本、作者,以及其的社会悲剧,人生悲剧,爱情悲剧,人物性格,个性化的文学语言,写实与诗化的融合,浑融1体的网状结构做出了大量的归纳和探究。然而,贾宝玉与西门庆作为是《红楼梦》和《金瓶梅》的两位男主人公。国内外的众多评论者都对其2人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现实原型,性格内涵,性的体验,个人悲剧等都做出了归纳和探究。《红楼梦》作为是《金瓶梅》的1个延续、1个发展,它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与西门庆有着1定的联系,对其2人的研究在今后应趋向于2人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悲剧的诠释及分析。

(2)现实意义

《金瓶梅》作为是中国的第1奇书,自问世以后,就为中国的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把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划分成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为题材描摹世态的及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讽刺笔法来暴露社会的黑暗的两大派系。而《红楼梦》在批判的继承了《金瓶梅》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经验后又有了重大的突破。成为了世情小说最伟大的作品。在“54”文学革命者做出了新的评价,鲁迅等阐述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杰出成就后,使《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回归。直到现在,《红楼梦》、《金瓶梅》仍是许多作家永远读不完、永远值得读的好书。成为中国作家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的不可多得的借鉴品。然而,探讨两大名著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与西门庆的悲剧性,可以对两大名著中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悲剧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以供后人借鉴。从而启发后世的世情小说的创作,使今后的世情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悲剧性达到1个更高的巅峰。

2 方案设计

(1)总论

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从《红楼梦》与《金瓶梅》题材类似的角度引出中心论点。

(2)分论

全文分3个部分

第1部分:阐述西门庆的'悲剧性

西门庆1个市井无赖、流氓、淫棍,1个精明的商人,靠着他对金钱的占有肆意的挥霍、放纵,以自我为中心来实现他对欲望放纵,及其通过金钱获得了强大的权利,随意的鄙弃人间,在此背后所体现出的社会的黑暗。构成了其特有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的悲剧。

第2部分:阐述贾宝玉的悲剧性

贾宝玉1块晶莹剔透的宝玉1个显耀的贵族,他的个性、他的自我、他对女孩子的尊崇迫使他与封建传统相背道。他作为荣国府的唯1继承人,他肩负着荣国府的全部希望。但是他自身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了“大逆不道的不肖子。”

第3部分:论证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观与贾宝玉、西门庆的悲剧性

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观,在贾宝玉与西门庆的行为中被肆意的践踏,新兴的与传统的极大的对立,但是封建的旧势力是无比强大的,最终,贾宝玉是失败的,西门庆是失败的,形成1个永恒的悲剧。

(3)总论

总括全文,证实论点

更多论文开题报告请访问:  开题报告

形象剖析捧心西子病态美 在通篇《红楼梦》中,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笔墨。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美丽形象。我们可从开篇的“绛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更何况是一株得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了!此时作者虽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在读者心里,早已对这株“仙草修成的女体”心仪已久了。到此作者已经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种“清丽灵幻”的美丽形象。 黛玉初进贾府,作者也未直接着墨来描写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看出林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丽,却给读者在心里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我们再从宝玉的眼来看看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竟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艳”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 “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就象是个“捧心西子”。以自尊掩饰自卑 在这里,“惟恐被人耻笑去了”的自尊,已经变成了“惟恐被人小看了他去”的自卫。这种自卫,是环境变迁与门第差异在黛玉心灵深处的细微折射。从形景看,不是单冲着周瑞家的,实质是也是冲着薛姨妈与贾府的,她要借送宫花这件小事,称一称自己在皇室与侯门家庭称盘上的份量。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脂砚斋在批这一段时道:“今又到颦儿一段,却又将阿颦天性从骨中一写,方知亦系颦儿正传。” “天性”云云,就是指这种偏执得令别人有点受不了的自尊。最受不得别人伤害的黛玉,却最肆无忌惮的 伤害着别人。然而这位贵族小姐却万万没有想到,冲着周瑞家的这个奴仆发泄,显然是有失身份的表现,她想得到的却恰恰是失掉的,这个细节无疑是黛玉性格底色的点睛之笔,所以脂砚斋才郑重指出“从骨中一写”。 人当然不能没有自尊,但她自尊心太强了,便会发展成为小心眼。等到史湘云说唱小旦的戏子有点像她的时候,林姑娘的微嗔薄讥就变成了雷霆震怒了。不过,她这一次注意到了身份,当时并没有发作出来,回到住处才连珠炮式地向情人倾泄:“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一节还怒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你安得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玩,她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头,他和我玩,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你的好心,只是那个偏又不领你的这个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第22回)在这里,林姑娘把人格价值与门第价值以及两者之间关系说得再也清楚不过了。比作戏子犹可恕,而把湘云看得比她高贵则是不可忍的。虽然这只是她的分析,宝玉并非此意。不过我们不要被黛玉的强词夺理所迷惑,其实最不可恕的还是把她比作戏子。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受到了耻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才发泄了这么一大堆,这也正是她维护自尊心的一种鲜明的表现。 其实,对林黛玉来说,自尊与自卑原不过是一对孪生姐妹。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后者是前者的内涵。与贾府门第差异,又寄人篱下,使她产生了深深的自卑,她所以要时时刻刻在人前要极力维护她的自尊,是为了用自尊掩饰她内心的自卑。小心眼背后有坦诚 黛玉的小心眼似乎人人皆知,然而还应看到,她的小心眼背后有坦诚。 林黛玉在没有与贾宝玉定情之前,她对两个情敌——薛宝钗、史湘 87版林黛玉饰演者——陈晓旭云有些“小性儿”“见一个打趣一个”,有时简直到了不太近情理的地步。如薛宝钗生病,贾宝玉去看她,本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而黛玉见了,心中不悦,竟说出“哎哟,我来得不巧了!”“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这样带刺的话,使薛宝钗和贾宝玉都下不了台。 然而真率的林黛玉,在她几乎毫无遮掩地表露着自己的缺点的同时,也在向人们敞开了她那纯真无邪的心扉。在她眼中心中,容不得微尘,也不记得微嫌。当她对某人某事有看法时,可以锋芒毕露地直陈己见,但这只是就事论事,论过陈过之后也就丢在了一边。正是凭这种待人以诚的直率,她赢得了姐妹们的友情,谁也没有将“行动爱恼人”的林妹妹当外人。如果什么时候缺了她,大家也同样感到空虚与寂寞。她毕竟有一颗晶亮的灵魂。小性儿,尖酸刻薄,只不过是美玉上的小瑕微疵罢了。 在大观园里,她似乎只有与薛宝钗结怨太深了,那是因为她曾一度将宝钗当自己的情敌。但正是她们后来又“互剖金兰语”,结成“金兰契”,谱成了友情中最动人的篇章。她被宝钗善意的批评所感动了,深情地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 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姐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于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她向宝钗说的一番话,就如一篇深刻的自我反省。说明她往日所以容不得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所以听不得别人赞宝钗,是因为他始终以为宝钗“心里藏奸”。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位少女自尊得有点偏执的内心世界,又变得虚怀若谷、率真坦诚了。追求真爱 林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惟一的知己是贾宝玉。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生命之火,一旦失却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 林黛玉不能离开贾宝玉,更不能失去贾宝玉的心。但是,在初恋阶段,他俩若即若离,互相试探,都不肯把真心掏出来。尤其是林黛玉,她在对贾宝玉的真心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不肯轻易地流露出自己对贾宝玉的恋情,因为她很自尊自重。这时的贾宝玉,对纯真圣洁的少女有一种泛爱,对才貌双全的薛宝钗、史湘云,更有着明显的感情波澜,这使林黛玉无法容忍,她直率地对贾宝玉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给忘了。”正确看待林黛玉的悲剧 87版林黛玉饰演者——陈晓旭林黛玉毕竟是单纯天真的少女,她幻想着与贾宝玉的爱情有朝一日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配上一个合乎封建礼教的形式,成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无所附丽,结局如何,林黛玉没有贾宝玉那样乐观自信。她担心着“不知将来如何”,更多的是预感到这爱情的悲剧结局。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整的,林黛玉正是在将爱情发展成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胁,也更加显得无能为力。 事实是确实有一团不祥的乌云笼罩在宝黛爱情上空,而乌云的制造者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王夫人。如宝玉的亲信,王夫人就选中了袭人,袭人只是准备作为通房丫头给宝玉的,对宝玉妻妾的要求就更高了,选择自然更加慎重了。 林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掩盖不了她叛逆思想的光芒。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表现得那样的勇敢、决绝,她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至此,她的叛逆性格到了高峰。一个美丽、柔弱、勇敢、决绝的悲剧形象,便深深铭刻在读者心中,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编辑本段性格剖析 新版林黛玉(蒋梦婕)一、有人说《红楼梦》的主题是多义的,不可以一语指实,这很有道理,但不管怎样“多义” ,总有一个是基本的;也有人说《红楼梦》的内在意象和读者的审美体验均带有一定模糊性,很难对审美对象做出精确的质的界定,这也很有道理,但不管怎样“模糊”,总有一点是明确的;还有人运用各种手段(包括电子计算机)说明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某些差异,这是否也有道理?也有,但不管怎样“差异”,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这种“基本”的、“明确” 的、“一致”的是什么呢?即:哭泣。读者的眼光可以有种种,有人看到了“淫”,看到了 “缠绵”,看到了“病”和“梦”等等,但谁都无法否认《红楼梦》写的“哭泣”。大观园女儿没有一个不哭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上至荣贵人元妃,作为小说人物正面出现时,“呜咽对泣”“泪下如雨”;下至丫环侍女,无辜罹难而饮泣者比比。真是哭声嗷嗷,血泪斑斑。梁启超论《桃花扇》是“一部哭声泪痕之书”,《红楼梦》更复如是,皆为哭泣之作。刘鹗《老残游记序》指出,一切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在哭泣,浸渍着作家的眼泪。“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番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又说:“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刘鹗这一艺术见解无疑是精邃破的而发人深省的然而,《红楼梦》之哭泣者莫过于林黛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海涅诗曰:“从我的泪珠里,长出娇花朵朵”。黛玉何尝不是如此。她那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凝结成一首首美丽动人的诗篇,交织回荡着她那深切悲痛的爱情心曲和疾愤抑郁的叛逆心声,了解她的哭泣,才能理解她的性格;抓住她那些光彩闪烁的泪珠,才能映照出全书的主题;亦可领悟到作家的创作契机,并可重新认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二、黛玉为何而哭泣,作家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还泪说”。怎样解释这个还泪说的现实基因 ?《礼记?檀弓》曰:“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畏而哭之极为常见,为智能低下之哭泣。爱而哭之则是艺术天才冶炼之洪炉,熔铸建构出无数精妙的文学巨著和感人至深的典型人物。“创作总根于爱”(鲁迅),林黛玉就是“爱而哭之”的光辉典范。小说写她自进贾府之后,就和宝玉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亲密无间,“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似漆如胶。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自此,生活的平静打破了,心灵的爱河之水翻起波澜,性格也迅速嬗变。廿三回写她与宝玉一起阅读《西厢记》,“ 但觉词句惊人,余香满口”,及至听到《牡丹亭》的动人词曲,并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时,更是“心痛神驰,眼中落泪”。这表明,外界情事的触发,正在这个早慧而又早熟的少女的心弦上跳动着人生的旋律和爱的颤音,使她由青春的觉醒已进入对人生价值和爱情归宿的思考,这思考显然是痛苦的。等级森严的贾府,寄人篱下的处境,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代表着宗法思想、家族势利和神的意志的“金玉相对”之说,象一座座无形的高山横亘在爱之路上,使她很快意识到环境和自身、现实和理想的距离,意识到爱的历程的艰难与渺茫,是爱而不得所爱,但又不能忘其所爱的悲哀。因此,就在这位痴情而又敏感的少女的心理感应上,处处形成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触发点,每次触发都会引起她对现实和自身的省视,引起感情层次的迭加和心理机制的变化,这种触发和变化一次比一次激涨,哭泣也一次比一次悲怆。“志撼恨而不逞兮,抒中情而属诗”,于是才哭泣吟唱出那些血泪交进的《葬花吟》、《柳絮词》、《风雨词》和《拂琴曲》等等哭泣之作。“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正是由爱的觉醒而启发了她的人生忧患意识,一种敏锐的失落感袭上心头。 三、所谓“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灵性即天赋的聪明才智,也包括人的性格和气质。灵性高则天姿秀,颖慧敏锐,省视力强,感受力也强,觉悟亦快。明清以来,随着王学左派和“ 异端之尤”等思想家掀起的以“人学”和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新思潮的发展,随着《牡丹亭》、《西厢记》等情词淋漓、人欲纵横的戏曲小说的进入大观园,一种新的时代气息也正浮动在“花谢花飞”的广阔空际,最先呼吸而领会之者也是宝玉黛玉而已。然而,封建堡垒的锢钥,历史传统的沉积,重重压在黛玉的心头。这种历史的重压和自我萌生的当代意识的冲突,使她表现出对礼教的强烈的束缚感,不自由感,因而产生种种难以复加的愁、怨、感伤郁闷和愤恨。马克思曾经说过:“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⑴在这可悲的时代,黛玉表现出顽强的抗争力与叛逆精神。尽管她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轨道,但至少是在不规则的行走,而且时而迸发出新思想的火花。尤其在男女关系上,闪烁着一种新的“性爱”要求和新的价值观念,较之那些匍伏在礼教之下,不仅自己受其毒害,也极力为之说教又去毒害别人的人如薛宝钗等辈,不知高出多少倍。且看第二十九回的一段描写,黛玉揣度宝玉: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而不重人的呢? 这话说得何等好呵,这真是问题的实质!一部《红楼梦》一曲宝黛爱情的悲歌,可以说自始至终都是在“金玉姻缘”和“木石姻缘”的交织冲突中演进的。前者以“天理”自命,以客观物的配合为基础;后者以“人欲”自命,以人的主观感情为基础。前者是伦理的,后者是人性的。再如第四十五回,写到夜间下雨,宝玉要从黛玉那里回去: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下来,命点一枝小蜡,递与宝玉道:“这个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了打破了,所以没有点来。”黛玉道:“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怎么忽然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 这些开启黛玉的心扉之处,散发出一种芬芳的气息,其心地何等之纯净而美好!正是这种觉醒了的人的价值观念,所以她挚着地追求着实在的人生和真正的爱情,热恋着“心情相对 ”的“知己”。紫娟告诫她:“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这正符合黛玉的思想。她多次声称自己“一无所有”,“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哪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之人罢了”,并明确对宝玉说:“我那里能够象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呢?”(第二十九回)这些虽是气话,也是真话。有时宝玉误解了她,说她“多心”(有的读者也这样误解她),可是她回答得很好:“我为的是我的心”(第二十回),这“心”,就是人格和尊严和感情的真挚纯洁,不允许掺有任何杂质。然而,这种觉醒了的意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合理的要求,却为那个时代所不容,她那皎洁的性格也和那个龉龊的贵族世家格格不入,爱之路上不仅荆棘丛生,更是风刀霜剑交架。所以她的哭泣也是一种梦醒了之后无路可走的悲哀,这是她精神痛苦的主要形式。因而,她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无援以助,并渴望为人理解而求其友声:“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娇羞默默同谁诉?倦依西风夜已昏。”“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因而,她感叹人生竟象草木那样凋零失落,也象讽忽的柳絮那样无所凭依:“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因而,在极度痛苦之时,感情升华的理性意念借幻想的羽翼飞腾了:“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这都是一个无路可走的觉醒者的哭泣心声。 黛玉与宝玉四、所谓“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在黛玉来说,即爱得愈深,哭泣愈痛,愈是宝玉向她表示出真正爱情的时候,她愈是伤心落泪,不能平静。黑格尔说:“生命的力量,尤其是心灵的威力,就在于它本身设立矛盾,忍受矛盾,克服矛盾。”⑵所以这种爱而不得所爱但又不能忘其所爱的矛盾与苦痛,经常使她反常与失衡:“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当感情流量超过神经负荷时,心理就易失去平衡,所以“蛇影杯弓 ”“痴魂惊恶梦”,哭泣变成梦魂的惊悸。在长期禁锢郁积于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愤懑在失衡时的自然爆发就产生了“我问问宝玉去!”的反常行动,但这反常之中又蕴含着正常的人性,是正常人性被窒息的反常行动。最后,生存失去支柱,所以“焚稿”、“断痴情”、自戕。世界的存在既是如此荒诞、丑恶、无道理、无人性,那么生命又值得活下去么?她已不是历史上闺怨诗词中的女性那样自哀自怜与无可奈何的逆来顺受,而是明知世途险恶也宁肯将人生的支点选置于个人感情的你我,也不肯丧失人格的独立与尊严而对家族实力附会攀缘。她的人生道路、恋爱心态早就表明:苟勿爱勿宁死!早就意识到并准备了一条自杀之路。“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鲁迅论贾宝玉说:“他看见许多死亡”,“先有可卿自经;秦锺夭折;自又中父妾厌胜之术,几死;继以金钏投井;尤二姐吞金;而所爱之侍儿晴雯又被遣,随殁。 ”这些死亡,宝玉看见了,不用说,黛玉也看见了,所以她对“黄土陇中,女儿命薄”异常敏感。随着爱情的发展,自我意识的深化和对现实丑恶的省视,在黛玉面前展现的种种幻影都变成了无数病痛、破败、幻灭和死亡。在那“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罪恶渊薮,“女儿薄命”是普遍的,所以她眼前无非是一片坟墓和死场。“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装”,“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她的诗也和她那倍受“折磨”的性格一样,到后来也由热而冷、由怨转悲、由明变暗,表现出“冷月葬花魂”的一种“死”的预照和冷的美。 五、林黛玉之哭泣不仅有深刻的内涵,也有鲜明的个性。表象呈现着“悲哀的秀美”,深层意蕴则充溢着忧愤之壮美;既是缠绵悱恻,又是刚烈果决,强烈地表现出一种女性的自我意识和叛逆精神,有着可贵的“坚韧”性与“挚着”性。所谓“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黛玉正是如此。小说写她“痴”“狂”“灵窍”“心较比干多一窍”,这即黛玉之灵性。灵性真感情深,则不落世俗,孤标傲世,容易被说成痴狂。其实李贽曰:“狂者不轨于道”(《藏书》卷三十二),正是不守礼法的表现。当然,黛玉不是“狂士”,也不是宝钗批评的“轻狂 ”,但她确有个性解放的要求。所谓“痴”,蒲松龄曰:“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是以知慧黠而过,乃是真痴。”这话用之于黛玉,恰是其灵性的最好评语。她不仅是书痴、艺痴,更是情痴。情痴者情必真而挚,感情深沉炽烈,锲而不舍,挚着于现实,挚着于人生,挚着于爱情。因其爱得真、爱得挚,“积好成痴,积痴成魔”,所以悲愤、哭泣、叛逆是必然的。从哭泣中可以看出林黛玉品格之高标,尽管她是一个“弱女”,但实是古来第一“烈女”,第一“奇女”。 六、黛玉之哭泣实际上是曹雪芹哭泣之投影,从这里可以领悟到作家的创作契机。小说透露,曹雪芹的书斋曰“悼红轩”,他在此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边哭泣一边创作。第一回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话。脂砚斋说他“泪尽而逝”。林黛玉常以花自喻,《葬花吟》是她“泣残红”之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哭泣的影子的重合:泣残红=葬花=悼红=辛酸泪,最后都是泪尽而逝。朱光潜先生说,感情深沉悲哀的作品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看来,林黛玉之“还泪” ,实是作家在“还泪”,他之所以“还泪”,同样是“爱而不得所爱,但又不能忘其所爱的悲哀”。于是生发出无比强烈的身世之恨、世家之恨、时代之恨。倾泻内心郁结的激愤之情 “滴泪为墨,研血成字”(脂砚斋),创作《红楼梦》一书以寄托其孤愤。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曰:“蒲松龄之孤愤,假鬼狐以发之;施耐庵之孤愤,假盗贼以发之;曹雪芹之孤愤,假儿女以发之,同是一把辛酸泪也。”当然,曹雪芹之“孤愤”更有其深邃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可知,“哭泣”不仅是曹雪芹的创作动力,也是他的创作灵魂和艺术生命力。没有曹雪芹之哭泣,便没有百廿回《红楼梦》,也不会有林黛玉之哭泣个性。由此也可重新认识一些长期争论的问题。红玉和黛玉的玉是同一个字,但她们的性格大不相同.红玉是一心往高处爬,争求翻身,黛玉就不必说了。 但是她们还是有相同的地方。 身体同样有弱症:当时小丫头佳蕙还劝红玉去问黛玉要点药吃。 同样痴情:红玉惦记贾芸的心事与林黛玉是比较像的。 有点喜欢瞎琢磨:宝钗无意间听见了红玉的心事,结果宝钗拿黛玉圆谎,红玉闻之整天猜疑不定。八十回后应该还有与之相关的情节。 然而红玉与黛玉差别又是很大的:她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打算,在凤姐处也只是为学些办事方法,眉眼高低;她主动追求爱情,不像黛玉躲躲闪闪,在宝玉吐露心声后依然佯装不懂;她与贾芸最后的结局也应该是圆满的;她有父母。 七、黛玉的缺点。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黛玉这样一位高洁袅娜的少女也不例外。她太清高了,本不应该存在于那个污浊的世界上。她和宝玉的爱太过于柏拉图,而且她对于周围的事物也是完全理想化的。她没有理解这个世界,也没有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所以,我觉得她和周围总是有一层隔阂。正因为如此,她才不能用心地体谅别人,虽然她是善良的。她的思想行为都远远高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但她的理想与世人不同,又太爱按自己的心意行事,太爱保持高洁的品质,不用心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从那些丫鬟老婆们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所以最后难免落得悲惨的结局。

单独放在林黛玉这个人身上,就看你的目的了。是想要综合别人的现有的红学中流传广泛的观点还是写出自己的观点?综述的话去红学论坛找相关的资料,照着写就是了。写出自己的观点的话,那么建议最好从时代、环境、身份着手。撇开基因问题不谈,一个人的性格塑成主要由这些方面影响。林黛玉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父亲是高官,受到的是大家闺秀的教育和待遇。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黛玉小时候曾经被当做男儿教养。她家是公侯之家,父亲却是科举出身,算是书香之后,所以肯定带有一些文人傲骨的。她的见识和见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但绝对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依然会受到她的身份和所处环境的影响。就好像对刘姥姥,在贾家没有败落的时候,谁知道她有什么报恩之心?对整个贾家来说她就是一个打秋风攀富贵的穷亲戚。甚至刘姥姥自己都是这么想的。所以黛玉会说她是“母蝗虫”,但这就不等于她阶级意识浓厚、仇视农民大众了。这么说她,就是扣大帽子。毕竟看黛玉说出这个词来的时候,其他的公子小姐们不是一个个赞同不迭么?这就是环境和身份的影响。哪怕有一定的平等观念她也还是一个大小姐。就好像宝玉有一定的平等观念他还是一个喜欢逃避的纨绔一样。可以就这个大方向来写开题报告吧。至于黛玉的性格怎么悲剧,我在你的另一个问题回答过了。

红楼梦女性悲剧论文的参考文献

《红楼梦: 历史与美学的沉思》 丁维忠,黑龙江敎育出版社, 2002本书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提出和论述了“时代镜子”说,“近代补天”说,“早期人文”说,“主题·主线三维结构说”,宝玉“时代精神”说;本书论述了《红楼梦》的划时代意义和美学成就。《红楼梦: 一个诗性的文本》薛海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本书旨在考察《红楼梦》的“创新”与诗文创作传统之间的关系,探究“真”、“俗”、“女儿”、“情”等范畴在明清小说论中的基本意义及其与传统“诗六艺”说和文章学之间的联系,并将其置于长篇章回小说史中考察,提出话本以后文人的小说创作一直受到经史、诗文等高级文类的影响,以“言俗意雅”的方式为小说进行“变俗为雅”的改装,而《红楼梦》在此方面有集大成之意义. 《红楼梦: 爱的寓言》 裔锦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本书内容包括:系列梦作为小说的框架结构、梦与现实共存、爱的寓言:西方中世纪寓言与《红楼梦》及结束语等。《红楼梦: 悲剧人生》陈文新, 余来明,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本书内容包括:《红楼梦》的两个世界、“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悲剧诗人贾宝玉、从西门庆到贾宝玉、悲剧诗人林黛玉等.《红楼梦人物论》王昆仑,北京出版社, 2004 本书是作者作为红学前辈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的文集,通过结合著者时代背景、思想内涵等对书中代表性人物的分析,也展现了对《红楼梦》的总体认识。《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萨孟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本书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引领读者深入贾府的家庭生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家庭,剖示传统社会的文化与伦理格局,演绎社会风气的流转。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着常人共有的自卑,她无法排解自己是外人的心理,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惹出事端,但小女子强烈的自尊心又不能让她唯唯诺诺,她必竟也曾是名门闺秀。即使是寄人篱下也摆脱不了小姐脾气,她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是她复杂的心理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有可爱之处,一方面是小女子任性霸道的天性,更重要的是恰恰反映出林黛玉的坦率、纯真、和不畏强权的个性。关键词:林黛玉;尖酸刻薄;坦率纯真;叛逆。《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据史载曹雪芹写这部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他先后按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林黛玉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花费了在量的笔墨,倾注了在碍的心血,寄托着自己独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而成功。读小说原著时,你时时会感到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一、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是林黛玉较突出的个性。翻开《红楼梦》一书,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心胸狭窄俯拾皆是。宝玉无心间说宝钗体丰怯热,黛玉便得意得不得了,幸灾乐祸笑嘻嘻地问宝钗刚才看了什么戏,结果被宝钗一顿抢白,碰了一鼻子灰。至于她和宝玉,更是常常无风无波,三天两头赌气,宝玉偶到宝钗处一玩,黛玉便冷言相讥,宝玉不过为自己辩解了一两句:"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一趟,就乱说话"。黛玉便立即以攻为守,赌气回房,不理宝玉,害得宝玉只得"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软言来劝慰"。难怪宝玉被惹急了只能口口声声地说:"哪一天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就明白了"。如果说以上这些是因为爱情是自私的,从而导致林黛玉在与宝玉相恋与宝钗相竞过程中的患得患失,猜忌排斥心态,尚属情有可原的话,那么,黛玉对贾府上上下下许多人刻薄尖酸实属不该,也许有人说,是孑然一身寄人篱下的身世导致了林黛玉的敏感多虑,处处设防。从进贾府不久,即像一只浑身长刺的刺猬出现在众人面前,对宝钗、宝玉含酸挑刺自不必说,就是如大大咧咧活泼的史湘云,常常在貌似打趣之言中寓讥讽之意,惹得史湘云也有一回只好回敬"我自然比不上你,但你也不用见一个打趣一个"黛玉在下人面前表现的小姐脾气自然也就更多了。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各位姑娘,迎春、探春等都忙停下手中活计,欠身道谢,而黛玉在看到周瑞家的送花来,也只瞟了一眼周瑞家的手中的花,话里有话地问了句:"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当听说这是送剩的最后两朵时,顿时翻了脸,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由于黛玉的聪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才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一天晚上,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正要发作,转念却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在墙角边的花泪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自己,竟气得昏厥过去。林黛玉的尖刻,神经质,使小性儿大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谈到金良缘等危及到她和宝玉的爱情时;二是在遇到谈论身世、贵贱、引起她悲叹自己的处境时,这时她才会敏感地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洒杯时,不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便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暗中摸索他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讽宝玉)只有聪敏的颦儿,才能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如此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调皮而又不漏痕迹。二、坦率、纯真、不畏强权的个性让她的尖酸多了几分可爱。林黛玉的尖刻只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这是曹雪芹用来塑造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率真、多才机敏等侧面时能运用一种手法。并不能说明林黛玉就是一个狭隘、自私、内心歹毒的妇人。首先黛玉挖苦、讥笑、讽刺的对象不是达官贵人,便是溜段拍马之流。当贾宝玉将北静王就赠的圣上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周瑞家的送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宫花的精巧,而在意是否是别人挑剩下的。她嘲讽宝玉听戏时"装疯",打趣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蔑视世俗人情等敏感、尖刻和孤傲,不仅反映出她的洁身自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也是对权势的一种反抗。其次,林黛玉常常是喜怒爱憎形于色、见于言,"见一个打趣一个",她常以"比刀子还厉害"的语言去挖苦人,处处事事与人计较,固而被看作"刻薄"、"小心眼"。但若仔细考究起来,却大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或是一个高傲的小女子任性的天性,我们应看重的是她常常一语道出事情的真相,不给那些看风使舵、诌上媚下、欺弱凌贫、心术不正之徒留一点余地。这不仅是她疾恶如仇的品性的自然表现,而且还说明她胸怀坦荡,心有所思、口有所言,常把自己的心灵毫无遮掩地坦露出来。再次,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是很谦和的她人坦率真,见人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香菱是宝钗的丫环,向黛玉请教学诗,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望洋兴叹拜我为诗。"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耐心地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点,教香菱品诗,说明她摒弃了"上智下愚,富贵贫贱"的俗见。她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篇目令其阅读,批改香菱的习作,堪称是"诲人不倦",她待人宽厚,从不与人心存介蒂。故史湘云把她称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悦。可过了一会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四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宝钗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和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其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杂书不好,又努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对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这又是何等的宽厚和深厚坦白!三、皎美的容颜、浓郁的诗人气质造就了一个内慧外秀的“红颜”。《红楼梦》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黛玉"年貌虽小,却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黛玉之美已见端睨。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描绘黛玉之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算看见了!"通过"写虚"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再从宝玉眼里看见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的个性特征。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也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作祟,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像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构思和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煎熬。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四、痴情女叛逆者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人生。《红楼梦》中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黛玉的叛逆者的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学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竟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才女。从通篇《红楼梦》来看,林黛玉本就是个悲剧性人物,无论从她身世、性格,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上看,都不可能让黛玉的人生有好结局,因为家庭观念、封建宗法思想,是不可能容忍她和宝玉的爱情开花结果,一个痴情女子面对无果的爱情、奈何她再博学、再聪慧孤傲,也终将敌不过社会大环境,悲剧结局自是意料中事。参考文献:[1]《红楼梦》,曹雪芹著。[2]《红楼梦论源》,朱淡文著。[3]《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著。[4]《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沛著。

可以去搜搜红楼丫鬟 从这一方面着手

综 述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人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部分约200~300字。 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3.总结部分:总结部分又称为结论、小结或结语。书写总结时,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显得格外重要。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 三、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综述的写作步骤。 (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 ②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关系不大,但乐于探索的主题;或是科学情报工作者作为研究成果的主题。 ③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 ④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 (2)搜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 (3)阅读和整理文献:阅读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的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4)撰写成文: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大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 2.撰写综述的注意事项。 (1)综述内容应是前人未曾写过的。如已有人发表过类似综述,一般不宜重复,更不能以他人综述之内容作为自己综述的素材。 (2)对于某些新知识领域、新技术,写作时可以追溯该主题的发展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对于人所共知或知之甚多的主题,应只写其新进展、新动向、新发展,不重复别人已综述过的前一阶段的研究状况。 (3)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研究报告,必须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4)综述的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话。 (5)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6)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为参考文献。

面纱中的悲剧爱情的研究论文

在毛姆的作品中,《面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与其他人不同,我第一次读到《面纱》时并没有被它打动。这部小说最初让我想起福楼拜的《潘法利夫人》,但我发现它不如后者引起共鸣;其次,与毛姆的其他作品相比,这部小说的等级感似乎较弱,其思想深度甚至低于《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束缚》和《刀锋》。

令人惊讶的是,当我第二次读它的时候,我感觉完全不一样了!不是作品不够深刻,也不是故事缺乏共鸣,而是我第一次读它时忽略了一些细节。毛姆把他所表达的一切都包裹在层层的“面纱”中,这部作品的读者,只有在层层面纱之后,才能品尝到其中的神秘。在文学作品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爱情有成千上万种,它给了文学一千种面貌。《面纱》本身不是关于爱的,更不是关于爱的,但它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我看这部作品的第一印象是,故事的女主角凯蒂与福楼拜作品下的包法利夫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除了同样的美貌,她们的性格也很相似,比如天真、浪漫、爱幻想、庸俗、愚蠢、不懂爱......然而,两者虽然相似,却又不同,因为包法利夫人在爱情的“坠落”中无法自拔,不给自己“重生”的机会;凯蒂要幸运得多。她曾经跌入死亡的境界,但在不断的顿悟中,她明白了生命和爱,终于有了“活到死”的机会。

凯蒂和包法利夫人无疑都是欺主题的代表人物。而且,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属于“灵魂欺”的范畴。他们不出卖自己的身体,他们出卖自己的心,最重要的是,他们鄙视那些真正爱他们的人,反而爱上一个花花公子——这是他们生活悲剧的根源(或者是他们生活中某个地方的悲剧)。

在《面纱》中,毛姆的三个人物的三角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三个角色分别是凯蒂、沃尔特(凯蒂的丈夫)和查尔斯(凯蒂的情人)。让我先谈谈迷人的花花公子查尔斯。“他那深沉、浑厚的声音里流露着爱抚,他那善良、明亮的蓝眼睛里流露着喜悦……他是个大块头,对她来说至少有六英尺二英寸高。她的身材也很好,没有任何多余的体重。他穿得很好,是整个房间里穿得最好的人,他的衣服很适合他. ...”

众所周知,英国小说家毛姆擅长剖析人性,代表作有《面纱》《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而《面纱》这部小说不仅写人性,还指向人性的终极价值--“道”。 小说讲述了女主凯蒂因为虚荣,想要在妹妹婚礼前出嫁,匆匆决定和自己并不爱的细菌学家沃尔特结婚。当遇到心怡的男子查理时,坠入爱河。即使知道对方有妻儿仍偷情出轨。被丈夫发现后,离婚未成,也被情人抛弃。于是选择和丈夫前往中国的霍乱疫区--湄潭府。 在这里遇到了瓦丁顿和修道院的修女们,这样一群“道”的化身。揭开了丈夫人性中的美好面纱和情夫无情的阴暗面孔,但不幸的是她怀上了查理的孩子,丈夫也因霍乱去世。她回到了故乡,母亲随即病逝。但她逐渐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也坚定了自己将追逐“道”的内心。 鲁迅曾说:“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而悲剧也使作品更具冲击力,将更崇高的价值意义传递给大众。 因此,我将从悲剧冲突的独特视角揭示毛姆作品《面纱》中的人性善恶,并通过个体冲突、伦理冲突、社会冲突解读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悲剧、爱情悲剧以及命运悲剧,最终诠释出作者在作品中揭示的人性善的回归--“道”。望对我们理解作品以及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给予一定的启示和现实性指导意义。 虽然在小说的结尾,凯蒂揭开人性的面纱,看着自己所走过的路,明白了自己未来应该追求的东西。但整个故事读下来,还是让人唏嘘不已。 沃尔特和凯蒂的多重矛盾性格最终导致悲剧性的事情发生,而他们的个体冲突,表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自我内部心灵与自身的冲突。 接下来将从凯蒂和沃尔特的视角去探析他们心灵的内部冲突。 1.凯蒂 黑格尔在谈及到悲剧发生的可能性时,提到一种“天生性情所造成的主体情欲”而酿成的个体悲剧。 他认为,这种主体情欲本身并不是冲突的主要因素,只有当主体由于这种情欲行动从而陷入更深的冲突时才有价值。 而《面纱》中的女主凯蒂,其实就是这种主体情欲主宰下的悲剧人物。 凯蒂打小就是美人胚子,青春年少的她很愿意光彩夺目的出现在众人面前,和母亲一样盼望能找到富贵公子,弥补父亲事业上的不顺。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不起眼的妹妹都和男爵订婚,她出于妒忌和虚荣,在慌乱中嫁给了沃尔特。 凯蒂嫉妒和虚荣的心理促使她慌乱中选择了自己不爱的丈夫,这主体内心躁动不安的情欲便影射着她悲剧人生的开始。 其次,小说开篇就写到她和查理偷情的场景。“门突然一动”,她惶恐至极。但她因为自己没能控制自己的情欲而选择和有家室的查理在一起。内心与自身行动的冲突表现的极为显著。 “她不由得哆嗦了一下,他再次感受到了那种甜蜜的痛苦,每次想起查理的时候,他都会有这种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过他会永远跟她在一起……要是沃尔特想大闹一场,他还有查理,有什么好在意的,兴许让他知道是最好的结果。” 当被丈夫发现后,丈夫的异常举动让她不知所措,她便着急去找查理。但看到查理,他便放下心来,虽然内心焦虑,但宁愿享受这“甜蜜的痛苦”。 她的多疑和恐惧以及“追求所爱”的无畏,最终使自己的偷情行为合理化,但自己的行为和道德产生强烈冲突,她的一切情欲显现出对悲剧性冲突的意义。 当查理不愿意与他结婚,她看到了查理的阴暗面,仍然还相信查理爱着他,她也执迷不悟的爱着他的一切。哪怕是他的铁石心肠。 这种心灵与自身的冲突,让她可悲也可怜,成为爱的附庸。 后来凯蒂被情人抛弃,她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于是跟随丈夫去了霍乱疫区,但是在瓦丁顿和修道院修女们口中,了解到了丈夫人性美好的一面,但在知道怀了查理的孩子,她仍然无法为了让丈夫开心,说出善意的谎言。最终导致了丈夫的死亡。 当她回到家乡,看清一切后,再次见到查理,她懊悔不已,“如果能让沃尔特起死回生,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但她只能在释放自己一切情欲后接受所有的惩罚,接受自己所造成的一切悲剧。 2.沃尔特 沃尔特的复杂性格和他爱而不能、爱而不得的心理特征也最终导致了他个体的悲剧。 在自己爱的女人面前,他费尽心机讨好她,但只会让妻子觉得自己无能,也无法爱上他。凯蒂看不起研究细菌的工作和他很低的薪水,他只能自卑到拿实验室工作麻痹自己。 但在修道院的圣女眼中,他确是神一般的存在。“如果有个人能够凭一己之力阻止这场恐怖的瘟疫,那这个人非他莫属。”“你不知道你的丈夫有多善良,对我们的帮助有多大,就像是上帝派过来的使者一样。” 他们尊敬崇拜沃尔特,他也只能将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才能让自己找到自己寻在的意义。 尽管知道自己的妻子出轨,但是他还是爱着她。 妻子想要和他离婚,不是因为想占有而是他却害怕妻子受伤害不肯放手。他内心纠结煎熬,但却选择折磨自己去成全妻子的爱。 但妻子告诉沃尔特说自己怀孕了以后,作为丈夫的他却问她,“是我的吗?”“我不知道。”妻子就连撒谎都不会哄他开心。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达到了高潮。 最后,当自己染上霍乱即将死去,想见凯蒂,却又不想让她来。他说:“你丈夫知道你从未见过染上霍乱的人,那场景实在又可怕又恶心,他不想让你看见。”他爱着她,生命快要结束,他仍然在为她着想。 他们都是在个体心灵与自身的冲突中,沉浸在爱中迷失自我的人物,最终导致了自身的个体悲剧。 黑格尔认为,悲剧的实质就是伦理实体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伦理实体的分裂是悲剧冲突产生的根源,悲剧冲突是两种片面的伦理实体的交锋。 小说中其实是围绕两个家庭讲了一段三角恋的情节。婚姻不是儿戏,但凯蒂却天真地选择了一段婚姻。虽然对方很爱他,但他却丝毫没有回馈。也没有选择去认真负责地和丈夫过日子,却选择出轨。 这种动机就是个体对伦理制度的挑衅,最终只会发生伦理实体的冲突,从而导致爱情悲剧的上演。 1.沃尔特与凯蒂的婚姻悲剧 沃尔特深爱着凯蒂,他愿意为凯蒂付出所有,但凯蒂却不爱他。 婚姻悲剧的发生首先是爱情中地位不对等造成的。 他变着法所做的一切都无法让凯蒂爱上自己。随后自己的妻子出轨,他能够宽容,但他却不想妻子伤害。 当沃尔特向凯蒂揭穿查理的真面目时候,她却固执的认为沃尔特不理解她。 这又加剧了婚姻中的矛盾冲突。 人类的本性让她痛苦,但又因理性和信仰他不得不竭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和眼泪,这一切都使得她那张严肃却美丽的面孔变得扭曲。去疫区之前的凯蒂仍然执迷不悟。 当沃尔特知道凯蒂怀了孩子,凯蒂说不知道是谁的孩子。这时他们的婚姻已经到了悲剧的尽头。但沃尔特顾忌到母子平爱,他还是想让凯蒂回家。他染上霍乱,即将死去,他只说了一句“死的是那条狗。”自己就是戈德史密斯《挽歌》这首诗中咬了人的狗,被所有人谴责的那条狗。凯蒂嫁给了他,给她带去了生活的希望,但凯蒂出轨,俩人互相厮杀,最终还是自己离开了。 他对凯蒂至深的爱以及自己无法掩饰的卑微到尘埃的爱达到了高潮,也即将谢幕。 萧伯纳曾说, 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万念俱灰,另一个是踌躇满志。 而沃尔特最终选择结束这场悲剧婚姻放过自己,就是万念俱灰之后想要在天堂寻求自己的一方净土。 感谢这场霍乱成为救世主,让一切面纱都被揭开,但悲剧就在于此,即使再悔恨自己,凯蒂也不爱沃尔特,沃尔特也终将只能成为那只“狗”。 2.凯蒂与查理的爱情悲剧 两个有家庭的男女双方走在一起,注定是两个伦理实体的尖锐交锋,而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两败俱伤。 凯蒂和查理的婚姻,可想而知也是悲剧的化身。 凯蒂深切地爱着查理,他微微一笑,她都会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她的感性始终战胜一切理性,并将伦理制度置身事外。 但查理很清醒,他只是享受和凯蒂在一起时候的暧昧状态,不会为了凯蒂去和自己的妻子离婚,更不用说伤害妻儿。在这段婚外情中也并未以相同的爱回馈给凯蒂,他也只想用金钱去解决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难题。 当丈夫发现妻子出轨后,凯蒂想要和丈夫离婚,并和查理在一起。查理,却告诉她“”男人就算是爱某个女人,也不表示他会希望和他共度余生”,“亲爱的,男人在热恋时说的话,你怎么能信以为真呢?” 但凯蒂还是执着地相信查理是爱她的,相信查理会为了他放弃一切。当从瓦丁顿口中了解到查理“除了自己谁也不在乎”真实面貌,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天真幼稚,也渐渐想要摆脱这一切。但回头看时已经失去太多。利斯特说,人生对于明哲善思的人来说,是个喜剧;对于多情善感的人来说,是个悲剧。 查理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一切,沃尔特死去,凯蒂离开自己,一切对他而言毫发未损,他只活在以自己为中心的利己喜剧中,而凯蒂却痛失一切,成为悲剧的化身。叔本华认为:“ 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 正是这种斗争,才使冲突产生。或许是人与自然的冲突,或是人与社会的冲突,亦或是人与人的冲突,但共同构成了社会冲突。而在社会这个大冲突背景中下决定着个体的冲突与发展。 小说中无论是男女主人公凯蒂和沃尔特,还是情夫查理,以及定尔顿,修道院的修女们,他们都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生存,在情感与理智的挣扎中生活着,也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左右现实的人生。凯蒂的一生都在感性的世界中活着,无法理性的去看待身边的人,天真的以为爱就是真爱可以互相付出一切。可人性的自私和伪善却让她明白,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永远都隔着一层面纱,你以为你看清了一个人,其实你看到的永远是表面。 最终自己想要追求的爱与理想也终会破灭。沃尔特卑微的爱着凯蒂,他的理想就是凯蒂能够多爱他一点,哪怕是撒谎说喜欢他。但接受的馈赠竟是妻子的出轨以及临死前对爱的挣扎。他是社会冲突下命运悲剧的典型。最后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修道院的修女们善良浪漫,追求仁爱与救赎,一生都在向上帝祈祷。但还是得面对这霍乱的发生,修女们的牺牲还有与父母亲的永世不得见面的痛苦。竭力用自己的理智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一切冲突和矛盾。 雪莱曾说, 莫去掀起那描画的面纱,那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 而生活就是由一个个社会冲突构成,从而让每个人的命运都像是命中注定那样。 但也正是这些冲突,让我们个体的生命能够在悲剧成为一种审美中的悲壮之美。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殒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这悲壮的背后是伟大与崇高之美,也唤醒着沉睡着的人。借瓦丁顿之口对“道”的理解将故事升华到了真善美的生命境界中。也通过情结展示的一系列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之后使人得到净化。 尼采认为, 为了肯定人生,人们需要悲剧精神,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的生成、变化过程,把现实世界艺术化,把人生的苦难化作审美的快乐,把个人的悲剧化作世界的喜剧,摒弃基督教悲观主义,从中体验到作为生命、生物的快乐。 这是悲剧所给予人的“形而上的慰藉”,也是它对于人生的终极意义。 故事中世欲情感下的凯蒂来到修道院,认识了有趣的瓦丁顿和修女们,从他们口中或是身上看到人性的阴暗和美好,揭开人性的面纱。 小说中多次对院长嬷嬷进行描写,她笃定、清秀而谦逊,散发着热心和温柔,像一道阳光照在了一片荒芜凄凉的旷野,这种温柔也照亮了凯蒂的未来。 “ 一名信徒不单是要不断向上帝祷告,他也应该成为自己的祷告者 ”,凯蒂在院长及修女的陪伴感化着凯蒂,让经历痛苦的凯蒂开始探求内心之“道”。 凯蒂有一颗世俗化的心灵,在修道院以及经历一切事情之后,揭开面纱看穿人性,从而达到由外至内的蜕变,指引她走向神秘的精神领域。 当凯蒂怀有身孕后回到家,她和父亲聊天时,她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勇敢和真诚的人,我希望她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依靠任何人,把握自己,我希望他自由的生活比我活的更精彩。”其实这里影射着凯蒂期待未来自己想活成的样子。 “道——有的人在鸦片中寻找它,有些人则通过上帝,有些人在威士忌中寻找它,有些人则通过爱去寻找。 所有道都是一样的,但它不会通往任何地方。 ”而这就是灵魂里的安宁,我们一生都在寻找它。尼采说:“ 当悲剧作为审美现象,生存和世界才永远有充分理由的。 ”冲突性的悲剧体现着人苦苦求索的理性意蕴,让能够从中体察到深邃的哲理,从而实现人参理想与经验价值。 通过解读毛姆的《面纱》,能从主人公的性情中,透过一系列悲剧冲突,从而使我们得到人生启迪,受到震撼和鼓舞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也希望我们能够,透过人性的面纱去,感性感受,理性生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与美好。

这本书展现了作者的自我价值观,让我们能够看到人性的很多面,找到生命爱情的意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很扎实的基础。

1.嫁给爱情,是多少女孩子梦寐以求的。而吉蒂,嫁给的是婚姻。为了结婚而结婚,故事的一开始便是个错误。2.吉蒂的第二个错误在于轻易地相信男人嘴里所谓的真情,被“男色”虏获。这是每个女孩的最至命的缺点——对爱情、对爱人,只是沉浸在自己主观世界的想象中,忽略了其与事实的差距。这自然是吉蒂所犯下了另一个严重的错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