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ieee期刊模板

发布时间:

ieee期刊模板

下载地址引擎搜索,方法如下。Latex以其版面的整洁和操作的便利性,成为了最通用的论文编辑格式。本文给出了IEEE中论文出版的latex模板,以备不时之需。以conference模板为例进行说明:下载正文的模板文件:LaTeX Template Instructions里面包括4个文件:1、conference_041818.pdf //tex文件编译后的pdf。2、conference_041818.tex //正文tex文件。3、IEEEtran.clsI。 4、EEEtran_HOWTO.pdf //IEEEtran.cls的使用方法。cls文件cls文件是latex2e(latex的标准版本)的格式文件,它决定了latex源文件的排版布局。最一般的cls文件就是我们常用的article.cls,这表现在\documentclass{article}这一句里面。如果出版方提供了cls文件,我们可以下面两个方法使用(假如cls文件名为xxx.cls):cls文件和你自己的latex文件放到同一个文件夹里面,在源文件里面用。

MS word跟Latex 是最常用的写文章工具。在网络上也看到过一些人为哪个工具更好而争论。个人觉得这种争论没有啥意义,工具嘛,就是用来把事情做好。用得顺手,用得熟的就是好工具。严格的说,word是优秀的编辑工具;而latex是优秀的排版工具。如果你正要准备写文章,那在选择工具前,知道一下这两者的优缺点还是很有必要的。MS word,或者类似的软件如open office, WPS,大家都不陌生。它的优点有:(1)所见即所得。屏幕上看到的啥样子,打印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子。(2)可以使用修订功能。修改的地方可以跟原稿比对。这多人合写文章或者给导师修改很是方便。MS word也有排版上的缺点:(1)如果文章的公式比较多,排出来的版面看起来不那么统一。(2)写论文时,如果章节比较复杂,就容易错乱。而且在文章修改过程中,调整图片、表格顺序时,需要很仔细的重新读一道上下文,确保文字引用是正确的。(3)文章改投一个杂志,要换一种文章格式的时候,很是烦人。MS word在排版上的短处,恰恰是latex的长处。latex的好处是一劳永逸。在修改文章过程中,不需要担心格式的问题。这样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上面,编译器自动帮你把格式弄得漂漂亮亮的。但是latex也有缺点,比如不直观,代码跟文字混在一起,不利于思维的连贯性。同时,一个文档还分成N多文件,管理起来也麻烦。所以呢,要从自己的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工具。如果需求侧重于排版的效果,比如数学、物理这一类的文章,公式比较多,熟悉了latex之后好处就很多。本来很早就接触latex,但一直都没有喜欢上它,也是因为没有排版的需求。后来是无法忍受MS word的低效的排版以及需要对论文结构反复调整,再用latex,就觉得latex确实很爽。其实呢,最好是两种软件都会用。latex也在不断往所见即所得发展,如采用MikTex+lyx。喜欢尝试、学习新东西的朋友可以试试,不过本人还是习惯用CTEX跟WinEdit。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比较,对latex有兴趣的话,下面是一个最简单latex教程。(1)下载CTEX,大是大了点,但是省心,安装了之后,打开菜单CTEX-> WinEdt用Winedit进行编辑。编辑中间可以使用LATEX的菜单编译成pdf。对于英文文章的话,我一般用Xelatex编译,直接生成pdf。但是中文最好说用LATEX编译,然后用divpdf转成pdf文件。(2)个人认为快速学习一个软件的方法就是从简单的例子学起。这里提供了一个最简单的IEEE期刊的模板。可以拷贝到文件保存起来。% 以下是template.tex的内容。% 表示注释,下面包含的是一些常用的包,可以先不理它,这里使用的是IEEE的包。\documentclass[10pt,final,journal]{IEEEtran}%\documentstyle[twocolumn,twoside]{IEEEtran} % draftcls, final,%\documentstyle[12pt,twoside,draft]{IEEEtran}%\documentstyle[9pt,twocolumn,technote,twoside]{IEEEtran}\usepackage{graphicx}% Include figure files\usepackage{dcolumn}% Align table columns on decimal point\usepackage{bm}% bold math\usepackage{hyperref}% add hypertext capabilities\usepackage{cite}\usepackage{amsmath}\usepackage{color}\usepackage{CJK}%\usepackage[mathlines]{lineno}% Enable numbering of text and display math%\linenumbers\relax % Commence numbering lines\begin{document}% 这里加入中文支持\begin{CJK}{GBK}{song}%song宋体,hei黑体,fs仿宋体,kai楷体,li隶书,you幼圆体\title{这里是标题}\author{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thanks{% \thanks会让这行字跑到左下角啦。Manuscript received March 28, 2011, revised September 12, 2011.}}\maketitle%\thispagestyle{plain}\pagestyle{plain}\begin{abstract}这里是摘要部分了。\end{abstract}\begin{keywords}这里是关键字\end{keywords}%%%%%%%%%%%%%%%%%%%%%%%%%%%%%%%%%%%%%%%%%%%%%%%\section{\label{sec:level1}INTRODUCTION}第一个section,你要是要添加参考文献的话用cite命令 \cite{1}。多个参考文献就这么用 \cite{2,3,4,5,6}。如果你喜欢下标的话就用$_{11}$.换行也很简单,中间留一个空行就行了。%%%%%%%%%%%%%%%%%%%%%%%%%%%%%%%%%%%%%%%%%%%%%%%\section{PRINCIPLE}公式可以这么来:行里面的公式可以用:${r, \theta, z}$ ,段间公式用:\begin{equation} %1r(\theta ,z) = R_0 + R_1\cos (m_B\theta + 2\pi z/d)\label{EQ_1}\end{equation}新手的话,公式是很容易出错的。更简单的做法就是先用mathtype把公式敲出来,然后复制成latex格式,粘贴到这边。你要是想添加图片,就用下面的,注意要放一张同名的图片到文件夹下,否则编译就出错了。\begin{figure}[!htb]\centering\includegraphics[width=1.0\columnwidth]{Fig_1.eps}\caption{图片标题啦}\label{FIG_1}\end{figure}要是想引用文章中的一处地方,如公式啊,图片啊,引用label就行了,会生成一个超链接。(\ref{FIG_1})\section{\label{sec:level2}SUBSECTION}表格有点小麻烦啦。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啦。\section{CONCLUSION}一些小技巧啦。 $\sim$是约等号。\mbox{Fig. \ref{FIG_1}.}是把这两个单词放在一行啦。避免出现Fig. 在上面一行末尾,数字出现在下一行第一个字符。\textcircled{3}是在3加一个圈圈啦。%%%%%%%%%%%%%%%%%%%%%%%%%%%%%%%%%%%%%%%%%%%%%%%\section*{Acknowledgments}致谢部分.% Create the reference section using BibTeX:%\nocite{*}\bibliographystyle{IEEEtran}\bibliography{IEEEabrv,Reference}% Reference 还得有一个参考文献的文件的。这里的文件名字叫做 Reference.bib% 文章结束\end{CJK}\end{document}——————————————————————————————————————————————————————————————% 以下是Reference.bib的内容,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BOOK{1,author = {A. S. Gilmour},year = 1994,title = {Principles of Traveling Wave Tubes},publisher = {Artech House, Boston}}@BOOK{2,author = “R. J. Barker and J. H. Booske and N. C. Luhmann and G. S. Nusinovich (eds)”,year = 2005,title = {Moder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Wave Power Electronics},publisher = {IEEE Press, New York}}@ARTICLE{3,author = “C. K. Chong and D. B. McDermott and M. M. Razegh and N. C. Luhmann and J. Pretterebner and D. Wagner and M. Thumm and M. Caplan and B. Kulke”,title = “Bragg reflectors”,year = “1992”,journal = “IEEE Trans. Plasma Sci.”,volume = “20”,number = “3”,pages = “393-402”,}@ARTICLE{4,author = “N.S. Ginzburg and N.Y. Peskov and A.S. Sergeev and A. D. R. Phelps and A. W. Cross and I. V. Konoplev”,title = “The use of a hybrid resonator consisting of one dimensional and two dimensional Bragg reflectors for generation of spatially coherent radiation in a coaxial free-electron laser”,year = “2002”,journal = “Phys. Plasmas”,volume = “9”,number = “6”,pages = “2798-2802”,}@ARTICLE{5,author = “V. L. Bratman and A. W. Cross and G. G. Denisov and W. He and A. D. R. Phelps and K. Ronald and S. V. Samsonov and C. G. Whyteand A. R. Young”,title = “High-Gain Wide-Band Gyrotron Traveling Wave Amplifier with a Helically Corrugated Waveguide”,year = “2000”,journal = “Phys. Rev. Lett.”,volume = “84”,number = “12”,pages = “2746-2749”,}@BOOK{6,author = {L. Lewin},year = 1975,title = {Theory of Waveguides: Techniques for the Solution of Waveguide Problems},publisher = {Newnes Butterworths, London, U.K.}}@ARTICLE{7,author = “J. L. Wilson and C. Wang and A. E. Fathy and Y. W. Kang”,title = “Analysis of Rapidly Twisted Hollow Waveguides”,year = “2009”,journal = “IEEE Trans. Plasma Sci.”,volume = “57”,number = “1”,pages = “130-139”,}

ieee论文格式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

ieee论文格式要求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 四号宋体,加粗。 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 Times New 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 四号 加粗。 词3-5个,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 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 如:一、二、三、 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 如:(一)(二)(三)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 如:1.2.3.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 如:(1)(2)(3)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 如:①②③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 五号宋体, 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ieee四大期刊

世界四大期刊: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CELL《细胞》、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Elsevier(sciencedirect)是荷兰一家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商,每年出版大量的学术图书和期刊,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EI收录,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位学术期刊。涉及众多学科: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商业、及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等。Wiley出版社1807年创建于美国,是一家具有超过200年历史的全球知名的出版机构,Wiley Online Library为全学科期刊全文数据库,出版物涵盖学科范围广泛——包括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农学、兽医学、食品科学、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商业、经济学、社会科学、艺术、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大约1600多种期刊,以及很多其它重要的跨学科领域的期刊。Web of Science是获取全球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它收录了全球13000多种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Web of Science 还包括著名的三大引文索引数据库(SCI、SSCI、A&HCI)。ProQuest学术平台是ProQuest各类数字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检索系统,目前覆盖超过200个数据库,数据库类型包括学术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音视频资源数据库、电子书数据库、原始资源数据库与报纸数据库等,内容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及人文科学等多学科领域。Taylor & Francis科技期刊数据库,拥有全球最多社会科学期刊,提供550余种经专家评审的高质量科学与技术类期刊,其中近80%的期刊被Web of Science 收录。该人文社科期刊数据库包含14个学科:人类学、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人文与艺术,商业管理与经济,犯罪学与法学,教育学,地理、城市、规划与环境,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媒体、文化与传播研究,心理健康与社会保健,政治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心理学,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体育、休闲与旅游,策略、防务与安全研究。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是目前全球科学技术领域领先的专业机构。其期刊在电气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控制、遥感和核工程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用量都名列前茅。而其学术会议涉及领域广,不仅在电气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领域有重大影响,更在诸多新兴热点领域如纳米、生物医学工程、能源、自动化控制等方向具权威性。学术文献下载器(wxdown.org)提供各种类型文献检索下载,涉及全部学科,涵盖大量外文期刊数据库,包括上面提到的。

《IEEE学报》(月刊)、《IEEE杂志》(月刊)、《IEEE综论》(月刊)、《IEEE指南》。ieee制定了很多电气电子行业的标准规范,同时也检索很多本专业的期刊、会议、文献。ieee期刊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期刊,统称journals,另一类是letters,也就是快报类型的期刊,这两类期刊都是可以发表学术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journals适合发表长篇学术论文,letters适合发表短篇学术论文,还有一类是技术性期刊,主要发科普类或应用类的文章。ieee期刊的选择与一般期刊的选择准则是一致的,与自己专业相符,还需要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ieee检索收录了本专业内很多高质量期刊,因此期刊的选择范围还是比较广的,作者可以通过ieeexplore数据库系统筛选适合自己的期刊。

IEEE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的简称,全球公认的专业学会,并且是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会,IEEE制定了很多电气电子行业的标准规范,同时也检索很多本专业的期刊、会议、文献。

IEEE期刊主要分为会刊(IEEE Transaction)/期刊(IEEE Journal)、杂志(IEEE Magazine)和快报(IEEE Letters)三类。

杂志要求版式美观、内容易懂,常常用文字和图表来表述最新研究成果,一般不允许有过多的公式推导;快报短小精悍,展示最新的研究思想,主要讲究论文的时效性,理论推导要求不高;期刊则服务于某一专业的研究人员,面向学者及研究人员,要求对相关知识背景作全面的介绍。

IEEE出版内容

IEEE出版包括期刊、杂志、会议论文、电子书、行业标准等多个种类的内容。

1、会议论文集

2016年,IEEE出版超过1500种会议论文集,出版大约300万篇会议论文。论文由当今顶尖新兴技术创新者撰写。大多数IEEE会议都遵循纸质出版流程,许多IEEE会议都有同行评审程序。

2、行业标准

IEEE是一个领先的标准开发商,是传统和新兴领域,尤其是电信,信息技术和电力与能源领域标准规范的核心来源。已制定了超过5000种行业标准。

3、IEEE Xplore数字图书馆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作为IEEE科技文献的在线访问平台,让科研人员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全球最先进的高价值文献。IEEE Xplore收录了其出版的所有期刊和杂志等超过400万篇全文文献,期刊可回溯至1872年。IEEE Xplore每年新增约有5万篇期刊文章,平均每月超1000万下载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最新期刊

 近日,粤台人工智能学院黄冠龙特聘教授团队在天线与微波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简称IEEE TAP)上发表论文“Coding Engineered Reflector for Wide-Band RCS Reduction Under Wide Angle of Incidence”(应用于宽角入射波下宽带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的编码型反射面,DOI: 10.1109/TAP.2022.3179599)。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由IEEE天线与传播学会主办,是电磁场、天线与微波技术领域最权威和顶级的刊物,JCR一区期刊,2022年影响因子为4.824。该论文为我校首次以第一署名单位在该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第一作者为我校特聘青年研究员Mustafa K. Taher Al-Nuaimi博士,通讯作者为黄冠龙特聘教授。该论文介绍了一种1比特编码工程反射面的设计。该反射面可通过将背向散射的电磁能量重新定向到不同的角度以实现电磁波宽角入射下宽带单站/双站雷达散射截面(RCS)的缩减。所设计的反射面可在±75°的宽入射角范围内实现60–120 GHz宽频带单站/双站RCS超过10 dB的缩减。该性能是通过设计一种各向异性的宽带极化旋转单元实现的,该单元的相对极化转换带宽为66.7%,极化转换效率超过99%。该单元及其镜像结构用于表征优化后1比特编码序列的“0”和“1”状态。该设计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编码反射面在垂直入射和±75°大角度斜入射的情况下,在宽频带范围内具有几乎均匀的扩散散射特性。黄冠龙特聘教授,2021年通过佛山市地方级领军人才计划进入我校粤台人工智能学院任特聘教授,智能天线与微波技术中心负责人,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及横向产学研课题多项,研究方向为智能天线、智能电磁测量技术、移动终端及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及天线的增材制造技术、毫米波天线阵列技术等。Mustafa K. Taher Al-Nuaimi(中文名:李昂)博士,2021年加入我校并工作于黄冠龙特聘教授团队,2022年获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学者”称号并成为我校首位“牛顿学者”,其研究方向为应用于5G/B5G/6G的超表面技术和智能可重构表面(IRS)技术,目前已在该研究领域国际主流SCI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了近60篇学术论文,其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在行业内被广泛引用。(粤台人工智能学院)上一篇:

可穿戴设备人体运动检测可参考《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科学技术创新》杂志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简明。《科学技术创新》杂志以刊登实用信息技术转让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科研成果转让,为广大科技、经济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以弘扬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办刊宗旨。

ieee英文论文模板

ieee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

IEEE一般指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下面,我为大家分享ieee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姚芝凤. 磁悬浮机床主轴控制方法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2] 程晓菊. SAE J1939网络管理协议的实现及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3] 陈振东. 载重轮胎动平衡实验机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4] 关静. MicroCANopen协议栈的实现及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5] 宋爱玲. 一种基于PEGASIS的无线传感网链式分层路由协议[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6] 宋俊毅. 轻量级IPSec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7] 王会利. 载重轮胎动平衡机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8

[8] 陈溪. 未来网络组件行为的动态感知与组件聚类机制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9] 王珠珠. 嵌入式操作系统裁剪技术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10] 刘兴贵. 容迟与容断网络中信任协作机制的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1] 钱雅秋.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Sybil攻击防御与检测技术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2] 窦轶. 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数据查询技术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3] 汪凯. 基于智慧物流平台的安全通信协议的实现与应用[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4] 宋柳柳. 基于动态层的簇间路由协议DLCR的.研究与仿真[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5] 孙皓. 统一通信系统规划与实施[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 白莉娟. 基于脑机接口的资源管理器[D].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 徐发荣,张涛,高建卫. 一种基于W91284PIC的外设端双向并口设计[J].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1(05)

[3] 邹志成. 应急响应联动系统模型的研究和典型工具的建立[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4] 李兴锋. 基于S-57国际标准的电子海图显示与导航系统[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5] 孙小平. 嵌入式IPv6实时通信技术的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6] 黄晓曦. 基于SOPC的1553B总线接口的研究与设计[D]. 福州大学 2010

[7] 林嘉洪. 基于ARM和FPGA的数控系统人机接口设计[D].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8] 刘勇杰. 面向手机应用的TFT-LCD驱动芯片版图设计[D]. 天津大学 2013

[9] 罗波. 基于XDSP64的多接口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

[10] 马俊. 数字视频接口(DVI)发送器的设计与实现[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11] 陈锦葵. 网络管理系统中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12] 王珠珠. 嵌入式操作系统裁剪技术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13] 袁小勇. 电子海图无缝拼接显示技术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14] 何继成,王厚生,陈长敏. 打印机IEEE1284并行接口的设计[J]. 计算机工程. 1998(12)

[15] 侯伯亨,李伯成编着.十六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2

[1] 安笑蕊. 电能路由器的研究与应用[D]. 天津大学 2014

[2] 黄鑫,王永福,张道农,李芹,卞宝银. 智能变电站IEC61588时间同步系统与安全评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13)

[3] 许铁峰,徐习东. 高可用性无缝环网在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应用[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10)

[4] 谢志迅,邓素碧,臧德扬. 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冗余技术[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09)

[5] 唐敏. 基于OMNeT++的INET框架消息传递研究[J].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1(01)

[6] 李永亮,李刚. IEC61850第2版简介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望[J]. 电网技术. 2010(04)

[7] 王洋. 电信网中基于IEEE 1588标准的时钟同步研究[D]. 浙江大学 2010

[8] 叶卫东,张润东. IEEE 1588精密时钟同步协议2.0版本浅析[J]. 测控技术. 2010(02)

[9] 余贻鑫,栾文鹏. 智能电网述评[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34)

[10] 熊瑞辉. 多传感器系统在智能轮胎中的应用[D]. 天津大学 2014

[11] 刘建才. 基于PVDF多传感器的轮胎防抱死仿真研究[D]. 天津大学 2012

[12] 庾智兰,李智. 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最佳主时钟算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11)

[13] 李振杰,袁越. 智能微网--未来智能配电网新的组织形式[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17)

[14] 胡巨,高新华. SNTP对时方式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应用[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03)

[15] Song Ye. Beidou Time Synchronization Receiver for Smart Grid[J]. Energy Procedia . 2011

那个好像是期刊模板吧。直接下会议网站上给的模板吧,然后找篇往年的会议论文,照着写就可以了。

IEEE的论文格式,你只需看论文模板参考文献格式的前面几个即可,前面几个是期刊、书籍、论文集等常见格式,其中以期刊格式为例:姓名1,姓名2.“论文题目”,出版社名称或者期刊名称,卷号,月份,年份,页码。很简单的,不要把参考文献格式看的太复杂,没你想象的那么难。另外国外的IEEE参考文献格式是不能用[J]和[C]等标识符来识别文献类型的。实在不懂建议你百度搜:EI学术会议中心,有很多关于会议论文的知识点,包括IEEE出版社的一些常识资料。

ieee论文的latex模板

既然你问这个问题,是不是从ieee网站上下载了latex压缩包。如果是的话,里面不是有IEEEtranHOWTO.pdf吗,直接看就行了呗。其实那个pdf里面一大堆IEEE自己定义的东西基本上用不到的。只要你会基本的latex排版规则,再加上会一点公式输入规则,熟悉amsmath宏包中多行公式的排版等等,会插入图片,把自己的非ieee模板论文弄好,然后把.tex文件的\documentclass{article}换成\documentclass[journal,oneside]{IEEEtran}之类的就OK了。如果是会议投稿需要的话,一般下载下来的ieee会议latex模板里面的注释文字都会有一些使用说明的。

使用了模版就不要改动这些格式, 往哪里投稿就是用哪里的模版, 你只要关注内容就是了, 最后的格式是编辑的事儿啊

是不是要这个?

下载地址引擎搜索,方法如下。Latex以其版面的整洁和操作的便利性,成为了最通用的论文编辑格式。本文给出了IEEE中论文出版的latex模板,以备不时之需。以conference模板为例进行说明:下载正文的模板文件:LaTeX Template Instructions里面包括4个文件:1、conference_041818.pdf //tex文件编译后的pdf。2、conference_041818.tex //正文tex文件。3、IEEEtran.clsI。 4、EEEtran_HOWTO.pdf //IEEEtran.cls的使用方法。cls文件cls文件是latex2e(latex的标准版本)的格式文件,它决定了latex源文件的排版布局。最一般的cls文件就是我们常用的article.cls,这表现在\documentclass{article}这一句里面。如果出版方提供了cls文件,我们可以下面两个方法使用(假如cls文件名为xxx.cls):cls文件和你自己的latex文件放到同一个文件夹里面,在源文件里面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