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改革观察杂志

发布时间:

中国改革观察杂志

《重启改革议程(第三版)》(吴敬琏)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重启改革议程(第三版)

作者:吴敬琏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16-4

页数:310

内容简介: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过去的30年里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中国怎样才能实现顺利转型,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

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福祉,本书将与读者朋友一同思考,共同为重启改革议程、创造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作者简介:

吴敬琏,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学会(IEA)荣誉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他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改革,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也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改革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

马国川,财经杂志主笔。1971年生,河北威县人,曾供职于中国改革杂志社、经济观察报社。多年来关注中国改革进程,“对时代性的课题有敏锐的触悟与捕捉”(金耀基评语)。已出版《大碰撞》、《风雨兼程》、《我与八十年代》、《没有皇帝的中国》等书。《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之一。

1.《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2.《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农业经济》增刊1,1991.13.《从折旧基金的使用看企业规模经营效应》,《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4.《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5.《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6.《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7.《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8.《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9.《辽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问题的探讨》,辽宁省1993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10.《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11.《农村企业股份化的意义与模式选择》,《改革之声》1994.212.《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413.《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中国农村经济》1994.414.《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经济》1994.315.《论农业保险与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16.《农村经济股份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4.417.《中国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调整》,辽宁省1995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18.《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1119.《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20.《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农村经济文稿》1995.721.《论农产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2.《论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保险:理论、经验与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23.《初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24.《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25.《农产品涨价的原因在农产品供给之外》,《经济纵横》1995.626.《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27.《论中国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28.《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29.《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取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30.《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31.《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经济原因》,《农业经济问题》1997.1232.《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3.《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1997.1034.《中国棉花市场产销市场取向的政策改革》,《经济纵横》1997.935.《论农业税收与其农业经济利益的转移》,《调研世界》1997.536.《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1997.237.《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1999.338.《可持续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的主体》,《理论视野》1999.139.《现代农业营造什么样的未来》,《中国改革》,2000.240.《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调研世界》2000.741.《世界农业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42.《世界农业对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43.《世界农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44.《Liberalism of Agricultural Trade and Reform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ve Policy》,2000年德国柏林国际农经学者年会提交论文45.《中国猪肉国际竞争力分析》,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2001.646.《中国鲜香菇遭受日本“寒流”》,中央电视台7频道《致富经》,2001.9.2947.《农业的家庭经营与农业合作》,“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战略电视系列片《农业农村农民》,《新华音像中心出版》2001年版48.《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四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49.《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熵的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50.《中国出口猪肉产品关键在质优》,《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2.1.651.《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民日报》2002.1.952.《农产品名牌的塑造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53.《欧盟农业金融环境的演变》,《农村金融研究》2002.854.《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调研世界》2002.1255.《中国农业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河北学刊》2002.256.《中国天然橡胶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农垦经济》2002.557.《中国肉类产品安全卫生与质量标准的国际比较》,《WTO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2002.658.《The Progr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Experience, Problem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Meeting of the Advisory Panel on the ESCAP/UNDP Initiative to Suppor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Millennium Goal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PACIFIC ,2002.2 Bangkok59.《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0660.《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程度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3.0161.《中国农业信贷供给的区域分析》,《调研世界》2003.0562.《结构调整要效益优先——我国各省市区主要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农民日报》第八版2003.11.1863.《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经济诱因》,》,《农村经营管理》2003.0664.《论农户与涉农企业的契约关系》,《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65.《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国际比较》,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3.0166.《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0667.《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68.《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3.1269.《农村外出劳动力经济地位获得初探》,《农村经济》2003.1270.《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收益与行为特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4.1071.《WTO规则下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调研世界》2004.0972.《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0873.《中国县乡财政运行机理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4.0174.《非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管理》2004.0475.《WTO规则下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0476.《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定量研究》,《农村经济》2004.0777.《假冒伪劣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0878.《乡镇企业资本密集型增长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79.《中国水禽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7-880.《中国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 81.《中国城市化滞后及其对农民就业影响》,《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04.0982.《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1183.《农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0684.《论法律风险与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选择》,《中国禽业导刊》2004.1785.《关于粮食直补政策所引发问题的思考》,《经济快讯舆情》2004.0886.《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Workshop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EU and Israel,2004.03.26-28 in Beijing87.《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长远战略》,《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论坛论文集》2004.11.16-1788.《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河南商丘粮食主产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高层论坛》2004.789.《调控粮食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人民论坛》2004.1290.《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百年农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991.《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动机分析》,《农村金融研究》,2005.592.《国际棉价与中国棉价的相关性及因果性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993.《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进展》,《调研世界》,2005.794.《农民工工资现状及其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095.《内蒙古农户与牧户消费需求比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296.《中国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及建议》,《中国禽业导刊》,2005.1297.《农民工的出现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98.《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99.《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分配路径探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100.《新阶段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学术前沿》,2005.2101.《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5.6102.《论公司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的治理》,《农业经济》,2005.11103.《WTO框架下国外农业政策选择倾向比较》,《世界农业》,2005.11104.《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3105.《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6106.《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中国牧业通讯》,2006.21107.《国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发展经验及借鉴》,《世界农业》,2006.6108.《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4109.《食品安全政府管制目标探讨》,《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110.《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2006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2006.11111.《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112.《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6.4113.《以德为先,用心做事-对德青源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6.8114.《欧盟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概述》,《新农村》,2006.9115.《对农产品标识制度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2006.12116.《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4117.《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专辑》,2007创刊号118.《The Poverty Reduction in Rural China:Policies,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Regional workshop on pro-po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hoices, coalition of the rural poor,and strategic thrust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March 13~16, 2007, Seoul, Korea119.《中国国定贫困县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的熵值分析》,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布鲁金斯研究所沃尔芬森发展中心联合研讨会,中国大规模减贫决定因素与基本经 验的再认识:进程、效果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2007年6月20日,中国北京120.《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战略》,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现代农业高峰论 坛,2007年5月23日,中国北京121. 《中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10122. 《中国猪肉价格的循环波动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7.12123.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中国畜牧杂志》,2008.4124.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 》,《调研世界》,2008.512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效应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2008.6126. 《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7127. 《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生产者认知与生产行为分析——以山东省某市的调查为例 》,《调研世界》,2008.9128. 《基于质量安全的检疫人员对生猪及猪肉检疫的认知与行为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2008.10129.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农村经济》,2008.12130. 《中国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及趋势探讨 》,《中国物价》,2009.1131. 《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棉花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价格月刊》,2009.1132. 《相机抉择的棉花滑准税政策效应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2009.3133.《我国棉花短期价格波动研究——基于时间序列 》,《技术经济》,2009.4134.《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技术经济》,2009.5135.《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分析与政策建议》,《农业现代化研究》,双月刊,2009.6136.《我国羊肉产品国际竞争力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8137.《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东北粮食作物发展战略分析》,《技术经济》,2009.12138.《我国羊肉贸易及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39.《中国大豆批发价格波动规律研究——基于garch模型》,《技术经济》,2009.10140.《都市型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当代畜牧》,2009增刊141.《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认知行为分析》,《第十届全国畜牧经济理论研讨会暨首届中国畜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9.10142.《从市场主体与监管机制看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科学时报》,2009.12.21A4143.《从人类发展指数与幸福感的比较看社会发展指标的完善》,《统计与决策》,2009.13144. 《基于自然禀赋的肉羊产业集聚分析》,《技术经济》,2010.4145.《虚拟水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化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5146.《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资源禀赋与粮食安全视角》,《资源科学》,2010.8147.《基于VAR模型的国产大豆和豆油市场价格传导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2010.8148.《中国肉类产品出口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0.9149.《收入变动与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双月刊,2010.5150.《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需求、结构与竞争力的三维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51.《品牌信任对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影响的分析——以羊肉产品为例》,《中国农村观察》CSSCI,中文核心,2011.4152.《世界羊肉生产与贸易趋势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11.11153.《基于环境修正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度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核心期刊,2011.5154.《中国城市居民户外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一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调查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核心期刊,2011.3155.《我国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问题分析》,《晋阳学刊》,CSSCI核心期刊,2011.2156.《我国肉羊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分析——对2006—2010年羊肉价格波动的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核心期刊,2011.1157.《中国肉羊生产空间布局变动的实证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1.4158.《中国肉鸡养殖业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统计与决策》,CSSCI,2011.20159.《中国肉羊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布局向经济布局转变》,《农业现代化研究》,核心期刊,2011.1160.《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农村养殖技术》,2011.3161.《论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当代畜牧,2011增刊162.《北京向城乡一体化行进》,《数据》,社科类一级期刊,2011.3163.《西部大开发中地理标志畜肉产品的消费行为分析》,《经济问题探索》,CSSCI核心期刊,2011.10164.《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CSSCI,2011.10 1.《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3.《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编著,主编之一,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4.《外国农业经济》(第三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5.《农业经济学》(第四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6.《农业综合技术知识自学指南》,编著,主编之一,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7.《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编著,参编,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8.《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2月版9.《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修订版10.《农业经济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11.《农业经济管理教程》,编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2月版12.《农业政策学教程》,编著,副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1月版13.《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3月版14.《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该著作于2008年7月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9月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8月版15.《新农村:生活宽裕》,编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16.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编著,主编之一,科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版17.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18. 《中国肉羊产业集聚与其地理标志保护》(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19. 《北京市食品追溯体系的利益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0教学--教学与研究生培养教学曾为本专科学生主讲的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保险》、《保险概论》、《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现为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讲《农业经济学》,为经管学院硕士生主讲《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发展经济学》,为经管学院博士生讲授《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非法刊物黑名单序号 刊名 刊号 所所标出版机构及注册地址 境内办公地址及联络方式 4 中华教育杂志 ISSN1684-0445 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元朗青山道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香港新闻出版社、香港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香港元朗西裕街兴旺楼11楼A座 深圳0755-266060862691603626600900(传真) 5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ISSN1682-7317CN(HK)NR4069-194/01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元朗青山道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 无 6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ISSN1728-7502CN16-1690/NR 中国教育教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香港德辅道中275号龙记大厦904室 广州昌岗邮局01533信箱(510260)电话:020-87087571 7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ISSN1683-3767CN(HK)NR4137-53/02 中国和平与发展促进会、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香港元朗青山道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北京:010-68655237686884093 8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ISSN1726-3018CN18-4258/H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 广州大洲粤垦路邮局01002信箱(510507) 9 中国教育 ISSN1681-1615CN-NR37-02 中国教育研究院主办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山东烟台市滨海北路191号东亚研究中心电话:0535-6308086709690传真: 10 中国现代教育杂志 ISSN1682-2706CN35-3917HK/G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内科研究会主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Avenue,Tsimshatsui,Kowloon,HongKong 河北秦皇岛 11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1728-3531CN03-3569/G-HK 中华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九龙弥道555号九龙行703 重庆:023-6817003268170031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ISSN1727-5121CN(H)39-7869/G 世界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Avenue,Tsimshatsui,Kowloon,HongKong 北京市1013信箱(102200)电话:010-8010178186971238传真: 13 教学纵横 ISSN1683-514XCN(HK)NR4159/87/02 当代科技文化期刊出版发行有限公司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808室 无 14 当代教育 ISSN1607-2065CN(HK)NR4064/190/01 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办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出版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16号2楼 北京朝阳东区工体东路16号电话: 15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 ISSN1726-6416CN03-4383/HK 中华国际出版集团主办中华教育与教学编辑委员会、中国(香港)联合商务机构期刊中心编辑出版香港九龙旺角弥登道582-592号信和中心701 重庆沙坪区天陈路12号《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重庆师范大学内)电话:023-6536205765363057 16 当代素质教育 ISSN1726-765XCN03-3313/G-HK 中华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当代素质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香港九龙弥敦道 555号九龙行703 深圳红荔路群星广场C座1802号电话: 17 中国教育研究 ISSN1727-0405CN39-7848/G4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研究杂志社出版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Avenue,Tsimshatsui,Kowloon,HongKong 武汉市黄鹂路37号1信箱电话:027-8681988786730065 18 中国新教育 ISSN1727/7167NR4332/56/03 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香港教育出版社出版 无 1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杂志 ISSN1729-5726CN13-9232/G4 中国教育研究会主办中国科技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808室 重庆南岸区南坪邮局1-2信箱 20 中国新世纪教育 ISSN1684-8606CN39-7618/G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与中国现代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 河南漯河大学路3966号信箱电话: 21 中国教育探索 ISSN1009-5071CN11-4461/I 中国报刊出版社主办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8号西院电话:010-8853003888530424非法出版期刊黑名单《中国新世纪教育》ISSN1684-8063《中国教育论坛》ISSN1684-9566;CN43-7772/R《中华教育教学杂志》ISSN1726-6416;CN03-4383/G《中国教育》ISSN1681-1615《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中国教育改革》ISSN1727-715,,NR4331/51/03《现代教育研究》ISSN1681-3901《语言文化教育研究》ISSN1605-5047《中国现代教育论坛》CN39-7859HK/G《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ISSN1682-783X;;CN35-1239/HK《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

1983 年,中国改革开放正处于蓬勃兴起阶段,出于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为了总结交流改革的经验,探讨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决定编辑出版《经济体制改革参考资料》, 《经济体制改革参考资料》由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担任编辑组组长,创刊当年发行量达到 3.1 万份,此后,连年上升。 1993 年《经济体制改革参考资料》 更名为《改革内参》。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定为秘密刊物。 《改革内参》虽然是秘密刊物,但一般人均可订阅。订阅方式,直接与杂志社联系。联系方式:杨主任

中国鸟类观察杂志

《Chinese Birds》《中国鸟类》杂志名,该刊将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共同主办。请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我个人觉得,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这本图册书,在出版之后,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成为畅销图书,但是这个短时间究竟是多长时间?我们要来分辨一下,如果是3~5天算短时间的话,那么不会成为畅销书,如果把这个短时间拉长为一个月到两个月,很可能会因为市场上的观鸟爱好者鸟位爱好者以及,其他对鸟类有兴趣的人,开始购买这册图书的话,那么这册图书会成为畅销书,

也许很多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或者是拿起手机玩游戏,要不然就直接躺在床上,看着自己家的大电视,演一部电影看一看,我承认这确实是很多年轻人以及很多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他是给那些爱好鸟类群体的人,专门准备的一本书,大自然的动物,成百上千,但是能够翱翔在天空之上的出个鸟类又有多少呢?

在我国爱鸟之人是有很多的,由于我国天气环境复杂,地理环境复杂,森林高山地带,也就形成了我国鸟类众多的这种情况产生,很多鸟位爱好者活个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够认全我国所有的鸟类,那么这本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出版,就大大的弥补了鸟类爱好者的这一遗憾,我国的爱鸟之人是多的,一旦得到个消息,知道这本书的出版,会在第一时间去购买这本书,那么这本书成为畅销书书也就是一件有可能的事情。

我们打个比方,10个人当中有一个人是鸟类爱好者,100个人当中就有10个人,1000个人当中就有100个人,1万个人当中就有1000个人,我们要知道我国人口基数是很大的,就算是刚才我打的这个比方10%的比方有点过多,那就算是10‰,如果在这10‰当中,有购买力的又占了1/10或者是1%,这本书都会能成为畅销书。

健康中国观察杂志社

国家级。健康中国杂志属于中国家级别的。因为《健康中国》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和卫生部直属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主办,所以《健康中国》属于中国家级别的。健康中国,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医学健康类综合性期刊。

健康中国观察可以在CNKI公众号订阅。CNKI提供最全的健康中国观察杂志(期刊)电子版、健康中国观察杂志在线阅读、杂志订阅、电子杂志下载、杂志文章阅读、下载等服务。健康中国观察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期刊,是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卫生健康行业刊物之一,在宣传党的卫生健康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政令、指导全国卫生健康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中央政策研究室是中央组成部门,和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等并列,同时又是智囊机构,负责起草党中央重大文件和报告;国务院研究室属于国务院的智囊,职能上和中央政研室一样,只不过对应的是政务系统,不过,其不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属于国务院直属办事机构;国务院发现研究中心,也是国务院额智囊机构,但更偏重于学术性,属于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和国务院距离稍微远一些(通俗点说,研究室更为嫡系)。

作者:郑琼洁 刘 勇

近年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近7000亿元,形成了以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结构。其中,应用层的占比不断增加,涌现出一批有技术、有市场、上规模的物联网企业,全省物联网企业已超300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30余万人。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先发优势不断凸显、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展、骨干企业的龙头效应不断显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国际物联网产业标准制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江苏产业发展的高地和区域名片。

与此同时,有三大因素制约江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一)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骨干企业创新带动力不强

近年来,江苏物联网企业数量迅速攀升,物联网技术研发能力也大幅提升,但从企业的盈利情况看,有近五成的中小企业处于亏损或不盈利状态,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技术与市场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存在技术市场化和应用推广难的问题。从江苏物联网产业的总体来看,其产业总体规模和企业的规模较小,缺少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的上游骨干企业,尤其缺少“专尖特精”的物联网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在传感器环节,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在系统集成环节,缺乏具有软硬件、网络、平台、应用流程耦合的一体化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大型服务商。同时龙头和骨干企业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不够紧密,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许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链和产业链尚未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

江苏虽然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区,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化产能较小、核心技术不强、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感知与智能处理产业与国外差距较大。核心芯片、基础性系统、基础性架构等关键领域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智能处理和云计算的基础架构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能实现硬件、物联网、网络、平台、应用和业务流程端到端大系统综合集成企业,智能和微型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射频识别(RFID)、地理位置感知等感知技术,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传感网节点、人机/机器智能交互(M2M)终端、异构网络融合、网络管理等传输技术、基于MEMS 工艺、薄膜工艺技术形成的敏感芯片等相关技术研发水平和标准制定工作落后。物联网的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大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处在研发阶段,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的技术体制与产品接口大多未实现标准化,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创新人才不足

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与广东(深圳市、广州市)相比,江苏每年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对物联网企业研发支撑不足,同时与广东企业(腾讯、华为、中兴等企业)相比,江苏物联网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整体较小。在创新人才支持方面,与广东相比,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人才引培力度较小,同时也存在着人才引培政策制度不完善和不够落地、对稀缺高端人才的招引和需求量最大的中端人才的引流不足、一流的人才梯队缺失等问题。

为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推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龙头效应,打造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

一是打造一流物联网创新企业。大力支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试点创新,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一批物联网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突出龙头骨干引领作用,建设一流创新企业。通过“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完善企业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研发成果质量、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等指标的权重,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支出结构,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卡脖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提升攻关引领能力。二是建设物联网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重点在物联网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杀手锏”技术。加快建设江苏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接,协同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三是提升物联网产业链协同能力。壮大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民企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强协同、弱耦合的创新生态。根据任务体量和条件要求,鼓励民企牵头申报。同时,通过完善 科技 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小而美、小而精”的 科技 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国家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强化技术与市场协同,搭建 科技 创新协同攻关体系

攻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产业核心能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社会 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等的创新行为主体,以及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协同实现。一是提升技术体系化能力,实施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布局。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在推进物联网技术跨界创新时,应从战略高度、以战略思维系统谋划 科技 创新布局,优化 科技 计划,形成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部署路径规划,形成多维度、多循环的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和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二是提高组织体系化能力,打通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链接。对于物联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要 探索 大纵深、跨学科的研发模式,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包括产业大基金在内的各类创新投资渠道,实现集科学发现、技术跃升和产业化方向于一体的突破,实现知识突破与未来面向商用生态的有效衔接。聚焦全球竞争的源头技术供给,不仅是追逐“国际发表热点”,更需要形成核心技术突破后的持续改良机制,及时跨越技术商用的成熟度阈值。实现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衔接,需要改革当前重大 科技 创新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三是鼓励重大攻关计划的创新单元之间的知识共享。鼓励物联网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形成协同互动。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借鉴重大公共创新平台的成功经验,制定权责分明的知识产权共享和保护机制,鼓励各类战略 科技 力量形成优势资源平台的吸引力和合作凝聚力,引领对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的持续攻关。

(三)加大要素投入,优化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统筹利用现有资金资源,加大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 探索 建立国家物联网产业专项投资基金。鼓励运用政府和 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引导 社会 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产融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推动政策性银行在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自身职能定位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股权抵押、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试点信用保险、 科技 保险,研究合同质押、资质抵押的法律地位和可行性。二是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人才技术梯队。鼓励高校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培育物联网和信息技术人才力量和后备干部。支持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到企业任职或兼职,选聘优秀 科技 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实现人才双向流动。鼓励产业园区、企业、实训(实习)机构,以及江苏高校、职业(技工)院校,联合或独立开展江苏物联网集群产才融合示范基地评估,打造一批特色化示范性物联网学院、物联网实训(实习)基地。三是加大对外宣传,提升政策效度。通过举办展会、大赛等多种形式搭建企业技术交流平台为本地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力争更多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创新平台落户江苏,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外推广重点项目、产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彰显全链扶持和分类施策原则,不断提升新政策的覆盖面、含金量、精准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 社会 科学院、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江南大学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3-4期合刊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 社会 、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 社会 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

网址:

公众号:ichinado(中国发展观察)

电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简称“DRC”)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持并发展同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广泛联系,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和社会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持并发展同国际社会的广泛联系,积极开展同各国研究咨询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扩展资料

机构设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要内设机构:学术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办公厅(人事局)、宏观经济研究部、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农村经济研究部、产业经济研究部、技术经济研究部、对外经济研究部、社会发展研究部、国际合作局;

信息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企业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机关服务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中国发展出版社、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经济年鉴社、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世界发展研究所、亚非发展研究所、民族发展研究所、港澳研究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RC

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三者的区别:所属的部门不同,各自的职责不同,研究的课题方向不同。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简称中共中央政研室,是专为中共中央研究政治理论、政策及草拟文件的直属机关。

国务院研究室是承担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任务、为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服务的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是从事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

国务院研究室是承担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任务、为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服务的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是从事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直属机关,专为中央政治局研究政治理论、政策及草拟文件。其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起草全国党代会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单独或组织、协同有关方面起草、修改中央的有关重要文件;起草中央领导同志部分重要讲话。

(二)对党的建设、思想理论重要课题和中央重大决策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议。

(三)参与中共中央大型会议的文件起草。

(四)对全国经济形势跟踪、收集、分析、整理,以及报送党建和思想理论的重要综合信息、动态,为中央决策提供建议和咨询。

(五)承办中共中央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务院研究室机构职责:

(一)负责组织或参与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提出政策性建议和咨询意见。

(二)负责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牵头组织国务院重要会议的文件起草,参与党中央重要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

(三)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单独或组织、协同关方面起草、修改国务院有关重要文件,起草国务院领导同志部分重要讲话等文稿。

(四)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收集、分析、整理和报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动态,为国务院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五)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从事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一)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为制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提出建议;接受委托参与或组织对有关部门和地区拟定的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和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动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对产业机构、投资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方向,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技术选择、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政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及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五)研究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利用外资政策,提出对策建议;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经验教训,为我国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六)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政策。

(七)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对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方案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开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解读工作,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及经验。

(八)承担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文件文稿起草工作。

(九)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与有关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涉外参考资料和政策建议。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策研究室  百度百科-国务院研究室  百度百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健康观察杂志社长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社长属于部长级别。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是中宣部下属的事业单位,其社长是正厅级领导

硕士生导师

医学硕士(中山医科大学)

1981-86年 湖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 学士学位

1986年至今 中山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4年 中山大学卫生统计学专业 硕士学位。

1.医疗卫生领域的成本效果分析

2.慢性病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

3.行为流行病学。

4.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1. 综合电脑软体加强医学统计学的形象化教学 中山大学 2001年 主持

2.筛查方案的统计设计与资料分析 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子课题 2002年 第二

3. 临床型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中山大学 2001年 第二

4. 子宫肌瘤相关基因的筛查与克隆 广州市科学委员会 2001年 第五

5. 健康促进学校预防中小学生吸菸效果评价 CMB课题 2002年 第三

6. 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时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前瞻性研究 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 2003年 第六

7. 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人群可持续性健康评价的研究 4万 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 2004年 主持

8. 医学统计学结合网路教学综合改革模式的研究 中山大学 2004年 主持

9. 磁共振成像为主要手段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的建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4年 第四

10. 磁共振成像为主要手段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研究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项目 2004年 第四

11. 磁共振成像为主要手段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的建立 广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引导项目 2004年 第四

12.广州市流动女工预防爱滋病危险行为与行为干预的研究 3万 广东省爱滋病防治项目 2005年 主持

13. 吸毒人员预防爱滋病及减少伤害的行为干预方法探讨 15万 2005年 主持 卫生部爱滋病防治套用性研究项目

1. 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信息 2005年. 18(9)

2. 经济发展对可持续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的探讨 2005年. 12(4)

3. 眼科病案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中国医院统计 2006年. 13(2)

4. 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与置信区间估计的电脑实验. 卫生软科学. 2004,18(3) 第一

5. 广州市845名流动女工对爱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4,11(4) 第一

6. 医院资料如何套用SPSS软体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3,10(1) 第一

7. 广州市502名宾馆服务人员爱滋病的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的调查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12(2) 第二

8.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2,18(3) 第三

9. 广州市532名宾馆、酒店及娱乐场所女服务人员爱滋病预防干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21,Suppl 第二

10. 套用SPSS软体包做二项分布及其正态近似的电脑实验.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2001, 18(5) 第一

11. 广东省各级医院就诊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0,7(3) 第一

12. 二项分布及其正态近似的电脑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医学信息. 2000,12 第一

13.美国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优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 6 第二

14. 广东省1360例SARS病人治疗措施与预后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6,13(4)329-331

15. 广州市432名强制戒毒人员爱滋病防治知识及减少伤害技能的调查. 中国爱滋病性病杂志. 2007,13(1)

16. 广州市吸毒人群爱滋病高危行为及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7,14(2)

1.提高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5010课题 统计负责人 2008-2018

2.ICU内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 5010课题 统计负责人

3.131碘规范化治疗Graves病及预防不良反应的前瞻性研究 5010课题 统计负责人

4.广州地区爱滋病的流行规律和相应防治模式的研究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重大项目 第四 40万 2006-2009年

5.广东省残疾人致残原因分析和康复需求与对策的研究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横向课题 第三 5万 2007年

6.广州地区吸毒人群爱滋病监测模式的研究 主持 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 3万2007-2009

7.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得基因互作分析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 第二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万 2008-2011年

8.广州市越秀区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管理与干预模式的研究 2008-2011年 10万 广州市卫生局重大项目

9.广东省社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预防与控制模式的研究 主持 广东省科技厅重点专项 2009-2011年 20万元

10.美沙酮治疗门诊吸毒人群针对减少伤害的教育模式效果的研究(科技部十一五攻关课题"广东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规范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分题主持<项目总负责:凌文华>,10.0万元,2008年-2010年)

11.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 主持 2009-2011年 1万 中山大学

新增发表文章(2009年11月16日更新):

1.健康状况综合指标体系的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7, 14(3):193-197

2.陆丰市1953-2004年脊髓灰质炎防疫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7,8(4):378-381

3.广州地区638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16(2):147-149

4.广州市吸毒人群预防爱滋病及减少伤害的同伴教育效果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8, 15(1):3-8

5.强制戒毒人员爱滋病防治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通讯作者 中国健康教育 2008,24(8),578-580

6.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8,15(3),239-241

7.广东省城乡残疾人个体生活能力的分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9期),第三

8.广东省 *** 力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和对策分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10期),第三

9.广东省城乡残疾人社会参与状况的比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10期),第三

10.广州市流动人口中女工预防爱滋病两种干预模式的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2009,20(2)

11.广州市769名流动女工爱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 通讯作者 卫生软科学 2009,23(3)

12.吸毒者爱滋病知识、行为及卫生服务利用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09,25(7):783-784

13.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调查. 通讯作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15(15):1475-1477

14.临床护士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通讯作者 护理管理杂志 2009,9(7):6-7

15. 广州市越秀区1988至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减寿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16)

16.广州市越秀区1988年至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与预测. 通讯作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30(5):24-628

17.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和St. Gee's呼吸问卷综合评价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职业医学 2009,36(5):382-385,388

新增发表文章(2010年4月27日更新):

1.广州市越秀区1988~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年龄分布及减寿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卫生统计 2009,26(6):633-635

2.外来务工人员爱滋病知、信、行状况以及健康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 2010,37(5):1281-1283

新增发表文章(2011年4月8日更新):

1.境外生源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学校卫生 2010,31(3):281-283

2.尘肺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职业医学 2010,37(3):202-205

3.广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防治状况调查. 通讯作者 广东医学(CA收录) 2011,32(2):233-236

1.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年 编委

2.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编委

3.SPSS for Windows统计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副主编.

4.实用心脏病预后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年 编委

5.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单变数推断统计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 编委

6.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多元统计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 编委

7. 妇幼卫生管理学 编委 2006年2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现任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医院统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及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妇幼保健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