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教育信息化论文写作

发布时间:

教育信息化论文写作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幼儿教育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

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实践探索与思考,科学地借力信息技术,促教师素质提升,深化家园合作,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

关键词 :

现代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音视频兼具、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方式,也对现代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幼儿终生学习中起着奠基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幼儿教育教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幼儿教育新发展。

1借力信息技术,促教师素质提升

教师是幼儿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提升幼儿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1.1改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助于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灌输式教学中转变出来,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将围绕幼儿主体素质的发展,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挖掘幼儿学习潜能,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1.2培养教师自我学习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为全园师幼搭建学习的平台,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也将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发展。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提升与自我发展,培养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将自我学习内化为一种内在需求。

2借力信息技术,促家园合作深化

目前,家园合作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促进家园深度合作,发挥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

2.1拓展家园互动平台:传统家园互动形式单一,往往是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家访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将有效拓展家园互动平台,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例如家校通、幼儿园网页平台等进行家园互动。微媒体时代下,家园互动平台更加便捷化,教师与家长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构建家园互动微平台,例如QQ群、微信圈等进行互动,既可以是群体互动,也可以是个别化交流,拓展了家园互动平台。

2.2优化家园信息互动: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家园信息互动,提升家园互动的效应。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加强对家长幼儿教育知识输出。目前,幼儿园家长综合素质层次不齐,不少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幼儿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信息输出,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其次,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信息。幼儿园教师只能对幼儿在园表现实现有效的掌控,幼儿园在家表现难以把握,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将促进家长与教师互动,使教师掌握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对幼儿实施教育。

3借力信息技术,促教学方式转变

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借力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优化知识呈现方式,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使幼儿园教学更加贴近幼儿学情。

3.1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的优势,而且能够融声音、视频等多位为一体。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知识输出方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贴近幼儿形象思维丰富的优势,弥补幼儿抽象思维不足的.劣势,从而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2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育教学资源,通过适度的拓展,丰富课堂容量,拓展幼儿园的视野。目前,不少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比较薄弱,往往是一本教材,缺乏拓展意识,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幼儿的视野立体起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提升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

4借力信息技术,促学习方式转变

现代教育要求突出幼儿主体地位,而幼儿主体地位的实现又具体落实在幼儿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学习方式转变。

4.1丰富幼儿学习方式: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目前不少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主要是采用教师示范教学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丰富幼儿学习方式,幼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模仿。例如,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引导,幼儿可以边观看、边学习、边实践,丰富幼儿学习认知方式。

4.2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良好习惯与兴趣养成的关键阶段,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教师通过开发一些寓教于乐的微视频、微课或者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在家长引领与陪同下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自身终身素质,丰富幼儿园教学资源,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幼儿教育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赵爱凤.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和思考【c】,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2】李蕊.在幼儿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01):67-68.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网络教育有了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将其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网络教育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一) 1. 网络研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概念、特征及实施框架 3. 财经类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4. 远程开放教育数学课程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5. 探究移动平台教学模式在盲人按摩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6. 基于微博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探索 7. 硕士生精品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分析 8. 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对我国高校线上教育的影响与研究 9. 高等院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10. 应用于网络教育的大数据技术探析 11. 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12. 语料库构建实用性与商务英语网络化的发展 13. 混合式教学在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4. 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探讨 15. 省级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融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7. 病例驱动的“医院虚拟实习”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18. 面向区域医疗协同的可扩展远程医学教育系统设计与实现 19.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应用 20. 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满意度影响因素 21. 运用网络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2. 网络视频课件在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23. 基于CiteSpace的网络教育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4. 网络课程开发中教学设计人文化的实践 25. 网络机房与校园网接入的设计方案研究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二) 1. 我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 “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教师的心理反应与调试策略 3. 网络教育背景下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探析 4. 浅析智慧教育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搭建及运行 5. 网络环境下知识建构模型对比研究 6. 成人网络教育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7. 借鉴微课教育功能创新网络德育工作 8. 远程教育高校以党建工作促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9.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构建 10.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下中小学教育网站安全防护研究 11. 美术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12. 成人网络教育的学习监控策略初探 13. 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4. 对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15. Java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 16. 网络环境下“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7. 网络环境下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 18. 网络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9.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传统成人教育的模式研究 20. 农村老年教育网络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2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创新思考 22. 生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实践探索 23. 基于云平台的口腔内科学微课程开发应用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三) 1、网络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 2、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探析 3、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4、基于新媒体的管理机制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5、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6、基于网络技术条件探讨中职政治教学策略 7、网络游戏对教学活动的可借鉴性研究 8、网络学习空间中交互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9、泛在学习视角下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模式 10、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1、远程开放学习者网络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2、“微课”教学模式下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13、网络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学科的应用 14、基于Moodle平台《建筑测量》网络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5、网络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多单元评价模式的构建 16、动漫、游戏等网络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审美取向的影响 17、基于慕课教学理念的中西文化对比课程建设与实践 18、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19、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 猜你喜欢: 1.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2. 网络教育有关发展的论文 3.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4. 网络教育浅析论文 5. 网络教育方面相关论文

信息化教育论文

信息化教育模式下的大学教育变革探讨论文

【摘要】 现代教育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基于网络平台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教学互动的性质、特点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互联网+”模式在各个领域不断发展。在我国,MOOC、网易公开课等网络平台快速发展,从2012年以来网络教育极快速发展,这反映了“翻转课堂”的优势,它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课时不足、课堂缺乏互动以及评价单一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信息化教育;交互

0引言

2011年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课堂“翻转”成为现实,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制作视频来传授传统课堂上的概念和知识,把灌输式讲课所耗费的大量时间挪出课堂;学生则通过网络在家收看视频,开展学习。[1]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称为“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这一理念很快得以实施,越来越多对知识有需求的人通过这个渠道获得知识,使得翻转教育快速发展。

1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模式由于过于重视教育效果、课时时间有限,从而导致上课而形式单一和忽视学生的个人性格教育,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使其不能适应当代的学习需求。

1.1课时时间有限,课程任务量大

传统教育模式安排特定时间的上课方式,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在授课时只能对学术问题进行讲解,将实践内容不断压缩,从而导致了大学教育重学术而轻实践的不良循环。大学教育安排固定课时时间,采取授课的形式进行教育,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反思能力,使得高校教育没有发挥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1.2教育资源有限,无法做到教育公平

在我国,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大多数集中在发展较好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使得部分地区的学生无法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造成了地区发展不均。部分地区的教育设备缺乏和教育信息延迟,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使得部分高校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高校教育。

1.3授课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关注教学效果,而漠视师生的课堂教学体验;这种只看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考评机制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伤害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导致厌教、厌学情绪突出。[2]传统的实验课也是如此,采用的方式是老师设计好实验,然后向学生讲授具体实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这种“灌输式”教学手段的弊端显而易见,学生失去了自我创造的能力,依赖于老师,不利于学生提高自我创新能力。[3]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脱离老师无法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使高校教育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

1.4学生个人素质不一,教学内容无法保证

在大学招生时,由于各地区的高考制度不同,造成学生本身素质不一,尤其是民族院校的学生,自身差异非常大,这样使得教师在教授知识时面临无法统筹学生的困难,对于学生和教师都造成了不利影响。这种辅导形式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无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也根本无法兼顾到全体学生,无法实施差异教学,导致水平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本课程多有怨言、褒贬不一,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1]

2信息化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育模式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网页制作与学科专题网站建设、教育资源的分类与管理模式、网上搜索工具的使用、网上教育资源的存储与检索、大型分布式教育资源库建设、各种教育资源评价量表的设计与使用,等等。[4]虽然我们在建设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教育,由于这个新兴产业有待开发,所以使得一些软件制造商、计算机公司、出版社乃至一些大学的实体研究机构纷纷想从中获得利益。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这个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很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这将使教育偏离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这是一种反教育现象。教育具有复杂性。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交互的过程,信息化的翻转课程弱化了这种交互关系,使得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加大,翻转课程将教师的课程录制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这种方法虽然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时间更为节约,但是教育过程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如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等),使得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变革的不确定性程度增加,如教师的情绪变化、学生的反应状态、师生的对话交流、对课程与教材的不同理解、不同教学法的应用等。[5]在推进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现状,遵循教与学的客观规律,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和落实措施,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

3统筹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

3.1将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有机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引进优质课程

由以上可知,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利弊,教育如果想要进步就需要将自身与新事物不断结合,将传统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充分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先进的信息化教育系统。网络平台具有时效性、信息更新的快速性,作为高校,我们可以学期其他优秀院校的讲课方式,不在我完全拘束与本院校的老师,将全球优质课堂引进本院校,这样可以开阔本院校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激励本院校老师的科学研究以及教学热情。

3.2反思与优质院校的课堂差距,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其他院校的教学视频,把反思当成习惯,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反思。教师和同学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教学重建三方面对自己的课堂作深入反思,促进专业自觉,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2]我国高校教育的学习风气不理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这种差距清楚的摆在我们高等教育的教育者和学生面前,使大家认识到我们高校教育的不足。

3.3教师组织充分的课后实践

我国大学教育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但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注重不够。在大学能够自发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师非常少。实践出真知,中国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十分薄弱,要想改变这种缺点就要从大学时进行培养,实践能力还会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都得以改善。

3.4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我国通常的考核方式就是笔试答题。高校教育一学期为20周,通常最后一周为考试周,在考试周进行笔试的结业考试。我国高校教育经常为人诟病的就是他的考核方式,在高校考试时教师甚至不会出有难度的题进行测验,这就导致了学生不会仔细研究所学习的知识,我国高校一直秉持着严进宽出的原则,这是高校学生素质一直不高的原因。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不在拘泥于考试周的笔试答题,偏实践的科目可以通过实践和笔试答题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偏文科可以选择读相关著作来检验,我们现在的考核方式太过随意。发布在网络平台的教育课程,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会安排布置作业,完成度需要本课程老师的监督。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才能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也能够促进教师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

4结论

当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时,教育的变革是不能避免的,如何让教育更加有效,如何培养学生,这就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思考的内容。如果大学教育不能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培养的更加出色,那么就是去教育的作用。将教育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不断发展,充分利用现在互联网教育平台发展,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变革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因为有了真切的互动与交流,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6]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即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操作实践、考察、探究、交流等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掌握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并把它们都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变革过程中,积极思考,认真交流,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进一步达到“我能学”,“我会学”,使自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青松.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94-198.

[2]朱德全,张家琼,桂平.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0(4):103-107.

[3]XiaoxiaOU,Wuyunna,FengjieZHANG,ChongWANG.StudyandPracticeonCultivationofStudentsInnovativeAbilityinEcologyExperimentalCourse[J].2013ConferenceonEducationandTeach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Weihai,China.Oct.11-13,2013.

[4]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0(5):5-19.

[5]朱志平.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变革的生态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2):115-121,128.

[6]袁维新.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4):58-63.

信息化环境下德育教育论文

1、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想信念缺失,功利色彩增强

依学校德育功能角度,德育有两功能:一、积极地继承、保存、绵延、与开创优良的社会习俗或社会道德;二、消极地防患、革除、与排斥不良习俗的蔓延和熏染社会大众与年轻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从网络获取资讯,接触到各种文化价值和理想信仰,社会现实让他们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非抽象的理想信仰,更注重物质层面。学习热潮的兴起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热潮的持久性,使学生的主体素质日益增强。在肯定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高的同时,不可否认以市场为导向的用人机制,使他们的学习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随之而来的生活功利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表现为许多学生学会利用人际关系来发展自己,不遗余力地争取评优获奖,热衷于竞选担任学生干部以及通过自学途径获得各种专业证书,这些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的背后都含有较高成分的功利因素。

笔者对我教的2个班级一共96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显示,有78%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以后能有更稳定的生活;有2%的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实现人生价值理想;有9%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将来赚更多的钱,为了“结婚生小孩赚大钱”;有1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考上大学的作用,不知道考上大学之后应该干什么。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平息,实在不得不让人堪忧。品德教育系期望学生能拥有良善之道德生活,而品德教育是经验与脉络的结合,应融入当代民主精神加以体现,虽有多元推动方式,然仍应重视诸多普世价值,故不仅是法治教育、也是人权教育与公民(德行)教育。由此,品德教育具广义与狭义意涵,就广义而言指其不能偏离价值教育、生命教育、人权教育、法治教育、民主教育,以及公民资质教育等原则与精神;就狭义而言品德教育是期望培养学生,具有知善(认知)、好善(情感)与行善(行动)等多元知能,兼重道德推理思辨历程与德行表现,以形塑优质个人与理想社群。但是显然受到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困境。

1.2学生的网络烙印:善于用网络获取信息,但有时内心虚无

因特网的便捷和低成本,使得学生们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因此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他们依赖网络,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空虚感。网络容易让人产生虚拟感,容易让人脱离现实,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事物,而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给学生的心理也带来一定的冲击。

1.3个性张扬,团队意识相对较弱

由于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及信息的大爆炸,学生思想较为独立,个性张扬,不轻易趋同别人。但是,由于过于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并且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与人合作能力相对较差,团队意识相对较弱。学生在作出判断和抉择时,往往只注意自我的感受,缺失集体主义价值观。笔者在对所教的2个班级进行调查问卷的时候,发现,有73%的学生支持强调个体的重要性比强调集体的重要新更为重要。

1.4性格偏激严重,心理问题突出

少数独生子女养成了独断专行、飞扬跋启、胆小怯懦、浮躁轻率、好高鹜远、冷漠逆反的性格,不理解、不愿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随着生活、学习、工作条件日益改善,学生很少遇到以前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因此,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意识逐渐弱化,承受挫折的能力逐渐降低,稍微碰到一点儿困难和挫折,便会茫然失措,受不了挫折和打击,心理脆弱、敏感。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意志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等问题。有的因此消沉、怨愤甚至绝望自杀,给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1.5沉迷网络游戏、聊天等网络世界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互联网的发展和兴起,使一些学生或沉迷网络游戏,或热衷于网上聊天,或经常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在虚拟世界忘记了自我。网上的信息良荞不齐,大量黄色淫秽、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对思想尚未定型,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扭曲着大学生的心灵,污染他们的精神,降低他们的道德水准,迷失他们的方向,荒废着他们的学业,甚至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能第一时间获知社会负面新闻、具有消极影响的社会言论等,因而对教师正面引导的可信性表现出选择的态度,而且有限的校园网阵地相对于无限广阔的网络空间,其教育作用显然会大打折扣,等等。

2、信息化的发展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2.1积极正面的影响

第一,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德育领导系指学校教育单位及隶属其中之教育工作者,能够依照学校教育环境条件,衡量学习者身心条件,设计永续性的课程,规划相关教学活动,建构良好学习环境,运用各种合适的领导、教学方式,并结合家庭、社会资源,以引导学习者在知识、价值观、心理、道德意识发展上,稳健且持续性的朝着道德目标前进,并表现出符合道德意涵之行为[3]。

第二,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竞争精神与协作精神。我国于德育攸关的教育目标历史脉络,可溯自西周朝代时期。大戴礼记保傅(高明注译,1993):“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顺;此三公之职也。”观乎以上之言,当时三公之职,即是分别负责国子的德智体三育,尤其是太傅一职,明确指出其所司职责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负责天子德义的教育。这是中国关于教育三分:德、智、体育之始。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创新、竞争、协作的成果,因而是德育的重要素材。信息网络为人们提供国际交流和协作的有利条件,加快知识创新的进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加剧了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竞争。这是培养创新、竞争、协作精神的良好基础。

第三,有利于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导,脑力劳动将成为人类的主要劳动,智力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本。信息网络为普及高质量、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快速广泛地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科学的价值观提供良好条件。

2.2负面的影响

第一,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极大地减弱学校德育的可控性。社会信息化使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互联网络,人们可在完全秘密的情况下快捷地获取大量的信息。在这种状况下,教育者很难了解学生受到哪些信息的影响以及他们在网络中干了些什么,从而增加了把握教育对象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的难度。学校德育受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影响增大,可控性减弱[4]。

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汇和冲突,增加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剧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突,使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多种异质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挑战。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文化价值观,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这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第三,信息网络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计算机网络虽然可使人们享受到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乐趣,感受到人指挥机器做各种事情的心理满足。“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发挥人的大胆想象制造出现实不存在的假想世界,这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过多地与电脑终端打交道,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人需要有直接的交往和情感交流,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直接交往的机会少了,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孤僻、情感冷漠以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成天使用电脑网络而缺少与现实的直接交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缺乏户外活动,也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3、加快信息化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3.1建立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

身处于21世纪的今天,我国正进行一连串的教育改革运动,这一连串对教育改革的呼唤,使整个教育制度产生重大的变革,对原本平静而单纯的校园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为了要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能,领导学生迈向卓越之道,学校所扮演的“领导者”角色,不容置疑地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因为有效能的学校领导不仅可以凝聚全体学校成员之向心,创造温馨、专业的校园文化,更能利用激励、关怀与团队精神等,来达成学校教育愿景。有关德育领导的探讨,首先,必须从学校的道德教育谈起,因为学校是实施道德教育相当重要的一环,而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国中教育,其道德教育推动的成效,关系着未来整体教育的发展,甚至影响国家发展至深且巨。

由学校组织精干教师在校园网上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德育网站,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如,通过家乡巨变、理论学习、世界之窗、知识竞赛、时事追踪、自我测试等栏目。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就可以直接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了感性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自我测试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监控,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枯燥的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但是对动态中的、发展中的知识与内容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根据这群学生的特点,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与实地训练两种方法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态学习中学到更多的诗书礼仪乐、儒道释、交往沟通交流等知识。这些课程都要求教师准备许多教学道具、相关资料,花费许多心思去构想和营造这些场景以及氛围,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3.2利用网络的特点

德育有以下目的:一、内在与外在的德育目的;二、工具性与非工具性的德育目的;三、实利与非实利的德育目的;四、他律与自律德育目的;五、普遍与特殊的德育目的。品格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是个人或群体所共同认定并遵守的价值规范,是人类优良的特质,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良善觉知[5]。例如:正义与仁慈的性格,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高尚情操。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启发这些良好的美德与情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彻底实践,让社会充满正义与仁慈,许社会一个和谐共荣的未来,这是学校为何必须重视品格与道德教育的原因所在。当前网络信息环境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不断创新德育的形式。例如开展网络论坛、网络调查,网上咨询辅导等参与方式,和青年学生增进交流沟通,及时捕捉他们的思想动态,增强德育信息的传导和反馈,有助于德育工作者加快解决有关舆论的焦点议题,形成和现实德育互动的教育模式。又如,构建虚拟班级、虚拟社团等,使班级、社团等集体进入网络,增强网上师生的归属感,发挥网上集体的凝聚力。

3.3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的合力作用

立足于学校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完善管理制度,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教育深入实处,重视个学科之间的渗透。通过开展学科知识、体育、棋类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内外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家访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上门家访每学生一次,问题学生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杜绝学生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尤其是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加大与社会的互动,发挥社会教育的延伸作用,重视社会力量在教育合力中起到的作用。

4、结语

伴随着德育信息化理念的确立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展开,大众已经充分意识到德育信息化不再只是一个技术工具,它在给德育带来崭新的教学形态和学习方式的同时,还必然会在更深层次上触动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更新。因此,要更加透彻地把握信息化的精神实质,思考未来德育的发展,大力推进德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议论文

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要关爱学生,要时刻牢记陶行知提出的爱的 教育 思想。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班主任爱的教育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班主任爱的教育论文篇1:《爱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 方法 也多种多样,如何对班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是每个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用爱心真心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法,本文主要是对如何实施爱的教育作出阐述。 【关键词】爱的教育;班主任;作用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对于一方面见识广,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另一方面又缺乏耐性,遇到困难易泄气,个性较强的现在的学生。班主任如何做好工作呢?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爱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实施爱的教育,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功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爱的表达方式 言为心声,同样一件事情,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不同的学生各有特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因人而异,正如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例如,对于迟到的学生,有的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就找其批评,有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指责甚至挖苦,或者当场体罚,结果是有些因事迟到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太近人情,变产生抵触情绪。而个别无故迟到者,也会因为逆反心理而“破罐破摔”。因此,教师只有诚心诚意的询问其迟到原因,分析迟到造成的后果与影响,并帮助他们寻求避免迟到的方法,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并在行动上注意改正。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常常体现在细节上,如平时走进学生宿舍嘘寒问暖,给生病的学生递杯热水,煮碗热面;给无意犯错的学生拍拍背,摸摸头,鼓励鼓励;给过生日的学生送上祝词;给有所进步的学生发点奖品,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关爱。 2 爱不仅要说出来更要做出来 注意自身的榜样效应。“喊破嗓子,不如干出实事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教师在无形中成了学生的榜样。因此,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起表率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要有叫响“向我看齐”的决心和勇气,坚持时时走在前,事事躬亲,处处表率,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大家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要求大家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用一点一滴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和激励着全班同学。在学习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要求学生不抽烟,不赌博,自己首先不能有这种恶习。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班主任应积极参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并把握好教育时机,以增强教育效果。 3 肯定和因势利导学生的闪光点 班主任在和学生接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关点,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记得一次 国庆节 前,校团委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各班出一期关于国庆的墙报。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我找了班上好几个“能手”,约好利用第二天的文体活动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第二天中午,出乎意料,学生潘丽习拿着她抄好的几篇稿子和她设计的版面图画交到我手中。这个学生平时表现一般,对班里的事情很不热心,集体活动从不参加。看完她的几篇稿子,我满意的招呼她和大家一起把这些内容都写上去,并在她原有的版面上稍加改动后采用。事后我鼓励她说:“你写的内容很贴切,字写得很漂亮,而且版面设计很有创意。这次为班集体出墙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次很好,以后也要像这次一样多关心班集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那以后,这位学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4 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体现爱 爱不等于放纵、护短和迁就,而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比如,班里有位男生经常向老师和同学借钱,开始时我以为他家里经济困难的原因,于是找他谈话,特别关心地和他了解情况。从他口中我得知,他家条件还不错。而他借款的理由总是很充分。此时我就觉得有问题了,我开始进行了家访,摸清情况,细致观察他的表现。后来我知道了他借钱是为了显阔进行拉拢人心结为所谓的“小团伙”,使其在学校有安全感和优越感。对他的这个行为我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以及指出这事造成的严重后果,纠正他这一错误的价值观,做到明辨是非。 5 用爱心培植爱心 爱象种子有播种期有收获期,有一份付出就有十份的收获。学生一旦被真情感动,也一定会产生感动别人的力量。这就是爱的感染力。如我班有个男生,平时不太跟人说话,脾气反复无常,成绩忽上忽下,经过了解,才知道其家庭情况很不好,幼年丧母,父亲又常年患病,家庭的重任就落在年迈的爷爷和年幼的他身上。人在校学习还要担心家里的农活。性格上即有刚烈的一面又有自卑的一面。为减轻他的家庭负担,我就在班上成立一个爱心行动小组,由同学们自愿加入,人数多少不限,在农忙时节就利用课余时间到他家去插秧、收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刚开始时,才有几个富有爱心,助人为乐的同学参加,到后来个个都不甘落后,纷纷要求加入爱心小组,形成了一个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深受学校领导的好评。 其实,以爱为根基的教育,不是现在才提出的,早在数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仁爱”教育思想。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是爱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分发挥爱的教育功能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它一旦被教师所掌握,就会化为一种神奇的力量,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班主任爱的教育论文篇2:《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爱的教育》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我们教师可以诚恳地和孩子们交朋友,诚恳地面对差生,在老师的眼里就没有差生,爱没有私心,洒向每一个孩子,老师要用一个健康的心态和以平等心对待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说真心话,能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充满关爱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从关爱与理解出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诚恳友爱;爱无私心;严格施爱;享受爱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泛爱众”就是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在现代教育的班级管理,尤其是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我觉得一个好的教师要具有爱心,有了爱心才能管理好班级,才能教育好学生,要将爱心融入班级管理中。 一、要诚恳地和孩子们交朋友,付出爱,收获幸福 真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品质,对人真诚就是待人要真心实意、诚诚恳恳、实实在在,不耍滑头、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情、不隐藏私利、不坑诓拐。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在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向他们灌输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向他们讲述中外伟人名人的 故事 ,帮助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班队活动课上,让他们把平时发生的互不相让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大家评论是非,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洒向班级每一个孩子,学会欣赏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们也在用心,用情努力回报着你的赏识,你会不知不觉爱上班主任工作,与学生们相处的朝朝夕夕,都会成为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幸福回忆。每逢回忆这些,心头就会涌现幸福的感觉。学会收获每一点喜悦,感受每一份幸福,我爱上了自己的工作,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孩子们为集体争光了,班级的比赛获奖了,学生的书写进步了,学习成绩提高了,书香氛围浓厚了…所有的点点滴滴的收获,我都会去用心感受,体会到喜悦和幸福。每当 教师节 、 元旦 等节日, 收到一句句诚挚的问候,一句“老师节日好”会让我感觉到:朴实的话语中带着万分真诚。每当我与他们一起游戏时,我都像回到自己的童年,我也从这一点 一滴的小事中,体会到班主任的幸福,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奉献的意义。生活就像一个调味剂,充满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有笑对生活,才会有良好的心态,才能轻松愉悦的工作。 二、要诚恳面对差生,教师眼里没有差生 在我们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学习差,品德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容易被我们老师所忽视,其实他们更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和帮助。因为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老师父母的指责,同学们的奚落,学习的烦恼等等。在我刚工作担任班主任的前两年,因为缺乏管理 经验 ,每当那些学习差的学生犯了错误,或者作业不按时完成,我总会狠狠地把他们斥责一顿,但效果并不见好。后来,有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在上课时回答对了一个问题后,我不经意地对他说了一句表扬的话,这个学生显得特别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纪律、劳动方面,这个学生都表现得相当积极,更加勤奋学习了,更加遵守纪律了,也更加卖力劳动了。从此,我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要善待差生,要诚恳面对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不是什么差生。我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和信心。提起这个杨天,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以及我们办公室的老师没有不认识他的,他调皮爱搞恶作剧。冬天他用画笔把一个女同学的羽绒服上画了一幅小鸡;前几天用手工课上的剪刀把同桌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体育课他连队都站不好;音乐课常发出各种怪叫……。 如何促进多媒体教学的开展 三亚市崖城镇城西小学 杨善杰 近几年来,三亚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显重要。 其中,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快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生活中。使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生动,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我们也面临好多问题,有很多老师的传统教学思想还根深蒂固。我校情况特殊,70%都是年纪大的老师,对先进的教学仪器一时很难接受,他们认为一根粉笔打天下,同样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这么多年来我们不也是这样过来的一样教出水平高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摆正这种观念,不与时俱进,不吸取新鲜的养分,以上这些老师很可能成为新的“文盲”。 我根据这情况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向他们分析当今社会既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更是网络世界的年代,如果我们不彻底掌握这门技术,就要落后,就要被社会所淘汰的道理,于是经常用下面的具体事实引导他们 : 第一、传统教学是老师用单调的粉笔加黑板这单一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节约了老师板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二、传统的教学把抽象、陌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多媒体的应用使抽象、陌生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多媒体演示的课件中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很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课件上完课之后,学生听不清楚的,还可以将老师的课件复制带回家继续学习,随时查找有关的知识。这个优点是传统教学所不可能达到的。总之,多媒体的使用为我们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高端的优质教育,实现了诸多优秀的实用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使学生的学习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使维持了这么多年的古板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总的来说多媒体的很多优点已经是我们教学生涯中的好帮手。 为了促进我校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转变,早日转化老师们那种陈旧的思想,大力提升我校老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三项 措施 : 一、绩效工资中的10%作为奖励基金。要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教研组组长将各科老师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情况记录好,制作的课件必须用U盘存储好交给组长审查。每星期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并公示各老师上课使用次数,有疑问的老师可到组长那里查,按学校规定必须一学期自己制作并熟练操作完成所有教学任务才能获得此项奖励。那些有想法的老师看到本属于自己的“猎物”被别人瓜分心有不甘也四处请教了。 二、分组包干。科组长负责“传、帮、带”好组内老师,利用空余时间指导,特别对年龄较大的老师更要耐心,并用制作好的课件给他们反复地操作、训练 ,直到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 三、年底全体老师听课后评比 , 总结 时对尚未熟练操作的老师本年度不能参加优秀的评选。 同时、设备的日常维护我们也非常重视,除了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维护费用,还挑选年轻熟练的老师充当“护花使者”为设备的畅通无阻保驾护航,所以很少出现那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学习,互相配合下,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培训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曾经叫苦连天的现在也尝到了多媒体教学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学生愿意听讲了,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上来了。如今逄人便说多亏掌握了,真是不用不知道,一用才知道原来天下教学资源全在我手中。 班主任爱的教育论文篇3:《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爱的教育管理》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师应该用爱温暖每一个孩子,以爱换爱,将爱扩散等。 【关键词】温暖;换;扩散 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琐碎繁杂,虽然累,但累中却藏着快乐和幸福。班主任不仅要担负起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职责,还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我想后者更重要一些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一位著名的外国教育家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的说法。所以我的德育工作以“爱”当先。 一、用“爱”温暖每一个孩子。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才能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 我们班里有一些留守 儿童 ,他们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远离家乡在外打工,很多孩子只能靠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们只能从电话中感受父母的存在,每年相聚的时候也就是各个节假日,有的甚至只有在 春节 时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童年的时候,留守儿童却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独自生长。这时,我就会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2015年的5月12日是 母亲节 ,我们班开了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当谈到“母亲为我们做过什么”这一话题的时候,有些女同学已经止不住自己的眼泪,我问他们时,她们沉默了一会,对我说:“老师,我想我妈了。我妈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来一次,半年都没回来了。”说着,她泪眼婆娑地看着我。才多大的孩子,能不想妈妈吗?想想自己,到高中住校的时候还想妈妈呢。我摸摸她的头,说:“老师理解你,老师上高中的时候还想妈妈呢,还不如你呢。”她抬头看看我:“真的?”恩,那时想得都哭了,就像现在的你一样。不过,困难总是会过去的,妈妈总会回来的,要是想妈妈的话可以经常给他打电话啊。以后心里有什么事,也可以跟老师说,老师虽然不是妈妈,但老师和妈妈一样,都是关心、爱护你的。”她看了看我,想说什么,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是个不善于表达的孩子。以后她再看我,脸上的那种表情我说不出来,但我能确定那天的话给她的心里带来了温暖。 虽然我不是学生的母亲,但我希望自己的微笑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丝暖意,我希望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爱抚动作能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面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我都该用真心来对待他们!当然,并不是只有父母离异的孩子、痛失亲人的孩子,或者留守儿童,才能让我们抬眼观望,坐在教室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去关爱。关爱不是作秀,关爱源于点滴生活,关爱就是降温时我们温馨的提示,也是孩子们遇到困难时的援助之手,关爱同时也是孩子犯错时严厉的批评。 二、以“爱”换“爱” 。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的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启迪学生心灵,还可以得到学生的爱。 班里有个学生,身体很差,经常肚子疼。每到这时,我就给他妈妈打电话,而他妈妈把他带回家,也就是吃点药,躺一会,因为连医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治疗。有一次,他的同桌来告诉我,他的肚子又疼了,我赶忙过去。看他脸色有点发白,脸呈痛苦的表情。我赶忙拿出电话,想告诉他妈妈。他赶紧阻止我说:“老师,不用打电话了,我疼得不太厉害,回家也是躺着,过一会就好了。”可我不放心,还是打了电话,他妈妈和他说的一样,说没有事,一会就好了。我给他盛了饭菜,并说:“多少吃点,能吃多少算多少,实在吃不下,可以一会再吃。”直到那一次,我因为身体不舒服 ,从上午的第二节课开始就一直趴在桌子上。而学生们看我不舒服,都静悄悄地在自习。到中午盛饭的时候,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师,这是给你盛的饭。”我抬头,原来是我们班的一个小女生。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可由于身体原因,根本不想吃饭。我便对她说:“谢谢你的好意,可老师现在吃不下饭。”哪知,她却说:“老师,你多少吃点,能吃多少算多少,实在吃不下可以一会再吃。”多么熟悉的话,这不就是我经常对那个生病孩子说的话吗? 爱是相互的,你对孩子好,孩子看在眼里,他也会对你好。在教育中用你的爱,能换回更多学生的爱,同时也能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将“爱”扩散。 班里很多个孩子,每个人都需要我的关爱。我一个人的爱毕竟有限,我想起了那句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何不发动学生每人都拿出自己的爱心呢?于是我抽一节课,专门以“互帮互爱”为主题开班会,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班会结束后,我经常会在班里看到这样的现象:好学生主动帮助成绩差的补习功课;有清扫任务的同学,同桌经常帮他记回家作业;最让我欣慰的是:一次我开会回来,见几个同学围着这学期新转来的学生。一问才知道,原来课间操检查,需要全校学生都穿校服,而新来的同学因为没有校服而担心,这是几个同学围着他,主动要将自己的另一套校服借给她,像这种现象班级里比比皆是。班里的孩子们已经懂得自己在得到别人爱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爱奉献出去,就这样,现在我们的班级已经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大集体。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总之,作为班主任教师只要你具备一个“爱”字,那一定会把工作做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因此我们一定要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让爱一直围绕在他们身边。 【参考文献】 [1]霍庆.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26) [2]邓清.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J].科技信息. 2009(24) [3]宋纯宝,陈凤英.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交流的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 2009(08) 猜你喜欢: 1. 以爱的教育为题的议论文 2. 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3. 爱的教育为题的议论文 4. 有关爱的教育的幼教论文 5. 爱的教育议论文800字 6. 幼儿爱的教育论文

李遵白教授曾担任贵州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总体战略研究、贵州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运作管理研究、教育信息化与人才创新能力的改进等贵州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其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论文《高房价支撑政策中的利益困局分析》发表于2010年《中国软科学》封面文章,并得到中国政要内部参考资料《新华文摘》2010年第18期的转载。李遵白教授曾在《百姓》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重要著作《瑞典人的三不争》,文章“自强而不争”的民族性格特征时,并自诩是一个“自强而不争”的人。此后,这篇文章被《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4年第12期转载,影响了一代青少年。李遵白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包括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元素。最新成果,是码农经济学。 李遵白擅长撰写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笔名观小畜。李遵白曾发表议论文《大国不需要腐朽》,探讨国家崛起的方方面面。此外,李遵白著有现代诗《天鹅与蛤蟆》,该诗风趣幽默地表达出李遵白教授面对爱情坎坷的豁达心态。 你是天上的天鹅飞呀飞/我是地上的蛤蟆追呀追/ 突然我指着你说:“露出来了!露出来了!”/你一害羞,一脸红,一捂你的胸脯,一声尖叫/“啊!”的一声,你从天上掉到我的怀里来。——李遵白《天鹅与蛤蟆》 李遵白教授对于民生问题十分关注。其发表的学术论文《高房价支撑政策中的利益困局分析》表示基于对高房价现状的担忧。2013年8月14日,李遵白教授对于电蚊拍的安全问题表示了担忧,特别是对于婴幼儿的安全问题。同时,李遵白表示自己的手已经被电蚊拍电伤,若是婴儿被电,非死即伤。李遵白教授对于女权问题十分关注。他宣称,女权主义者与妒妇只有一步之遥。据此,遵白与水木民国版著名遗少芍药女士,进行了激烈论战。 李遵白教授在清华遇见了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孙正义倾慕遵白教授已久,敬献其名片一张 。

举几个历史上重大改革,(如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学前教育信息化论文

1、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2、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3、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4、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5、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6、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7、全面二胎政策下甘肃省学前教育发展预测8、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9、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10、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11、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12、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13、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14、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15、学前教育中童话故事的作用及方法研究16、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17、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18、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19、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0、学前教育专业装饰画基础课程设计探讨21、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22、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创新思考23、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24、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25、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26、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多维内涵构建的思考27、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28、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29、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30、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31、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32、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33、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34、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情况研究35、大班男女幼儿对幼儿教师形象认识的研究36、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37、学习型幼儿园构建策略研究38、试论多彩光谱方案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业评价中的应用39、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研究40、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二:41、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42、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创造性应用研究43、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情况研究44、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45、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46、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47、浅析现代化幼儿学前教育48、0-3岁婴儿家庭科学育儿情况研究49、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50、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51、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52、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研究53、互联网+视域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54、儿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55、学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56、幼儿绘本故事的阅读与教育活动方法研究57、幼儿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研究58、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59、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60、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与实现路径--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61、幼儿小班游戏发展的研究62、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空间、物质)及对策63、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65、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6、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研究68、幼儿园社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9、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70、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71、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7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73、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4、幼儿攀比行为及教育策略的研究75、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76、新教师如何处理幼儿的自由与纪律的关系77、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教育78、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79、幼儿入园前的准备80、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三:81、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82、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83、大班幼儿灾难认知的调查研究85、学前教育是不是"打造神童"?86、幼儿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认知研究87、学前教育:要继续上紧普惠"发条"88、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低效性问题研究89、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90、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91、创意舞蹈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彰显与应用9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适宜性研究93、山东省德州市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94、综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研究95、合材料在我国学前教育绘画中的应用96、广元市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研究趋势97、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研究98、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99、低幼儿童对电视信息的认知特点及教育启示100、童心与儿童教育101、绘画投射技术应用于美术治疗的探索10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策略104、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及应对策略研究105、幼儿对身体生长相关概念认知的研究106、幼儿园男教师入职与适应问题研究107、论教育学视野中儿童与大自然的关系108、儿童画与农民画的比较研究109、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具研究110、对一名多动症倾向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111、南京市A幼儿园5-6岁幼儿故事创编特点研究112、角色游戏中幼儿使用物质材料状况的研究113、陶行知乡村学前教育实验述论114、幼儿的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的阅读教育研究115、幼儿家长游戏观及家庭游戏现状研究养育事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自闭倾向儿童游戏治疗个案研究回归生活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研究5~7岁儿童沉浮概念的发展幼儿歌唱音准特点研究

一、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人们坚信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习过程,构建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从高校延伸到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领域,不少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对现代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抱以较高的期望,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应用理论和实践研究并没有像中小学领域、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领域成熟。“学前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因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兴趣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学前教育本身的边缘化。”[1]因为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存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甚至一些地方“入园难”的问题都很突出。如果连基本的“入园”都得不到保证,那么所谓的学前教育信息化也就只能被搁浅。 然而,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学前教育信息化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学前教育”、“幼儿园”、“幼儿教育”并含“信息化”或“信息技术”等为主题词进行专业学术检索,时间限定为2007—2012年①。检索到相关文献496条记录,其中硕士论文42篇,学术期刊439篇,会议论文2篇,报纸类13篇;2007年至2012年间,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如图 1所示。 笔者借助陈超美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II版本,对496条文献记录进行主题词提取,以期全面、可视化地呈现近年来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得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关键词网络时区视图,如图 2所示。 从图 2可以看出,2007年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最为集中和丰富,中心影响度也较大。其中,“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手段”、 “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整合”等关键词成为这一年度的研究热点。2008年至2012年,研究热点平稳过渡,从过多地关注信息技术逐渐转移到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如“学习兴趣”、“教育资源”、“教学情境”、 “信息化”、“学科整合”、“家园共育”、“电子白板”、“交互式”、“网络平台”、“信息化建设”等热点词的出现全面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尽管学前教育信息化受到较多的关注与研究,但我们还缺乏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的全面了解,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就不能保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面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非常有必要。根据图 1和图 2,结合与学前教育信息化相关的496条文献内容,本文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等五个方面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初现成效 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是保障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各种教育政策和文件都显示出了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注与倾斜。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该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标准中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幼儿园教师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对幼儿园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家园合作、科研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是信息化时代对幼儿园教师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基础教育中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必然要求幼儿园处于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中:拥有适宜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丰富适宜的信息化资源、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幼儿园教师等,才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 2012年9月,“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建设,该系统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监测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和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该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除了国家政府层面的政策、决策支持外,一些省市地区也早早意识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学前教育信息化实践,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以此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009年,《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2008—2010年)》[3]发布,该行动计划认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信息化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建设与发展。该行动计划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能力、引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为主要目标。三年内要在北京各区县建立60个学前教育示范基地,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北京地区的高质量、安全、稳定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前教育的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网络交流;普及示范幼儿园及一级一类幼儿园网络平台的建设,逐步推动、引导其他级类和性质的幼儿园的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各级各类幼儿园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2009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制定《浙江省幼儿园装备规范(试行)》(浙教办技[2009]173号)。该规范将信息技术装备配置单独列为一项,其中计算机教学办公配置、网络中心、闭路电视系统属于选配项,广播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属于必配项。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对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有:每个班配备有多媒体系统,每个幼儿园配备网络办公区,要建立幼儿园网络校园,幼儿园广播系统及幼儿园安全监控系统。 2011年《上海市托幼园所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配置要求》(沪教委基[2011]88号)发布。该要求从园所网络环境配置、园所基本配置到班级信息设备配置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幼儿园除了配备1个多功能活动室,示范园和各区县信息化实验园可按需配备电子白板、视频会议系统;示范园和各区县信息化实验园可按需配备多媒体资源室,提供可访问连接互联网或区教育网、园所内部资源的电脑,供教师或幼儿、家长访问相关多媒体资源;建议每园配备一定数量的笔记本电脑,提供给教师用于移动办公和外出学习培训使用。 2012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豫政办 [2012]169号),标准中将电视机、DVD、录音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作为园所的必配设备,而办公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广播系统等较高一级的多媒体设备则根据园所的经济实力选配。 此外,在天津、辽宁、吉林、四川、重庆等地也相继发布了相关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文件,从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到数字化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提出具体要求。 这些政策、法规及标准的制定推动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如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与评选,积极推动了幼儿园所信息化建设,形成鲜明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4]从2006年就开始“信息化建设工程”,逐步建立起一套集管理、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网络运行模式,以幼儿园信息化管理促进教师发展、保障幼儿园安全、推进家园共育为目标。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5]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框架,建设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资源平台、信息化沟通平台。上海市学前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从最初单一的信息发布逐步拓展到涵盖管理、教学、培训、支持的综合服务领域。[6] 尽管近年来国家的政策对学前教育信息化体现出较多的关注,各地也在积极地实践探索。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之路才刚刚起步,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各省市地区应根据当地现有的经济水平适宜地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法规、标准。 三、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 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只有1.3%,而国际平均水平为3.8%,由于政府保障水平低,导致学前教育中民办比例甚高(2010年,中西部地区民办幼儿园的比例高达80%以上[7]),同时办园质量参差不齐。[8]我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在宏观上区域发展不平衡,微观上内部应用不协调,学前教育里的“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严重障碍。幼儿园的网站、局域网等设置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请企业代设,所以一些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民办幼儿园就脱离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轨道。[9]当前幼儿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成为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瓶颈,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几乎可以100%地实现网络连通,信息化设备不断升级更新。但对于一般的城市来说,离这样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而对于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这样的目标遥不可及,因为基本的“入园”问题还未解决。 东部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经费投入比较充足,发展得比较充分;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基本的园所建设及普及问题仍未解决,幼儿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受到重视和有力的支持,但有条件的省市在学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有成效的。大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已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当中,建立多媒体活动室、幼儿班级里也配备了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DVD等硬件设施。部分发达地区还配置有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平台,基本实现了“园园通”。 西部地区,以兰州为例,幼儿园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人们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理解还比较狭隘。其中幼儿园的配置率达到70%以上的设备有联网的计算机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其中录音机的配置率达到了92%,而投影仪和幻灯机、数码摄(照)像机等的配置率则大部分不到50%。有52%的幼儿园配置有多媒体教室,有38%的幼儿园配置有广播系统,只有24%的少数幼儿园配置了专业计算机教室,而视频会议室、报告厅等其他信息化教学环境配置寥寥无几。[10]而中部地区的硬件设施配置也不够完善:尽管所调查的幼儿园100%的配备有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摄像机等设备,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呈现显著差异;省示范幼儿园的电脑人均占有量为0.073台,市示范幼儿园的电脑人均占有量为0.04台,民办幼儿园仅为0.02台。[11] 相对而言,上海地区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3年,上海市99%的幼儿园可以通过拨号或ADSL上网,建成园内局域网的就占61.5%,教师可使用的设备主要是计算机、VCD/DVD和录像机。2004年,上海市还为幼儿园创建了“园园通”管理应用平台,截至2011年,“园园通”公办园覆盖率达到100%,为全市18个区县,近千所幼儿园的3万多名教师、20多万户家庭所用。2005年,上海全市幼儿园宽带安装率达到73.4%,各幼儿园计算机平均拥有量为13台。2009年,各区县园所全面完成信息化设备的升级更新,实现班班有计算机、园园通宽带,根据区县、园所实际,添置、构建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平台,添置了电子白板、投影仪、数码相机等大量信息化应用设备。[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面对经费投入的比例与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需大量经费的矛盾,我们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让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企业共同参与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 利用社会力量推进和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有IBM公司和安康家园(又名安康“公益”网络项目)。2001年,IBM公司与我国教育部合作,将“小小探索者”(Kid Smart)项目引入中国,截至2010年,IBM已向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捐赠了3400多套总价值6800多万人民币的“小小探索者”儿童电脑和配套软件,在全国范围内150多个市、县建立起了600个“小小探索者”儿童电脑中心,直接或间接培训教师超过1万名。“小小探索者”项目以捐赠多媒体儿童学习中心及配套的教学软件为基础,通过为合作幼儿园组织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进一步探索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转变,提高幼儿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教师们专业化水平的提高。[13]截至2012年11月22日,共有18712所幼儿园、519154位老师加入安康计划。吉林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起点就是安康家园。针对吉林省私立幼儿园多、信息化支撑程度低、建设资金几乎为零的现状,安康家园雪中送炭,“借力”推进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14] 我们应参照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地域特点,根据幼儿园的不同等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逐级展开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改善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的现状。比如,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加快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所的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服务功能,探索适宜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城镇学校可以加大普及和推广互联网、“园园通”,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没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传统的信息技术设施配置,如录音机、电视机、摄像机、DVD等。 四、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专业化水平低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和重要支撑,是支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集成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共享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15] 目前已有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形式主要包括幼儿教育资源库(满足幼儿园教学需要)、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博客、各园课件制作素材库等。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主要依靠各地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在幼儿园、教师、家长及部分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的教育部门都建立了学前教育网站,幼儿园也有自己的独立网页、班级博客、家园互动平台、幼教主题论坛等一系列的网络资源平台。如中国学前教育网、上海学前教育网、浙江学前教育网、山东学前教育网、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网(http://,河南大学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所主办)等网站上的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内容丰富。这些网站大都传递国内外学前教育的最新信息,倡导学前教育的最新理念,为领导决策和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信息服务,为全社会的早期教育提供信息服务。 但专门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网络资源较少,适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软件开发技术在国内还很不成熟。在兰州,幼儿园网站(网页)普及率为36%,主要用途集中在幼儿园宣传、教师间分享教学信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而为幼儿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几乎为零。[16]上海学前教育网是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成果之一,是汇集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信息的资源库,更是集聚上海市优秀活动设计、课件、素材等的课程资源库。上海学前教育网多渠道整合上海市幼儿园课改成果,凝聚各方专家、名师,悉心打造优质的学前教育专业资源,相继推出幼师、家教、早教频道,重点建设“课程教材”、“06游戏”、“06医院”、“06厨房”、“06悦读”、“家教”、“03宝宝养护”等栏目。通过优化整合、共建共享幼儿园课程资源,有效减轻了教师负担,提升了幼儿园教学质量。[17] 相比之下,国外的儿童教育及社交网站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2012年国外评出最受欢迎的15个儿童网站,[18]其中排名第一的Nick网站每月访客量近500万人次。国外的儿童网站专业性强,分类明晰。如网站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类、娱乐类和成年人类(针对老师和家长),其中教育类网站下又细化为动物、艺术、数学、音乐、科学、太空等七小类。并且这些网站的内容绝大多数以玩为主,是为了让儿童了解一些他们平时比较少接触的东西,而不是让孩子记住什么知识。这些网站也都定位准确,根据网站内容分级,让相应知识水平的孩子去学习相应的内容。关键的一点是国外的儿童教育网站还关注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它们会教孩子如何在上网过程中保护自己的隐私,还专门为家长设立了“for Parents”网页,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提供建议。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幼儿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即使幼儿园配备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也无法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作用。另外信息化资源的专业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有的资源很难满足一线教师教学和科研需要。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要与当前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与特点保持一致,设计要符合幼儿学习的习惯和心理特点。同时,也需要专门的设计与开发人员参与,将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学活动、观摩课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整合呈现,并按照幼儿在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需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专业的信息化资源,并借助基础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或“园园通”进行共享。 五、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缺乏有效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必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重要因素。这对幼儿园教师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关系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整合质量,关系到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如果幼儿园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那学前教育信息化将成为空谈,信息技术也无法在幼儿园中发挥优势,培养儿童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也无法实现。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培训机会,国家也没有制定有关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标准。 自2005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后,就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截至2007年底,完成了1200多名骨干培训者的国家级培训,并先后培训了4万名省(县)级骨干教师;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先后启动了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已有近40万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相比,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幼儿园教师对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掌握得较好,而对投影仪、幻灯机、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的掌握水平较低,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从未使用过PowerPoint、Excel,多数幼儿园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素材的处理能力显得尤为欠缺。[19] 缺少专业的培训机会是阻碍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且培训收效甚微。在西部地区(以兰州为例),只有64%的幼儿园偶尔展开信息化教学培训,还有9%的幼儿园从未进行过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培训,经常开展这方面培训的幼儿园还不到总数的1/3。[20]可喜的是在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含部门、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转岗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集中培训。其中,在大部分省市的培训中,都开设了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师水平。2010年全国幼儿园教师学历的统计情况显示,直辖市及东部地区以上海地区为例,幼儿园教师本科及以上的占到45.95%,大专及以上为93.6%;而中部地区以河南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为0,大专及以上为60.3%,中专39.7%;西部地区以甘肃为例,本科及以上比例为0,大专及以上比例占70.23%,中专比例占29.77%。[21] 因此,对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已经趋于“个性化”,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已熟练掌握,能够根据本园所的特点进行适宜的信息技术应用,那么在培训中则主要注重理念的学习,如听专家讲座、报告讨论等形式。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比较“大众化”,虽然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定位和开展学前教育信息化还不十分清晰。那么在培训中除了学习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理念的学习和渗透。比如以教师主动学习为主导的参与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不仅能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而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22] 六、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得到较广泛应用,但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丰富完善家园共育的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优化教学活动过程,为幼儿的学习创造丰富的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三是家园共育。 信息技术在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不仅将信息技术与语言[23]、健康[24]、社会[25]、科学[26]、艺术[27]等领域的学科教学活动相整合,有的幼儿园还专门为幼儿开设电脑课[28],一时间引起家长和社会的热议。在2006年,《上海市幼儿园应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分析》[29]一文中作者曾提到,面对该如何在幼儿园中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时,多数人首先考虑的是设立专门的电脑教室,并开展计算机教育活动。这反映了当前学前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还未转变,未将计算机作为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助推器”,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影响严重。 虽然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但实践的多,学术研究的少;新闻报道的多,用实验和数据说话的少。网络上不乏各地幼儿园教师共享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教学的主题案例、视频资料、课题研究等,如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题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区域游戏整合的研究报告》[30]、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31]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JG05161)、“幼儿信息素养初步形成之研究”(项目编号:4-05-21-085)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也在网上公布研究会“十一五”、“十二五”的立项课题,其中有关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方面的课题有:“信息技术(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兰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合作和沟通的实证性研究”(广州);[32]但这些大多是地市、基层幼儿园所或研究机构的实践心得,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深度。 这些课题或实践正在进行或已经结束,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其学术质量却不能令人折服,缺乏实验和数据,绝大多数是主观的判断和经验展示。美国在过去的12年(1985—1997)中,一直在激烈地争论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室中的计算机对儿童发展有哪些潜在的危害和益处(Haugland,1997)。[33]研究者利用大量的实验样本和数据来证实儿童在学校中使用计算机的弊端,如普林斯顿教育测试服务机构(the 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4000名4年级和8年级学生中,“在学校中将大量时间用于计算机的学生在数学测验中的分数要低于那些较少摆弄计算机的学生”,“而较早的几项研究也没有结论证明新的技术在教会儿童读、写和计算方面是比铅笔和纸更好的工具”。[34]

未来世界更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Isand Box AR 沙盘课程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创造,去体会,对于开发、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信息化毕业论文

随着 教育 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的评估逐渐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信息化应用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学校信息化应用案例篇1 继桂东、芦淞等39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区之后,2014年,又有望城、宁乡等10个县市区申报创建实验县市区,现已完成材料评审、网络问辨、远程观课和意见反馈等工作。这些县市区在整体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涌现了很多创新应用案例: 宁乡、南县、津市等县市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以县为主,探索“政府支持、企业参与、部门配合、学校协作”建设模式,促进县域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望城区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实施“研训一体”全员培训,整合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资源,将教研、培训和教育信息化相互对接,在“区级”和“校本”两个层面上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的策略和 方法 ,形成区域性“大研训”格局,促进新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宁乡县以“宁乡教育新干线”为主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作用,着力打造了“名师课堂”“ 高效课堂 ”“同步课堂”“在线课堂”“成长课堂”。龙山县建成了精品课堂及优质专递课堂系统,城区优质课堂向全县73所学校的每间教室同步专递、每间办公室同步直播,实现了“同一时间上课”“同上一堂课”“同步互动学习”的城乡互动互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解决了农村学校因某些学科缺少专业教师而开不齐课、上不好课的问题。雨湖区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试点,探索“1+1+1教育生态圈发展”模式,采取“教师城乡换岗”“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流动支教”等 措施 更新教育信息化理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全区教育创新发展。这些县市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应用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学校信息化应用案例篇2 闵行区华漕中心小学建立“华漕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平台”,促进教师个人资源积累,相互学习借鉴,也便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评定。 通过平台,将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培训及 心得体会 、工作成绩、教学 经验 、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教育资源归入教师个人电子档案内,使之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积累,便于经常自我 总结 和 反思 ,利于他人学习借鉴。 通过平台,学校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进行科学的、激励性的评价,促使教师主动发展,从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与理解、专业技能等方面入手,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描绘与规定。 通过平台,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考核更为便利。教师只需按时将教育资料、资源及时添加到自己的电子档案袋中,条线或部门分管领导就能及时获取信息,组织交流、评价、考核。教师也能即时获得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学校信息化应用案例篇3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当“博客”这个名词跳入人们的视线时,西小教师再次大胆创新,2009年年初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学习发展共同体——课题博客群。西小教师博客群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市、区教育局各级领导热切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全校100多位教师都在博客群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及时更新。博客群的首页上栏目设置非常丰富,既有教育视角、课题研究、论文叙事、案例反思等与教学紧密相关的栏目,也有生活 随笔 、心灵氧吧等个人感悟,细细阅读每一篇 文章 ,常常被感动。那里洋溢着真情,流露着快乐,蕴含着思想。让我们一起走进我校语文老师杨韧的博客《喜洋洋》。它分为“喜洋洋常思考”、“喜洋洋勤耕耘”、“喜洋洋有爱徒”、“喜洋洋乐宝典”、“喜洋洋爱活动”、“喜洋洋会设计”、“喜洋洋爱学习”、“喜洋洋讲 故事 ”等七个版块。在喜洋洋勤耕耘板块中杨老师在博客中播下的思想的种子,走进喜洋洋有爱徒,你会发现这是孩子们的舞台和乐园。喜洋洋有宝典中杨老师向孩子们推荐了许多对成长有帮助的文章,喜洋洋爱活动则记录了师生一起快乐的活动。因为全体老师的参与,西小博客在蓬蓬勃勃地发展。 学校信息化应用案例篇4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为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自2011年9月1日起推行学校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以来,节约了资源和人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公效率,尤其为日益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然在推行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特总结如下,与各位教育同仁分享,不足之处,还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基于windows平台和MSSQL数据库,以ASP和VB为开发语言,自主开发出的集B/S和C/S一体化的运行模式,适用于学校各个部门复杂的办公需求,模块有学生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协同办公模块、应用与服务模块。 学生管理系统里面有招生管理、缴费情况管理、自动排班管理、学籍管理、宿舍管理、考勤管理、成绩管理、评价管理等子模块,严格遵循招生->入学->在校-> 毕业 或转校的学生管理情况。 教师管理系统里面有教师应聘管理、职工信息管理、职位变动管理、班主任岗位管理、工资奖金管理、教师绩效考核管理,严格遵循招聘管理->在职管理-> 离职 管理,便于数据统计和分析。 协同办公系统分公告通知、部门工作、公文签发、邮件系统、即时通讯录、页面即时通讯模块,便于文件之间的传递、分享、协作、计划周程、进度监督、结果公布,进而形成部门和学校的工作参例,任何一个职位的变动都不会影响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一两年后,学校的管理信息,有案例可查,有经验可以借鉴,不足之处可预先预防。 应用与服务系统有电教报修、总务水电报修、用车管理、外出门岗登记、功能室申请、内部学校照片、软件、视频共享、图书系统、物品申用系统、网络硬盘和FTP、工资、 保险 、住房公积金、文印管理的查询,方便了老师的日常应用,对资源做到了最优化分配。 学校信息化应用案例的相关搜索内容: 1. 教育信息化应用论文 2. 学校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3. 学校2016-2017学年信息化教育工作计划 4. 教育信息化会议讲话 5. 2017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范文

一份精彩的论文,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题目,因此我为你们精心挑选了论文的选题,仅供参考!

扬州大学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毕业论文要求:

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能反映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措施和新机制,有理论,有实践,力求文字精炼、通畅,观点鲜明,重点突出。字数5000字以上。

打印格式与完成时间

一律采用A4纸打印。

标题用三号黑体字居中

标题下用四号楷体字注明单位和学员姓名

正文一律用五号宋体字。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关于教育体制与发展研究

1、 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及与小学教育现代化关系研究

2、 国际小学教育阶段母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3、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与完善的研究

二、关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建议

2、新课改下小学教科研现状及思考

3、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

4、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小语教学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6、当代小学生学习特点研究

7、小学生学习类型及分类指导研究

8、小学生语文(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预防及矫治研究

9、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的研究

10、小学生课外学习指导研究

1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研究

12、小学数学(语文)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13、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研究

1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研究

15、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

16、创造性使用小学新教材的策略研究

17、自主学习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18、小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19、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20、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1、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24、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

25、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26、小学数学中概念的教学

24、小学数学中计算的教学

25、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26、小学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28、小学数学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

29、小学数学(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教学

30、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3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3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33、小学生数学语言教学的研究

34、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

35、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36、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37、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8、现代教育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三、关于教师成长研究

1、在新课改中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2、新课改呼唤教师间的合作

3、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方式、方法研究

4、构建富有特色的小学教师文化研究

5、名优小学教师品质特征及培养途径的研究

6、关注小学教师个人需要,促进其自主发展对策研究

7、科研型小学教师的心理品质及“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研究

8、培养小学教师反思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四、关于班主任工作研究

1、新形势下小学班集体建设研究

2、现代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方法及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3、优秀小学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4、小学班级活动创新思考

五、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1、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浅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3、浅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心育功能

六、关于德育与心育研究

1、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研究

3、小学教师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4、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测评研究

5、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6、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

7、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操作策略研究

8、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七、关于其他各类教育研究

1、科技教育与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小学学科教学渗透科技教育研究

3、小学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4、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八、关于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互动研究

1、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

2、如何开发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的研究

3、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社会因素的研究

4、成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九、关于教育信息化研究

1、小学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2、网络环境下小学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十、关于教育评价研究

1、关于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2、小学生个性发展评价研究

3、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应用研究

4、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评价研究

5、创新教育评价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序号 论文题目

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 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

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 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

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

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

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

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

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

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

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 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

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

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

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

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

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42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43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44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

45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

46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

47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

48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49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50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

51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

53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54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

55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

56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57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

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

59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

60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

6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

62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

63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64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65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6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

67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68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69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70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71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73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74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75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7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77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

78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79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80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

81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82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

83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8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

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

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

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

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

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

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

9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9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95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6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

97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98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

99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