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第一期

发布时间: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第一期

办学地点: 北校区在南宁市建政路37号,南校区在南宁市东葛路26号。

办学类型: 国有公办成人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办学层次: 普通专科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和旅游管理专业已分别被确定为教育部和自治区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试点专业。目前在校学生已达万人。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及研究人员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高于全区高校平均水平。 其中,有国务院颁发的 *** 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有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 *** 授予的荣誉奖章获得者等。

该院具有52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育基地

教育培训资源丰富。我院是广西中国小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的重要基地。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挂靠我院,"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承担广西中国小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任务的教研部设在我院,广西中国小校长培训、教师培训、中国小教师资格认定等机构、广西国语水平培训和测试基地、首届--中国东协博览会指定语言文化培训机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以及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工作办公室等均设在我院。

2、科研成果

教育研究资源丰富。我院已取得各类科研成果总计1400多项。其中,有全国、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也有国家、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获奖成果中有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优秀剧本奖、 国家优秀图书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全区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学院现有生态文化、人力资源、教育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4个研究所。

3、专业刊物

我院还拥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基础教育研究》、《创新作文》、《国小教学参考》、《哲理》、《中学教学参考》等6个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刊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广西教育学院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和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最佳化,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先后与美国英语学会、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并开展留学生教育。校际学术交流频繁,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生导师多人受聘为我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

当前,学院正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昂的斗志,抓住机遇,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把广西教育学院建设成为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学院与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改制为普通政法类本科院校正式启动。一年来,学院党委和行政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工作,紧紧抓住合并改制这一工作重心,狠抓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使学院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教学及科研等迈上新台阶,促进学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两院合并改制得到了自治区政法委、教育厅、司法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两院合并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及筹备委员会。同时,广西教育学院和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相应成立筹备委员会,合并改制的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一个国际交流学院。

中文系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教师队伍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博士多名,副高以上职称超过50%,治学精谨扎实,其中不乏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 教育资金和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中文系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其中多个项目获自治区教育厅课题立项和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毕业生普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区各地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骨干。中文系生源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汉语(普通专科,文史类)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中国小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文秘等方面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到中国小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宣传或公关工作;到文化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媒体从事文案策划、编辑和新闻采写工作。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唐诗宋词(自治区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逻辑等。

外语系成立于1984年,是广西同类院校建系较早的教学部门,目前是学院三大教学系之一。开设有英语教育、套用英语和商务英语等3个专业,办学层次分别是普通专科、成人专科、成人本科。拥有教学必备的微机室、语言实验室、DVD视听室等。全部教室均改装为多媒教室,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由专职英语教师、外籍专家组成。教师中有96%的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研究生学历,6人持有副教授的资格,7位教师具有留学和在海外任教的工作经历,部分教师或 *** 或应邀为广西、南宁市各级 *** 担任口头和笔头翻译工作,多名教师受中国--东协博览会、博览局聘请担任南博会期间商务翻译工作,教学经验和商务经验十分丰富。我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历年来有优秀毕业生考取了区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全国或省级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各种奖项。各届毕业生就业率高, 2007届普通专科毕业生的历年就业率达100%, 2008届毕业生离校仅半个月就业率已超过90%。除学历教育以外,我系还承担各类型的教师1982年开始我系负责全区中学英语师资短期培训,近年来又承担了全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指导和培训工作,仅在2001-2002年间就承担了省(市)级继续教育的培训项目6个。1990年至今,连续17次承担了广西教育厅与美国英语协会ELIC合作的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广西中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班,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培训骨干英语教师逾千人。

政治经济系是我院老牌系之一,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区内享有较高声誉。拥有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博士2名,硕士5名,研究生学历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0%以上。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教育、法学、行政管理等4个成人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国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学等6个成人专科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实务、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等4个高职高专专业。学院社科部挂靠我系,我系教师除承担本系专业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

近来,我系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既注重理论教学,又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建立了模拟法庭、模拟商务谈判、证券与投资、法律咨询中心等实训基地,着力培养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普遍得到各行业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成为了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骨干及 *** 部门的领导干部、企业业务精英和私企负责人。

近几年来,我系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就业率较高,2007、2008年达到97%以上,位于学院的前列。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原名数学系,是我院最早设定的本科系之一。经过长期的建设,现设有数学与套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数学教育、计算机套用技术、软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4个专科专业。另外还承担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数计系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教育大系,并于95年正式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已获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5人,攻读硕士学位3人。学院学科带头人1人,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既有一批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也有一批知识结构新、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现有函式论教研室、代数几何教研室、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计算机软体教研室和计算机硬体教研室。目前,我系有计算机硬体综合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机房四间、多媒体教室2间和学院网路管理中心,总面积达460平方米,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设备多套,各种类型的电脑200多台。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800多人。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重视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做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承担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院级重点课程2项,院级重点学科1项。与此同时,数计系还与南宁市四职高,横县横州一中、北海五中等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教育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了解中学、服务中学提供了条件。与南宁市平方软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实用技能提供了条件。

20多年来,数计系通过脱产、函授等形式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本、专科生数千人,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当地教育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大批IT业的精英。

在新的世纪里,数计系将以更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旅游与环境学系原名地理系,成立于1984年,1998年,根据办学专业的拓展,更名为旅游与环境学系。自成立至今,本系已经走过了25年的办学历程,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地理专业人才和1000多名旅游专业人才。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1992年,本系开始筹备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并于1993年招收首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设立旅游专业的3个院系之一(另两个分别是广西旅游专科学校和桂林工学院旅游系),也是南宁市第一个开办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旅游与环境学系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中招收学生,设立有地理教育、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东南亚)、旅游英语等4个普通专科专业;地理科学(专升本)、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专升本)等3个函授成人专业,以及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本科)等2个全日制成人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近500人。本系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职工队伍。全系有教职工15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专职教师中,2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6人为学士学历。除此之外,还聘请了10多位在广西旅游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本系的客座教授。本系的地理、旅游多功能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本系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竞争实力的培养,在新生入学时就聘请行业专家开设有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的讲座,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通过短期和较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学生既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本系毕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许多学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部分学生还跨出国门,在越南的有关企业中就业。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具有现代色彩的系,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目前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专科层次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部及自治区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影视多媒体。本科层次有三个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网路工程、电子商务。

本系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学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开放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本系的最大特色。本系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紧紧把握住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根基,以特色为重点,以人为本,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教学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该系拥有3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150台高档计算机,并全部接通宽频网。还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硬体实验室、常规媒体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信息资料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节目地面接收站、专业摄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广西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广西教育学院现有的行业优势和师资力量,迎接科学技术发展给出版业带来的严峻挑战,为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培养急需人才而成立的。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实习基地稳固,就业方向宽广。拥有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68%,有博士、教授多名。所拥有的高配置的一流的全新的集教学、上机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室,既可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又可让学生得到全新的高科技享受。基于本系的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是一家拥有40多年办刊历史的出版单位,现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学教学参考》(原名《中学理科》)、《国小教学参考》、《创新作文》、《哲理》(原名《中学文科》)四大品牌期刊,既造就了一批可指导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的资深的专业技术人才,又培育了书刊编辑出版实习基地。本系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直接参与学院杂志社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毕业生既可在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可从事文秘方面的工作,还可自谋职业从事文字印刷、书刊销售及其他行业的工作。

在短短的时间内,本系学生成立了"水天诗社",并创办了提升自身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刊物《半坡人》(含诗刊和副刊),在广西高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这充分体现了本系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艺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在新世纪按照最新的办学理念筹建新校舍、添置新设备、组建教师队伍而创办的新的教学系(2001年10月成立)。面向中国小艺术教育和新今人才市场,艺术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本系的发展作为主题,把完善专业设定作为主线,把创新作为动力,把提高办学能力作为出发点,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

艺术系现有美术、音乐、舞蹈三个专业,涵盖普通本科和专科,成人本科和专科几种专业发展类型,并且有全日制和业余两种培养模式。迄今已有5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艺术系现有在编教师24人,其中半数以上拥有中、高级职称,相当部分教师来自全区一线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团体,有丰富的艺术教学经验、美术创作经验和舞台表演经验。艺术系还特聘了10多位区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为 *** 教师,专职教师和 *** 教师结合,构成互补优势,师资力量均衡、雄厚。

"十一五"期间,艺术系将以经济建设和新今需求为导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艺术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立足广西,面向西部,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套用型人才,把艺术系建成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在本部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系。

现代教育技术系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又有锐意进取的青年讲师;教学设备先进,拥有4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了接通宽频网的170台高档计算机,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教学节目接收系统、专业摄像设备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毕业学生优秀,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系目前设定普高专业有: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旅游英语;成高专业有:计算机系统维护(高升专)、计算机网路技术(高升专)、现代教育技术(高升专)、网路工程(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升本)、电子商务(专升本)。

省级学术期刊,原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版面费较高。

刊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主办: 广西教育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6-9410CN: 45-1076/G4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6PS:该刊为省级普通期刊,非核心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1第5期

广西民族大学院校代码是10608,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简称“民大”,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校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小语种人才基地),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孔子学院奖学金学生接收院校”,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是“十二五”时期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相思湖校区、思源湖校区和武鸣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建筑面积887298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7.89万册,电子图书723.76万册;设有24个学院,开办82个本科专业,1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3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

办学历史

广西民族学院

1950年11月24日,学院创立。中共广西省委会和广西省人民政府根据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精神,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筹建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由省财政拨款40亿(旧人民币)为办校经费。由广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民族学院双重领导。

1952年3月19日,在省人民政府会议厅隆重举行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正式成立暨第一期干部训练班开学典。

1953年2月24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发文,将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改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

1953年4月迁址西乡塘。校址迁至南宁市西乡塘。在现校址建成楼房4栋及饭堂、浴室等附属建筑4588平方米。1958年6月7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广西省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

1956年9月22日,中共广西省直机关党委批准:成立中共广西省民族学院委员会。同年11月9日,中共广西省委批示:同意中共广西省民族学院委员会直接由中共广西省机关党委领导。

1960年6月,创办大学系科。南宁师范学院(其前身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与广西民族学院合并。同年8月,学院成立汉语言文学系、历史系和政治专科。汉语言文学、历史两个专业为本科,学制四年;政治专业为专科,学制二年。至此,我院成为一所拥有政治、汉语言文学、历史三个系,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四个专修科,干训、预科两个部的多科性的民族高等学校。

1981年12月,学位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广西民族学院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

2005年10月19日西校区建设起步。学校与相思湖新区管理委员会在南宁市政府会议中心正式签订西校区建设用地协议。

广西民族大学

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2006.5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暨建校54周年庆典,2006年5月18日举行广西民族学院更名广西民族大学揭牌仪式。

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外国语言文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84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共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3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建成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技术史。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法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体育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

2021年生物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生物与医药、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硕士图书情报、工程(两个领域:化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体育。

自治区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计算数等省部级重点学科24个。

国家民委重点一级学科(4个)

人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政治学 。

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政治学、科学技术史、民族传统体育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泰国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6个语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言文学)、民族学、档案学、对外汉语。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越南语。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2019年: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英语、泰语、越南语(5个)。

202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翻译、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行政管理(8个)。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15个)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体育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会计学、行政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法学。

2022年,新增法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其中,民族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法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B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395人,其中专任教师153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74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0余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广西民族大学)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立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2门,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项目11项,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2009年以来,承担国家民委教改项目11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09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5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91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东盟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写作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档案管理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民间文学概论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老挝语精读、有机化学、理论力学、档案管理学、中国文化史、民间文学、越南语口语、运动解剖学、电子文件管理、分析化学、美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壮语、化工原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离散数学、国际贸易实务、文学概论、中国历史地理学 。

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教育学、公共心理学 。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0年:老挝语口语、光影艺术:电影中的物理科学、广西特色产业木薯制乙醇蒸馏工段虚拟仿真实验、档案学概论、公共伦理学、高等代数、视听语言、国际贸易实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泰语语音、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基础、财务管理、国际结算、成本会计、越南语口语Ⅰ、大学生创新训练(16门)。

研究机构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含培育建设单位)6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11个,广西高校校企校地共建创新平台8个,自治区“八桂学者”科技创新平台2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个。

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东盟研究中心 。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基地 。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产化学品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混杂计算与集成电路设计分析重点实验室 。

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不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广西科学实验中心 。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广西高校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摩擦材料研究所、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科技史研究室、民族研究中心、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基地、壮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基地、中国华南与东南亚民族研究创新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15年5月,学校2009年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130项,省部级课题354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3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91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189项。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82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61项,三等奖103项,铜鼓奖5项,其他荣誉3项)。

自然科学方面:省部级奖励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等荣誉称号;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名刊建设工程入选期刊(2004、2006年);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2004年被美国《爱西斯》(ISIS)(国际科技史权威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收录;200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评比“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7年荣获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自然科学期刊和“名栏”奖;2011年在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A-)”。

馆藏资源

截止2020年9月底,图书馆有纸质文献187.8739万余册,电子图书723.7631万册,中外电子期刊3063138种余种,学位论文16582668余篇,音视频219009小时。以东盟文献信息中心、八桂文献信息中心、相思湖文献信息中心建设等为标志,形成了自身馆藏特色。东盟文献信息中心,现建有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越南语文献库,以及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原版图书及数据库。八桂文献信息中心,主要收藏广西地方特色文献和除广西民大师生和校友之外的其他广西籍作者著述以及工作在广西的作者著述,含壮学文献信息库、壮侗语族语言文学数据库、广西作家库、广西世居民族视频库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先后与17个国家、地区的13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是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教育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执行学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高校”、“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考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考试点”、“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培训和选拔院校;泰国教育部在学校建立了泰语水平测试点。累计培养外国留学生1.2万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副总理范加谦、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老挝总理波松及国会主席巴妮·雅陶都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来校参观访问。

2018年3月2日,为促进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高层次领军人才在广西大地培育转化、荟萃成长,力争为实现富民兴桂目标贡献力量,学校与中央民族大学签署《中央民族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校园环境

相思湖

相思湖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为广西民族大学校内人工湖,湖边有相思桥、揽月亭、连心桥等仿古建筑。相思湖最初是西乡塘邕江边的水库,位于广西民族大学内的只是相思湖水库的一部分。当时水库两边长有两排高大的相思树,但都被1958年的大水冲掉了,水库也遭到了破坏。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内政部部长的谢觉哉前来南宁视察,并到学校看望师生,正好碰到学校师生正在修建水库,谢觉哉部长为师生“读书劳动为人民”的精神所感动,当场赋诗一首:“一轮红日飞腾日,千载阴云消逝时。红水永清鱼信远,瑶山奇险我心夷。垦田植树地为动,善舞能歌月亦迟。学习好兼劳动好,还从湖畔觅相思。”并把当时那个水库命名为相思湖水库,后来广西民族大学师生也把该校校内的湖命名为相思湖。

大礼堂

由建筑学家梁思成亲手设计的大礼堂结构严谨,雕梁画栋,色彩斑斓而不显庸俗华贵,看似古朴却不失磅礴气势。礼堂前,八根大红柱巍然挺立,将整座礼堂稳稳当当地撑起,喜迎八方来客。以青色琉璃瓦覆盖楼顶,显得整座楼阁看起来轻盈洒脱,富有灵气,更彰显了古骆越建筑风格的特色和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工艺的高超本领。不仅如此,礼堂的外观装饰也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大礼堂顶梁及楼檐上雕画有广西少数民族共同认可的图腾——鸟、龙和狮子,而礼堂顶楼楼檐和偏厦雕塑着56只和平鸽,代表了中国56个民族亲密团结。阁楼上的四角楼檐檐角微微翘起,形似峙山欲飞。木雕的蛟龙昂首向前,龙头均雕有像甲骨文‘雷云’字形的图案,这些图案酷似广西壮族民族服饰上的扣子,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又显出一种古朴雅典的气质。

公主楼

官方称谓为非通用语种基地楼,简称基地楼,泰国诗琳通公主于2006年4月8日为该楼“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揭牌,故又被称为“公主楼”。与大礼堂的民族特色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现代气息相比,它的特别就在于它充满了异国风情。全泰国风情建筑,拥有独特的塔尖,是泰国佛教宗教信仰的表现。

风雨桥

风雨桥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侗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廊桥建筑的珍品,建筑技巧神奇,极富民族特色”“广西民族大学聚集八方学子,以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在建校60年之际按学校规划和校友的意愿,在相思湖上修建了长40米,宽5.6米的风雨桥。该风雨桥由3座塔亭和12间桥廊构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以“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为宗旨,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国际性;设置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中国—东盟、文学、经济学、语言学以及法学等栏目,尤其以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为特色栏目,大力刊发人类学民族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以及处于学术前沿的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其他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稿件。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是广西优秀

《大学教育》期刊是省级刊物。

《大学教育》杂志社是由广西教育学院主管、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学术期刊,是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11]980号)由《哲理》杂志更名而来。《大学教育》杂志旨在为高校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传播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本刊全文同时收录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办学地点: 北校区在南宁市建政路37号,南校区在南宁市东葛路26号。

办学类型: 国有公办成人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办学层次: 普通专科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和旅游管理专业已分别被确定为教育部和自治区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试点专业。目前在校学生已达万人。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及研究人员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高于全区高校平均水平。 其中,有国务院颁发的 *** 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有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 *** 授予的荣誉奖章获得者等。

该院具有52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育基地

教育培训资源丰富。我院是广西中国小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的重要基地。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挂靠我院,"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承担广西中国小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任务的教研部设在我院,广西中国小校长培训、教师培训、中国小教师资格认定等机构、广西国语水平培训和测试基地、首届--中国东协博览会指定语言文化培训机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以及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工作办公室等均设在我院。

2、科研成果

教育研究资源丰富。我院已取得各类科研成果总计1400多项。其中,有全国、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也有国家、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获奖成果中有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优秀剧本奖、 国家优秀图书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全区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学院现有生态文化、人力资源、教育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4个研究所。

3、专业刊物

我院还拥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基础教育研究》、《创新作文》、《国小教学参考》、《哲理》、《中学教学参考》等6个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刊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广西教育学院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和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最佳化,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先后与美国英语学会、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并开展留学生教育。校际学术交流频繁,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生导师多人受聘为我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

当前,学院正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昂的斗志,抓住机遇,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把广西教育学院建设成为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学院与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改制为普通政法类本科院校正式启动。一年来,学院党委和行政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工作,紧紧抓住合并改制这一工作重心,狠抓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使学院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教学及科研等迈上新台阶,促进学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两院合并改制得到了自治区政法委、教育厅、司法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两院合并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及筹备委员会。同时,广西教育学院和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相应成立筹备委员会,合并改制的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一个国际交流学院。

中文系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教师队伍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博士多名,副高以上职称超过50%,治学精谨扎实,其中不乏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 教育资金和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中文系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其中多个项目获自治区教育厅课题立项和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毕业生普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区各地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骨干。中文系生源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汉语(普通专科,文史类)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中国小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文秘等方面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到中国小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宣传或公关工作;到文化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媒体从事文案策划、编辑和新闻采写工作。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唐诗宋词(自治区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逻辑等。

外语系成立于1984年,是广西同类院校建系较早的教学部门,目前是学院三大教学系之一。开设有英语教育、套用英语和商务英语等3个专业,办学层次分别是普通专科、成人专科、成人本科。拥有教学必备的微机室、语言实验室、DVD视听室等。全部教室均改装为多媒教室,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由专职英语教师、外籍专家组成。教师中有96%的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研究生学历,6人持有副教授的资格,7位教师具有留学和在海外任教的工作经历,部分教师或 *** 或应邀为广西、南宁市各级 *** 担任口头和笔头翻译工作,多名教师受中国--东协博览会、博览局聘请担任南博会期间商务翻译工作,教学经验和商务经验十分丰富。我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历年来有优秀毕业生考取了区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全国或省级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各种奖项。各届毕业生就业率高, 2007届普通专科毕业生的历年就业率达100%, 2008届毕业生离校仅半个月就业率已超过90%。除学历教育以外,我系还承担各类型的教师1982年开始我系负责全区中学英语师资短期培训,近年来又承担了全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指导和培训工作,仅在2001-2002年间就承担了省(市)级继续教育的培训项目6个。1990年至今,连续17次承担了广西教育厅与美国英语协会ELIC合作的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广西中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班,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培训骨干英语教师逾千人。

政治经济系是我院老牌系之一,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区内享有较高声誉。拥有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博士2名,硕士5名,研究生学历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0%以上。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教育、法学、行政管理等4个成人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国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学等6个成人专科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实务、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等4个高职高专专业。学院社科部挂靠我系,我系教师除承担本系专业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

近来,我系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既注重理论教学,又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建立了模拟法庭、模拟商务谈判、证券与投资、法律咨询中心等实训基地,着力培养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普遍得到各行业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成为了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骨干及 *** 部门的领导干部、企业业务精英和私企负责人。

近几年来,我系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就业率较高,2007、2008年达到97%以上,位于学院的前列。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原名数学系,是我院最早设定的本科系之一。经过长期的建设,现设有数学与套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数学教育、计算机套用技术、软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4个专科专业。另外还承担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数计系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教育大系,并于95年正式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已获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5人,攻读硕士学位3人。学院学科带头人1人,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既有一批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也有一批知识结构新、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现有函式论教研室、代数几何教研室、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计算机软体教研室和计算机硬体教研室。目前,我系有计算机硬体综合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机房四间、多媒体教室2间和学院网路管理中心,总面积达460平方米,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设备多套,各种类型的电脑200多台。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800多人。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重视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做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承担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院级重点课程2项,院级重点学科1项。与此同时,数计系还与南宁市四职高,横县横州一中、北海五中等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教育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了解中学、服务中学提供了条件。与南宁市平方软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实用技能提供了条件。

20多年来,数计系通过脱产、函授等形式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本、专科生数千人,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当地教育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大批IT业的精英。

在新的世纪里,数计系将以更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旅游与环境学系原名地理系,成立于1984年,1998年,根据办学专业的拓展,更名为旅游与环境学系。自成立至今,本系已经走过了25年的办学历程,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地理专业人才和1000多名旅游专业人才。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1992年,本系开始筹备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并于1993年招收首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设立旅游专业的3个院系之一(另两个分别是广西旅游专科学校和桂林工学院旅游系),也是南宁市第一个开办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旅游与环境学系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中招收学生,设立有地理教育、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东南亚)、旅游英语等4个普通专科专业;地理科学(专升本)、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专升本)等3个函授成人专业,以及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本科)等2个全日制成人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近500人。本系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职工队伍。全系有教职工15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专职教师中,2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6人为学士学历。除此之外,还聘请了10多位在广西旅游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本系的客座教授。本系的地理、旅游多功能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本系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竞争实力的培养,在新生入学时就聘请行业专家开设有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的讲座,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通过短期和较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学生既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本系毕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许多学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部分学生还跨出国门,在越南的有关企业中就业。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具有现代色彩的系,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目前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专科层次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部及自治区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影视多媒体。本科层次有三个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网路工程、电子商务。

本系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学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开放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本系的最大特色。本系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紧紧把握住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根基,以特色为重点,以人为本,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教学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该系拥有3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150台高档计算机,并全部接通宽频网。还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硬体实验室、常规媒体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信息资料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节目地面接收站、专业摄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广西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广西教育学院现有的行业优势和师资力量,迎接科学技术发展给出版业带来的严峻挑战,为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培养急需人才而成立的。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实习基地稳固,就业方向宽广。拥有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68%,有博士、教授多名。所拥有的高配置的一流的全新的集教学、上机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室,既可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又可让学生得到全新的高科技享受。基于本系的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是一家拥有40多年办刊历史的出版单位,现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学教学参考》(原名《中学理科》)、《国小教学参考》、《创新作文》、《哲理》(原名《中学文科》)四大品牌期刊,既造就了一批可指导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的资深的专业技术人才,又培育了书刊编辑出版实习基地。本系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直接参与学院杂志社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毕业生既可在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可从事文秘方面的工作,还可自谋职业从事文字印刷、书刊销售及其他行业的工作。

在短短的时间内,本系学生成立了"水天诗社",并创办了提升自身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刊物《半坡人》(含诗刊和副刊),在广西高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这充分体现了本系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艺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在新世纪按照最新的办学理念筹建新校舍、添置新设备、组建教师队伍而创办的新的教学系(2001年10月成立)。面向中国小艺术教育和新今人才市场,艺术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本系的发展作为主题,把完善专业设定作为主线,把创新作为动力,把提高办学能力作为出发点,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

艺术系现有美术、音乐、舞蹈三个专业,涵盖普通本科和专科,成人本科和专科几种专业发展类型,并且有全日制和业余两种培养模式。迄今已有5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艺术系现有在编教师24人,其中半数以上拥有中、高级职称,相当部分教师来自全区一线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团体,有丰富的艺术教学经验、美术创作经验和舞台表演经验。艺术系还特聘了10多位区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为 *** 教师,专职教师和 *** 教师结合,构成互补优势,师资力量均衡、雄厚。

"十一五"期间,艺术系将以经济建设和新今需求为导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艺术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立足广西,面向西部,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套用型人才,把艺术系建成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在本部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系。

现代教育技术系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又有锐意进取的青年讲师;教学设备先进,拥有4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了接通宽频网的170台高档计算机,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教学节目接收系统、专业摄像设备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毕业学生优秀,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系目前设定普高专业有: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旅游英语;成高专业有:计算机系统维护(高升专)、计算机网路技术(高升专)、现代教育技术(高升专)、网路工程(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升本)、电子商务(专升本)。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刊号

《大学教育》期刊是省级刊物。

《大学教育》杂志社是由广西教育学院主管、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学术期刊,是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11]980号)由《哲理》杂志更名而来。《大学教育》杂志旨在为高校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传播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本刊全文同时收录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办学地点: 北校区在南宁市建政路37号,南校区在南宁市东葛路26号。

办学类型: 国有公办成人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办学层次: 普通专科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和旅游管理专业已分别被确定为教育部和自治区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试点专业。目前在校学生已达万人。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及研究人员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高于全区高校平均水平。 其中,有国务院颁发的 *** 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有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 *** 授予的荣誉奖章获得者等。

该院具有52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育基地

教育培训资源丰富。我院是广西中国小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的重要基地。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挂靠我院,"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承担广西中国小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任务的教研部设在我院,广西中国小校长培训、教师培训、中国小教师资格认定等机构、广西国语水平培训和测试基地、首届--中国东协博览会指定语言文化培训机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以及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工作办公室等均设在我院。

2、科研成果

教育研究资源丰富。我院已取得各类科研成果总计1400多项。其中,有全国、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也有国家、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获奖成果中有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优秀剧本奖、 国家优秀图书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全区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学院现有生态文化、人力资源、教育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4个研究所。

3、专业刊物

我院还拥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基础教育研究》、《创新作文》、《国小教学参考》、《哲理》、《中学教学参考》等6个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刊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广西教育学院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和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最佳化,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先后与美国英语学会、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并开展留学生教育。校际学术交流频繁,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生导师多人受聘为我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

当前,学院正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昂的斗志,抓住机遇,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把广西教育学院建设成为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学院与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改制为普通政法类本科院校正式启动。一年来,学院党委和行政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工作,紧紧抓住合并改制这一工作重心,狠抓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使学院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教学及科研等迈上新台阶,促进学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两院合并改制得到了自治区政法委、教育厅、司法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两院合并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及筹备委员会。同时,广西教育学院和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相应成立筹备委员会,合并改制的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一个国际交流学院。

中文系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教师队伍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博士多名,副高以上职称超过50%,治学精谨扎实,其中不乏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 教育资金和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中文系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其中多个项目获自治区教育厅课题立项和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毕业生普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区各地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骨干。中文系生源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汉语(普通专科,文史类)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中国小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文秘等方面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到中国小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宣传或公关工作;到文化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媒体从事文案策划、编辑和新闻采写工作。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唐诗宋词(自治区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逻辑等。

外语系成立于1984年,是广西同类院校建系较早的教学部门,目前是学院三大教学系之一。开设有英语教育、套用英语和商务英语等3个专业,办学层次分别是普通专科、成人专科、成人本科。拥有教学必备的微机室、语言实验室、DVD视听室等。全部教室均改装为多媒教室,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由专职英语教师、外籍专家组成。教师中有96%的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研究生学历,6人持有副教授的资格,7位教师具有留学和在海外任教的工作经历,部分教师或 *** 或应邀为广西、南宁市各级 *** 担任口头和笔头翻译工作,多名教师受中国--东协博览会、博览局聘请担任南博会期间商务翻译工作,教学经验和商务经验十分丰富。我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历年来有优秀毕业生考取了区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全国或省级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各种奖项。各届毕业生就业率高, 2007届普通专科毕业生的历年就业率达100%, 2008届毕业生离校仅半个月就业率已超过90%。除学历教育以外,我系还承担各类型的教师1982年开始我系负责全区中学英语师资短期培训,近年来又承担了全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指导和培训工作,仅在2001-2002年间就承担了省(市)级继续教育的培训项目6个。1990年至今,连续17次承担了广西教育厅与美国英语协会ELIC合作的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广西中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班,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培训骨干英语教师逾千人。

政治经济系是我院老牌系之一,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区内享有较高声誉。拥有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博士2名,硕士5名,研究生学历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0%以上。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教育、法学、行政管理等4个成人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国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学等6个成人专科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实务、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等4个高职高专专业。学院社科部挂靠我系,我系教师除承担本系专业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

近来,我系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既注重理论教学,又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建立了模拟法庭、模拟商务谈判、证券与投资、法律咨询中心等实训基地,着力培养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普遍得到各行业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成为了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骨干及 *** 部门的领导干部、企业业务精英和私企负责人。

近几年来,我系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就业率较高,2007、2008年达到97%以上,位于学院的前列。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原名数学系,是我院最早设定的本科系之一。经过长期的建设,现设有数学与套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数学教育、计算机套用技术、软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4个专科专业。另外还承担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数计系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教育大系,并于95年正式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已获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5人,攻读硕士学位3人。学院学科带头人1人,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既有一批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也有一批知识结构新、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现有函式论教研室、代数几何教研室、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计算机软体教研室和计算机硬体教研室。目前,我系有计算机硬体综合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机房四间、多媒体教室2间和学院网路管理中心,总面积达460平方米,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设备多套,各种类型的电脑200多台。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800多人。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重视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做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承担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院级重点课程2项,院级重点学科1项。与此同时,数计系还与南宁市四职高,横县横州一中、北海五中等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教育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了解中学、服务中学提供了条件。与南宁市平方软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实用技能提供了条件。

20多年来,数计系通过脱产、函授等形式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本、专科生数千人,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当地教育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大批IT业的精英。

在新的世纪里,数计系将以更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旅游与环境学系原名地理系,成立于1984年,1998年,根据办学专业的拓展,更名为旅游与环境学系。自成立至今,本系已经走过了25年的办学历程,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地理专业人才和1000多名旅游专业人才。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1992年,本系开始筹备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并于1993年招收首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设立旅游专业的3个院系之一(另两个分别是广西旅游专科学校和桂林工学院旅游系),也是南宁市第一个开办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旅游与环境学系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中招收学生,设立有地理教育、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东南亚)、旅游英语等4个普通专科专业;地理科学(专升本)、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专升本)等3个函授成人专业,以及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本科)等2个全日制成人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近500人。本系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职工队伍。全系有教职工15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专职教师中,2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6人为学士学历。除此之外,还聘请了10多位在广西旅游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本系的客座教授。本系的地理、旅游多功能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本系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竞争实力的培养,在新生入学时就聘请行业专家开设有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的讲座,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通过短期和较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学生既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本系毕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许多学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部分学生还跨出国门,在越南的有关企业中就业。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具有现代色彩的系,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目前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专科层次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部及自治区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影视多媒体。本科层次有三个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网路工程、电子商务。

本系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学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开放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本系的最大特色。本系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紧紧把握住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根基,以特色为重点,以人为本,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教学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该系拥有3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150台高档计算机,并全部接通宽频网。还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硬体实验室、常规媒体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信息资料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节目地面接收站、专业摄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广西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广西教育学院现有的行业优势和师资力量,迎接科学技术发展给出版业带来的严峻挑战,为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培养急需人才而成立的。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实习基地稳固,就业方向宽广。拥有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68%,有博士、教授多名。所拥有的高配置的一流的全新的集教学、上机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室,既可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又可让学生得到全新的高科技享受。基于本系的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是一家拥有40多年办刊历史的出版单位,现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学教学参考》(原名《中学理科》)、《国小教学参考》、《创新作文》、《哲理》(原名《中学文科》)四大品牌期刊,既造就了一批可指导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的资深的专业技术人才,又培育了书刊编辑出版实习基地。本系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直接参与学院杂志社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毕业生既可在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可从事文秘方面的工作,还可自谋职业从事文字印刷、书刊销售及其他行业的工作。

在短短的时间内,本系学生成立了"水天诗社",并创办了提升自身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刊物《半坡人》(含诗刊和副刊),在广西高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这充分体现了本系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艺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在新世纪按照最新的办学理念筹建新校舍、添置新设备、组建教师队伍而创办的新的教学系(2001年10月成立)。面向中国小艺术教育和新今人才市场,艺术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本系的发展作为主题,把完善专业设定作为主线,把创新作为动力,把提高办学能力作为出发点,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

艺术系现有美术、音乐、舞蹈三个专业,涵盖普通本科和专科,成人本科和专科几种专业发展类型,并且有全日制和业余两种培养模式。迄今已有5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艺术系现有在编教师24人,其中半数以上拥有中、高级职称,相当部分教师来自全区一线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团体,有丰富的艺术教学经验、美术创作经验和舞台表演经验。艺术系还特聘了10多位区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为 *** 教师,专职教师和 *** 教师结合,构成互补优势,师资力量均衡、雄厚。

"十一五"期间,艺术系将以经济建设和新今需求为导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艺术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立足广西,面向西部,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套用型人才,把艺术系建成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在本部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系。

现代教育技术系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又有锐意进取的青年讲师;教学设备先进,拥有4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了接通宽频网的170台高档计算机,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教学节目接收系统、专业摄像设备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毕业学生优秀,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系目前设定普高专业有: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旅游英语;成高专业有:计算机系统维护(高升专)、计算机网路技术(高升专)、现代教育技术(高升专)、网路工程(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升本)、电子商务(专升本)。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是普刊吗

办学地点: 北校区在南宁市建政路37号,南校区在南宁市东葛路26号。

办学类型: 国有公办成人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办学层次: 普通专科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10月27日,坐落在广西南宁市,系自治区直属成人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院主要承担中国小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国小校长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国小教学研究、中国小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等任务。自治区设在学院的机构有: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高中会考办公室、自治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广西陶行知研究会。50多年来,十几万名中国小教师、校长经学院培训以崭新的姿态重返教学岗位;1万多名毕业生经学院培养成为中国小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学院所取得的数千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区得以推广套用,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和旅游管理专业已分别被确定为教育部和自治区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试点专业。目前在校学生已达万人。

学院有专任教师226人,其中正高职称及研究人员23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学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01人; *** 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7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享受 *** 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高于全区高校平均水平。 其中,有国务院颁发的 *** 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有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 *** 授予的荣誉奖章获得者等。

该院具有52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育基地

教育培训资源丰富。我院是广西中国小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的重要基地。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挂靠我院,"广西中国小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承担广西中国小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任务的教研部设在我院,广西中国小校长培训、教师培训、中国小教师资格认定等机构、广西国语水平培训和测试基地、首届--中国东协博览会指定语言文化培训机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以及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工作办公室等均设在我院。

2、科研成果

教育研究资源丰富。我院已取得各类科研成果总计1400多项。其中,有全国、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也有国家、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获奖成果中有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优秀剧本奖、 国家优秀图书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全区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学院现有生态文化、人力资源、教育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4个研究所。

3、专业刊物

我院还拥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基础教育研究》、《创新作文》、《国小教学参考》、《哲理》、《中学教学参考》等6个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刊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广西教育学院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和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最佳化,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先后与美国英语学会、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并开展留学生教育。校际学术交流频繁,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生导师多人受聘为我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

当前,学院正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昂的斗志,抓住机遇,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把广西教育学院建设成为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

学院占地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4101平方米,绿化用地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24.92万元,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88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2100个。馆藏一般图书34.7万册,数字资源量1.13万GB。

2010年,学院有各类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专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专科生692人,留学生13人。

2010年,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广西新发展"为载体,以学院的合并改制为契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群团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力度,为推动学院顺利转型改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学院与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改制为普通政法类本科院校正式启动。一年来,学院党委和行政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院工作,紧紧抓住合并改制这一工作重心,狠抓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使学院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教学及科研等迈上新台阶,促进学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两院合并改制得到了自治区政法委、教育厅、司法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两院合并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及筹备委员会。同时,广西教育学院和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相应成立筹备委员会,合并改制的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学院设有中文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教育管理系、旅游与环境学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传播学系、教育科学系等10个系,共36个普通专科专业、23个成人本科专业和18个成人专科专业。一个国际交流学院。

中文系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教师队伍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博士多名,副高以上职称超过50%,治学精谨扎实,其中不乏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 教育资金和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中文系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其中多个项目获自治区教育厅课题立项和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毕业生普遍获得用人单位好评,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区各地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的骨干。中文系生源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汉语(普通专科,文史类)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中国小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文秘等方面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到中国小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宣传或公关工作;到文化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媒体从事文案策划、编辑和新闻采写工作。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唐诗宋词(自治区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逻辑等。

外语系成立于1984年,是广西同类院校建系较早的教学部门,目前是学院三大教学系之一。开设有英语教育、套用英语和商务英语等3个专业,办学层次分别是普通专科、成人专科、成人本科。拥有教学必备的微机室、语言实验室、DVD视听室等。全部教室均改装为多媒教室,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由专职英语教师、外籍专家组成。教师中有96%的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正在攻读研究生学历,6人持有副教授的资格,7位教师具有留学和在海外任教的工作经历,部分教师或 *** 或应邀为广西、南宁市各级 *** 担任口头和笔头翻译工作,多名教师受中国--东协博览会、博览局聘请担任南博会期间商务翻译工作,教学经验和商务经验十分丰富。我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历年来有优秀毕业生考取了区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全国或省级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各种奖项。各届毕业生就业率高, 2007届普通专科毕业生的历年就业率达100%, 2008届毕业生离校仅半个月就业率已超过90%。除学历教育以外,我系还承担各类型的教师1982年开始我系负责全区中学英语师资短期培训,近年来又承担了全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指导和培训工作,仅在2001-2002年间就承担了省(市)级继续教育的培训项目6个。1990年至今,连续17次承担了广西教育厅与美国英语协会ELIC合作的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广西中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班,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培训骨干英语教师逾千人。

政治经济系是我院老牌系之一,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区内享有较高声誉。拥有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博士2名,硕士5名,研究生学历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0%以上。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教育、法学、行政管理等4个成人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国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学等6个成人专科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实务、市场行销、国际贸易实务等4个高职高专专业。学院社科部挂靠我系,我系教师除承担本系专业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

近来,我系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改造和课程体系建设,既注重理论教学,又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建立了模拟法庭、模拟商务谈判、证券与投资、法律咨询中心等实训基地,着力培养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普遍得到各行业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成为了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骨干及 *** 部门的领导干部、企业业务精英和私企负责人。

近几年来,我系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就业率较高,2007、2008年达到97%以上,位于学院的前列。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原名数学系,是我院最早设定的本科系之一。经过长期的建设,现设有数学与套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数学教育、计算机套用技术、软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4个专科专业。另外还承担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数计系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教育大系,并于95年正式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已获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5人,攻读硕士学位3人。学院学科带头人1人,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既有一批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也有一批知识结构新、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现有函式论教研室、代数几何教研室、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计算机软体教研室和计算机硬体教研室。目前,我系有计算机硬体综合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实验室1间、计算机网路机房四间、多媒体教室2间和学院网路管理中心,总面积达460平方米,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设备多套,各种类型的电脑200多台。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800多人。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重视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做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承担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院级重点课程2项,院级重点学科1项。与此同时,数计系还与南宁市四职高,横县横州一中、北海五中等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教育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了解中学、服务中学提供了条件。与南宁市平方软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实用技能提供了条件。

20多年来,数计系通过脱产、函授等形式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本、专科生数千人,这些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当地教育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大批IT业的精英。

在新的世纪里,数计系将以更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旅游与环境学系原名地理系,成立于1984年,1998年,根据办学专业的拓展,更名为旅游与环境学系。自成立至今,本系已经走过了25年的办学历程,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地理专业人才和1000多名旅游专业人才。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1992年,本系开始筹备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并于1993年招收首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设立旅游专业的3个院系之一(另两个分别是广西旅游专科学校和桂林工学院旅游系),也是南宁市第一个开办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旅游与环境学系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中招收学生,设立有地理教育、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东南亚)、旅游英语等4个普通专科专业;地理科学(专升本)、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专升本)等3个函授成人专业,以及旅游管理(专科)、旅游管理(本科)等2个全日制成人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近500人。本系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职工队伍。全系有教职工15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专职教师中,2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6人为学士学历。除此之外,还聘请了10多位在广西旅游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本系的客座教授。本系的地理、旅游多功能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本系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竞争实力的培养,在新生入学时就聘请行业专家开设有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的讲座,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通过短期和较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学生既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本系毕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许多学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部分学生还跨出国门,在越南的有关企业中就业。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具有现代色彩的系,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目前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专科层次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部及自治区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影视多媒体。本科层次有三个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网路工程、电子商务。

本系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学士;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开放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本系的最大特色。本系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紧紧把握住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坚持以改革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根基,以特色为重点,以人为本,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教学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该系拥有3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150台高档计算机,并全部接通宽频网。还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硬体实验室、常规媒体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信息资料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节目地面接收站、专业摄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广西教育学院文化传播学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广西教育学院现有的行业优势和师资力量,迎接科学技术发展给出版业带来的严峻挑战,为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培养急需人才而成立的。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实习基地稳固,就业方向宽广。拥有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68%,有博士、教授多名。所拥有的高配置的一流的全新的集教学、上机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室,既可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又可让学生得到全新的高科技享受。基于本系的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是一家拥有40多年办刊历史的出版单位,现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学教学参考》(原名《中学理科》)、《国小教学参考》、《创新作文》、《哲理》(原名《中学文科》)四大品牌期刊,既造就了一批可指导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的资深的专业技术人才,又培育了书刊编辑出版实习基地。本系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直接参与学院杂志社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实践。毕业生既可在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可从事文秘方面的工作,还可自谋职业从事文字印刷、书刊销售及其他行业的工作。

在短短的时间内,本系学生成立了"水天诗社",并创办了提升自身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刊物《半坡人》(含诗刊和副刊),在广西高校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这充分体现了本系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

艺术系是广西教育学院在新世纪按照最新的办学理念筹建新校舍、添置新设备、组建教师队伍而创办的新的教学系(2001年10月成立)。面向中国小艺术教育和新今人才市场,艺术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本系的发展作为主题,把完善专业设定作为主线,把创新作为动力,把提高办学能力作为出发点,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

艺术系现有美术、音乐、舞蹈三个专业,涵盖普通本科和专科,成人本科和专科几种专业发展类型,并且有全日制和业余两种培养模式。迄今已有5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艺术系现有在编教师24人,其中半数以上拥有中、高级职称,相当部分教师来自全区一线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团体,有丰富的艺术教学经验、美术创作经验和舞台表演经验。艺术系还特聘了10多位区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为 *** 教师,专职教师和 *** 教师结合,构成互补优势,师资力量均衡、雄厚。

"十一五"期间,艺术系将以经济建设和新今需求为导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艺术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立足广西,面向西部,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的套用型人才,把艺术系建成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在本部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系。

现代教育技术系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又有锐意进取的青年讲师;教学设备先进,拥有4个多媒体、网路化的机房,配置了接通宽频网的170台高档计算机,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软体制作室、音像制作室、网路实验室等,还有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卫星教学节目接收系统、专业摄像设备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理想场所。毕业学生优秀,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本系目前设定普高专业有: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旅游英语;成高专业有:计算机系统维护(高升专)、计算机网路技术(高升专)、现代教育技术(高升专)、网路工程(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升本)、电子商务(专升本)。

!!! 请别上当!!!

了解了,谢谢提醒广大需要评职称的可以参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