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油气论坛期刊

发布时间:

油气论坛期刊

油气论坛是核心期刊。《油气论坛》杂志是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油气科技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5128/TK,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716。主要栏目:资讯视点、专题研究、报道前沿、油气技术、工程管理、机电安装、节能环保、工程造价、理论研究等。《油气论坛》杂志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办刊宗旨,立足建筑行业,面向世界科技与发展,是油气行业学术交流和探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大型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可在职称评定、晋升考核以及岗位竞聘中起到重要科研认定作用。

中国期刊网。《油气论坛(英文版)》(双月刊)由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石油经济和信息研究中心主办,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中,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期刊。

油气论坛杂志社

油气论坛是国家级期刊。

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分类方法

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我国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

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经历了由海相到陆相又由陆相到海相的历程。根据沉积盆地理论,全世界的海相和陆相有利沉积岩中都具备生油气能力。中国于上世纪在陆相盆地中找到和开采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而后又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中国南方及沿海海域等地区的海相地层中相继找到了丰富的油气。《海相油气地质》即是在这一形势背景下诞生的。《海相油气地质》是国内唯一全面报道海相地层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进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研究焦点和动态的学术性期刊。《海相油气地质》旨在汇聚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和勘探家的智慧,形成中国特色的海相油气地质理论,推动21世纪中国海相领域的油气勘探。《海相油气地质》创办于1996年,编辑部已有十多年的办刊历程和经验,曾多次获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奖。期刊长期坚持吸引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还力行办期刊与学术交流相结合,以办刊促进学术交流,以学术交流促进办刊,互利互动。 《海相油气地质》为中国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石油文摘》、《中国地质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全文收录或作为信息统计刊源。《海相油气地质》信息报道新近快,内容丰富,是读者开阔视野和开展交流的良好园地。所设的栏目主要有:海相论坛、专家访谈、盆地和构造、地层和沉积、碳酸盐岩、油气藏、机理和模式、勘探和评价、理论前沿、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技术方法应用、讨论和探索、论点摘编等。适合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与研究的石油、地矿、海洋、科学院部门的领导干部、科技人员、石油和地质院校师生订阅参考。

《改装与四驱》月刊《集装箱化》月刊《商用汽车》月刊《油气储运》月刊《物流时代》月刊《汽车驾驶员》月刊《汽车导购》月刊《越野世界》月刊《中国物流与采购》半月刊《座驾》月刊《汽车族》月刊《汽车导报》月刊《方程式赛车》月刊《TARGET·商品评介》月刊《物流》月刊《物流技术与应用》月刊《物流技术》月刊《车主之友》月刊《购车情报》月刊《车时代》月刊《汽车测试报告》月刊《越玩越野》双月刊《汽车观察》月刊《汽车工艺与材料》月刊《铁道建筑》月刊《中国赛车杂志》月刊《应用科技》月刊《世界汽车》月刊《汽车制造业》旬刊《汽车与运动》月刊

汽车之友和汽车画报

低渗透油气田期刊

截至2016年3月底,学校设有1个新能源和非常规油气研究院,各级科研基地平台共计91个,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联合国援建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协作)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际合作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省级实验科研基地3个,厅局级及横向合作科研基地46个,校级研究中心(所)5个。 2014年,学校成立世界上首个“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2015年西油与川大联合共建测井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作为实体建设的科研基地(平台)情况表序号名称级别依托单位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国家级 石工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协作) 国家级 石工院 3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协作,含3个研究室) 国家级 石工院、机电院 4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硫沉积评价技术研究所) 国家级 石工院 5 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家级 石工院 6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家级 石工院 7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西南石油大学) 国家级 学校 8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国家级 学校 9 中美联合数据工程与数据分析实验室 国际合作 计科院 10 油井完井技术中心(联合国援建) 国际合作 石工院 11 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教育部(省部共建) 机电院 12 天然气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 教育部(部级) 石工院 13 油田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 教育部(部级) 化工院 14 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部级) 地科院 15 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省级) 地科院 16 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省级) 化工院 17 能量转换与储存先进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省科技厅(省级) 材料院 18 油气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省级) 石工院 19 四川省天然气开发与开采研究实验基地 省科技厅(省级) 石工院 20 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社科联(省级) 学校 21 能源安全与文化普及基地 四川省社科联 马院 22 四川省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省级) 材料院 23 四川省页岩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省教育厅(省级) 石工院 24 四川省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省教育厅(省级) 机电院 25 四川省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省教育厅(省级) 石工院 26 四川省页岩气资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省教育厅(省级) 地科院 27 中国石油石油管重点实验室-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石工院 28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井液重点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石工院 29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欠平衡钻井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石工院 30 中国石油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特殊气藏开发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石工院 31 中国海洋石油(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集团公司级 石工院 32 中国石油高含硫气藏开采先导试验基地—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石工院 33 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压裂酸化数值模拟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石工院 34 中国石油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复杂天然气集输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石工院 35 中国石油HSE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化工院 36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沉积—成藏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地科院 37 中国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头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机电院 38 中国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页岩气地球物理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地科院 39 中国石油测井重点实验室工程测井研究室 集团公司级 地科院 40 海洋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实验室 集团公司级 石工院/机电院 41 四川省高校岩石破碎学与钻头研究实验室 省教育厅(厅级) 机电院 42 四川省高校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厅级) 石工院 43 四川省高校测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室 省教育厅(厅级) 电信院 44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测井实验室 省教育厅(厅级) 石工院 45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计算机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厅级) 计科院 46 四川省高校石油与天然气加工重点实验室(自筹) 省教育厅(厅级) 化工院 47 四川省高校油气田材料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厅级) 材料院 48 四川省高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厅级) 土建院 49 四川省环境保护油气田污染防治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 省环保厅(厅级) 化工院 研究领域 序号研究领域特色及主要研究方向一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1.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2.复杂油气藏压裂酸化理论与应用技术 3.裂缝性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4.有水气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5.高含水期油藏开发理论与方法 6.油气藏流体相态研究与特殊气藏开发理论及配套技术 7.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配套技术 8.恶劣条件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9.采油工艺技术 10.复杂非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和方法研究 11.非常规天然气储层成因与描述技术 12.储层损害与储层保护 13.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 14.油气井固井理论与实验研究 15.管柱力学 16.工程岩石力学 17.完井方法 18.钻井液处理剂作用机理及钻井液化学 19.深井复杂井与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 20.水射流研究与应用 21.石油工程测井及应用 22.钻井信息、仿真与最优化 23.油气管道仿真及优化技术 24.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技术 25.天然气管道储气及调峰技术 二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地质学 2.油气层保护矿物岩石学 3.油气藏地球化学及成藏理论 4.储层描述与储层分布预测 5.剩余油分布研究 6.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7.新型电法非地震勘探系列技术研究 8.非线性信号处理及其在地球物理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9.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10.碳酸盐岩测井评价技术 11.低孔低渗油藏评价技术 12.油藏整体描述技术 13.油气层保护的地质评价与研究 14.古应力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15.裂缝预测 16.深部油层采油后期地质效应 17.石油微生物研究 18.微生物造岩成丘研究 三 机械工程 1.机械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2.现代制造技术及方法研究 3.岩石破碎与钻头研究 4.钻采工具及设备研制 5.特殊采油工艺方法及设备研究 6.石油装备与工具基础理论研究与产品开发 7.石油机械系统计算机仿真研究 8.软件开发 四 化学工程与技术 1.油气井建井化学浆添加剂研发 2.采油化学 3.驱油剂研发及驱油体系研究 4.低渗透油藏开采化学助剂研发 5.稠油开采 6.石油天然气化学防腐 7.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 8.石油天然气安全技术研究与评价 9.石油加工 10.天然气处理与加工 11.生物质能源研发 12.理论与计算化学 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石油信息化 2.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3.嵌入式系统 4.软件工程 5.数据库系统 六 建筑科学与工程 1.工程结构与系统现代设计理论 2.复杂结构与系统数值分析计算方法 3.结构系统安全性、耐久性、检测与维修加固 4.工程项目与企业的质量工程与卓越绩效评价 5.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结构健康检测理论与方法 6.岩土工程勘察与爆破技术 7.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价与管理技术 8.储气系统、输配气管网规划设计与系统仿真 七 材料科学与工程 1.材料腐蚀机理与防护技术研究 2.油气田用高分子材料研究 3.油气田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 4.材料表面工程研究 5.超细材料与应用研究 八 应用数学 1.应用微分方程与数值计算 2.应用概率统计 3.最优化与决策 4.石油工程仿真模拟计算 5.石油工程信息分析与处理 6.石油工程数值计算 九 仪器科学与技术 1.油气测试计量及标准化技术 2.油气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3.传感器及无损检测技术 4.油气智能测控系统 5.智能化仪器及计算机测控技术 6.智能结构系统与仪器 十 石油工程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 1.油藏经营管理 2.石油人力资源管理 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项目管理 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系统管理和优化 6. 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及应用 7. 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 8. 信息管理与企业信息化 9.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0.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11. 现代营销理论与营销实践 12. 人力资源管理 13. 石油技术经济及管理 14.会计与财务管理 15.石油天然气经济研究 16.石油产业组织创新研究 17.企业理论研究 18.农林经济研究 十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 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研究 4.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5.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6.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7.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8.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9.社会工作与管理 10.应用社会学 十二 法学 1.民商法学 2.刑事法学 3.经济法学 4.环境资源保护法学 5.国际法学 6.法理、行政法学 十三 外国语学及应用语言研究 1.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2.翻译理论与实践 3.跨文化交际 4.英语教育 5.语言学 十四 体育学 1.体育教育训练学 2.体育人文社会科学 3.体育管理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底,学校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863”、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69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390多项。2015年学校实到科研经费3.56亿元。 “十一五”以来,发表论文13593篇,专著339部。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申请专利2120项,其中发明专利1305项,实用新型专利815项,学校共授权专利1140项,其中发明专利569项,实用新型专利57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十二五期间)序号成果名称等级时间1 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 一 2015 2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 2015 3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 特等 2014 4 大型复杂储层高精度测井处理解释系统CIFLog及其工业化应用 二 2014 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理论与关键技术 二 2013 6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特等 2012 7 超高温钻井流体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二 2012 国家技术发明奖序号成果名称等级时间1 碳酸盐岩油气藏转向酸压技术与工业化应用 二 2013 ESI国际高被引学术论文序号单位姓名论文名称期刊名称级别出版年份1 理学院 田俊康 Improveddelaypartitioningmethodtostabilityanalysisforneuralnetworkswithdiscreteanddistributedtime-varyingdelays. AppliedMathematicsandComputation233(2014)152–164 ESI 2014年 科研经费 西南石油大学科研经费情况(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金额2008年全年实到科研经费两亿多元2009年3.07亿元2010年3.7亿元2011年4.2亿元2012年4.67亿元2013年4.6亿元2014年4.3亿(以上资料来源: ) 学术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前身为《西南石油学院学报》,创刊于196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南石油大学主办、以报道石油科技为主的学术性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优秀期刊”称号。已被中国国外著名数据库Elsevier、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内大型数据库CP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石油文摘》等收录。主要刊登石油专业领域中具有创造性或创新性的学术与技术论文、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前沿问题的讨论与争鸣,突出反映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西南石油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CNKI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能源发展研究、政治学与社会学、法学、文史哲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中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性的学术论文。 馆藏资源 据2016年3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图书馆由成都校区图书馆和南充校区图书馆两部分组成。南充校区图书馆由应用技术学院管理。馆藏以石油天然气文献为特色,理、工、管、经、文、法、教等不同学科协调发展。纸本图书183万册,电子图书125万册,电子期刊3万种,订购印刷型期刊1834种,购买数据库40个。图书馆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CASHL)、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教育部CALIS中心、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国石油信息所、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等文献机构进行馆际互借、文献代复制和代传递服务。与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石油大学图书馆的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合作,在该馆建立科技查新代办站,直接为该校科研工作者提供查新服务。图书馆结合该校的教学科研实际,自行研发多种服务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平台:该校硕博士论文检索与提交系统、文献传递与咨询平台、远程访问系统、决策参考信息专题网站、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系统、教师教学参考园地等。1997 年,图书馆建成了以小型机SUN3000为主服务器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使图书馆的管理、采访、编目、流通、期刊、OPAC等有关业务都实现了自动化。1999 年,建成以 JVC 光盘库 +AXIS 光盘塔为数据中心的图书馆光盘网络服务器系统。2008年,建成以Sun4900、Sun6130、浪潮AS1000为核心设备的存储网络系统,以及本地镜像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共计服务器系统10套,磁盘阵列容量达到40TB。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各种学术研究与信息报道。已在正式出版的各级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200 多篇,其中 4 篇英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参加和主持国家、省、部、局、校级科研项目20余项。正式出版论文集《新时期石油高校图书馆工作》等。

低渗透油田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油田。低渗透油气田在我国油气开发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分布具有含油气多、油气藏类型多、分布区域广以及“上气下油、海相含气为主、陆相油气兼有”的特点,在已探明的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的比例很高,约占全国储量的2/3以上,开发潜力巨大。2016年11月8日,长庆油田“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油气储运期刊的论文

貌似是录用了,如果不录用很快会查到,再等等吧~!

Prawn who helped me translate into English, gold drops significantly. Approaching "XXXX" "XXXX" 1988 Started in integra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the director of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pipeline company sponsored the Chinese national core journals, is the only specialized subject areas reported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he author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s, was awarded the State Press and Publication Administration, "China Periodical Phalanx" of the "double award" Journal for many years by the "China Knowledge Resources Library - Database of Chinese technological journal" "of data - Chinese core journals (selection) Database "," Chinese scientific papers source journals "and other well-known database included. Since the start, "XXXX" with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s always the same cause of a common fate. Based on industry flourishing fertile soil, a highly develope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and closely follow industry developments related to technology, a high degree of concern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s, from the name of Journal, Journal of the big draw on the Experience, a professional , efficient, neutral, modern, interaction, affinity, columns of humanity to constantly promote the "XXXX" to the industry into the top journal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has demonstrated its love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and loyalty. Has become China's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nd academic exchanges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f important window and carrier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field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indispensable mentor. Articles Articles covering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xpertise in the field in all disciplin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industry, set of 22 columns, such as: review,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oil and gas storage, integrity, design and calculation, experimental studies, anti-corrosion insulation, mechanical equipment, testing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 cause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o the "XXXX"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In the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 will continue to upright posture, thick arms, and committed fully demonstrate China'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promote and serve the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ou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ing Research to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nsforming the productive forces. Adhere to objective and neutral attitude towards the report, close to the production of scientific lin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ighlighting strengths and areas of academic reports, and strive to act as a think-tank policy makers, researchers, assistants, enterprising person ladder, knowledge's canon, who contend The forum, practitioners stand, to carry the "XXXX" caused the industry to fight authority, trusted, essential, feature rich top journals.

初审。初审结果的几种情况:退稿。主要原因:不符合本刊重点收稿方向;稿件质量不佳;稿件格式混乱无法修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修改。主要内容:摘要、参考文献不符合本刊要求;图表不清楚,需要进一步完善;格式与本刊要求出入较大;论文数据较旧等等。优先安排3个重点栏目稿件刊发,其他稿件一律按投稿时间顺序安排。因外审、终审时间不同,可能会出现少量后投稿件但先刊发的情况,属于正常情况。对所有已录用稿件,编辑部通过系统向作者发送缴纳版面费通知。完成所有流程的稿件会首先分批上传至CNKI优先出版。

石油、天然气核心期刊: 1.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石油学报 3. 天然气工业 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5. 石油化工 6. 石油实验地质 7. 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8. 石油钻采工艺 9. 油田化学 10. 新疆石油地质 11.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12. 石油机械 13. 钻采工艺 14. 石油炼制与化工 15.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6.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1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8.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19. 油气储运 20. 石油天然气学报 21. 中国海上油气 22. 石油钻探技术 23.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4. 石油物探 25. 油气田地面工程 26. 天然气地球科学 27. 石油学报 . 石油加工 28. 测井技术 29. 断块油气田

特种油气藏期刊好中吗

★本刊分专家论坛、综述、地质勘探、油藏工程、钻采工艺、试验研究、其他等栏目,请在来稿中注明投稿栏目。来稿务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格式见本刊近期出版内容。★每篇文章需附300~400字的报道性中文摘要及3~8个关键词(同时提供英文)。摘要应是对全文学术和技术要点的高度总结,能够客观反映论文的研究方法、目的、结果和结论,以第三人称的形式编写。★论文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课题,请在文稿首页脚注中注明“本课题为×××基金资助项目”以及项目编号,同等条件下,基金项目论文优先采用。★文题应简明、准确、醒目,力求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一般以不超过20字为宜,题末不加标点符号。★署名包括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和作者姓名。每篇稿件作者(最多5人,超过5人请标注在页末位置)的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作变动。在投稿时需附上第一作者简介,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毕业院校(包括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毕业年、专业及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及详细通讯地址,其他作者需附上详细通讯地址。★图表要少而精,正文和图表内容应避免重复。图表在文中应有标识,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表应列出图题、表题,表格采用三线表,表中取消竖线。图中字母、数字和符号应清晰、匀整、大小适宜。照片应清晰,对比度好。★公式应使用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注意区分符号大小写和上标、下标,在每个公式后对公式中的符号进行说明,包括符号名称和单位,对文中公式进行统一编号。★正文、图表、公式中出现的量和单位应按国家标准(GB3100—3102)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发表的主要文献为限(要求至少8篇以上),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同类文章须引用《特种油气藏》相关文献。按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一一对应标出(未发表的资料或内部刊物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并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其他请按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此外,非公开出版的文献请按以上格式标注于所在页页脚处。★稿件署名作者必须是合法著作权人,文责由作者自负,并应注意保密。作者应严格遵守科技道德,切勿一稿多投。如经查实认定为一稿多投者,将按有关规定对第一作者进行处理。另外,禁止反复投寄同一篇稿件。★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删改。来稿超过3个月未接到修改通知,可自行处理。如以后再拟刊用另行联系。要求作者修改的稿件无故逾期1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稿件处理情况请登陆本刊网站“作者服务”查询。★有关稿件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联系,稿费和杂志亦寄给第一作者。★本刊已入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期刊形式和光盘形式同时出版,凡有不同意收录者,请在投稿时说明,否则视为作者同意并承担责任。

特种油气藏期刊在期刊之间比较,是算好发表的。《特种油气藏》(双月刊)创刊地1994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辽河油田分公司主办。《特种油气藏》是国内唯一一份专门报道特种油气藏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动向的国家级科技期刊。“特种油气藏”即“非常规油气藏”,系指稠油、高凝油、低渗秀和岩浆岩、变质岩、裂缝、古潜山及其它一切特殊油气藏。凡是反映与特种油气藏的生成、产状、分布规律、勘探与开发方法、储运加工、生态环境、科技信息、综合论述等有关的科技论文均可向本刊投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