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广州日报编辑工资

发布时间:

广州日报编辑工资

您好,关于您问的广州日报主编的年收入,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广州日报主编的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具体数字可能会因主编的职位、工作经验、任职时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此外,广州日报主编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福利,比如免费住宿、免费旅行等。总之,广州日报主编的年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第一 不怎么样,不可能上来给你高位置 都是从基层做起来的第二 从通讯员 实习生 这些岗位干起 一般都是打杂的 跟着编辑 记者干 有些稿子还要你来写整理 第三 有点用便宜人的感觉 但是你别不服气 如果你不咋地想被大记者用看不上你呢, 一般情况就这样 这些记者叫所谓的老师 ,我也不知道这个老师是不是为人师表 你自己看第四 一个人如果 在外地养不活自己 就回家 别难为自己 第五 同时可以降低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第六 祝你工作顺利 事业发达 生活安康 家庭幸福

南方日报。1、南方日报知名度高更好,且员工人数多共计203人,而广州日报知名度没有南方日报高且员工人数只有187人。2、南方日报工资待遇很好,月基本工资在7000元,而广州日报月基本工资只有5000元。

沧州日报编辑

沧州晚报应年应该是60元。 《沧州晚报》创刊于1994年1月1日。该报创刊时是四开十二版,普通新闻纸加普通白纸黑白印刷,报头系手写体。首任总编辑是姚广荣。1998年,沧州日报社和沧州晚报社合并为沧州日报社。出两张报纸,原《沧州日报》改为《沧州日报(农村版)》,原《沧州晚报》改为《沧州日报(城市版)》。两年后,两报恢复了各自的名称。

任丘城市规划展览馆开馆、白洋淀路通车剪彩仪式。任丘白洋淀城市马拉松赛。“十三五”开局之年,任丘市踏上全面建设“京南第一城”新征程。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提升文明素质赋予城市灵魂,营造“尊重创新、追求创新”发展氛围,加快转型升级构建全新产业体系,全力抢抓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任丘市奋力打造京南生态第一城、文化第一城、创新第一城、产业第一城、协同发展第一城。

河北新闻网首页河北政务时评国内国际原创论坛视频娱乐财经专题博客图库房产汽车教育投诉河北新闻>>沧州任丘市规划展馆和白洋淀路建成投用2016-06-13 10:55:41 来源:沧州日报责任编辑:赵耀光任丘市规划展馆开馆、白洋淀路建成通车,既填补了该市没有规划展馆及高标准旅游专用路的空白,也标志着白洋淀产业新城建设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白洋淀产业新城建设项目加速推进 12日,在任丘市与华夏幸福牵手合作两周年之际,任丘市规划展馆开馆、白洋淀路建成通车,既填补了该市没有规划展馆及高标准旅游专用路的空白,也标志着白洋淀产业新城建设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省体育局副局长唐青,市长王大虎,市委副书记、任丘市委书记梅世彤参加相关活动。 任丘市城市规划展馆及白洋淀路两个项目分别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9月动工建设。其中,任丘城市规划展馆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展馆内部具备展示、会议、研讨等功能,成为向外界展示任丘门户形象的地标性建筑。白洋淀路总投资2.5亿元,全长4.8公里,可从106国道直抵白洋淀边。 王大虎强调,任丘是沧州县域经济的“领头雁”和“排头兵”,携手华夏幸福,共同开发建设白洋淀产业新城,是政企合作、产城融合、综合开发的创新之举。经过两年来的团结协作,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成功落地,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竣工投用,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不仅为任丘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沧州引进更高水平战略合作者,加快推进“五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典型示范。 王大虎要求,任丘市委、市政府要抢抓当前难得机遇,充分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和“率先、转型”发展要求,下大力打好“京津牌”“石化产业牌”“民营经济牌”,努力推动改革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尤其是要进一步深化与华夏幸福,以及华北油田、华北石化等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在加快产城互动上做文章,共同将任丘打造成为京津冀区域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和“京南第一城”。同时,也希望华夏幸福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引进更多创新创业团队,参与任丘开发建设,不断提升白洋淀产业新城的承载能力和区域影响力。 其间,与会人员还参加了任丘市重大项目集体签约与河北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启用活动。 (记者屈鹏)相关新闻沧州特警支队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图)2016-06-13 10:26:19特警队员向来访的200余名孩子介绍了各类警用装备、警用枪支及警用车辆的性能和作用,并结合当前治安热点开展了安全防范宣传。沧州卫计委网上办事大厅预计6月底前试运行2016-06-12 14:15:54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0 - 2016

温州日报编辑

自幼酷爱绘画,11岁即在上海《儿童世界》发表钢笔画《鹅》。后就读温州师范学校。1938年,从版画家野夫开始学习木刻,次年冬参加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木刻函授学习。1943年,考入福建国立东南联合大学艺术专修科,次年转入上海美专学习,在校常为《东南日报》创作报楣、题花、插图。1946年,美专毕业后留校为研究生,曾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同时开始在《时代》、《民主》、《群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代表作有《苦力》、《黑星插图》等。1947年夏回乐清,一度在永嘉落霞镇中心小学任教,并兼任《温州日报》副刊“新艺”编辑。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旋进入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中共浙南特委宣传部工作,主要担负《浙南周报》版面设计、插图以及蜡纸刻写等工作。这一时期的作品因受延安木刻影响,对人物的刻画注重内在性格和气质。温州解放后,任温州地委宣传部文艺科长。1950年,调杭州西湖艺专(现浙江美术学院)任教,后为版画系讲师。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深入的刻画、完美的表现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而引起美术界的关注,被誉为“毛毛派”,代表作有《鲁迅和方志敏》、《农村妇女》组画和《鲁迅刻像》等。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平反后,1982年任浙江美术学院教务长、教授。1985年,应日本冈谷市国际亲善协会之邀,赴日举办“父子版画展”。1988年在日本东京美术馆举办“张怀江版画藏品展”,又先后在苏联、捷克、罗马尼亚等国举行画展。

爱心无大小 "5o12"地震之后,中国大地一片震撼,每位国人都在行动。项有标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作为当了多年教师的我,该为灾区的孩子做点什么?我不是成龙,不是李连杰,也不是俞洪敏,更不是李嘉诚,不能像他们可以那样,用艺术、用善款等表达自己的爱心。爱心无大小。但我有一个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为孩子们辅导作文。我觉得在这场震惊世界的大灾难面前,孩子们需要倾诉,以释放内心的情感;孩子们需要快乐,以驱赶心头的阴影;孩子们需要成功,以重树生活的信心!我要帮助孩子们做这件很有意义的事,以此奉献自己的爱心。"项有标说。 为了这,他千里迢迢、单枪匹马奔向了灾区。 今年46岁的项有标原是温州市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共青团温州市第十一届市委委员。1992年,他曾参加全国少工委组织的少先队辅导员技能技巧比赛,荣获全国"能手奖"。1995年,他因作文教学成绩突出,被温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首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当年他被调到温州日报从事记者、编辑工作。 前方充满凶险 6月26日,项有标联系好四川什邡市的一位诗友作向导,从温州起程奔赴什邡。本来从温州出发的有两个人,但那位同行怕有危险,临上飞机前打了退堂鼓。项有标只好只身冒险赶赴灾区。 在通往灾区颠簸的山路上,他的眼前尽是坍塌的泥石流、滚落的石块,一路充满凶险……面对这一切,一阵阵恐惧感袭上心头。进到灾区深处,他看见了"空降兵"基地,基地营地门口挂着一条赫然醒目的红色横幅:"发扬上甘岭连队战斗精神,为灾区重建贡献一切力量"。 诗友告诉他,这些空降兵部队,前身就是当年名扬世界的抗美援朝部队,他们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一支英雄部队。项有标肃然起敬。 他看到这些英姿威武、一个个挥舞铁锹空降兵奋战在废墟中,心头热乎乎的。脑中立即浮现出他们从直升机上跳出仓门、飞降在重灾区的惊险情景……在英雄官兵们的强烈感染下,他退却了恐惧,增添了勇气。 突然,汽车经过一个陡崖时,一块约拳头大的石头掉在汽车的前盖上,发出吓人的巨响。项有标大吃一惊。诗友对他说:"别怕,这些是常有的事,上次我进山时,车上的玻璃还被砸破了呢……" 他顺着诗友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两山之间是一块大空地,地上是高低不平的一堆堆砾石、木头,一堵堵残墙。诗友告诉他:"5o12之前,空地上是这里曾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山间大镇,镇上建有一排排楼房,这次地震把整个镇夷为平地,特别是镇上的一所小学,有不少孩子,死了……" 车子经过处,项有标看见地上有一只书包,它已被人踩得说不清颜色。看到这情景,他们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 走进战地"帐篷学校" 他们离开了红白镇,来到了蓥华镇,在该镇的一段公路旁,矗立着一块铁架支起的大型宣传画,画面上胡锦涛总书记拿着话筒向抗震救灾军民喊话的场景视觉冲击力很强。诗友告诉他,胡主席来到蓥华镇时,就是站在这个地方高喊:"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他们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艰难行驶了约1公里,在河边一处宽阔的玉米地里,发现了一所"帐篷学校"。远远望去,显得十分显眼,那是一排十多个简易的蓝色帐篷教室,从那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他与诗友下车走进"学校",一位穿军装的解放军迎面而来。他叫艾前平,是某部的营长,地震发生之时临危受命,率部队挺进蓥华镇,他一个人救了28条生命,还亲手参与建成了这所'爱心学校',而他也就成了这所特殊学校的'校长'。他很热情,当他知道项有标的来意后,连声道:"欢迎,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当"校长"得知项有标是一位优秀的作文志愿者后,大为惊喜:"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这里每天都有志愿者老师来,但能为学生作文辅导的,倒不多。太欢迎你了……" 项有标告诉记者,他是一名"特殊"的志愿者,"校长"像一位随和朋友,客气、友善。 在"艾校长"的精心安排下,项有标开始了在帐篷爱心学校的作文教学"生涯。" "写作文就像杀猪一样难" 项有标走到孩子的面前,告诉孩子们是专来教他们写作文的。一听这话,孩子们个个沉下了脸。 项有标从孩子们的脸上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为了解除孩子们惧怕作文的心理,他拿出自己多年教写作文的"招数",先用"循循善诱法",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他微笑着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叫"语文"吗?帐篷教室里一片鸦雀无声…… 项有标说道:"'语'就是说话,'文'就是写文章……。其实,写作文并不难,只是把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心中想说的话,写在纸上而已。你想怎么说就怎么写。"一位孩子似乎惊叫起来:"作文这么容易?"其他孩子也一个个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随后,项有标用一个个实例,引导孩子如何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心中想说的话,写出来。 孩子们似乎吃了"开窍丸",一个个轻松地笑了。大概他们得到了项有标"写作很简单"的秘诀,个个都下笔刷刷,飞快地在纸上写起来。 "我认为,唯有讲课生动,才能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感到写作原本是一件并不难而且快乐无比的事情。"项有标说。 课后,项有标欣喜地从交上来的作文中发现了这里的语句:"本来我觉得写作文像杀猪一样难,听了项老师的课,原来写作文就像灭蚂蚁一样简单。" 看到这样初步的变化,项有标倍感欣慰。 "就像看赵本山演小品" 仅有写作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项有标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孩子一拿起笔写作文,便觉得无从下手,都说"没什么好写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他,这是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对生活中的事熟视无睹,对生活不敏感,缺少观察力。 为此,他循序渐进,拿出另一招,用"情景启悟法"打开孩子们思路的闸门。他借鉴导演用情景场面启发演员要哭就哭,要笑就笑的绝活,给孩子们设计并现场"表演"一个个幽默而有主题的情景,诸如《舅舅"下蛋"》、《教授尝尿》等情景小品,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进情景中,让他们在快乐的情绪中,一边欣赏表演小品,一边思考、观察回味,以此将学生从"没什么好写的"提点到"要写的东西太多了"。 "项老师的上课表情丰富极了,我们在听他的课,就像看赵本山演小品一样,帐篷教室里不时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笑声。"一位孩子说。 "项老师上的作文课与其他语文老师不一样,他让我们喜欢,也让我们懂得了写作的道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心、留心地去观察,尤其是写作文,更要学会观察和思考。不然的话,发现不了生活中的题材,写日记、写周记、写作文就没有什么好写了,即使有内容写,写出来的作文也是不具体,重点不突出,吸引不了人,不能成为好作文。现在我觉得大有写头。"一位开窍的孩子如是说。

1947年5月1日《温州日报》前身《浙南周报》遵照中共浙南特委之决定,在浙南游击根据地今瑞安市桂峰乡坳后村小方山创刊,报名暂为《时事周报》。周报由特委宣传部正、副部长胡景 、郑伯永负责。 《时事周报》为四开四版油印报,印数600份,内容主要为由特委电台提供的新华社电讯。首任编辑安邦;刻写、油印分别由洪水平、谢功富负责。1949年5月7日温州解放。发《浙南周报号外》,标题为《浙南人民解放军解放温州》。浙南地委决定将《浙南周报》改为《浙南日报》,并由军管会接收旧《浙瓯日报》等的设备器材交《浙南日报》使用。5月12日 《浙南日报》正式出版。第一张对开四版铅印大报,按《浙南周报》的编号顺序,第一期为94号。报名四字为夏子颐所书,刊头下标明:“发行与编辑者:浙南日报社、军事管制委员会”。浙南地委宣传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胡景瑊兼任报社社长、总编辑。报社社址花柳塘,编辑部临时地址府城隍。每期发行约2000份。1950年10月 高光等8位同志调到《浙南日报》工作,高光任副社长、总编辑,同时从各县报道组抽调力量充实编辑部,采编人员增至20余名。1951年6月17日一版头条刊发中共温州地委、温州区专员公署发出的《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和运用浙南日报的通知》8月1日 《浙南日报》改为《浙南大众》,由日刊改三日刊,仍为直排四开四版。报名四字为舒同题写。1952年1月10日三版开辟“李四喜思想”讨论专栏。“李四喜”是虚拟的人名是一部分政治觉悟不高,土改后满足现状,不愿继续前进的农民的典型。这次讨论历时3个月,收到来稿来信307篇。1954年9月5日报社内部刊物《改进工作》创刊。1955年1月1日《浙南大众》报由三日刊改出隔日刊。1月31日地委组织部批文由张雪梅、林白、吴崇澜、苏虹、殷惠中等5位同志组成编辑委员会,这是本报创办以来开始有编委会。3月19日本报发行达18050份,这是创刊以来最高发行量。1956年1月1日 本报各版由直排改为横排,刊头《浙南大众》四字改为《浙南大众报》五字,系集毛泽东手迹。11月7日 首次发表本报摄影报道。1957年1月 建立制版车间,标志着本报能制作新闻照片,结束了多年来只能用插图、木刻等美工作品的历史。3月1日 《浙南大众报》由隔日刊改出周六刊,报名《浙南大众报》五字改集鲁迅字体。同日,编辑部从县前头迁至公园路。1962年3月29日 一版在“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通栏栏题下,发表“本报编辑部”文章:《满怀激情颂先进》并开辟《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专栏,至12月11日结束,共发50期。1963年上半年 本报开始在各县配备驻县记者。1964年7月1日《浙南大众》报名四字,改由郭沫若题写。8月 报社印刷厂更换平板印刷机为轮转印刷机。1965年10月31日今日开始至次年3月15日:“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为实现‘四十条’而奋斗”在套红通栏栏题下,一版连续发表了《台下大队综合治理山水田,低产变高产》等九个典型,并均配发社论。1966年1月20日 开始在报眼位置每日刊登《毛主席语录》。1967年1月3日《浙南大众》报第3971期,报头四字改为楷体字。1月4日 因帮派组织“夺权”之故,《浙南大众》被迫停刊,改出《新华电讯》,刊头下署“温州革命造反临时联合总部”。此后,一批领导干部,知识分子惨遭批斗迫害。3月4日 《新华电讯》共出10期,改出《新华社消息》,下署“浙南大众报社捍卫毛泽东思想战斗大队主办”,共出22期。3月21日 改出《浙南大众》新一号,刊头为黑体字。至6月1日共出65期后,改出《新华电讯》。8月1日 续出《浙南大众》报新66号。8月29日改出《新华电讯》,无编号。1968年4月5日 温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军管小组到报社实行军事管制。5月1日 红一号《浙南大众》报出刊。6月22日浙南大众报社革委会成立,军代表纪友明任主任。1970年1月18日《浙南大众》报由周六刊改为日刊,逢星期日出二版。1972年10月14日《浙南大众》报第5558号刊登《停刊启事》:“本报遵照上级指示,从一九七二年十月十五日起停刊”。1979年12月4日 温州地委决定由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军负责筹备《浙南大众》报复刊工作。1980年3月15日 地委发出《关于浙南日报复刊的通知》。3月 本报招考复刊来第一批采编人员,以后又陆续招考多次,共录用68位同志。4月12日 温州地委任命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军兼本报总编辑、党委书记,丁春霖为本报副总编、党委副书记,周益林、林白为副总编辑、党委委员。5月1日 《浙南日报》试刊出版,四开四版,报名四字为舒同题写。试刊二个月,共出18期。6月本报《内部参考》创办,不定期出刊。7月1日《浙南日报》正式复刊,当日报纸发行16517份。1981年2月 一版发表本报编辑部文章:《统一思想认识,振奋革命精神》,对“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苦恼引起的讨论”作小结。这个讨论自1980年9月‘27日开始到1981年1月底止,选登了100多篇文章,共34期,对帮助农村基层干部更好地理解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收效甚好。3月20日 本报《编通往来》第一期出刊。1983年2月17日 本报新闻标题《鱼都“游”到哪里去了?》和连续报道《郑祥育退房记》被评为全国好新闻。这是本报作品首次获得全国性奖励。5月1日 浙南日报编辑部与市农委联办《浙南日报农村科技版》试刊,两个月后正式出版,每周一期,发行50000份,1984年底停刊。1984年3月 本报购置二台书报胶印轮转机,改凸版印刷为平版胶印,在全省地市报中首家采用此先进设备。4月9日 温州市委任命丁春霖为本报总编辑兼党委书记,戴知谦为党委副书记,朱嘉富为副总编辑,周益林、林白为调研员。 7月1日 《浙南日报》改名《温州日报》,报名由舒同题写。

广州化工编辑部

级别也就是个省级的,比这高等的是核心级别的,

广州化工杂志不错,编辑热情,见刊快,更多的信息你可进入他们的网站了解,你百度一下:广州化杂志,就可以

无所谓哪个好不好,看你做什么用了。1. 如果是科研或者项目结题,那么还是世界期刊好一点(最好是多SCI或者EI收录),这样水平高一点,不过,现在所谓的世界级的期刊也存在水刊,纯赚钱的,自己小心点。一般正规的收录期刊不花钱,但也有少部分看到是中国人投稿就要钱的。世界级水刊一般都是1000-1500每篇论文(自己写的,不包括枪手的辛苦费)2. 如果评职称,单位使用的话,来个广州化工、天津化工、辽宁化工什么的就可以了。也就400-600块钱吧。

化工类期刊很多,主要是根据 客户的,1.学科学历,2.最晚用刊时间,3.期刊级别以及收录要求,来推荐,如果方便可以详聊,百度杂志社张伟浩 即可

郑州日报总编辑

报社编辑负责撰写报纸上的文章,总编则是编辑的最高领导。一般报社没什么了不起,但既然是人民日报的总编应该还是挺厉害的,毕竟是政 府的官方口舌。再说那些领导哪个没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迹的?还不是就怕媒体曝光吗?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刘灿章 ,1954年5月生,河南淮滨县人,河南大学编辑研究生毕业,曾任河南美术出版社办公室主任、《青少年书法》编辑部主任,、《青少年书法》杂志执行主编,现为河南美术出版社编审.书法编辑部主任,河南省优秀编辑。河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河南省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家、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编和编辑的《青少年书法》杂志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主编和责编的《王铎书法全集》(1—5卷)获“中国首届书法兰亭奖·出版编辑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黄河九省区美术读物‘金牛奖’特等奖”、“河南省政府一等奖”。责编《汉碑全集》(1—6卷)获2006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责编的《河南书法年鉴》、《洛阳与中国书法》分别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出版编辑奖”三等奖等多种图书大奖。 1991年开始主编和编辑的《青少年书法》,杂志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2001年主编和责编的《王铎书法全集》(1-5卷),获2002年“中国首届书法兰亭奖、出版编辑奖”、2003年“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美术读物‘金牛奖’特等奖”、“河南省政府一等奖”。2006年责编《汉碑全集》(1-6卷)获“2006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奖”,2007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十六届全国美术出版金牛奖特等奖、河南省2009年出版政府奖一等奖,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出版编辑奖二等奖。责编的《河南书法年鉴》、《洛阳与中国书法》分别获2006年“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出版编辑奖”三等奖、责编的《龙门二十品》荣获第十七届全国美术出版金牛奖金奖、河南省2009年出版政府奖一等奖。刘灿章多次参加省以上书画大展并获奖,作品被韩国前总统金泳三收藏,同时还被日本、新加坡、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友人收藏。艺术成就被《书法》、《书法之友》、《书画艺术》、《书法报》、《书法导报》、《大河报》、《中州古今》《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

王守国,男,1961年生,中共党员,文学硕士,理学(传媒经济)博士,高级编辑,省管专家,曾任河南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跨世纪杂志社社长、科研处处长,河南日报编委委员,大河报总编辑,现任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副总裁。之前任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兼职教授,获省级新闻一等奖、省部级学术奖10余项。现任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