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区域发展杂志社

发布时间:

中国区域发展杂志社

中国区域发展中心这个组织是是中国民政部公布的“离岸社团”中的假冒、山寨、野鸡组织,奉劝中国公民和华人不要上当。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心转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各发展阶段的具体社会经济形势,进行了三次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根据区域政策重心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 (一)以经济效率为重心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为了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总结建国以来区域发展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区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下生产力均衡布局思想的束缚,充分认识到由于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投资效率等因素的差异,及资源因素的约束,认为全面均衡发展的状况不可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实现,以及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认为按照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区域的发展也应该是有层次、分阶段逐步进行的;认为在现有资源前提下,就应该先行发展具有绝对优势、具有相对优势且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较强增长优势的地区,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及其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区域共同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我国在1978-1990年实施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的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六五”计划开始,我国的区域政策重心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并以提高国家经济综合实力、追求经济整体增长效率为目标,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及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的梯度开放布局,对东部开放地区形成了与区域布局相对应的投资倾斜政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 (二)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发展阶段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促使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差距逐步扩大,梯度转移的区域发展战略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内陆地区与周边国家发展的贸易关系而产生的新的机遇,能源与原材料供应的不足迫切要求我国加快中西部的资源开发,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日益严重等问题,使得中央政府在考虑经济增长、提高效率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公平问题。所以,1990-1999期间,在促进沿海地区在继续发挥其增长优势的同时,国家加快了对中西部的开发开放,形成了沿海、沿江、沿线的经济格局。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这三大轴线的经济布局促进内地的经济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以此为标志,区域政策的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的带状式发展演变为“以东部带中部及西部”的轴线式发展模式。 (三)以注重公平为重心的发展阶段 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仍然在逐步拉大,解决东西部的差距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制定区域政策的立足点,区域政策的重心必须放在区域之间的公平问题上。注重公平的发展阶段经历了西部大开发(1999-2003年)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年至今) 两个时期。从“九五”开始,中央把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1999年9月,中央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注重公平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正式启动。以此为标志,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实现了第三次转移。2003年10月,我国正式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计划,2007年8月,我国又提出了建立东北经济增长极的规划,中央希望通过聚焦区域的发展,实现参与国际竞争与提高国际竞争力及降低区域差距。至此,我国最终形成了全方位的区域开发格局。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效应状况 我国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所执行的区域政策整体效应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等方面,其中又以经济增长作为区域政策整体效应的主要评价指标。 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及相应的区域政策,应该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都在50%以上的水平,并基本上保持上升的态势,从1980年的51.13%逐步上升,到2006年达到60.00%。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水平相比较,东部沿海地区基本上快于全国的速度,进而保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8%左右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使得中国经济总量与整体实力逐步提高。与此相反的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比重基本上出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中部地区,从1980年到2006年之间,下降了7个多百分点,西部地区也下降了1.8个百分点。 从改革开放到1999年之前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是经济增长或注重效率,非均衡区域发展政策在促进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差距不断拉大。1999年后,区域发展及区域政策重心转向西部,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到2002年底,西部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978年的22倍,但是2001年和2003年间差距增长率的上下波动,再次说明在区域政策效应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也在影响区域差距。如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有效地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对东部沿海地区来说,无疑是促进其经济增长的利好消息。但对中西部来说,可能会再一次拉大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过,这种差距增长率再次拉大的经济现象符合萨拉—艾—马丁(Sala-I-Martin,1996)的“条件收敛”模式,即在区域经济增长路径中,某些外生因素的突然变化很可能会暂时地影响增长趋势,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所考虑的因素却最终会把经济增长重新拉回到收敛的路径上来�①。至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没有明显地缩小区域差距,区域经济伴随区域政策的执行,其差距在继续拉大。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效应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政策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第一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效应,这时的政策由封闭转向相对开放,建设的重心由内地转向沿海,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区域政策的支持下,凭借其良好的自然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基础,积极利用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了大量生产要素流入,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区域的极化效应,在提高就业率和增加人均收入的同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从而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区域政策极化效应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政策支持和区位优势两大因素。 首先,中央政府制定的对外开放政策作为外生变量,有效地增加了该区域的资源供给和来自海外的各种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沿海极化区域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与内地相比,沿海地区的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很多生产资料都要由内地供给,而当地的需求又不大,市场规模小,经济发展缓慢。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大量海外资金、先进技术和外资企业进入东部极化区域,使得该地区的发展资源相对丰富,市场规模也明显扩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在微观层面上改变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 其次,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下,沿海地区日趋优化的地理位置不断降低了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增加了该区域的比较优势,为该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再加上该区域内原有的产业经济基础,使其能够很容易地接纳外来经济并与之融合,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不论是以纺织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还是以电子信息与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产业聚集区域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就为该区域极化效应的持续发挥,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第二阶段区域政策在于促进形成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关联互动机制,有效消除极化区域和非极化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遗憾的是东南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处于本省或本地区内的封闭式循环,且由于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不能形成相对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两者间也就没有形成较好的扩散效应及产业关联效应,东部对中西部发展的带动力不强、辐射范围有限、作用效果不大。该阶段区域政策效应不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政府对区域发展特征和发展阶段认识不足,造成区域政策工具单调和创新不足。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区位差别明显,不仅仅表现为因远离海港而带来对外贸易运输成本的不断提高,还表现为经济不发达而带来人口规模小和市场分散,也表现为历史和传统所造成观念和制度上的差别。由于区域政策工具没有出现因地制宜的创新,仍然沿用东南沿海地区开发中所采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虽然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导向作用来吸引资本和企业进入中西部地区,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但是对于以追逐利润为天性的资本和企业来说,当中西部地区难以提供和东部沿海地区同样的机会,甚至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时,他们不会进入,更不可能在这些地区集聚,这样就很难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 第二,区域政策的实施没有形成区域互动发展机制,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关联性仍然很低,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难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客观上虽然存在梯度转移理论,但是在经济实践中,如果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悬殊,梯度相差太大,或者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那么实现产业转移就很困难。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无论是需求方面还是供给方面,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不是很大,仍然主要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发展“以进带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外贸依存度非常高。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也只处于向工业化中期过渡之中,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省份还都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小,人均收入低,区域间经济发展落差较大,产业转移的客观条件难以满足。同时,根据行政区域划分而形成的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划分没有形成真正的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相关的组织机构。虽然中央政府在进行宏观层面的区域发展调控,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因而作为协调者的中央政府和执行者的地方政府之间必然会进行利益博弈,中央政府就难以做出连续一致的正确抉择,也难以及时准确地评价区域政策效应,从而导致在大的区域范围内难以形成有效分工、协作和共同接受产业转移。所以,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不但缺乏客观层次的产业基础,也缺少主观层次的制度基础。 第三,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不明确,中西部地区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的增长极。中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和自治区,幅员辽阔,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的差异也很大,不仅区域协调中存在困难,即使产业发展规划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区域政策无法集中到具体特定对象,执行特定政策,反而会由于目标区域过大而削弱政策工具的影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由于我国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有限,在如此大范围内执行区域政策,也会在财政转移支付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区域发展资助过程中出现“瓶颈”现象。因此,如果不对中西部区域范围进行更详细的认识和划分,就无法在短期内出现并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结点”,区域政策就没有明确具体的作用对象,区域经济增长极也就难以形成。 以注重公平为重心的区域政策演变,目的是为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提高全民福利水平,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公平问题。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其经济增长模式正处于一种类似内尔森式的低水平均衡之中,即使整个西部地区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和区域政策支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打破这种低水平均衡和走出“贫困性循环”,进而赶上或者超越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效应并不十分明显,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政策刚刚推出,其效应也不明确。但与广阔的中西部相比,东北地区不但地理位置集中,而且有着良好的经济区位优势;不但自然资源蕴藏丰富,而且工业基础和交通设施也相对比较完善,高品质的人力资源也相当丰富。只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认真思索和正确定位,再辅以国家区域政策的支持,东北地区会很快形成新的增长极,实现经济的再次腾飞。 从上述区域政策整体效应的分析可知,我国区域政策能够在整体上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但是,区域政策的制定要注意每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自身规律,在按照市场规律促进发达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形成“扩散效应”的同时,要积极培育不发达区域自身的产业,从而更好地增强梯度转移效应,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四、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区域政策整体效应的分析表明,中国区域政策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要有效缩小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区域政策。 (一)加深区划认识,突出区域特色 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实行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但是即使是省份个数最少的中部,其地域范围之大也足以使任何区域政策难以奏效。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我国目前的区域发展问题不仅仅表现为东中西部差异,还有每个地带内部的区域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我国区域经济问题呈现出内外双重差异的复杂性。因此,我国对区域经济地带应作进一步的细分。在行政区域、经济区域和自然地理区域的基础上,以融入世界经济为大方向,结合我国经济整体布局,明确地突出各区域的功能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由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没有形成合适的着力点,而大面积的“撒胡椒面”式投资更无法形成真正的“增长极”,必须在西部地区内进行更深层次的细分,确定出合理的增长点,带动形成增长极,实现由点到线、线到面、面到网的层次开发战略,充分促成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系统地制定区域政策 由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②,我国在进行区域政策制定时,不仅要考虑问题区域的振兴与发展,更要从全局出发,按照系统的观点考虑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衔接和技术及经济效益外溢。只有这样,产业间关联推动效应的可持续发挥才有强劲的动力,中部地区才能真正起到连接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纽带作用,才可以走出“马太效应”的怪圈。不但可以使东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产业链内延到中部地区,而且也可以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形成有效的经济互动,使区域经济走上共同协调发展之路,达到产业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吻合、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相吻合、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相吻合,同时避免“中部塌陷”,西部“飞地型产业”及“飞地”或“孤岛”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三)区域政策的制订应更市场化和地方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政策的制订主要是为了效率和公平两个目标,无论是为了哪一个目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必然牵涉到既得利益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区域企业的利益不可能在每个经济环节上都是一致的,甚至会在某些问题上出现冲突,难以实现梯度转移策略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进行明确合理的权责划分,中央政府在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要逐步下放和转移中央的部分经济决策权,扩大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在事关当地的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上,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及资源优势,制定自己的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选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规模与类型,通过不同经济类型、不同经济等级和增长极系统优化升级的开发,增强该地区的扩散效应和区域间梯度转移的承接能力,由上级或中央政府统筹,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四)成立专业的国家区域政策管理和制定机构 应成立专业的国家区域政策管理和制定机构,由其管理相应的各种发展基金,明确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信息收集、反馈及权责问题。从英国、德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区域发展实践来看,他们都设立了相应的区域政策管理和制定机构,而且是专业化的职能部门对区域政策规划与实施负责。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许多部门涉及区域政策的制订和执行管理,但几乎无一部门具有立法意义上的区域政策与规划资源。这种机构缺位的存在使区域政策效果的评价难以进行,而且在法律意义上也缺失了执行区域政策的责任机构。因此,中央政府应该调整有关区域政策的管理机构和行政职能,成立负责区域发展管理的综合性权威机构,其基本职能包括负责具体区域划分,提出和审议各区域发展政策并对政策的执行结果负责,协调区域关系,特别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发展利益协调、统一管理区域发展基金运作和组织研究各种重大区域问题等。 (五)区域政策的立法工作急待展开 如前所述,政策效应分析中提到的区域政策工具单一,只有资金投资和政策优惠两种,而这些政策工具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并不是很高,难以让公众和投资商所预见。所以,我国要保证区域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要引进国外投资和建立市场机制,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关于区域政策的立法工作。英国在制订区域政策的同时,先后颁布了《特别区域法》、《工业布局法》、《地方就业法》和《工业发展法》,日本则颁布了《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工业再配置促进法》和《特定产业集聚促进法》等,我国政府虽然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如正在制定的《西部开发法》,将把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指导原则、重要的政策措施、政府的责任等内容进行阐述,但是与正式确定西部大开发的1999年相比,我国的立法时间还是滞后,我国政府应该抓紧区域政策的立法建设,为区域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既能够保证区域政策的正常执行和评价,也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注释: ① Xavier Sala I Martin.“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J].Economic Journal,1996,106(7):1019-1036. ② 佩鲁.增长极概念[J].经济学评丛,1988(9):46.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陈家海.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 黄速建,魏后凯.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 陈栋生.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 王青云.国家区域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1996(3):17-20. [6] 张可云,胡乃武.中国重要的区域问题与统筹区域发展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2):8-13. [7] 秦池江.灾后重建与中国金融制度完善[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1).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院是一所研究机构。主要做研发、教育、培训、评价。研究范围涉及经济、社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能源、交通、宗教、文化艺术等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领域。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独立从事相关的学术活动,具有自主的专业技术。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中央政策研究室是中央组成部门,和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等并列,同时又是智囊机构,负责起草党中央重大文件和报告;国务院研究室属于国务院的智囊,职能上和中央政研室一样,只不过对应的是政务系统,不过,其不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属于国务院直属办事机构;国务院发现研究中心,也是国务院额智囊机构,但更偏重于学术性,属于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和国务院距离稍微远一些(通俗点说,研究室更为嫡系)。

作者:郑琼洁 刘 勇

近年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近7000亿元,形成了以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结构。其中,应用层的占比不断增加,涌现出一批有技术、有市场、上规模的物联网企业,全省物联网企业已超300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30余万人。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先发优势不断凸显、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展、骨干企业的龙头效应不断显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国际物联网产业标准制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江苏产业发展的高地和区域名片。

与此同时,有三大因素制约江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一)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骨干企业创新带动力不强

近年来,江苏物联网企业数量迅速攀升,物联网技术研发能力也大幅提升,但从企业的盈利情况看,有近五成的中小企业处于亏损或不盈利状态,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技术与市场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存在技术市场化和应用推广难的问题。从江苏物联网产业的总体来看,其产业总体规模和企业的规模较小,缺少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的上游骨干企业,尤其缺少“专尖特精”的物联网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在传感器环节,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在系统集成环节,缺乏具有软硬件、网络、平台、应用流程耦合的一体化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大型服务商。同时龙头和骨干企业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不够紧密,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许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链和产业链尚未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

江苏虽然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区,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化产能较小、核心技术不强、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感知与智能处理产业与国外差距较大。核心芯片、基础性系统、基础性架构等关键领域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智能处理和云计算的基础架构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能实现硬件、物联网、网络、平台、应用和业务流程端到端大系统综合集成企业,智能和微型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射频识别(RFID)、地理位置感知等感知技术,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传感网节点、人机/机器智能交互(M2M)终端、异构网络融合、网络管理等传输技术、基于MEMS 工艺、薄膜工艺技术形成的敏感芯片等相关技术研发水平和标准制定工作落后。物联网的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大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处在研发阶段,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的技术体制与产品接口大多未实现标准化,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创新人才不足

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与广东(深圳市、广州市)相比,江苏每年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对物联网企业研发支撑不足,同时与广东企业(腾讯、华为、中兴等企业)相比,江苏物联网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整体较小。在创新人才支持方面,与广东相比,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人才引培力度较小,同时也存在着人才引培政策制度不完善和不够落地、对稀缺高端人才的招引和需求量最大的中端人才的引流不足、一流的人才梯队缺失等问题。

为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推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龙头效应,打造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

一是打造一流物联网创新企业。大力支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试点创新,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一批物联网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突出龙头骨干引领作用,建设一流创新企业。通过“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完善企业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研发成果质量、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等指标的权重,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支出结构,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卡脖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提升攻关引领能力。二是建设物联网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重点在物联网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杀手锏”技术。加快建设江苏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接,协同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三是提升物联网产业链协同能力。壮大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民企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强协同、弱耦合的创新生态。根据任务体量和条件要求,鼓励民企牵头申报。同时,通过完善 科技 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小而美、小而精”的 科技 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国家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强化技术与市场协同,搭建 科技 创新协同攻关体系

攻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产业核心能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社会 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等的创新行为主体,以及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协同实现。一是提升技术体系化能力,实施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布局。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在推进物联网技术跨界创新时,应从战略高度、以战略思维系统谋划 科技 创新布局,优化 科技 计划,形成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部署路径规划,形成多维度、多循环的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和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二是提高组织体系化能力,打通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链接。对于物联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要 探索 大纵深、跨学科的研发模式,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包括产业大基金在内的各类创新投资渠道,实现集科学发现、技术跃升和产业化方向于一体的突破,实现知识突破与未来面向商用生态的有效衔接。聚焦全球竞争的源头技术供给,不仅是追逐“国际发表热点”,更需要形成核心技术突破后的持续改良机制,及时跨越技术商用的成熟度阈值。实现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衔接,需要改革当前重大 科技 创新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三是鼓励重大攻关计划的创新单元之间的知识共享。鼓励物联网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形成协同互动。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借鉴重大公共创新平台的成功经验,制定权责分明的知识产权共享和保护机制,鼓励各类战略 科技 力量形成优势资源平台的吸引力和合作凝聚力,引领对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的持续攻关。

(三)加大要素投入,优化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统筹利用现有资金资源,加大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 探索 建立国家物联网产业专项投资基金。鼓励运用政府和 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引导 社会 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产融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推动政策性银行在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自身职能定位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股权抵押、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试点信用保险、 科技 保险,研究合同质押、资质抵押的法律地位和可行性。二是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人才技术梯队。鼓励高校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培育物联网和信息技术人才力量和后备干部。支持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到企业任职或兼职,选聘优秀 科技 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实现人才双向流动。鼓励产业园区、企业、实训(实习)机构,以及江苏高校、职业(技工)院校,联合或独立开展江苏物联网集群产才融合示范基地评估,打造一批特色化示范性物联网学院、物联网实训(实习)基地。三是加大对外宣传,提升政策效度。通过举办展会、大赛等多种形式搭建企业技术交流平台为本地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力争更多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创新平台落户江苏,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外推广重点项目、产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彰显全链扶持和分类施策原则,不断提升新政策的覆盖面、含金量、精准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 社会 科学院、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江南大学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3-4期合刊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 社会 、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 社会 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

网址:

公众号:ichinado(中国发展观察)

电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简称“DRC”)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持并发展同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广泛联系,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和社会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持并发展同国际社会的广泛联系,积极开展同各国研究咨询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扩展资料

机构设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要内设机构:学术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办公厅(人事局)、宏观经济研究部、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农村经济研究部、产业经济研究部、技术经济研究部、对外经济研究部、社会发展研究部、国际合作局;

信息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企业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机关服务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中国发展出版社、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经济年鉴社、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世界发展研究所、亚非发展研究所、民族发展研究所、港澳研究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RC

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三者的区别:所属的部门不同,各自的职责不同,研究的课题方向不同。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简称中共中央政研室,是专为中共中央研究政治理论、政策及草拟文件的直属机关。

国务院研究室是承担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任务、为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服务的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是从事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

国务院研究室是承担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任务、为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服务的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是从事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直属机关,专为中央政治局研究政治理论、政策及草拟文件。其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起草全国党代会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单独或组织、协同有关方面起草、修改中央的有关重要文件;起草中央领导同志部分重要讲话。

(二)对党的建设、思想理论重要课题和中央重大决策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议。

(三)参与中共中央大型会议的文件起草。

(四)对全国经济形势跟踪、收集、分析、整理,以及报送党建和思想理论的重要综合信息、动态,为中央决策提供建议和咨询。

(五)承办中共中央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务院研究室机构职责:

(一)负责组织或参与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提出政策性建议和咨询意见。

(二)负责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牵头组织国务院重要会议的文件起草,参与党中央重要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

(三)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单独或组织、协同关方面起草、修改国务院有关重要文件,起草国务院领导同志部分重要讲话等文稿。

(四)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收集、分析、整理和报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动态,为国务院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五)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从事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一)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为制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提出建议;接受委托参与或组织对有关部门和地区拟定的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和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动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对产业机构、投资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方向,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技术选择、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政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及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五)研究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利用外资政策,提出对策建议;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经验教训,为我国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六)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政策。

(七)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对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方案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开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解读工作,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及经验。

(八)承担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交办的文件文稿起草工作。

(九)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与有关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涉外参考资料和政策建议。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策研究室  百度百科-国务院研究室  百度百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会展杂志社

1999年9月 取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刊号(当时名称为《展览与专业市场信息》);2000年9月30日 《展览与专业市场信息》试刊出版;2001年1月15日 《展览与专业市场信息》创刊号出版,此后开始正式每半月出版一期;2001年11月30日 中国会展理事会成立,十二家业内知名企业成为首批理事单位;2002年2月21日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杂志正式更名为《中国会展》;2002年4月 中国贸促会会长俞晓松为杂志题词;2002年4月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时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为杂志题词;2002年4月27日 《中国会展》杂志定名招待会在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会展业内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近200人出席;当日,由中国会展杂志社牵头组织评选的2001年度中国会展十大新闻人物揭晓,姚望、陈先进等十位业内知名人士获此殊荣,这是业内首次举行类似活动;2002年12月3日 由中国会展杂志社组织的首届中国会展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于广洲、北京市副市长张茅等领导以及十余位会展专家、学者到会发表了演讲,21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首届中国展示设计大奖赛颁奖活动;2003年3月5日 《中国会展》华东办事处在上海成立,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本刊对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会展行业发展的宣传报道;同年7月1日,《中国会展》华南办事处在广州成立,至此,杂志社完成在京、沪、穗三大会展中心城市的布局,为实现报道中国会展产业、向全国推广《中国会展》的目标奠定了基础;2003年7月11日,中国会展行业振兴计划视频大会隆重举办,这是“非典”之后鼓舞全国会展业同仁士气的一次重要活动,商务部、科技部、中国贸促会等会展主管部门均来函表示支持。大会主会场设在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大连、青岛等地设立分会场,近500人分别在主会场和各分会场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国会展杂志社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2003年8月20日,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城市会展业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的60多位代表出席了活动;本活动自第二届起与全国中心城市会展工作年会合并,先后在昆明、南宁、长沙、太原、宁波、成都、义乌等地举办,成为城市会展管理部门交流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2003年9月1日,经过全新改版的中国会展网正式上线。改版后的网站在栏目设置、搜索功能、更新频率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成为杂志报道会展业的又一个重要阵地;该网站于2007年1月8日定名为中国会展在线;并确定新的标识;2004年3月18日,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会展年会在京举行,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中国贸促会原会长俞晓松等领导以及会展业内2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收录了北京、大连、沈阳、长春、成都、昆明等六个城市的会展业相关资料及企业信息的《中国城市会展指南》(第一卷)首发,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向六个城市的代表赠送了样书;2004年6月17日和8月6日,中国会展杂志社先后在上海和广州举办“2004中国会展企业创新大会”、“泛珠三角会展产业发展论坛”,扩大杂志在华东和华南影响力的同时,也积累了在外地举办活动的经验;2004年12月20日, 中国会展杂志社专家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12月15日,首批专家委员由国内顶尖的17个大型展览会负责人担任,陈峰任轮值主委)2004年度会议在京举行,本刊负责人介绍了2004年度杂志发展情况,听取了专家委员对杂志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增选陈若薇、何继红等6位业内人士为专家委员;2005年1月11日,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2005)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的近700位业内代表与会,吴仪副总理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本次论坛由中国贸促会、国际展览业协会、国际展览管理协会、独立组展商协会联合主办。作为本届论坛独家媒体协办单位,本刊具体承担了论坛的赞助招商和海内外代表征集工作。2005年1月15日,本刊专家顾问组改组为指导委员会,时任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高燕应邀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任兴洲、沈丹阳等10人担任委员。2005年7月9日至12日,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5中国会展年会在郑州市隆重举办,包括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王世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陆仁琪、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郑州市委书记李克等贵宾在内的400位领导和会展专业人士出席,期间举办了包括市长访谈会、第二届中国会展业大奖颁奖典礼、会展人之夜晚会、会展形象大使评选等一系列活动,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2006年4月12日,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办公室、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南宁市人民政府和本刊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会展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南宁隆重召开,南宁市委书记马飚等领导以及来自中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的300多位业内人士出席。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本刊工作站授牌仪式。2006年7月10日,本刊所属中国会展研究中心(CCERC)成立,搭建起开展会展研究工作的重要平台,并在当年完成了北辰集团会展调研课题、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专业化转型研究等工作;2006年7月22日至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届会展文化节由长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共同主办,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等近500位嘉宾与会。2007年1月15日,杂志新年特刊首次推出“会展100”专栏,对上一年度会展行业发展进行全面梳理与回顾,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受到读者高度评价,被誉为“会展年夜饭”;2007年2月6日,杂志在京召开《中国会议》杂志(筹)专家策划会,邀请专家为拟推出的新刊出谋划策;7月15日,《中国会议》刊中刊推出,第一期页码为16页;2007年5月10日,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新标志正式发布,新标志以海豚作为设计元素,由一对跃出海面的海豚环绕形成灵动的太极八卦图,寓意会展文化节“天地人和”。2007年6月9日,杂志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在宁波举办中国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论坛,100多位代表与会。2007年7月27日至30日,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深圳召开,500多位代表与会。期间,本刊组织召开“上汽集团世博会企业馆总体方案征集发布会”,标志着本刊承接上汽世博会企业馆设计招标项目启动,在随后的近一年中,本刊成功完成了上汽通用、国家电网、中国航空三个世博会企业馆的设计招标工作,取得了极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7月25日至28日,杂志社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长沙召开,500位会展专业人士出席。在7月26日的会展人晚会上,举行了隆重的交接旗仪式,第五届会展文化节落址成都,这也是会展文化节首次实现提前一年确定下届举办城市,标志着会展文化节品牌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期间本刊首次推出《中国规模以上会议展览机构调研分析报告》,对全国3万平米以上展会进行统计调查,发布2007年全国展览业一手调研数据,填补了国内空白,受到业界关注与好评。此外,本刊组织的年度评选活动自本届起正式定名为“中国会展业金海豚大奖”。2008年9月26日,由本刊和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心城市会展工作年会在宁波召开,本次年会确定,自第七届起,与当年的会展文化节同期同地举办。2008年11月30日,本刊推出《中国会议》试刊。2008年12月2日,本刊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最受关注节庆会展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人民日报社会议室举行。2009年1月30日,《中国会议》月刊正式推出,该月刊是在原会议专栏、07年推出的《中国会议》刊中刊基础上演化而来。2009年3月6日,中国会议专家委员会授牌仪式及年会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中国会议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2009年4月11日,本刊在重庆荣膺“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8年度大奖”,被授予“最具影响力会展杂志”荣誉称号。2009年7月24日至28日,由中国会展杂志社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成都召开,近800位会展专业人士与会。本届活动首次增设会议产业年会和节庆产业年会,同期举办第七届全国中心城市会展工作年会,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出席,盛况空前。期间,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与中国会展经济合作论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09年7月26日,杂志社举办的首届中国会展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在成都举办,15所院校参与决赛角逐,中立、公益、公开的展示平台,受到业界关注与好评。2010年1月29日,这个会展杂志社与太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会展业新世纪十年创新发展论坛在太原隆重召开,俞晓松等领导及200位会展专业人士与会。2010年4月16日至18日,由本刊和厦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盛典在厦门市召开,近300位会议产业代表与会。这是本刊继会展文化节之后,全力打造的第二个品牌项目,也是与《中国会议》月刊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会议产业盛会;2010年7月23日至26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浙江义乌隆重召开,本届活动由义乌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等领导及600位业界嘉宾出席。期间首次发布《中国会展文化研究报告》,报告集六届会展文化节理论研讨成果,系统阐述会展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核心内容和经典案例,受到业界关注。2010年12月23日,本刊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会展十年风尚大典”,庆祝《中国会展》杂志创刊十周年暨中国会展业发展十年。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会成思危出席并讲话,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中国市场学会会长俞晓松等领导到会祝贺,商务部、科技部、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中国科协等有关单位领导及500多位会展专业人士共同出席。2010年12月23日,中国会展政策咨询委员会成立,成都市博览局局长陈琳任轮值主委,南京、西安、郑州、宁波、杭州、长春、厦门、哈尔滨、呼和浩特、太原、济南、青岛、重庆、义乌、绍兴、长沙、大连、上海、南宁、温州等20个会展城市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这是继成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之后,中国会展杂志社成立的第四个行业支持机构,有助于进一步密切杂志与业界的联系。2011年2月25日至27日,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会议》杂志和北京界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原会议产业盛典)在厦门市召开,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及300位会议行业专业人士到会。2011年7月23日至27日,由郑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郑州隆重召开,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等领导和近700位会展专业人士出席。会展文化节期间,第四次发布《中国规模以上展览机构调研分析报告》,同时隆重了首发由著名作曲家刘青作曲、中国会展杂志社社长倪玮作词的《文明的使者——会展人之歌》。2011年10月30日,《中国会议》成功改版。这是在2008年11月30日《中国会议》单独出版以来的第三次改版,改版之后,杂志在封面设计、栏目安排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受到了业界的好评;为确保对读者的吸引力,旨在不断创新杂志形式、优化杂志内容的改版行动,已经成为杂志社采编部门每年秋季的例行工作。2011年11月23日,“中国会展指数”专家研讨会在杂志社召开。“中国会展指数”是在杂志社研究中心连续四年发布《中国规模以上展览机构调研分析报告》基础上,旨在真实反映行业景气变化情况的权威数据,该指数于2012年8月18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期间发布。2011年12月23日,2011会展风尚大典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科技部国际司副司长陈霖豪、商务部副巡视员吕继坚等领导和530多位业界来宾欢聚一堂,共同辞旧迎新。该活动是在2010年12月23日会展十年风尚大典基础上举办,成为每年岁末业界辞旧迎新的饕餮盛会。

2005年,孙艺心报名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广州唱区的比赛,最终因个人原因退赛,获得广州唱区第九名 。2006年,再度报名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广州唱区的比赛,获得广州唱区第八名、复活五强、全国总决赛第十九名 ,赛后推出首支个人单曲《魔法日记》 ;9月,参演广天执导的舞台剧《选秀下的蛋》 ;同年,与王欣如、魏佳庆、付静组成“四人组合” 。2007年,与李响搭档主持湖南娱乐频道选秀节目《1234舞》 ;同年,与台湾偶像组合2moro出演广播剧《夏天不打烊》。2008年,出席了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8中国会展年会”,并演唱了萧亚轩的《表白》 。2009年,签约飞鱼音乐重型娱乐 ;随后,推出了《那年那片最爱做梦的云》和《雨》两首单曲;5月1日,携手酷我音乐盒独家发行《一起孙艺心Together精选集》;7月17日,参加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之“超级领唱全国争霸”首场踢馆赛 。2010年,出席了由北青集团主办的“你好’漂亮新娘 世博新婚之旅”活动,并表演热辣歌舞 。2012年,参演了舞台剧《恋爱世纪》,在剧中饰演对对碰的女朋友保龄球,并演唱了该剧的插曲《彩云飞》 。2013年,参加山东卫视《中国星力量》,演唱《唯舞独尊》被淘汰。

中国社区医生杂志

是的。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创刊于1985年,旬刊,全彩色16开,是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会刊,是一份针对基层医生进行全面继续医学教育的专业期刊,以实用性为宗旨。

着眼于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技术,完善基层医生的知识结构及临床能力的培养,进行全科医学训练;关注并推动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发展,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给予全面的人文关怀。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读者遍及全国各地,都是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迫切需要读到对基层医疗工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文章。

扩展资料:

中国社区医师网的运营宗旨:

中国社区医师网继续秉承杂志“关注基层医药,提升医师品质”的宗旨,专注于为广大城乡社区医生提供基层医生看得懂、用得上的临床知识与适宜技术。

中国社区医师网开设有基层西医临床、基层中医临床、基层健康教育、基层合理用药、考试指南、法律维权、医学教育视频等栏目,特别适合广大基层医生的实际临床需要。

多年以来,杂志一贯秉承“读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并作为杂志的生命之源;如今,我们更吹响了“实用就是价值”的前进号角,中国社区医师医师网愿与基层医生分享更多的信息资讯与实用技术,共创基层卫生服务事业的辉煌!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区医师-中国社区医师简介

不是。经查,中国社区医师杂志不是sci。

后面那个是山寨的,《中国社区医师》是一本杂志,但“杂志”二字不作为刊名部分出现,如截图:

中国社区医师

复合影响因子:0.141

综合影响因子:0.089

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

周期:  周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7-614X

CN:   11-5189/R

邮发代号: 80-35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社区医师

曾用刊名:中国乡村医生

创刊时间:1985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号

期刊名称 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CN号 11-5189/R 主管单位 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种 汉文 发行范围 公开

是的。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创刊于1985年,旬刊,全彩色16开,是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会刊,是一份针对基层医生进行全面继续医学教育的专业期刊,以实用性为宗旨。

着眼于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技术,完善基层医生的知识结构及临床能力的培养,进行全科医学训练;关注并推动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发展,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给予全面的人文关怀。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读者遍及全国各地,都是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迫切需要读到对基层医疗工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文章。

扩展资料:

中国社区医师网的运营宗旨:

中国社区医师网继续秉承杂志“关注基层医药,提升医师品质”的宗旨,专注于为广大城乡社区医生提供基层医生看得懂、用得上的临床知识与适宜技术。

中国社区医师网开设有基层西医临床、基层中医临床、基层健康教育、基层合理用药、考试指南、法律维权、医学教育视频等栏目,特别适合广大基层医生的实际临床需要。

多年以来,杂志一贯秉承“读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并作为杂志的生命之源;如今,我们更吹响了“实用就是价值”的前进号角,中国社区医师医师网愿与基层医生分享更多的信息资讯与实用技术,共创基层卫生服务事业的辉煌!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区医师-中国社区医师简介

有中国社区医师,但不是核心期刊。没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这个期刊。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上查询到:媒体名称 中国社区医师 刊号 22-1405/R 主管单位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是正规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