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物流包装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物流包装论文研究

30. 企业物流管理的电子商务化应用对策

共享快递盒在快递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共享快递盒在快递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快递包装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快递包装,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具有可社会化循环利用环保特性的共享快递盒的出现打破了快递包装市场资源过度浪费的局势,符合新时代的环保主题。

关键词:

共享经济;绿色物流;环保;创新与阻力;共享快递盒;

引言:

从前,人们印象中的“双十一”是个仅仅属于光棍的单身节,而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购物节。“双十一”的来临不但使电商行业火爆,也滋润了快递行业。物流配送埋头苦干,快递小哥马不停蹄,使得“剁手党”们收获了满满的一堆包裹。划开一层纸箱,撕开一层胶带,拿掉一层填充物,打开一层塑料包装袋,经过一系列的“翻山越岭”后买家终于见到等了几天的宝贝的“庐山真面目”,而令许多人苦恼的是,这些废弃掉的包装材料该如何解决呢?想留着却无处放置,想扔掉又觉得浪费。其实,在快递行业里普遍存在着过度包装的问题,卖家使用多种材料层层包装是为了能够将货物安全送达。但是这些材料一旦被随意乱扔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纸浆原材料,还会污染环境。

1、社会大众对共享快递盒的认识

为了研究共享快递盒可行性的分析,通过问卷随机对200名无锡市民做了市场调查,分析中发现,人们的网购频率很高,的用户每月至少网购1~4次,尤其在“双十一”等活动日,快递数量更是成倍增长,由此可见随着电商的发展,网购规模不断加大。在调查中发现,包装物有是纸箱,是泡沫箱及塑料袋,这些材料在生产、使用中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生产时需要消耗很多的林业资源,产生很多污水,使用中难以被循环利用,对环境造成破坏是快递业不可承受之重。的用户表示,拆开快递后会将包裹快递包装直接扔到垃圾箱,这说明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随意丢弃废弃包装物带来的危害。根据调查,的用户愿意使用共享快递盒,的用户不愿使用共享快递盒,他们不支持的原因主要是怕共享快递盒使用过程中保密性不好而泄露个人隐私以及快递盒回收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由此可见,共享快递盒得到多数人们的支持还是有望普及的,但要注意共享快递盒的保密性还有回收过程需要简单化。

2、共享快递盒刮起绿色风

说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消灭垃圾的最好办法就是不产生垃圾。因此,在绿色物流时代的背景下,成本低、环保性强的“共享快递箱”应运而生,对解决包装过度和快递垃圾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4月,苏宁物流首次推出共享快递盒版本,以漂流箱的形式用于3C、母婴、快消易碎商品的自提,送货上门服务,结合智能包装推荐,有效减少了包装箱的使用和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随着苏宁物流的`“试水成功”逐渐放大了共享和循环包装在绿色物流中的应用。2018年3月23日,丰合物联计划投放300万个“快递宝”共享包装箱。而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20个绿色仓库,这些绿色仓库使用无胶带快递箱和100%可降解的快递袋。据统计,这些共享快递盒一旦推广使用后,每年可以减少使用纸箱亿个,节约个小兴安岭的树木,同时可以为电商节省2亿~3亿元的包装费用,为一线回收人员和回收网络企业创造亿服务性收入。

3、苏宁物流版本脱颖而出

在物流领域特别是快递领域,采用纸盒包装或者塑料袋包装快递,是目前普遍的现象。传统纸质快递包装盒,很难重复利用,回收难度大,且纸盒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导致电商卖家的成本不断提高。因此,苏宁物流坚持“绿色包装”的环保理念,对共享快递盒不断升级,推出了版,使得共享快递盒更智能、更环保、更轻便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苏宁物流推出的版本共享快递盒能够在众多共享快递盒中取得一席之地,优势在于其实现了入仓、分拣、包装、配送、回收的全流程在线,每个箱体码都有唯一的身份证。并且采用环保高科技材料,密度小、轻便易用、表面刚度高、抗划痕、柔韧性好、不容易开裂,回收后的快递盒可以无污染循环再造,再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废水废气。一体化生产制造体系,降低了中间成本,稳定了原材料价格,使新共享快递盒能够有效循环使用60次以上,单次使用价格比纸箱低30%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折叠化的设计更轻便,打开使用仅需5个步骤,折叠回收只要4个动作,在仓库与运输途中堆叠码时十分方便,可以有效提高物流运输效率,节省仓库容量,提高物流周转率。

4、共享快递盒难推广普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共享快递盒虽然达到了环保的目的,在经过流转后,却不易回收。近年来,“暴力分拣”事件屡见不鲜,快递员分拣时将快递件有多远扔多远,更是随意坐在快件上。如此反复折腾,一个共享快递盒能循环几次?若使用寿命短,将导致网购高峰期时共享快递盒供不应求,如此必然要加大生产量,而这种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快递盒成本比普通纸盒要高,无疑增加了包装费用,这也使得一些因刚起步而资金不足的小型电商头疼。再者,如今的快递都是直接放在“菜鸟驿站”之类的快递存放处让收件人自己去取,完全省略了签收这一步,收件人很难与快递员产生交集,要想将快递盒回收需要依靠中介人或中介物,但这种做法灵活性很低。若收货人不在家中呢?若有人想将包装箱据为己有呢?这样回收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还会增加额外的费用,更需要收件人的配合。这些问题都为共享快递盒的回收增加了难度。

5、共享快递盒发展对策

想真正开启绿色时代,一方面要加大对共享快递盒的研发力度,提高盒子的质量,更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使用其他快递包装方法来解决共享快递盒成本高和供不应求的问题,比如推出循环包装袋、百分百可降解的包装等。除此之外,还应完善共享快递盒的回收体系,比如设立相应的回收站点,鼓励企业开展包装回收业务,可对他们适当的税收减免。对主动归还共享快递盒的民众进行奖励,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6、绿色物流时代任重道远

总而言之,绿色物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范围普及共享快递盒需要消费者的配合,更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体系来支持。共享快递盒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同时也只是个开始。怎么避免过度包装?怎么将“共享快递盒”推广普及?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创新总会伴随着阻力,“共享快递盒”在实际应用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裹足不前,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勇于迎接挑战。想真正让快递行业完成转型升级,仍然需要我们作出努力。

拓展:

毕业论文题目

1、商业银行参与企业环境信用规制的法律责任研究

2、都市型现代农业产权法律制度之构建--评《都市型现代农业法律制度体系研究》

3、村民小组的法律主体地位探析

4、浅谈公司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策略

5、非遗视角下蒙医药法律保护路径研究

6、中概股回归A股的路径选择及法律风险防范

7、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法律风险浅析

8、股权质押的法律风险分析

9、民宿热背后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0、探析知识产权跨境交易与创新市场法律风险

11、论法律语境下的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以融合与创新为中心展开

12、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中的军民融合法律政策研究

13、论公海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14、武警部队使用无人机实施反恐维稳的法律规制研究

15、论我国电动自行车的行政法律规制

16、董事性别结构多样化的法律规制

17、基于OBE理念的法学本科生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18、铁路电子客票法律问题思考

19、自动驾驶汽车致害的法律责任问题探究

20、破坏性膜拜团体法律规制路径分析

21、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作品认定及法律保护

22、探究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对策

23、试论中国法律文化视角下辩诉交易的可行性及构建

24、浅析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25、政府采购中的供应商法律责任存在问题和完善对策

26、论商品外观的法律保护

27、公司初创期法律问题简析--以公司章程自治不足为角度

28、公司并购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29、环境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中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分析

30、人工智能的刑事法律地位探讨

31、高空坠物问题的法律研究

32、夫妻共同债务裁判法律适用的研究

33、宪法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定位反思探究

34、提升社会工作者法律素质途径探析

35、法哲学视野下的自由意志、自主责任和法律刑罚

36、中国民航法律规制的发展与完善

37、论网络综合治理下自媒体的法律规制

38、从法律视域分析离婚时夫妻所持公司股权的分割问题

39、构建水利法律制度的保障体系研究--评《水利企业经理人法律风险防范》

40、主客体二分法视角下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之否定

41、音乐作品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42、电力建设项目合同法律风险识别与防控

43、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44、完善我国技术移民的法律制度研究--基于德国的经验

45、保护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法律制度研究

46、股权众筹兴起背景下的证券法律制度变革

47、俄罗斯网络安全领域最新法律分析

48、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实施路径及法律保障

49、预告登记法律效力之理解与完善

50、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无纸贸易便利化"国际法律规制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1、房地产企业税收策划法律问题研究--以营改增制度变迁为观察重点

52、网络犯罪国际法律机制建构的困境与路径设计

53、关于航空安全责任书法律关系的思考

54、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政策探析

55、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法律防控

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初探【摘要】文章分析了应急物流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应急物流和应急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内涵,阐述了应急物流系统的要素、特点、设计原则,给出了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条件。【关键词】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系统;系统特点;运行条件一、应急物流产生的原因分析应急物流需求不仅产生自“天灾”,也来自“人祸”。主要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类:1.自然灾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每年给社会造成的额外物流成本目前无法估计,应是中国支出的最大的应急物流成本。2.决策失误。由于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完备以及决策者的素质限制等原因,决策者一旦决策错误,就会造成物资上的损失,这些损失往往在物流系统中体现出来。3.国际环境复杂。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2006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5%。从国外到中国的海上、陆上和空中物流通道常常受到战争的威胁和干扰,这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很多风险。只要中国进一步强大,这种风险就会加剧。因此,建立中国的石油应急物流体系应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4.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向商家退货现在更加自由和方便,汽车、家电等产品如果有质量问题,厂商必须召回。一旦发生这样的召回事件,其应急物流成本一定会吞噬掉这些产品的销售利润。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厂商必须建立处理紧急退货、召回等事件的应急物流系统。除了以上4个原因以外,还有来自第三方的原因可以导致厂商出现应急物流需求,比如因道路建设断路而绕行使在途时间延长、交货期延长,因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货到而不能及时提取等,影响工期和市场销售。二、 应急物流的概念和内涵关于应急物流的概念有很多,本文倾向于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的定义: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实际上是指危机发生时对物资、人员、资金等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三、 应急物流系统概念及特点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流体、载体、流向、流速、流量、流程。应急物流系统是指为了完成突发性的物流需求,由各个物流元素、物流环节、物流实体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应急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与一般的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或供应链物流系统具有如下不同的特点:1.应急物流系统的“时间”要素特点。应急物流系统除了应具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外,还应具有特有的要素“时间”。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即应急物流需求发生的时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应急物流需求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因素,即应急物流系统有七个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和时间。2. 应急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具有一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区别于一般的企业内部物流或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经常性、稳定性和循环性。3.应急物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上,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应急物流需求和供给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是不确定的,而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将其纳入应急物流系统中。四、 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应急物流系统的目标就是以最短的时间、尽可能以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应急物资,以适当的运输工具,把应急物资在适当的时间运送到适当的需求地,并以适当的方式分发到需求者手中。应急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具有如下特殊的设计原则:1. 应急物流系统的事前防范与事后应急相结合。应急物流需求的事后选择性决定了一个高效率的应急物资信息系统和应急运输工具信息系统应该成为应急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突发事件暴发前,建立全国范围的以应急物资和应急运输工具为主题的大型的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对于突发事件暴发后,应急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2. 时间效率重于经济效益。应急物流的突发性、流量不均衡性和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中时间效率重于经济效益。应急物流系统要对应急物资的采购机制、运送机制进行设计,对各种运载工具的运输能力、运输路径和运送方案进行比较并给出满意方案。应急物流系统设计还应包括运用GPS、GIS等手段对运输过程进行控制调度。3.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法律机制并存。应急物流多是针对突发性的灾难性的自然或社会公共危害而进行的物流活动,是整个社会公众或社会公众的一部分,所以在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中不仅依靠市场机制更要依靠行政机制和法律机制。五、 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条件分析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条件是指为了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流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完成系统的各项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整个社会的行政制度、公共政策、法律制度和技术支持设施所应具备的条件。(一)监测预警机制监测与预警是一切应急事件救援、处置、处理的基础,各级职能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收集、归纳、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上请下达,形成联动。对早期发现的、影响可能较大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灾害性突发事件,应通过主管领导或管理部门会同卫生、防疫、地质、气象、消防、防洪、环保等有关专家进行风险预测评估,提供预警意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二)全民动员机制应急物流中的全民动员机制可通过传媒和通信告知民众受灾时间、地点,受灾种类、范围,赈灾困难情况,工作进展,民众参与赈灾的方式、途径等。(三)政府协调机制紧急状态下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主要包括:对各种国际资源、国内资源的有效协调、组织和调用;及时地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处理意见、措施或预案;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需要紧急动员相关单位生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和办法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应急物资保障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四)法律保障机制法律保障对应对处理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安全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规范个人、社团和政府部门在非常时期法律赋予的权利、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五)“绿色通道”机制为了保证应急物资的顺利送达,可在重大灾害发生及救灾赈灾时期,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绿色通道”机制,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在必要时可以给予应急物资优先通过权,这样可有效简化作业周期和提高速度,从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缩短应急物流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六)应急报告与信息公布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报告是决策机关掌握突发事件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以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公布突发事件的信息,是政府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体现,有利于缓解社会的紧张氛围。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是应急物流保障,也是有效救灾的重要手段。(七)应急基金储备机制应急物流活动中的资金流是不可忽视的管理环节,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来说,突发事件的侵袭会对地区甚至全国造成各方面不利影响。应急基金的筹措和管理无论方式如何,法制化、规划化和经常化是十分重要的。(八)应急物流系统的技术支持平台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应急物流运载工具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应急物流预案数据库,构筑应急运输方案自动生成的应急物资运输调度平台,以及基于GPS、GIS的应急物资运输监控平台。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应急物流系统还很不完善,需要加强对应急物流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系统理论。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是要求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保障的。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系统。—————————————————————————————————————认真回答网友的提问!积极解决网友的回答!共同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为网友贡献出最大力量!不惧恶意采纳刷分!坚持追求真理真知!如果帮到您了,请采纳。谢谢!!!>> >>

物流的绿色包装研究论文

所谓绿色物流,就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近年来才被提出的新课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绿色物流的起因分析 1.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具体表现是:能源危机,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扩大,环境遭受污染,生态系统失衡。以环境污染为例,全球20多个特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人类的认识往往滞后于客观自然界的发展,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逐渐被人类所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十分关心和重视环境问题,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不能破坏人类的家园。于是,绿色消费运动在世界各国兴起。消费者不仅关心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还关心地球环境的改善,拒绝接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服务及相应的消费方式,进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和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环保勇士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给各种各样危害环境的行为以沉重打击,对于激励人们的环保热情、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倡导。 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凡是绿色物流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倡导。各国政府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追加投入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力量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 环保事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伟大事业,国际组织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2年,第27届联大决议通过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规定有专门的活动主题,以推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联合国环境署、世贸组织环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展开了许多环保方面的国际会议,签订了许多环保方面的国际公约与协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绿色物流发展铺平了道路。 3.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ISO14000不仅适用于第一、二产业,也适用于第三产业,更适用于物流业。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是其理性选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也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会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4.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物流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绿色经济活动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因物流而过分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于造成重复污染。此外,绿色物流还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我国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所追求的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二、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生态持续。生态持续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切实保持整个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保持生物多样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不受污染和肆意侵害,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第二,经济持续。经济持续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流出和排放,使经济和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致对后代人构成危害。第三,社会持续。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积极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持续,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在这个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组成的三维复合系统中,是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经济可持续为主导、社会可持续为根本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应用于现代物流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 2.生态经济学理论。 所谓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循环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及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3.生态伦理学理论。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伦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 三、绿色物流的实施策略 1.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观念是一种带根本性和普遍意义的世界观,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和思想素质的反映,是人们活动的指南。由于长期的低生产力,人们更多地考虑温饱等低层次问题,往往为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为个体利益忽视社会利益,企业因这种非理性需求展开掠夺式经营,忽视长远利益和生态利益及社会利益,进而导致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取之于大自然,复归于大自然。于是乎,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应运而生,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变化,甚至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一系列新的市场制度和经济法规,迫使企业降低环境成本而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绿色物流等经济活动。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绿色世纪。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000年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以后还会大幅度增长。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要求物流企业,在经营决策的时时刻刻,综合考虑人们的近期需求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并以此观念,策划绿色物流活动。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决不能存在“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推行绿色物流经营。 物流企业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绿色经营管理策略,以推动绿色物流进一步发展。(1)选择绿色运输。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例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高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等。(2)提倡绿色包装。包装不仅是商品卫士,而且也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绿色包装要醒目环保,还应符合4R要求,即少耗材(Reduction)、可再用(Reuse)、可回收(Reclaim)和可再循环( Recycle)。(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等等。(4)搜集和管理绿色信息。物流不仅是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物流要求搜集、整理、储存的都是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于物流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3.开发绿色物流技术。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绿色物流观念的树立、绿色物流经营的推行,更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没有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立身之地;同样,没有先进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绿色物流的立身之地。而我们的物流技术与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物流机械化方面、物流自动化方面、物流的信息化及网络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相比,大概有10年至20年的差距。要大力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否则绿色物流就无从谈起。 4.制定绿色物流法规。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重视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要控制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主要表现在:运输工具的废气排放污染空气,流通加工的废水排放污染水质,一次性包装的丢弃污染环境,等等。因此,他们制定了诸如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等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国外的环保法规种类很多,有些规定相当具体、严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最新国际环境标志也已经颁布执行。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制定和颁布这些环保政策或法规,既可以成为企业的压力,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物流企业经营者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明确方向,克服障碍,推动绿色物流的顺利发展。

尽管我国目前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存在许多障碍,但从其社会责任及可以带来的积极作用方面考虑,我们也应该努力发展绿色物流,促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敬松,钟唯松...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进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笔者在此介绍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国内的差距

国内外物流包装研究论文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需求的变化,促使物流和包装理念在融合中不断更新,逐步形成了一种理性发展的趋势。发展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循环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已被我国确定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模式。包装产品生命周期短,又多属一次性使用,用量大,因而消耗资源十分严重;其固废物又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而包装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更加迫切。在现代物质社会中,包装的合理运用促进了物流体系的完善,构造了和谐的节约型商品流通社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包装提出了以减量化(Reduce)为核心的更高、更新的要求—提供绿色包装,构建绿色物流体系。 一、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绿色包装1.包装工业发展应符合循环经济原则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实施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操作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 Reuse )、再循环(Recycle )。三个原则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三者的顺序也不能变动。减量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减量化就是要减少进入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将重点放在预防废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目前存在的过度包装浪费资源并产生大量废物,以及一次性包装物是不符合减量化原则的。其次,要注意包装材料的再利用。像纸版箱、玻璃瓶、塑料袋等包装材料可以再利用,以节约能源和材料。第三,要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所谓资源化是指把已完成使用价值的物质返回到工厂,经处理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之中。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一般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通常只有25%左右。2.以发展绿色包装为行业方向绿色包装既是一种包装理念,也是一种理想包装,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评审标准。然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对包装却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包装标签及环境标志、卫生检验检疫条例等绿色壁垒对包装提出的限制主要有:包装材料含有的有毒有害元素及影晌生态或人体健康的微生物病菌,包装印刷中含有可能像内容器迁移的有机溶剂或重金属残留物质;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或自行降解性能;有无环境标志等四个方面。目前,绿色包装的内涵包括以下五点实行包装减量化;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或回收再生;包装废弃物可降解腐化;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包装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前面四点应是绿色包装目前必须具备的要求,最后一点是依据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绿色包装提出的最高要求。3.发展绿色包装,应对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包装及物流业的挑战在国际贸易中,随着关税大幅度下降,环境贸易壁垒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形式应运而生,其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波及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绿色包装正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例如,1998年欧盟单方面禁止我国未经检疫的木制包装箱、木制托盘入境,使我国经济贸易损失达数十亿元,之后又在2000年宣布从中国、加拿大、东南亚、美国等地进口木制包装箱、木制托盘必须经过熏蒸灭菌处理。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标准,提高了贸易“门槛”。2000年,欧盟在环境贸易壁垒方面采取了更大的行动,要求家电、电子产品、通信用品的回收率为60%以上,个别产品回收率高达75。其中包装制品回收率达85 % ,这项规定将于2006年1月正式执行。近年来由于包装问题产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许多商品出口欧美还要支付高额的包装废弃物处理费用等。我国包装业、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二、发展绿色包装,构建绿色物流系统的措施发展绿色包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包装技法、生产工艺以及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包装学科的新发展。研究绿色包装要不断创新,研制新型节能环保的材料,提高评价包装材料性能的测试水平并建立相应标准化工作程序。同时,包装机械必须更新提高技术水平,包装设计和印刷装演应该包含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时代特征。另外,绿色包装相应的法规、技术界定以及人才的教育培养将涉及各个方面的各个环节。1.加强立法和执法,确保绿色包装健康发展。国内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指导、扶持、保护绿色包装企业及产品,同时对不符合绿色包装发展方向的企业责令整改或关停。在制定法规时,国内相关部门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又要结合我国实际,认真研究包装环境,立法全面严谨,与国际接轨,执法力求严格规范,确保绿色包装健康发展。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减量化为中心,积极研发与推广各种绿色包装材料与设备,以适应物流业发展与国际贸易的需要。▲瓦楞纸箱要向微型化、减量化方向发展。瓦楞纸箱包装应用范围广,在运输包装、物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居各种包装之首,2004年我国纸制品包装行业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占包装工业总产值的33%,占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纸制品包装四大行业包装总产值之和亿元的,产能已居世界第一。仅其自动生产线已从1995年的600多条发展到2004年的4000多条。我国瓦楞纸箱产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由落后跨入了世界纸箱包装大国,但还不是强国。目前,瓦楞纸箱包装行业普遍存在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开工不足(平均开工率只有35 % -40}i`o);市场供大于求,无序竞争,企业效益低下,亏损面扩大;从整体上看,还处于初级工业化阶段。以单条生产线为例:美国的一条线的年产量是6000万平方米,德国是5700万平方米,法国是4400万平方米,而我国只有400万平方米,差距相当大。所以,瓦楞纸板生产上速度、上档次,是一个发展趋势。而减少落后设备,关闭小企业,则是纸包装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后,瓦楞纸箱业的发展应以减量化为中心,向微形化、低克重方向发展。发达国家三瓦纸箱成为市场主流,从而可以大大节约纸张消耗、节约木材、节约能源,而我国恰恰相反,是以五瓦纸箱为主(详见图表)。以2003年瓦楞纸箱产量为158亿平方米计算,我国多耗材70%以上。近年来,继蜂窝纸板、重型瓦楞纸板、。3A”型特种瓦楞纸板、增强加心瓦楞纸板(俗称“瓦中瓦”)等新型包装材料之后,微型瓦楞纸板(亦称“微细瓦楞纸板”)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将是我国包装行业与物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微型瓦楞纸板生产还存在起步较晚、品种少、档次低、生产技术及工艺水平不高等问题,较高档次的微型瓦楞纸板还需要进口。因此,国内微型瓦楞纸板生产企业需要尽快研发出抗压强度更高、缓冲性能更好、印刷更精美、克服“搓板”现象以及成本更低的微型瓦楞纸箱(盒)。▲在运输包装、物流系统中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包装现代化,装卸机械化.运输集装化,仓储货架化,管理信息化”是实施运输包装改革、发展物流产业的基本原则与内容。长期以来,木托盘、木制品包装等是运输包装的一种主要制品,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耗用木材量很大。我国是世界上木材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随着木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节约木材和代用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实现木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在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工作中,国办发[2005]58号文件中指出,要发展木材代用,优化木材消费结构。提倡、鼓励生产和使用木材代用品,优先采用经济耐用、可循环利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木材代用材料及其制品,减少木材的不合理消费。在包装、运输业继续推广塑料、金属、竹材等非木质包装和木塑复合包装;限制以天然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和木制包装物的生产和使用,限制食品、饮料、酒类等消费品的过渡木制包装行为。因此,在物流系统中,应大力推广国际上最新的运输包装技术—缠绕包装替代木箱包装、瓦楞纸箱包装等,节约木材资源,实现运输包装的减量化,这是企业降低包装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国际环境贸易壁垒的一项重要举措。缠绕包装技术是近年来在运输包装领域涌现出来的一种现代化的新技术,是推进集装化运输和物流产业化的基础。它采用特定配方与工艺技术制成的缠绕拉伸薄膜,通过应用先进电子技术和精湛的机械制造工艺制成的缠绕包装机,将各种外形规则或不规则的产品包裹成一个整体,使货物能受到保护,防止擦伤、碰伤,不破损、不散失、不划痕,减少油污与脏斑的产生,减少因包装不善带来的经济损失。缠绕包装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变产品原始落后的包装,而且能提高单元载荷体,提高装卸、运输作业效率;保证装卸人员、运输工具的安全,是发展集装化运输和物流产业的基础。缠绕包装技术还可以大大降低货物(产品)包装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也是缠绕包装技术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缠绕包装技术的出现,代替了原来的各种纸包装、木包装,可以大大减少木材、纸张等资源的消耗,为改革运输包装、发展物流产业我到了一条好的减f化对策。拉伸薄膜裹包与其他组成单元货载的方法(如捆扎带、粘合或使用收缩膜等方法)相比较,适应性非常广泛,可以裹包各种构型的产品和实现相同尺寸的产品堆码,满足各种货载的要求。3.积极开发新型阀口包装袋,替代原有“塑塑复合袋”、“纸塑复合袋”、“预应力复合袋”、“玻纤夹筋袋”等。新型包装袋是国际上最新产品,具有自重轻、强度大、高耐磨性和高防水性、价格低、操作方便、有利环保(可以再循环制成其他产品,恰当的焚烧可获得一定能量,其焚烧后的肥料对水和土地绝无污染)等优点,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保护被包装物在运输、储存中牢固、不破包,减少因包装制品不善带来的经济损失,为生产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AD. STAR新型包装袋是针对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解决好水泥、粮食、化肥、碳黑、塑料粒子、糖、盐、饲料、沙子等各种大宗物料包装的最好产品,可以取代那些正在被广泛使用的质量好但价格高,或正在被淘汰的质t次价格低的“塑塑复合袋”、“纸塑复合袋”、“预应力复合袋”、’‘玻纤夹筋袋”等产品。我国是世界上包装袋需要量最大的国家,年需要,10亿条包装袋,以年产3600万条包装袋计算,我国需要建立300余个同样规模的工厂。目前,新型包装袋与新型包装袋生产线在我国尚属空白,市场前景广阔。文秘杂烩网

共享快递盒在快递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共享快递盒在快递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快递包装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快递包装,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具有可社会化循环利用环保特性的共享快递盒的出现打破了快递包装市场资源过度浪费的局势,符合新时代的环保主题。

关键词:

共享经济;绿色物流;环保;创新与阻力;共享快递盒;

引言:

从前,人们印象中的“双十一”是个仅仅属于光棍的单身节,而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购物节。“双十一”的来临不但使电商行业火爆,也滋润了快递行业。物流配送埋头苦干,快递小哥马不停蹄,使得“剁手党”们收获了满满的一堆包裹。划开一层纸箱,撕开一层胶带,拿掉一层填充物,打开一层塑料包装袋,经过一系列的“翻山越岭”后买家终于见到等了几天的宝贝的“庐山真面目”,而令许多人苦恼的是,这些废弃掉的包装材料该如何解决呢?想留着却无处放置,想扔掉又觉得浪费。其实,在快递行业里普遍存在着过度包装的问题,卖家使用多种材料层层包装是为了能够将货物安全送达。但是这些材料一旦被随意乱扔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纸浆原材料,还会污染环境。

1、社会大众对共享快递盒的认识

为了研究共享快递盒可行性的分析,通过问卷随机对200名无锡市民做了市场调查,分析中发现,人们的网购频率很高,的用户每月至少网购1~4次,尤其在“双十一”等活动日,快递数量更是成倍增长,由此可见随着电商的发展,网购规模不断加大。在调查中发现,包装物有是纸箱,是泡沫箱及塑料袋,这些材料在生产、使用中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生产时需要消耗很多的林业资源,产生很多污水,使用中难以被循环利用,对环境造成破坏是快递业不可承受之重。的用户表示,拆开快递后会将包裹快递包装直接扔到垃圾箱,这说明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随意丢弃废弃包装物带来的危害。根据调查,的用户愿意使用共享快递盒,的用户不愿使用共享快递盒,他们不支持的原因主要是怕共享快递盒使用过程中保密性不好而泄露个人隐私以及快递盒回收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由此可见,共享快递盒得到多数人们的支持还是有望普及的,但要注意共享快递盒的保密性还有回收过程需要简单化。

2、共享快递盒刮起绿色风

说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消灭垃圾的最好办法就是不产生垃圾。因此,在绿色物流时代的背景下,成本低、环保性强的“共享快递箱”应运而生,对解决包装过度和快递垃圾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4月,苏宁物流首次推出共享快递盒版本,以漂流箱的形式用于3C、母婴、快消易碎商品的自提,送货上门服务,结合智能包装推荐,有效减少了包装箱的使用和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随着苏宁物流的`“试水成功”逐渐放大了共享和循环包装在绿色物流中的应用。2018年3月23日,丰合物联计划投放300万个“快递宝”共享包装箱。而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20个绿色仓库,这些绿色仓库使用无胶带快递箱和100%可降解的快递袋。据统计,这些共享快递盒一旦推广使用后,每年可以减少使用纸箱亿个,节约个小兴安岭的树木,同时可以为电商节省2亿~3亿元的包装费用,为一线回收人员和回收网络企业创造亿服务性收入。

3、苏宁物流版本脱颖而出

在物流领域特别是快递领域,采用纸盒包装或者塑料袋包装快递,是目前普遍的现象。传统纸质快递包装盒,很难重复利用,回收难度大,且纸盒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导致电商卖家的成本不断提高。因此,苏宁物流坚持“绿色包装”的环保理念,对共享快递盒不断升级,推出了版,使得共享快递盒更智能、更环保、更轻便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苏宁物流推出的版本共享快递盒能够在众多共享快递盒中取得一席之地,优势在于其实现了入仓、分拣、包装、配送、回收的全流程在线,每个箱体码都有唯一的身份证。并且采用环保高科技材料,密度小、轻便易用、表面刚度高、抗划痕、柔韧性好、不容易开裂,回收后的快递盒可以无污染循环再造,再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废水废气。一体化生产制造体系,降低了中间成本,稳定了原材料价格,使新共享快递盒能够有效循环使用60次以上,单次使用价格比纸箱低30%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折叠化的设计更轻便,打开使用仅需5个步骤,折叠回收只要4个动作,在仓库与运输途中堆叠码时十分方便,可以有效提高物流运输效率,节省仓库容量,提高物流周转率。

4、共享快递盒难推广普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共享快递盒虽然达到了环保的目的,在经过流转后,却不易回收。近年来,“暴力分拣”事件屡见不鲜,快递员分拣时将快递件有多远扔多远,更是随意坐在快件上。如此反复折腾,一个共享快递盒能循环几次?若使用寿命短,将导致网购高峰期时共享快递盒供不应求,如此必然要加大生产量,而这种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快递盒成本比普通纸盒要高,无疑增加了包装费用,这也使得一些因刚起步而资金不足的小型电商头疼。再者,如今的快递都是直接放在“菜鸟驿站”之类的快递存放处让收件人自己去取,完全省略了签收这一步,收件人很难与快递员产生交集,要想将快递盒回收需要依靠中介人或中介物,但这种做法灵活性很低。若收货人不在家中呢?若有人想将包装箱据为己有呢?这样回收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还会增加额外的费用,更需要收件人的配合。这些问题都为共享快递盒的回收增加了难度。

5、共享快递盒发展对策

想真正开启绿色时代,一方面要加大对共享快递盒的研发力度,提高盒子的质量,更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使用其他快递包装方法来解决共享快递盒成本高和供不应求的问题,比如推出循环包装袋、百分百可降解的包装等。除此之外,还应完善共享快递盒的回收体系,比如设立相应的回收站点,鼓励企业开展包装回收业务,可对他们适当的税收减免。对主动归还共享快递盒的民众进行奖励,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6、绿色物流时代任重道远

总而言之,绿色物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范围普及共享快递盒需要消费者的配合,更需要一系列完善的体系来支持。共享快递盒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同时也只是个开始。怎么避免过度包装?怎么将“共享快递盒”推广普及?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创新总会伴随着阻力,“共享快递盒”在实际应用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裹足不前,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勇于迎接挑战。想真正让快递行业完成转型升级,仍然需要我们作出努力。

拓展:

毕业论文题目

1、商业银行参与企业环境信用规制的法律责任研究

2、都市型现代农业产权法律制度之构建--评《都市型现代农业法律制度体系研究》

3、村民小组的法律主体地位探析

4、浅谈公司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策略

5、非遗视角下蒙医药法律保护路径研究

6、中概股回归A股的路径选择及法律风险防范

7、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法律风险浅析

8、股权质押的法律风险分析

9、民宿热背后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0、探析知识产权跨境交易与创新市场法律风险

11、论法律语境下的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以融合与创新为中心展开

12、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中的军民融合法律政策研究

13、论公海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14、武警部队使用无人机实施反恐维稳的法律规制研究

15、论我国电动自行车的行政法律规制

16、董事性别结构多样化的法律规制

17、基于OBE理念的法学本科生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18、铁路电子客票法律问题思考

19、自动驾驶汽车致害的法律责任问题探究

20、破坏性膜拜团体法律规制路径分析

21、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作品认定及法律保护

22、探究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对策

23、试论中国法律文化视角下辩诉交易的可行性及构建

24、浅析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25、政府采购中的供应商法律责任存在问题和完善对策

26、论商品外观的法律保护

27、公司初创期法律问题简析--以公司章程自治不足为角度

28、公司并购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29、环境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中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分析

30、人工智能的刑事法律地位探讨

31、高空坠物问题的法律研究

32、夫妻共同债务裁判法律适用的研究

33、宪法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定位反思探究

34、提升社会工作者法律素质途径探析

35、法哲学视野下的自由意志、自主责任和法律刑罚

36、中国民航法律规制的发展与完善

37、论网络综合治理下自媒体的法律规制

38、从法律视域分析离婚时夫妻所持公司股权的分割问题

39、构建水利法律制度的保障体系研究--评《水利企业经理人法律风险防范》

40、主客体二分法视角下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之否定

41、音乐作品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42、电力建设项目合同法律风险识别与防控

43、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44、完善我国技术移民的法律制度研究--基于德国的经验

45、保护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法律制度研究

46、股权众筹兴起背景下的证券法律制度变革

47、俄罗斯网络安全领域最新法律分析

48、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实施路径及法律保障

49、预告登记法律效力之理解与完善

50、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无纸贸易便利化"国际法律规制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1、房地产企业税收策划法律问题研究--以营改增制度变迁为观察重点

52、网络犯罪国际法律机制建构的困境与路径设计

53、关于航空安全责任书法律关系的思考

54、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政策探析

55、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法律防控

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初探【摘要】文章分析了应急物流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应急物流和应急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内涵,阐述了应急物流系统的要素、特点、设计原则,给出了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条件。【关键词】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系统;系统特点;运行条件一、应急物流产生的原因分析应急物流需求不仅产生自“天灾”,也来自“人祸”。主要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类:1.自然灾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每年给社会造成的额外物流成本目前无法估计,应是中国支出的最大的应急物流成本。2.决策失误。由于决策所需的信息不完备以及决策者的素质限制等原因,决策者一旦决策错误,就会造成物资上的损失,这些损失往往在物流系统中体现出来。3.国际环境复杂。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2006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5%。从国外到中国的海上、陆上和空中物流通道常常受到战争的威胁和干扰,这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很多风险。只要中国进一步强大,这种风险就会加剧。因此,建立中国的石油应急物流体系应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4.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向商家退货现在更加自由和方便,汽车、家电等产品如果有质量问题,厂商必须召回。一旦发生这样的召回事件,其应急物流成本一定会吞噬掉这些产品的销售利润。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厂商必须建立处理紧急退货、召回等事件的应急物流系统。除了以上4个原因以外,还有来自第三方的原因可以导致厂商出现应急物流需求,比如因道路建设断路而绕行使在途时间延长、交货期延长,因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货到而不能及时提取等,影响工期和市场销售。二、 应急物流的概念和内涵关于应急物流的概念有很多,本文倾向于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的定义: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实际上是指危机发生时对物资、人员、资金等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三、 应急物流系统概念及特点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流体、载体、流向、流速、流量、流程。应急物流系统是指为了完成突发性的物流需求,由各个物流元素、物流环节、物流实体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应急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与一般的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或供应链物流系统具有如下不同的特点:1.应急物流系统的“时间”要素特点。应急物流系统除了应具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外,还应具有特有的要素“时间”。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即应急物流需求发生的时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应急物流需求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因素,即应急物流系统有七个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和时间。2. 应急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具有一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区别于一般的企业内部物流或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经常性、稳定性和循环性。3.应急物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上,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应急物流需求和供给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是不确定的,而必须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将其纳入应急物流系统中。四、 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应急物流系统的目标就是以最短的时间、尽可能以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应急物资,以适当的运输工具,把应急物资在适当的时间运送到适当的需求地,并以适当的方式分发到需求者手中。应急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系统具有如下特殊的设计原则:1. 应急物流系统的事前防范与事后应急相结合。应急物流需求的事后选择性决定了一个高效率的应急物资信息系统和应急运输工具信息系统应该成为应急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突发事件暴发前,建立全国范围的以应急物资和应急运输工具为主题的大型的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对于突发事件暴发后,应急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2. 时间效率重于经济效益。应急物流的突发性、流量不均衡性和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决定了在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中时间效率重于经济效益。应急物流系统要对应急物资的采购机制、运送机制进行设计,对各种运载工具的运输能力、运输路径和运送方案进行比较并给出满意方案。应急物流系统设计还应包括运用GPS、GIS等手段对运输过程进行控制调度。3.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法律机制并存。应急物流多是针对突发性的灾难性的自然或社会公共危害而进行的物流活动,是整个社会公众或社会公众的一部分,所以在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中不仅依靠市场机制更要依靠行政机制和法律机制。五、 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条件分析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条件是指为了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流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完成系统的各项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整个社会的行政制度、公共政策、法律制度和技术支持设施所应具备的条件。(一)监测预警机制监测与预警是一切应急事件救援、处置、处理的基础,各级职能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收集、归纳、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上请下达,形成联动。对早期发现的、影响可能较大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灾害性突发事件,应通过主管领导或管理部门会同卫生、防疫、地质、气象、消防、防洪、环保等有关专家进行风险预测评估,提供预警意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二)全民动员机制应急物流中的全民动员机制可通过传媒和通信告知民众受灾时间、地点,受灾种类、范围,赈灾困难情况,工作进展,民众参与赈灾的方式、途径等。(三)政府协调机制紧急状态下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主要包括:对各种国际资源、国内资源的有效协调、组织和调用;及时地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处理意见、措施或预案;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需要紧急动员相关单位生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和办法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应急物资保障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四)法律保障机制法律保障对应对处理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安全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规范个人、社团和政府部门在非常时期法律赋予的权利、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五)“绿色通道”机制为了保证应急物资的顺利送达,可在重大灾害发生及救灾赈灾时期,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绿色通道”机制,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或程序,在必要时可以给予应急物资优先通过权,这样可有效简化作业周期和提高速度,从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缩短应急物流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六)应急报告与信息公布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报告是决策机关掌握突发事件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以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公布突发事件的信息,是政府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体现,有利于缓解社会的紧张氛围。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是应急物流保障,也是有效救灾的重要手段。(七)应急基金储备机制应急物流活动中的资金流是不可忽视的管理环节,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来说,突发事件的侵袭会对地区甚至全国造成各方面不利影响。应急基金的筹措和管理无论方式如何,法制化、规划化和经常化是十分重要的。(八)应急物流系统的技术支持平台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应急物流运载工具信息系统或数据仓库、应急物流预案数据库,构筑应急运输方案自动生成的应急物资运输调度平台,以及基于GPS、GIS的应急物资运输监控平台。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应急物流系统还很不完善,需要加强对应急物流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系统理论。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是要求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保障的。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系统。—————————————————————————————————————认真回答网友的提问!积极解决网友的回答!共同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为网友贡献出最大力量!不惧恶意采纳刷分!坚持追求真理真知!如果帮到您了,请采纳。谢谢!!!>> >>

关于物流的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城市物流与物流城市 【摘要】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城市物流与物流城市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发展物流业的作用及怎样发展物流业。 【关键词】 城市物流 物流城市 关系 发展定位 国际贸易是一个关于物的流通的学科,物流是国际贸易离不开的重要一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用这样的话揭示了现代经济学的历史:“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市场上离不开物流活动。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通过有效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到达需要的地点的经营活动,是商品流通――从空间位移和从时间推移,也就是商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由此可见,物流并不改变物品的大小、形状、外观等物理性质,但是它却克服了需求方和供给方在空间的距离和时间的限制,创造了物品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在经济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物流的空间效应是指在商品流动过程中由于商品的空间转换所产生的效应。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空间效应是由于商品的空间转换所带来的效用满足或消费者剩余的增加,体现了“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的过程。 二、我国的物流业发展现状 2013年中央政府发布经济工作重点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其中,不少议题特别提出要扶持重点企业的物流建设。 企业现代物流以及服务于社会的第三方物流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点,而单独对城市物流、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讨论却比较少;同时由于我国物流技术、管理水平发展起步较晚,在国内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东南沿海城市的企业认识、发展了现代物流,从物流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效益,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激发了企业的活力,而西部、北方城市的企业由于地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企业的物流管理大部分停留在过去粗放型的物资供应、储存、运输、中转、装卸等单一的流程操作管理上,没有对现代物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城市物流发展定位――城市物流和物流城市 近几年来,中央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阐述了四大区域的战略布局,完成了全国区域经济的宏观布局。现在不仅是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是竞争愈演愈烈。从争做金融中心,争做经济中心,争做产业中心,到现在开始了对物流中心位置的争夺。每个城市都力图成为该省,该地域,甚至全国的物流中心。 一个城市发展物流需要一个清晰的宏观定位,其中有两种定位就是城市物流和发展物流城市。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或者是城市内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它的特点是:属于中观物流领域;城市物流流动的物质资料,有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废弃物等;城市物流的流量比企业物流大。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中国,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物流系统,以满足本市及与周边地区的物流需要。以城市多个物流中心为建立区域物流中心网络,合理组织物流。物流中心网络体系就是多个物流中心合理布局、合理分工、合理衔接的结果,同时也是情报信息网络,城市物流也是发展物流城市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城市发展物流的基础。 物流城市,即它是一个物流的城市,即物流占据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成为区域的物流中心。如广州、上海、重庆、武汉区域物流枢纽等。当城市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区域内具有地域优势的城市可以发展为物流城市,一个城市,通过出台实施各项政策,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兴建的力度,加速引进各种具备实力的物流公司,通过建设各种物流中心,发挥本身所具备的如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优势,支持城市物流发展,使该城市的物流能力极大提高,辐射力加强,成为周边城市商品交易的集散地,利用强大的物流能力成为地区内的中心城市、物流中心。城市相继建成各种物流中心,谋划在新世纪站企制高点,成为商品流通的中转集散地,在城市经济推动中加入物流这一充满活力的重要环节。 四、物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发展物流对城市的作用 首先,发展城市物流,可以减低城市内物料流通的效率,减低城市的运营成本,减少物耗,有效整合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运转的速度,并同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发展成为物流城市,成为地区物流中心,就可以更多地吸引商品进入该市享受物流服务,从而使城市的贸易量增加。一个物流区域中心,必然是周转中心,一定会带动仓储、交通、消费方面的增长,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由此带来的人流的增加,房地产业的发展。一个区域物流中心,供应商或者生厂商或者电商自己,为了节约成本,必然尽量的在物流城市设工厂或者是物流增值服务,例如包装、非主要工序的加工等,这就会带动生产企业进驻。这个乘数效应无疑是巨大的。由此可见,城市竞争力的下降、比较优势的减弱、经济发展的增长要求及物流带来的种种好处,使物流成为城市间的热门话题。 2、城市发展物流的动力 纵观全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我们发现,城市物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物流城市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必要环节,即便是占尽发展先机的沿海城市也需要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原因有三点:首先,当今中国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城市间在政策方面的差距越少,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在政策方面并无法再凝聚太多的眼球;没有太大的优惠。其次,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减弱。以前沿海城市的廉价劳动力是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可以减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前来投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城市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而劳动力更为廉价的中国内陆城市及其他国家如越南等在这方面开始具备了比较优势,虽然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劳作水平不高,但假以时日,他们将同样扮演以前沿海城市所扮演的角色。再次,世界各地区、各城市的发展表明,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而一直处于产业链上最低端的加工地位,不仅无法取得更高的利益,更危险的它将失去所有活力,而将城市的发展决定权完全交出去。近几年国家开始在大力强调自主创新,强调城市的转型。那么在当前各城市发展普遍出现瓶颈,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时,发展物流可以说是不错的选择。 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中,举广州为例,广州市是中国传统的贸易中心,多年对外贸易的经验和积累,使城市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品集散地,加上陆路、铁路、航空、水路的网路建设,保税园区引进国外知名物流企业,广州城市内的物流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区域概念来看,广州是华南地区,乃至于全国的物流中心,是区域物流城市的佼佼者。在国外市场受全球经济拖累的今天,广州依然可以依靠物流的能力,支撑扩大内需求增长的要求。 3、如何发展区域物流城市 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成为物流城市,物流城市需要具有先天地域中心的先机,需要有通达的城际网络,省际网络,以及国际网络。首先必须对城市定位,是否能成为物流城市,应该成为哪个级别的城市。这个定位必须考虑几个方面,即地域、行政级别、影响辐射能力、交通辐射、经济发展程度、本地的主要经济类型等。一旦定位为物流城市,必须在软件和硬件上有所完善。 软件上,政策,包括第三方企业扶持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政策、商贸政策。一个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也必定是区域零售批发中心周转城市,如广州的白马衣服市场,深圳的华强北。因此必须发展现代商贸物流节点,推进集群发展。规划设立一批现代商贸物流节点,建立商贸物流园区发展机制和政策,通过市场运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和带动作用,吸纳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商贸经营者入驻,推进商贸物流集群发展。 硬件上,具有地域优势的城市以转化区域优势为导向,加快构建商贸物流、公路、铁路、航空等现代区域服务中心,着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调整提高、发展占位,适时调整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城市进行产业衔接,提高城市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加强城市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加完备的区域现代服务中心。 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支撑。建立健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机制,引导企业既兴建现代专业市场,又积极投身商贸物流业发展,促进企业向开发建设与发展产业并重转变,形成“企业+市场+产业”的发展模式。引进战略投资者,以项目带动,建立健全项目带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开发好高质量的项目、核心项目、前瞻性项目和大项目,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发展商贸物流业。支持和鼓励骨干流通企业通过自由连锁、挂大靠优等形式扩大投资,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在政府层面,消除城市发展物流和区域发展物流城市的障碍。首先,政府的重视不应该在理念上,而应该付诸行动,如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废除阻碍物流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出台政策法规来支持城市物流发展,加强城市物流的研究与规划。其次,成立专门的物流部门,来统一协调城市的物流发展,改变城市物流无人管理的历史和现状,整合物流资源。如在现有交通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扩大和延伸其职能,把全市的交通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配送服务的能力统筹统管起来。政府对本市的这些物流设施资源,不但要心中有数,而且能够制定政策法规,控制其运作,规划其发展,使其为城市物流的总体优化服务。再次,大力吸引各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政府创造环境,而经济的主体,经济的活力来源于企业。所以物流的发展,最终还是得这些物流企业来实施。政府只是做好保姆,提高良好的公共服务。最后,人才是21世纪的根本。就世界范围而言,物流发展到今天,其价值的创造已经形成一大产业;其知识体系已构成一门学科;其专业人才正日益成为物流企业家、物流专家和物流学者。然而,在我国这一切的发展距离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其中,物流知识的普及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二项重要使命。政府要做好这个工作,吸引培养物流人才,提供人才给企业。在经济受外部市场影响的今天,发展物流城市对区域经济是机遇,对企业是机遇,对政府同样是机遇。 【参考文献】 [1] 李斌:物流的时空效应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S8). [2] 张文杰:城市化物流中心的建设与规划[J].北京商业,2000(3). 看了“关于物流的学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关于物流的学术论文 2. 关于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3. 物流论文范文大全 4. 物流论文范文 5. 关于物流管理论文范文

基于物流绿色包装研究论文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进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笔者在此介绍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国内的差距

推荐第二个我当年写的是逆向物流,就是针对包装回收的,资料很多很全,写起来比较容易。如果你光是写包装也不好写,可以像我这样加上回收的研究第一个很难创新,都是别人研究的东西,而且太理论了第三个现状就只能东拼西凑的,自己不好发挥,战略,说实话,以自己的能力很难想得出好的战略

所谓绿色物流,就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近年来才被提出的新课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绿色物流的起因分析 1.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具体表现是:能源危机,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扩大,环境遭受污染,生态系统失衡。以环境污染为例,全球20多个特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人类的认识往往滞后于客观自然界的发展,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逐渐被人类所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十分关心和重视环境问题,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不能破坏人类的家园。于是,绿色消费运动在世界各国兴起。消费者不仅关心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还关心地球环境的改善,拒绝接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服务及相应的消费方式,进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和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环保勇士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给各种各样危害环境的行为以沉重打击,对于激励人们的环保热情、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倡导。 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凡是绿色物流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倡导。各国政府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追加投入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力量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 环保事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伟大事业,国际组织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2年,第27届联大决议通过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规定有专门的活动主题,以推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联合国环境署、世贸组织环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展开了许多环保方面的国际会议,签订了许多环保方面的国际公约与协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绿色物流发展铺平了道路。 3.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ISO14000不仅适用于第一、二产业,也适用于第三产业,更适用于物流业。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是其理性选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业带来巨大冲击,也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会有一场激烈的竞争。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4.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物流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绿色经济活动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因物流而过分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于造成重复污染。此外,绿色物流还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我国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所追求的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二、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生态持续。生态持续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切实保持整个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保持生物多样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不受污染和肆意侵害,积极治理和恢复已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第二,经济持续。经济持续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流出和排放,使经济和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致对后代人构成危害。第三,社会持续。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积极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持续,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在这个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组成的三维复合系统中,是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经济可持续为主导、社会可持续为根本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应用于现代物流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 2.生态经济学理论。 所谓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循环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及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3.生态伦理学理论。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伦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 三、绿色物流的实施策略 1.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观念是一种带根本性和普遍意义的世界观,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和思想素质的反映,是人们活动的指南。由于长期的低生产力,人们更多地考虑温饱等低层次问题,往往为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为个体利益忽视社会利益,企业因这种非理性需求展开掠夺式经营,忽视长远利益和生态利益及社会利益,进而导致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取之于大自然,复归于大自然。于是乎,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应运而生,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变化,甚至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一系列新的市场制度和经济法规,迫使企业降低环境成本而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绿色物流等经济活动。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绿色世纪。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000年世界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以后还会大幅度增长。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要求物流企业,在经营决策的时时刻刻,综合考虑人们的近期需求和长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并以此观念,策划绿色物流活动。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决不能存在“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推行绿色物流经营。 物流企业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绿色经营管理策略,以推动绿色物流进一步发展。(1)选择绿色运输。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例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高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等。(2)提倡绿色包装。包装不仅是商品卫士,而且也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绿色包装要醒目环保,还应符合4R要求,即少耗材(Reduction)、可再用(Reuse)、可回收(Reclaim)和可再循环( Recycle)。(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等等。(4)搜集和管理绿色信息。物流不仅是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物流要求搜集、整理、储存的都是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于物流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3.开发绿色物流技术。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绿色物流观念的树立、绿色物流经营的推行,更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没有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立身之地;同样,没有先进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绿色物流的立身之地。而我们的物流技术与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物流机械化方面、物流自动化方面、物流的信息化及网络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相比,大概有10年至20年的差距。要大力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否则绿色物流就无从谈起。 4.制定绿色物流法规。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重视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要控制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主要表现在:运输工具的废气排放污染空气,流通加工的废水排放污染水质,一次性包装的丢弃污染环境,等等。因此,他们制定了诸如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等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国外的环保法规种类很多,有些规定相当具体、严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最新国际环境标志也已经颁布执行。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制定和颁布这些环保政策或法规,既可以成为企业的压力,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物流企业经营者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明确方向,克服障碍,推动绿色物流的顺利发展。

物流包装改善课题研究论文

呵呵 这都不会写.自己发省会下吧!

浅析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摘 要] 文章简要阐述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含义,接着揭示了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物流 配送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含义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和配送,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技术、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要求,按时按量的送交没有范围限制的各类用户以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改善物流的运行效率,简化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推动物流配送走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二、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数据表明,我国产品从生产到销往用户手中,95%的时间消耗到储存、装卸和运输等方面,物流的费用平均高达总成本的50%,而2006年我国的物流费用约占,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我国在物流方面是落后的,落后的物流遇到电子商务,不可避免的将会成为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这个公式体现了完善的商务活动由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四个流动过程构成,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的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完成信息传送或者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是电子商务的最重要一环是实现实物的转移,这还必须依赖于物流。物流与其它商务活动的脱节,将会制约电子商务的有效运作,阻碍企业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使顾客丧失对企业的信任,最终选择较为传统与保守的商务模式。因此,物流配送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成败,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三、当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1.政府和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的交流,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认识。特别是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认为物流就是运输,对物流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货运、存储等层面上。因此,人们在对电子商务重视的同时,却对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系统的重视程度不高,限制电子商务快速、高效、便捷的发挥。2.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物流技术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和货物包装等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来说,物流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因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和兼容性差,缺乏系统功能。配送中心的管理、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等问题也都亟需解决,加之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也不健全,严重影响物流配送服务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从而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我国的在物流方面的起步较晚,所以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高校中开设物流课程和专业的仅有十几所,与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十分匮乏,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物流人才缺乏已经成为阻碍物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4.与物流配送相关的制度、政策法规及物流管理体制尚未完善任何经济活动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来制约和引导,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法律制度方面还几乎空白,在这种法律制度和政策法规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之下,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形成物流设施不合理的布局状态,同时降低了物流系统运作的效率。四、解决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问题的对策1.发挥政府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进行支持和帮助,针对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管理分散的现状,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从管理部门入手,建立统一管理全国物流的机构或权威性的组织协调机构,由其承担组织协调职能,组织各部门为统一归口管理物流业创造条件。其次政府要确立物流业发展的总目标,以政府为主导并引导企业共同加大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统一进行物流发展规划,借鉴国际物流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经济水平,建立科学分布的物流基础设施,改变当前物流业不合理的布局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物流实体网络,为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最后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要加强在运输方式和信息网络方面的投资建设,从而保障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顺畅,形成全社会的电子化物流配送系统。2.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物流配送体系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关键是建立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中心,建立物流中心的途径主要有自建、改建、联建和代建四种,目前企业普遍采用联建和代建两种,不过联建企业可以利用原有的储存运输设备,减少投资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益,代建物流中心又称为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委托供应商或配送中心代其完成物流服务的运行方式,从而企业可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上,求得节约和高效。3.广泛开展物流培训与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技术人才在培养物流高素质人才方面,首先在政府教育部门要引起重视,着重建立包括高校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教育、企业岗位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互相结合、多层次互补的人才培训体系。其次加快高校的物流教育工程,政府教育部门应该鼓励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各种形式推动物流人才的培养,最后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开办物流职业教育或培训班等。此外,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还要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并加紧建立和推广物流标准化体系,这两点也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