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嘉庚精神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嘉庚精神的论文题目

试论嘉庚精神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论文摘要:陈嘉庚为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奋斗了一生,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集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文化教育诸方面之大成,形成了一系列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以切实而巨大的感召力教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 这就是跨越了时空、经久不衰的 “嘉庚精神 ”。学习和弘扬陈嘉庚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的处事原则、塑造坚强勇毅的个人品质、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及发扬与时偕行的创新精神等人生价值观, 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论文关键词:嘉庚精神;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一、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 为世人所熟识的、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杰出华侨领袖陈嘉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世注目的伟人,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华侨领袖。他为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奋斗了一生,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集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文化教育诸方面之大成,形成了一系列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以切实而巨大的感召力教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那就是跨越了时空、经久不衰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多元的,主要可以概括为:热爱祖国、矢志报国的政治态度;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明辨是非的处事准则;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朴实无华、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等。 二、人生价值观的科学解析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人生价值观简称人生观,其在价值观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是个体关于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及对行为的价值判断的宏观认识。它主要形成于青年中期,即大学阶段。这时,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所担任的工作,其性质和任务都已较确定,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自我和客观事物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但由于其辩证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又往往使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具有局限性,并且较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活动的直接动力,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市场自身的自发性、趋利性、唯利是图等弱点,也会反映到人的人生价值观的改变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的存在,干扰了社会主义道德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构成严峻的挑战。 通过调查分析,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生价值不仅是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有的同学提倡“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价值观,有的`同学追求个人享受或“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而只有的同学追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价值观。有同学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个人素质发展自己,以便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有的同学认为道义比金钱重要,有58%的同学认为道义和金钱一样重要,只有的认为金钱比道义更重要:有的同学认为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同学认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一样重要,而只有的人认为物质财富比精神财富重要。不难看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功利化”、“多元化”倾向。这也充分说明的确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重金钱物质轻理想追求,重利益轻奉献,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重知识轻道德,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人生价值观。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赞誉陈嘉庚先生“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题词60周年。陈嘉庚先生作为一位华侨领袖,得到了历史性的最高评价。他不愧为华侨史上第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展现的是东方古国特有的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闪耀着中华民族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爱国爱乡的不朽光辉。 陈嘉庚的童年是在国弱民穷、屡遭外侵的动荡时代中度过的。时代造英雄,在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后涌现的民族英雄陈化成、郑成功的爱国伟绩和崇高精神,感染和培育了陈嘉庚为民分忧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操。 1890年,在南洋经商的父亲陈杞柏为陈嘉庚提供了一个展示人生机遇的平台——经商。陈嘉庚在经营实业中不断积累了商场的经验,认为商场如战场,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 ,他在纷繁接触社会各界人士的商业活动中,不断吸纳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以充实和壮大自己的企业王国,并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不断调整和实施对市场运作的控制。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嘉庚在其父企业破产时,以极大的诚信与毅力,重整旗鼓,还清父债,开辟市场,奠定和树立了陈嘉庚的企业信誉和做人威望。 陈嘉庚深知,国家落后必然遭受到挨打,而只有富强,人民才能安康,民族才能鳌立于世界之林。陈嘉庚在几十年的商战中赢得了主动权,获得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财富为陈嘉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这种可贵的精神正是陈嘉庚作为一位资本家但却超越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 当陈嘉庚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以后,反馈给社会主要办了两件大事。一、以极大和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祖国和南洋人民的抗日斗争;二、千方百计、竭进全力创办教育,用教育拯救祖国和推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陈嘉庚身体力行,他继承中国儒家传统的“诚毅”精神,以超越普通人的思想情操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了千百万华侨,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为击败日侵,挽救危亡线上的中华民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陈嘉庚把“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作为改变贫穷,富国强民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以此感召千千万万的华侨,投入到兴学报国的伟大行列中。在推进祖国和世界人类和平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陈嘉庚的崇高思想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凸显而出,华侨领袖地位逐渐形成并日益巩固。 新加坡与泰国相仿,是个善于包容的国家,这里既是各国移民人口的聚汇地,又是华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对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华人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为陈嘉庚开展华侨运动,有利组织抗战和兴学教育,以至成为海外华人所衷心拥戴的华侨领袖提供了活动舞台。而领导华人社团、组织抗战机构的重任又只能历史地落在陈嘉庚身上,如福建会馆、怡和轩俱乐部、新加坡筹赈会、南侨总会等,为陈嘉庚伟大方略的实施和华侨领袖崇高思想的展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下就几个历史阶段和后人的回忆片断,足见毛主席为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崇高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1909年,陈嘉庚在新加坡与孙中山会晤,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1910年,他与胞弟陈敬贤一道加入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并慷慨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13年,陈嘉庚回故乡创办了集美学校。从此,陈嘉庚将个人的企业、利益与革命活动、创办教育、祖国前途紧密相连。自中华民族掀起抗日救国运动之日起,陈嘉庚便首当其冲,早在1928年日本制造的济南惨案,他就组织山东惨祸筹赈会,抵制日货,致使橡胶制造厂被奸商烧毁,损失惨重。1937年的“七七”事变以后,陈嘉庚发起组织新加坡筹赈会,并被推任主席,捐募新加坡币一千万元,支持祖国抗日战争。1938年,陈嘉庚被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并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痛击汪精卫对日和谈的投降卖国丑恶嘴脸,邹韬奋评价陈嘉庚向国民参政会发来的电报“敌为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十一个大字“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表现了陈嘉庚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公忠为国的大无畏精神。1939年,在陈嘉庚的号召组织下,3200多名南侨机工走进了多难的祖国,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赤子功勋”的感人故事。南侨机工们用生生死死写下的那段历史,迸射的是万劫不灭的民族精神——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1940年,陈嘉庚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亲率的南侨回国慰劳团一行先后视察了重庆——陈嘉庚所看到的是蒋介石花天酒地,挥霍无度。而后访问延安——共产党领袖的廉洁奉公,延安八路军的军政严明,使陈嘉庚真相大白,他仿佛在茫茫的夜色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认定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延安,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身上。从此,陈嘉庚成了中国共产党最热心最真诚的朋友,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 补充: 1994年5月16日,原四川省省委书记天宝,随全国人大考察团一行前来集美考察。他对笔者回忆说,1940年他在 延安 时,曾听过 陈嘉庚 先生的演讲,也穿过陈嘉庚先生代表华侨送给 八路军 的胶鞋。据悉,天宝曾在长征路上背过负伤的毛泽东,在延安 中央党校 也听过毛主席讲课,有趣的是他的名字也是毛主席为他取的,意为天之宝。他说,这辈子最令自己难忘的是中华民族危难的抗战时期,聆听过两位伟大领袖的教诲,对此深感自豪。 2005年7月1日:笔者接待了原 中国司法 部部长,现为 中国侨联 法律顾问 委员会主任 邹瑜 ,当介绍1940年陈嘉庚访问延安时,他激动地回忆说:“66年前,我在延安听过陈嘉庚先生的演讲,当时我才19岁,记得演讲会设在室外的操场上,陈嘉庚与 朱德 在台上,他用半普通话半 闽南话 的语音给我们作报告。那场报告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让人热血沸腾。”陈嘉庚的抗战决心、爱国热情和华侨领袖的伟大风范深深地印在八路军的心中。延安之行是陈嘉庚一生政治生活的 里程碑 ,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1977年8月21日,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副会长王亚六携带亲属一行前来集美参观。80岁高龄的王亚六曾在抗战期间,积极响应陈嘉庚先生的爱国号召,告别了亲人,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参加了支援祖国的机工队伍。他作为南侨机工的幸存者、功勋和 爱国人士 ,曾受邀集美学校80周年校庆,此次重返集美,主要是让亲属及子孙感受陈嘉庚的 爱国主义教育 。交谈中,王老动情地告诉我们,他祖籍 莆田 ,少时离开故乡,至今已70多年了。王老还回忆到,当时参加机工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技术熟练,会讲国语,政治清白,有二人以上担保,年龄在20—40岁之间。当问及为何参加机工队伍时,他慷慨激昂地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2004年10月,王亚六作为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会长,第三次来到集美参加陈嘉庚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并以亲身的经历在报告会上作了十分感人的发言。 补充: 1995年8月24日,80岁高龄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项堃及其家人前来集美考察。众所 周知 ,项堃曾在电影 《南征北战》 、《烈火中永生》、《 停战以后 》、《 佩剑将军 》等担任主要角色。据悉,他早年曾与 陈嘉庚 先生有过密切的接触,对陈嘉庚先生的伟大精神十分敬佩。所以此次来集主要是为实施他花费十余年心血精心创作的 电视连续剧 的开机拍摄工作。该剧反映二战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领导的各国华侨支持祖国抗战的那段史诗般的宏伟场面。2004年10月,项堃编导自演的 电视专题片 《抹不掉的记忆》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播放,引起轰动。陈嘉庚的华侨旗帜和民族光辉哺育了一代伟大的南侨机工。电视专题片《抹不掉的记忆》向我们展示:为了把抗日军需物资运往抗日前线,南侨机工历尽千难万险,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确保了这条抗日 生命线 的畅通。从1939年至1942年的三年间,南侨机工抢运的军需物资达四十五万两千吨,平均日运输量三百吨。第一批南侨机工出发的日期是1939年2月18日,那一 天正 好是农历的大年三十。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为了杀敌报国,那些可敬可爱的南侨机工们,却忍痛离别了亲人,自觉自愿, 千方百计 地加入到归国抗战的队伍。这种忠心报国的赤子情怀,是我们民族的精神。1940年11月的那一天,66岁的陈嘉庚,带着南洋800万 侨胞 的重托,来到机工们奋战的前线。这次会面,不是一次 雷电 瞬息的闪光,而像是一股清泉,贯注在生命的每一天。3200多南侨机工,共有1000余名为祖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 滇缅公路 上这片神圣的热土,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位机工为此而牺牲。

弘扬嘉庚精神论文题目

从办学主张和办学实践看,陈嘉庚不但是一个教育事业家,而且不愧为一个卓越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概括为几点:第一,提倡女子教育,突破封建禁锢。开风气之先;第二,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第三,20年代即提倡学生要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第四。工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第五。为—厂振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倡办职业技术教育;第六,要求普及教育。订彳:同安“十年普及教育汁划”。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以开拓者的姿态和革新者的精神,心力交瘁,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真正做到“诚毅”二字。 关于办学的动机与目的,陈嘉庚自己说得很清楚:“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迫.难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又说:“复以平昔服膺社会主义,欲为公众服务,亦以办学为宜。”有人批评他为“教育救国论”者,他对友好解释道:“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陈嘉庚对捐资办公益的热心家勒碑留名,对自己却不居功、不务名。他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没有一所刻上他的名字或以他的名字命名。1923年集美学校师生和校友为了庆贺他的50寿辰和表彰他的兴学业绩,募捐筹建“介眉亭”。他拒绝了,认为“建亭祝寿是沽名钓誉”,“决不接受”。 陈嘉庚可贵的民族气节,在不接受施舍式补助一事充分表现出来。战后,集美学校校舍遭日本狂轰滥炸损坏不堪,美国善后救济总署厦门分处拟予补助。他复函道:“国家不幸.遭抗战之损失,战事告终后,不能奋志自主,以图强盛,反而依靠外国救济,政府如是,社会如是,华侨机工复员亦如是,甚至教育机关亦如是.其可耻可悲、可羞可痛,为何如是耶!”

试论嘉庚精神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论文摘要:陈嘉庚为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奋斗了一生,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集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文化教育诸方面之大成,形成了一系列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以切实而巨大的感召力教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 这就是跨越了时空、经久不衰的 “嘉庚精神 ”。学习和弘扬陈嘉庚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的处事原则、塑造坚强勇毅的个人品质、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及发扬与时偕行的创新精神等人生价值观, 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论文关键词:嘉庚精神;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一、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 为世人所熟识的、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杰出华侨领袖陈嘉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世注目的伟人,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华侨领袖。他为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奋斗了一生,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集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文化教育诸方面之大成,形成了一系列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以切实而巨大的感召力教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那就是跨越了时空、经久不衰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多元的,主要可以概括为:热爱祖国、矢志报国的政治态度;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明辨是非的处事准则;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朴实无华、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等。 二、人生价值观的科学解析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人生价值观简称人生观,其在价值观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是个体关于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及对行为的价值判断的宏观认识。它主要形成于青年中期,即大学阶段。这时,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所担任的工作,其性质和任务都已较确定,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自我和客观事物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但由于其辩证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又往往使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具有局限性,并且较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活动的直接动力,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市场自身的自发性、趋利性、唯利是图等弱点,也会反映到人的人生价值观的改变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的存在,干扰了社会主义道德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构成严峻的挑战。 通过调查分析,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生价值不仅是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有的同学提倡“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价值观,有的`同学追求个人享受或“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而只有的同学追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价值观。有同学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个人素质发展自己,以便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有的同学认为道义比金钱重要,有58%的同学认为道义和金钱一样重要,只有的认为金钱比道义更重要:有的同学认为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同学认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一样重要,而只有的人认为物质财富比精神财富重要。不难看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功利化”、“多元化”倾向。这也充分说明的确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重金钱物质轻理想追求,重利益轻奉献,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重知识轻道德,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人生价值观。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赞誉陈嘉庚先生“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题词60周年。陈嘉庚先生作为一位华侨领袖,得到了历史性的最高评价。他不愧为华侨史上第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展现的是东方古国特有的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闪耀着中华民族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爱国爱乡的不朽光辉。 陈嘉庚的童年是在国弱民穷、屡遭外侵的动荡时代中度过的。时代造英雄,在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后涌现的民族英雄陈化成、郑成功的爱国伟绩和崇高精神,感染和培育了陈嘉庚为民分忧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操。 1890年,在南洋经商的父亲陈杞柏为陈嘉庚提供了一个展示人生机遇的平台——经商。陈嘉庚在经营实业中不断积累了商场的经验,认为商场如战场,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 ,他在纷繁接触社会各界人士的商业活动中,不断吸纳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以充实和壮大自己的企业王国,并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不断调整和实施对市场运作的控制。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嘉庚在其父企业破产时,以极大的诚信与毅力,重整旗鼓,还清父债,开辟市场,奠定和树立了陈嘉庚的企业信誉和做人威望。 陈嘉庚深知,国家落后必然遭受到挨打,而只有富强,人民才能安康,民族才能鳌立于世界之林。陈嘉庚在几十年的商战中赢得了主动权,获得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财富为陈嘉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这种可贵的精神正是陈嘉庚作为一位资本家但却超越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 当陈嘉庚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以后,反馈给社会主要办了两件大事。一、以极大和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祖国和南洋人民的抗日斗争;二、千方百计、竭进全力创办教育,用教育拯救祖国和推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陈嘉庚身体力行,他继承中国儒家传统的“诚毅”精神,以超越普通人的思想情操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了千百万华侨,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为击败日侵,挽救危亡线上的中华民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陈嘉庚把“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作为改变贫穷,富国强民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以此感召千千万万的华侨,投入到兴学报国的伟大行列中。在推进祖国和世界人类和平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陈嘉庚的崇高思想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凸显而出,华侨领袖地位逐渐形成并日益巩固。 新加坡与泰国相仿,是个善于包容的国家,这里既是各国移民人口的聚汇地,又是华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对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华人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为陈嘉庚开展华侨运动,有利组织抗战和兴学教育,以至成为海外华人所衷心拥戴的华侨领袖提供了活动舞台。而领导华人社团、组织抗战机构的重任又只能历史地落在陈嘉庚身上,如福建会馆、怡和轩俱乐部、新加坡筹赈会、南侨总会等,为陈嘉庚伟大方略的实施和华侨领袖崇高思想的展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下就几个历史阶段和后人的回忆片断,足见毛主席为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崇高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1909年,陈嘉庚在新加坡与孙中山会晤,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1910年,他与胞弟陈敬贤一道加入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并慷慨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13年,陈嘉庚回故乡创办了集美学校。从此,陈嘉庚将个人的企业、利益与革命活动、创办教育、祖国前途紧密相连。自中华民族掀起抗日救国运动之日起,陈嘉庚便首当其冲,早在1928年日本制造的济南惨案,他就组织山东惨祸筹赈会,抵制日货,致使橡胶制造厂被奸商烧毁,损失惨重。1937年的“七七”事变以后,陈嘉庚发起组织新加坡筹赈会,并被推任主席,捐募新加坡币一千万元,支持祖国抗日战争。1938年,陈嘉庚被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并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痛击汪精卫对日和谈的投降卖国丑恶嘴脸,邹韬奋评价陈嘉庚向国民参政会发来的电报“敌为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十一个大字“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表现了陈嘉庚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公忠为国的大无畏精神。1939年,在陈嘉庚的号召组织下,3200多名南侨机工走进了多难的祖国,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赤子功勋”的感人故事。南侨机工们用生生死死写下的那段历史,迸射的是万劫不灭的民族精神——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1940年,陈嘉庚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亲率的南侨回国慰劳团一行先后视察了重庆——陈嘉庚所看到的是蒋介石花天酒地,挥霍无度。而后访问延安——共产党领袖的廉洁奉公,延安八路军的军政严明,使陈嘉庚真相大白,他仿佛在茫茫的夜色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认定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延安,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身上。从此,陈嘉庚成了中国共产党最热心最真诚的朋友,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 补充: 1994年5月16日,原四川省省委书记天宝,随全国人大考察团一行前来集美考察。他对笔者回忆说,1940年他在 延安 时,曾听过 陈嘉庚 先生的演讲,也穿过陈嘉庚先生代表华侨送给 八路军 的胶鞋。据悉,天宝曾在长征路上背过负伤的毛泽东,在延安 中央党校 也听过毛主席讲课,有趣的是他的名字也是毛主席为他取的,意为天之宝。他说,这辈子最令自己难忘的是中华民族危难的抗战时期,聆听过两位伟大领袖的教诲,对此深感自豪。 2005年7月1日:笔者接待了原 中国司法 部部长,现为 中国侨联 法律顾问 委员会主任 邹瑜 ,当介绍1940年陈嘉庚访问延安时,他激动地回忆说:“66年前,我在延安听过陈嘉庚先生的演讲,当时我才19岁,记得演讲会设在室外的操场上,陈嘉庚与 朱德 在台上,他用半普通话半 闽南话 的语音给我们作报告。那场报告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让人热血沸腾。”陈嘉庚的抗战决心、爱国热情和华侨领袖的伟大风范深深地印在八路军的心中。延安之行是陈嘉庚一生政治生活的 里程碑 ,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1977年8月21日,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副会长王亚六携带亲属一行前来集美参观。80岁高龄的王亚六曾在抗战期间,积极响应陈嘉庚先生的爱国号召,告别了亲人,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参加了支援祖国的机工队伍。他作为南侨机工的幸存者、功勋和 爱国人士 ,曾受邀集美学校80周年校庆,此次重返集美,主要是让亲属及子孙感受陈嘉庚的 爱国主义教育 。交谈中,王老动情地告诉我们,他祖籍 莆田 ,少时离开故乡,至今已70多年了。王老还回忆到,当时参加机工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技术熟练,会讲国语,政治清白,有二人以上担保,年龄在20—40岁之间。当问及为何参加机工队伍时,他慷慨激昂地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2004年10月,王亚六作为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会长,第三次来到集美参加陈嘉庚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并以亲身的经历在报告会上作了十分感人的发言。 补充: 1995年8月24日,80岁高龄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项堃及其家人前来集美考察。众所 周知 ,项堃曾在电影 《南征北战》 、《烈火中永生》、《 停战以后 》、《 佩剑将军 》等担任主要角色。据悉,他早年曾与 陈嘉庚 先生有过密切的接触,对陈嘉庚先生的伟大精神十分敬佩。所以此次来集主要是为实施他花费十余年心血精心创作的 电视连续剧 的开机拍摄工作。该剧反映二战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领导的各国华侨支持祖国抗战的那段史诗般的宏伟场面。2004年10月,项堃编导自演的 电视专题片 《抹不掉的记忆》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播放,引起轰动。陈嘉庚的华侨旗帜和民族光辉哺育了一代伟大的南侨机工。电视专题片《抹不掉的记忆》向我们展示:为了把抗日军需物资运往抗日前线,南侨机工历尽千难万险,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确保了这条抗日 生命线 的畅通。从1939年至1942年的三年间,南侨机工抢运的军需物资达四十五万两千吨,平均日运输量三百吨。第一批南侨机工出发的日期是1939年2月18日,那一 天正 好是农历的大年三十。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为了杀敌报国,那些可敬可爱的南侨机工们,却忍痛离别了亲人,自觉自愿, 千方百计 地加入到归国抗战的队伍。这种忠心报国的赤子情怀,是我们民族的精神。1940年11月的那一天,66岁的陈嘉庚,带着南洋800万 侨胞 的重托,来到机工们奋战的前线。这次会面,不是一次 雷电 瞬息的闪光,而像是一股清泉,贯注在生命的每一天。3200多南侨机工,共有1000余名为祖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 滇缅公路 上这片神圣的热土,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位机工为此而牺牲。

写陈嘉庚的论文格式

从办学主张和办学实践看,陈嘉庚不但是一个教育事业家,而且不愧为一个卓越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概括为几点:第一,提倡女子教育,突破封建禁锢。开风气之先;第二,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第三,20年代即提倡学生要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第四。工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第五。为—厂振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倡办职业技术教育;第六,要求普及教育。订彳:同安“十年普及教育汁划”。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以开拓者的姿态和革新者的精神,心力交瘁,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真正做到“诚毅”二字。 关于办学的动机与目的,陈嘉庚自己说得很清楚:“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迫.难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又说:“复以平昔服膺社会主义,欲为公众服务,亦以办学为宜。”有人批评他为“教育救国论”者,他对友好解释道:“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陈嘉庚对捐资办公益的热心家勒碑留名,对自己却不居功、不务名。他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没有一所刻上他的名字或以他的名字命名。1923年集美学校师生和校友为了庆贺他的50寿辰和表彰他的兴学业绩,募捐筹建“介眉亭”。他拒绝了,认为“建亭祝寿是沽名钓誉”,“决不接受”。 陈嘉庚可贵的民族气节,在不接受施舍式补助一事充分表现出来。战后,集美学校校舍遭日本狂轰滥炸损坏不堪,美国善后救济总署厦门分处拟予补助。他复函道:“国家不幸.遭抗战之损失,战事告终后,不能奋志自主,以图强盛,反而依靠外国救济,政府如是,社会如是,华侨机工复员亦如是,甚至教育机关亦如是.其可耻可悲、可羞可痛,为何如是耶!”

陈嘉庚先生17岁离开故乡,赴南洋经商,以其优秀的品德、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经过艰苦创业,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 陈嘉庚先生经营企业所赚得的钱数以亿计,但他说,“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他认为经商赚钱只是手段,赚钱的目的是要将赚得的钱拿出来为社会办好事、办大事,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以便能建设一个能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独立统一和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他指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从1894年在故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算起,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兴学历史长达67年之久,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多达118所,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按照当时黄金价格估算,超过一亿美元,在中国教育史上乃“千古一人”。陈嘉庚先生的一生蕴育了伟大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的内涵集中反映在爱国主义精神,还体现在重义轻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嫉恶好善的重德精神,刚健果毅、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艰苦朴素、勤勉节俭的清廉精神,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而贯穿陈嘉庚先生一生的一条主线,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陈嘉庚先生以祖国的利益为人生的最高利益,以祖国的需要为人生的最大需要,以祖国的富强为人生的最终目标。爱国主义是陈嘉庚先生一生恪守的信念,也是他一生行为的准则,更是嘉庚精神的核心。

陈嘉庚课论文格式

“诚以为国,毅以处事”,这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为厦门集美学校亲手制定的校训.“诚毅二字心中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直至集美学校成立九十周年的今天,陈嘉庚精神和诚毅两字校训同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来自新加坡李氏基金会的吴定基谈起嘉庚先生表情肃然:陈嘉庚先生的活动大大影响了海外华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华侨因为仰慕陈嘉庚老先生而回到中国、回到厦门,考察他在厦门的活动.吴定基认为,正是陈嘉庚老先生的一生深远影响着无数华侨,让他们可以追随他的脚步,进一步发展他的事业.陈嘉庚一生几乎倾家荡产、把赚来的所有钱用以发展教育,六十九年里,老人把汗水铺洒在倡办和资助一百一十八所学校的道路上.新加坡李氏基金会也深受其“诚毅”两字影响,成立五十余年来,李氏基金会不遗余力帮助中国大陆发展教育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数十年来得到李氏基金赞助的学校不计其数,仅其在集美大学的捐款已超过一千五百万元.

试论嘉庚精神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论文摘要:陈嘉庚为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奋斗了一生,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集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文化教育诸方面之大成,形成了一系列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以切实而巨大的感召力教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 这就是跨越了时空、经久不衰的 “嘉庚精神 ”。学习和弘扬陈嘉庚精神,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的处事原则、塑造坚强勇毅的个人品质、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及发扬与时偕行的创新精神等人生价值观, 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论文关键词:嘉庚精神;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一、嘉庚精神的丰富内涵 为世人所熟识的、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杰出华侨领袖陈嘉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世注目的伟人,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华侨领袖。他为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奋斗了一生,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集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文化教育诸方面之大成,形成了一系列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以切实而巨大的感召力教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那就是跨越了时空、经久不衰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多元的,主要可以概括为:热爱祖国、矢志报国的政治态度;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明辨是非的处事准则;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朴实无华、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等。 二、人生价值观的科学解析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人生价值观简称人生观,其在价值观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是个体关于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及对行为的价值判断的宏观认识。它主要形成于青年中期,即大学阶段。这时,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所担任的工作,其性质和任务都已较确定,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自我和客观事物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但由于其辩证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又往往使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具有局限性,并且较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活动的直接动力,成长的重要因素。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市场自身的自发性、趋利性、唯利是图等弱点,也会反映到人的人生价值观的改变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的存在,干扰了社会主义道德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构成严峻的挑战。 通过调查分析,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生价值不仅是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有的同学提倡“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价值观,有的`同学追求个人享受或“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而只有的同学追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价值观。有同学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个人素质发展自己,以便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有的同学认为道义比金钱重要,有58%的同学认为道义和金钱一样重要,只有的认为金钱比道义更重要:有的同学认为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同学认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一样重要,而只有的人认为物质财富比精神财富重要。不难看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功利化”、“多元化”倾向。这也充分说明的确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重金钱物质轻理想追求,重利益轻奉献,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重知识轻道德,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人生价值观。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陈嘉庚先生17岁离开故乡,赴南洋经商,以其优秀的品德、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经过艰苦创业,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 陈嘉庚先生经营企业所赚得的钱数以亿计,但他说,“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他认为经商赚钱只是手段,赚钱的目的是要将赚得的钱拿出来为社会办好事、办大事,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以便能建设一个能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独立统一和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他指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从1894年在故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算起,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兴学历史长达67年之久,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多达118所,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按照当时黄金价格估算,超过一亿美元,在中国教育史上乃“千古一人”。陈嘉庚先生的一生蕴育了伟大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的内涵集中反映在爱国主义精神,还体现在重义轻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嫉恶好善的重德精神,刚健果毅、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艰苦朴素、勤勉节俭的清廉精神,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而贯穿陈嘉庚先生一生的一条主线,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陈嘉庚先生以祖国的利益为人生的最高利益,以祖国的需要为人生的最大需要,以祖国的富强为人生的最终目标。爱国主义是陈嘉庚先生一生恪守的信念,也是他一生行为的准则,更是嘉庚精神的核心。

嘉庚优秀毕业论文

1 操纵未来的100个专业(36) 汉语言文学 李欢成 考试(高考族) 2009/01 2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黄怡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3 3 汉语言文学对湘西民族文学的渗透和影响——以苗族诗人田名瑜为中心 张利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荣 中国成人教育 2009/04 5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分析 袁丽 山西旅游 2006/06 6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生毕业论文编排格式 西江教育论丛 2008/01 7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为例 郑育琛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8/02 8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杜扬 当代教育科学 2009/03 9 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顶岗教育实习的调查与思考 李保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3 10 关于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思考 夏红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08 11 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潘家明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2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刍议 余艳 硅谷 2009/04 13 思想的碰撞 智慧的融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钟克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1 14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改思路——以邵阳学院中文系为例 龙钢华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 15 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仇玉文 成才之路 2008/36 16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化建设的途径 刘月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2 17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涂昊 中国成人教育 2008/23 18 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曹国辉 鸡西大学学报 2008/06 19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泛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及教学的改革 汪聚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20 网络环境下高师汉语言文学“双主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张海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9 21 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情调查的统计分析 毕建模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2 全纳教育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刘欣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04 23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基于浙江万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社会适应性调研 郑健儿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12 24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伍建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11 2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英语渗透 赵佃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26 强化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刍议 刘之杰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9 27 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 潘殊闲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8/03 28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陈吉猛 中国电力教育 2008/18 29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岭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30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 潘殊闲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8/04

“诚以为国,毅以处事”,这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为厦门集美学校亲手制定的校训.“诚毅二字心中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直至集美学校成立九十周年的今天,陈嘉庚精神和诚毅两字校训同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来自新加坡李氏基金会的吴定基谈起嘉庚先生表情肃然:陈嘉庚先生的活动大大影响了海外华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华侨因为仰慕陈嘉庚老先生而回到中国、回到厦门,考察他在厦门的活动.吴定基认为,正是陈嘉庚老先生的一生深远影响着无数华侨,让他们可以追随他的脚步,进一步发展他的事业.陈嘉庚一生几乎倾家荡产、把赚来的所有钱用以发展教育,六十九年里,老人把汗水铺洒在倡办和资助一百一十八所学校的道路上.新加坡李氏基金会也深受其“诚毅”两字影响,成立五十余年来,李氏基金会不遗余力帮助中国大陆发展教育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数十年来得到李氏基金赞助的学校不计其数,仅其在集美大学的捐款已超过一千五百万元.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赞誉陈嘉庚先生“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题词60周年。陈嘉庚先生作为一位华侨领袖,得到了历史性的最高评价。他不愧为华侨史上第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展现的是东方古国特有的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闪耀着中华民族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爱国爱乡的不朽光辉。 陈嘉庚的童年是在国弱民穷、屡遭外侵的动荡时代中度过的。时代造英雄,在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后涌现的民族英雄陈化成、郑成功的爱国伟绩和崇高精神,感染和培育了陈嘉庚为民分忧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操。 1890年,在南洋经商的父亲陈杞柏为陈嘉庚提供了一个展示人生机遇的平台——经商。陈嘉庚在经营实业中不断积累了商场的经验,认为商场如战场,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 ,他在纷繁接触社会各界人士的商业活动中,不断吸纳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以充实和壮大自己的企业王国,并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不断调整和实施对市场运作的控制。更难能可贵的是陈嘉庚在其父企业破产时,以极大的诚信与毅力,重整旗鼓,还清父债,开辟市场,奠定和树立了陈嘉庚的企业信誉和做人威望。 陈嘉庚深知,国家落后必然遭受到挨打,而只有富强,人民才能安康,民族才能鳌立于世界之林。陈嘉庚在几十年的商战中赢得了主动权,获得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财富为陈嘉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这种可贵的精神正是陈嘉庚作为一位资本家但却超越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 当陈嘉庚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以后,反馈给社会主要办了两件大事。一、以极大和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祖国和南洋人民的抗日斗争;二、千方百计、竭进全力创办教育,用教育拯救祖国和推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陈嘉庚身体力行,他继承中国儒家传统的“诚毅”精神,以超越普通人的思想情操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了千百万华侨,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为击败日侵,挽救危亡线上的中华民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陈嘉庚把“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作为改变贫穷,富国强民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以此感召千千万万的华侨,投入到兴学报国的伟大行列中。在推进祖国和世界人类和平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陈嘉庚的崇高思想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凸显而出,华侨领袖地位逐渐形成并日益巩固。 新加坡与泰国相仿,是个善于包容的国家,这里既是各国移民人口的聚汇地,又是华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对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华人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为陈嘉庚开展华侨运动,有利组织抗战和兴学教育,以至成为海外华人所衷心拥戴的华侨领袖提供了活动舞台。而领导华人社团、组织抗战机构的重任又只能历史地落在陈嘉庚身上,如福建会馆、怡和轩俱乐部、新加坡筹赈会、南侨总会等,为陈嘉庚伟大方略的实施和华侨领袖崇高思想的展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下就几个历史阶段和后人的回忆片断,足见毛主席为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崇高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1909年,陈嘉庚在新加坡与孙中山会晤,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1910年,他与胞弟陈敬贤一道加入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并慷慨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13年,陈嘉庚回故乡创办了集美学校。从此,陈嘉庚将个人的企业、利益与革命活动、创办教育、祖国前途紧密相连。自中华民族掀起抗日救国运动之日起,陈嘉庚便首当其冲,早在1928年日本制造的济南惨案,他就组织山东惨祸筹赈会,抵制日货,致使橡胶制造厂被奸商烧毁,损失惨重。1937年的“七七”事变以后,陈嘉庚发起组织新加坡筹赈会,并被推任主席,捐募新加坡币一千万元,支持祖国抗日战争。1938年,陈嘉庚被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并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痛击汪精卫对日和谈的投降卖国丑恶嘴脸,邹韬奋评价陈嘉庚向国民参政会发来的电报“敌为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十一个大字“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表现了陈嘉庚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公忠为国的大无畏精神。1939年,在陈嘉庚的号召组织下,3200多名南侨机工走进了多难的祖国,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赤子功勋”的感人故事。南侨机工们用生生死死写下的那段历史,迸射的是万劫不灭的民族精神——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1940年,陈嘉庚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亲率的南侨回国慰劳团一行先后视察了重庆——陈嘉庚所看到的是蒋介石花天酒地,挥霍无度。而后访问延安——共产党领袖的廉洁奉公,延安八路军的军政严明,使陈嘉庚真相大白,他仿佛在茫茫的夜色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认定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延安,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身上。从此,陈嘉庚成了中国共产党最热心最真诚的朋友,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 补充: 1994年5月16日,原四川省省委书记天宝,随全国人大考察团一行前来集美考察。他对笔者回忆说,1940年他在 延安 时,曾听过 陈嘉庚 先生的演讲,也穿过陈嘉庚先生代表华侨送给 八路军 的胶鞋。据悉,天宝曾在长征路上背过负伤的毛泽东,在延安 中央党校 也听过毛主席讲课,有趣的是他的名字也是毛主席为他取的,意为天之宝。他说,这辈子最令自己难忘的是中华民族危难的抗战时期,聆听过两位伟大领袖的教诲,对此深感自豪。 2005年7月1日:笔者接待了原 中国司法 部部长,现为 中国侨联 法律顾问 委员会主任 邹瑜 ,当介绍1940年陈嘉庚访问延安时,他激动地回忆说:“66年前,我在延安听过陈嘉庚先生的演讲,当时我才19岁,记得演讲会设在室外的操场上,陈嘉庚与 朱德 在台上,他用半普通话半 闽南话 的语音给我们作报告。那场报告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让人热血沸腾。”陈嘉庚的抗战决心、爱国热情和华侨领袖的伟大风范深深地印在八路军的心中。延安之行是陈嘉庚一生政治生活的 里程碑 ,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1977年8月21日,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副会长王亚六携带亲属一行前来集美参观。80岁高龄的王亚六曾在抗战期间,积极响应陈嘉庚先生的爱国号召,告别了亲人,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参加了支援祖国的机工队伍。他作为南侨机工的幸存者、功勋和 爱国人士 ,曾受邀集美学校80周年校庆,此次重返集美,主要是让亲属及子孙感受陈嘉庚的 爱国主义教育 。交谈中,王老动情地告诉我们,他祖籍 莆田 ,少时离开故乡,至今已70多年了。王老还回忆到,当时参加机工必须具备几个条件:技术熟练,会讲国语,政治清白,有二人以上担保,年龄在20—40岁之间。当问及为何参加机工队伍时,他慷慨激昂地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2004年10月,王亚六作为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会长,第三次来到集美参加陈嘉庚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并以亲身的经历在报告会上作了十分感人的发言。 补充: 1995年8月24日,80岁高龄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项堃及其家人前来集美考察。众所 周知 ,项堃曾在电影 《南征北战》 、《烈火中永生》、《 停战以后 》、《 佩剑将军 》等担任主要角色。据悉,他早年曾与 陈嘉庚 先生有过密切的接触,对陈嘉庚先生的伟大精神十分敬佩。所以此次来集主要是为实施他花费十余年心血精心创作的 电视连续剧 的开机拍摄工作。该剧反映二战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领导的各国华侨支持祖国抗战的那段史诗般的宏伟场面。2004年10月,项堃编导自演的 电视专题片 《抹不掉的记忆》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播放,引起轰动。陈嘉庚的华侨旗帜和民族光辉哺育了一代伟大的南侨机工。电视专题片《抹不掉的记忆》向我们展示:为了把抗日军需物资运往抗日前线,南侨机工历尽千难万险,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确保了这条抗日 生命线 的畅通。从1939年至1942年的三年间,南侨机工抢运的军需物资达四十五万两千吨,平均日运输量三百吨。第一批南侨机工出发的日期是1939年2月18日,那一 天正 好是农历的大年三十。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为了杀敌报国,那些可敬可爱的南侨机工们,却忍痛离别了亲人,自觉自愿, 千方百计 地加入到归国抗战的队伍。这种忠心报国的赤子情怀,是我们民族的精神。1940年11月的那一天,66岁的陈嘉庚,带着南洋800万 侨胞 的重托,来到机工们奋战的前线。这次会面,不是一次 雷电 瞬息的闪光,而像是一股清泉,贯注在生命的每一天。3200多南侨机工,共有1000余名为祖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 滇缅公路 上这片神圣的热土,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位机工为此而牺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