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蚌埠学院学报出版地

发布时间:

蚌埠学院学报出版地

蚌埠学院是二本学校

截至2014年4月,该校设有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与企业联合共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2个、市级技术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2个。另外还建有机械设计工程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微生物工程与技术研究所、环境污染物控制与生物修复研究所、蚌埠学院化工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工控技术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所、应用法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科技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研究所、花鼓灯演艺实践与研究中心、书法研究所、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所、玉文化研究中心等21个研究机构 。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9月,蚌埠学院图书馆有纸质藏书75万册,英文原版书8000多册,多媒体资源3000多件,电子图书万种,各类工具书1万多册。图书馆阅览室有现期期刊800多种,过期期刊50000多册,外文期刊29种,报纸60余种。馆藏中艺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语言文学、经济、教 育、外语、计算机科学类图书资料品种较多,逐步形成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馆藏结构。 学术刊物 《蚌埠学院学报》创刊于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主管,蚌埠学院主办,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逢双月20日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34-1321/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297X。常设栏目主要有:工程技术、基础科学、文学艺术、综合研究、经济管理、教育教学、淮河文化研究等,涵盖机械、电子、计算机、建筑、生物、食品、文学、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思想政治、高校管理、淮河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

一、蚌埠学院邮编是多少 蚌埠学院的邮编为233030,该校地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866号,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二、蚌埠学院简介 学校坐落在皖北中心城市——蚌埠市,现有龙子湖、张公山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家4A级景区龙子湖畔,校园总体占地面积1148亩,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03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约130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习)实训中心20个,其中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下设各类实验室200多个,另有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校内研究机构20个。公开出版《蚌埠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 学校现有13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另设有安徽开放大学蚌埠分校(含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蚌埠分校、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1个,其中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省级首批人才创新试验区专业2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经济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工科专业28个,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与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契合度较高的学科专业体系。全日制在校生约1500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883人,其中专任教师665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20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9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1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 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级教坛新秀17人,柔性引进高端人才7人。2016年学校获批安徽省首批编制周转池试点高校,我校人才工作相关经验曾被《教育部简报》专题报道,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紧扣“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协调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工作导向,“十二五”以来,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 项、市厅级项目218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93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156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70部,编写出版教材40余部。学术成果获得省部级奖1项,市厅级奖25项。获批专利授权100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另有校企共建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5个。淮河文化研究特色鲜明、成绩显著,淮河文化研究会为安徽省4A级学会,“淮河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为蚌埠市重点智库。 学校在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较早提出基于“大工程观”的,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开展和不断深化“工程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十年,形成了以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十二五”以来,累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理工科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0%以上,连续多年荣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十二五”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30余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匈牙利、韩国、泰国等国家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生联合培养、互派教师访学培训、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 当前,学校正以跻身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为目标,以“十三五”规划实施为主线,以深度转型为动力,按照第二次党代会描绘的发展蓝图,聚焦聚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蚌埠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蚌埠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蚌埠学院有几个校区 蚌埠学院教务处电话 蚌埠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蚌埠学院招生办电话 蚌埠学院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及入学考试军训转专业指南须知 蚌埠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蚌埠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蚌埠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

蚌埠学院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蚌埠学院大学城和张公山校区。

1、蚌埠学院大学城校区

地址:曹山路1866号大学园区

2、蚌埠学院张公山校区

地址:张公山路126号

学校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现有大学城和张公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48亩(含在征土地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7782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38万元、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1295万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万册,其中馆藏纸质图书万册。公开出版《蚌埠学院学报》。

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机械与车辆工程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生物与食品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数学与物理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外语系、文学与教育系、音乐与舞蹈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13个教学单位,专设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现代艺术中心等机构,设有机械设计研究所等校内研究机构21个,开设48个本科专业。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蚌埠教育学院、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2011年8月,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上划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2014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 年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128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m2,申报待建万m2,固定资产总值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纸质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1339种,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9个。

学校现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七个学科门类,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1462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83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2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教坛新秀20人。

学校坚持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等教育新理念,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第二批示范建设院校,与企业共建中交协物流产业学院、丰原生物工程产业学院、博智深学人工智能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项。2016年以来获批省级一流品牌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3个、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项目8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致力服务社会,与蚌埠市人民政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并列入省政府与中科院全面创新合作项目,建有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硅基新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另有蚌埠市重点智库(淮河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5个市级科研平台,校地、校企共建4个省级科研平台。2016年以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20项;获批专利授权163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2项。

学校稳步推进开放办学,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与美国、泰国、意大利、匈牙利、韩国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现开设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在校生76人。学校以服务国家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建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蚌埠分中心,是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和安徽省教育厅农民工培训重点院校。

蚌埠医学院学报地址

蚌埠医学院 总共有2个校区,分别为 蚌埠医学院 老校区、新校区。 一、蚌埠医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 1、 蚌埠医学院 老校区 地址:徽省蚌埠市治淮路801号 2、 蚌埠医学院 新校区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2600号 学校新校区位于蚌埠市龙子湖畔,占地面积近1000亩,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是一所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智能化、生态化、数字化的校园,是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校园内水波荡漾、奇石点缀、树林成荫,构成了富有特色的绿色园林景观,是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二、蚌埠医学院简介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援建创立 蚌埠医学院 。 学校现为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是 暨南大学 、 陆军军医大学 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临床医学“5+3”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于淮河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蚌埠,濒临千里淮河,承山水涵养之灵气,传杏林济世之流芳,现有龙子湖校区、治淮校区、宏业校区、淮上校区和高铁校区,占地面积1760余亩,是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和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近6000人(含直属附属医院),专任教师中教授140人、副教授360人,硕士生导师909人、联合培养单位博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9人,硕士学位的教师597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55人,省级教学团队15个;有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卫生系统青年领军人才、江淮名医等6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余人,聘请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知名学者29名担任特聘教授。现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多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和实习基地。4所直属附属医院承担着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4000多万人口的医疗服务任务,服务范围辐射苏、鲁、豫、皖等区域。 学校坚持“以医为本、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以质为本”办学理念,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2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289名,硕士研究生2247名(含留学生);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级重点专科和重点培育专科、2个特色专科,2个国家新药Ⅰ期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合作单位”,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8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4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数106项,发表SCI、EI、Medline检索收录论文2800余篇;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3部,参编42部,公开出版发行《 蚌埠医学院 学报》《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中华全科医学》3种学术刊物。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法、德、日、澳、韩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学术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

12期。《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月刊,一年出版12期,年总出版的文章量在500篇上下。《蚌埠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76年3月,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蚌埠医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据2019年1月《蚌埠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蚌埠医学院学报》第七届编委会有常务编委11人、编委61人。

《蚌埠医学院学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蚌埠医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征稿和发行的综合性医学术期刊。由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学报编辑部出版。学报编辑委员会由46位专家组成,负责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主编祝延教授。《蚌埠医学院学报》12009年起改月刊,每月15日出版,国际标准A4开本,96页,铜版纸印刷。

蚌埠学院学报

是本科。

蚌埠学院是教育部2007年批准设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占地总面积近1300亩,其中在征300余亩;现有校舍面积万平方米,在建万余平方米,另有5万余平方米正在报建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860余万元,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11292座;建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12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蚌埠学院的学前教育毕业了是本科教育的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某些专业如医学科等为5年或5年以上,对这一层次实施的教育包括基础理论教育、某专业或某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教育。

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按照本科教育大纲与计划学习有关的课程,进行实验、教学实习和社会调查,接受某些学科的科研训练,写作毕业论文与完成毕业设计。学完依据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者,准予毕业,发给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

是专科。学前教育主要就是面对早教和幼儿园教育,蚌埠学院学前教育开设美术,钢琴,舞蹈,书法等课程,在毕业前一般都会有北京等地的幼儿园前来招聘,百分百就业。

学校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截至2016年9月,该校有龙子湖和张公山两个校区,占地1300余亩,已建成校舍总面积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11292余座,馆藏纸质图书207余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

蚌埠学院最好的几大专业,且就业和口碑都不错

1、 食品科学与工程 推荐指数: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推荐指数:

3、 汉语言文学 推荐指数:

4、 英语 推荐指数:

5、 艺术设计 推荐指数:

6、 广告学 推荐指数:

7、 学前教育 推荐指数:

8、 交通运输 推荐指数:

蚌埠学院是二本学校

蚌埠学院有专科。学校现设机械与电子工程系、生物与食品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数学与物理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外语系、文学与教育系、音乐与舞蹈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部(含体育部、现代艺术中心)等12个教学单位,专设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2个独立二级研究机构,批准设立机械设计研究所等校内研究机构21个。开设39个本科专业和22个专科专业。迄今已培养本科生6217人。

蚌埠医学院学报好投吗

现在医学核心排刊都到19年下半年去了,自己投录用率太低,找机构代发更方便可靠些。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国医药导报,中国临床研究,河北医药,医学综述,中国煤炭工业医学,现代中西医结合,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临床和实验医学等都是统计源核心,有需要可指导

两本都是属于核心期刊,杂志都可以的。《蚌埠医学院学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蚌埠医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征稿和发行的综合性医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临床与病理杂志》 (原刊名《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14年1月起启用现刊名)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月刊,刊号:CN 43-1521/R,ISSN 2095-6959)。本刊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是科技核心统计源

蚌埠学院学报是什么刊

蚌埠学院是属于公办本科院校。蚌埠学院学报是三类刊物。评中级职称肯定管用。高级的不太清楚了。

1、蚌埠学院是几本院校 蚌埠学院是安徽省省属二本院校,该校是一所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经济学八大学科门类的省属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2、蚌埠学院简介 学校坐落在皖北中心城市——蚌埠市,现有龙子湖、张公山两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家4A级景区龙子湖畔,校园总体占地面积1148亩,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03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约130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习)实训中心20个,其中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下设各类实验室200多个,另有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校内研究机构20个。公开出版《蚌埠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 学校现有13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另设有安徽开放大学蚌埠分校(含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蚌埠分校、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1个,其中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省级首批人才创新试验区专业2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经济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工科专业28个,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与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契合度较高的学科专业体系。全日制在校生约1500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883人,其中专任教师665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20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9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1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级教坛新秀17人,柔性引进高端人才7人。2016年学校获批安徽省首批编制周转池试点高校,我校人才工作相关经验曾被《教育部简报》专题报道,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紧扣“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协调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科研工作导向,“十二五”以来,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 项、市厅级项目218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93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156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70部,编写出版教材40余部。学术成果获得省部级奖1项,市厅级奖25项。获批专利授权100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另有校企共建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5个。淮河文化研究特色鲜明、成绩显著,淮河文化研究会为安徽省4A级学会,“淮河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为蚌埠市重点智库。 学校在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较早提出基于“大工程观”的,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开展和不断深化“工程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十年,形成了以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十二五”以来,累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理工科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0%以上,连续多年荣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十二五”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30余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匈牙利、韩国、泰国等国家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生联合培养、互派教师访学培训、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 当前,学校正以跻身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为目标,以“十三五”规划实施为主线,以深度转型为动力,按照第二次党代会描绘的发展蓝图,聚焦聚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蚌埠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蚌埠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蚌埠学院有几个校区 蚌埠学院教务处电话 蚌埠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蚌埠学院招生办电话 蚌埠学院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及入学考试军训转专业指南须知 蚌埠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蚌埠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蚌埠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蚌埠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有本科和专科两个专业,本科毕业了颁发本科毕业证和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证书,专科毕业了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蚌埠学院专业介绍:学前教育(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为蚌埠学院重点专业、在安徽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教研项目。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及管理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托幼所、少年宫及各类早教机构从事保教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工作者、教育科研机构的幼教研究人员,以及从事学前教育经营管理、幼儿读物出版、玩具教具制作开发、儿童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也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到985、211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前教育(专科)学制三年培养目标:培养初步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蚌埠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隶属于文学与教育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创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蚌埠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办学积淀深厚。学院现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学前教育、广播电视编导、小学教育、秘书学等六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295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7人(博士8人),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初步形成了以高级职称教师和博士为专业带头人的教学科研团队。

文学与教育学院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遵循“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注重品行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征文比赛、安徽省大学生原创文学新星大赛、“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8项、省级奖项38项,学院多次获得就业先进集体、安全稳定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大学生艺术大赛安徽分赛区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

参考资料来源: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专业介绍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简介

蚌埠学院有专科。学校现设机械与电子工程系、生物与食品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数学与物理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外语系、文学与教育系、音乐与舞蹈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部(含体育部、现代艺术中心)等12个教学单位,专设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2个独立二级研究机构,批准设立机械设计研究所等校内研究机构21个。开设39个本科专业和22个专科专业。迄今已培养本科生6217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